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阴盛阳衰的意思:基地头目本.拉登之死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24:57
本.拉登18年逃亡全记录
本·拉登终于还是死了。但要知道,美国最早对本拉登的搜捕行动始于1993年,迄今为止已逾18年。

2001年12月,托拉博拉山区,阿富汗反塔利班士兵在祈祷。

拉登被击毙前的藏身之所。
9·11之后,本·拉登“潜伏”的十年,是美国情报部门和全世界苦心搜寻的十年。十年里,一次次失之交臂,一次次从头再来。十年里,本·拉登“死”了无数次。但那些扑朔迷离的传闻一次次被证伪。那个瘦高个、满脸络腮胡的恐怖头目依然不断出现在视频、音频中,对美国发出种种威胁。现在,这场“一个国家与一个个体”的对抗终于以本·拉登被击毙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美国乃至世界,为这场长达10年的追捕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9·11前“致命的犹豫”
美国1993年就开始追捕本·拉登,此后又因为犹豫不决,或担心情报不准放弃打击
第一次失之交臂
美国政府追捕本·拉登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当时的本·拉登,已经大张旗鼓地选练“圣战人员”,密谋一系列恐怖袭击。当时,一名巴基斯坦人在美国中情局总部的入口处,悍然枪杀了两名雇员后潜逃出境,这名叫卡西的恐怖分子最终在阿富汗被秘密逮捕。
中情局顺藤摸瓜,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查出其幕后黑手就是本·拉登。
在意识到拉登的潜在威胁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在1996年初就成立了追捕拉登的专案组,代号“亚力克情报站”,内部俗称“曼森家族”。那么,这个专案组追捕本·拉登成绩如何?答案是——失之交臂。
1998年逃脱导弹攻击
2005年,为纪念9·11事件4周年,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推出了系列电视片《闪动的红色》。系列片首次披露,美国在9·11事件发生之前,至少有3次机会击毙本·拉登,但都坐失了良机。
与此同时,美国反对恐怖袭击全国委员会也透露,从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到9·11之前的3年内,本·拉登至少有三次出现在美国眼皮底下的机会。
前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对这个委员会作证时说,“每一次,子弹已经上膛,人员已经待命,但最后又退缩了,原因是有人回答说:我们不能肯定——我们不能完全肯定。”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即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后几天,美国得到情报说,本·拉登正在阿富汗的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地同其他领导人开会,时任总统克林顿拍板,向这个营地发射了巡航导弹,但这次袭击未能打死本·拉登。
第二次袭击本·拉登的机会出现在1999年2月初。美国再次得到情报称,本·拉登到了阿富汗赫尔曼得省的狩猎营地访问,并且很明显,他在那里呆了一周以上。追踪小组立即就发现了本·拉丹的踪迹,2月9日,他们锁定了本·拉登的帐篷,并计划于11日发动导弹袭击。
但白宫却命令中情局不要发动导弹袭击,一是白宫希望掌握更多本·拉登的动向,二来当时某个与美国关系友好的阿拉伯国家的几位王子也出现在打猎队伍中。因为在这些营地附近,停放着一架阿联酋的政府飞机。
第三次机会是在1999年5月。当时有情报说,本·拉登到了坎大哈的某个地方,要呆5天。但中央情报局被告知说,由于对情报来源精确性的怀疑和对伴随袭击可能带来的破坏,因此不能下令进行这样的袭击。
多次的“犹豫”、“不确定”、“错过”,为本·拉登壮大“基地”组织提供了时间、空间,“致命的犹豫”酿就的苦果世人皆知。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爆发,纽约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超过3千人丧生。
从望远镜里看着他逃走
2001年,美国“三角洲行动”在阿富汗山区展开,却因为一次“口角”,让本·拉登逃了。
9·11第二天,美国沉浸在国殇的悲恸氛围中,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谴责9·11恐怖袭击事件,并宣布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团结各国向恐怖主义宣战。
美国发全球通缉令
10月7日,阿富汗战争正式开始。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同一天,本·拉登通过半岛电视台公开叫板,“我向真主起誓,美国人将永无宁日。”
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发出全球通缉令,悬赏2500万美元捉拿本·拉登。通缉令上,对这个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做出了如下描述:乌萨玛·本·拉登,出生于1957年,沙特阿拉伯人,身高介于1.93至1.98米。体重约73公斤,身材瘦削,发色、眼睛均为棕色,肤色为橄榄色。他是左撇子。”
美国政府声称,本·拉登与美国境内多起恐怖爆炸案有关,他携带武器,是一个极端危险的人物。在派出大军压境阿富汗的同时,美国政府也不吝派出特种部队,展开针对本·拉登的专门行动。
截获信号确定位置
针对本·拉登的“三角洲行动”也在这个月开始。
据可靠情报,中央情报局认定本·拉登及其部属的藏身地点就在阿富汗的托拉博拉山区,美国国防部派出一支名为“三角洲”的特种部队,共50人,抵达这一山区。这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化名为道尔顿·弗里,他率领手下,装上大胡子、换上AK-47,化装成当地人的样子潜入这一山区。
详细侦察后,弗里制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却都遭到军方高层否决,最终只能选择与本·拉登的军队正面对抗。
第四天,三角洲特种部队取得突破,他们用无线电检验测定设备中途截获了本·拉登与下属联系的通信信号,监听职员通过卫星定位系统锁定了本·拉登的具体位置——这个位置就在一道山梁的后面,距离美军特种部队只有2000米。美国人欣喜若狂。
轰炸山洞无济于事
就在进攻马上要发起的时候,弗里手下的特种部队却和与他们共同行动的北方联盟士兵发生了矛盾,错过了进攻的最好时机。当美军特种部队终于发起进攻时,本·拉登却刚刚转移。弗里用高倍望远镜看到远处的山谷里,一伙武装分子正朝一个山洞走去,其中那个穿迷彩服的高个子,就是本·拉登。
时间紧迫,弗里立即呼叫在空中待命的美军战机, 对那个山洞实施攻击。附近空域的所有美军战机都赶过去,对山洞及附近地区实施轮番轰炸,几个小时后,直到山梁上再也没有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成员的影子。
弗里率领部下满怀希望地对这个山谷进行了搜索,希望找到本·拉登灭亡的证据。他们扒开了长满罂粟花的碎石地面,发现了不少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成员的尸体,然而通过对尸体的DNA检验测定,他们发现里面没有他们最想要的本·拉登。
美军已接近他 突然撤离美军军队已经相当接近本·拉登,本·拉登的部下已准备发出约定的末日警报,枪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后,再集体自杀,不能让美军活捉。
首次承认策划“9·11”
2004年10月,正当美国人忙着大选时,本·拉登再次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公布了拉登一段最新的录像,在录像中,拉登首次承认是他策划了“9·11”恐怖袭击案,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布新的袭击。
2004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下达命令,驻阿富汗中情局战地情报站与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联合成立一个专事追捕本·拉登的特种单位———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布什签署了一份总统行政令,授予这个司令部尚方宝剑,使它集情报搜集、直接斩杀、协调作战等大权于一身。这是美国在作战史上组建的最高规格的部队,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杀一个人———本·拉登。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是斯坦利·麦柯克里斯托尔中校,他毕业于西点军校。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前,他以特工身份秘密潜入阿富汗,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对追捕本·拉登充满信心,在6年追捕中,他有好几次与本·拉登近在咫尺。
疑被困准备集体自杀
据2007年9月2日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2004年、2005年之交的冬季,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巡逻的美军军队,已经相当接近本·拉登,本·拉登的部下已准备发出约定的末日警报,枪击组织头目本·拉登后,再集体自杀,不能让美军活捉。但最终保镖们没有扣动扳机,因为警报突然又解除了,美国特种兵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这个说法得到了麦柯克里斯托尔的印证,他回忆说,当时他们搜索了这个地区所有的密林和山洞,发现很多蛛丝马迹,能感到“猎物”就在附近,可就是找不到目标。其实,这只是麦柯克里斯托尔与本·拉登很多次亲密接触中的一次。他越来越感觉到,对于他甚至对于美国,猎杀本·拉登越来越像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死亡疑云
本·拉登十年N次被“死亡”
这些年,关于本·拉登的死讯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几乎每次传出死讯,不久就会出现本·拉登本人的视频辟谣。
2001年 病死
最早一次传出死讯是2001年12月,埃及媒体报道称,本·拉登因病死于坎大哈附近的一个村庄。
2002年初,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称本·拉登可能已死于肾病,因为本·拉登曾将一台透析机带进了阿富汗境内。4月15日,他又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亮相。
2003年12月,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向媒体暗示,美国可能已抓获本·拉登,小布什要在关键时刻宣布消息,帮自己赢得连任。2004年10月,离美国总统大选只有3天时,一直销声匿迹的本·拉登突然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录像中首次承认是自己发动了“9·11”事件,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2005年 地震震死
2005年4月,一家阿拉伯网站报道说本·拉登已死,不久又急忙辟谣。
2005年10月,南亚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有消息说本·拉登死于10月8日的巴基斯坦强震。
2006年 肾病致死
2006年年初,澳大利亚反恐专家称,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患上肾病,很可能在2005年4月就已死亡。
2006年9月份,法国情报机构一份报告说,沙特阿拉伯方面确信,“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于上个月因为伤寒在巴基斯坦死亡。
2010年 早已病死
2010年,阿富汗媒体报道说,“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多年被病魔困扰,早已不在人世。
7月1日,阿富汗“阿瓦新闻社”消息称,“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一直患有严重肾病,2004年开始就靠一个肾生活。据消息人士披露,2007年12月底,本·拉登因肾衰竭而死亡,并指出,美国方面知道本·拉登已死亡。
2011年 被击毙
2011年5月2日,美国宣布,本·拉登在美国军方针对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一次突袭行动中死亡,并称已对本·拉登的尸体进行过DNA检测并确认身份。
■ 追杀成本
美军追杀本·拉登代价惨重
没有人统计过,在近20年与本·拉登和恐怖主义的战斗中,美国政府究竟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赏金超7000万美元
美国前总统布什承认,这是一场力量极为不对称的战争,一个国家对一个人。虽然本·拉登年疲于奔命,但美国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2001年起,美国政府单单给线人发放的赏金就超过了7000万美元。
在美国对本·拉登的行动中,动用一系列高科技武器。美军数次动用捕食者无人机,对本·拉登所在的阿富汗山区进行攻击。
美军士兵死伤惨重
美国政府的一个统计显示,在阿富汗战争中,从2001年到2010年,美国的军事拨款超过4280亿美元,对阿富汗的殖民占领到2010年6月1日已造成7228名美军士兵死伤。随着美国的军事形势受到破坏,白宫增加了驻阿富汗士兵的数量,这同时也增加了美军士兵的死伤人数。奥巴马政府最近18个月在阿富汗死伤的士兵人数远远超出过去8年。
“本·拉登的死就是对所有死亡的美军士兵最大的安慰。”5月2日,驻阿美军在帐篷里看到本·拉登死讯时说。
本·拉登生前照片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发布的消息,三个消息源告诉CNN,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已经死亡。图为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时期的本拉登。

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时期的本拉登

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时期的本拉登

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时期的本拉登

阿富汗与苏军作战时期的本拉登

本·拉登生前照片(摄于1998/12/24)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公布于2011/5/1)

图为本·拉登生前照片(摄于2001/10/7)

图为本·拉登生前照片(摄于1998/8/8)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公布于1998/1/1)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照片(公布于1998/4/1)

图为本·拉登生前照片(公布于1998/3/26)

图为本·拉登生前照片(公布于1998/4/1)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这是半岛电视台关于本·拉登报道的视频截图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资料照片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图为本·拉登生前资料照片

图为本·拉登生前画面(视频截屏)
美军击毙拉登的真正原因曝光
围魏救赵:这才是美"挂掉"拉丹的真正原因
2011年5月1日,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应该是个好日子,奥巴马1日在白宫表示,美国军方当天对巴基斯坦一所建筑发动袭击,打死了“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
然而,对美国来说,这真的是个好日子吗?为什么美军要在这个时候宣布打死了拉丹,并宣布得如此匆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放弃手中这张反恐依据的大牌。
之所以说是匆忙,是因为网络上不断置疑拉丹死亡的真相,有好事之网友对比美国此前公布拉丹死亡时的照片竟然与拉丹的资料图神似,不管是乌龙也好,有意也罢,都有点扯蛋之嫌。再说,奥黑半夜开电视,手下干活没睡醒出错也是情有可原的,嘿嘿。好了,废话不表,回归正题——美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挂掉”本·拉丹。

有人说是,这是奥巴马为连任造势,增加民调筹码而已。关于这点,笔者也不反对,毕竟,对奥巴马来说,要想连任,民调才是王道,而击毙本·拉丹是一个快速拉升民调的捷径,既然各方面时机都成熟了,为何不去做呢?但如果有人以为这是唯一的理由,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笔者看来,美军此时“挂掉”本·拉丹,背后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战略快速轮换大转移
不要以为美军撤出阿富汗,这里美国势力就真空了,美军在中亚可是预埋了“地雷”和“陷阱”的。
首先,美军为撤出(至少大部分撤出)阿富汗寻找借口,头号目标没了,美军自然没有必要在阿富汗大张旗鼓。
至于那个塔利班,就交给阿富汗政府军抵挡一阵吧,看到了吧,这是第一个“陷阱”,万一哪一天阿富汗政府军不行了,美军可以堂而皇之地重返战场。
其次,这次本·拉丹在巴基斯坦境内被抓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地雷,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巴基斯坦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西南最重要的盟友,集西南通道与屏障于一身,是中国稳定基业的重要一环,因此,拉拢巴基斯坦是中美之间在中亚外交的重中之重。
而为增添随时敲打巴基斯坦的筹码,这次美国在本·拉丹死亡方式上给巴铁挖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坑。而且,巴基斯坦明知是坑也得往下跳。因为在对于本·拉丹,美巴的信息绝对是非对称的,对巴方来说,本·拉丹在哪也许真的不清楚,但对美国来说,本·拉丹却是透明的,换句话说,美军让本·拉丹在哪,他就可以在哪,也就是说,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本·拉丹随时可以“死亡”(估计挑刺阴谋论者就要跳脚了,嘿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画面,显示了本·拉登被击毙时其藏身住所内部情况。该处住所位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市。(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说,我也是据说,巴基斯坦为这次打死本·拉丹提供了配合便利,至 于配合到何种程度,笔者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点总给人握把柄之嫌,看来,中国在巴铁又有很多手尾要处理了。
自9·11以来,本·拉丹成为美国反恐的主要理由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次美国为什么要主动让出这个大筹码呢?原因看起来复杂,说出来却是简单——美国又要玩表面上的战略大转移了,即所谓的重回世界地源之地中东。
也许,有人就迷糊了,美国的战略重心不一直在中东吗,打伊拉克就是例证啊。就是现在,美军对伊朗也还是虎视耽耽,根本无所谓重回不重回啊,一直就在嘛。对于这点,如果放在奥巴马上台以前的布什政府,笔者深表赞同,但如果是针对奥巴马政府,笔者有不同的理解。
事实上,在去年黄海航母秀中,中美的争端达到了多年少有的******。
然则,美国的这招敲山震虎并未吓到中国,反而让中国更多了些应激反应。中国人历来有门当户对的说词,既然是军事问题,那就军事解决,这就有了后来的J-20“民泄”事件。
关于J-20,笔者更愿意相信是早泄,没办法,形势逼人啊,如果不是形势危险到伤筋动骨,J-20还要等N段时间吧。正是这一点,让美国尤其是军方,轻微地触摸到中国的底线。
虽然如此,但如果日本不出现这次大震及核泄露,估计东亚危机仍远未到******,只能说,天意弄人,连老天也站在中国这边,帮中国一个大忙。重伤下的日本,根本不可能全力支持美国打压中国,而没有日本的全力支持,在东亚围攻中国根本就不现实,正是基于这点,让美国变换思路,以另一种方式打压中国、屈服中国。
所谓美国的另一种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成语:围魏救赵!
对于美国的强大,表面上看是军事,实质上是经济,既军事是为经济服务的,美国多年来到处征战,不管是打着反恐的旗号还是人权大于主权的名号,骨子里还是为了经济,否则,美军打的不是伊拉克,而是索马里,嘿嘿。
当奥巴马政府被经济危机弄得焦头烂额而又得不到中国配合所谓“G2”的时候,美国武力挑衅中国也就顺理成章了,黄海军演事件逼宫失败后,美国只得变换招数,以经济手段打击中国。
而目前对中国来说,经济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外向型经济,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对外能源的依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世界工厂就是能源的无底洞,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啊。
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对中国,军事不利,那就经济手段嘛——砍掉中国的能源供应链,于是,本·拉丹就在这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被”挂掉了。也许有人问,这跟中国没多大关系吧,本·拉丹就不是中国支持的。
没错,本·拉丹确实跟中国没关系,但别忘了,本·拉丹跟伊斯兰国家就有剪不断的关系,中东就是这种关系的核心所在,更要命的是,中东还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输入地之一。因此,目标很清晰,美国的下一阶段就是搞乱中东,原因很简单,“挂掉”本·拉丹,抽身阿富汗(不是不要哦,只是埋雷备用而已,前面已有所论述),全心投入中东美国控制势力的打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打造的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给本·拉丹塑造新的接班人,而且此人非中东国家不可,非阿拉伯国家不可,反正全世界的人都认为打死一个本·拉丹,还有千千万万个本·拉丹嘛 ,那么美国送大家一个顺水人情,无可厚非,无可厚非啊,嘿嘿。
现在剩下的就是看谁有这个“荣幸”了,不过, 以笔者的观察,这个冤大头很可能会出在叙利亚,叙利亚与美国有心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跟美国在中国东的盟友以色列更是宿敌。
叙利亚国土虽小,但却是个一个精神大国,古代世界的心脏,也可以说是整个中东国家的神经中心,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叙利亚跟哈马斯、跟黎巴嫩真主党、甚至包括跟伊朗都有相当的关联,在中东这个被西方称为一个所谓的动荡轴心,叙利亚又起着核心的地位。
所以叙利亚的变化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着美国在中东的利益的核心,更决定着以色列的安全。因此把叙利亚纳入美国真正的势力范围,绝对是美国梦寐以求的事,这也是美国针对利比来和叙利亚两国国内纷争态度迥异的原因,自利比亚爆发冲突发生以来,美国一直非常谨慎、低调,更破天荒地主动交出了军事指挥权退居幕后。
但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却一反常态,不仅强烈谴责叙利亚镇压示威者的做法,还声称对叙利亚政府实施新的制裁,并公开威胁叙利亚巴沙尔总统本人。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美国要搞乱中东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时想想,不得不佩服美国精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快速、准确、直接!毫不拖泥带水,与我朝婆婆妈妈之中庸经纬分明。
中东乱,能源缺,世界工厂断命脉!
你从,还是不从?嘿嘿!!
白宫关键细节闹“乌龙”
拉登被击毙时手无寸铁

据奥巴马反恐顾问布伦南披露,发起对拉登打击行动中,白宫一直对前方进行着实时监测。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等人在战情室监测战事进展的照片,在座人员包括美国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及国家安全小组成员。
中新社华盛顿5月3日电 (记者 吴庆才)“在美军特种部队破门而入后,本·拉登端着冲锋枪从楼上跑下来向美军开火,并战斗到了最后一分钟”。
奥巴马政府官员此前的这一描述符合一个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的形象,也彰显了美国特种部队的英勇。
然而,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纠正了这一“乌龙”:实际上,拉登被击毙时并没有武器。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2日透露,拉登亲自持枪与美军交火,他的一名妻子还被用作“人肉盾牌”,该女子被美军击毙。
卡尼在3日的记者会上澄清说,拉登确实曾经反抗,不过他当时没有武器。不过,拉登藏身的豪宅内有几个人持有武器,并曾经爆发“激战”。
至于拉登妻子被击毙一事也被证实是“乌龙”。卡尼表示,拉登同一个房间的妻子被击中腿部,但并没有死。
然而卡尼的话同样存在疑点,既然拉登手无寸铁,他又如何进行反抗呢?对此,卡尼没有说明拉登是如何作出抵抗的,仅表示今后会陆续公布更多细节。
对于白宫官员提供的自相矛盾的信息,卡尼解释说,这是因为在非常匆忙的情况下要尽快向媒体和公众提供大量信息,而前方的信息又是一点点过来,而且还在不断更新。

据奥巴马反恐顾问布伦南披露,发起对拉登打击行动中,白宫一直对前方进行着实时监测。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等人在战情室监测战事进展的照片,在座人员包括美国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及国家安全小组成员。
卡尼还向记者们讲述了权威版本的“击毙拉登始末”——
5月1日,奥巴马总统一声令下,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一支分队搭乘直升机突袭了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一座三层豪宅,他们的目标是活捉或击毙拉登。
这座豪宅里除了住着拉登的家庭外,还住着另外两个家庭,一个家庭在一楼,另一个家庭在二楼。
突击队员们有条不紊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搜索,在交火期间,两个基地组织的信使在一楼被打死,另有一个女人也在交火中丧身。
本拉登和他的家庭在二楼和三楼被发现,和他同在一个房间的妻子冲向美国突击队员,被击中腿部,但没遭到射杀,而拉登本人则因反抗被击毙,当时他手中没有武器。整个过程用了大约40分钟。
交火后,拉登豪宅内的一些非战斗人员被转移至安全位置,同时早前一架损坏的美军直升机被引爆,突击队员们搭乘直升机离开现场飞赴位于北阿拉伯海的卡尔·文森号航母上。
随后,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和习俗,拉登的尸体被清洗后放到一块白布上,遗体被装在一个负重的袋子内。一位军官宣读了准备好的宗教致辞,另一人将之翻译成阿拉伯语,此后遗体被置于一个准备好的平板上,然后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随之滑入海中。

行动成功后终于释怀,图为听取中情局局长、下任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报告。

与参联会主席麦克马伦握手

发表讲话宣告拉登被击毙的消息

与有关国家通话

这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1日的视频截图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本·拉丹已死亡。 新华社发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5月1日发表全国电视演讲,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乌萨马·本·拉丹已被打死。 图为驻阿美军某团士兵关注奥巴马演讲的电视新闻。


这是本·拉丹发表讲话的电视截图。


这是本·拉丹发表讲话的电视截图。


这是2003年9月10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两周年之际播放了据称是“基地”组织领导人的录音和录像带。据有关人员分析,这份录像带的拍摄时间是当年4月底或5月初。 新华社/法新

这张截取于2003年9月10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资料电视画面显示本·拉丹在野外跋涉的镜头。


这是本·拉丹分别在2004年10月29日(左图)和2007年9月7日(右图)的录像截图。 新华社/法新

这是本·拉丹的资料照片。

这是本·拉丹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

这是本·拉丹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



这是半岛电视台关于本·拉丹报道的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

这是半岛电视台关于本·拉丹报道的视频截图。 新华社发

这是本·拉丹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这是本·拉丹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这张拍摄于2003年12月24日的照片,展示了葡萄牙一家商店出售的一套印有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的52名美国官员和“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头像的扑克牌。 新华社/法新

这是2002年9月11日,一名妇女从巴西圣保罗街头一幅壁画前经过,这幅壁画表现了去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遭袭击的情景以及美国总统布什和“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的头像。 新华社/法新

这是2006年7月3日,本·拉丹的照片悬挂在巴基斯坦西部奎达一家书店里。 新华社/法新


5月1日晚,美国部分民众获悉本·拉丹死亡后在华盛顿白宫外庆祝。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被美国军方击毙。 新华社记者 张军 摄
击杀拉登行动照片曝光
3名男子躺在血泊中

路透社表示,从巴基斯坦官员手上,取得一套美军突击拉登行动后仅一个小时,第一时间拍摄的照片。路透社称,经过详细查证,完全相信这批照片的真实性。这批照片的拍摄时间,是从当地时间五月二日凌晨两点三十分开始,其中三幅照片显示三名躺在血泊中的年青男性,其中两人身穿巴基斯坦长袍。一人的尸体附近看来有电脑的接驳线。

这名身着白袍的男子头部下面有大片血污。

另一人从鼻部至右脸颊有一条长血带,身上的白衣也被血染红一大片。

第三人身穿白汗衫躺在血泊中,伤口似乎也在头部。三张照片中都看不到有武器。
奥巴马在战情室收看“刺杀拉登”

据奥巴马反恐顾问布伦南披露,发起对拉登打击行动中,白宫一直对前方进行着实时监测。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等人在战情室监测战事进展的照片,在座人员包括美国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及国家安全小组成员。

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在战情室收看“刺杀拉登”的照片,图为看完视频后,奥巴马与美官员讨论。

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发布消息的现场照片,图为美国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等人听取奥巴马发布本·拉登死讯。

5月2日,白宫发布了奥巴马发布消息的现场照片。
美国中情局为寻拉登信
使动用183次水刑


被中情局实施水刑的哈利德·谢赫·默罕默德(左)和阿布·法拉伊-利比(右)
“基地”组织3号头目供出关键人物,CIA不断追踪信使得以锁定拉登藏身处
【情报篇】 如何锁定拉登
基地头目口供锁定信使
“9·11”事件后为了搜寻本·拉登,美国中央情报局耗费将近10年。
拉登不打电话,不上互联网,不向包括“基地”高层头目在内的几乎任何人透露行踪。中情局分析,必定有人充当信使,替拉登传达命令。
2003年3月,“基地”3号头目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在巴基斯坦落网。在欧洲东部一座中情局秘密监狱内,哈立德向中情局提供数名拉登信使的外号。这类“信使”,中情局追踪名单上数以千计。
中情局追问,是否认识一名外号“阿布·艾哈迈德·科威特”的人。中情局先前从其他在押人员口中得知,“科威特”与拉登关系密切。
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前中情局官员告诉美联社记者,特工动用了水刑。一名美国政府官员更是透露,哈立德曾遭水刑183次。但哈立德始终拒绝谈论“科威特”,而数月后一次审讯,不再动刑,哈立德终于承认认识“科威特”。
2004年,“基地”高级成员哈桑·古勒在伊拉克被捕。他招供,“科威特”是信使,是“基地”重要人物,与哈立德的继任者阿布·法拉吉·利比关系密切。
2005年,利比落网,否认信使是“科威特”。中情局认定,利比和哈立德有意保护“科威特”,说明“科威特”非常重要。分析师推断,只有拉登可能向利比下达接班命令;找到“科威特”,就能找到拉登。
一次通话暴露神秘建筑
中情局耗时数年查明,“科威特”本名谢赫阿布·艾哈迈德,生于科威特,国籍巴基斯坦,在阿富汗躲避美军打击时受伤。
2010年以前,中情局对“科威特”的行踪毫不知情,然而2010年一次电话交谈“出卖”了他。“科威特”当时与一名同伴通电话,不知道那名同伴已受中情局监视。
2010年8月,“科威特”进入阿伯塔巴德一栋3层建筑,这栋建筑几年前一度进入中情局视线,但没有成为监视目标。
中情局不确定拉登是否藏身于此,但相信这可能是找到拉登的最好机会,这一信息甚至没有告诉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友”在内的任何一方。
今年2月中旬,中情局确定,建筑内隐藏“高价值目标”。先前数月,中情局发现,那里的住户不同寻常:自行焚烧垃圾、“房屋造价百万美元,屋主收入来源无法追溯”……
一名美国官员说,这座建筑2005年建成,位于一条泥泞道路尽头,拥有“特别”安全措施。院落外墙高3.6米至5.5米,院墙顶端装有铁丝网,进入院落需经过两道安全门,但院内没有电话或因特网接入。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现任中情局官员说:“我们认识那里面的一些人,知道他们关联拉登。”
借助卫星,美军终于确认拉登可能住在该建筑的二楼或三楼。
■ 延伸阅读
CIA酷刑被禁
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认为,哈立德在水刑面前没有“松口”,在未受酷刑时交待重要情报,“这将再次引发某种(审讯)技术涉及道德和伦理的讨论”。
水刑指审讯人员用布或纸张盖住审讯对象脸部并向上浇水,或把审讯对象头部浸入水中,模拟溺水时的窒息感觉。“9·11”事件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授权中情局酷刑审讯。
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监狱先前多次传出虐囚丑闻。在那里被关8年多的索马里人巴雷把关塔那摩美军基地形容为“人间地狱”。
中情局2004年暂停酷刑拷问,总统奥巴马2009年上任后正式禁止这类做法。
两名美国情报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动用酷刑的主要目的是摧毁受审人员的抵抗心理。布什执政时期的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辩称,美国获取与“基地”相关情报“相当大程度上依靠一些存在争议的政策”。
【科技篇】 如何确定拉登
四方法验明拉登真身
“基地”组织头目拉登美国东部时间1日死亡、2日海葬,间隔不足24小时,促使一些人怀疑拉登死讯的真实性。美方2日回应质疑,称已借助多种手段确认死者系拉登。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伦南说,美方“将分享一切可分享的(证据)。我们希望,不仅美国民众,全球民众也能知道实际发生了什么”。
1 目测法
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告诉媒体记者,美方特种部队队员目视辨认出死者系拉登,一名据信是拉登妻子的女子同样确认死者姓名。
2 DNA法
美方现场检测脱氧核糖核酸(DNA)遗传物质,确认死者有99.9%的可能是拉登。美方据信在阿富汗战争期间采集了拉登亲属的DNA样本。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研究人员布鲁斯·布道尔说,适当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获得DNA检测结果。不过,同一天难以得出检测结果。“你提取DNA样本,同一天完成聚合酶链反应(PCR),当晚放入分析仪器……第二天破译。”
聚合酶链反应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布道尔说,如果DNA样本与比对样本在一些标准区域的“标记”吻合,即可确认“正识别”。
3 面部确认术
美国官员说,在突击行动的现场,美国特种部队队员借助“面部确认”技术扫描死者的面部特征,确认了拉登身份。不过,按美联社的说法,不清楚现场如何运用这一技术手段。
4 影像法
美方声称拍摄了拉登遗体照片并录了葬礼过程。
美国国会参议院国土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约瑟夫·利伯曼说,一些人认为打死拉登不是事实,是美国政府的“诡计”,“可能需要公开这些照片,打消质疑”。他承认,这些照片可能过于血腥,原因是拉登头部中枪。
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2日说,美方仍未决定是否公布照片。按参议员苏珊·柯林斯的说法,即便公开照片,“仍会有人编造拉登还活着的神话”。
盘点“后拉登时代”基地组织要人


本·拉登
北京时间5月3日凌晨消息,在基地组织首脑奥萨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死讯于上周日晚间传出以后,互联网流量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拉登死后,基地组织谁人领导,也成为网民关注的问题,所谓“擒贼先擒王”,美国《新闻周刊》曾列出华盛顿政府做梦都想抓住的7名恐怖分子,基地组织领导人、9·11恐怖袭击的元凶本·拉登高居这份名单的榜首。据英国媒体5月2日的消息,在拉登被美军炸死后,基地组织二号人物艾曼·扎瓦赫里有望接替他成为最高领袖。

艾曼·扎瓦赫里
扎瓦赫里最有可能成为新领袖
扎瓦赫里1951年出生在埃及开罗的一个富贵家庭,祖父是著名的埃及阿兹哈尔清真寺的神职人员,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药理学教授。扎瓦赫里1973年加入激进的伊斯兰极端组织,1974年毕业于埃及最有名望的医学院。1981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扎瓦赫里是被捕的301人的一个。虽然法院最终裁定他跟萨达特之死无关,但扎瓦赫里因持有未经注册的手枪被判入狱三年。
扎瓦赫里在1993年成立“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1998年该组织与拉登领导的“基地”合并。两人首次相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都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参加反击前苏联侵略阿富汗的战斗。
扎瓦赫里在基地组织中的地位可以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如果将拉登比喻为基地组织的“精神领袖”,那么扎瓦赫里就是“宰相”。作为拉登最信任的朋友,他是“基地”的首席战略家,也是绝大多数恐怖袭击的最高策划者。
1998年美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大使馆爆炸案、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扎瓦赫里都是主谋。曾有反恐专家表示,这个被称作“拉登大脑”的二号人物才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
在9·11恐怖袭击后,扎瓦赫里多次通过录音向西方发出警告,2006年1月曾怒骂美国总统布什是“屠夫”。他最近一次“献声”就是在上个月,当时他号召利比亚的穆斯林团结起来反抗北约和美国的侵略。
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曾绞尽脑汁试图抓到扎瓦赫里,但均无功而返。他目前藏匿的地点可能是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
除了拉登和扎瓦赫里外,《新闻周刊》榜单上剩下的5人分别是:

亚当·盖达恩
1. 亚当·盖达恩(Adam Yahiye Gadahn)
扮演角色:基地组织“宣传机器”、“形象代言人”
疑似藏匿地点:阿富汗
基地组织中最广为人知的外籍恐怖分子盖达恩现年32岁,原名亚当·伯尔曼,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念大学时转为信仰伊斯兰教。他在1998年搬到巴基斯坦,并跟一名阿富汗难民结婚,后来加入基地组织。
盖达恩从2004年开始以“阿扎姆·阿姆里基”或者“美国人阿姆里基”的身份出现在基地组织公布的多个视频中,他要求美国对自己的侵略行为忏悔,并号召圣战者发动更多针对西方世界的血腥袭击。2006年,盖达恩成为美国二战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遭叛国罪起诉的第一人。
据悉,盖达恩在基地组织中并没有特别大的决策权,主要是制造“美国人打美国人”的宣传效果。虽然反恐专家们认定盖达恩更像个传播工具,但美国联邦调查局对这位基地组织的“国际形象代言人”恨得是咬牙切齿,誓言要将其抓获。

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
2. 穆斯塔法·阿布·耶齐德(Mustafa Abu al-Yazid)
扮演角色:基地组织“智多星”、“首席财务官”
疑似藏匿地点: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处的部落地区
作为基地组织三号人物,耶齐德被反恐专家认为领导着一个专门负责制订恐怖袭击方案的“智囊团”。
这名出生于埃及的极端主义分子在上世纪80年代因涉嫌参与暗杀埃及时任总统萨达特而被捕入狱,获释后加入基地组织。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他就是2007年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遭暗杀的幕后元凶。
据悉,耶齐德还是基地组织的“首席财务官”,通过洗钱、走私武器等方式为该组织筹款。不过这个职位相当危险,因为耶齐德的几届前任不是被美军炸死,就是遭活捉。果然英国媒体的报道称,耶齐德在2010年5月北约的一次袭击中已经身亡。
3. 阿布·亚哈·利比(Abu Yahya al-Libi)
扮演角色:基地组织“接班人”、“法官”
疑似藏匿地点:巴基斯坦
出生在利比亚的“基地”头目利比今年47岁,据传能说乌尔都语、普什图语和阿拉伯语。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曾撰文称他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本·拉登”。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雅雷·布拉赫曼表示,从利比身上能看出“基地”相当重视在领导层中引入新鲜血液。“他集战士、诗人、知识分子、指挥官于一身,是基地组织内部非常有魅力的年轻一代……如果拉丹和二号人物扎瓦赫里落网或者被击毙,利比将会是这个恐怖组织的新领袖。”
除了是“接班人”外,利比还时常扮演“法官”角色,裁决“基地”内部有关伊斯兰教义和规章的争端。
利比曾在阿富汗被美军抓获,但于2005年7月成功越狱。去年12月曾有西方媒体报道利比被美军无人机炸死,但这则消息没有得到证实。

阿布·亚哈·利比
4. 贾拉勒丁·哈卡尼(Jalaluddin Haqqani)
扮演角色:塔利班“部族首领”
疑似藏匿地点:巴基斯坦瓦济里斯坦地区
塔利班头目哈卡尼领导的“哈卡尼网络”是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员来自多个将美国和北约驻阿联军视为主要袭击目标的偏远部落。去年12月30日,约旦双面间谍巴拉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驻阿富汗霍斯特省查普曼军营的办公地点引爆炸弹,造成8人丧生,这起袭击的幕后黑手就是哈卡尼。
哈卡尼曾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的战争,有长期走私武器和毒品的经历。

贾拉勒丁·哈卡尼(右)
5. 毛拉·阿卜杜·加尼·巴拉达(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
扮演角色:塔利班“前线大将军”
疑似藏匿地点:巴基斯坦西北部
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逐渐走入幕后,巴拉达成为塔利班武装在前台负责具体恐怖袭击的指挥官。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在2009年夏天曾通过邮件对他进行采访,并将他描述为“狡猾且不为人所知、也许比拉丹还要危险”的人物。
据悉,巴拉达在塔利班内部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头衔和职位,但他却直接负责策划和组织多起恐怖袭击。换句话说,美国和北约联军伤亡的账很大一部分都要算到他的头上。
巴拉达行踪神秘,为人低调,迄今还没有媒体拍到过他的照片。

毛拉·阿卜杜·加尼·巴拉达极其神秘
拉登尸照难见天日
拉登一妻八子将被遣返原籍

3日,奥巴马和其他美政府高官在一次会议上。

4日,巴基斯坦人举行反美游行,抗议美军跨境行动。
是否公布拉登尸照 美“左右为难”
公布血腥照片恐引发激烈反美情绪,不公布又引发系列“阴谋论”,美称将择机公布照片
美国白宫方面3日说,尚未决定是否公开拉登尸体的照片,因为这可能引发拉登支持者的强烈反应。但不公布照片,又引发打死拉登是一场“阴谋”的质疑。这让美国政府陷入“左右为难”。
',3)">
白宫称拉登被击毙时“赤手空拳”
美国白宫 照片血腥不宜公布
针对拉登之死无证据的质疑,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3日表示,美国正在考虑公布一张照片,但是会非常“慎重”。
他说,拉登被击毙的照片血肉模糊,“非常可怕”。之所以没有公布照片,就是因为照片可能会威胁美国利益。“在公布照片澄清真相和引发反美情绪之间,我们正在进行权衡。这样一张照片可能令一些极端主义者更加仇恨美国政府,给我们的利益带来威胁。”卡尼说,有关公开照片一事,“我们还需继续考虑,才能做出合适的判断。”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当天也强调,美国最终将公布一张照片。但是公布的时机要有所选择,必须要符合美国利益。他晚些时候还说,是否公开照片由白宫决定。(张乐)
极端组织 这是一场“大阴谋”
阿富汗塔利班3日称,“在美国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相信拉登已经殉难。”一些极端主义网站还声称,拉登实际上已被美国秘密关押,之所以宣称他被打死,是因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借此帮助自己竞选连任,并提升美军士气。
据美国媒体报道,在拉登居住的阿伯塔巴德,一些当地人也认为,对拉登的袭击是伪造的,完全是为了让巴基斯坦难堪,并试图加大奥巴马连任几率。当地律师乌韦斯称,拉登死亡完全是捏造出来的,没人见过尸体。乌韦斯认为,拉登不可能选择阿伯塔巴德藏身,因为这座城市被军队控制,离巴基斯坦首都也只有约64公里。
美国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特别代表格罗斯曼3日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也不得不面对阴谋论的说法。他说,“我无法回答所有的阴谋论问题,因为你可以尽情地编织各种各样的阴谋论”。他说,巴基斯坦政府也证实了拉登的死亡。(张乐)
美国官员 “大隐于市”有玄机
美国白宫国土安全及反恐事务顾问布伦南3日说,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内一处建筑内居住了5至6年。他认定,拉登在当地拥有高效的支持体系。
布伦南当天说,“最新情报显示,过去5至6年,他一直待在住所内,几乎没有在住所以外的地点与其他人会面。不过,在住所内,他活动频繁。”
布伦南承认,拉登能在阿伯塔巴德镇藏身这么长时间,显而易见在当地获得足够支持。“非常明显,当地有一个支持体系,协助拉登,使他能够与‘基地’高级成员保持联系。”
布伦南说,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展开调查,以查清为何拉登能在阿伯塔巴德镇安然居住5至6年而没有被发现。布伦南告诉媒体记者,眼下没有证据表明巴基斯坦官员先前知道拉登藏身处。(新华社专稿)
■ 反应
巴基斯坦要求美方“下不为例”
称事发后巴战机没追上美军直升机;拉登一妻八子将被遣返原籍
美国政府实施这次行动前没有通知或者获得巴基斯坦政府授权,巴基斯坦对这种方式深表忧虑和保留。——巴基斯坦政府声明
巴基斯坦政府3日发表声明,对美国单方面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实施突击、击毙拉登深表忧虑,要求美方下不为例。同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帕内塔说,美国没有事先通知,是因为担心巴方走漏风声。
巴外交部声明说,“美国政府实施这次行动前没有通知或者获得巴基斯坦政府授权,巴基斯坦对这种方式深表忧虑和保留。”声明说,这类“未经授权的单方面行动不应成为“任何国家、包括美国”今后在巴基斯坦活动的先例。巴基斯坦同时否认参与美军突袭行动。
声明说,美军直升机利用阿伯塔巴德周边山区地形给雷达造成的“盲点”,进入巴空域。巴空军得知突袭行动几分钟内即派战机升空,但当时美军直升机已经带着拉登尸体飞离巴领空。这份声明发布前,巴总统扎尔达里否认巴暗中庇护拉登。
但拉登藏身繁华城镇,也引发外界质疑。印度外长克里希纳3日说:“我相信巴基斯坦对此需要作出许多解释。”
法国外长朱佩同日也说,他不相信巴方面直到拉登被击毙才知道其下落。“像拉登这种人,藏身一个相对较小城镇的一处大宅院,却完全不为外界注意,我觉得这有点难以想象。”
巴情报部门一名高官3日说,拉登丧生藏身住所后,拉登一名妻子和8名子女被安全部门扣押。眼下正等待接受讯问。之后,这些家属将被遣返至各自所属国家。此外,拉登藏身处建造者也遭逮捕。(新华社专稿)
■ 声音
塔利班威胁报复巴基斯坦
但也有前极端人士呼吁对时局不满者放弃武装斗争,学习埃及、突尼斯民众
巴基斯坦塔利班3日威胁报复巴基斯坦和美国。
巴基斯坦塔利班发言人伊赫桑通过电话告诉法新社记者,如果证实拉登“成为烈士,我们将发动报复,袭击美国和巴基斯坦政府及其安全部队。”
伊赫桑称,如果拉登“成为烈士,这是我们的巨大荣誉”。不过,“基地”组织二号人物扎瓦希里的朋友、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创始人祖米尔恳求拉登的同情者不要付诸报复。祖米尔3日在开罗说:“我告诉他们,保持忍耐,不要寻求报复。如果你们袭击游客或者大使馆,你们会伤害无辜者。”他说,埃及、突尼斯今年年初政局剧变,令许多对时局不满的人找到斗争新方式,“降低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和支持度”,激进武装组织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降低。
祖米尔1981年因参与刺杀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与扎瓦希里一同入狱。他今年2月在萨达特的继任者穆巴拉克下台后获释。
祖米尔认为,美国击毙拉登“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基地”组织运转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基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
本拉登12岁女儿目睹其身亡
本报讯 据报道,本·拉登的12岁女儿目前正由巴基斯坦方面照管,当时她曾目睹父亲被美海豹突击队员击毙。在美方突袭进入拉登所在院落时,屋里当时有不少双手被捆绑的妇女和儿童。他们事后认为,如果当时美方的第二架直升机没有坠毁,他们将会被带走。
美媒还原刺杀拉登全景
公布死讯时拉登已海葬
美联社4日以多名白宫安全团队官员和部分突击队员为消息源,还原刺杀拉登实战场景。
令下
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麦克雷文受命指挥行动。中情局局长帕内塔说:“我给麦克雷文的命令是:进去找到拉登,如果他不在,赶紧出来。”
出发
经过多次夜间模拟演练,突击队员乘两架“黑鹰”直升机,从阿富汗美军基地起飞,经停贾拉拉巴德,进入巴基斯坦。
潜入
阿伯塔巴德是巴方要塞,重兵驻扎,但这些情况反而令美军直升机未引起注意,两架直升机借雷达盲点“潜入”目的地。
意外
按计划,一组队员降至屋顶,另一组队员降至院子。但一架直升机“硬着陆”,致使两组突击队员全部降至院子内。
遭遇
降落地点位于最外侧围墙内,与拉登所在建筑间隔数面墙。突击队员开始与守卫交火。
激战
经过20至25分钟激战,突击队员越过三、四面墙,进入建筑。突击队员在一层击毙拉登信使和一名男性,信使妻子死于交叉火力。
排查
突击队员随后逐层排查,一次进入一个房间。其间,拉登的妻子哭喊着丈夫的名字,冲向突击队员。后者开枪击中她的小腿。
击毙
在3层一个房间,突击队员发现拉登和他的儿子。第一颗子弹击中拉登胸口,第二颗子弹击中左眼上方,击碎部分头骨。儿子也遭击毙。
搜查
突击队员迅速打扫战场,收集可能存储重要情报的设备。建筑内非武装人员双手遭捆绑,留在现场。
曝光
临走,他们摧毁那架故障直升机,引起周边民众注意,令行动早于计划曝光。
撤离
突击队员带着拉登尸体,乘直升机飞往位于阿拉伯海北部海域的美军航母。至此,地面行动结束,持续大约40分钟。
昭告
几个小时后,当全世界知晓拉登死讯时,他的尸体已葬入阿拉伯海。
美国特工如何“锁定”拉登
导语:“拉登之死”让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这个神秘的情报机构再次惹人注目。这也让现任的中情局局长帕内特容光焕发,身为奥巴马心腹的他下个月即将入主美国国防部。…[详细]
尽管美国现在一共有16个情报机构,不过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是最为显赫的两个,前者负责对内事务,后者则对外搞情报。拉登之死也让一度让位于另一个情报机构——国家情报局的中情局扬眉吐气。那么,到底中情局局的特工们是如何“锁定”拉登的,是否就像好莱坞大片里那么神乎其神?
白宫一直对前方进行实时监测
从96年起:中情局特工屡屡碰得一鼻子灰
CIA96年开始追踪拉登
2002年前:屡次让拉登逃脱
实际上,美国政府追捕拉登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巴基斯坦人卡西在中情局总部的入口处枪杀了两名雇员后潜逃出境。卡西最终在阿富汗被秘密逮捕。中情局顺藤摸瓜,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查出其幕后黑手就是拉登。
在意识到拉登的潜在威胁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在1996年初成立了追捕拉登的专案组。“9.11”之前,实际上特工们有不少机会“干掉”拉登。但是,都因为害怕误伤无辜,受到国际社会指责而作罢。
之后,“9.11”恐怖袭击发生,特工人员更是不遗余力地寻找拉登所在。2001年11月根据可靠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终于认定,本拉登及其部属的藏身地点就在阿富汗的托拉搏拉山区。但是,因为特种部队和提供支持的北方联盟部队发生了矛盾,最终还是没有捉到拉登。从此之后,拉登就失去了踪迹。
2002年后:拉登踪迹未见
在传统的印象中,中情局的特工应该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不仅能身怀绝技,成功卧底于险境,而且还有各种神乎其神的高科技手段。但是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除了相信拉登躲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外,特工们根本找不到拉登。这是因为:
1.美国本土特工难以渗透,招募特工也无法打入基地组织核心。
由于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美国本土特工要想渗透进“基地”组织一直是一件难事。 早在“9.11”恐怖袭击之前,为获取基地组织的内部情报,中情局就特别招募并训练了一批特工。 这些特工来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从相貌特征到宗教信仰都非常符合“基地”组织的要求。但是这些特工还是无法获得核心情报。
2.高科技手段对拒绝一切科技的拉登无用。
1998年,拉登就是因为使用卫星电话差点被抓住,此后他再也不用任何科技类的通信产品,“通信基本靠吼”,电话、电邮一概不用。而此前很久的一段时间,情报机构都相信拉登藏匿于偏僻的山洞之类的地方,出动无人侦察机也难以发现他的踪迹。
3.与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合作并不顺畅。
此前中情局一直和雇用当地情报员的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联手搜寻拉登,但是一直没有取得成果。并且,中情局中很多人对三军情报局并不信任,因为他们同当地的普什图族人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很多中情局的特工们其实一直就在一栋大楼里不停地分析各种手段得到的情报,但是毫无进展。
最终,特工们依赖“传统”手段找到拉登

正是这两名关塔那摩重要囚犯提供了线索
手段一:审问囚犯获得最初情报
“9.11”之后,关押恐怖分子嫌犯的关塔那摩监狱建立,中情局在总统的授权下,可以对这些囚犯们用刑,获得情报。这一做法被广为诟病,但是也有相当多的美国人认为,这保卫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从2002年开始,许多在关塔那摩等监狱的恐怖主义嫌犯就受到了审讯,拉登信任的信使、捐献者都被供了出来,拉登的下落却成谜。
而这次,正是被关在关塔那摩的两位重要囚犯——策划“9.11”的主犯之一“哈利德•谢赫•默罕默德”和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利比”提供的重要情报,让中情局终于有了线索。他们都提到拉登身边的同一位信使。而所谓信使,其实就是拉登和基地组织高层之间沟通的传话人。
利比的情报更为重要,他提到了在2001年到2003年之间,他曾经奉命为拉登安排藏身之所,并且在他2005年5月被捕前的一个月,还以一个商店为掩护建立了据点,方便和信使接触。不过,别看这两名恐怖分子的级别已经很高了,但是他们所知道的也只是信使的假名而已。这两名囚犯实际上都是在“水刑”之下招供的。
手段二:监听电话获得信使真名
随着中情局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投入了越来越多的人力,信使的姓终于被查到。而这时,美国负责监听电话、网络的国家安全局出场。他们终于得到了信使的真实名字。但是信使非常小心,很难追踪到行踪。
手段三:派出巴基斯坦籍特工追踪到住宅
2010年7月,为中情局工作的巴基斯坦间谍在白夏瓦市的闹市跟踪者一辆铃木汽车,最终,这辆汽车来到了离距离伊斯兰堡35英里的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地区的一座大型建筑。引起美方情报人员警觉的是,这幢大型建筑的造价高达100万美元,但是登记的屋主却是阿富汗人。
为免打草惊蛇,特工们不敢采用常规监视手段
2010年9月,一个仅有奥巴马、拜登、希拉里、盖茨和帕内特参加的秘密会议在白宫进行,会上帕内特向奥巴马汇报了可能找到了拉登藏身之所,但是还是无法确认,拉登就住在里面。 很快,中情局、负责卫星图像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一起组成了团队。
和之前流传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现代通讯设备以及焚烧垃圾泄露了拉登行踪不同,正是由于这栋房子里的人小心翼翼生活,使得特工团队很难确定拉登到底住不住在里面。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毫无用武之地,中情局的特工连翻垃圾找线索都别想,要是常规的监视手段,又很害怕被发觉,再一次让拉登跑掉。唯有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还能提供一下细节比较清楚的卫星图,用来知道房子里的人过着怎样的“平常生活”。
有趣的是,美国全国反恐中心曾经向帕内特提供过38个方案,以便了解里面到底住着什么人,但是可行的很少。 而这个房子里,住着三家人——信使一家、信使的兄弟一家,另外神秘的一家人从未露面和外出。而在去年12月,帕内特成功地说服国会议员,获得了数千万美元对这栋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情报搜集。
直到行动前,中情局都无法百分百确定里面的就是拉登,所以才选择了突袭
在行动前,美国人其实无法确定里面的就一定是拉登。中情局的分析师分析是拉登的可能为60%。所以,对行动人员最为安全的轰炸不能选用——这样有可能摧毁掉拉登潜伏的证据。从3月份开始,一个实体的建筑模型就在阿富汗建成,以充分地演练袭击的成效。
最终,突击队员突袭成功,并且击毙了拉登。当然,中情局的特工们负责的是搜集情报,而作战的是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黑豹突击队。
结语:一度因为捉不到拉登而饱受指责的中情局这次终于得以正名,而整个过程也的确非常戏剧化。
台湾媒体动画
重现本拉登遭击毙过程
',1)">           图解本-拉登被猎杀 5月1日奥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自家小院中被美国海豹突击队袭击猎杀。自1998年美国宣布头号敌人本拉登从美国逃走后,对拉登长达十年的追捕终于画上句号。1998年,本拉登曾组织策划了美国驻非洲两使馆(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的炸弹袭击事件,但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华盛顿官方才真正开始竭尽全力利用军事及技术力量对付基地组织,并开始追捕基地头目本拉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也对追捕隐秘伊斯兰圣战主义者行动赋予了特权,并许诺将收集有关本拉登下落的一切情报。上周末奥巴马终于实现了一承诺,为基地恐怖袭击中的受害者伸张了正义,但恐怕全球反恐战争还未落下帷幕。 1988年基地组织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成立,头几次会议中并未把美国视为敌对目标,但是却用宽泛含糊的措辞描述了其打击的对象。记者在看了基地组织第二次会议记录后曾说:“基地组织就是一个伊斯兰极端组织,其一生的目标就是信仰真主以实现自己的宗教信仰。”玛丽·马泰琳/罗格·维奥利特/盖蒂图片社个月后,基地组织精心策划并炸毁了美国驻肯尼亚及坦桑尼亚大使馆,两起事件仅隔九分钟。在肯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8人因此丧生,肯尼亚首都内罗毕111人丧生。如图所示,1998年8月7日在内罗毕爆炸事件中救援者正努力施救幸存者。法新社/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01年9月11日上午9点零3分,被截机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175号航班撞向纽约世贸大厦南楼后爆炸。斯宾塞·普拉特/盖蒂图片社2001年8月18日,纽约布鲁克林区一报纸封面上的奥萨马·本拉登头像被悬挂在地铁站的墙上。斯宾塞·普拉特/盖蒂图片社2001年9月13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五角大楼内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坐在桌子上首位置与同事会餐。早晨在白宫情况室召开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中情局反恐中心主任科弗·布莱克强调:“尽管基地组织始终存在,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彼得·伯根称911事件随后几天里民众情绪低落。大卫·休姆·肯纳利/盖蒂图片社注:彼得·伯根,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知名战地记者和评论员,兼任新美国基金会  仅在911事件发生3天后,布什在纽约世贸废墟的碎石堆上对救援人员,消防员及警察发表讲话。与布什并肩站在一起的是退休消防员鲍勃·贝克维恩,右边是纽约州长乔治·帕塔基。布什对民众说:“我能听到你们的声音,我能听到。世界上的其他人也能听到你们的声音。不久我会让摧毁大楼的人也听到我们的声音。”艾瑞克·德雷柏/白宫/盖蒂图片社2001年10月15日,反美主义者在集会时焚烧美国国旗以对美国国务卿克林顿·鲍威尔访问巴基斯坦表示抗议。巴基斯坦很久以来就是世界上反美最厉害的国家之一,反美倾向排名前十,多数巴基斯坦人反对美国于一周前入侵阿富汗,反对美国支持阿富汗主要反对力量北方联盟。保拉·布朗斯坦/盖蒂图片社  美国国防部开始派发印有2500万美元悬赏奥萨马·本拉登及其头号助手艾曼·阿尔·扎瓦西里下落的传单。如图所示,2001年11月飞机正将用阿拉伯语印制的传单空投到阿富汗地区。但悬赏金额是否已兑现尚不明确。国防部/盖蒂图片社2001年12月13日在市中心的电器用品店里,一名男子在美国有线新闻网播放的“货真价实”的录像带里第一次看到本拉登,这也是拉登首次承认其策划了美国911恐怖袭击。五角大楼发言人称录像带是在2001年11月末在阿富汗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发现的。提姆泰阿·克莱莉/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01年12月10日反塔利班战士正在聊天,他们背后阿富汗托拉搏拉山区若隐若现。反塔利班战士轰炸并攻打拥护本拉登的基地分子试图将其从隐蔽的山洞赶出来。尽管从关塔那摩湾传来消息称本拉登可能首先逃往阿富汗东北部地区,但多数人认为本拉登已从巴基斯坦托拉搏拉山区中逃走。盖蒂图片社 2001年12月10日,阿富汗托拉博拉地区一名反塔利班战士正对着山上一辆执行巡逻任务的坦克车祈祷。克里斯·洪德罗斯/盖蒂图片社2002年5月15日,华盛顿五角大楼内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正就针对伊拉克及阿富汗的下一步行动,北朝鲜及伊朗局势及通缉本拉登等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世贸大楼被袭后不久又一关于伊拉克的消息浮出水面:911袭击事件发生后的几小时内,拉姆斯菲尔德的第一助手记录上称其在考虑是否“同时追捕萨达姆·侯赛因,不仅仅是追捕本拉登”。尼古拉斯·罗伯特/法新社/盖蒂图片社美国恐怖袭击分析委员会开会讨论911袭击事件。委员鲍勃·克里正在听取事故报告,其身后的大屏幕上正显示头号基地分子哈立德.谢赫.的照片。2003年春一次美巴联合行动中,穆罕默德在拉瓦尔品第(巴基斯坦东北部城市)被捕,从此被美军羁押。穆罕默德该被送上军事还是民事法庭的问题争论了一年之久,因为此事奥巴马政府推迟了最初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决定,后来将其移交给民事审判庭。最近奥巴马政府最终决定将穆罕默德交至军事审判庭受审。比尔·奥利里/华盛顿邮报/盖蒂图片社2004年3月18日,在巴格达市中心的爆炸事件现场,一座旅馆及附近3幢大楼被毁,美国士兵正分发悬赏1000万美元追捕基地组织嫌疑犯阿布·马萨德·卡扎伊的传单。约旦反什叶派激进分子卡扎伊,以基地组织头目的身份将伊拉克战争引向内战,于2006年6月被F-16投下的2个500磅重型炸弹炸死。艾哈默德·阿鲁巴耶/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06年1月6日,半岛广播电视台播出2号基地分子头目艾曼·扎瓦西里在秘密地点发表讲话的视频录像,史蒂夫科尔称“喜好争辩且五音不全的”卡瓦西里将担负基地组织领导责任,本拉登是否被杀死尚不明确。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10年6月13日,一架装有导弹的美国捕食者无人驾驶机停在坎大哈军用机场的停机坪上正准备起飞。尽管自2004年以来美国已经对巴基斯坦部落地区进行了230多次无人机空袭,但没有一次是针对本拉登。距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40英里远的阿伯塔巴德的一个院落内,本拉登在美军突袭中被爆头打死。马苏德·霍塞尼/法新社/盖蒂图片社5月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副总统乔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及国防部官员在白宫情况室正在关注关于奥萨马本拉登猎杀行动的最新情况。白宫官方图片/皮特·苏扎发表全国演说后在白宫东厅向全世界宣布本拉登已被杀死。“今天,按照我的计划,美国对巴基斯坦首都阿伯塔巴德的一所院落进行了定点轰炸”,他说,“一个美军小分队用无比的勇气和杰出的能力完成了此次行动,我军无任何伤亡,同时尽量避免平民伤亡。交火之后,他们杀死了奥萨马·本拉登并妥善处理了其尸体。”布伦丹·斯密劳斯基·保罗/盖蒂图片社2010年5月2日,阿富汗赫尔曼德省德怀尔营内美国海军陆战队一号战队队员正在观看奥巴马宣布本拉登死讯的录像。贝尔·爱斯摩佑/法新社/盖蒂图片社奥巴马宣布本拉登死讯时,学生聚集在白宫北面的篱笆外挥动着美国国旗,反复喊着“美国万岁!美国万岁!”,并高唱着美国国歌《星条旗》。西普·索摩德维拉/盖蒂图片社5月2日在坎布尔,两名电视购物中心的阿富汗工作人员看了本拉登死亡的视频后拥抱在一起。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称本拉登 “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即使美国及北约试图告诫阿富汗人本拉登之死并不意味着国际参与阿富汗事务的终结。波拉·布朗斯坦/盖蒂图片社5月2日,巴基斯坦首都山城阿伯塔巴德本拉登的藏身之处。阿米尔·库雷希/法新社/盖蒂图片社5月2日,巴基斯坦陆军士兵从本拉登藏身处附近离开。法鲁克·纳伊姆/法新社/盖蒂图片社2005年6月15日巴基斯坦首都阿伯塔巴德,卫星地图上显示本拉登藏身且被击毙的院落。数字部落/盖蒂图片社政府简报上向记者公布的阿伯塔巴德城本拉登藏身院落的立体图。5月2日白宫前,一名男子拿着一份报纸,首页显示拉登被杀的新闻。分析家警告说,本拉登之死对基地组织及塔利班武装来说无疑是重磅炸弹,但这并不意味着恐怖组织的终结      纪录片追杀本.拉登2011年5月2日 奥巴马宣布本·拉登已死亡这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1日的视频截图显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本·拉登已死亡。 追杀拉登十年全纪录',2)">5月2日,大批民众聚集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庆祝本·拉丹之死。美国总统奥巴马5月1日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        揭秘美国追杀拉登历史911之前错失三次良机 环球杂志201110期封面   本·拉丹,美国必须杀之而后快的人物。他以他的恐怖主义理念和行动,改变了美国和世界,让美国丧失了数千条生命,也成为美国卷入两场战争的导火索。  在逃亡十余年之后,他最终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于巴基斯坦山区。十年奇耻大辱,一朝酣畅雪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官方要再三强调,拉丹是死于“美国的子弹”。  确实,国际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拉丹最终毙命,是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事件和积极进展。但在欢庆的同时,我们更应超越简单复仇的逻辑,反思产生本·拉丹的土壤,反思复仇手段的合法性,反思反恐有没有催生不该有的战争,有没有夺去更多无辜者的生命……  世界头号的恐怖分子,最后在恐怖的血腥中死去。这多少算是一个讽刺。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告诫说:战争中没有什么好东西,除了它的结束。因本·拉丹而引起的或衍生的战争,还在继续。如果我们翻过了拉丹这一页,依然看到的是无休无止的猜疑,看到的是更多的恐怖,更多的鲜血,更多类似拉丹的恐怖分子……  那么,拉丹被杀,还会剩下多少值得额手相庆的“胜利”?  美国和拉丹的十年缠斗  傅小强  随着拉丹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这场“一个个体与一个国家”的对抗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人们常用拉丹“潜伏”十年和美国情报部门苦心搜寻十年来比喻这场“猫鼠游戏”,但事实上双方的较量远不止十年。  “9·11”前错失三次良机  “9·11”事件前,“基地”组织和拉丹对美国已经构成现实威胁,1993美国俄克拉荷马世贸中心大楼被炸后,美国就逐渐盯上了拉丹。美国政府追捕拉丹的行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  当时,拉丹正在大张旗鼓地选练“圣战人员”,密谋一系列恐怖袭击。1993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的入口处,一名巴基斯坦人枪杀两名中情局雇员后潜逃出境。美国万里追踪,最终在阿富汗将这位名叫卡西的恐怖分子抓获。顺着卡西这条线索,中情局又花了近三年的时间,终于查出其幕后黑手就是拉丹。  在意识到拉丹的潜在威胁后,美国情报部门专门在1996年初就成立了追捕拉丹的专案组,代号“亚力克情报站”,内部俗称“曼森家族”。  这个小组在1997年确立了由阿富汗雇佣军绑架本·拉丹的计划。当时万事俱备,本·拉丹的藏身地点已经被锁定,关押他的临时监狱也已在一个石头洞穴里设置妥当,行动反复演练过,就连从几个方向进攻,成功后如何将他送走,都有详细安排。然而,此后这个专案组却多次与拉丹失之交臂。究其原因,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尚未成为美国的优先考虑,美国对这场追捕行动的重视程度远不如“9·11”事件发生后。  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到“9·11”事件之前的3年内,美国至少有三次机会击毙拉丹,但却先后与之擦肩而过。  第一次机会出现在1998年8月20日,即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被炸后几天,美国得到情报说,拉丹正在阿富汗霍斯特的一个“基地”组织训练营地同其他领导人开会,时任总统的克林顿拍板,向这个营地发射了巡航导弹,但这次袭击却因拉丹临时外出而功败垂成。  第二次袭击拉丹的机会出现在1999年2月初。美国再次得到情报称,拉丹到了阿富汗赫尔曼得省一个地方打猎,并在那里呆了一周以上。追踪小组随即就发现了拉丹的踪迹,2月9日,他们锁定了拉丹的帐篷,并计划于11日发动导弹袭击。但白宫却命令中情局不要发动导弹袭击,一是白宫希望掌握更多拉丹的动向,二来当时某个与美国关系友好的阿拉伯国家的几位王子也出现在打猎队伍中。因为在这些营地附近,就停放着一架阿联酋的政府飞机。  第三次机会是在1999年5月。当时有情报说,拉丹已潜入阿富汗南部城市坎大哈,并在一地方要呆5天。但摩拳擦掌的中情局最后却被告知,情报来源精确性存有疑问,而且袭击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中情局拟议中的突袭行动随后被叫停。  多次的“犹豫”、“不确定”、“错过”,也为拉丹壮大“基地”组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致命的犹豫”酿就的苦果世人皆知。2001年9月11日,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爆发,美国本土遭受自珍珠港事件后的最沉重打击,超过3千人丧生。  “三角洲”一探“黑寡妇”  “9·11”事件后的第六天,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向本·拉丹发出了通缉,他用了一个美国西部片里的明快说法:“Wanted: Dead or Alive”(悬赏:死或生)。他给出的通缉理由更是非常简洁,“我所想的和美国人所想的,就是让拉丹受到正义的制裁”。从此,追捕拉丹成为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头号任务。  2001年11月14日,美国政府正式发出全球通缉令,悬赏2500万美元捉拿拉丹。通缉令上,对这个全球头号恐怖分子做出了如下描述:“乌萨马·本·拉丹,出生于1957年,沙特阿拉伯人,身高介于1.93至1.98米。体重约73公斤,身材瘦削,发色、眼睛均为棕色,肤色为橄榄色。他是左撇子。”  为缉拿本·拉丹、铲除“基地”组织,美国随即对庇护拉丹的塔利班大打出手,在大兵压境的同时,美国政府也派出“三角洲”特种部队,定向展开清除拉丹的专门行动。当时,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已被美、英支持的“北方联盟”攻占,塔利班武装与“基地”组织成员纷纷逃入南部和东部山区,试图在那里重整旗鼓。  “大家恨透了乌萨马·本·拉丹。如果找到他,没有人愿意将他生擒并带回美国接受审判,肯定会直接干掉他。这是我们那次行动的惟一目标。” 道尔顿·富里回忆说。富里是当时那支“三角洲”小分队的队长,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北方联盟”军队的配合下,秘密进入阿富汗山区,找到并杀死“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  2001年11月,依靠监听“基地”组织的无线电通讯和其他情报来源,中央情报局认为本·拉丹及其部属很可能逃至阿富汗东部山区,藏匿在一个叫托拉博拉的地方。  在阿富汗普什图语中,托拉博拉的意思是“黑色地窖”、“黑色烟尘”或“黑寡妇”。它位于阿富汗东部的楠格哈尔省,海拔约4200米,距离巴基斯坦边境仅10公里。中情局的情报显示,托拉博拉地区有错综复杂的天然洞穴,“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依据这些洞穴构筑了严密的防守工事,洞穴中还储藏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等长期作战物资。在托拉博拉及其附近地区,“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战斗人员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人,其中绝大部分会“誓死”保卫本·拉丹。很快,美国国防部立刻派出50人的 “三角洲”特种部队,千里跃进“黑寡妇”山区,展开全面搜索任务。这50名特种队员,装备精良,反恐经验丰富,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干掉拉丹!  为便宜行事,这些美国特种兵都装上大胡子、换上AK-47,化装成当地人的样子潜入这一山区。  当时,由于美国人不熟悉当地地形,追捕工作还需借助北方联盟的力量。中情局特工曾将装有25万美元现钞的帆布袋子交给北方联盟一位名叫阿里的指挥官,然而在讨论作战计划时,阿里却摇晃着脑袋说:“我认为你们这些美国人搞不定托拉博拉。在这些大山中,你们对付不了‘基地’组织。”  阿里的含糊态度使其手下战斗力大打折扣。“他的手下冲上山坡,放几枪,打死一两个‘基地’成员,或者被对方打死一两个,就立即后撤。他们就像与‘基地’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起来‘表演’,然后各自回家。”富里后来回忆说。  在对地形进行详细侦查后,富里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作战方案:“我们计划携带高山氧气装备,从巴基斯坦一侧翻越大山,出其不意地抵达本·拉丹藏匿处的‘后门’。”此方案因涉及与巴基斯坦交涉而被总统否决。这一方案“夭折”后,富里又提出了一个可以将本·拉丹置于死地的计划:通过空投的方式,在托拉博拉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之间大规模布设地雷,封锁本·拉丹逃往巴基斯坦的通道,然后在正面发动大规模进攻,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这个计划同样被否决。  在抵达托拉博拉山区的第四天,富里指挥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和中情局特别行动小组用无线电监测设备截获了拉丹与下属联络的通讯信号。让美军特种部队欣喜若狂的是,这个位置就在一道山脊后面。此刻富里绷紧了神经,布置了详细的进攻方案,准备出击。就在进攻将要开始的时刻,富里指挥的美军特种部队却与配合他们行动的“北方联盟”士兵发生了矛盾,迟滞了进攻的时间。阿里说,阿富汗方面已经与“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达成了停火协议,因此不能允许美国人继续发动进攻。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雇佣的北方联盟指挥官阿里想借追捕拉丹来换取美国更多的钱财,因此当时并不急于干掉他。  当美军特种部队的进攻终于开始的时候,为时已晚,拉丹已经转移,富里用高倍望远镜看到,在远处的一道山梁上,一伙“基地”武装分子正在走入一处洞穴,其中那个穿着迷彩服的高个子,富里认为,他就是拉丹!时间紧迫,富里顾不上懊恼,立即呼叫在空中待命的美军战机,对那个洞穴实施攻击。附近空域的多架美军战机赶了过去,对洞穴及附近地区实施轮番轰炸,几个小时后,洞穴几乎被炸平了。“三角洲”特种部队和美国空军都相信,拉丹及其部属死在了那个洞穴内,因为没有任何工事能够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轰炸。  6个月后,美军和“北约”派驻阿富汗的加拿大军队到托拉博拉山区进行搜索,希望找到拉丹死亡的证据。他们掘开长满罂粟花的碎石地面,发现了不少“塔利班”或“基地”组织成员的尸体。然而,对那些尸体的DNA检测显示,其中没有他们最想要的拉丹。事实证明,本·拉丹的确奇迹般地逃脱了这次轰炸,只不过胳膊受了伤。  “破碎机”再探“黑寡妇”  “三角洲”特种部队那次行动失败后,美国听说本·拉丹仍被困在托拉博拉山区,又组成了一支由中央情报局情报专家加里·贝恩特森指挥的代号“破碎机”的行动小组,再次进入阿富汗,追踪拉丹。贝恩特森是美国中情局一名战功累累的优秀特工,会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贝恩特森到达阿富汗后就被告知,拉丹已经知道他所率领的特别行动小组到达了阿富汗,为此开出了巨额赏金,每个中情局特工的人头奖赏300万美元。  2001年12月15日,贝恩特森率领的行动小组从缴获的一部“基地”电台里,清晰地听到了拉丹的声音,拉丹不但活着,而且被困在“黑寡妇”山区,正准备转移。贝恩特森指挥“破碎机”行动小组迅速锁定了拉丹被困的具体方位,并立即请求增派800名特种兵前来支援。但美军中央司令部驻阿富汗特种战司令戴尔·德雷少将却告诉他,动用那么多兵力,需要好几周的准备时间,更何况崎岖多雪的山区将使士兵们面临危险。  一直盼着援兵到来的贝恩特森,什么也没等到。就这样,拉丹再次成功地逃过生死劫。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贝恩特森几乎天天带着“破碎机”行动小组,奔波在阿富汗的大山里,希望能撞上这个把自己周旋得筋疲力尽的猎物。问题是,他几乎每次都是晚到一步,他们找到了拉丹留下的弹药、手提电脑以及阿拉伯香烟烟盒,从遗留在山洞里的手提电脑和文件中搜集了一些情报,并从他们留下的弹药批号上获取了一些信息,也找到了拉丹在托拉博拉山峰上修建的一幢带有简易游泳池的房子,贝恩特森自己甚至还在那里泡过一个澡。可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神出鬼没的高个子阿拉伯人的身影。undefined 2004年10月,正当美国人忙着大选时,拉丹再次现身。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公布了一段最新的拉丹录像,在录像中,拉丹首次承认是他策划了“9·11”恐怖袭击案,并威胁要对美国发动新的袭击。  2004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下达命令,驻阿富汗中情局战地情报站与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联合成立一个专事追捕拉丹的特种单位——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布什签署了一份总统行政令,授予这个司令部尚方宝剑,使它集情报搜集、直接斩杀、协调作战等大权于一身。这是美国在作战史上组建的最高规格的部队,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追杀一个人。虽然拉丹在近七年之后才被奥巴马下令击毙,但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成立却注定了拉丹的命运。  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最高指挥官是斯坦利·麦柯克里斯托尔中校,他毕业于西点军校。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前,他就以特工身份秘密潜入阿富汗,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他对追捕拉丹充满信心,在6年追捕中,他好几次与拉丹近在咫尺。  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许就在2004年冬天。根据媒体事后的报道,由于美国部队离本·拉丹的藏身地点过于接近,拉丹身边的保镖已经准备枪杀他们的领袖然后集体自杀。然而,紧要关头,美国人却离开了。  据一位埃及“基地”组织高级头目透露,“老大”(即拉丹)曾说过,自己决不能被美国人生擒,如果断定拉丹逃不了的可能性达到99%,部下就必须杀了拉丹,然后全体自我毁灭。但最终,保镖们没有扣动扳机,因为警报忽然又解除了——美国特种兵突然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为了杀死本·拉丹,几乎所有办法都用上了。无人机投弹对本·拉丹可能藏身的山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轰炸,甚至连刚刚研究出来的导弹都被用于定点打击本·拉丹的藏身之处。每一次本·拉丹发布自己的视频,地质学家就会忙着研究视频中岩石的构成,鸟类学家则试图通过视频里传来的鸟叫声找到一星半点的线索。  本·拉丹疲于奔命,美国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多年来耗资巨大的军费开支不算,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自2001年起仅美国政府为“线人”发放的赏金就已高达7000万美元!  最后的剿杀  奥巴马上台后,随着他宣布从伊拉克撤兵,并出台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美国的反恐重点重新回归阿富汗,美国把巴基斯坦境内列为追捕拉丹的重点。正是这种战略调整,奠定了击毙拉丹的基础。  为找到有关拉丹的藏身线索,美国可谓费尽心机,花了大量精力从过去几年的大量情报,包括巴基斯坦提供的线索和关塔那摩囚犯审讯纪录中研判分析。正是被关在关塔那摩的两位重要囚犯——策划“9·11”事件的主犯之一“哈利德·谢赫·默罕默德”和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利比”提供的重要情报,让中情局终于有了线索。他们都提到拉丹身边的同一位信使。而所谓信使,其实就是拉丹和基地组织高层之间沟通的传话人。  虽然他们提供的信使名字是假名,但随着中情局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信使的姓终于被查到。而这时,美国负责监听电话、网络的国家安全局出场,他们终于得到了信使的真实名字。但是信使非常小心,很难追踪到行踪。2010年7月,为中情局工作的巴基斯坦间谍在白沙瓦市的闹市跟踪一辆铃木汽车,最终这辆汽车来到了距离伊斯兰堡60公里的阿伯塔巴德地区的一个院落。引起美方情报人员警觉的是,这个院落建筑的造价高达100万美元,但登记的屋主却是阿富汗人。  2010年8月,美国情报部门历经数年的艰苦工作之后,终于再次获悉拉丹的线索。为免打草惊蛇,特工们不敢采用常规监视手段。2010年9月,一个仅有奥巴马、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国防部长盖茨和中情局局长帕内特等少数人参加的秘密会议在白宫进行,会上帕内特向奥巴马汇报了可能找到了拉丹藏身之所,但是还无法确认拉丹就住在里面。很快,中情局、负责卫星图像的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和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一起组成了特别团队。  和之前流传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现代通讯设备以及焚烧垃圾泄露了拉丹行踪——不同,正是由于这栋房子里的人小心翼翼生活,使得特工团队很难确定拉丹到底住不住在里面。负责监听的国家安全局毫无用武之地,中情局的特工连翻垃圾找线索都别想,而常规的监视手段,又很容易被发觉,会再一次让拉丹跑掉。唯有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还能提供一下细节比较清楚的卫星图,用来知道房子里的人过着怎样的“平常生活”。  在去年12月,帕内特成功地说服国会议员,获得了数千万美元对这栋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情报搜集。一队特工小组秘密潜入阿伯塔巴德,在拉丹住宅附近租了一套民房,严密观察拉丹住宅内的动静。这些特工用长焦望远镜和红外成像设备,仔细观察这所住宅及进出这里的人。特工们还用尖端的窃听设备,捕捉从这栋建筑里传出来的声音,并监听进出这栋建筑的手机信号。  天上的美国间谍卫星,也一直“紧盯”这里,搜索这栋建筑是否有地下通道。有趣的是,美国全国反恐中心曾经向帕内特提供过38个方案,以便了解里面到底住着什么人,但是可行的很少。而这个房子里,住着三家人——信使一家、信使的兄弟一家,另外神秘的一家人从未露面和外出。  长达10个月的现场监控和情报搜集,为突袭行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美国媒体援引一名美方官员的话说,这些特工的任务就是找到拉丹的住所,并监控它。“情报工作完成得很完美,剩下的就是由军人来完成最后目标。”  直到行动前,中情局都无法百分百确定里面的人就是拉丹。因此,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美国发动远程空袭,但这却可能毁掉拉丹潜伏的证据。  最终,奥巴马决定,采取特种部队突袭。应该说,奥巴马下这样的命令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毕竟一个特种小分队深入险地,有遭受重大伤亡,乃至全军覆没的危险。当年美军在伊朗就遭遇过类似的危机。  从3月份开始,一个实体的建筑模型就在阿富汗建成,以充分演练袭击的成效。2011年5月1日凌晨1时左右,奥巴马正式下令行动。大约24名美军特种部队官兵(“海豹突击队”)在得到奥巴马下达的“击毙拉丹”命令后,乘美国最先进的隐形直升机从阿富汗一空军基地起飞,突袭后者藏身地。  这次袭击中,特别行动人员用直升机绳降展开袭击。4架直升机参与行动,其中一架美军直升机因“机械故障”无法起飞,为避免其先进技术落入他手,行动队员将其摧毁。  约40分钟后,战斗结束。按照美国的说法,拉丹被“美国子弹”击毙,其尸体被特别行动小队带走,并随后被空运至停泊在阿拉伯海的美国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然后即被抛入大海“实施海葬”。除拉丹丧生外,另有3名男子和一名女子丧生,一名男子据信是拉丹的儿子,另两名男子为其随从。  美国追杀拉丹的漫漫长路,终于在一片血腥中划上句号。而这次追杀遗留下来的诸多疑问和后遗症,还有待时间来证实和解决。  拉丹之后的国际反恐态势  李伟  当前的恐怖势力形形色色,除了以基地组织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其他的恐怖势力在全球也广泛分布,包括拉美、欧洲等很多国家也面临着一些不同于基地恐怖势力的其他威胁。所以,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即除了以基地为核心的恐怖势力外,也有其他的恐怖势力存在。这是一个前提。  “911”之前,以基地为核心、以阿富汗为主要指挥中心的恐怖势力是一种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这个指挥中心策划了包括东非、也门、德国等地的几起爆炸事件,直到后来众所周知的“911”恐怖袭击。彼时,恐怖势力在全球都有分支和网络,但主要策划中心在阿富汗。  之后,基地组织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恐怖势力也随之呈现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基地组织呈现出网络化、区域化、多中心化的态势。尽管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中枢神经被打散了,但恐怖势力的新生代力量不断涌现,分支力量的威胁呈现不断上升态势。主要表现在伊拉克,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该国成为吸引国际恐怖势力的重要场所。很多基地恐怖势力渗透到伊拉克,和本土恐怖势力结合,构成对伊拉克当前局势的最大威胁,伊拉克已成为全球恐怖事件最高发的国家之一。  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基地分支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特别是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的分支合并为阿拉伯半岛基地分支之后。这一股分支力量不断策划针对美国、也门本国政府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今年美国已经把反恐头号敌人从本·拉丹转向了安瓦尔·奥拉基,这是美国第一次对本国籍的人发出追杀令(此人拥有美国和也门双重国籍)。  而北非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也借着中东局势的动荡,向该地区的国家渗透。近些年,包括毛利塔利亚、摩洛哥、马里,还有阿尔及利亚的一些恐怖事件,都由这个分支机构组织实施。  其次,基地组织之外的结盟者或者与基地组织持有相近或相同恐怖诉求和政治目标的极端组织也日益兴起。比如,索马里的伊斯兰青年运动,也称伊斯兰青年党,与基地组织及其分支联系越来越广泛,而且逐渐吸引到一些欧美人到索马里来参加恐怖活动,并准备回国对欧美发动恐怖袭击。  而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两个塔利班组织也与基地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在人员、资金、训练上都得到基地很多资助。所以,本·拉丹被打死后,这两个组织也发表了一些报复言论。  再者,就是同情和支持基地恐怖势力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这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有关系。这些恐怖主义的同情者支持和追随本·拉丹,发生在英美等国的一些爆炸事件与这些人有关。这种多中心的、结盟的恐怖组织都是独立自主地发动恐怖袭击,他们并不需要得到基地组织和本·拉丹、扎瓦希里的策划、批准就可以进行。这也是近年来恐怖袭击事件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合以上特征可以判断,当前的反恐形势总体上看并不乐观。目前,国际反恐态势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第一,国际反恐合作不充分,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恐怖主义活动。比如,美国所采取的即是单边的反恐策略;第二,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使得恐怖分子仍然能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生存,这是当前直接的反恐所不能解决的。联合国就曾提出反恐要重视解决发展和稳定的问题,中国也有反恐要综合治理的提法。但现在国际反恐只针对现存的恐怖分子采取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这使得反恐不能够斩草除根。要除根,则需要国际社会解决当前南北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地区动荡问题,而不是仅仅从本国利益出发;第三,各个国家的反恐能力和力量也不平衡。欧美国家反恐力量较强,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力量相对薄弱,这方面的不平衡也使得恐怖势力有机可趁。动荡和不稳定也给国际恐怖势力提供了发展蔓延的机会。近期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动荡地区,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在这些原本难以生存的地区就出现了暂时生长的苗头。  所以,反恐的不平衡和没有出现一个治本的方式这样一个态势,使得国际社会面临的总体的威胁不会在短期内有大幅的下降。  即便本·拉丹被打死了,由于当前恐怖活动呈现的这种格局,以及国际反恐存在的问题,很难说这次打死本·拉丹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的恐怖威胁就减小了。事实上,恐怖势力为报复而形成的新一轮恐怖威胁浪潮也已经呈现出一些苗头 谁都没有想到,“基地”组织领导人、全球最著名的恐怖分子本·拉丹竟然会藏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山谷里。一座普通的白色三层小楼,是他最后的藏身处,也是他的毙命之地。  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阿伯塔巴德主城区位于一片四面环山的开阔谷地,在谷地的东北部坐落着著名的卡库尔军事学院,学校往南约1公里,是农田和居民区混合地带。两三层的白色、黄色平顶居民楼散落各处,有农民在田地里浇灌新长出来的土豆,羊群在荒草地上吃草,一切显得平静安宁。然而,5月2日晚上的枪声和爆炸声,将这里的宁静彻底打碎。  这个默默无闻的巴基斯坦小镇,一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无数的镜头、目光带着好奇和疑惑投向这里:拉丹在这里是如何生活的,那一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地方会因为拉丹发生怎样的改变?  最后的居所  阿伯塔巴德地处山区,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以北大约60公里处。这一地区南部是旁遮普省,东部紧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西部是与阿富汗接壤的开伯尔-普什图省,喀喇昆仑公路穿过该市,往北直通中国边境。这里是多民族会聚地区,有克什米尔人、普什图人、旁遮普人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是巴基斯坦少有的降雨丰沛地带,气候宜人。阿伯塔巴德有很多高水平的教育机构,有“学校城市”之称。这个城市也比较开明,有很多女子学校,常常可见围着白色头巾的女生嬉笑着穿街而过。该市同时也是军事重镇,城区和郊区有大量军营,甚至可以说整个城市都笼罩在军队的巨大身影中。该地区近些年来相对和平、安定,只是由于阿富汗战争和巴军在附近斯瓦特地区清剿塔利班,很多难民逃离家乡,来这里定居。  十多年来,美国的追杀如影随形,整日东躲西藏的拉丹,最终却选择了在这里避难。  按照媒体的报道,拉丹的一名叫艾尔沙德·汗的亲信早在2005年已开始在此地购买土地,为他修建藏身处。当地一位名叫卡迪尔的居民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建房子的时候周围还没有其他人居住,到处都是农田和杨树。据说,当时房主要求房子建得安全可靠,用了大量水泥,而且还建有多个地下室。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楼房从外观看已显得有些陈旧,没有一点“豪宅”的气派,加上院子大约占地3500平米。据当地人介绍,其设计风格是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常见的普什图族样式。最外层是高大的水泥围墙,高四五米,墙头装有带刺的铁丝网。一个绿色大门、两个小门,其中一个小门早已用砖堵上。美军袭击过后,其他两个门也被锁上,并贴上了封条,门口由数名警察把守。院子由一条小路一分为二,前半部分比较空,主要用来养牲口,以及接待男性宾客,后半部分有一小块草地,一座三层小楼,是主人和家眷生活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允许进入。  拉丹的死震惊世界,然而从外面看他藏身的地方,看不出曾经发生过激烈交火,楼房、院墙、大门都没有大的损坏,窗户玻璃也没破碎,只有一处墙顶的铁丝网被当晚坠毁的一架直升机压坏,旁边屋顶上还有一些未被清理走的残骸。  神秘的邻居  美国宣称已将拉丹击毙,世界为之轰动,但在阿伯塔巴德,更多的是不相信。  卡迪尔告诉记者,“我只知道里面生活着两兄弟,从来没有想到潜藏着恐怖组织的头目。”在阿伯塔巴德工作的一名年轻人贾米勒说,“我不相信有这种事,这一切都是美国人编造的,他们为什么不公布证据呢?”  尽管当地没有人见过拉丹,但有很多人知道那座三层小楼里生活着两兄弟,都是普什图族人。而事后的信息显示,他们的身份很可能就是拉丹最信任的一个信使艾尔沙德·汗及其兄弟,也正是这两个人泄露了拉丹的行踪。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两兄弟一直生活在这里,跟其他人打交道不多,有两辆很旧的白色小汽车,外出主要是买食品和日用品,没有见过这座房子内发生什么可疑活动。他们说,两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一起生活,小孩在附近的学校上学,有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耍。通过目前已公布的视频,可以看见屋内摆设陈旧简陋,可以想见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比较简朴。  记者在拉丹藏身处外面一处倒垃圾的地方看到,里面有许多药品包装盒,其中有抗生素类药品,还有一些补充能量的保健药品。  当地官员说,2005年巴基斯坦发生大地震,该国北部很多地区遭到破坏,自那之后,就从各地涌来大批普什图族人定居这里。“以前邻居之间比较熟悉,现在邻里之间可能对彼此情况一无所知。”  当地居民说,这两兄弟雇了一名当地人,帮助打扫卫生、做饭、喂牲口等。美军突袭行动后,这个人现在下落不明。  巴基斯坦高级军方官员对媒体说,拉丹的也门籍妻子在被捕后告诉审讯者,5年来她没有离开过他们位于阿伯塔巴德近郊比拉尔镇的住所,拉丹也一直待在那里。  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拉丹这个住所数年前在修建过程中曾被搜查过。巴基斯坦外交部透露,巴三军情报局自2003年起就对阿伯塔巴德和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并在2004年抓获一名“基地”组织重要头目。巴军方则说,美国根据巴方提供的最初信息,最终找到了拉丹的下落,但他们却没有和巴方分享进一步的情报。这一点让巴方感到恼火,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情报方面“存在缺陷”。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2010年8月美国得知拉丹可能藏身巴基斯坦境内一个院落,在随后几个月内持续跟踪,最终确定其确切藏身处。  凌晨的突袭  苦苦搜寻拉丹10多年的美国,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为确保万无一失,奥巴马多次和情报部门、军方高层开会协商,执行任务的海军特种作战群也多次进行夜间模拟练习。根据参与作战人员和美军官员对媒体的描述,2日凌晨,二十多名美国突击队员乘两架直升机,从阿富汗进入巴基斯坦。两组队员全部降至前半部分院内空地上,与拉丹所住楼房隔着两道墙。突击队员与守卫激战20多分钟后,顺利进入楼房。据称,当时楼内有20多名妇女和儿童。  突击队员在一层击毙拉丹的信使和他的兄弟。在3层一个房间击毙拉丹和他的一个儿子,拉丹胸口和头部各中一枪。之后突击队员迅速收集屋内相关设备和材料,并将楼内的非武装人员捆绑,留在了现场。  突袭完成后,两架“奇努克”直升机赶至现场增援。临走,他们摧毁一架发生故障的直升机,带着拉丹尸体飞往位于阿拉伯海北部海域的美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整个地面行动持续大约40分钟。  当地一位名叫乌斯曼的大学生告诉记者,空袭发生时他就坐在自家房顶上,当时他听到直升机在附近盘旋的声音,然后听到交火的声音。后来他又听到另外两架直升机先后飞过来。不久还听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那应该是美军炸掉“故障直升机”的声音。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军使用的是具隐身能力的新型直升机,装有躲避雷达探测、防红外探测设备。这可能是巴方所说的雷达没能发现的原因。  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2日凌晨美军突袭行动结束后,拉丹幸存的家人被巴方依法看管,有的目前还在接受医疗救治,他们将被遣送回原籍国。当地媒体说,巴当局目前关押了拉丹的三个妻子以及十多个儿童,他们很可能是在拉瓦尔品第一家医院中接受审讯。更多的谜底,还有待进一步解开。  死后的热闹  拉丹被击毙让阿伯塔巴德爆得大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记者源源不断地赶到这里,本地、外地的众多居民也纷纷涌向拉丹曾居住的小楼,有些人甚至是全家一起赶来一睹究竟,使这个地方变得像一个景点。  由于楼房及大院仍然不对外开放,人们只能在院外观看。拉丹住宅外的一条狭窄道路上人群拥挤,大门外的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也站满指指点点的参观者。有的人以楼房为背景拍照,有的围着做现场报道的外国记者看热闹。  一名巴基斯坦官员告诉记者,巴军方已经将美军直升机残骸和屋内的物品转移。由于楼房已经断电,屋内漆黑一片,已经没什么东西。  由于连日来人来人往,拉丹住所周围的农田里,还未成熟的麦子被踩倒一大片,种土豆的田垄也被踩踏。前来参观的人除了看热闹,也不乏娱乐精神。有的人打扮成拉丹的模样,高呼支持他的口号,很多年轻人和小男孩围在他身边,像是拥戴英雄人物。  由于人多,小贩们也看到了商机,卖冰淇淋的、饮料的,都过来叫卖。暮色渐合的时候,人们陆续散去。不知道关于这个闻名全球的传奇人物,他们的好奇心是得到满足了,还是有了更多的疑惑。  而据可靠消息,由于每天都有大批民众前来参观,军方和警察的安保压力很大,出于某种考虑,巴当局近期可能会将拉丹的住宅毁掉。  拉丹之死疑云  十年追杀,一朝雪耻。奥巴马宣布击毙拉丹后,美国人欣喜若狂,但各种猜测和疑问也接踵而至。  对于该事件对美国反恐战争的影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认为,拉丹死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相形之下,现在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中东的政治风暴走势,反而对未来国际反恐形势影响更加深远。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陶文钊也认为,把拉丹干掉并不意味着阿富汗战争就此偃旗息鼓,但此事“鼓舞了美军士气,同时对塔利班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此前有猜测说,奥巴马现在决定除掉拉丹,有特定的政治目的。而拉丹毙命后,奥巴马支持率暴增似乎也是佐证。对此,朱峰认为,追捕拉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去年8月追踪到拉丹的下落,但直到今年5月才采取行动,这主要是美军一直在等待确凿的信息情报。陶文钊也认为,美军此次采取行动也主要是出于时机上的考虑,没有政治考量因素,“如果为奥巴马大选考虑,可以等到明年”。  对于美国特种部队直接击毙拉丹,朱锋认为这体现了美国在拉丹问题上的决心。在美国看来,拉丹作为9·11事件主谋的事实已确凿清晰,不担心会引起国际麻烦。将其迅速击毙,其实是美国早策划好的消灭拉丹的“最简洁方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问题专家袁鹏认为,根据确切消息,美国事前准备了两套方案,一个是定点轰炸,但考虑到难以获得目标死亡的确切证据而被奥巴马排除;另一套方案就是派特种部队执行任务。但究竟是活捉后击毙,还是在抵抗过程中击毙,在更确切消息披露之前,目前还难以推测。  另外,拉丹的藏身地就在政府眼皮底下,巴基斯坦政府颇有点“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尴尬。美军直接进入巴境内猎杀拉丹,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巴基斯坦也大失颜面。  对此,陶文钊认为,美国虽然怀疑巴政府包庇拉丹,巴政府也责怪美军的跨国猎杀行动,但争吵归争吵,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继续有求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需要美国的援助,因此,双方的合作还是会继续下去。  袁鹏认为,美国确实是绕开巴基斯坦开展单边行动,还是在猎杀拉丹过程中有某种合作还很难说。根据目前披露的消息,美国出于保密考虑以及对巴基斯坦的不信任,所以对外宣称是单边行动。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悬念,比如飞机从阿富汗飞到离伊斯兰堡很近的地区,难道真是美国直升机的新型隐身技术发挥了作用,还是巴基斯坦的空防系统装作不知道?在执行任务的40分钟,时间应该不算短,在当地重兵驻扎的巴军方难道没有任何反应?  所以也不排除双方有某种默契:巴方为避免引火烧身,宁可摆出一副“很委屈”的面孔,并对这样的跨国猎杀“很生气”,要求美国“下不为例”        美水兵曝光拉登海葬细节潜艇监控确保尸体沉底  美水兵曝光海葬细节  潜艇监控确保  拉丹尸体沉底  “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遭美军击毙后被迅速海葬,负责海葬拉丹的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22日抵达中国香港访问四天,有见证此历史事件的士兵忍不住向记者描述拉丹海葬实况。  记者引述士兵的话称,拉丹的尸体被美军用白布包裹,再装入一个负重的袋子内,由一名军官宣读经文,另一人则翻译成阿拉伯文读出。完成读经后,尸体被置于一块平板上,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顺势滑入海中。整个仪式历时约45分钟,全程有美军从旁摄录。海葬拉丹仪式进行期间,潜艇在海底参与,确保拉丹尸体沉入深海之中。  有船员称,在看到新闻之前他们甚至连拉丹尸首放在“卡尔·文森”号上也不知道。据《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