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mac值是麻醉中什么:黎曼猜想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01:40
黎曼猜想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跳过字词转换说明

汉漢▼▲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转换内容:

下方采用数学組全文轉換 [編輯]

  1. 台灣:方向導數;大陆:方向导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向导数
  2. 台灣:積分形式;大陆:积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积分形式
  3. 台灣:微分形式;大陆:微分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微分形式
  4. 台灣:約束;大陆:约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约束
  5. 原始语言:Borel;台灣:鮑萊耳;大陆:博雷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博雷尔
  6. 原始语言:Christoffel;台灣:克里斯多福;大陆:克里斯托费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克里斯托费尔
  7. 原始语言:Clifford;台灣:克里福;大陆:克利福德;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克利福德
  8. 原始语言:Fourier;台灣:傅立葉;大陆:傅里叶;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傅里叶
  9. 原始语言:Frobenius;台灣:弗比尼斯;大陆:弗罗贝尼乌斯;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弗罗贝尼乌斯
  10. 原始语言:Hausdorff;台灣:郝斯多夫;大陆:豪斯多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豪斯多夫
  11. 原始语言:Levi-Civita;台灣:勒維奇維塔;大陆:列维-奇维塔;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列维-奇维塔
  12. 原始语言:L'Hôpital;台灣:羅必達;香港:洛必達;大陆:洛必达;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必达
  13. 原始语言:Markov;台灣:馬可夫;大陆:马尔可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马尔可夫
  14. 原始语言:Poisson;台灣:卜瓦松;大陆:泊松;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泊松
  15. 原始语言:Legendre;台灣:勒壤得;大陆:勒让德;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勒让德
  16. 原始语言:Schwartz;台灣:施瓦次;大陆:施瓦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施瓦兹
  17. 原始语言:ℵ;台灣:艾禮富;大陆:阿列夫;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列夫
  18. 原始语言:Aleph number;台灣:艾禮富數;大陆:阿列夫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阿列夫数
  19. 原始语言:Algebraic dependence;台灣:代數相依;大陆:代数相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相关
  20. 原始语言:Algebraic independence;台灣:代數獨立;大陆:代数无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无关
  21. 原始语言: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台灣:代數閉體;大陆:代数闭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代数闭域
  22. 原始语言:Automorphic form;台灣:自守式;大陆:自守形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自守形式
  23. 原始语言:Bijection;台灣:對射;大陆:双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双射
  24. 原始语言:Bundle;台灣:束;大陆: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
  25. 原始语言:Central limit theorem;台灣:中央極限定理;大陆:中心极限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心极限定理
  26. 原始语言:Classical group;台灣:古典群;大陆:典型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典型群
  27. 原始语言:Closed graph theorem;台灣:閉圖定理;大陆:闭图像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闭图像定理
  28. 原始语言:Cohomology;台灣:餘調;大陆:上同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上同调
  29. 原始语言:Complex plane;台灣:複數平面;大陆:复平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平面
  30. 原始语言:Complex exponential;台灣:複指數;大陆:复指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指数
  31. 原始语言:Complex structure;台灣:複結構;大陆:复结构;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结构
  32. 原始语言:Coprime;台灣:互質;大陆:互素;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互素
  33. 原始语言:Covariance;大陆:协方差;台灣:共變異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协方差
  34. 原始语言:Cyclotomic field;台灣:分圓體;大陆:分圆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圆域
  35. 原始语言:Derived algebra;台灣:導來代數;大陆:导出代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出代数
  36. 原始语言:Derived functor;台灣:導來函子;大陆:导出函子;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出函子
  37. 原始语言:Derived set;台灣:導來集;大陆:导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导集
  38. 原始语言:Dominated convergence theorem;台灣:受制收斂定理;大陆:控制收敛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控制收敛定理
  39. 原始语言:Eigenfunction;台灣:固有函數;大陆:本征函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本征函数
  40. 原始语言:Extension field;台灣:擴張體;大陆:扩张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扩张域
  41. 原始语言:Fibonacci sequence;台灣:費氏數列;大陆:斐波那契数列;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斐波那契数列
  42. 原始语言:Field extension;台灣:體擴張;大陆:域扩张;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域扩张
  43. 原始语言:Field theory;台灣:體論;大陆:域论;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域论
  44. 原始语言:Finite field;台灣:有限體;大陆:有限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限域
  45. 原始语言:Fractal;台灣:碎形;大陆:分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形
  46. 原始语言:Global field;台灣:大域體;大陆:整体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整体域
  47. 原始语言:Linear dependence;台灣:線性相依;大陆:线性相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线性相关
  48. 原始语言:Linear independence;台灣:線性獨立;大陆:线性无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线性无关
  49. 原始语言:Local field;台灣:局部體;大陆:局部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局部域
  50. 原始语言:Mean value theorem;台灣:均值定理;大陆:中值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值定理
  51. 原始语言:Number field;台灣:數體;大陆:数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数域
  52. 原始语言:Norm;台灣:範數;大陆:范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范数
  53. 原始语言:Normed;台灣:賦範;大陆:赋范;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赋范
  54. 原始语言:Ordered field;台灣:有序體;大陆:有序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序域
  55. 原始语言:Orthogonal complement;台灣:正交補餘;大陆:正交补;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正交补
  56. 原始语言:Path connected;台灣:路徑連通;大陆:道路连通;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道路连通
  57. 原始语言:Prime ideal;台灣:質理想;大陆:素理想;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理想
  58. 原始语言:Prime number;台灣:質數;大陆:素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数
  59. 原始语言:Prime ring;台灣:質環;大陆:素环;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素环
  60. 原始语言:Probability;台灣:機率;大陆:概率;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概率
  61. 原始语言:Quadratic field;台灣:二次體;大陆:二次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二次域
  62. 原始语言:Real axis;台灣:實數軸;大陆:实轴;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实轴
  63. 原始语言:Real closed field;台灣:實閉體;大陆:实闭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实闭域
  64. 原始语言:Recurrence relation;台灣:遞迴關係;大陆:递推关系;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递推关系
  65. 原始语言:Scalar;台灣:純量;大陆:标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标量
  66. 原始语言:Scalar curvature;台灣:純量曲率;大陆:数量曲率;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数量曲率
  67. 原始语言:Simple group;台灣:單純群;大陆:单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群
  68. 原始语言:Simple Lie group;台灣:單純李氏群;大陆:单李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李群
  69. 原始语言:Simplex;台灣:單體;大陆:单纯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纯形
  70. 原始语言:Simplicial complex;台灣:單體複形;大陆:单纯复形;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单纯复形
  71. 原始语言:Singularity;台灣:奇異點;大陆:奇点;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奇点
  72. 原始语言:Splitting field;台灣:分裂體;大陆:分裂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裂域
  73. 原始语言:Subfield;台灣:子體;大陆:子域;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子域
  74. 原始语言:Tangent bundle;台灣:切線束;大陆:切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切丛
  75. 原始语言:Uniform boundedness principle;台灣:均勻有界原理;大陆:一致有界性原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有界性原理
  76. 原始语言:Uniform continuity;台灣:均勻連續;大陆:一致连续;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连续
  77. 原始语言:Uniform convergence;台灣:均勻收斂;大陆:一致收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收敛
  78. 原始语言:Uniform norm;台灣:均勻範數;大陆:一致范数;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范数
  79. 原始语言:Uniform space;台灣:均勻空間;大陆:一致空间;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一致空间
  80. 原始语言:Union;台灣:聯集;大陆:并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并集
  81. 原始语言:Unitary group;台灣:么正群;大陆:酉群;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酉群
  82. 原始语言:Unitary matrix;台灣:么正矩陣;大陆:酉矩阵;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酉矩阵
  83. 原始语言:Variance;大陆:方差;台灣:變異數;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差
  84. 原始语言:Bayes' theorem;大陆:贝叶斯定理;台灣:貝氏定理;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贝叶斯定理
  85. 原始语言:Vector;大陆:矢量;台灣:向量;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矢量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说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计算机程序自動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对我们的字词转换系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或者提交应用面更广的转换(中文维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软件),或者报告转换系统的错误,请前往Wikipedia:字词转换请求或候选发表您的意见。

千禧年大奖难题 P/NP问题 霍奇猜想 庞加莱猜想(已证明) 黎曼猜想 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 納維-斯托克斯存在性與光滑性 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

黎曼猜想由數學家波恩哈德·黎曼(1826--1866)於1859年提出。它是數學中一個重要而又著名的未解決的問題。多年來它吸引了許多出色的數學家為之絞盡腦汁。它對業餘數學家的吸引力,比對專業數學家更強烈。

數學中未解決的問題: 黎曼ζ函數的每個非平凡零點的實部是否同為½?


黎曼猜想(RH)是關於黎曼ζ函數ζ(s)的零點分佈的猜想。黎曼ζ函數在任何複數s ≠ 1上有定義。它在負偶數上也有零點(例如,當s = −2, s = −4, s = −6, ...)。這些零點是「平凡零點」。黎曼猜想關心的是非平凡零點。

黎曼猜想提出:

黎曼ζ函數非平凡零點的實數部份是½

即所有的非平凡零點都應該位於直線½ + ti(“臨界綫”)上。t為一實數,而i為虛數的基本單位。沿臨界綫的黎曼ζ函數有時通過Z-函數進行研究。它的實零點對應於ζ函數在臨界綫上的零點。

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问题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上都很重要。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並没有簡單的規律。黎曼(1826--1866)发现素数出现的频率与黎曼ζ函數紧密相关。

1901年Helge von Koch指出,黎曼猜想與强条件的素數定理等價。现在已经验证了最初的1,500,000,000个素數對這個定理都成立。但是是否所有的解對此定理都成立,至今尚無人給出證明。

黎曼猜想所以被認爲是當代數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很多深入和重要的數學和物理結果都能在它成立的大前提下被證明。大部份數學家也相信黎曼猜想是正確的(約翰·恩瑟·李特爾伍德與塞爾伯格曾提出懷疑。塞爾伯格于晚年部分改變了他的懷疑立場。在1989年的一篇論文中,他猜測黎曼猜想對更廣泛的一類函數也應當成立。)克雷數學研究所設立了$1,000,000美元的奬金給予第一個得出正確證明的人。

目录

[隐藏]
  • 1 歷史
  • 2 黎曼猜想與質數定理
  • 3 黎曼猜想之結果及其等價命題
    • 3.1 默比烏斯函數的增長率
    • 3.2 積性函數增長率
    • 3.3 里斯判準與二項式係數和
    • 3.4 韋伊判準、李判準
    • 3.5 跟法里數列的關係
    • 3.6 跟群論的關係
    • 3.7 与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的关系
    • 3.8 临界线定理
  • 4 已否證的猜想
  • 5 相對弱的猜想
    • 5.1 Lindelöf猜想
    • 5.2 大質數間隙猜想
  • 6 證明黎曼猜想的嘗試
  • 7 黎曼猜想證明的可能的着手方向
  • 8 與算子理论的可能聯繫
  • 9 搜尋ζ函數的零點
  • 10 參考文獻
    • 10.1 歷史文獻
    • 10.2 現代技術參考
    • 10.3 受歡迎的參考資料
    • 10.4 引用來源
  • 11 参见
  • 12 外部連結

[编辑] 歷史

黎曼ζ函數在臨界線Re(s) = 1/2上的實部(紅色)和虛部(藍色)。我們可以看到最起初的幾個非平凡零點就位於Im(s) = ±14.135, ±21.022和±25.011上。黎曼ζ函數實部與虛部的數值比較圖,也就是Re(ζ(s)) vs. Im(ζ(s)),沿著臨界線s = it + 1/2,t 由0到34

黎曼1859年在他的論文Über die Anzahl der Primzahlen unter einer gegebenen Größe' 中提及了這個著名的猜想,但它並非該論文的中心目的,他也沒有試圖給出證明。黎曼知道ζ函數的不平凡零點對稱地分佈在直線s = ½ + it上,以及他知道它所有的不平凡零點一定位於區域0 ≤ Re(s) ≤ 1中。

1896年,雅克·阿達馬和Charles Jean de la Vallée-Poussin分別獨立地證明了在直線Re(s) = 1上沒有零點。連同了黎曼對於不非凡零點已經證明了的其他特性,這顯示了所有不平凡零點一定處於區域0 < Re(s) < 1上。這是素數定理第一個完整證明中很關鍵的一步。

1900年,大卫·希尔伯特將黎曼猜想包括在他著名的23條問題中,黎曼猜想與哥德巴赫猜想一起組成了希爾伯特名單上第8號問題。当被问及若他一觉醒来已是五百年后他将做什么时,希尔伯特有名地说过他的第一个问题将是黎曼猜想有否被证明。(Derbyshire 2003:197; Sabbagh 2003:69; Bollobas 1986:16).黎曼猜想是希尔伯特问题中唯一一个被收入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千禧年大奖数学难题的。

1914年,高德菲·哈羅德·哈代證明了有無限個零點在直線Re(s) = ½上。然而仍然有可能有無限個不平凡零點位於其它地方(而且有可能是最主要的零點)。後來哈代與約翰·恩瑟·李特爾伍德在1921年及塞爾伯格在1942年的工作(臨界線定理)也就是計算零點在臨界線Re(s) = ½上的平均密度。

近來的工作集中於清楚的計算大量零點的位置(希望藉此能找到一個反例)以及對處於臨界線以外零點數目的比例置一上界(希望能把上界降至零)[來源請求]

[编辑] 黎曼猜想與質數定理

黎曼猜想傳統的表達式隠藏了這個猜想的真正重要性。黎曼ζ函數與質數的分佈有著深厚的連結。Helge von Koch在1901年證明了黎曼猜想等價於質數定理一個可觀的強化:給出任何ε > 0,我們有

式中π(x)為質數計數函數,ln(x)為x 的自然對數,以及右手邊用上了大O符號[1]。一個由Lowell Schoenfeld提出的非近似版本,表示黎曼猜想等價於

黎曼ζ函數的零點與質數滿足一個稱為明確公式的對偶性,這表明了:在调和分析的意義下,黎曼ζ函數的零點可視為質數分佈的谐波。

將黎曼ζ函數代為更一般的L-函數,此時仍有相應的猜想:整體L-函數的非平凡零點的實部必等於1 / 2。這被稱為廣義黎曼猜想。函數域上的廣義黎曼猜想已被證明,數域的情形仍懸而未決。

[编辑] 黎曼猜想之結果及其等價命題

黎曼猜想的實際用途包括一些在黎曼猜想成立前提底下能被證明為真的命題,當中有些更被證明了跟黎曼猜想等價。其中一個就是以上素數定理誤差項的增長率。

[编辑] 默比烏斯函數的增長率

其中一個命題牽涉了默比烏斯函數μ。命題「等式

s的實部大於½的時候成立,而且右邊項的和收斂」就等價於黎曼猜想。由此我們能夠總結出假如Mertens函數的定義為

那黎曼猜想就等價於對任何都有

這將會對於M的增長給出了一個更緊的限制,因為即使沒有黎曼猜想我們也能得出

(關於這些符號的意思,見大O符號。)

[编辑] 積性函數增長率

黎曼猜想等價於一些除μ(n)以外一些積性函數增長率的猜想。例如,因數函數σ(n)由下式給出:

那在n > 5040的時候,

σ(n) < eγnlnlnn

這名為Robin定理並在1984年以Guy Robin命名。另一個有關的上限在2002年由Jeffrey Lagarias提出,他證明了黎曼猜想等價於命題「對於任意自然數n

Hn為第n和諧數

[编辑] 里斯判準與二項式係數和

里斯判準由里斯在1916年給出[2],它斷言黎曼猜想等價於下式對所有ε > 0成立

哈代稍後於1918年以波萊爾求和法及梅林變換證明了下式的積分表法。

其它相關的積性函數的增長率也具有與黎曼猜想等價的表述。

考慮二項式係數和

Báez-Duarte[3][4]與Flajolet、Brigitte Vallée[5]證明了黎曼猜想等價於對所有的ε > 0下式成立

類似的還有以下級數

對此。Flajolet與Vepstas [6]證明了黎曼猜想等價於對所有的ε > 0下式成立

| dn | < Cεn1 / 2 + ε

其中的Cε是依賴於ε的某個常數。

[编辑] 韋伊判準、李判準

韋伊判準斷言某些函數的正定性等價於廣義黎曼猜想。與此相似的還有李判準,這斷言某些數列的正性等價於黎曼猜想。

[编辑] 跟法里數列的關係

另外兩個跟黎曼猜想等價的命題牽涉了法里數列。假如Fn是法里數列中的第n項,由1/n開始而終於1/1,那命題「給出任何e > ½

」等價於黎曼猜想。在這裏是法里數列中n階項的數目。類似地等價於黎曼猜想的命題是「給出任何e > −1.

[编辑] 跟群論的關係

黎曼猜想等價於群論中的一些猜想。舉例說,gn),是對稱群Sn的所有元素的秩之中,最大的一個,也就是蘭道函數,則黎曼猜想等價於:對夠大的n,下式成立:

[编辑] 与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的关系

参见埃拉托斯特尼筛法,黎曼猜想的素数公式直接来源于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的过程。

[编辑] 临界线定理

黎曼猜想等價於命題「ζ(s)的導函數ζ'(s)在區域

上無零點。」 函數ζ在臨界線上只有單零點的充要條件是其導函數在臨界線上非零。所以若黎曼猜想成立,命題中的非零區域可以延伸為。這條進路帶來了一些成果。Norman Levinson將此條件加細,從而得到了較強的臨界線定理

[编辑] 已否證的猜想

一些比黎曼猜想強的猜想曾被提出,但它們有被否證的趨勢。Paul Turan證明了假如級數

s大於1時沒有零點,則黎曼猜想成立,但Hugh Montgomery證明了這前提並不成立。另一個更強的梅滕斯猜想也同樣被否證。

[编辑] 相對弱的猜想

[编辑] Lindelöf猜想

黎曼猜想有各種比較弱的結果;其中一個是關於ζ函數於臨界線上的增長速度的Lindelöf猜想,表明了給出任意的e > 0,當t趨向無限,

記第n 個素數為pn,一個由Albert Ingham得出的結果顯示,Lindelöf猜想將推導出「給出任意e > 0,對足夠大的n

pn+1 - pn < p1/2+e,

不過這個結果比大素數間隙猜想弱,詳如下述。

[编辑] 大質數間隙猜想

另一個猜想是大質數間隙猜想。哈拉爾德·克拉梅爾證明了:假設黎曼猜想成立,質數p 與其後繼者之間的間隙將會為。平均來說,該間隙的階僅為O(lnp),而根據數值計算結果,它的增長率並不似黎曼猜想所預測的那麼大。

[编辑] 證明黎曼猜想的嘗試

過去的一百多年,有很多數學家聲稱證明了黎曼猜想。截至2007年為止,尚有一些證明還未被驗證;但它們都被數學社群所質疑,多數專家並不相信它們是正確的。艾希特大學的Matthew R. Watkins為這些或是嚴肅或是荒唐的證明編輯了一份列表[7]。其他一些證明可在arXiv數據庫中找到。

[编辑] 黎曼猜想證明的可能的着手方向

由於黎曼猜想是有關2維變量(臨界線critical line)上的虛數解和黎曼ζ函數中的自然數變量n)的問題,故不但要考慮在2維變量下的情況,似乎還可以從更高維數(例如3或4維甚至更高維)變量的情況下來考慮問題。

另外,由於黎曼猜想從本質上來說是證明一個方程的非平凡的複數解必然是1/2+bi的形式(b是實數,i是虛數單位),因此應該與代數學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說,代數幾何、代數數論甚至代數拓撲等學科的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能從上述幾個分支學科之間找到新的聯繫,以及對這些分支學科有進一步的新發現,那可能可以爲證明黎曼猜想打下基礎,或爲黎曼猜想的證明做好準備。

[编辑] 與算子理论的可能聯繫

主条目:希爾伯特-波利亞猜想

長久以來,人們猜測黎曼猜想的「正解」是找到一個適當的自伴算符,再由實特徵值的判準導出ζ(s)零點實部的資訊。在此方向上已有許多工作,卻仍未有決定性的進展。

黎曼ζ函數的統計學性質與隨機矩陣的特徵值有許多相似處。這為希爾伯特-波利亞猜想提供了一些支持。

在1999年,Michael Berry與Jon Keating猜想經典哈密頓函數H = xp有某個未知的量子化,使得下式成立

更奇特的是,黎曼ζ函數的零點與算子的譜相同。正則量子化的情形則相反:正則量子化引致海森堡測不準原理[x,p] = 1 / 2,並使量子諧振子的譜為自然數。重點在於,所求的哈密頓算符應當是個閉自伴算符,方能滿足希爾伯特-波利亞猜想之要求。

[编辑] 搜尋ζ函數的零點

ζ函數的絕對值。

關於計算上找尋ζ函數零點越多越好的嘗試,已經有一段很長的歷史了。其中一個出名的嘗試乃ZetaGrid,一個分散式計算的計劃,一天可檢查上十億個零點。這計劃在2005年11月終止。直至2006年,沒有計算計劃成功找到黎曼猜想的一個反例。

2004年,Xavier Gourdon與Patrick Demichel透過Odlyzko-Schönhage algorithm驗證了黎曼猜想的頭十兆個非平凡零點。

Michael Rubinstein給了公眾一個算法去算出零點。

[编辑] 參考文獻

  1. ^ Helge von Koch, "Sur la distribution des nombres premiers", Acta Mathematica 24 (1901), pp. 159–182.
  2. ^ M.Riesz, "Sur l'hypothèse de Riemann", Acta Mathematica, 40 (1916) pp185-190.
  3. ^ Luis Báez-Duarte, "A New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Riemann Hypothesis" (2003) ArXiv math.NT/0307215
  4. ^ Luis Báez-Duarte, "A sequential Riesz-like criterion for the Riemann hypothesis", Internat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1, pp. 3527-3537 (2005)
  5. ^ Philippe Flajolet and Brigitte Vallée, "Continued fractions, comparison algorithms and fine structure constants", In Micheal Théra, Constructive, Experimental and Nonlinear Analysis volume 27 of Canad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0) pp.53-82 AMS, Providence RI
  6. ^ Philippe Flajolet and Linas Vepstas, "On differences of zeta values", ArXiv math.CA/0611332
  7. ^ Proposed proofs of the Riemann Hypothesis. 2007-07-18. 

[编辑] 歷史文獻

  • Bernhard Riemann, Ueber die Anzahl der Primzahlen unter einer gegebenen Grösse, (1859) Monatsberichte der Berliner Akademie.
  • Jacques Hadamard, Sur la distribution des zéros de la fonction ζ(s) et ses conséquences arithmétiques, Bulletin Société Mathématique de France 14 (1896) pp 199-220.

[编辑] 現代技術參考

  • H. M. Edwards, Riemann's Zeta Function, Academic Press, 1974. (Reprinted by Dover Publications, 2001 ISBN 0-486-41740-9)
  • E. C. Titchmarsh, The Theory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second revised (Heath-Brown)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 Jeffrey Lagarias, An Elementary Problem Equivalent to the Riemann Hypothesis,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2002), no. 109, 534--543(論及與和諧數的關聯)
  • Computation of zeros of the Zeta function (2004).(關於GUE猜想的評論,兼具豐富的書目資料。)
  • Schoenfeld, Lowell. "Sharper bounds for the Chebyshev functions θ(x) and ψ(x). II." 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 30 (1976), no. 134, 337--360.
  • Conrey, J. Brian. "the Riemann Hypothesis" 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March 2003, 341-353.可自由下載。

[编辑] 受歡迎的參考資料

  •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Millennium Problems, (2000)
  • Marcus du Sautoy, The Music of the Primes, HarperCollins, 2003
  • Marcus du Sautoy, "Prime Numbers Get Hitched", Seed Magazine" (03/27/2006)
  • Daniel Rockmore, Stalking the Riemann Hypothesis : The Quest to Find the Hidden Law of Prime Numbers, Pantheon Books, New York, 2005. ISBN 0-375-42136-X.
  • John Derbyshire, Prime Obsession: Bernhard Riemann and the Greatest Unsolved Problem in Mathematics, Joseph Henry Press (April 23, 2003), ISBN 0-309-08549-7. 448 page
  • Zetagrid (2002)試圖否證黎曼猜想的分散式計算計畫,已於2005年11月終止。
  • Ed Pegg, Jr., Ten Trillion Zeta Zeros, (2004)討論Xavier Gourdon對前十兆個非平凡零點的計算。
  • de Vries, The Graph of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ζ(s) (2004).
  • Erica Klarreich, "Prime Time", New Scientist - November 11, 2000, p. 32.對黎曼猜想的簡介。
  • QEDen A wiki dedicated to solving the millennium problems

[编辑] 引用來源

  • Bollobas, Bela, foreword to Littlewood's Miscella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编辑] 参见

  • 埃拉托斯特尼筛法
  • 素数
  • 素数公式
  • 素数判定法则

[编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