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水烟壶图片:宋词的平仄规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6:38:03

不做假账
[学者] .usr_qus h1{display:inline; font-size:14px; margin:0;}

宋词的平仄规则?

0分 标签:平仄 宋词
回答:7   浏览:2717   提问时间:2006-01-06 16:43 补充问题 我说的是宋词。 共0条评论... 相关资料: 词的对仗【同句相对】【同韵相对】【不拘平仄】.doc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乱舞春秋
[学者] 转个关于宋词格律的帖子:
李清照《词论》对词的音律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有些词调既押平韵,又押仄韵。仄声之中,有要求专押上、去或入声的。各个词调的句式的长短与句中词语的平仄也是有规定的。传统诗歌中,以律诗的格律最严,字数、平仄、对偶都按修辞、审美、音韵学原则规定。故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说过:“文之精者为诗,诗之精者为律。”倚声填词,每个字都须按照曲拍的谱填写,在审音协律方面有比律诗要求更加严密之处,这使词的语言音调显得特别精美。然而词体之所以为广大作者所乐于运用、成功地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

  首先,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还有好多尚未收入。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懂得音律的作者可以自己创调与变体。康熙《词谱序》云:“词寄于调,字之多寡有定数,句之长短有定式,韵之平仄有定声,杪忽无差,始能谐合。”然试看《词谱》所载同一词调诸体的句式、平仄、押韵、字数常颇有出入,可见古人填写时有着相当程度的自由。词韵常比诗韵宽,有时平仄以至四声可以通押或者代替,也有押方言音的。如《满江红》词调,一般押仄声中入声韵,以寄寓磊落不平之感,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抒发激烈的壮怀,读来使人慷慨悲愤,押的便是入声韵。然而姜夔的《满江红》(仙姥来时),遐想湖上女神,却换押平韵,声情遂变作缓和舒徐,富有潇洒优游的情趣。姜夔《长亭怨慢》自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该词中有句如:“阅人多矣,谁得以长亭树?树若有情,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写景抒情,卷舒自如,浑如散文。但由于作者深谙音律,故虽随意为长短之句,而自然合乎律度,适应歌者口吻。“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自由与规律高度统一的产物。

  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南宋则越来越严密。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陆游《老学庵笔记》云: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多不协律。晁以道谓:“绍圣初,与 《跋东坡七夕词后》 又云:‘歌之曲终,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阳关曲》’。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跋东坡七夕词后》又云:“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从其他记载也可看到苏轼的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也都被“善讴者”歌唱或赞赏过,说明还是合乐可歌的,只是有些地方突破声律的束缚。大凡过于不守音律也许失却词的韵味,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重要的是运用音律为情意服务。如《声声慢》调在李清照以前作者多押平韵,而李清照却选押仄韵,又用了话多齿音、舌音字,创造了情景交融的特殊艺术效果。可见她要求作词的严辩音律,却正是自由地运用之以突破陈规进行创造,而不是作茧自缚。宋代许多绝妙好词,虽然长短错落,自由卷舒,有的类同口语、散文,而吟诵起来的韵味盎然,富有节奏感。个中奥妙是很值得我们体味的。有些例子,则未必可取。如张炎 《词源》 记其父张枢“作《惜花春早起》云:‘琐窗深’。‘深’字音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按“深”“幽”与“明”情景大不相同,竟如此改来改去,即使改得完全适应歌喉,遵律虽严,却并是值得效法的文学创作态度。

宋詞的格律,大抵和近體詩的規則類似,但其規定卻更嚴。每首詞牌均有
其定式,該用平時必須用平,該用仄時必須用仄,甚至韻腳的平仄亦有規定。
除了平仄之外,某些字也有平上去入之分。以下作者將之區分為詞譜和韻部兩
部份做解釋:

1.詞譜

每首詞牌均有固定的格律形式,何處為平、何處為仄、何處要對仗、何處
要重複、何處要換韻等等,都有其規定。將這些規定寫下來的詞牌格律,便稱
為詞譜。由於詞牌繁多,目前可查到的,至少有三、四百種以上,而且每個詞
牌甚至有多種詞譜變化,因此作者在此亦無法一一列出。欲寫宋詞的讀者,必
須自備一本詞譜,如"白香詞譜"或蕭繼宗著之"實用詞譜"等等,方能進行宋詞
之寫作。以下我舉一例子說明如下:

詞牌:相見歡(又名憶真妃、上西樓、西樓子、秋夜月、烏夜啼、月上瓜洲)
格律:010216 216 020112216 ... 007V 007 216 020112216
舉例:
南唐後主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南唐後主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
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詞譜代號說明:
0 : 可平可仄
1 : 平聲
2 : 仄聲
3 : 上聲
4 : 去聲
5 : 入聲
6 : 平韻
7 : 仄韻
8 : 上韻
9 : 入韻
V : 換韻
... : 過段

2.韻部

宋詞的韻部較近體詩寬,主要在於宋詞的韻腳允許通韻,也就是幾個互通
韻部的韻字都可以押。例如上平一東、二冬可互通,上平三江、七陽可互通等
等。然而亦有部份相通者,如上平九佳韻,部份和上平十灰韻互通,部份和下
平六麻韻互通,兩個部份是不能同時押的。由於此部份不易釐清,因此最好的
方法便是準備一本詞韻來查比較好,如"詞林正韻"等。

回答:2006-01-06 20:4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大家! 共0条评论... #zhitouads1{border:1px solid #CBE8AE;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px; width:688px;display:none;}#zhitouads1 .advitem{margin:0px; padding:0px; width:210px; height:40px;border-right:1px dashed #ccc; padding-left:11px; font-size:12px; display:block; float:left; padding-right:7px;}#zhitouads1 .advitem .advline{line-height:20px; height:20px;overflow:hidden;margin:0px; padding:0px; display:block; width:210px;}#zhitouads1 .union_ad{border:0px;}#zhitouads1 .union_ad1{color:#333;text-decoration:none;} 好男人,满足女人幸福必学:一般人不告诉他,谁看谁知道,好男人一定要满足女人幸福! 脑中风用奥博脑复康主治脑中风及其后遗症、高血压、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 白发-脱发,有妙招!爱黑发首创内服加外用,三效合一解决“白发转黑,防脱生发”
其它回答 共6条回答 评论 ┆ 举报
bamboo213
[大师]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哈哈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哈哈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①。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的诗词也是我们的典范。按《沁园春》的词谱,前阕第九句和后阕第八句都应该是平平仄仄,毛主席《长沙》前阕的“鱼翔浅底”,后阕的“激扬文字”,以及《雪》前阕的“原驰腊象”,都是按这个平仄来填的;但是《雪》后阕的“成吉思汗”,其中的“吉”字却是仄声(入声),“汗”字却是平声(读如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再说,“成吉思汗”是一个译名,它在蒙古语里又何尝有平仄呢?再举毛主席的《念奴娇·昆化》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主席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毛主席的诗词,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精于格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并不拘守格律。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做到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可观赏性,要把握格律的内涵,做到以文意为先,格律为次,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回答:2006-01-06 16:44 共1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willy16winner
[学弟] http://www.ylwy365.com/disp.asp?id=3678
有详细介绍 回答:2006-01-06 16:46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yjrzh
[新手] 整一瞎掰 回答:2006-01-06 17:29 共0条评论... 评论 ┆ 举报
灵通狱
[学弟]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哈哈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哈哈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①。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的诗词也是我们的典范。按《沁园春》的词谱,前阕第九句和后阕第八句都应该是平平仄仄,毛主席《长沙》前阕的“鱼翔浅底”,后阕的“激扬文字”,以及《雪》前阕的“原驰腊象”,都是按这个平仄来填的;但是《雪》后阕的“成吉思汗”,其中的“吉”字却是仄声(入声),“汗”字却是平声(读如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再说,“成吉思汗”是一个译名,它在蒙古语里又何尝有平仄呢?再举毛主席的《念奴娇·昆化》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主席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毛主席的诗词,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精于格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并不拘守格律。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做到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可观赏性,要把握格律的内涵,做到以文意为先,格律为次,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