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ego炉心:跟毛泽东学商海谋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41:43
跟毛泽东学商海谋略
如果毛泽东从商,他会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吗?

麦肯锡顾问公司的马尔.波文曾经如此描述:一般的商业领导不需要政治领导那样的天才。“具有一定程度的想象力、主动性和韧性,强烈的成就感与理解他人的观点的能力”,这样的人只要再学习一些管理的技能,他就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商业领导。

  用这条“定义”衡量毛泽东,得出的结论很有趣。

  如果真的去做一个企业家,毛泽东一定不是一个安分的职业经理人。他个性飘逸、志向远大,绝非套驾之马。他只要稍有机会,肯定会拉队人马,独闯天下。

  他可能会离开中心城市。他来自农村,对繁华的商业生活充满了排斥和不自信,当年即便是去了京城,他也宁肯躲进图书馆当一个管理员。

  去一些边远的小城市,在那里他很快就能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志,他们都有特别的韧劲,做事不惜力。他们非常适合创办一些加工厂或办乡村商场。开始,他们的产品很粗糙,技术含量很低,他这无所谓,因为他们有成本上的优势。当这些产品以很低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自然会对城里工厂生产的同类货造成冲击,他们将很快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中,最迷人的是他那股“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精神气质,他那“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永无穷尽的叛逆精神,几乎与格式化的、学院派的商业思想无关,它似乎能够非常轻易地唤起人们内心那股莫名的创业激情。

  尽管毛泽东不是一个优秀的具体事务管理者,但他却是天才的制度设计人。当他发现自己队伍里都是大字不识的农家子弟时,他不会用“之乎者也”的语言向他们讲大道理。他聪明地发明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行动听指挥”说起,还将它们编成一首歌,其曲调则是从流传已久的民谣中改编过来的。他还是一个制造“典型”的高手,一个张思德,一个白求恩,一个雷锋,一个王进喜,就足以规范一个时代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他是格言的发明人,这是一种无从学习到的天赋,他对思想有天然的敏感,知道用生动的方式表达它“农村包围城市”、“敌疲我打,敌驻我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都不是深奥的理论,但像天下最锋利的宝剑一样,轻灵,一击能胜,光芒万丈。

  他是一个天生不惮于冒险的人,危险越大,立志越高。他甚至相信“人定胜天”,所以他号召全国人民读<愚公移山>。当共和国刚刚建立,一切事务百废待举的时候,他也敢派兵渡过鸭绿江,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打个大仗。这种霸气,百年一人而已,如果用在企业竞争,谁人可敌?在企业家所有素质中,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往往是决定命运的关键。

  在宏观谋划上,他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这又是卓越企业家的必备能力之一。在混沌这际,他能够看清楚事态发展的走向。抗战胶着时,国内舆论一片混杂,他以一部并不太厚的《论持久战》,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国抗战的出路。这似乎又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以此去经营一家企业,必然会少走弯路,早获先机。

  他是个浪漫的人,却决不会沦于空想。与那些只会跟着经典亦步亦趋的书呆子不同,他善于利用经典。所以,他在任何时刻,尤其是当市场发生莫测变化时,他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寻找到对自己最有利、最安全的方案,这又是一种天生的技能。有的人大而不当,最终沉陷于自己的梦想;有的人过于务实,最后成为一个拖泥带水的庸才;只有他从容折返其间,却很少被“理想”羁绊。

  他的事业会越来越大,这毋庸置疑,他迟早会从乡镇进入到大城市,这也毋庸置疑。那么,他如何让自己的“帝国”百年蔓延、永续成长?说实话,这似乎是一个问题。

  他不是一个计较物质得失的人。像他这样的性格,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不会被利润、职称、头衔之类拖累。他从来都活在一个更大的梦想里,他总是想去实现它。如此,有时候就会与事业的现实目标相冲突。  他不是甘于苟且在某一狭小空间的人,所以,当他解放全中国后,就会想着去解放五大洲。他不会是一个“隐形冠军”,他总是喜欢与世界上个头最高的那个人站在一起比个高低。所以他一定会多元化,会把自己的资产规模做得非常庞大。在企业经营策略中,这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时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如果上天降一个务实而勤劳的总经理给他,那么将一切无恙;可是,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可能出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