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英语一难度:历届北洋政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31:28

 

  北洋政府,也称北京政府,是指民国初年袁世凯及其以后继任者建都于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这是相对于孙中山等国民党势力在南方成立的广州军政府(革命政府)的称呼。

  北洋政府是由北洋军阀等势力所操控选出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与国务院国务总理所领导,是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以五色旗为国旗,以《卿云歌》为国歌,作为代表中国的符号象征。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国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以战胜国的身分出席巴黎和会。

  1925年中国国民党成立所专政的国民政府,并且由蒋中正领军北伐,但北洋政府持续运作,直到1928年张学良同意加入国民政府之后正式结束。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把国旗由五色旗改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中国形式上完成统一。

北洋政府的历史

  1912~1928年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镇压人民,排斥异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北洋政府与北洋军阀各个派系的兴衰关系很密切,以时间划分,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袁世凯上台后,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唐绍仪首任内阁总理,不少北洋官僚入阁。袁世凯为了清除革命势力,逼迫主张调和南北矛盾的唐绍仪辞职,换其亲信赵秉钧组成御用内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袁并无约束力。但此时政治形势仍具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其主要表现是资产阶级民主形式得以保留,国会中同盟会员居多数,南方多数省政权也掌握在同盟会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有与北洋派一争高下的实力。1912~1913年上半年,由于两大政治势力的对峙,形成了民国史上一个短暂的特殊时代。政党林立,舆论活跃,全国大小党派团体上百个,报刊几百家,表现出难得的资产阶级民主气氛。众多政党中,最重要的是以同盟会为主体改组的国民党,以前清立宪派旧官僚为支柱的进步党。国民党领导人希望通过和平方法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发展实业,具有进步意义。但他们在理论上的主张脱离了以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行动上组织松散,缺乏强有力的行动手段,对袁的野心也认识不足。相反,袁世凯暗中集聚力量,文武并用,扩军备战,寻求列强财政支持,实力雄厚。1913年初,大选揭晓,国民党获胜,袁立即摘下和平假面具,指使暴徒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挑起战争。革命党人意见纷纭,仓促中在7月发动二次革命,终因不敌早有准备的北洋军而失败。这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一次重大挫折。

  二次革命失败后,南北对峙局面宣告结束,袁世凯用武力统一全国,北洋集团由此独占了全国政权。接着,袁通过威胁手段,于10月当选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会及省议会,用一批官僚政客组织政治会议、约法会议、参政院等御用机构,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总统独揽一切大权,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被袁破坏殆尽。

  袁世凯统治期间,镇压了革命派的活动,北洋派也保持着大体上的一致,因而政局相对稳定,北洋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各种体制的基础多在这一时期奠定,公布的一些法规、条例对工商业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大总统职位仍不能使袁世凯满足,自1915年春开始,他在英、日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改行帝制。同年12月12日宣布恢复帝制。旋下令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废除民国纪元。但经过辛亥革命,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加之袁为称帝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与日本订立“二十一条”以换取支持,遭到全国人民一致反对。袁在北洋派内部排挤手握兵权、对帝制不甚积极的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造成北洋派内部的分裂。忙于世界大战的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可能给帝制运动以有力支持。因此,袁世凯称帝后彻底动摇了他的统治基础。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坚持反袁,组织了中华革命党与中华革命军,在沪、鲁、陕等地发动起义,但因孙中山、黄兴有分歧,缺乏实力,又脱离群众,故影响不大。结果,反对袁氏帝制运动的领导权反而被进步党夺走。他们在全国反袁浪潮推动下,联合西南地方势力,打出反袁复辟旗帜,占据了主动地位。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义,护国战争爆发,很快得到全国响应,资产阶级两大派别在反袁基础上联合,北洋派内部却无法一致。在全国反袁的浪潮下,袁世凯被迫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这场战争反对帝制,维护共和,具有革命性,势不可挡。袁世凯虽然还想挣扎,但已力不从心,于1916年6月6日病死。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自1916年袁世凯死至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北京政府基本上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把持。袁世凯之死,结束了北洋集团的大体统一局面,开始了群雄纷起、兵连祸结的军阀割据年代。北洋内部分裂为直、皖两大系,奉系在东北迅速崛起,各地大小军阀如晋系、滇系、桂系等无不割据一方。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与帝国主义列强分而治之的政策为军阀割据创造了条件。北洋集团内部缺乏坚固凝聚力,本身并非统一的军事团体,袁世凯生前尚能维持,袁死后中心既失,兵为将有,政治权力分散在各路军阀手中,不仅中央不能控制各省,甚至省不能控制下属各县。督军团横行无忌,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大多徒具形式,中央政府只能在对外关系上勉强代表着国家。

  黎元洪继任大总统,《临时约法》、国会等资产阶级民主形式也已恢复,但实质与袁世凯时代并无二致。段祺瑞以国务总理身份把持北京政府实权,但他不能缓和北洋派与其他派别以及北洋派内部的矛盾。首先引发的是府院之争,手无实权的总统府敢与大权在握的国务院相抗衡是因为得到部分国会议员及对段不满的派别的支持,到1917年春因对德参战案达到高潮。黎元洪解散国会,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立即煽动督军团叛乱,并阴谋在天津另组政府。正值此际,张勋复辟发生,段率兵打败张勋。冯国璋任代理大总统,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英雄自居,把持中央政权。皖系政府对外以参战为名,签订了中日军事协定,出卖主权,投靠日本,借款编练参战军;对内奉行武力政策,排除异己。为了独霸政权,段废除《临时约法》,由皖系安福俱乐部包办选举,1918年8月成立新的御用国会,选北洋元老徐世昌为大总统,派兵讨伐南方护法运动,皖系势力发展到了最高峰。

  段祺瑞破坏民主的行径,遭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对。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发起护法运动。他没有提出发动民众的切实方案,手头无军队,只能依靠西南军阀唐继尧、陆荣廷等人,而唐、陆等人的目的则是借机扩充势力。孙中山最后被排挤,不到一年即辞职。南北武力对峙演化为争权夺利的议和。

  皖系虽然控制了北京政府,但不能控制北洋各派,对非北洋系的西南军阀更是鞭长莫及。皖系军阀扩张的同时,其他大小军阀也在扩充各自的实力,直、奉两系的扩展尤其迅速。直系兵精械足,不甘久居人下,首先在与南方军政府作战问题上与皖系发生矛盾。直军在前线自行停战,其停战主和言论,迎合了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心理;直系极力攻击皖系卖国,一时又赢得了人心。皖系上台后一系列倒行逆施,本已引起人民反感。1919年巴黎和会时,皖系政府的表现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它陷于完全孤立的境地。直系在政治、军事上都占据优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压制日本的扩张,依靠英美支持的直系在与依靠日本支持的皖系的争斗中又多了一重筹码。1920年7月,直皖战争终于爆发。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直皖战争爆发,直系与奉系结盟,未及半月,皖系即败下阵来,直系曹锟、吴佩孚成了北京政府的新主人。

  直系是打着反对皖系武力统一的旗号上台的,然而当他们上台后,就以中央政权的名义实行武力统一政策。这一政策遭到一切非直系的反对,纷纷以“民主”、“自治”、“联省自治”以及其他各种名义对抗。首先与之发生矛盾的是昔日倒皖的盟友奉系。双方起先共同控制着北京政府,但因胜利果实分配不均,在组阁等问题上互相指责,矛盾愈演愈烈。1922年4月,爆发了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直系击败奉系,独占了中央政权。

  新胜之后的直系脱下“爱国”、“进步”的伪装,镇压工人运动,造成“二七”惨案,暴露了它的敌视人民的本相。他们先打着“恢复法统”的旗号,恢复国会,逼徐世昌下台,迎黎元洪复任大总统。继之又对黎元洪“逼宫夺印”,接着直系便高价收买国会议员,于1923年10月通过贿选,收买“猪仔议员”,让曹锟当上了大总统,搞得举国哗然,丧尽民心。反直的一方,奉系败退出关后,宣布“闭关自治”,锐意整军经武,实力大增,皖系不甘寂寞,企图卷土重来;南方的孙中山准备北伐,也在寻找盟友,由此形成了孙、皖、奉“反直三角同盟”。直系内部则因争权夺利而四分五裂,冯玉祥部自成一派,且与反直一方暗通款曲。1924年9月,以江浙战争为前奏,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大举进攻,直军作战不利。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直系腹背受敌,吴佩孚失败南下,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告终。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直系垮台后,奉系控制了北京政权。他们抬出皖系首领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实际则在背后操纵。段祺瑞提出召开“善后会议”,但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各派军阀之间争权夺利,纵横捭阖,敌与友之间根本无一定之分。北方的奉系与冯玉祥国民军系首先发生矛盾,这一矛盾的激化,又使奉系与吴佩孚重新携手,共同反冯,1926年初将冯部挤出华北。奉系内部,郭松龄于1925年底联合冯玉祥倒奉,由于日本的干涉而失败。同时,东南孙传芳与奉军激战,一跃而为五省霸主。到1926年4月,段祺瑞下台,其后奉、直两系在围攻倾向革命的国民军的共同目标下“联合”起来,暂时建立了他们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统治,并组成直系和奉系军阀势力所控制的北京政府,这个政府由内阁“摄政”。

  这时,南方国民革命兴起,经过五卅运动,形成全国性的革命高潮,使广东革命军的北伐时机成熟。1926年7月,北伐开始,北伐军先打吴,再攻孙,最后击奉,各个击破,不到一年,即控制全国半壁江山。

  北洋军阀在面临失败的最后关头,仍不愿意自动退出历史舞台。1927年6月,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自任大元帅,企图联合各派军阀,进行最后挣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进行“清党”、“分共”,使北伐中途停顿,给北洋军阀以短暂喘息之机。然而为时不久,国民党各派再度联合继续进行所谓后期北伐,张作霖见大势已去,遂于1928年6月下令退出京津一带,向东北收缩。他本人在回沈阳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死。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最后结束。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全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历任北洋政府的总统

姓名

政党

就职时间

离任时间

备注

袁世凯

 

1912年3月10日

1916年6月6日

首任大总统

黎元洪

 

1916年6月7日

1917年7月1日

被段祺瑞驱走,副总统为冯国璋

冯国璋

 

1917年7月12日

1918年10月10日

代理大总统

徐世昌

 

1918年10月10日

1922年6月2日

第贰任,后被直系军阀驱走

周自齐

 

1922年6月2日

1922年6月11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黎元洪

 

1922年6月11日

1923年6月13日

复任,后被直系军阀驱走

高凌霨

 

1923年6月14日

1923年10月10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曹锟

 

1923年10月10日

1924年11月2日

第叁任,贿选,后被冯玉祥驱走

黄郛

 

1924年11月2日

1924年11月23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

段祺瑞

 

1924年11月24日

1926年4月20日

临时执政

胡惟德

 

1926年4月20日

1926年5月13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临时执政职

颜惠庆

 

1926年5月13日

1926年6月22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临时执政职

杜钖圭

 

1926年6月22日

1926年10月1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临时执政职

顾维钧

 

1926年10月1日

1927年6月16日

国务院国务总理摄行临时执政职

张作霖

 

1927年6月18日

1928年6月3日

安国军陆海军大元帅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历任内阁总理及阁员

北洋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2年3月29日~1912年6月29日)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广东中山人 1912.3.13-1912.6.27 因与总统袁世凯政见不合而辞职
内务总长 赵秉钧 河南临汝人 1912.3.29-1912.6.29
财政总长 熊希龄 湖南凤凰人 1912.3.29-1912.7.14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2.3.29-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2.3.29-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2.3.29-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12.3.29-1912.7.14 内阁改组随同辞职
教育总长 蔡元培 浙江绍兴人 1912.3.26-1912.7.14 内阁改组随同辞职
交通总长 施肇基 江苏吴县人 1912.4.08-1912.6.27 初以梁如浩,因参议院不同意,由唐绍仪兼代,后命施为交通总长,辞职,由刘冠雄兼代
工商总长 陈其美 浙江吴兴人 1912.3.29-1912.6.29 未到任,由次长王正廷代理;内阁改组随同辞职
农林总长 宋教仁 湖南桃源人 1912.3.29-1912.7.14 内阁改组随同辞职
北洋政府第二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2年6月29日~1912年9月22日)
国务总理 陆徵祥 上海人   1912.6.29-1912.09.22 因不容于国会,自1912.8.20称病辞职,至1912.9.22始核准
内务总长 赵秉钧 河南临汝人 1912.6.29-1912.09.25 蝉联,于1912.8.20奉命代理国务总理
财政总长 周学熙 安徽至德人 1912.7.26-      自熊辞职,由赵秉钧代理,至1912.7.26始任现职
外交总长 梁如浩 广东香山人 1912.9.18-1912.11.14 初由陆徵祥兼任,后因病请假,改由梁任现职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2.6.29-      蝉联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2.6.29-      蝉联
司法总长 许世英 安徽至德人 1912.7.26-      新任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12.7.26-      新任
交通总长 朱启钤 贵州綦江人 1912.7.26-      新任
工商总长 刘揆一 湖南衡山人 1912.8.02-      初提蒋作宾未获参议院同意,改提刘任现职
农林总长 陈振先 广东新会人 1912.7.26-      新任
备考:自1912.8.20由内长赵秉钧代理国务总理,至1912.9.24止。
北洋政府第三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2年9月25日~1913年7月16日)
国务总理 赵秉钧 河南临汝人 1912.9.25-1913.07.16 因宋案嫌疑称病请辞,至1913.7.16始奉准辞职
内务总长 赵秉钧 河南临汝人 1912.9.25-1913.05.01 由次长言敢源暂代,后王治磐继任至内阁改组
财政总长 周学熙 安徽至德人 1912.9.25-1913.09.04 蝉联,请假后由次长梁士诒暂代
外交总长 梁如浩 广东香山人 1912.9.25-1912.11.14 蝉联,辞职后,袁任陆徵祥为外长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2.9.25-      蝉联,于1913.5.1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2.9.25-      蝉联
司法总长 许世英 安徽至德人 1912.9.25-1913.09.04 蝉联,于1913.9.4辞职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12.9.25-1913.01.28 蝉联,于1913.1.28辞职,由海长刘冠雄兼代
交通总长 朱启钤 贵州綦江人 1912.9.25-1913.09.04 蝉联,于1913.9.4辞职
工商总长 刘揆一 湖南衡山人 1912.9.25-1913.07.18 蝉联,于1913.7.18辞职
农林总长 陈振先 广东新会人 1912.9.25-1913.09.04 蝉联,于1913.9.4辞职
备考:(一)自1913.5.1由段兼代国务总理,至1913.7.16止。
(二)自1913.7.17由朱代理国务总理,至1913.7.18止。
(三)自1913.7.19仍由段兼代,至1913.7.31止。
北洋政府第四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3年7月31日~1914年2月12日)
国务总理 熊希龄 湖南凤凰人 1913.7.31-1914.02.12 与段祺瑞意见不合而请辞
内务总长 朱启钤 贵州綦江人 1913.9.11-      新任
财政总长 熊希龄 湖南凤凰人 1913.9.11-1914.02.09 由熊兼任,辞职后任命周自齐为财长
外交总长 孙宝琦 浙江杭县人 1913.9.11-1914.05.01 新任,1914.2.12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3.9.11-      蝉联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3.9.11-      蝉联
司法总长 梁启超 广东新会人 1913.9.11-1914.02.20 新任,于辞职后,袁任章宗祥继任
教育总长 汪大燮 浙江钱塘人 1913.9.11-1914.02.09 新任,辞职后,袁任严修为教长
交通总长 周自齐 山东单县人 1913.9.11-1914.02.09 新任,于1914.2.9特任财长,由内长朱兼代交长,至1914.5.1改官制而辞职
工商总长 张 謇 江苏南通人 1913.9.11-1914.04.01 新任,后工商、农林两部合并为农商总长,仍由张謇任总长
农林总长 张 謇 江苏南通人 1913.9.11-
备考:自熊希龄辞职后,袁任命外长孙宝琦兼代国务总理。至1914.5.1袁改国务总理为“国务卿”。
北洋政府第五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4年5月1日~1915年10月26日)
国务卿  徐世昌 直隶天津人 1914.5.1-1915.10.26 因不满袁世凯实行帝制而辞职
内务总长 朱启钤 贵州綦江人 1914.5.1-      蝉联
财政总长 周自齐 山东单县人 1914.5.1-1915.04.27 蝉联,后改任农商总长而辞职,由周学熙继任
外交总长 孙宝琦 浙江杭县人 1914.5.1-1915.01.27 蝉联,辞职后,由陆徵祥继任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4.5.1-1915.08.29 蝉联,因反对袁称帝,称病请辞,袁以王士珍为陆长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4.5.1-      蝉联
司法总长 章宗祥 浙江吴兴人 1914.5.1-      蝉联
教育总长 汤化龙 湖北蕲水人 1914.5.1-1915.10.05 新任,后奉准免职,以张一鏖为教长
交通总长 梁敦彦 广东顺德人 1914.5.1-      新任
农商总长 张 謇 江苏南通人 1914.5.1-1915.04.22 张謇未到职,由周学熙代理农商总长
备考:自1915.10.26徐世昌辞职,袁世凯任命外交总长陆徵祥暂兼代“国务卿”,迄至1915.12.21正式组阁成立。
北洋政府第六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5年12月21日~1916年3月22日)
国务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5.12.21-5.3.22 因袁世凯帝制失败,改组内阁而去职
内务总长 朱启钤 贵州綦江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周学熙 安徽至德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5.12.21-5.4.22 蝉联
陆军总长 王士珍 河北正定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司法总长 章宗祥 浙江吴兴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张一鏖 江苏吴县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梁敦彦 广东顺德人 1915.12.21-5.4.22 蝉联
农商总长 周自齐 山东单县人 1915.12.21-5.4.22 蝉联,于5.4.22改组而去职
备考:(一)自陆徵祥辞职,由袁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到1916.4.22为止。为第七任内阁
(二)自徐奉准免职,袁任段祺瑞为国务卿。
北洋政府第八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6年4月22日~1916年6月29日)
国务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6.4.22-      袁死黎继,内阁改组
内务总长 王揖唐 安徽合肥人 1916.4.23-1916.06.29 新任,至内阁改组
财政总长 孙宝琦 浙江杭县人 1916.4.23-1916.05.20 新任,辞职后,袁任周自齐为财长,后又由陈锦涛继任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6.4.23-1916.05.15 蝉联,辞职后,袁任曹汝霖兼署外长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6.4.23-      新任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6.4.23-1916.06.29 蝉联,至内阁改组而去职
司法总长 章宗祥 浙江吴兴人 1916.4.23-1916.06.29 蝉联,于5.6.29内阁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16.4.23-1916.06.29 蝉联,于5.6.29内阁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6.4.23-1916.06.29 蝉联,于5.6.29内阁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金邦平 安徽黟县人 1916.4.23-1916.06.29 蝉联,于5.6.29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一)1916.6.8袁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二)1916.6.6袁死黎继为总统。
北洋政府第九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6年6月29日~1917年5月22日)
国务总理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6.6.29-1917.5.22 因参战案与黎总统政见不合而被免职
内务总长 许世英 安徽至德人 1916.6.30-1916.7.12 新任,后奉调为交长,以孙洪伊继任内长
财政总长 陈锦涛 广东南海人 1916.6.30-1917.4.18 蝉联,后因案被免职送法院,由李经羲继任
外交总长 唐绍仪广东中山人 1916.6.30-1916.9.29 新任,未就职前,由财长陈锦涛兼职,后请辞,由伍廷芳继任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6.6.30-1917.5.22 被免职
海军总长 程璧光 广东中山人 1916.6.30-1917.6.24 新任,后因南下护法而被免职
司法总长 张耀曾 云南大理人 1916.6.30-1917.6.24 新任,于1916.8.25始入京就职
教育总长 孙洪伊 直隶天津人 1916.6.30-1916.7.12 新任,后奉调为内长,以范源濂继任教长
交通总长 汪大燮 浙江钱塘人 1916.6.30-1916.7.12 新任,辞职后,以许世英继任,因案被控辞职
农商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16.6.30-1916.8.01 新任,辞职后,以谷钟秀继任
备考:(一)段被免职后,黎任伍廷芳暂行代理国务总理。
(二)后因不允副署解散国会命令被免职,由江朝宗暂代。
北洋政府第十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7年6月24日~1917年7月1日)
国务总理 李经羲安徽合肥人 1917.6.24-1917.7.1 因张勋“复辟”而去职
内务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17.6.24-1917.7.1 蝉联,因张勋“复辟”而去职
财政总长 李经羲 安徽合肥人 1917.6.24-1917.7.1 新任,因张勋“复辟”而去职
外交总长 伍廷芳 广东新会人 1917.6.24-1917.7.9 蝉联,于1917.7.9被段免职
陆军总长 王士珍 河北正定人 1917.6.24-1917.7.1 蝉联,因“复辟”而去职
海军总长 萨镇冰 福建闽侯人 1917.6.24-1917.7.1 新任,因“复辟”而去职
司法总长 江 庸 福建长汀人 1917.6.29-1917.7.1 新任,因“复辟”而去职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17.6.24-     蝉联
交通总长 龙建章 广东顺德人 1917.6.29-1917.7.1 新任,因“复辟”而去职
农商总长 李盛铎 江西九江人 1917.6.29-1917.7.1 新任,因“复辟”而去职
备考:李经羲为国务总理,虽经国会通过,惟因督军团反对,故未敢就职,至1917.6.14偕同张勋入京后,始于24日就职。
北洋政府第十一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7年7月14日~1917年11月22日)
国务总理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7.7.14-1917.11.22 与代总统冯国璋政见不合而辞职
内务总长 汤化龙 湖北蕲水人 1917.7.11-1917.11.30 新任,随段去职而辞职
财政总长 梁启超 广东新会人 1917.7.17-1917.11.30 新任,随段去职而辞职
外交总长 汪大燮 浙江钱塘人 1917.7.15-1917.11.30 新任,后奉命代理国务总理,内阁改组去职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7.7.15-1917.11.19 新任,后改派王士珍为陆长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7.7.15-      新任
司法总长 林长民 福建闽侯人 1917.7.11-1917.11.30 新任,随段去职而辞职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17.7.15-1917.11.30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7.7.17-      新任
农商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17.7.17-1917.11.30 新任,随段去职而辞职
备考:自段奉准辞职后,以外长汪大燮暂行代理国务总理,至1917.11.30由王士珍继任。
北洋政府第十二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7年11月30日~1918年2月20日)
国务总理 王士珍 河北正定人 1917.11.30-1918.02.20 因病辞职
内务总长 钱能训 浙江嘉兴人 1917.12.01-      新任,至1918.3.3奉命暂代国务总理
财政总长 王克敏 浙江杭州人 1917.12.01-1918.02.23 新任,内阁改组而辞职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7.12.01-      新任
陆军总长 王士珍 河北正定人 1917.12.01-1918.02.23 蝉联,至1918.2.23辞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7.12.01-      蝉联
司法总长 江 庸 福建长汀人 1917.12.01-1918.03.29 新任
教育总长 傅增湘 四川江安人 1917.12.01-      新任
交通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7.12.01-      蝉联
农商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17.12.01-      新任
备考:自1918.2.20内务总长钱能训奉命兼代国务总理,至1918.3.23北洋政府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
北洋政府第十三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8年3月23日~1918年10月10日)
国务总理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8.3.23-1918.10.10 因总统徐世昌倡议和平,且自知武力统一不容于国人,请辞职
内务总长 钱能训 浙江嘉兴人 1918.3.23-1918.12.20 蝉联,1918.10.10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财政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8.3.23-1919.01.11 新任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8.3.23-1919.01.11 蝉联
陆军总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18.3.23-1918.10.10 新任,因辞职而去职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8.3.23-1919.01.11 蝉联
司法总长 朱 琛 福建长汀人 1918.3.23-1919.01.11 新任
教育总长 傅增湘 四川江安人 1918.3.23-1919.01.11 蝉联
交通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8.3.23-1919.01.11 蝉联
农商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18.3.23-1919.01.11 蝉联
备考:自段去职后,徐世昌以内长钱能训兼代国务总理,迄至1918.12.20始奉命真除。1919.1.11改组内阁。
北洋政府第十四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8年12月20日~1919年6月12日)
国务总理 钱能训 浙江嘉兴人 1917.12.20-1919.06.12 因五四爱国运动,引咎辞职
内务总长 钱能训 浙江嘉兴人 1919.01.11-1919.12.02 辞职后由朱深继任
财政总长 龚心湛 安徽合肥人 1919.01.11-1919.09.24 新任,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去职后,由次长李思浩暂代部务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9.01.11-      蝉联
陆军总长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19.01.11-1919.11.05 新任,后奉命继龚心湛兼代国务总理
海军总长 刘冠雄 福建闽侯人 1919.01.11-1919.12.02 蝉联,于1919.12.2内阁改组而辞职
司法总长 朱 深 直隶永清人 1919.01.11-      新任
教育总长 傅增湘 四川江安人 1919.01.11-      蝉联,于1919.5.15辞职,由次长袁希涛暂代
交通总长 曹汝霖 上海人   1919.01.11-1919.06.10 蝉联,因五四运动影响被免职,由次长代理部务
农商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19.01.11-      蝉联
备考:(一)自1919.6.13财长龚心湛奉命兼代国务总理后,至1919.9.24辞职。
(二)北政府继即任命陆长靳云鹏兼代国务总理,迄至同年11月5日内阁改组真除止,阁员极多未更动。
北洋政府第十五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19年11月5日~1920年5月14日)
国务总理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19.11.5-1920.07.02 因受安福系压迫,于1920.5.14请辞
内务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19.12.3-1920.08.11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李思浩 浙江镇海人 1919.12.3-1920.07.24 新任,直皖战争失败,因安福系派关系,而遭免职
外交总长 陆徵祥 上海人   1919.12.3-1920.02.01 蝉联,于1920.2.13呈请辞职
陆军总长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19.12.3-      蝉联
海军总长 萨镇冰 福建闽侯人 1919.12.3-      新任,后奉命暂兼代国务总理,新阁成立,辞兼职
司法总长 朱 深 直隶永清人 1919.12.3-1920.07.24 蝉联,于直皖战争失败,而遭免职
教育总长 傅增湘 四川江安人 1919.12.3-1920.07.24 蝉联,于直皖战争失败,而遭免职
交通总长 曾毓隽 福建闽侯人 1919.12.3-1920.07.24 新任,于直皖战争失败,而遭免职
农商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19.12.3-1920.08.11 蝉联,于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靳云鹏于1920.5.14呈请辞职,奉命由海长萨镇冰暂兼代国务总理,迄至1920.8.9新阁成立而止。
北洋政府第十六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0年8月9日~1921年5月10日)
国务总理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20.8.09-1921.05.10 蝉联,为排除安福系派而改组内阁,全体辞职
内务总长 张志谭 河北丰润人 1920.8.11-1921.05.10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周自齐 山东单县人 1920.8.11-1921.05.10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0.8.11-      新任
陆军总长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20.8.11-1921.05.10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萨镇冰 福建闽侯人 1920.8.11-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司法总长 董 康 江苏武进人 1920.8.11-      新任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20.8.11-      新任
交通总长 叶恭绰 广东番禺人 1920.8.11-1921.05.10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王乃斌 奉天新民人 1920.8.11-      新任
北洋政府第十七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1年5月10日~1921年12月18日)
国务总理 靳云鹏 山东济宁人 1921.5.10-1921.12.18 终因财政困难无办法而辞职
内务总长 齐耀珊 吉林伊通人 1921.5.10-1921.12.24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李士伟 河北永平人 1921.5.10-1921.10.28 新任,因亲日被人反对辞职,由高凌薇继任
外交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1.5.10-      蝉联,于1921.12.18奉命暂兼代国务总理
陆军总长 蔡成勋 直隶天津人 1921.5.10-1921.12.24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1.5.10-      新任。
司法总长 董 康 江苏武进人 1921.5.10-1921.12.24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范源濂 湖南湘阴人 1921.5.10-1921.05.29 蝉联,辞职后,由马邻翼暂代部务
交通总长 张志谭 河北丰润人 1921.5.10-1921.12.24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王乃斌 奉天新民人 1921.5.10-1921.12.24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自1921.12.18靳云鹏辞职后,由外长颜惠庆暂行代理国务总理,迄至1921.12.24内阁改组止。
北洋政府第十八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1年12月24日~1922年5月5日)
国务总理 梁士诒 广东三水人 1921.12.24-1922.05.05 因直系六省督军、省长反对,先请假出京,后被免职
内务总长 高凌薇 直隶天津人 1921.12.24-1922.06.12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张 弧 浙江山阴人 1921.12.24-1922.05.05 新任,被免职后,任董康为财长
外交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1.12.24-      蝉联,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至1922.4.8辞兼职
陆军总长 鲍贵卿 辽宁海城人 1921.12.24-1922.06.12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1.12.24-      蝉联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1.12.24-      新任,未到任,至1922.4.22辞职,由次长罗文干代理
教育总长 黄炎培 上海人   1921.12.24-1922.04.08 新任,后由周自齐奉署教长,兼国务总理
交通总长 叶恭绰 广东番禺人 1921.12.24-1922.05.05 新任,免职后,北洋政府于1922.5.24任高恩洪为交长
农商总长 齐耀珊 吉林伊通人 1921.12.24-1922.06.12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一)梁士诒于1922.1.25请假出京,由外长颜惠庆兼代。
(二)1922.4.8颜惠庆辞代国务总理职,由教长周自齐兼代国务总理,迄至1922.6.12新阁成立止。
北洋政府第十九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2年6月11日~1922年7月31日)
国务总理 颜惠庆 上海人   1922.6.11-1922.08.05 以北方政局不安,请假出京,至内阁改组而辞职
内务总长 谭延闿 湖南茶陵人 1922.6.12-1922.08.05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董 康 江苏武进人 1922.6.12-1922.08.05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2.6.12-1922.07.27 蝉联,辞兼职后,以次长沈瑞麟代理部务
陆军总长 吴佩孚 山东蓬莱人 1922.6.12-1922.06.14 新任,辞职后以张绍曾为陆长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2.6.12-      蝉联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2.6.12-1922.08.05 蝉联,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内阁改组而辞职
教育总长 汤尔和 浙江杭县人 1922.7.25-1922.08.05 新任,教长黄炎培辞职未就,以次长代理部务
交通总长 高恩洪 山东蓬莱人 1922.6.12-      蝉联
农商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22.6.12-1922.08.05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一)自1922.7.31至1922.8.5由司法总长王宠惠兼代国务总理。
(二)内务总长谭延闿未就,由张国淦兼代。
北洋政府第二十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2年8月5日~1922年9月19日)
国务总理 唐绍仪 广东中山人 1922.8.5-1922.09.19 畏惧直系势盛,未敢入京就职,后改组而去职
内务总长 田文烈 湖北汉阳人 1922.8.5-1922.09.1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高凌薇 直隶天津人 1922.8.5-1922.09.1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2.8.5-      新任
陆军总长 张绍曾 河北大城人 1922.8.5-      蝉联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2.8.5-      蝉联
司法总长 张耀曾 云南大理人 1922.8.5-1922.09.1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2.8.5-1922.09.19 新任,于唐未到任,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交通总长 高恩洪 山东蓬莱人 1922.8.5-      蝉联
农商总长 卢 信 广东顺德人 1922.8.5-1922.09.1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备考:唐未到任前,由王宠惠兼代,至1922.9.18内阁改组为止。
北洋政府第二十一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2年9月19日~1922年11月29日)
国务总理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2.9.19-1922.11.29 因罗案发生,且失去洛吴派支持,乃请辞
内务总长 孙丹林 山东蓬莱人 1922.9.19-1922.11.2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罗文干 广东番禺人 1922.9.19-1922.11.29 新任,因金佛郎案入狱而去职,由汪大燮代之
外交总长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2.9.19-1922.11.29 蝉联,偕同王宠惠通电请辞
陆军总长 张绍曾 河北大城人 1922.9.19-      蝉联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2.9.19-      蝉联
司法总长 徐 谦 安徽歙县人 1922.9.19-1922.11.29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汤尔和 浙江杭县人 1922.9.19-1922.11.29 新任,随同王宠惠通电请辞
交通总长 高恩洪 山东蓬莱人 1922.9.19-      蝉联
农商总长 高凌薇 直隶天津人 1922.9.19-1922.11.29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北洋政府第二十二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2年11月29日~1922年12月11日)
国务总理 汪大燮 浙江钱塘人 1922.11.29-1922.12.11 因不为直系津保派所喜,旋即辞职
内务总长 高凌薇 直隶天津人 1922.11.29-      新任
财政总长 汪大燮 浙江钱塘人 1922.11.29-1923.1.4  兼任,辞兼职后,以次长凌文渊代理部务
外交总长 王正廷 浙江奉化人 1922.11.29-1923.1.4  新任,于1922.12.11兼代国务总理
陆军总长 张绍曾 河北大城人 1922.11.29-      蝉联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2.11.29-      蝉联
司法总长 许世英 安徽至德人 1922.11.29-1923.1.4  新任,辞不就职
教育总长 彭允彝 湖南湘潭人 1922.11.29-      新任
交通总长 高恩洪 山东蓬莱人 1922.11.29-1923.1.4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李根源 云南腾越人 1922.11.29-      新任
北洋政府第二十三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3年1月4日~1923年6月6日)
国务总理 张绍曾 河北大城人 1923.1.4-1923.06.06 与直系军阀勾结,逼黎下台而总辞
内务总长 高凌薇 直隶天津人 1923.1.4-1924.01.10 蝉联,张内阁辞职后,由高为“摄政内阁”
财政总长 刘恩源 河北河间人 1923.1.4-1923.05.12 新任,因无法支付军费,辞职,以张英华署理,张辞以王克敏继任
外交总长 施肇基 江苏吴县人 1923.1.4-1923.02.03 新任,因未获国会通过辞职,先后以黄郛、顾维钧继任
陆军总长 张绍曾 河北大城人 1923.1.4-1923.06.06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3.1.4-      蝉联
司法总长 王正廷 浙江奉化人 1923.1.4-1923.01.12 新任,辞职后,以程克继任。后由陈克正继署
教育总长 彭允彝 湖南湘潭人 1923.1.4-1923.09.04 蝉联,因国立八校索薪风潮,被免职
交通总长 吴毓麟 安徽歙县人 1923.1.4-      新任
农商总长 李根源 云南腾越人 1923.1.4-1923.09.04 蝉联,免职后,以袁乃宽继任
备考:(一)张内阁总辞后,由内长高凌薇为摄政内阁,迄至1924.1.7内阁成立为止。
(二)1923.10.10曹锟贿选为总统,仍由高兼代国务总理。
北洋政府第二十四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4年1月10日~1924年7月2日)
国务总理 孙宝琦 浙江杭县人 1924.1.10-13.07.02 因与财长王克敏互相排挤,惟曹锟袒王而辞职
内务总长 程 克 河南开封人 1924.1.15-13.09.14 新任,内阁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王克敏 浙江杭州人 1924.1.15-13.09.14 蝉联,内阁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4.1.15-13.09.14 蝉联,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陆军总长 陆 锦 直隶天津人 1924.1.15-13.09.14 新任
海军总长 李鼎新 福建福州人 1924.1.15-     蝉联
司法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4.1.15-     新任
教育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24.1.15-13.05.11 新任,因无法应付学潮辞职,以黄郛继任
交通总长 吴毓麟 安徽歙县人 1924.1.15-     蝉联
农商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4.1.15-13.09.14 新任
北洋政府第二十五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4年9月14日~1924年10月30日)
第25任内阁总理为颜惠庆,教长黄郛,其它阁员未详,以待搜集查证。
国务总理 颜惠庆 上海人   1924.9.14-1924.10.30 因“北京政变”发生,总统曹锟被囚而解职
国务总理 黄 郛 浙江杭县人 1924.9.14-1924.10.30 内阁摄行总统职务,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备考:其它阁员未详。
北洋政府第二十六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4年10月30日~1924年11月23日)
国务总理 黄 郛 浙江杭县人 1924.10.30-1924.11.23 因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内务总长 王永江 辽宁余州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财政总长 王正廷 浙江奉化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外交总长 黄 郛 浙江杭县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陆军总长 李书城 湖北潜江人 1924.10.30-1924.13.23 新任,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海军总长 杜锡珪 福建闽侯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临时执政府成立而辞职
司法总长 张耀曾 云南大理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
教育总长 易培基 湖南长沙人 1924.11.10-1924.11.23 新任,初由黄郛自兼,后任易为教长
交通总长 王正廷 浙江奉化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
农商总长 王乃斌 奉天新民人 1924.10.30-1924.11.23 新任
备考:摄政内阁。阁员多未到任。
北洋政府第二十七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4年11月24日~1925年12月31日)
临时执政 段祺瑞 安徽合肥人 1924.11.24-1925.12.31 因修正“临时执政府制”去职而专任执政
内务总长 龚心湛 安徽合肥人 1924.11.24-1925.12.31 新任,改组国务院而去职
财政总长 李思浩 浙江镇海人 1924.11.24-1925.12.03 新任,辞职后,以陈锦涛继任
外交总长 唐绍仪 广东中山人 1924.11.24-1925.02.21 新任,辞职后,以次长沈瑞麟继任
陆军总长 吴光新 江苏宿迁人 1924.11.24-1925.12.01 新任,辞职后,以贾德耀继任
海军总长 林建章 福建闽侯人 1924.11.24-1925.12.31 新任,改组国务院而去职
司法总长 章士钊 湖南长沙人 1924.11.24-1925.04.14 新任,后因背景学生反对而辞本兼各职
教育总长 王九龄 云南云龙人 1924.11.24-1925.04.14 新任,至1925.3.16始就任,后请假去职
交通总长 叶恭绰 广东番禺人 1924.11.24-1925.12.28 新任,辞职后,以龚心湛继任
农商总长 杨庶堪 四川巴县人 1924.11.24-1925.12.31 新任,未就任,由次长莫德惠代理部务
备考: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陆海军。不设内阁总理,实行集权制度。
北洋政府第二十八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5年12月26日~1926年3月4日)
国务总理 许世英 安徽至德人 1925.12.26-1926.02.15 因不满段之所为而请辞
内务总长 于右任 陕西三原人 1925.12.31-1926.03.03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财政总长 陈锦涛 广东南海人 1925.12.31-1926.03.03 蝉联,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王正廷 浙江奉化人 1925.12.31-1926.03.03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陆军总长 贾德耀 安徽合肥人 1925.12.31-      蝉联,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海军总长 杜锡珪 福建闽侯人 1925.12.31-      新任
司法总长 马君武 广西桂林人 1925.12.31-1926.03.03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易培基 湖南长沙人 1925.12.31-1926.03.03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龚心湛 安徽合肥人 1925.12.31-      蝉联
农商总长 寇 遐 陕西蒲城人 1925.12.31-1926.03.03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北洋政府第二十九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6年3月4日~1926年4月20日)
国务总理 贾德耀 安徽合肥人 1926.3.4-1926.04.20 随段执政下野而辞职
内务总长 屈映光 浙江宁海人 1926.3.4-1926.05.13 新任,至颜阁复职而辞职
财政总长 贺德霖 浙江镇海人 1926.3.4-1926.05.13 新任,至颜阁复职而辞职
外交总长 颜惠庆 上海人   1926.3.4-1926.03.26 新任,辞职后,以胡维德继任,1926.4.20胡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陆军总长 贾德耀 安徽合肥人 1926.3.4-1926.05.13 蝉联,至颜阁复职而辞职
海军总长 杜锡珪 福建闽侯人 1926.3.4-      蝉联
司法总长 卢 信 广东顺德人 1926.3.4-1926.04.07 新任,至颜阁复职而去职
教育总长 马君武 广西桂林人 1926.3.4-1926.05.13 新任,辞职后,以胡仁源继任
交通总长 龚心湛 安徽合肥人 1926.3.4-1926.05.13 蝉联
农商总长 杨文恺 直隶永清人 1926.3.4-      蝉联
备考:自段祺瑞下野,贾德耀亦随之辞职,以外长胡维德兼代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执政权,至1926.5.13颜惠庆复职为止。
北洋政府第三十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
国务总理 颜惠庆 上海人   1926.5.13-1926.06.22 因奉系反对,于正式内阁会议后,即行辞职
内务总长 郑 谦 江苏南京人 1926.5.13-1926.07.06 新任,辞职后,以张国淦继任
财政总长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6.5.13-1927.01.11 新任
外交总长 施肇基 江苏吴县人 1926.5.13-1926.05.16 新任,初未到任,后以蔡廷干为外长
陆军总长 张景惠 辽宁台安人 1926.5.13-      新任
海军总长 杜锡珪 福建闽侯人 1926.5.13-      蝉联,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司法总长 张国淦 湖北蒲圻人 1926.5.13-1926.07.06 新任,辞职后,以罗文干继任
教育总长 王宠惠 广东东莞人 1926.5.13-1927.01.11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张志谭 河北丰润人 1926.5.13-1927.01.11 新任,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杨文恺 直隶永清人 1926.5.13-      蝉联
备考:(一)自1926.6.22颜惠庆去职,以海长杜锡珪兼代国务总理,至1926.10.5为止。
(二)杜辞兼代后,以财长顾维钧兼代国务总理。
北洋政府第三十一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7年1月11日~1927年6月16日)
国务总理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7.1.11-1927.6.16 因北京政局已至穷途,乃呈请辞职
内务总长 胡维德 浙江吴兴人 1927.1.11-1927.6.19 新任,后奉命兼代国务总理
财政总长 汤尔和 浙江杭县人 1927.1.11-1927.6.19 新任,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外交总长 顾维钧 江苏嘉定人 1927.1.11-1927.6.19 新任,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陆军总长 张景惠 辽宁台安人 1927.1.11-1927.6.19 蝉联,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海军总长 杜锡珪 福建闽侯人 1927.1.11-1927.6.19 蝉联,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司法总长 罗文干 广东番禺人 1927.1.11-1927.6.19 蝉联,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教育总长 任可澄 贵州普定人 1927.1.11-1927.6.19 新任,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交通总长 潘 复 山东济宁人 1927.1.11-1927.6.19 新任,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农商总长 杨文恺 直隶永清人 1927.1.11-1927.6.19 蝉联,至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备考:自1927.6.16顾阁请辞,由内长胡维德兼代国务总理,至1927.6.19国务院改组为止。
北洋政府第三十二任内阁总理及阁员(1927年6月20日~1928年6月3日)
国务总理 潘 复 山东济宁人 1927.6.20-1928.6.03 自张作霖率军退出关外而解职
内务总长 沈瑞霖 浙江吴兴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财政总长 阎泽溥 直隶天津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外交总长 王荫泰 浙江绍兴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辞职后,由罗文干继任
军事总长 何丰林 山东平阴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司法总长 姚 震 安徽贵池人 1927.6.20-1928.2.25 新任,辞职后由王荫泰继任
教育总长 刘 哲 吉林永吉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实业总长 张景惠 辽宁台安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农工总长 刘尚清 奉天铁岭人 1927.6.20-1928.6.03 新任,国务院解散而去职
备考:张作霖时代,以陆、海两军部总长合并,改称为军事总长,并新增实业部,以农商部改为农工部。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历任国家元首名录

姓名  字  号(生卒年)籍贯(省县)      任职日期     职 衔 简注
孙 文 逸仙 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 1911.12.29-1912.04.01 第一大总统 ①
袁世凯 慰亭 容庵(1859-1916)河南项城 1912.03.10-1913.10.10 第二大总统 ②
袁世凯 慰亭 容庵(1859-1916)河南项城 1913.10.10-1916.06.06 总   统 ③
黎元洪 宋卿   (1864-1928)湖北黄陂 1916.06.07-1917.07.01 总   统 ④
冯国璋 华甫   (1859-1919)河北河间 1917.07.06-1918.10.10 代 总 统 ⑤
徐世昌 菊人 涛斋(1855-1939)直隶天津 1918.10.10-1922.06.02 总   统 ⑥
黎元洪 宋卿   (1864-1928)湖北黄陂 1922.06.11-1923.06.03 总   统 ⑦
曹 锟 仲珊   (1862-1938)直隶天津 1923.10.10-1924.11.02 总   统 ⑧
段祺瑞 芝泉 正道(1865-1936)安徽合肥 1924.11.24-1926.04.20 临时 执政 ⑨
张作霖 雨亭   (1875-1928)奉天海城 1927.06.18-1928.06.03 大 元 帅 ⑩
  简注
  ① 为南北统一,孙中山荐举袁世凯以自代而辞职。因袁世凯未南下就职,至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职后,孙中山于4月1日始行解职。副总统黎元洪。
  ② 因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而解职。副总统黎元洪。
  ③ 1916年1月1日,僭称“皇帝”,改号“洪宪元年”,至1916年3月22日下令撤消帝制,23日废止“洪宪”年号。因帝制失败,羞愤成疾身亡。副总统黎元洪。
  ④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黎元洪以副总统继任。1916年10月30日国会补选副总统,冯国璋当选。因安徽督军张勋“复辟”发生,黎元洪总统呈请辞职。
  ⑤ 1917年7月在南京摄行总统事,8月入京。后遭受皖系压迫,于任期届满即行退职。
  ⑥ 1918年9月自当选总统,因直系军阀邀请黎元洪复任总统,以便他日推举曹锟为总统之企图,故逼徐世昌退位,1922年6月2日通电辞职。1922年6月11日黎元洪入京复任总统,其间由阁员高凌蔚摄总统职务。副总统未选出。
  ⑦ 因直系军阀拥戴曹锟为总统,被迫去职。
  ⑧ 冯玉祥倒戈叛离吴佩孚,遂于1924年10月23日发生“北京政变”,曹锟被幽禁于延庆楼,11月2日被迫通电辞职。并咨旧国会参、众两院辞职。将总统印信移交国务院,代理国务院总理黄郛即宣告摄行总统职务,至同月24日始解职。
  ⑨ 因未获奉系张作霖支持,且联奉拒吴(佩孚)计划又告失败,乃通电下野,返居津门。段祺瑞下野去职后,北京政府先后由兼代国务总理胡维德、杜锡珪、顾维钧等摄行执政权。
  ⑩ 自国民革命军进迫京津后,张作霖深感被围,乃通电声明率军退出关外,返回东北。1928年6月6日,北京和平解决,北京各个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至同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序列,全国始告形式上的统一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历任国家首脑(国务院总理)名录】

(1912.03.29-1928.06.03)*

   姓名  字(生卒年)籍贯(省县)     任职日期     职 衔     简 注
唐绍仪 少川(1860-1938)广东香山 12.03.13-12.06.27 国务总理   与袁世凯政见不合辞职
陆徵祥 子欣(1871-1949)江苏上海 12.06.29-12.09.22 国务总理   因不容于国会称病辞职
赵秉钧 智庵(1859-1914)河南汝州 12.08.20-12.09.24 代理国务总理 国务院改组而去职
赵秉钧 智庵(1859-1914)河南汝州 12.09.25-13.07.16 国务总理   因宋教仁案嫌疑称病请辞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3.05.01-13.07.16 代理国务总理 以陆军总长代理
朱启钤   (1872-1964)贵州开阳 13.07.19-13.07.31 代理国务总理 以交通总长代理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3.07.19-13.07.31 代理国务总理 以陆军总长代理
熊希龄 秉三(1870-1937)湖南凤凰 13.07.31-14.02.12 国务总理   因财政困难而辞职
孙宝琦 慕韩(1867-1931)浙江杭州 13.07.19-13.07.31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徐世昌 菊人(1855-1939)直隶天津 14.05.01-15.10.26 国务卿    不满袁帝制辞职
陆徵祥 子欣(1871-1949)江苏上海 14.10.26-15.12.21 代理国务卿  以外交总长代理
陆徵祥 子欣(1871-1949)江苏上海 15.12.21-16.03.22 国务卿    改组内阁而去职
徐世昌 菊人(1855-1939)直隶天津 16.03.22-16.04.22 国务卿    辞职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6.04.22-16.06.29 国务卿    袁世凯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6.06.29-17.05.22 国务总理   与黎元洪政见不合被免职
伍廷芳 秩庸(1842-1922)广东新会 17.05.22-17.06.12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江朝宗 宇澄(1861-1943)安徽旌德 17.06.12-17.06.24 代理国务总理 以步兵统领代理
李经羲 仲轩(1859-1925)安徽肥东 17.06.24-17.07.01 国务总理   因张勋复辟解职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6.07.14-17.11.22 国务总理   与冯国璋政见不合令辞职
汪大燮 伯唐(1860-1929)浙江钱塘 17.11.22-17.11.30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王士珍 聘卿(1861-1930)河北正定 17.11.30-18.02.20 国务总理   因病请辞
钱能训 干丞(1870-1924)浙江嘉善 18.02.20-18.03.23 代理国务总理 以内务总长代理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18.03.23-18.10.10 国务总理   自知武力不容于国人请辞
钱能训 干丞(1870-1924)浙江嘉善 18.10.10-18.12.20 代理国务总理 奉命真除国务总理
钱能训 干丞(1870-1924)浙江嘉善 18.12.20-19.06.13 国务总理   受五四影响全体引咎辞职
龚心湛 仙舟(1871-1943)安徽合肥 19.06.13-19.09.24 代理国务总理 以财政总长代理
靳云鹏 翼青(1877-1951)山东济宁 19.09.24-19.11.05 代理国务总理 奉命真除国务总理
靳云鹏 翼青(1877-1951)山东济宁 19.11.05-20.07.02 国务总理   受安福系压迫而辞职
萨镇冰 鼎铭(1859-1952)福建侯官 20.05.14-20.08.09 代理国务总理 以海军总长代理
靳云鹏 翼青(1877-1951)山东济宁 20.08.09-21.05.10 国务总理   为排除安福系人员请辞
靳云鹏 翼青(1877-1951)山东济宁 21.05.10-21.12.18 国务总理   因财政困难无法解决辞职
颜惠庆 骏人(1877-1950)江苏上海 21.12.18-21.12.24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梁士诒 翼夫(1869-1933)广东三水 21.12.24-22.05.05 国务总理   直奉战争失败而被免职
颜惠庆 骏人(1877-1950)江苏上海 22.01.25-22.04.08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部长代理
周自齐 子廑(1871-1923)山东单县 22.04.08-22.06.12 代理国务总理 以教育总长代理
颜惠庆 骏人(1877-1950)江苏上海 22.06.12-22.08.05 国务总理   请假出京内阁改组而辞职
王宠惠 亮畴(1881-1958)广东东莞 22.07.31-22.08.05 代理国务总理 以司法总长代理
唐绍仪 少川(1860-1938)广东香山 22.08.05-22.09.19 国务总理   未到任由王宠惠兼代
王宠惠 亮畴(1881-1958)广东东莞 22.09.19-22.11.29 国务总理   失直系洛吴派支持请辞
汪大燮 伯唐(1860-1929)浙江钱塘 22.11.29-22.12.11 国务总理   不为直系津保派欢迎辞职
王正廷 儒堂(1882-1961)浙江奉化 22.12.11-23.01.04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张绍曾 敬舆(1879-1928)河北大城 23.01.04-23.06.06 国务总理   迫黎元洪下台而辞职
高凌蔚 泽畲(1870-1939)直隶天津 23.06.14-23.10.10 摄政内阁总理 内阁摄政大总统职务
高凌蔚 泽畲(1870-1939)直隶天津 23.10.12-24.01.10 代理国务总理 新阁正式成立而去职
孙宝琦 慕韩(1867-1931)浙江杭州 24.01.10-24.07.02 国务总理   因曹左袒王克敏而辞职
顾维钧 少川(1888-1985)上海嘉定 24.07.02-24.09.14 代理国务总理 以外交总长代理
颜惠庆 骏人(1877-1950)江苏上海 24.09.14-24.10.30 国务总理   总统曹锟被囚而解职
黄 郛 膺白(1880-1936)浙江嘉兴 24.10.30-24.11.24 摄政内阁总理 内阁摄行总统职务
段祺瑞 芝泉(1865-1936)安徽合肥 24.11.24-25.12.31 临时执政   临时总揽军、民两大政权
许世英 静仁(1873-1964)安徽东至 25.12.26-26.03.04 国务总理   不满段祺瑞之所为而辞职
贾德耀 崑亭(1880-1940)浙江瑞安 25.02.15-26.03.04 代理国务总理 以陆军总长代理
贾德耀 崑亭(1880-1940)浙江瑞安 26.03.04-26.04.20 国务总理   随段祺瑞下野而辞职
胡维德 馨吾(1863-1933)浙江吴兴 26.04.20-26.05.13 代理国务总理 内阁摄行临时执政权
颜惠庆 骏人(1877-1950)江苏上海 26.05.13-26.06.22 国务总理   内阁会议后即行辞职
杜锡珪 慎丞(1874-1933)福建闽侯 26.06.23-26.10.05 代理国务总理 以海军部长代理
顾维钧 少川(1888-1985)上海嘉定 26.10.05-27.01.11 代理国务总理 以财政总长代理
顾维钧 少川(1888-1985)上海嘉定 26.01.11-27.06.16 国务总理   因北京政局已到穷途辞职
胡维德 馨吾(1863-1933)浙江吴兴 27.06.16-27.06.19 代理国务总理 以内务总长代理
潘 复 馨航(1883-1936)山东济宁 27.06.20-28.06.03 国务总理   国务院解散随张作霖出关
  * :① 北洋政府政权管理形式颇多,在短短的17年统治中,中央行政制度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立宪制、地方自治制、执政制和大元帅制形式,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构。政权执政形式更迭之多,堪称叹为观止。
   ② 北洋政府第一届国会采用两院制,设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员代表地区,大部分由各省议会在省议员中选举产生。众议员代表人口,每80万人口中选举1名众议员。参议员任期6年,每2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任期3年,到期全部改选。
   ③ 1916年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1917年进行第一次文官普通考试。文官考试分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两种。高等考试参加者的条件为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普通考试者的参加条件为年满20岁的中国男子。文官共分为特任、简任、荐任、委任等四级。简任、荐任、委任官分为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