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起来就头晕 躺下没事:中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1:20:28

中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文章来源:转载http://blog.new-youth.com/user0/82/show.asp?id=5128

摘要:本文从中国素质教育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出发,简要分析了中国教育形势的严峻性和

客观性;另外着重论述了中国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阻力发生的各种原因;最后,结合中国教育现状,有针对性提出了四项基本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素质教育计划也得到了富有成效的落实;国家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为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资金的支持;国家系列教育改革举措的出台,为调和教育事业中的供求矛盾和教学冲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深入人心,人才战略的提出在全社会更是掀起了一股重教育受教育的狂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经济日渐日盛,就业机会成倍增加,这一切的进步都为全面教育举措的实施喊出了挺进的号角。但同时,中国教育形势仍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文盲绝对值依然很大、教育观念落后、高精尖人才缺乏、人才质量难以保障、大量人才外流等。这些日益尖锐的问题都是素质教育必须面对并要深入解决的。

1中国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1文盲绝对值依然很大。虽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部分地区执行力度不够,文盲本身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的制约,在全社会仍漏下不少死角。据统计,到1998年,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6%;另外,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文盲数量也随着教育标准的抬升水涨船高。

12教育观念落后观念的主体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人才需求方、教育机构等施教方,还包括广大的学生、在职培训人员等受较方。如今一部分家庭一味强迫孩子升重点考名牌,不断给孩子施压,另一部分家庭(在农村尤为明显)则对孩子不管不问,他们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中学毕业立即娶妻生子的落后阶段。而不少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惜避开国家“减负”的口令变本加厉地给学生加码,于就业人员,很多需求则一步步地提高招聘门槛,把学历和校名当作权衡人才的天平,而作为学生面对重重压力,一部分在被逼无乃的情况下选择惟命是从,继续成为

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另一部分则背叛常规因选择逃避而变得堕落,从此一蹶不振。

13人才质量结构参差不齐。其一,高精尖人才匮乏。加入WTO

以后,中国市场与发达的全球市场全面接轨,人才需求大幅度上涨,但真正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多技能的顶端人才严重匮乏依然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即便是普通人才因为受到的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质的高低不同,也呈现出适应社会慢,失信行为普遍等不正常现象。

14高级人才大量外流。《我国科技人才外流及对策研究报告》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年均增长率为22.1%,其中80年代3%90年代为29.7%。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共有58万人,学成回国留学人员15万人。虽然适当的国际人才交流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在教育事业尚不发达国民经济急需高级人才参与的中国,高精尖人才的大量外流无疑是令国人尴尬而且痛心的现实,这不能说和中国教育体系的不合理性没有关系。

2问题产生的原因。阻碍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促使各种教育弊端蔓延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依旧在作崇。当然,致使应试教育继续存在的原因也是素质教育之路举步唯艰的根本所在。我们认为,这种成因是多种多样:既有传统文化的根源,又有现实的社会基础;既有教育系统内部的原因,又有教育系统外部的因素;既有思想观念的问题,又有制度政策的问题。只有全面看待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全面有效地制定出合理政策,从根本上清除应试教育的危害。

21传统文化的根源。科举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巨大发展,但同时,在其不断影响下,中国教育逐步形成了“学校—考试—做官”的模式,与其相关的“官本位”的人才标准和“读书做官”的教育价值观念的畸形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今流行的应试教育也就有着其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在当代不少人的心目中,考试成了评价人才的唯一手段,分数仍是检验人才水平的唯一尺度,升学仍是成材的唯一途径。

22家长期望的变化。对家长来说,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子女能考去功名,以光宗耀祖。中国家长深信不疑的是,子女学业上的成就,不仅意味着谋生的保障,而且是提高社会地位的最佳出路,在如此殷勤的期盼下,作为子女只有顺从地一心攻读圣贤书,因为忽略自身兴趣的培养,致使个性泯灭,眼高手低,只懂分数不会动手。

23教育系统内部的矛盾。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突出矛盾加剧了升学竞争。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求学人数众多,而我国教育机构由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四个阶段,呈现出金字塔结构,由此导致大量学生淘汰过级现象,使得升学竞争异常激烈,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失学违纪问题日益凸现。

24社会用人的不规范及择业的压力

多年来,我国社会用人中的“学历倾向”几乎成为定律,无论是招工还是提拔干部,往往先看学历而不论能力,似乎学历高必然能力强,学历可以取代能力,这种机械盲目的“唯学历”倾向,势必会演化成为人们对学历的追求。

25教育行政行为的缺位

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质量高低的唯一依据,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根据学校升学率高低对当地学校排名次的情况比比皆是,并以次作为奖惩学校的重要依据。这无疑是为是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另外,教育经费的不足及有限经费的分配不公也是不言而喻的。

26学校教育的失范。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以分数衡量学生,并未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活动的目的完全为应付考试,造成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师道尊严”,采取“满堂灌”“机械记诵”“强迫输入”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压抑个性发展。

3改善素质教育现状的对策。素质教育是学校应该着重贯彻的主题,同时素质教育不是校外教育的专利,而是一种全民学习、全面学习、全过程学习的大举动。因此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有目标分层次按步骤地稳步进行。针对中国教育现状及教育环境,笔者举出几条意见以示共享。

3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逐步树起新时代教育观。对家长而言,应进一步提高对下一代教育的认识度,但不能唯学校教育马首是瞻,应走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误区,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方而言,要重学历但不唯学历,在社会中起到一个良性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而不能走“死学习”的怪圈,更不能因困倦于学习而进入不学无术的迷途,同时学生还应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从多渠道中获取有效知识;对于学校而言,学校应端正校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彻底改掉只重分数的恶习。

32对于教育机构和教育负责部门,应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过度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落实国家发出的对学生“减负”的政策,提倡“类教”,重智育,更重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使学生及早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另外,对于老师,应端正师风,形成特色,使课堂教育成为学生吸收知识的殿堂,而不是成为枯燥乏味的私塾。

33优化教育制度,重新审视培育体系的时代适应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民办教育逐渐兴起,各类中高等职业学校相继诞生,同时还应看到,虽然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其道路依旧曲折,表现在社会不予重视,甚至存在偏见,致使这些学生信心不足。而另一方面培训职业人才,鼓励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满足就业市场需求;再一方面培养专业人才,即进行学术教育,对于这类群体,应鼓励其不断深造,在专业领域里取得研究性成果。学生也应积极发现个人兴趣,主动配合教育制度改革,及时走向适合个人需求的教育之路。

34重视校外教育,全民关注长期教育的重要性。校外教育即除了传统学校正规教育之外,在学校外部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充电。学前教育是由父母或幼儿专家为主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的教育,这个阶段又包括了胎教、幼教、童年教育三个主体阶段。实践证明,这个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挖掘个人潜力,培养个人优秀习惯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因此父母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利用科学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教导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开发孩子智力,并坚决避免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感染。另外,鼓励社会充电,开展长期教育工作是当代社会人不断保持个人知识更新迎接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脱离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在职人员还应不断自我学习,包括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班,自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两大方面。国家各级教育机关也应规范培训教育市场,为个人的长期教育提供安全高效的平台。

总之,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呈现蓬勃之势的同时,仍存在着众多的困难和不协调。前段时间《中国青年报》有篇名位“"80一代"被认为最不敬业”的文章,另人回味无穷。文中借用某位人事处负责人的一句话,说“一年不如一年,能力差不说,有些人还犯懒,眼里没活儿”。不可否认,“80一代”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顶在步入社会的潮头,难免受到舆论的关注和评判,但仔细想想,如果把所有的指点都抛给这群所谓的“堕落”的一代,他们能承受得起吗?“80一代”在出生的时候被恭为“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更是被百般呵护,但是百废待兴的中国现代教育在起步阶段依然被奉为传统教育模式的翻版,市场经济的脚步在推进,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领航和助推器却没能跟上步伐,可想而知,如此环境下的新一代幼苗如何去顶风淋雨,撑起中国建设的大业。中国教育的发展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针对国内环境,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组织实施素质教育。是的,中国现代教育需要来一次大换血,这不应该流于形式,而是落到实出,并保证贯彻的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克明主编:当代中国教育结构体系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12

2.蒋士会、康德海编著:当代教育理论前沿问题概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文章录入:xieyuanjian    责任编辑:x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