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中国民间宗教与各大宗教生死观比较(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41:17
一、认识生死的关系
  春夏秋冬四季运转;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人有生,亦必有死,其神秘色彩只能以宗教的哲学经典去讨论,才能为人所接纳、认同。中、外历史上伟大的英雄豪杰,或罪大恶极、喋血山河的枭雄横行,活着的时候不可一世、叱咤风云,但在生命结束,皆仅是黄土一坏,如今安在?时代盛衰兴替、人生来来去去,这严肃的课题在目前教育领域中触及「生死」的探讨不多。
  故其严谨、回避,不知所然的送往迎来?这是应深省思的课题,故使每一位学子能袪除对「死亡」的恐惧,进而积极的知晓面对「存活」时人生的责任所在,在有限的生命中正面积极的迎接挑战,至于胜与输的价值观定位不假外求,而是内在心灵的修养与智慧的自我。
  至于「人」从那里来?又将往何处去?中国孔孟思想、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西方的耶稣在天主教、基督教的经典阐述结论是:「同一个天,同一位上帝各自解释经典的内容的宗教观念。」故想认识「生」与「死」的思维必要藉助宗教的哲理认知才能有助于殡葬礼仪对死者安顿、生者安抚与成长的教育价值。 
  「人人生而平等」,但「人人终必死亡」。故人生的起点与终点的铁定事实,引发出各宗教哲学的不同论述。悦生恶死,似乎是人之常情,兹因喜悦生存,故人凡可以延续生命的方法,没有人不刻意去寻。(如古代追寻长生不老的秦皇丹药;今人各种生物科技百家争鸣的养生食品之风行)。因为恶死,所以凡是可能致死的情况,没有人不极力去逃避着。人们在这生与死的两极交替中,终其一生惶恐地、拒绝地无能面对。
  死亡意谓着不甘与死惧,死亡必舍弃现实努力的成果,舍弃深爱家人、亲友,舍弃名利、地位,最后仅存白骨一瓮。然而死后究竟会转换怎样的存在方式,那是一个茫昧不可知的世界。故孔子或庄子等先圣们对此无解的、无可奈何的存在,有积极与消极两种角度的诠释与解读。有人说:「有德者必有福」、「好心有好报。」
  事实上这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勉人为善的话。人修德的动机不求福报,在世间「对」的事就做,并不必求什么报酬。平时能活得心安,随时诚恳反省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人最有价值,最珍贵的特质。
  中国以敬老为美德,其中又以「礼」最讲究,从长者身故往生开始,亲友即成立「治丧委员会」。暂不探讨丧礼规模、传统习俗阵仗的大小,总是以最的诚恳礼俗送往生者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传统礼俗」都出自丧眷怀念、感激,慎终追远的挚敬之心。
  家中历代祖先牌位每日早晚上香,年节时准备三牲酒礼以报答长辈所赐的身体、事业财产。于农历年后至清明时节,不分士、农、工、商,均择一日家族祭祖,这就是中国之「孝道」习俗的延续。(不论国内外基督徒丧与佛、道教在丧礼追祀祖先仪式与、在国内,国外习俗上各有不同。)而台湾民间宗教信仰习俗基本上亦多与闽粤相似。
  二、中国学术界对生死的看法
  儒家的伦理教训,自古以来即是中国人道德生活的基础。基本上儒家重视人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调适需要靠「礼」字,左边是神部,右边是俎豆祭物,是种对神的一种虔敬和畏惧,故带有浓厚的宗教性。
  孝道的强调,是儒家在民间信仰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环,在宗教行为上,促成祖先崇拜之特盛。论语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知,儒家实际上以生之孝重于死之祭。但民间却把祭祖一事看比生前的孝顺更为重要,结果造成同姓兼容而异姓相斥,促进家族主义的发展。
  儒教对民间信仰的主要影响有二点:
  (一)祖先崇拜
  渊源于古代泛灵信仰中人鬼崇拜,但融合了儒教的孝道伦理。所以,一方面保存着原始对亡灵的观念,另一方面却表现出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
  (二)宗亲组织
  渊源于古代由于祖先崇拜的关系,同宗的亲族结合成祭祀团体,并为有祭祀的场所而建立祖祠。宗亲组织的发展与祖庙、宗祠的建立,促进了宗族的团体与互助,同时达到敦亲睦邻的功能。
   图1-1-2 至圣先师孔子像
  孔子在中国儒家思想的领域中,为后代「子孙」奠定生命的「生」与「死」的健康宗教基础。不论其来自西方或印度等,外来的宗教都得与儒家思想结合成为中国人能认同的礼俗,虽然孔子对「命限」有如此深沈的慨叹,却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灰心丧志是平凡人的作为;圣人是接纳现实,将精神转化到整理旧经典与教育后进上,故删诗画,订礼乐,赞易,作春秋,教化三千子弟成为万世师表,然而在无可奈何命限命定中走出理性的无限与不朽的生命。所以人可在精神上的不朽留名千古,又何须担忧、恐惧这无可避免的外在躯体的腐朽?
  庄子将道家思想,由老子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回归自然含真抱璞,无心以应世,去名利,去财富,去智巧,忘利害,忘差别,育是非,育万物,一死,一生,全世,应世,无争,无为等,自我修养的理想发扬光大。但处乱世的庄子,放眼天下,世人对死亡之变,是一大至难参破的关卡,故人在矛盾中,在死生中挣扎,苦其一生,这状态下必产生内在的自求安顿;外在求药物的调养:故有「方士」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但是仅求外在躯壳的安顿,却忽略生命最重要的意义,是不在个我形体的延续。后世的道教不同派别中,也就有长生不老之术,祈由练丹术而成为「真人」(即有真知)不坏之躯体的谬思行为产生。
  三、认识宗教中的生死观点
  民间信仰是以远古的泛灵信仰为基础,再融合了我国境内历史较悠久宗教:「儒、释、道而成,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宗教」。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只要适合社会需要的,全都能接受,且融合在一起,构成民间信仰的特色。
  在民间信仰中往往神佛混淆,民间将道教的神和佛教的佛,一视同仁,不分彼此如观世音菩萨为佛,但民间称其为观音妈,且有以牲礼祭祀,以神看待,有违佛教所主张忌杀生和吃斋的教条。其它如寺庙、僧道混合等现象都反映在民间信仰而呈现(一)亡灵崇拜(二)自然崇拜等综合性。
  (一) 亡灵崇拜
  
  出自于亡灵崇拜,即认定一切具体物质的本身,必须寄赋以代表生命的灵魂,才能发挥生活的效用;即在物质世界的背后有一个灵魂的世界,人与物只是灵魂的工具,真正的生命主宰是灵魂。
    民间相信人死之后就成了鬼魂,出自于传统的灵魂不灭的观念。依古人的观念,人死后便到阴间,其生活与阳间无异,所以亡灵之饮食、金钱,由人们在祭祀仪式中奉献,否则会因得不到祭祀而沦为恶鬼。亡灵崇拜可分为三类,即为伟人、祖先、幽魂。
  1.伟人
  伟人过世,因其生前有功于世人,其亡灵可升天为神。
  
  图1-1-3关公像 图1-1-4岳飞像
  1.祖先崇拜
  「尊天敬祖」为我国固有的信仰。祖是人之所本,慎终追远,基于孝心;民间每家设置祖先牌位,早晚上香,年节则备牲礼祭拜。
  
  图1-1-5祖先牌位
  1.幽魂崇拜
  幽魂可分为两类,其一为无祠而沦为孤魂野鬼。每年七月的普渡,初一、十五的祭祀「好兄弟」等即为祭祀孤魂,其二为不得善终的人。
  
  图1-1-6七月祭祀
  (二)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的对象是自然物与自然现象。此种信仰的确是由于人类对巨大的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所感受的惊异、畏惧、感恩、依赖各种情绪所构成。即所谓天神、地祇、物魅。
  1.天神─天界诸神。
  
  图1-1-7天公玉皇大帝 图1-1-8医神保生大帝像
  
  图1-1-9航海之神妈祖像 大土地公
  2. 地祇─举凡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皆为地祇。
  
  图1-1-10福德正神像(土地公) 图1-1-11门神像
  3.物魅─凡是附在山林、川泽、动物、植物或岩石上的自然万物精灵。
  
  图1-1-12物魅树王公
  精子与卵子的结合,着床后,母亲孕育十月,一个珍贵生命诞生!是何其奥妙?如何得此神赐,无人能得知其原由。生,是死的继承;死是生的开始。人生下来,是气的聚集(庄子),气聚便生,气散便死。死生本来是互为循环,人又何必忧虑死后的事!因此如果所以我们要由宗教信仰的角度去了解生与死,做形式上的论述,我们必须本着中国固有儒家、道家思想为基石,结合外来宗教与本国民风习俗的论说,来谈论目前在台湾的四大教派对死亡的构想与描绘。
  四、各种宗教有关死亡世界的构想与描绘:
  宗教是什么?许多学者专家下了不少定义, 至少有一千种之多。如果,我们从人类一切宗教类型中的共同因子去找寻答案,结果均归于人类学家泰斗,被尊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所下的定义,他认定宗教是「对神灵的信仰」;因此,后起的学者认为一切宗教共同的特征就是「把人类社会关系延伸到超自然的事物和力量」。在此种定义下,对神灵的信仰不管是原始社会、民俗社会,或现代文明社会的信仰都称之为宗教。
  台湾开发史上荷兰人传入基督教、西班牙人传入天主教、日本人传入其国家神道,并普设神社,「皇民化运动」期间,并禁止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等。
  民间信仰由于民族三百年来变迁可大略分为五阶段:
  (一)开拓阶段 先民来台之初,面临航海、瘟害与原住民等问题。
  (二)结群阶段 定居之后,同祖居地居民结成群体村落。
  (三)统一阶段 移民群稳定建立社会,乡里仕绅、地方官员出来领导渐趋融合并普遍起来。
  (四)迫害阶段 日本人为车实现皇民化,禁止各种祭祀活动推行日本的神道教,台湾民间宗教遭受全面性迫害。
  (五)复兴阶段 台湾光复之后,信仰获得自由,民间宗教迅速发展,宗教活动亦蓬勃展开。              
  宗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宗教对人的关系有其共通性
  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宗教能提供问题的解释
  每个社会都会有哲学家企图找寻问题的答案,而大多数的人们相信,这些都与超自然界有关,所以,如何得到答案,如何应付、解决、对抗,往往宗教能提供答案,而民间社会用神话、传说来说明。
  (二)宗教能强化人类应付人生问题的能力
  1.克服逆境
  2.超越生死
  3.鼓励力行
  宗教能抚慰人们的心灵,增加生活上的安全感,信心,并激发生活的勇气。
  (三)宗教具有教育价值-修身养性
  宗教就是教育,它的目的在求真、求慧、求圣,所以具有美化人生,充实感情的功能,同时可以调和精神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矛盾,促进人生进入真善美的境界。
  (四)宗教能造福社会人群
  能帮助个人发展人格,避恶行善,又有团体的支持,容易形成力量,造福社会。同时宗教都抱有救世的精神,企求人类都能避免苦难,得到幸福。
  五、民间宗教的主要特色:
  (一)融合性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本」的「中庸主义」。所以,在宗教信仰上也是一样,不管是本土或是外来都欣然接受,不加排斥。因此民间信仰以古代自然崇拜为基础,融合了儒家的伦理教化、释家的慈悲精神、道家巫法仪式,构成丰富的民间信仰。其融合情形举例如下:
  1.神佛混淆-如佛教称观世音菩萨而道教称之观音妈。
  2.寺庙不分-原本佛教称为寺、道教称为观或庙。
  3.僧道混合-有些寺庙不但有道士也有僧尼。
  4.祭仪混合-如人生最重要的丧礼,其中遵礼尽人子之孝是儒家的精神,但过程中所作的法术则由道士和术家负责,超渡佛事则由佛教僧尼主持。
  (二)传统性
  民间对所信的神灵体系并不十分清楚,对神灵的知识和理论也缺乏认识。只知「遵循传统」,对信仰习俗,对信仰习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神人一体
  人与神,人与灵,虽然处在三个层次的世界,神住在天界,灵住在幽界,人住在阳界。实际上,以人为中心,神与灵都与人有密切的关系。神明巡狩人间,人们若有疑难杂症可到寺庙与神明沟通或请示;鬼灵游荡人间、作祟人间,所以人要祭祀以避免鬼魅作祟。神与灵亦由人死后充任,许多历史上的伟人都成了神,如关公、岳飞等等。有德行的人死后也可成为土地公或城隍爷。所以,我们可说神灵的世界是人的世界之延伸或扩张。
  (四)私自性的祈祷
  民间对神灵祈求以私事主,以目前所遭受的困难,祈求神明指点迷津(解决事情的方法),例如没子嗣的人祈求子女、病痛祈求痊愈、事业求发展等等与自己现世实利有关。民间特别重视所祈求神灵是否灵验,若灵验,「有求必应」则香火鼎盛,不管祈求对象是谁。
  (五)多功能的寺庙
  寺庙是人们祭祀神灵所在,其主要功能是代表一个宗教团体或组织。但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政府机构取代了自治、武化、教化等功能,寺庙仅保存其应有的宗教功能。
  民间对于宇宙的看法,融合了三教的思想而将世界分为三界。各界均有明显的界限与范围。分别讲述于下:
  1.天界:又称「天庭」或「天上」是至上神玉皇大帝(天
  公)与天神的住处和活动的地方。是统辖宇宙万物的中心。世上先圣先贤、伟大人物死后均可升天为神,如古代帝王尧、舜、禹升为三界公等等。
  
  表1-1-1神明界的行政组织表
  
  表1-1-2 神明界军警行政体系表
  1.阳界:亦即「阳间」又称「地上」,是万物生灵栖息活动场所。
  2.幽界:亦即「阴间」、「地府」、「冥府」,是鬼魂亡灵栖息所在与活动场所,同时也是阴府众神赏罚亡魂之处。民间所谓十殿閰罗和十八层地狱就在幽界。
  人死之后就成了鬼魂,这是源由传统灵魂不灭观念;因此鬼就是「归」的意思,而不意含恐怖的观念。民间少有人讨论魂魄的概念,只知人死后变为鬼,而鬼是一种恐惧的东西,以致谈鬼色变。通常民间将鬼加以分类为:
  
  善鬼是有子孙祭祀照料的祖灵,能庇荫子孙与繁荣家世,此为祖先崇拜之主要依据。恶鬼是可怕的亡灵会危害到阳间的人畜。像被杀害的,可以到幽界向閰王告状,去找加害报仇。但自杀则不同,自杀者民间有三类说法:有一派表示人自杀以后,他的魂魄在枉死城里;另外一派的说法是一个人自杀,父母生、养大他,他对不起父母嘛!他的魂魄要在地狱受罪;另外一派的说法是,人自杀以后,往后每天都会在自杀的地点重复做自杀的动作,那是更痛苦的。所谓生命可贵,生而为人,谁无痛苦、谁无烦恼,自杀绝对不是解决问题唯一的方法,勇敢的面对问题才是明智之举。又如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终也。」儒家以生之孝重于死之孝。但民间却把祭祖之事,看成比现世的孝顺更为重要。
  一切宗教无非是为了解决人的究竟问题而设,此一问题在佛教称之「生死解脱、入于涅盘」;在基督徒称之「得救入于天国永生」;在道教称之「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在回教亦称之「得救,入于阿拉真主的国度」。各教的说法虽不一,但可以共通的是:同样肯定人的生命本质有其不灭性,肉体虽腐坏了,但灵性是不灭的。
  六、宗教的死亡世界观
  (一)佛家的死亡世界宗教观
  
  图1-1-13释迦牟尼佛法像
  佛教的教法,即在帮助人发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进而面对这些烦恼,然后用方法去消灭它;并且体悟烦恼源头在于一个「执着」的「我」,这个「我」被贪、瞋、痴、慢、疑等无知覆盖,不得清净。所以人活着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此才能化热恼为清凉,化愚痴为智慧,化痛苦为喜悦,成为一位快乐而且有用的人。如此的「人生」在现实社会上不论是否享有名利、荣耀、权力、他都会是个很快乐、很有用、又不恐惧死亡的人。(此观点与儒家的知命,安命理念颇能吻合,也与道家对当下宇宙的一切变化无常,看破个体的生死,从中发现精神解脱之道相通。「死」是指人在「天、阿修罗、人、畜牲、饿鬼、地狱」间六道轮的中介,每个世俗之人都有无数「生」「死」,此无穷尽的生死轮回使人陷于茫茫苦海中永受苦难。一个人若想摆脱生死轮回,趋向无死无生的「涅盘」(注1)境界,就必须「守戒」(注2),弃「一切欲望、一切行为、一切人间」的生活,透悟佛理,再由世俗的「死」来成就永恒的佛果。生?死?是世俗人轮回的「六趣」的环命,只要潜行、修行深悟佛理,由圆寂(涅盘)超脱生死成就佛果。「涅盘是恒存的、稳定的、不灭的、不动的、无年岁的、不死的、不生的、不变的。它是力量的、妙乐和幸福的安全的避难所、庇护所以及攻不破的安全地方;它乃是真正的真理和至高的真实;它是喜,是我们生命最高的目标以及独一无二的圆满,是永恒的隐蔽的以及不可理解的和平」。
  佛教传入中国甚早,最初的佛寺,并不布教;但却替民间办葬仪,作功德,并不受民众所重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而有「轮回」之说,这种观念广为民间信仰所吸收,民间吸收佛教轮回之说与地狱赏罚分明的观念,填补了原始信仰的不足。
  相信历经大地震的人们,不论在灾区或不在灾区的,都同感震恸;恐惧自己在那一瞬间的无能,多少个「如果」。如果在短短几分钟内突然消失了,那生命的意义又在那里?
  圣严法师说:「…看到生者的泪与悲,但意外毕竟发生了,舍不得的肉身也要舍,放不下的肉身也要放,唯有能舍、能放,生者和亡者才能继续走未来的路……。」
  佛家关于「生死可以有多次」的说法对人们的死亡观有着十分微妙的影响。许多人借助于此,跳脱了此生此死的限制,具备了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即能够立于死后的状况考虑生前的问题,规范个人的言行。对那些生在富贵之家,享尽人间繁华的人而言,「死」本身固然可怕,但更令人担心的是「死」后人生的性质可能完全改变,富贵或许变成贫困潦倒,繁华似锦的生活可能转为凄惨冷落,甚至人身转成畜牲等等。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死亡的恐怖性。但是!反之对另一些常年生活在贫穷困苦之中,终身劳累不息者而言,佛家的生死轮回观又往往使他们产生欢迎死亡降临的态度,因为尘世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聚蕴苦。」此八苦无能跳脱,故希望自己在「死」后就有可能获得超升,或改变今世的窘迫状态,或更上一层楼得以升入「天界」。
  佛家教导世人:欲望、行为都是造「业」的根源,善行、恶行必有其「果报」。故借着佛教修行,可「灭烦恼」、「灭生死」、「离众相」、而达到「大寂静」。死后超脱,进入涅盘的乐土。故佛家对「人」生时有「涅盘」,死后亦可「涅盘」的说法,则可使人把悲惨的死亡在观念上转化为富有喜庆色彩的归宿,在行为上把恐惧的「死」变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对象。众多的佛教徒表现出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无畏无惧的精神多少与「生」时的「涅盘」观念有关;则「死」后「涅盘」,即是以超脱轮回来促人「视死如归」,如此境界之死亡智慧必促人修「入世」的功德以成就「来世」的生死解脱。佛家的「死亡」智慧可减轻世人的恐惧;同时也做到以「死」激励人「生前」的努力与奋斗,所以佛家的死亡智慧本质上是一种让人向「死」看齐的观念。
  。释迦牟尼佛(图1-1-13)就是为了悲悯众生,昭示最简易最稳当的念佛法门。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以宏愿力,无论上智下愚、善良邪恶其它种种人,只能回头向善,真信切愿诚恳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读「那摩」,意为归命顶礼)一心一意求往西方极乐世界。命终之时,佛及圣众,就来接引,于一念间,即得往生佛国,莲华化生,寿命无量,永离生死流转之苦,享受庄严圣妙之乐。因此所谓临终前后救度之法,应于生命垂危时,除不移动不哭泣外,家属及亲友们,于肃静无声的病房中,令其心境平静、清净,要为往生者同声称念阿弥陀佛,以引导病人的神识,闻佛名号,生欢喜心,心念也随着念佛,病者即会心境开朗,有安全感,一心求生佛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
  
  (注1)涅盘:佛家死亡智慧的核心,即人死后的超脱,由「死」来免于「死」,也是免除世俗人无数的「生」与「死及无穷尽的生死轮回。茫茫苦海之中永免再度受苦难。
  (注2)守戒:戒除人一生的欲望,生的享受和生的幸福也是人通往涅盘的桥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香油涂身戒,歌舞观听戒、高广大来戒,非时食戒、捉拿金银宝戒。
  (二)道家的死亡世界宗教观
  道教思想起源于二六九七年之黄帝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六百余年,春秋时代,老子承袭黄帝之道成为道家的开宗;东汉时期,张陵学道潜心阐思,创立「道教」。被尊为「张天师」。
  
  图1-1-14张天师像 图1-1-15道教三清道祖
  道教出自传统信仰,与民族文化接近融通,历经学者发扬光大;有以道与儒连合,有以道与巫术合一,有以道与神仙结合,有以道与佛融合而形成五大派。道教五个道派,在台湾所流行的是占验道派,一般地理师、相命师属之;积善道派以一般扶鸾、出乩等属之;符箓道派,即所谓正一教或天师教,为道教主流之一。正一教以符箓咒语为首要,驱邪押煞辟鬼为秘诀。其道士称「司」,台湾盷道士分为两种:一是「乌头司公」从事度死或超亡的法术是对死者的仪礼即葬仪,俗称「做功德」,二是「红头司公」从事度生的法术是对生者的仪礼如建醮、谢平安、做三献其余安胎、补运则为了驱邪押煞。所以台湾道教重视现世实利,以现世平安、幸福为主要目标。
  
  图1-1-16乌头道士
  1.道教五大派 源流简介表
  
  2.丹鼎道派
  
  3.占验道派
  
  4.经典道派
  
  
  5.符箓道派
  
  正一教在中国漫长历史上,朝代兴衰更替之际,往往显现出:「有道」,则「儒家」兴;「无道」则「道家」旺。亦指天下太平、帝王明智,天下人必勇于投入「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反之,天下昏乱,帝王昏庸,天下人必以老庄玄远思想,精神的超脱以自解自我安慰。此两者皆具有智慧深度,只要人们仔细咀嚼探索精神价值。
  道家在老庄「生死齐一」的「死而不亡」论旨基础上构思了一套相当完整的死亡智慧:有「生」必有「死」是必然性的发展,人们何必存喜怒哀乐于其过程中?此既是永恒的自然现象,且主、客观上都无法被改变的事实,故道家认为「死」的本质是人的生理生命丧失,而人自身却对之无可奈何;它相对于个人数十载的个别生命而言,似乎来得太快,变化太剧,但对宇宙而言,其自身是恒久不变的现象。庄子一书中:「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记载中,相信吾人必能领会妻刚死时的悲恸之情。但能进而思考生命之理、觉察到人在未有性命之前,既「无」形体,亦「无」变成「人」的「气」,在这种「无」的作用下逐渐产生了生命之源,人的形体和生命,这是一种双向互通的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的过程,人安寝于天地间,生者又何必悲泣、哀凄?
  故把「死」的本质缔结为自然而然,期望帮助世人破生死,安于自然的变化损益,更期待世间人们能跳出感情上的哀乐执着苦海。而且生命长短亦不足虑,不足以忙碌营求、逃避,如果长期的彻悟生死至理而且冷静而达观的态度对待「生」,安于「死」;反之深陷悲惨的情感深渊,终身不得安宁!如果对生命本质有所体认后,悉知人生在世短如白驹过隙,岁月如梭,不自觉的死亡己经降临,人生何其苦啊!紧接着担忧、悲伤、恐惧也接踵而至。所以庄子以「不论不辩」去面对世人难以接受的生死自然现象,也不做价值、是非的判断,只有敞开胸襟接受自然的实存事实的反映。
  道家既不因生而喜、因死而悲,「担心死亡」固然哀伤死亡不对,「哀死」亦大可不必,故坚决排斥丧葬中的铺张、守孝及悲泣,但绝非劝人轻生就死,或轻死就生。道家既超越了生死执着束缚,就可以更轻松自在的态度活着,实际上道家学者用自然主义的态度看待死亡,更易凸显生命的短暂性,夭寿的可能性和人生苦痛的普通性,故人们应该努力「活够」自然赋予的生命寿限,消除生存的悲苦于无形,老庄倡「长生」但决非求「永生」;其重于精神性的超越,未尝碰触生理上的摆脱死亡,这些论旨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的思路完全不同,请大家不要误解。庄子借老子之口提出「卫生之经」,即指人们对生命的保养、延续生命机体的努力和人对生活过程的调节,以获得适意的生活。换言之是要求人们透过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来避免死亡的过早降临,并减少人生前的忧虑、烦闷和痛苦,故其关键在顺应自然沈浮,透悟凶否泰,不求于他人而着力内观自我的心灵生命,如此了脱无所索求的牵挂,复返「赤子」式的天真烂漫,更不刻意祈求意求不死,乃是顺应自然养生,此与道教修行,练丹药、羽化成仙,白日飞升,不知所踪,遨游仙界之论旨完全不符。衍生不同宗教礼节仪式如:
  祭祀→行礼→诵经→斋醮
  开劫度─弃劫难
  道教中的「人」具有宗教责任人的生命具宗教色彩是忧世的宗教哲学故道教中人的特色是:
  1.死后肉体腐朽,灵魂长存
  2.修身养性
  3.济世救人
  4.社会和谐
  5.灵魂长存促进族群融合
  6.重整宇宙秩序
  (三) 基督教的死亡世界宗教观:
  
  图1-1-7 基督钉在十字架受难
  
  根据《旧约圣书、创世纪》记载,上帝创造宇宙天地与人类的祖先亚当与夏娃,起初很满意于创世的完美完善。但住在伊甸园的亚当与夏娃,因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禁诫,为了获得善恶的智慧,偷吃了苹果,从无垢境地堕下,开始知道罪疚与羞耻,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外。上帝诅咒他(她)们说:因此罪行,难免于死,来自尘土,也回到尘土。此种违抗上帝的罪恶(顺应上帝意旨即善,违抗则恶),构成了一切人类的「原罪」意识。亚当的自然无垢状态并不是什么纯然正义的状态,却已含藏「堕落种子」。也就是说,亚当一生下来就带有「原罪」,而由后代子孙承袭,但若人依靠自力,奉守神的律法,就足以表示人对上帝的服从,终能获得神的宽恕恩典,一切人类,不管在世或已死,一律都得经过「主」的审判,决定永生天国(天堂),或永堕地狱。
  「永生」在活人的领域中指:凡信主受洗时已开始,带罪的我因受「洗礼」而死,代之以接受恩典的「新我」,也就是「永生」的开端。新生、永生的信众从此精神上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基督走向光明之路,以耶稣基督生前所宣示的福音有关的伦理道德训示为最高准则。一个真实的基督徒不以任何世俗的标准去看生死问题,而是因基督而新生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死(图1-1-17),故今日的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故「基督教」的信徒必存有「荣神益人」的知福、惜福、感恩、不计较、不夸耀自己的奉献心胸来光耀「爱人」的神。
    因人自身的经验,体会、领受,而心甘情愿诚心,想接近您!故人的意志选择,情感付出是没有固定的形式表达,常以祷告的方式与神沟通,并且不把人「神格化」,因人不神,故人在「死亡」时以礼拜仪式表达追思与祝福,并没有祭祀上香等仪式代之,以鞠躬献花、祷告、献诗等形式为之。人的七情六欲中。人来自泥土也必回归泥土其灵魂不死,也不分贵贱、贫富回归主旁。所以「灵魂不灭论」中,死后信耶稣得永生同享荣耀,神为其预备安息积极敬拜、服侍的环境,但不信者必在硫磺火湖受地狱之苦。
    上帝、耶稣、圣灵三位一体的理念超自然的宗教信念,是高于世俗层次与哲学真理,其象征性的宗教意义,并不涉及实际的时空。
  
  图1-1-8基督徒受洗礼
  (注1)伊甸园:神把人安置于鸟语花香、快乐详和的地方,人的生命与天主生活在一起。
  (注2)亚当:神以泥土造人,亚当是西伯来语泥土的译音。
  (注3)纯化:内在的消化。
  六、殡葬的功能
    在宗教的教义里,罪业是不能顶替的,其目的在此乃鼓励人人向善,担起自己应该担的责任。神仙管辖的事,是不会接受冒名顶罪。
  在「死者为大」的信念中,吾人在面临生死交关之时,悲伤交织着恐惧中,透过不同的宗教仪式表达安顿死者,安抚生者的宽大胸襟。故丧葬礼俗的起源,不外是人类为了求生存,减少死亡的威胁与恐惧,甚至在面临死亡时之临终前的安宁关怀,悲伤辅导等等皆积极的采取进取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实具教育与安定的功能。从生理学的观点看,死亡就是生命机制消失,人体代谢作用停止,有机体开始腐败,不但产生恶臭,且产生各种可能传染的病毒,这是举世各国有殡葬仪式的原因。由于死亡不能再生,一个人的死亡,会使家人亲朋产生哀痛之情,因此尽快把尸体处理好,以使家人抚平哀痛的心情。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诗经 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为人子女者表达不能终养父母之憾!
  「殡」即是把已殓的灵柩移赴葬地或停放的地方;「葬」,藏也,掩埋死者。故殡葬仪式除了表达对死者安然妥切的处置外,并使生者衍生超乎生死的冥想,进而减低生者对死亡时的恐惧。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养生送死极为重视,且以严谨、肃穆的态度对之,皆认为祖先的灵魂可以庇佑后代子孙平安、有福份,因此丧礼的施行,除了安置逝者外,更表达了后世子孙孝思与祈求先灵佑护的意义。
  为慎终追远故得「举哀守孝」其道理有二:
  (一)报答亲恩:父母一生辛劳,教我养我之恩,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当其逝世,能不尽哀?
  (二)身教以遗后代:必己尽孝才能要求子孙孝顺。所以悲凄哀恸而匍匐爬行奔丧,其哀甚悲其意也甚诚。殡葬简单肃穆庄严且隆重,不宜过份铺张形成浪费;反之,过份草率必招来不孝之恶名。
  殡葬的功能,综合归纳为二:
  1.一般功能:
  (1)善的处理尸体,以免污染活人生活环境。
  (2)平息生人的情绪,以免过份干扰正常生活。
  2.社会功能:
  (1)谨慎的殓葬,妥善的处理死者遗体,表达人世间之悲哀莫甚于此的孝道伦理。
  (2)完整的丧礼是死者成为家族祖先转换仪式,死者也因此在后代的祭祀中,永远成为家族一员,这是中国家族祭祀祖先制度与祖先崇拜不可分割的关系。
  (3)重整家族中的人际关系以维系家族关系的伦常,并确立家族权利、义务继承、调整和延续。
  (4)在合宜的丧礼期间,表达丧家的哀思。并经由冗长的各种仪式,达成逐渐舒缓悲伤的安抚,使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复心灵,恢复正常作息。
  (5)依礼制持续中国伦理社会的基础。
  (6)丧礼中之吊奠(告别式)时的家奠、公奠表达死者及其家庭的社会互动关系。
  七、墓土或纳骨塔之选择:
  风水
  ↓
  进塔 骨瓮、墓碑
  ↓
  返主
  ↓
  作七
  ↓
  除灵
  风水(注1)、墓碑或骨瓮(注2),进塔(注3)等相关事宜,返主后依习俗「作七」(注4),除灵(注5)。
  (注1)风水:道教重视风水之说,故请风水地理师择地而葬或择适当纳骨位置(通常为八卦形),定时诵经,以达羽化成仙之境。
  (注2)墓碑(骨瓮):碑文宜恭整大方,墓碑、骨瓮质料应慎选。
  (注3)立碑(进塔):立碑时间可以天干地支或民国表示,择吉时立之。墓碑横额可分u郡号v堂号w世次。骨瓮进塔时辰于火化时皆已择妥,瓮外雕刻姓名镶嵌照片。
  
  图1-1-10除灵
  (注4)作七:「头七」由孤哀子办理。「三七」出嫁女儿。
  「五七」侄女、孙女祭祀。「七七」由孤哀子办理,有始有终功德圆满。一般作七都于子时始,次日中午才开始拜菜、有五味碗与十二道菜与艾草粿。或简单果品。延请比丘尼诵经或天天诵经或七诵(作七前一晚戌时称丁夏)。作七拜菜应拜三牲一份(猪肉、公鸡、鱼、酒、金纸等)头朝外敬拜土地公、其余通常是饭、米粉、春干(有余)、韭菜(地久天长)、豆干(做大官)、芹菜(勤劳)、鱼肉丸(中状元当议员)、肉片、菜头(好彩头)、猜肠(生男儿)、翅前膀(易谋生)等……配成十二道,俗称五味碗。
  (注5)除灵:废除灵位,重新布置厅堂,依各地风俗择日行之。
  (以上为一般佛、道教殡葬习俗)
  八、一般治丧程序:
  (一)殓前:咽气前设水铺→净身换衣化妆→举哀→遮神→辞生(脚尾灯、脚尾饭、烧脚尾钱)→示丧→办理死亡证明。
  (二)请宗教家(道士、和尚)择定入殓时辰→葬仪社先把水铺用白布遮住→到棺木店选择棺木→入殓
  (三)请地理师选择墓地→择定出殡日期(移柩、奠礼、落圹等时刻)→风水(泥水匠整理墓地及挖坑,先量好柩之长宽或联络火化事宜)。
  (四)誊写讣告谢帖→标购物品(文具、灯笼、丧服、白布、手帕、中西乐队、布篷、厨师、灯光、金纸、纸厝、幡、杖、答谢品、墓碑、刻字、灵车、花车、佛祖车)可依需要请葬仪代办。
  (五)作七及作法事:法师或道士诵经超渡亡魂。
  (六)办理安葬许可或联络火化事宜(乡、镇公所村里干事民政课)。
  (七)奠礼前布置(告别式)→奠礼进行→出殡→辞客→上山→落圹→返主。
  (八) 付款(葬仪社等商人)→答谢治丧有关人员。
  

关注楼主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