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烫睫毛多少钱:中国古代玻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18:13
 中國古代玻璃 玻璃與琉璃

  

 

   近日,在佳士得(香港)2010秋拍会中,“妙色莹然-舒思深伉俪珍藏宫廷御制艺术精品”的一批清代玻璃器以高价成交引起我们的关注,很多展品均以数倍估价比拍出。

 

    估价比指的是成交价与最低估价的比例。估价比大,是一轮行情刚刚开始时,经常会出现高于高价三四倍的成交价,说明此类行情最具爆发力、冲击力;当行情发动时,求大于供,好的拍品十分难得,买家高价追捧;反之估价比小,落差也小了,就不再是追踪热点,市场相对平衡。

 

    为何这次产生大估价比?我认为在国际大拍中,中国古代玻璃的批量拍卖还是少见的,中国古代玻璃的收藏体系还未建立,社会大众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够。但这是一个征兆,这次成功的拍卖,使得我们见到中国古玻璃收藏正日见兴盛。


    这次拍卖中可见到清代玻璃器明显受到追捧,而中古高古的玻璃器成交价略低。当然这是与宫廷制品及类比瓷器拍卖产生的常见现象,并不奇怪。我们相信,由玻璃器的成功拍卖,一定会带起其他玻璃制品的拍卖活动,收藏界也会越来越重视“玻璃”这个杂项中的小小门类。


    以下挑选此次拍卖中一些代表性古代玻璃器,并附成交价格详情,敬请欣赏!

 











































































琉光十色-中國古代玻璃工藝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数: 753 更新时间:2008-8-17 22:05:15

 

 

 

《魏志》:「大秦國多赤、白、黑、綠、黃、青、紺、縹、紅、紫十種琉璃。」


前言


工藝的肇生是基於實用的需求,從時間上溯源,可以遠至原始人類的生活。最早出現的人類,生活不外乎尋找食物、獵殺動物、與自然爭戰,為了實際需要,學會利用各種不同的工具與器物,起先是從材料物質進行選擇,就近拾獲的木頭、石頭利用,而後逐漸用人力加以修改以符合實際需要,工藝品的發芽便在此時底立。這種以天然物質為本逐漸用人為加工的工具,一方面增加了效能,一方面也參入使用者對該項器物的期許與認識,在工具或器物上,除了效能之外又增加一些符號、紋飾、變化,工具以及器物也就有了審美的需要,在經過長時間的演變與發展之後,物品製作更求精緻完善,美術性質越發受到重視且成為欣賞的對象,工藝品與其他藝術有了相同的地位。


在中國眾多工藝品中,玻璃工藝是一門頗具特色的項目,除卻其本身材質上的特色之外,歷經多次的東西方交流,讓器物本身充滿了許多謎樣的故事。但是吾人相信,工藝品的本身便具備有各自的物性,也有起伏,或是發達,或是凋敝,興盛與衰微常常會因為時間的長短而有所改變,無論從簡單而繁複,或是從茂密轉而為單純都是依循著當時的社會需要而進行改變。探究其在中國歷史上的興革變動,實際上也正是探究中國物件使用的觀念的轉換。


發展的軌跡


這項工藝在中國出現的時間,目前尚未有一個定論,在中國更是緩慢的進行,考量中國工藝史,早在商周時期便有良好的冶金技術,製作出精采而多樣的青銅器皿,各種酒器、禮器,其陶器的製作水平也已達某種高度,技術面的要求並不難達成,唯獨這種工藝品無從蓬勃發展,其中原因便耐人尋味,從中西文明發展的歷程來看,中國的寶石收藏的動作較西方來得晚,[1]雖然從考古的紀錄中可以知道中國在西周時期便有玻璃珠的出現,[2]但是就產出的地點以及其工法都沒有更明確的說明,也就是說,這種玻璃珠雖然不同於西方所製作出來的玻璃,但是卻也無法證明這便是中國所獨立產出的。

 

有學者針對中國早期各項工藝的製作過程進行玻璃的產生緣由,認為玻璃的產生可能是來自當時在燒製陶器所用的釉料,在表面施釉不勻的狀況下,出現晶瑩明亮的小塊,也可能是冶鍊青銅過程的殘留礦渣所引發對這種器物的興趣而展開工藝品製作的趨勢,[3]這種從認為玻璃是由同時期其他物件製作過程所衍生的想法,大抵可以成立。只是這樣的說法底下,中國開始製作玻璃的時間就有必要在向前推,時間可能在早商時期便開始有這種工藝品的製作。


從中國目前出土的玻璃器物來看,最早出現的是所謂「蜻蜓眼」玻璃珠,大多有穿孔,依照出土的狀況可能是佩飾、項飾、腕飾、車飾等等功能,[4]其功能主要還是與其他小玉石一般作為項鍊的珠綴。作為裝飾性器物,他的作用有如玉石一樣具有高貴的象徵意義,這一方面是因為這種玻璃珠的製作尚未普及,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面玉已經是最為尊貴,玻璃器物雖然擁有晶瑩剔透的特質,但是總不如玉石一樣堅硬耐熱。基於同一理由,我們也相信玻璃珠在中國境內的發展無法受到廣大民眾的需要。


從「蜻蜓眼」玻璃珠的外型而論,不論是平面多色或是突起崁入,製作過程絕非一次結束,而是經過多次加工。珠上的紋飾與同心圓的構成與色彩,不可否認的,與中亞、西亞的玻璃珠風格相近,也都會成為傳遞論說法的證據,認為中國玻璃珠是受到西方的影響所致,但是從一些定性的檢驗報告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些材質的成分與西方的玻璃珠有顯著的不同,[5]基於這一原因,吾人比較傾向認定中國古代玻璃珠是自己發展的一條脈絡,是不同於地中海中部、中亞、南亞的系統。


漢代的玻璃器的種類繁多,除了玻璃珠之外還有玻璃璧、玻璃杯、玻璃環等等,儘管出現多而繁的器形卻未能建立獨特的地位,璧、杯、環等都是在玉器的標準下成立,[6]工藝師追求的並不是一種透明潔淨的玻璃質感,相反的,是建立在如玉石般的溫潤。這其中透露的訊息是中國工藝中對於某種正統的既定認同,當時玉器已經是君子的象徵,[7]以玻璃器刻意去模仿無非也是企圖將這種新的工藝品導入一個更高品地的領域,在無法取得高度水平的玉石的狀況下,以此項工藝品作了補償。是以針對漢代的玻璃器物表現,吾人可以說玻璃已經在中國文化思想下開始發展。 


由於東西方因為交通的逐漸發達,商賈通過廣大的沙漠與海洋大舉進行貿易來往,隨著旅途商人的引介與貨物來往,來自西方的玻璃器物在中國領土內,開始有了明確的紀錄。[8]透明晶亮的玻璃工藝開始新一段的發展歷程,處於中國百工俱興的漢代,西方製作玻璃技術逐漸匯入以往製作的工法中,產出的形式可以符合商賈的需求,品像也與其他國家的作品相當,而最重要的一部份是,此時的玻璃器物以非單純用作裝飾或是一些典禮儀式所用的物件,相反的,其工藝作品所應有的實用性開始受到重視而且也開始其穩定的前進道路。


這種玻璃的工藝,中國雖然接受但是卻有些不同的看法,《北史?大月氏傳》中便說到在魏太武帝的時候,大月氏商人便在京師大量燒製,使得「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假使這種器物本身所進行的改變是伴隨著技術發展,那麼東漢以後發達的玻璃製品理應受到更多的重視,為何反倒是走下坡呢?用另一種方式來提出問題,為何在東漢時期已經接受了西方玻璃工藝品實用性的事實,也將技術難關克服,為何不會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或是說像佛教一樣,以中國文化為主軸,產生一種本質屬性都像中國文物的玻璃工藝?

 

其中一項重大的原因應該是官方未對這工藝品加以重視,[9]對於直接以該項工藝作為尊貴的象徵,作為貢品之類尚可接受,對於由國內自行生產則尚無需求市場;另一方面,製作玻璃也非簡單的泥土,必須去選擇一些合用的材質,而在歷史文獻中也尚未發現這種紀錄,以至於真正從事這項工藝創作者仍屬少數。

 

 

 

就現今出土的狀況來看,漢代主要製作玻璃的地方可以分成三的地方,一是中原地方,沿襲周朝的鉛鋇玻璃;二是河西走廊地區,也是鉛鋇玻璃但是加入鈣鈉作為助燃物;三是嶺南地區,生產鉀硅玻璃。這種工藝品在中國的開衍情形明顯受到材質產地、東西方不同文化交流的衝擊,而在社會大眾未能明確接納其特有性質,而只視之為玉石的替代品的情況之下,玻璃工藝雖短暫的成為一時的雅好,但也只能保有西方色彩,以特有獨立的姿態面對中國。


據文獻記載,西域的物資與工藝早從秦代便開始進入中國。絲路為中國與其他地區建立了溝通的管道,也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透過商賈的往返,西方的工藝美術更加快速的進入中土。經由這一途徑,羅馬與波斯的玻璃器物進到中國,除此之外,在海洋世界到來之時,從歐洲啟航的船舶也將西方工藝充作貿易品,對世界開始散佈,船舶所到之口岸也接受到異域的工藝技術。

 

同時期在西方玻璃工藝技術已經出吹、拉、纏等多種繁密的工法,器型從裝飾轉向作為容器為大宗。在唐代這個偉大的帝國版圖,將中國的傳統文明創作與特色遠播到中亞地區,相對等的,此一地區的工藝作品也大量納入中原,這種作為容器的玻璃工藝品,便是這一時期的昂貴舶來品。從色澤、紋飾、造型等三方面還能明顯分辨出其產地來於何處。[10]按照印度佛教習俗,常以玻璃製作代表佛骨之舍利子與盛舍利子的瓶子,而在唐宋時期,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快速,民間信仰更有風行草偃之勢,隨著佛教中國化的影響,這時期的玻璃工藝也與整個佛教界關係密切。[11]


這種特為某些要求而進行的工藝品,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緩緩的前進,從商周到明清,玻璃大部分都只是作為替代之用,連大量進行生產的需求都不曾出現過。加上境內的工法未能做出突破與改變,中土流傳的器皿多從外地進口,作為工藝品的玻璃無法跟陶器相抗衡,也不受到重視。直到明清交際出現的鼻煙壺,玻璃工藝才受到世人的關心。


玻璃鼻煙壺的出現雖然也是來自西洋,[12]但是卻在中國人的巧思下得到最大的創作天地。鼻煙是一種煙末,在傳入中國時便以玻璃瓶盛裝,主要便是利用玻璃瓶品質堅密,不易受潮的特性。在傳入中國之後,這種西洋玩意兒受到皇帝喜愛,達官顯要嬪妃仕女紛紛效之。因為需求的大量增加,供給也就相對提高,也促使製作技術的不斷突破。為了使作品得到更多的賞識,各地匠師也發展出具地方特色的玻璃鼻煙壺。如於雍正乾隆時期的「古月軒」,是一種玻璃胎上畫琺瑯的鼻煙壺、光緒年間的楊州套彩鼻煙壺等等。[13]在鼻煙壺發展歷程中,除了玻璃製品之外,還有用玉、瓷、瑪瑙等,但是不同於過去以玻璃摹作玉璧的情勢,在鼻煙壺的製作過程各個材質都各自展現其本質趣味。而且,在玻璃鼻煙壺中已能結合中國傳統其他藝術與工藝,開創一條自己的路線不在是其他材質的附庸。 

 


結語 


關照中國工藝品的發展,走向精緻巧妙是一條常有的途徑。但是要能夠於世界舞台上建立出獨特的地位則必須有更多更豐富的資源加諸於上。文化資產是中國工藝發展的契機,自既有的技術基礎上出發,吸納數千年來的思想,增進物品的內涵,提昇欣賞的面向,是工藝未來發展的方向。回顧數千年前的玻璃珠、玻璃璧等等雖然具備有古文物的特殊地位,但是卻未能對整個世界的文明發展標示出中國地位,反倒是在清代發展的鼻煙壺,不僅具備玻璃技術同時也結合中國傳統的思想,在紋飾構圖上大量採用中國傳統的象徵符號,將其表徵涵義傳達心中所想所欲,使之欣賞把玩之餘也同時咀嚼文化美感。在今日,玻璃工藝逐漸受到國際重視,更加要注意到對傳統的汲吸與反省。 中國古代玻璃研究散論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整理 點擊數: 872 更新時間:2008-11-4 21:21:47

 

   玻璃一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印度的佛經的漢譯而出現,其與琉璃並無嚴格分別。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即已出現了本土的玻璃製造業,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西方玻璃製作工藝傳入我國。中國早期製作的鉛鈉玻璃與西方鈉鈣玻璃原料成分不同。主要可分為飾物類、仿玉類、日用類等。中國古代玻璃工藝發展滯緩的原因主要在於質地不堅並且青銅、製瓷等製造技術的高度發達在一定程度上也抑製了它的發展。


  一
  中國最早有關玻璃的記載始見於《尚書·禹貢》①此書中把在冶炬青銅或煉丹時所形成類似於玉的一種副產品被稱為“繆琳”,《楚辭》②中也曾多處出現“陸離”一詞。雖然以上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就是如今我們所謂的玻璃,但正式出現玻璃一詞則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印度佛經的漢譯而出現的。如《佛說阿彌陀經》③中即有“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階道金、銀、琉璃、玻黎合成……”等文句。當時所譯佛經中“琉璃”與“玻璃”等字經常並用。玻璃在中國古代還有“頗黎”、“流離”、“藥玉”等不同的名稱。

 

  至於琉璃與玻璃的關係在我國第一部有關琉璃工藝的專著—《顏山雜記》④中有“琉璃者,石以為質,硝以和之,礁以鍛之,銅、鐵、丹鉛以變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銅、鐵、丹鉛則不精,三合而後生。”的記載,可知所謂的琉璃即是指類似於現代矽酸鹽類的低熔點人工玻璃。但有些學者認為玻璃是指人工製成的,並且透明,而琉璃是天然形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類如玉或某些寶石。其實自然界中的岩石其基本構成成份與矽酸鹽玻璃的成分差不多,如果地下岩漿在火山爆發時迅速冷凝硬化就能形成天然玻璃,比如褐色、半透明的黑曜石。這種天然玻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玻璃,因此琉璃與玻璃難於確定它們的區別。到清代之後,琉璃所指的則是用於建築上的低溫彩陶所燒成的釉麵磚瓦,清末將玻璃製品就改稱為料器了。

 

 


  二
  先前一般學者認為我國古代的玻璃是從外國傳來的,但考古證明,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我國就已有了玻璃製造業。目前我國發現最早的琉璃包括洛陽龐家溝西周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白色琉璃珠、洛陽中州路西周墓出土的淡綠色琉璃珠、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琉璃珠與琉璃管等。文物的化驗結果表明,我國古代的琉璃屬鉛鋇玻璃,通過同位素法證實,中國用於玻璃製造的鉛原料礦源不存在於西方玻璃製造中心及附近地區,因而完全可以肯定,中國古代已有自己本土獨立的玻璃製造業。


  自春秋戰國至漢代玻璃的製造發展較為緩慢,但在長沙地區發現的一百多座楚墓中,有八十多座出土了琉璃璧。這些琉璃器多是仿玉而製,色彩有深綠、米黃、淺綠、乳白等,可推見當時長沙地區大概是古代琉璃的重要產地之一。而在廣州、揚州、包頭、洛陽、邯鄲等地區漢墓中出土的琉璃珠飾所反應的工藝技術也都基本上繼承了戰國時期的傳統,生產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原、河西走廊、嶺南三地。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玻璃工藝有了一定發展。《魏書》⑤大月氏條載:“世祖時,其國人商販至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采礦其國山石,於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抱樸子》⑥中也有:“外國作水精碗,實是合五種灰以作之,今交、廣多有得其法而鑄之。”的記載。從以上兩種文獻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首先是證實了當時國內確實已製造玻璃器皿。其次是證實了此時隨著中外交流的加強,在輸入了西方玻璃的同時,還輸入了西方的玻璃製作工藝技術。與古代文獻相印證的是在河北景縣、定縣,遼寧北票,南京及象山等地均發現了當時所製的玻璃碗、杯、缽、注等。

 

 


  三
  中國古代玻璃的基本成份在西周至魏晉南北朝時主要以鉛鋇為主。這種玻璃熔點較低,質地脆而易碎,其在製作過程中的配方並不穩定,因此早期玻璃製作工藝因受質地所限僅采用了與青銅器相同的範鑄法。其具體過程是:先塑出實心泥模確定器形,並雕琢紋飾,然後將已加工好的範泥貼在模上,使模上的紋飾壓印在範泥上,待範泥半幹後分割取下即成外範。分範後再將母模的表麵刮去一層,形成內範,刮去的厚度即是器壁的厚度。待內範與外範陰幹定型後再經燒製,即成陶範,最後經過澆鑄、冷卻等工序,帶有紋飾的玻璃器就鑄成了。

 

  後來也有少數玻璃製品采用了纏瀉、滴凝、擰練等技術手段。進入南北朝後西方鈉鈣玻璃傳入我國,這種玻璃質地比鉛鋇玻璃強度大,耐熱性好,加之西方吹製法的傳入使中國玻璃工藝有了較前期更快的發展,尤其明清兩代更是我國古代玻璃製造業發展的盛期。據《顏山雜記》⑦所載,山東博山的顏神鎮在明代已成為玻璃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當時已能製作青色玻璃棍串成的簾子。至清康熙年間,宮廷在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下設立了玻璃廠,進行所謂料器的生產,其所用原料和匠師主要來自廣州與博山兩個重要玻璃產地。

 

  乾隆至嘉慶初年玻璃工藝達到了當時的極盛時期,內廷玻璃廠融合了我國南北與歐洲的玻璃工藝技法,用不同的技術製成了不同裝飾效果的玻璃製品,主要包括套料、攪料、刻紋、金星料等。所謂套料就是用多種不同色彩的原料套燒,然後磨花形成富有不同層次和地色的紋飾效果。攪料則是在高溫狀態下用不同色彩的原料攪和成賦予自然斑紋的玻璃。玻璃的顏色主要包括紅、黃、白、黑、金、綠、紫等多種,因而可任意仿製翡翠、琥瑚、白玉等。


  四
  從考古發現的古代玻璃文物來歸類,大至可以看出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多為飾物類,戰國至西漢主要以仿玉類為主,南北朝之後玻璃工藝獨立化,形式與工藝呈多元複合的發展趨勢,並且更加日用化。


  在戰國時期的飾物中有一類值得一提,即西亞的玻璃眼經由遊牧民族傳入中國,中原玻璃匠師即仿製成蜻蜓眼管飾。到戰國晚期,已能以精湛的手工技術在管上凸嵌彩斑讕綺麗奪目的蜻蜓眼珠。其管形質似與琮相類,也具趨吉避邪之寓意,此飾物在戰國古墓中已多見出土。仿玉類玻璃器在古代主要作為玉的代用,因在西漢的殮葬製度中嚴格界定了玉為皇族與王族專用,所以在西漢使用似玉的玻璃器進行殮葬是相當普遍的,這類器形以璧、環、璜及佩飾、劍飾、七鞘飾為主,甚至還曾經考古發現過了仿玉衣的玻璃衣片⑧。

 

 


  五
  中國古代比西歐玻璃工藝發展滯緩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中國古代的製陶、青銅、製瓷、漆器等工藝高度發達,使玻璃工藝發展的要求不是很迫切,從而在某種程度上抑製了玻璃工藝的發展,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西方玻璃配方與技術傳入中國之後仍未如歐洲玻璃工藝發展興盛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是中國早期本土玻璃的質地並不理想,造成了玻璃裝飾工藝技術的滯後。這一點可以在古代文獻中體現出來,如《演繁露》⑨中記載:“中國所鑄玻璃……色甚光鮮,而質則輕脆,沃以熱酒、隨手破裂。凡其來自海舶者,製差樸鈍,色亦微暗,其可異者,雖百沸湯注之,與磁銀無異,了不損動”。《諸蕃誌》⑩中也有“琉璃出大食諸國,燒煉之法與中國同。其法用鉛、硝、石膏燒成,大食則添入南硼砂,故滋潤不烈,最耐寒暑,宿水不壞,以此貴重於中國。”的文句。可見質地脆而易碎,不耐高溫等問題在本土玻璃製作工藝中並未能很好得以解決。


  注釋
  ①《尚書·禹貢》傳春秋,孔丘偏撰。
  ②《楚辭》戰國,屈原、宋玉等著,漢,劉向輯。
  ③《佛說阿彌陀經》姚秦,鳩摩羅會譯。
  ④⑦《顏山雜記》明,孫廷銓著。
  ⑤《魏書》北齊,魏收撰。
  ⑥《抱樸子》兩晉,葛洪著。
  ⑧1977年江蘇邗江西漢妄莫書墓曾出土玻璃衣片近六百片
  ⑨《演繁露》宋,程大昌著
  ⑩《諸蕃誌》宋,趙汝適著。


  參考文獻
  《琉璃》王敏,《上海工藝美術》1998年第3期。
  《古代的琉璃》將玄怡,《文物》1959年

 

水晶玻璃的發展曆史與未來趨勢分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開始流行水晶(crystal)熱,香奈爾、迪奧等名牌時裝也用施華洛世奇水晶(Swaroski crystal)裝飾,水晶也由首飾、裝飾品、陳列品走向時裝、鞋帽、鍾表方麵。

 

    國外一些知名的建築玻璃企業也生產水晶平板玻璃及水晶玻璃建築製品,在高檔建築上應用。國外,很早就出現了水晶俱樂部,有大批的水晶迷。國內也有水晶城、水晶宮等專門從事水晶玻璃加工的縣市與鄉鎮。

    但是目前國內外非學術報刊、網站、企業宣傳材料等所稱水晶crystal,按詞典上的中文譯名為晶體,並不是傳統上的石英晶體(quartz crystal),更不是國內某些水晶城加工水晶球、水晶工藝品所用的K9光學玻璃,水晶玻璃就是晶質玻璃。我國江蘇東海等石英產地,水晶仍然為傳統上的石英晶體。

 

    本文就水晶玻璃的沿革、水晶玻璃的現狀和水晶玻璃的發展方向進行探討。

 

    水晶玻璃的發展曆程

 

    水晶玻璃已有悠久曆史,遠古時代由於玻璃原料雜質多,熔化溫度不高,玻璃沒有熔化好,有大量未熔砂粒、氣泡等缺陷,同時原料中鐵、錳、鈦等著色金屬離子很多,玻璃往往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到了13世紀,威尼斯人采用含雜質較少的石英岩和Levant的含鈉的草木灰,熔化成無色透明的玻璃。15世紀時,原料質量更有了進一步改進,用Ticino河下遊純粹的石英砂和草木灰沸水溶液中再結晶的純堿,得到的玻璃透明度比過去明顯提高,與水晶相似,故命名為Cristallo,是一種鈉鈣水晶,其成分範圍(質量分數)為[1] SiO2 70.0%~71.5%、Al2O3 0.8%~1.31%、CaO 4.07%~4.72%、MgO 1.47%~1.66%、K2O 2.84%~4.55%、Na2O 15.2%~16.8%、Fe2O3 0.25%~0.51%、MnO 0.26%~0.51%、SO3 0.19%~0.31%、Cl 0.62%~0.92%、P2O5 0.15%~0.24%,此成分中Fe2O3 、MnO為礦物原料中的雜質, Cl 、P2O5均為草木灰純堿中雜質。

 

    鈉鈣水晶玻璃成分與現代器皿玻璃成分有些相似,K2O+Na2O含量比較高,CaO+MgO含量比較低,玻璃易熔,適合於手工操作。13世紀以後,波希米亞人(Bohemian)在波希米亞(Bohemia,今屬捷克)和西裏西亞(Silsia)地區建立了十幾個玻璃廠,除了要優質的石英砂為原料外,還用含碳酸鉀的森林木材灰,如山毛櫸林(beeth forests)的木材灰為引入堿性氧化物的原料,於是製成折射率較高的透明玻璃,也稱水晶玻璃(crystalex),文獻上為了與威尼斯水晶玻璃相區別,稱為波希米亞水晶玻璃(Bohemia Crystalex),由於用森林的木材灰為原料,故又稱森林玻璃(Forext Glass)。波希米亞水晶玻璃為鉀鈣成分,含SiO2 75%~77%、CaO 5%~6%、K2O 15%~17%,玻璃的折射率nD為1.48~1.49,此係統稱為鉀鈣水晶玻璃。

 

    後來為了改進性能,在成分中加入Na2O和少許B2O3,改稱為鉀鈉鈣水晶玻璃,目前捷克生產的此類型水晶玻璃成分(質量分數)為SiO2 75.5%、B2O3 0.2%、CaO 6%、K2O 4.8%、Na2O 12.8%。鉀鈣和鉀鈉水晶玻璃主要產地為離布拉格90km的諾維波爾(Nov? Bor)小鎮,產品的技術指標為:密度2.444g/cm3,折射率nD(20℃)為1.50002,平均色散(20℃)為830×10-5,線膨脹係數為89.1×10-7℃-1,耐酸性(按ISO 719標準,0.01mol/L的HCl在98℃侵蝕後玻璃表麵單位麵積失重)為1.98mg/dm2,液相線溫度950℃[2]。

 

    中世紀時波希米亞的水晶玻璃製造技術逐漸傳到中歐和西歐,英、法等玻璃廠大都采用波希米亞鉀鈣和鉀鈉鈣玻璃成分,熔化溫度比較高,需要優良木材作燃料,砍伐了大量森林,1615年英國皇室下令禁止用優質木材作為玻璃廠燃料,影響了玻璃廠生產。1670年英國人Ravenscroft發現在玻璃成分中加PbO後,不僅降低了玻璃的黏度和熔化溫度,玻璃易於熔化,料性長,成形方便,而且玻璃光澤度增加,更顯晶瑩剔透,並容易刻磨,就將鉛玻璃投入生產,稱為lead crystal。鉛水晶的折射率、色散、密度均比鈉鈣水晶(Cristallo)、鉀鈣水晶(crystalex)為高,熔化、成形、刻磨性能均優於鈉鈣和鉀鈣水晶,因而得到推廣。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水晶玻璃廠大都建立在18世紀左右。1764年Ranaut在法國巴卡拉(Baccarat)的一個小村莊建立了玻璃廠,當時僅是一個家庭小作坊,生產平板玻璃、鏡子以及仿波希米亞的水晶玻璃,當Ravenscroft發明鉛玻璃後,巴卡拉也製造了鉛水晶,含PbO 24%,稱為全鉛水晶。1830年開始生產彩色的水晶玻璃,以後又生產乳濁水晶玻璃和半透明仿蛋白石玻璃、仿瑪瑙玻璃,後來又推出了綠色的乳濁水晶玻璃,彩色和乳濁水晶玻璃成為巴卡拉的特色。1855年在巴黎博覽會上,巴卡拉展出了5.182m(17英尺)高的水晶玻璃燭台和7.010m(23英尺)水晶玻璃噴泉底座;1972年在裏斯本的國際博覽會上,巴卡拉又展出了重達90.72kg(200磅)的地球與月球的水晶玻璃主體雕塑。150多年來,雖然產權多次易手,廠名幾度變更,但巴卡拉的名牌始終深入人心,在法國甚至在歐洲,提到鉛水晶,就會想到巴卡拉。

 

    1783年喬治和威廉叔侄兩人在英國沃特福德(Waterford)建立玻璃廠,生產含PbO30%的全鉛水晶玻璃。1851年英國第一個世界博覽會在倫敦舉行,設計師Paxton以生鐵預製梁、柱、屋架,用沃特福德的玻璃來做牆麵、屋頂,建成通體透明的水晶宮,建築物長度563m,寬度124.4m,外形是階梯形的長方體,上麵加一個? 頂,建築總麵積74000m2,玻璃總麵積接近9300 m2,稱為水晶宮展覽會(Crystal Palace Exhibition),開創了玻璃建築的新紀元,在世界建築史占了一席重要的地位。

 

    比起曆史悠久的威尼斯和波希米亞玻璃來,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玻璃,隻有一百多年曆史。施華洛世奇公司是由捷克人丹尼爾·施華洛世奇(Daniel Swarovski)從波希米亞移民到奧地利的Wattens鎮於1895年建立。施華洛世奇製造含PbO32%的高鉛水晶玻璃,特別著名的是用高鉛水晶作仿鑽石(水鑽)、紅寶石、藍寶石、紫晶、鈦藍寶石、印度紅寶石以及半透明和不透明乳濁玻璃製造的如白色蛋白石、紫羅蘭蛋白石、海藍蛋白石、橄欖石、電氣石、黃玉等。施華洛世奇開創了將水晶應用到時裝、鞋帽、鍾表上的先例,擴大高鉛玻璃的應用範圍。

 

    19世紀20年代俄國聖彼德堡皇家玻璃廠生產了大體積的花瓶、水罐、甕以及家具,1828年為波斯國王製造了水晶玻璃藍色沙發。

 

    雖然我國戰國時代楚國人已用石英砂、方鉛礦、重晶石為原料製造了鉛鋇矽酸鹽成分玻璃的劍首、劍珥、玉璧等裝飾玻璃,但這些玻璃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深色玻璃,與近代的鉛水晶玻璃有明顯的區別。西漢以後,我國製造的玻璃成分由鉛鋇矽酸鹽成分轉向鉛玻璃成分,製造了透光度較好的玻璃,古代文獻上認為此時玻璃外觀與水晶或玉石相似,起了代替玉的效果,但從實物來看,這些玻璃不能稱為鉛水晶玻璃。

 

    20世紀50年代我國研製的鉛玻璃,主要是光學玻璃的火石玻璃,用作光學材料,60年代研製了防輻射用的鉛玻璃。到了70年代大連、上海等器皿廠才研製了真正意義上的中鉛(PbO>24%)和高鉛(PbO>30%)水晶玻璃。

 

    近年來,國內某些知名的傳統器皿玻璃廠由於種種原因,基本已不生產鉛水晶玻璃,目前有兩種類型的企業在生產水晶玻璃,一類是生產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的大型企業,利用其光學玻璃生產設備和技術優勢,生產鉛水晶玻璃;另一類是合資或民營企業,利用進口連熔電爐生產高鉛或中鉛水晶玻璃。

 

 

 

    水晶玻璃的內涵及外延

 

    按照美國ASTM C162-89對水晶玻璃(crystal glass)的定義為一種高透明度,常用於製造藝術品或餐具的無色玻璃。按此定義範圍很廣泛,威尼斯的鈉鈣水晶(Cristallo)、波希米亞的鉀鈣水晶和鉀鈉鈣水晶玻璃(Crystalex)和鉛水晶均應包括在內。但目前很少有人將威尼斯的crystallo 看成水晶玻璃,基本上已成為一個曆史名詞。


    歐洲共同體(EEC)於1972年以312/1972文件形式公布指導原則,規定鉛水晶玻璃分為[3]:
    (1)全鉛水晶(Full lead crystal) 含PbO≥30%,密度d≥3.0g/cm3,折射率nD≥1.545;
    (2)鉛水晶(lead crystal)? 含PbO≥24%;
    (3)水晶玻璃(crystal glass)未明確規定PbO含量,但指出德國市場對含PbO18%、d≥2.7的玻璃,可稱PRESSB LEL KRISTALL或BLEIKRISTALL GEPRESST。


    EEC 312/1972文件雖已公布30多年,但仍在執行,此文件明確地區鉛水晶與水晶玻璃,全鉛水晶與鉛水晶不加玻璃兩字。歐洲一些國家,對此文件有所修改和補充,如歐洲九國標準BHSL 326與EEC 312/1972指導文件相似。分為:
    (1)高鉛水晶 PbO≥30%,折射率nD≥1.56;
    (2)鉛水晶 PbO≥24%,折射率nD≥1.545。


    英國 BS 3828-73中水晶玻璃規範中加以補充為:
    (1)全鉛水晶 含PbO≥30%,密度d≥3.0g/cm3,折射率nD≥1.560;
    (2)鉛水晶 含PbO≥24%;密度d≥2.90g/cm3,折射率nD≥1.545;
    (3)水晶玻璃 ZnO、BaO、PbO、K2O中單一組分或總組分≥10%,密度d≥2.45g/cm3,折射率nD≥1.52;
    (4)BaO、PbO、K2O中單一組分或總組分≥10%,密度≥2.4 g/cm3。


    法國NF B 30-004也是按EEC的指導原則,將鉛水晶玻璃分為:
    (1)30%高水晶玻璃 含PbO≥30%,密度d≥3.0g/cm3,折射率nD≥1.560;
    (2)24%水晶玻璃 含PbO≥24%,密度d≥2.90g/cm3,折射率nD≥1.545。


    奧地利則將水晶玻璃分為:
    (1)全水晶(Full Crystal) PbO≥24%;
    (2)水晶(Crystal) PbO 10%~24%;
    (3)精細水晶(Fine Crystal) PbO6%~10%。


    捷克則將鉛水晶玻璃分為:
    (1)全鉛水晶玻璃 PbO≥30%;
    (2)中鉛水晶玻璃 PbO≥24%;
    (3)低鉛水晶玻璃 PbO≥7%。


    我國尚無國家和行業標準,習慣分為:
    (1)高鉛水晶玻璃 PbO≥30%;
    (2)中鉛水晶玻璃 PbO≥24%

 

    波蘭藝術中心(Polish Art Center )則將鉛水晶定義為含PbO24%~33%。歐盟鉛水晶網站中,鉛水晶指PbO為10%~28%,密度≮2.45g/cm3,折射率nD≮1.520。

 

    在歐洲往往不是嚴格地區別全鉛、中鉛水晶,含PbO24%~30%玻璃,均可稱全鉛水晶,如施華洛世奇含PbO 32%稱全鉛水晶,沃特福德含PbO 30%稱全鉛水晶,巴卡拉和波希米亞全鉛水晶則指含PbO 24%的玻璃。但我國玻璃出口時,合同中卻嚴格要求中鉛含PbO 24%,全鉛含PbO≥30%,海關需進行分析檢測,為了達到此要求,在設計玻璃成分時,要考慮製造過程中鉛的揮發問題,一般中鉛成分設計含PbO為 25%,全鉛(高鉛)設計成分中的PbO為33%。

 

    20世紀50年代,前蘇聯和捷克等東歐國家就研製了無鉛水晶玻璃,到了上世紀末,為了防止汙染,無鉛水晶玻璃更引起人們的重視,從最早蘇聯、捷克等研究的鋇鋅水晶玻璃,發展到鋯水晶等多元水晶玻璃,目前的無鉛水晶玻璃有:
    (1)鋇水晶玻璃;
    (2)鋅水晶玻璃;
    (3)鈦水晶玻璃;
    (4)鋯水晶玻璃;
    (5)混合水晶玻璃。

 

    鉛水晶玻璃的折射率很高,色散很大,密度較高,有厚重的質感,敲擊時有金屬之聲,餘聲繞梁,優美悅耳,用作酒具,碰杯時會產生良好的效果,18世紀Harcourt設計的聖人頭馬鬱金香型高腳酒杯成為典型的造型,以後又針對不同品種的名酒,設計了不同杯型。水晶枝型吊燈和各種燈飾幾乎成為教堂、會場、賓館、高級住宅不可少的豪華燈具,沃特福德為溫莎城堡、威士敏斯大教堂、肯尼迪中心著名建築製造的大吊燈,為這些建築增光添彩。水晶的品種由酒具、水具、餐具、燈具、獎品(獎杯)、鎮紙,發展到仿珠寶、首飾、時裝、鞋帽、鍾表,以及家具、建築構件等方麵;從幾個納米的反光微珠、幾個毫米的米珠到幾十米的玻璃建築、室外雕塑;從生活用器皿、裝飾品、陳列品、藝術品到高科技產品,幾乎無所不包。沃特福德、巴卡拉、施華洛世奇水晶幾乎成為名人富豪身份的象征。

 

    每年紐約時代廣場舉行的除夕晚會,均有一個由英國沃特福德製造的直徑1.829m(6英尺)、重485.98kg(1070磅)的水晶球,內部裝有600支高亮度的鹵素燈和60支鹵素閃光燈,懸掛在高層建築物外,伴隨群眾的歡呼聲,徐徐降下,象征著新的一年開始。

 

    刻磨玻璃(cutting glass)是鉛水晶的特色產品,充分利用高鉛水晶折射率高(nD>1.57),色散大(0.0235),透明度高(1cm厚的鉛水晶可見光吸收率不超過0.5%~1%)等特性,切割、研磨、拋光成類似金剛石的棱角麵,光線可從許多棱麵反射出來,同時從棱角處也可發生折射,這些棱角也起棱鏡作用,並部分地將白光分解為七色虹彩,呈瑰麗的光輝。刻磨水晶球有224個刻磨麵,最近刻磨的鉛水晶體育比賽獎品,高達520個刻磨麵(棱麵)。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刻磨鉛水晶有奧地利的施華洛世奇(Swarovski )、愛爾蘭的沃特福德(Waterford )、法國的巴卡拉(Baccart )、英格蘭的韋伯(Webb Corbett),這些均是著名的刻磨鉛水晶產品的企業。

 

 

 

    水晶玻璃的發展方向

 

    水晶玻璃中鉛的汙染一直為眾所注目。197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注意到玻璃和陶瓷中鉛的溶出量,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對陶瓷釉中鉛、鎘溶出量作了規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ISO 7086/1和ISO 7086/2中具體規定用4%(v/v)醋酸溶液,在22℃下侵蝕1h,對容積小於600mL的空心玻璃製品,Pb的溶出量允許限量為5mg/L,容積大於600mL時,則Pb的溶出量允許限量為2.5mg/L。1991年歐洲和美國國際水晶聯盟(International Crystal Federation)作了比ISO更為嚴格的規定,在同樣條件下,Pb的溶出量允許限量為1.5mg/L[4]。

 

    加拿大安全委員會(NSC National Safety Council)對鉛水晶使用安全性提出了建議,認為每人每天鉛的攝入量不應大於5μg/d,鉛水晶玻璃裝酒時,溶出鉛量可達1~500μg/L,建議不要存放酸性液體在鉛水晶瓶內,嬰兒和兒童不要用鉛水晶奶瓶和杯,孕婦日常不要飲用鉛水晶玻璃中的液體。

 

    歐盟議會和理事會指令2002/95/ec規定在2007年7月1日起,禁止電路和電子設備含Pb、Hg、Cd、Cr6+有害物質含量為10-9級,但對鉛水晶玻璃暫時擱置。

 

    從發展趨勢看,無鉛水晶玻璃是勢在必行。29世紀50年代,蘇聯、捷克等東歐國家,一直在進行無鉛水晶的研究,80年代到90年代,西方一些國家也發表了無鉛水晶的專利。最早研究的無鉛水晶為鋇水晶和鋅水晶,如前蘇聯研製的鋇水晶含BaO為15%~30%,折射率nD為1.53~1.535,BaO含量高時侵蝕耐火材料嚴重,易出二次氣泡,且透明度、白度及折光性均較鉛水晶遜色,而且鋇水晶硬度比鉛水晶高,雕刻、研磨、拋光性能均不及鉛水晶,於是就在鋇水晶中加入ZnO代替部分BaO,如SiO2 60%、BaO 10%、ZnO 10%、K2O 10%、Na2O 10%的鋅鋇水晶,折射率為1.531,折射率還較鉛水晶為低。在矽酸鹽玻璃中,TiO2的折射指數很高(加和性指數2.2~2.4)ZrO2也比較高,蘇聯學者便研製了鈦水晶和鋯水晶,鈦的折射率高,但TiO2會增強鐵的著色能力,對水晶玻璃的透明性和白度不利,高純納米氧化鈦,價格昂貴。

 

    前蘇聯研製的鋯水晶含SiO2 64%、CaO 9.5%、ZnO 4.7%、ZrO2 6.2%、K2O 3.0%、Na2O 12.6%,以純ZrO2或鋯英石(ZrSiO4)為原料,折射率1.542~1.547,密度為2.59~2.75g/cm3,也與中鉛水晶相當。玻璃的透明度和白度仍不如鉛水晶,因為鋯礦石中雜質較多,不易提純,ZrO2很難熔,這些限製了鋯水晶的生產。

 

    為了提高密度和折射率,同時考慮到熔製、成形等工藝性能,國外無鉛水晶專利上大都采用加入多種折射率高的氧化物,如SrO、ZnO、BaO、TiO2、ZrO2等。美國專利上介紹的一種無鉛水晶,成分(質量分數)為SiO2 54.2%、SrO 12.0%、BaO 12.0%、ZnO 7.5%、K2O 5.4%、Na2O 3.6%、Li2O 1.7%、ZrO2 1.0%、TiO2 2.0%、Sb2O3 0.4%,玻璃的密度為3.0g/cm3,折射率為1.575,軟化點673℃,符合全鉛晶質要求。國內也有類似的研究報告[5],其成分範圍(質量分數)為SiO2 66%~75%、B2O3 1%、Al2O3 0%~0.5%、CaO 1%、BaO 7%~15%、ZnO 0.5%`1%、SrO 0.5%~1%、TiO2 0.5%~1%、Na2O 8%~10%、K2O 3%~7%,密度2.55~2.57g/cm3,折射率1.501,折射率雖不高,耐酸性卻很好,在4%的HAC中放置24h的溶解量<2×10-9(即<2ppb)。

 

    混合水晶是無鉛水晶的研究方向,今後如何優選高折射率的氧化物種類和用量、各組成之間的比例,以達到最高密度、折射率和色散,同時充分利用兩價離子之間的堵塞效應和高價離子的積聚效應,提高水晶的耐酸性和抗風化能力。此外還要考慮到玻璃熔化、成形、熱加工和冷加工(雕刻、研磨、拋光、)性能,盡量與鉛水晶相當。

 

    國內外學者還對玻璃表麵鍍膜方麵開展了研究,一方麵在鉛水晶表麵鍍高矽膜,如用溶膠——凝膠法在鉛水晶玻璃表麵鍍10%正矽酸乙酯凝膠膜,經500℃、1h燒結後,形成SiO2膜,可提高鉛水晶的耐酸性,減少Pb的溶出[6];另一方麵在普通的鈉鈣玻璃表麵用溶膠——凝膠法塗SiO2-PbO- K2O的膜,可以起到鉛水晶的效果,如以正矽酸乙酯、醋酸鉛、醋酸鉀作為前驅物,二甲基亞碸作為溶劑,由此製備的溶膠,用甩膠法塗在玻璃表麵,經400℃熱處理,得到玻璃態薄膜,折射率可達到1.565。

 

    今後水晶玻璃的發展方向,除了研製無鉛水晶以外,一方麵要保持傳統,傳統的技藝製作可能變為曆史遺產;另一方麵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國際上一些著名的水晶玻璃企業均是沿著此途徑發展,如巴卡拉集團,既製造傳統的手工刻磨玻璃,還用3D激光自動切割和雕刻機批量生產切磨水晶玻璃製品。施洛華世奇也是如此,既生產鉛水晶裝飾品、工藝品,也生產望遠鏡、高折射微球、光導纖維等高技術產品。

  清代的朝珠文化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整理 點擊數: 1850 更新時間:2008-6-12 16:02:04

 

朝珠的由來

 

  朝珠原是佛教數珠的發展,清代皇帝祖先信奉佛教,梵文稱滿洲為“曼殊”的轉音,佛教徒對清朝皇帝有“曼殊師利”大皇帝之稱,“曼殊師利”就是文殊菩薩。因此,清代冠服配飾中的朝珠也和佛教數珠有淵源。按清代冠服製度,君臣、命婦凡穿朝服或吉服必於胸前掛朝珠。

 

  朝珠是古代官服中特有的飾物,由佛珠衍化而來,亦108顆。按照清代的製度,在佛珠上增加一些配件,並與官服中的頂帶花翎(即帽頂、翎管、花翎)、補子、朝靴等相配合,精美典雅,琢磨精細,鎮配亦講究。清代朝珠多以翡翠、蜜蠟、珊瑚、琥珀、綠鬆石、桃核(雕刻)等世間珍物頂製。朝珠除1O8顆珠之外,還須加上佛頭、記撚、背雲、墜角等用絲線編織的長帶貫穿之,用以佩帶。


  清代的製度規定:皇帝、宗室、王公、異性世爵侯以下至文官五品,武宮四品以上本人及妻室或兒女穿著朝服時,可以配掛朝珠,稱文五、武四。因此,清代文武百官在上朝時,夠上等級者方可佩用朝珠,是顯示身份和地位的標誌之一。

 

朝珠的編製規範

 

  朝珠的色澤必須勻淨,彼此間色差變化不大,溫潤細膩,光潔晶瑩,每顆珠的直徑均在12毫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誤差。聯綴時,每27顆珠間嵌入一顆優質的由其它色澤的寶石製成的朝珠“佛頭”為間隔,佛頭共4顆,直徑比朝珠大一倍,即25毫米。4顆佛頭色澤和大小一致,圓渾敦實,潔淨純正,其色澤與朝珠對比強烈,鮮麗明豔,彼此襯托相映成趣,猶如畫龍點睛,神采飛揚。

 

  朝珠上還加有多種裝飾,朝珠頂端的一個佛頭,其穿孔的方式與所有的朝珠、佛頭不一樣,作倒置的“T”字形穿孔,即把朝珠串的二頭各從對穿的孔的一頭穿進,而都從中間上部的孔中收出,合二為一,接著再緊貼一顆長約2、4至2.5厘米,寬約1.2一1.6厘米的葫蘆狀佛頭塔,佛頭塔的頂端用闊絲帶係綴有一塊用銀絲琺琅裹著的寶石大墜子,在佛頭塔與大墜子中間還垂有一塊大小約4—6厘米長,5—7厘米寬的厚薄不一的橢圓形寶石,謂之“背雲”。

 

  有珍貴的背雲僅是一塊大尺寸的紅批霞;有的則是在銀絲琺琅(燒藍)的底盤上再鑲嵌1至5塊多種色彩的小寶石。葫蘆狀佛頭塔的兩側又有三串寶石或紅珊瑚或珍珠(天然海珠)的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銀絲琺琅裹著寶石的小墜角,統稱謂“記撚”。朝珠的材質珍稀高貴,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態出現,著意表現它的材質,以顯其氣質非凡。

 

  朝珠由108粒珠貫穿而成,每隔27粒穿入1粒材質不同的大珠,稱為“佛頭”,與垂於胸前正中的1粒佛頭相對的1粒大珠為“佛頭塔”,由佛頭塔綴黃絛,中穿背雲,末端墜一葫蘆形佛嘴。背雲和佛嘴垂於背後。在佛頭塔兩側綴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十粒,名為紀念(或稱之為“三台”,當時稱尚書為中台、禦史為憲台、謁者即言官為外台。又一說天子有三台,即觀天象的靈台、觀四時施化的時台、觀鳥獸魚龜的囿台。寓意聖明高貴)。一側綴兩串,另一側綴一串,兩串者男在左,女在右。

 

朝珠佩戴的規範


  清代帝後、王公大臣和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等,穿朝服或吉服時,都要佩帶朝珠,掛在頸上,垂於胸前。根據《大清會典》規定:“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職五品、武職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衛、公主、福晉以下,五品官命婦以上均得用。”有些文吏如太常寺博士、國子監監承、助教、學正等人,在一些特殊場合雖然也可懸掛朝珠,但禮畢即不準使用,平民百姓在任何時候都不許佩掛朝珠。

 

  朝珠的備掛有定式,將朝珠掛於頸項之中。分前胸與後背兩部分,以佛頭緊貼後頸與後腦相垂直。前胸部分的尺寸為1.2xl08+25x4= 1396厘米。再加上珠粒的間隔和聯係的小配件應在140至145厘米之間,備掛時前胸出現的三顆佛頭作中心對稱,而三串“記撚”,右側二,左側一。後背的“背雲”緊靠後背心,下垂大墜子,尺寸大致在65至7O厘米間(即二尺)與清代男子所蓄辮子長短相符,亦可相互遮掩。朝珠的備掛不可亂掛一氣,亂了方寸,有悖禮儀。

 

皇家帝後的朝珠佩戴

 

  皇帝的朝冠有冬夏之分,是皇帝在朝會、祭祀時戴的禮帽。冬朝冠麵為熏貂和黑狐,夏朝冠麵為玉草。無論冬夏朝冠皆帽簷上仰,覆以珠穗,正中飾三層金頂,每層間飾以一等大東珠一顆,環繞金頂周圍,飾以四條金龍,龍的頭上、脊背各鑲嵌一顆一等大東珠,四龍口中各銜一顆大東珠,帽後飾一等東珠七顆,皇帝的朝冠上共飾有二十二顆大東珠。


  皇後、皇太後朝冠亦以一、二、三等東珠為主要飾物。完頂為三隻重疊的金鳳,鳳間飾三顆一等大東珠,每隻金鳳的頭部、翅膀各飾二等東珠三顆、三等東珠一顆,金鳳的尾部各飾小珍珠十六顆,三隻金鳳的口中各銜三等東珠一顆。朝冠的簷部綴七隻金鳳,每隻金鳳各飾二等東珠九顆、小珍珠二十一顆,貓眼石一顆。冠後部飾金金一隻,貓眼石一顆,小珍珠十六顆。金尾垂珍珠橫二排豎五行共三百零二顆四等東珠。
東珠除在朝冠上作主要禮儀飾物外,還用於清代皇帝、皇後、皇太後穿禮服時戴在頸部、垂在胸前的佩飾——朝珠。

 

  隻有皇帝、皇後、皇太後才能佩戴東珠朝珠,東珠朝珠由108顆東珠串成,每27顆東珠又用4粒紅珊瑚結珠等距間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結珠呈葫蘆形稱“佛頭”。佩戴朝珠時,佛頭垂於背後,並用黃絛帶連接一組玉飾,稱作“背雲”。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紅珊瑚結珠處,分別飾一串和二串綠鬆石珠串,稱為“紀念”。朝珠的構成,有著深刻的含義。108顆東珠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四個紅珊瑚結珠象征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下垂於背後的佛頭、背雲,寓意“一元複始”,三串綠鬆石紀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個旬期。皇帝穿朝服時戴一盤東珠外,還在兩肩斜持兩盤紅珊瑚結珠,以示身份特殊。作為天地與人間紐帶的東珠朝珠,為皇帝、皇後、皇太後所專用,體現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帝後的尊貴形象。

 

  清代皇帝穿吉服時,朝珠隨意佩帶。皇後穿朝服時,身掛3 盤朝珠,中掛東珠朝珠,兩側為珊瑚朝珠;穿吉服時則掛一盤,珠寶雜飾隨所宜。而皇貴妃、貴妃、妃等人,身穿朝服中間佩帶一盤蜜蠟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掛兩盤紅珊瑚朝珠;嬪以下乃至貝勒夫人、輔國公夫人、鄉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間佩帶一盤珊瑚朝珠,另兩盤為蜜蠟或琥珀朝珠;民公夫人、五品命婦身穿朝服時所掛的3 盤朝珠,則在青金石、綠鬆石、蜜蠟、琥珀、珊瑚中隨心選用,無嚴格定製。

 

朝珠的材質與規範

 

  朝珠多以東珠、珊瑚、象牙、密蠟、琥珀、翡翠、水晶、青金石、玉、綠鬆石、寶石、碧璽、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間珍物琢製。按照典製,東珠朝珠,隻許皇帝、皇太後、皇後佩掛。所謂東珠,實際為產於黑龍江諸支流域的野生東江珠,其珠圓潤,極為稀罕,為至尊至貴的象征。皇後著朝服時,通常佩掛三盤朝珠,即一盤東珠,兩盤珊瑚,佩掛時一盤東珠掛在正中,兩盤珊瑚從左右肩過掛一備用,交叉於胸前。


  朝珠的質料以產於鬆花江的東珠為最貴重,隻有皇帝、皇太後、皇後才能戴。此外有翡翠、瑪瑙、紅藍寶石、水晶、白玉、綠玉、青金石、珊瑚、綠鬆石、蜜珀菩提、黃碧、伽南香、白檀、催生石、金剛子、崇珠克石等。

 

  其定製:

  皇帝朝珠用東珠,祀天以青金石為飾,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綠鬆石珠,均明黃絛。

 

  皇後、皇太後朝服朝珠三盤、東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均明黃絛。

 

  皇貴妃、貴妃、妃朝服朝珠三盤、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盤,明黃絛。

 

  嬪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絛。

 

  皇子、親王、親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東珠,餘隨所用,金黃絛。

 

  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朝珠,不得用東珠,餘隨所用,石青絛。

 

  民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青金石、綠鬆石、蜜珀隨所用,石青絛。

 

  皇子福晉朝服朝珠三盤,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盤,金黃絛。親王福晉、世子福晉、郡王福晉均同。貝勒夫人、貝子夫人、鎮國公夫人、輔國公夫人石青絛。

 

  民公、侯、伯夫人朝服朝珠三盤,吉服朝珠一盤,珊瑚、青金石、蜜珀、綠鬆石隨所用,石青絛。

 

  品官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命婦五品以上,及京堂翰詹、科道、侍衛均可用朝珠,以雜寶及諸香為之。禮部主事,太常寺博士、典簿、讀祝官、讚禮郎,鴻臚寺鳴讚,光祿寺署正、署丞、典簿,國子監監丞、博士、助教、學正、學錄,在廟壇執事及殿廷侍儀時準用,平時及在公署則不許用。內廷行走人員不分品級均可用。這種製度到後期逐漸放鬆,晚清時連捐納為科中書(從七品)者也掛朝珠。

 

  朝珠除由皇帝賞賜之外,也可由自己到珠寶店購買,較高貴的一盤朝珠價值千金,珍貴者價值連城。


 

 

  婦女懸掛的朝珠,與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區別主要看朝珠上的“紀念”(朝珠由身子、佛頭、背雲、大墜、紀念、墜角6 部分組成),兩串在左者為男,兩串在右者為女,兩者不能顛倒。此外,還有一些規定:如命婦穿著吉服參加祈穀、先蠶等古禮,隻需佩掛一盤朝珠;若遇重大朝會如祭祀先帝,接受冊封等時,則要佩掛三盤朝珠,同時還必須穿著朝服。三盤朝珠的具體佩掛是正麵一盤佩於頸間,另外兩盤由肩至脅交叉於胸前。至於男子,在任何場合都隻懸掛一盤朝珠。

 

朝珠質地的等級


  清代《大清會典》記載,皇帝、皇後、皇太後、皇貴妃及妃嬪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員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據等級身份不同,朝珠的質地亦不相同。

 

  清代典製對於佩帶何種質地的朝珠,有著嚴格的區分和等級規定,不可越雷池一步。朝珠的質地有東珠、珊瑚、翡翠、瑪瑙、青金石、蜜蠟、琥珀、水晶、芙蓉石、玉、鬆石、寶石、碧璽、伽楠香等等。其中東珠(產於鬆花江的珠子)朝珠,隻許皇帝、皇太後、皇後佩帶,不準皇子、妃嬪和大臣們使用。

 

  以皇帝和皇後為例:皇帝穿朝服時,要佩帶東珠朝珠,絛用明黃色,其佛頭、背雲等雜飾隨所宜。皇帝祭圜丘(天壇)時,佩帶青金石朝珠;祭方澤(地壇)時,佩帶蜜蠟朝珠;祭朝日(日壇)時,佩帶珊瑚朝珠;祭夕月(月壇)時,佩帶綠鬆石朝珠。由此看來,清帝在祭天地所佩飾物上選用寶石的顏色,還是因循《周禮》中“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的規定。

 

     以桃核作材質朝珠為最低微,桃核周身滿雕細花、山水、人物、樓台、殿閣,用深雕和鏤空雕的技法來表現,雕工有粗細之分,細者玲瓏剔透、惟妙惟肖,人物的神態、麵相清晰可辨,其打磨光潔細膩,在手中越盤越佳,應歸屬立體微雕的範疇。


       按中國習俗,桃為壽的象征,放朝珠之選隻用桃核。同時桃核的挑選必須果核圓渾豐滿,大小一致,直徑在1.3毫米間的核材,雕刻時利用桃核表皮縱橫無序交義凹凸的紋理刻成山水人物樓台殿閣並擇其凹入的部分多處適當的鑽空,既可把桃核中的仁搗碎取出以防蛀,又可給人一種玲挑剔透之感。


      亦有一類用桃核雕刻的朝珠,工藝稍粗,核的直徑亦小,約1厘米許。其它飾件如佛頭、背雲、記撚等與上述佛珠完全一致,隻是按同比例縮小,但此類小桃核雕的朝珠配件,有以鬆耳石、雜色水晶、紅珊瑚製作的佛頭、記撚、背雲等,絕大多數均係偽品(即以假鬆耳石、假紅珊瑚和以劣質水晶煎色製作)。有的還在上麵稍稍刻有簡單的雲頭紋或如意頭紋,意在遮其偽跡,該類桃核的小型佛珠都屬清代晚期和洪災、偽滿時期製作,估計所備之宮品亦是官卑職微的了。

 

  朝珠的大小質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員覲見皇帝時必須伏地跪拜,隻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額頭觸地。朝珠的直徑越大,珠串就越長,佩掛者俯首叩頭的幅度就可減少。

 

 


朝珠絲絛的等級

 

  清代朝珠的絛用絲線編織,其顏色有著明顯的等級差別。貫朝珠的線條,皇帝用明黃絛,而下為金黃絛、石青絛。據《大清會典》記載,朝珠係結明黃色絛,隻能由皇帝、皇太後、皇後使用。皇子朝珠,不得用東珠,絛用金黃色。親王、郡王朝珠製同。貝勒下至文五品、武四品、奉恩將軍、縣、郡官應用朝珠者,絛皆石青色。故宮博物院珍藏著近百件清宮遺存下來的質地精純、工藝精巧、美觀雅致的各種朝珠,除清宮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製作外,餘為王公大臣或地方官吏進獻宮中。

 

佛門念珠及手串

 

  清代的僧尼和佛門信徒所用的念珠(數珠),也有108粒的,稱為“百八牟尼珠”。當時佛寺每天朝暮都要撞鍾108響,稱為“醒百八煩惱”。京城內的鍾樓及紫禁城神武門樓上的鍾,每日早晚也擊鍾108下,是按12個月,24氣、72候為1周年的說法,總數為108而定的。這與朝珠每盤為108粒,也有文化內涵的聯係。不過念珠多用香木或瑪瑙、玉石製作。也有18粒、27粒、54粒數種,是念佛計算誦讀次數的工具,後因材質、色澤、雕工等精美而成一般人把玩珍藏之物,由18粒珠串成的,稱為“手串”或“十八子”。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椰子嵌銀絲梵文數珠、嘎巴拉嵌金銀珠寶數珠、金泊數珠、翠玉數珠、硨磲珊瑚數珠、雕橄欖核鏤空八仙手串、伽楠水手串、伽楠木嵌金、珠團壽手串、黃碧璽手串、珊瑚間翠玉手串、紅寶石手串、青金石手串、粉碧璽手串等珍貴的文物,是清代手串的代表性作品。

  廣州出土海上絲綢之路遺物源流初探 作者:全洪 文章來源: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點擊數: 501 更新時間:2008-5-14 22:14:44


  我國最早最大的港市是番禺(今廣州),在漢代已是全國十九個都會之一,還是海外奇珍異寶的集散地。漢武帝平南越後,廣州的外貿地位益隆,成爲中外海上交通樞紐。大量的史料和考古出土遺物證實海上絲綢之路基本上奠定於兩漢時期。海上絲綢之路一路由廣州出發,經南洋同東南亞和印度洋沿岸各國通商,是中國同印度、古希臘、羅馬以及埃及等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另一路從長江口岸出發,東可達日本、朝鮮半島。唐代廣州更成爲東方第一大港,率先設立市舶使,是世界上香料和藥品的最大港口。對外運輸絲綢及其他貨物的航船,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 

  海上絲綢之路是個代詞,泛指海上交通,與國外的交往不僅限於絲綢貿易,還有陶瓷、茶葉等商品。其航綫在不同的時期會不相同,不同時期貿易的貨物也會有所不同。有關古代廣州港的發生、發展概況,衆專家學者從地理條件、歷史背景、造船技術進行多方論證,還有文章和書籍介紹廣州出土的與海上交通貿易相關的文物,以爲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佐證〔1〕。本文試圖梳理現有的材料,綜合專家研究的成果,根據目前的認識水平,探討部分能夠確認以及比較公認的舶來品屬於哪個國家或地區的産品,又是通過什麽途徑和路綫傳到中國。因爲這些舶來品不僅是商品的貿易,同時還是文化交流,因此探究其來源,對確認海上絲綢之路的綫路和時間無疑是有裨益的。 

  一、波斯銀盒 

  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的銀盒(D2),其蓋、腹爲對向交錯的蒜頭形凸紋,紋樣用模子錘鍱而成。蓋與身相合處的上下邊緣各飾一匝穗狀紋帶,如穀炷樣凸起。蓋麵上分立3個後加的小凸榫,器底附近加銅圈足。蓋麵有兩處刻漢字銘文。此銀盒從造型到紋飾都與漢代器皿風格迥異,但在西亞波斯帝國時期的金、銀器中卻不難找到與之相類似的標本。《世界考古學大係》(日本,東京平凡社1963年)第11卷中刊有這類蒜頭形紋的金、銀器4例〔2〕。 

  錘鍱法是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an Empire)興盛起來的,經過亞力山大大帝東征和塞琉士王朝的統治後〔3〕,安息人的金銀細工,繼承和發揚了阿契美尼時代以凸瓣紋爲紋飾的作風。這種容器,源自古希臘語中借用的 

  詞彚,西方人稱之爲phialae,或譯作篚罍。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藏大流士(Darius I,前521—前486年)金篚罍,華盛頓弗裏爾美術館所藏阿塔薛西斯(Artaxerxes I,前465—前424年)的銀篚曇:伊朗哈馬丹出土的薛西斯(Xerxes I,前485—前465年)銀篚罍以及華盛頓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SacklerGqllery或譯作沙可樂)收藏一件安息銀篚罍。經過孫機與比較研究,認爲廣州的銀盒很可能是從安息輸入的,並進一步推斷“當絲路開通以前,安息産品要從陸路運到我國困難是很大的,然而從海路運輸卻完全有可能。”〔4〕目前國內發現這樣的凸辦紋盒共有7件,除了南越王墓的一件以外,還有山東臨淄西漢齊王墓陪葬坑出土一件〔5〕;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滇墓出土4件銅質的〔6〕。中原地區迄今沒有發現西漢早中期的波斯文物,故而基本上可以排除銀盒通過絲綢之路傳至中國的可能性。目前也還沒有證據顯示在西漢時期就已開通黃海、東海與波斯或希臘曾發生過直接或間接貿易,所以山東臨淄的銀器也許是南方北上的。雲南晉寧出土的幾件銅盒,則有可能是按舶來品的式樣仿造的。據專家考證戰國及西漢初,西亞輸入雲南的商品種類不多,有蝕花肉紅石髓珠、琉璃珠、海貝、有翼虎錯金鑲嵌銀帶扣、獅身人麵像等〔7〕。而作爲西南絲綢之路起點的成都迄今未見明確西亞的遺物〔8〕。由此可見,南越王墓出土的銀盒不會是由西南絲綢之路輸入的。那麽,隻有從海上絲綢之路輸入。也有學者認爲這種稱爲Phialaer的銀盒可能是羅馬人使用的容器,類似的器物屢見於巴爾幹半島古代遺址〔9〕。無論此銀盒是波斯産品抑或是羅馬産品,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阿拉伯人都掌握了航海技術,都有可能經過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到達廣州,反映出漢武帝之前就已經開通了廣州到印度洋的遠程航綫了。這比《後漢書·西域傳》記載東漢桓帝延熹九年(166年)羅馬王派人直接到中國貿易早了將近300年〔10〕。 

   二、羅馬玻璃 

  如果説銀盒是波斯産物的話,還另有實物可證實羅馬器物傳入中國提供了無可辯駁的證據。廣州橫枝崗西漢中期墓(M2061)出土3件玻璃碗,廣口,圓形,平底,唇下有凹形寬弦紋。深藍色半透明。器內壁光滑,外壁經打磨,呈毛玻璃狀。三件大小略同,口徑106、底徑4、壁厚03厘米〔11〕。據同位素X光射綫瑩光分析均爲鈉鈣玻璃,估計是地中海南岸的羅馬玻璃中心公元前1世紀的産品〔12〕。橫枝崗漢墓的時代約在西漢中期,相當於公元前1世紀,這批玻璃是目前我國境內發現最早的羅馬玻璃器。 

  反映羅馬商人到廣州交易的還有乳香和象牙。南越王墓西耳室發現懷疑是乳香的物質,重2122克。經測定爲樹脂類,成份已有分解。象牙經鑒定是非洲象。公元前3世紀中葉通過布匿戰爭,羅馬戰勝迦太基爭得西部地中海的霸權,當時羅馬商人又頻繁活動於紅海海域,他們可以輕易地得到主要産於紅海沿岸的乳香和非洲象齒,並用這些物品與漢人互易。所以這些乳香和象牙完全可能是經羅馬商人之手傳入廣州的〔13〕。 

    三、粟粒金珠飾物 

  南越王墓主棺室和西耳室共出土4枚金花泡,泡體半圓球形,底下焊接一根橫樑,以供連綴。直徑11、高042~05厘米。焊花頗爲繁縟,在球麵形的泡體上飾有幾組圖紋,同是用金絲和小金珠焊接而成的,以圓圈紋、心形紋和堆珠紋分別搆成三等份或四等份。在底口的平沿上還飾有兩圈絞索形紋帶。上述用金絲組成的圖紋,每一圈和每粒小珠都是焊接固定的。從傳統的金銀器加工工藝得知,絞索形紋是用極窄小的薄金片作相對方向搓撚而成,小金球是用金絲剪成小段高溫吹熔凝聚而成。同樣的金花泡釘在以細密的小顆粒金珠焊接在金器的表麵,是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金工技法,如埃及、烏爾(今伊拉克境內)、麥錫尼,這種粟粒金珠工藝隨著貿易、戰爭和移民四向傳播,公元前七世紀至三世紀間,斯基泰人或直接或間接地擔任了東西文明交流的任務,斯基泰人特別重視黃金,其文化以富有黃金著稱,包括粟粒金珠等作品,成就了斯基泰人藝術的特色。 

   南越王墓所出的金花泡,主要釘在漆木器或者絲布上以爲裝飾。東漢墓裏出土一種多麵金珠則是項鏈上的裝飾。廣州漢墓東漢前期墓(M4013)出土由形狀、色澤各異的琉璃珠、瑪瑙珠、水晶珠、金珠和銀珠組成的串珠飾品,中有一枚鏤空小金球,作十二麵菱形,每麵正中是一個圓形穿孔,每角處有突起的圓珠四粒,直徑14厘米。江蘇邗江甘泉二號墓、長沙五裏牌等東漢墓也有發現。用粟粒金珠堆壘裝飾的形製、工藝都不是中國所固有,這種金珠或者其製作方法有可能是由海路傳入我國的〔14〕。 

  金珠的焊珠工藝源於西方,古希臘麥錫尼則可能是金珠鏈飾的原始起源。在印度東海岸、越南古海港奧埃奧(Oc-èo,又譯奧高)、印度河流域的咀叉始羅遺址,都發現這種“多麵金球”的裝飾物。其流傳的綫路也是地中海、波斯灣、印度洋、南海,自西向東而來。 

  四、獅子和有翼獸 

  廣州漢墓還出土一種藝術母題與海外文化有密切關係的造像,盡管這些藝術母題都已轉成中國式的題材,那就是獅子。南越王墓東側室出土的銅瑟枘上見有獅形走獸,瑟枘完全是漢式的博山狀。如果推斷不誤的話,則是國內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獅子造像〔15〕。廣州漢墓的西漢後期墓出土一件雙獅形座(M3021:40)陶質鬆軟,由兩獅合成,連尾背向,獅的頭部及四肢清晰,俯首,張口露齒,俯伏於地。背上各有長方形凹穴,當是插物的器座;東漢前期墓出一銅溫酒樽(M5003:52)器蓋頂刻四葉紋,四葉之間布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器下三足作獅形,體形雄健,鬣毛和尾巴均鏤刻出;銅熏爐(M5036:26)爐體的座足上麵浮雕三獸,狀若獅形,一人跪坐其上,雙手叉腰,以頭托爐身。爐腹上鏤刻飛翔的翼獸;同墓還出一銅燈(M5036:70)隻存燈座,浮雕式三隻帶翼的獅子。1997年中山一路一座東漢中晚期墓出土一件可能爲某種器座的立姿銅獅子〔16〕。 

  我國自古不産獅,獅子棲息在熱帶的草原和荒漠地帶,主要分佈在非洲的阿爾及利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索馬裏和亞洲的伊朗等國,印度西部的卡錫阿瓦半島也有少量。文獻記載獅子産於條支、烏戈山離、天竺摩揭陀國和安息等地。石獅和有翼獸源自波斯和北印度,東漢時期才在中國的陝西、河南、山東、江蘇、四川等地流行,廣泛應用於各種雕塑題材。早期的例子有雲南晉寧石寨山7號墓出土的盾牌形在翼虎錯金鑲嵌銀帶扣,時間爲西漢中晚期,13號墓的獅形飾,時代是公元前2世紀中期。據考證,這些商品或由西亞或印度傳入,或搆思來源於印度由當地人所鑄〔17〕。廣州所見有獅形的器物都是典型的漢式,顯然係當地自製,但獅子圖象的搆思則應該是受到了波斯和印度文化的影響。雲南的獅、虎圖象與西南絲綢之路有著密切的關聯,廣州南越王墓以及漢墓的獅子題材完全有可能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來,前者在時間上還要略早於石寨山。由於獅子形象已經改造,很難確認其具體淵源。 

  廣州西漢後期和東漢墓裏出土珠飾品,有用瑪瑙、琥珀雕作伏獸,頗具獅子的形象。這種圓雕的獅子在廣西合浦、貴縣也有發現,由於羅馬常從非洲及東方各省輸入獅子,有學者認爲“是琥珀從羅馬經東南亞而由海道輸入我國的確證。”〔18〕 

    五、“崑崙奴”俑 

  廣州西漢中期墓裏開始出現一種外國人形象的托燈陶俑,一直到東漢都有,出土範圍廣及廣西貴縣、梧州和湖南長沙等地。這些徒刑作特別的陶俑,早年已有比較詳細的研究,認爲漢代的黑奴是印度尼西亞境內的土著居民,唐宋的崑崙奴是東非洲的黑人〔19〕。由於漢墓中出土的陶燈座俑無釉,亦不施彩,膚色特徵不明顯,隻限定在馬來西亞境內的民族範圍太小,可能還不足以反映其來源。除了可能是印度尼西亞血統較多的“原始馬來族”外,有的學者認爲“從深目高鼻這一體形特徵來看,他們似乎更有可能來自西亞或非洲的東岸。”〔20〕還有一個更大可能即是來源於印度。印度次大陸的居民成份包含著人類所有的三大人種(即黑種人、黃種人和白種人),男性纏頭巾、戴耳環、裸體多毛、髭髯濃密的形象在早期印度雕塑中極爲常見〔21〕。無論是印度的、東南亞的土著抑或是非洲黑人,這些“奴隸”可能是中國的船隊帶回,也有可能由印度商人販運而來。即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廣州。 

  2000年春,在廣州兒童公園出土一枚唐代胡人頭像,象牙質,專家推定爲印章,執紐爲一女性黑人像,下部橢圓形,光平,通高3厘米〔22〕。從頭像的造型,很可能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從另一個側麵表明唐人所稱“崑崙”是非洲的某地。1954年西安南郊嘉裏村唐代裴氏小娘子墓出土的黑人陶俑〔23〕。鹹陽底張灣唐墓也出土黑人立像。唐張籍《崑崙兒》詩:“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棉裘。崑崙家在海中住,蠻客將來漢地遊。”就是非洲黑人來到中國的寫照。《舊唐書·林邑國誌》“自林邑(今越南)以南,皆卷發黑身,通號崑崙。”唐人杜環《經行記》“摩鄰國在秋薩羅國西南。度大磧,行二千裏,至其國,其人黑……”指的是今肯尼亞的馬林迪。《唐會要》記有“殊奈,崑崙人也。在林邑南,去交趾海行三月餘日。”從路程的遠近來看,當係非洲的某個國家。黑人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由外國商船帶到中國。 

  六、薩珊玻璃 

  1986年在獅帶崗廣州大學內晉墓(M5)出土一件玻璃器皿〔24〕,殘缺不全,壁甚薄,尚不足2毫米,最薄處才1毫米。殘片中見有弧壁,壁外施一道凸稜。藍色,表麵有一層白色風化層,斷口可見氣泡。因爲過於殘缺,器型不明,可能是碗杯之屬。經電子探針能譜分析,含Na2O達1711和1763,當屬鈉一鈣係統玻璃,其成分與羅馬玻璃有差別,與薩珊玻璃的成份接近,可能跟湖北鄂城西晉墓、日本橿原千塚126號墓的玻璃一樣是薩珊製品。遺憾的是太過破碎,未能考察其器型及製造成型工藝,缺乏進一步的對照。薩珊玻璃在我國新疆樓蘭、巴楚、寧夏固原、北京、湖北鄂城、江蘇句容以及日本和朝鮮半島都有發現,安家瑤認爲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發現的玻璃器不僅器型上與伊朗高原的玻璃碗相似,而且年代上也完全相符,因此與伊朗高原的玻璃器爲同源産品〔25〕。5—6世紀時,薩珊與我國北朝交往頻繁,除了玻璃器皿外,銀幣、銀器等也常有發現。薩珊製品在我國西北和東南沿海及日本、朝鮮發現,表明有不同的傳入綫路。在廣州及廣東省其他地方出土一批薩珊製品,反映了南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也同樣有著頻繁的交往。1960年廣東英德縣浛洸南齊墓出土的3枚薩珊朝銀幣、1973年曲江縣南華寺南朝墓出土的9枚薩珊朝銀幣和1984年廣東遂溪縣邊灣村發現的金銀器窖藏,都是由波斯經海路傳入的,從而爲論證公元五世紀中國與波斯之間的海上交通提供了實物資料。波斯薩珊朝玻璃和銀幣、金銀器由海上絲綢之路傳至中國的路綫大體可推定:伊朗(安息)一印度(天竺)一馬來半島(頓遜)—中國(交州、廣州),扺達中國後再轉至日本和朝鮮。 

  《南越國宮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陳列有一隻玻璃杯(碗),白色透明,直口微斂,外唇政一道凹弦紋,直壁上有旋紋,淺腹,大平底與口徑相當。非碗非杯,其造型異於一般中國容器。説明牌道:主要成份爲鉀鈉,唐代人西亞一帶傳入我國。其成份既與中原的鉛鋇玻璃不同,也與一般羅馬玻璃和薩珊玻璃成份不同,由於具體成份比例未詳,其來源一時不好妄斷。然而西方(包括中國以外的中亞、西亞)生産以天然純堿或以含有碳酸鉀、碳酸鈉的草木灰爲主要助熔劑的鉀、鈉玻璃,或可備考。 

    七、五代波斯陶 

  8世紀以後隨著造船業的發展和航海技術的提高,海上的陶瓷貿易也趨繁榮。瓷器遠銷世界各地,成爲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由於陶瓷器具有不易腐爛的特性,在亞、非、歐各國沿海有古遺址中尚遺存大量中國的古陶瓷,因此有人把“海上絲綢之路”稱爲“陶瓷之路”。這個時期,一些外國的陶瓷器也流傳到中國。 

  1997年中山四路文化局大院信德文化廣場工地發掘,出土一批波斯陶片,《南越國宮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現在展覽的一件,可看出爲罐瓶之屬。還有不少孔雀藍波斯釉陶片。共出遺物有“幹亨重寶”鉛錢、青釉蓮花辦瓦當、越窯青瓷碗殘片等。陶片緑釉偏藍色,胎質疏鬆,釉質均勻,發色鮮艷,由於破碎過甚,未能復原。直口,反唇,短頸,瓶體修長,上廣下收,小平底,肩腹部貼飾附加堆紋。頸肩部附耳,奇特的是其耳緊貼器身,無孔,不知其耳如何貫繩,與國産罐瓶的容器差別較大。其形製當與福州五代閩國劉華墓出土的孔雀藍釉Ⅱ式陶瓶相似〔26〕。這種孔雀藍釉陶瓶應屬古波斯産品,其製作年代大約在公元九世紀前後〔27〕。 

  福州五代墓的墓主劉華係南漢南平王劉隱次女,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嫁與閩王王審知次子王延鈞。據史載,王審知據閩,重視海外交通貿易,“招來海中蠻夷商賈”。南漢也積極開展海外貿易,史書明確記載劉鋹後宮養有波斯女〔28〕,這應是波斯商人經常到廣州經商的旁證。閩漢兩國聯姻交好,劉華墓出土的波斯陶器,抑或是閩國直接從海外得來,另一種可能是南漢倍嫁的嫁妝。除廣州、福州出土波斯陶外,揚州也出有不少〔29〕,表明有唐以後,沿海各大港口海外貿易之繁盛。據國外發表的有關資料統計,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斯裏蘭卡、菲律賓和泰國等地曾發現這類波斯陶器〔30〕。這些地點都是公元九、十世紀繁榮的都市或海港,是東西方海上貿易通道上的樞紐和貨物集散地。 

  八、明代孟加拉和威尼斯銀幣 

  1964年廣州市東山發掘明提舉市舶司太監韋眷墓,出土外國銀幣3枚。經夏鼐先生鑒定,其中有2枚是榜葛剌(今孟加拉)銀幣,爲榜葛剌國(Bengal)培巴克沙(Ruknal-Dinbarbak 1459—1474AD)於1459年所鑄。另一枚是15世紀的威尼斯銀幣,爲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帕斯誇爾·馬利皮埃羅(PasqualeMalipiero 1457—1462 AD)所鑄,叫做“格羅索”或“格羅塞托”。孟加拉早在兩漢時期就是中國船隻行往印度洋的航綫之上,據《漢書·地理誌》的記載,平帝元始中,王莽遣使從日南障塞、徐聞、合浦出海,離開漢境,航行一年左右到達黃支國,然後由已程不國返航。來回都行經孟加拉灣〔31〕。由於千百年來,孟加拉等東南亞地區處初民階段,深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在以往的海上交通和貿易中沒能顯示出其自身的麵貌。15世紀的孟加拉銀幣在廣州出土,表明孟加拉等國已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國家,在海上絲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威尼斯銀幣更進一步表明其到達廣州(中國)的綫路是海路而非陸路。14世紀開始,威尼斯實行一條法律,禁止從陸路輸出格羅索銀幣,隻允許由威尼斯商人從海路帶出。因此這枚銀幣最大可能是隨阿拉伯商人或是由中國旅行者傳達中國,其流通或傳播經由海路沿著與威尼斯共和國保持貿易關係的各個國家的海岸進行〔32〕。但也有可能是商人直接從威尼斯帶到中國的,因爲中國的航海家早在15世紀以前就已扺達非洲大陸和歐洲。 

  通過對出土文物源流的分析研究,我們完全可能得出以下結論:廣州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港口城市,至少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直接或間接與阿拉伯人和羅馬人進行海上貿易。衆多域外珍寶在廣州出土,充分顯示出廣州國際貿易市場的特色。廣州港形成時間早,兼且是我國最大國內外貨物的集散地,無可爭議地成爲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可是也有人在始發港的問題上做文章,一方麵不得不承認廣州的“都會”地位,另一方麵又提出“漢番禺不是始發港”的論調〔33〕。這類提法不但混淆了始發港與一般港口的概念,還模糊始發港的作用和意義,對認識和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毫無益處。 

  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綫和所到地點,考證難度非常之大。若要弄清某地是不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古代港口,僅依靠文獻加推論的辦法已經是難以奏效的,永遠也得不出一個能爲各家所公認的結論。要解決這類問題關鍵在於考古學材料的運用,通過一係列考古發掘,對遺址出土遺物的年代、造型、工藝、質地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進行廣泛地比較、考證。比如漢代頗負盛名的黃支國,據日本學者藤田豐八和法國學者費琅考證,“黃支”就是健誌補羅(Kanchioura),即印度現代港口城市馬德拉斯西南的康契普臘姆(Conjeveram,或譯康誌唯南)。1945年英國考古學家惠勒(MWeeler)和印度考古學工作者在距離康契普臘姆不遠的阿裏卡梅杜遺址(Arikamedu)進行的發掘,查明這裏是印度與羅馬海上貿易中心。有可能是黃支國的某個港口城市。1944年法國學者馬利勒(L.Malleret)在越南南部城鎮迪石北麵發掘的奧埃奧(Oc-è0,或譯奧高)遺址,出土東漢至三國的銅鏡,還有來自羅馬、波斯和印度的各種器物。此地或許就是扶南國的頓遜國,這裏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中轉口岸。然而,我們在利用國外文章、資料方麵上遠遠不夠,尤其是考察、對比外國實物資料方麵更是薄弱,已經成爲當前研究最大障礙,嚴重掣肘著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注 釋: 

  〔1〕麥英豪:《漢代番禺的水上交通與考古發現》,載陳柏堅主編:《廣州外貿兩千年》,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編:《南海絲綢之路文物圖集》,廣東科技出版社,1991年;香港博物館編:《南海海上交通貿易二千年》,香港市政局,1996年。 

  〔2〕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西漢南越王墓》上冊,209頁,文物出版社,1991年。案以下凡是引自該書的資料,恕不一一列出頁碼。 

  〔3〕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西部。公元前522年大流士奪取政權,統一全國,帝國疆域最大時,東達印度河,西接愛琴海。漢代稱爲安息的古國,本波斯帝國一行省(伊朗高原東北部),後隸屬亞力山大帝國及塞琉西王國。公元前二世紀後半葉領有全部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薩珊王朝(公元前226一公元642年)中國史籍改稱波斯,一起沿用到近代。 

  〔4〕孫機:《凸辦紋銀器與水波紋銀器》,載《中國聖火——中國古文物與東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幹問題》,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5〕山東省淄博博物館:《西漢齊王墓隨葬器物坑》,《考古學報》1985年第2期。 

  〔6〕張增祺:《晉寧石寨山》,雲南美術出版社,1998年。 

  〔7〕張增祺:《戰國至西漢時期滇池區域發現的西亞文物》,載《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第一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 

  〔8〕羅二虎:《“西南絲綢之路”的初步考察》,載江玉祥主編:《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研究》第二輯,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9〕林梅村:《中國與羅馬的海上交通》,見《漢唐西域與中國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 

  〔10〕《後漢書·西域傳》載:“天竺國……西與大秦近,有大秦珍物……和帝時數遣使貢獻,後西域反叛,乃絶。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頗從日南徼外來獻。”同書又載:“桓帝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安敦即羅馬皇帝安東尼(MAAntoninus),約公元161—180年在位。 

  〔11〕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廣州漢墓》上冊,239頁,文物出版社,1981年。 

  〔12〕安家瑤:《中國早期玻璃器皿》,《考古學報》1984年第4期。 

  〔13〕徐蘋芳:《考古學上所見中國境內的絲綢之路》,載《十世紀前的絲綢之路和東西文化交流》,新世紀出版社,1996年。 

  〔14〕岑蕊:《東漢魏晉墓葬中的多麵金珠用途及其流源》,《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3期。 

  〔15〕文獻記載域外進獻獅子明確紀年的是公元87年,《後漢書》: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國遣使獻獅子、符拔;順帝陽嘉二年,疏勒國獻獅子、封牛。 

  〔16〕全洪:《廣州市東山漢至五代遺址和墓葬》,見《中國考古學年鑒1999》,文物出版社2001年。同墓出土一件刻有“陽嘉二年……”紀年,該墓年代不早於公元133年。 

  〔17〕童恩正:《古代中國南方與印度交通的考古學研究》,《考古》1999年第4期:又見[7]。 

  〔18〕周連寬、張榮芳:《漢代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海上交通和貿易關係》,《文史》第9輯,1980年。 

  〔19〕胡肇春、張維持:《廣州出土的漢代黑奴俑》,《中山大學學報》1961年第2期。 

  〔20〕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廣州漢墓》上冊第八章·結語,第478頁,文物出版社,1981年。 

  〔21〕常任俠編著:《印度與東南亞美術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著,羅經國等譯:《世界文明史》第一捲,商務印書館,1990年。 

  〔22〕廣州市文化局編:《廣州文物保護工作五年》,廣州出版社,2001年。 

  〔23〕杜葆仁:《從西安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俑談起》,《文物》1979年第6期。 

  〔24〕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州市下塘獅帶崗晉墓發掘簡報》,《考古》1996年第1期。 

  〔25〕安家瑤:《北周李賢墓出土的玻璃碗——薩珊玻璃器的發現與研究》,《考古》1986年第2期。 

  〔26〕福建省博物館:《五代閩國劉華墓發掘報告》,《文物》1975年第1期。 

  〔27〕陳存洗:《福建劉華墓出土孔雀藍釉瓶的來源問題》,《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 

  〔28〕[清]樑廷楠:《南漢書》。 

  〔29〕周長源:《揚州出土古代波斯釉陶器》,《考古》1985年第2期;顧風:《略論揚州出土波斯陶及其發現的意義》,載《中國古代陶瓷的外銷》,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30〕[日]三上次男著,胡德芬譯:《陶瓷之路一一東西文明接觸點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三杉隆敏:《探索海上絲綢之路的中國陶器》,《中國外銷陶瓷研究資料》第三輯,1983年。 

  〔31〕朱傑勤:《漢代中國與東南亞和南亞海上交通路綫試探》,載《中外關係史論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32〕[意]毛裏齊奧·斯卡爾帕裏:《中國發現的十五世紀威尼斯銀幣》,《考古》1979年第6期。 

  〔33〕司徒尚紀:《漢徐聞港地望歷史地理新探》;阮應祺;《漢代徐聞港在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中的地位》,《嶺南文史》2000年第4期。   

 

從威尼斯玻璃談人類文明 作者:崔奇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點擊數: 588 更新時間:2008-11-8 22:15:05

 

 

 

  威尼斯是“海中之城”,由118個小島組成,200多條大小河道,400多座橋梁,加上到處可見的“貢多拉”,把眾多的島嶼連接在一起。

 

  1999年春,我訪問了這個隻見水波之蕩漾、不聞車馬之喧囂的都市。其間,有機會到遠離威尼斯本島的穆拉諾島上的玻璃料器工業中心參觀。穆拉諾島麵積1.5平方公裏。島上有幾百家玻璃料器廠,大都是家庭作坊,手工製作,世代相傳,每一家在製作工藝和設計風格上有自己的特色。他們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不斷地發明創造各種新的生產技術和製作工藝,始終保持著威尼斯人熱衷於追求產品的藝術性和講究時尚的傳統。穆拉諾島上的玻璃工藝製品廠生產的高級玻璃器皿、玻璃造型藝術品、中性玻璃和精密儀器的透鏡等,在歐洲和世界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走進切內德塞玻璃工藝製品廠的產品陳列室,一個童話般的水晶世界展現在眼前。透明的玻璃櫥裏,擺放著五光十色、晶瑩剔透的玻璃製品——酒杯、燭台、燈座、花瓶,也有專供欣賞的玻璃造型藝術。那些精美的玻璃器皿,其光澤、色彩和形態都達到很高的工藝水平,據說掉在地上也不會破碎。那些玻璃造型藝術品,多屬現代派風格,工人們通過玻璃所特有的質地、光澤、色彩融為一體而即興創作的奔馬、禽鳥、遊魚和花卉等藝術造型,體現著匠心獨運的創造力和對生命力的頌揚。

 

  威尼斯的玻璃工藝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那個時代。

 

  據記載,大約公元前16世紀古埃及出現了玻璃珠子和玻璃鑲片。公元前1550—1500年間,古埃及和兩河流域都出現了玻璃器皿。公元前4世紀,埃及發明玻璃鐫刻和鍍金工藝。公元前1世紀,敘利亞工匠創造吹製工藝,同時發明模具吹製法,這是玻璃器皿批量生產的開始。此後500餘年間,羅馬帝國成為玻璃製造業的中心。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中東地區的玻璃製作工藝經難民帶到威尼斯。到公元10世紀,威尼斯的玻璃製造業已有一定規模。12世紀,隨著貿易的發展,威尼斯成為世界玻璃製造業中心,其精美的玻璃產品獨占歐洲市場。開始,玻璃作坊大都設立在威尼斯本島。1291年,政府為防止玻璃技術外傳和保持自己產品的優先地位,把所有的玻璃作坊都遷移到遠離本島的穆拉諾島上。當時曾規定:玻璃師傅必須在境內終生從事這個行業,不許出國,違者處以死刑。各家庭作坊都有“家規”:玻璃技術傳兒不傳女,不得傳給外姓人。但這些規矩並未能阻止玻璃技術傳到國外。

 

  14世紀中葉,威尼斯共和國進入全盛時期,威尼斯和意大利的玻璃技術及其產品得到更大的發展與進步,同時玻璃製造大師和商人們逐漸把當時這種稀世之物傳播到世界各地。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每一項科學技術的重大發明和發展,實質上都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成果,而新科學技術的出現,又推動人類社會走向新的文明與進步。

 

 

 

  古埃及最初製作的玻璃珠子,是不透明的。意大利人第一個在世界上製造出清澈透明的玻璃,從此玻璃不僅被人們視為同珠寶一樣的珍品,而且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16世紀,威尼斯人發明了玻璃鏡子和玻璃著色與上釉的方法。17世紀,法國人用鑄造法生產出大麵積的平板玻璃和玻璃鏡。英國人發明了鉛玻璃,改進了熔化玻璃的技術。瑞士人的貢獻是,發明攪拌法,為熔製高均勻度的光學玻璃開創了新途徑。這樣,人們就掌握了玻璃這種材料所具有的神奇般的屬性,它既可以清澈地透過光線,經過加工又可以反射和折射光線,還可以在熔液裏添加不同的原料,配製成各種性質不同的特種玻璃,從而使之在科學研究領域也能“大顯身手”。在18世紀產業革命興起的前後,隨著平麵玻璃、窗玻璃、眼鏡、鏡子、真空瓶、溫度計、氣壓計、航海用六分儀以及各種玻璃儀器的問世,出現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件發明創造:望遠鏡和顯微鏡。1609年伽利略得知一位荷蘭人發明望遠鏡之後,他自己製作一台望遠鏡,用以觀察星象。18—19世紀,經荷蘭的列文虎克、英國的利斯特和德國的阿貝等科學家的不斷改進,製造出放大率和分辨率較強的顯微鏡。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出現,極大地擴充和提高了人類對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進行觀察、測量和探索的範圍與能力。

 

  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和格裏·馬丁在一篇題為《玻璃改變世界》的論文中指出:“通過對玻璃製造和應用的曆史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在1200至1850年間,玻璃在西歐社會的巨變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沒有鏡子、透鏡和窗格玻璃,文藝複興時期的種種輝煌就隻會是空中樓閣。”論文作者認為:沒有威尼斯人製造的高品質玻璃,沒有各種玻璃儀器的生產,沒有望遠鏡和顯微鏡的應用,就很難想象近代天文學、物理學、化學、礦物學、工程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以及細菌理論、病理理論等學科獲得那麼大的發展。兩位作者由此提出他們有關人類社會文明進步規律的精辟見解:知識—革新—規模化具有一種三角互動的關係。

 

  在訪問威尼斯的玻璃工業中心之前,我一直以為,玻璃在我國“古已有之”。李賀《天上謠》詩中就有“羲和敲日玻璃聲”之句。玄奘譯的《藥師本願功德經》中“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這裏的“琉璃”二字,指的就是玻璃。“葡萄美酒夜光杯”,其實也是玻璃製作的杯子。然而,據專家們講,中國雖然遠在春秋戰國時就能製造簡單的玻璃珠子,後來在技術上也有所提高,但很長時間以來仍然屬於不透明或半透明形態的玻璃。古代中國人最看重玉,所謂“金玉滿堂”、“金玉良言”,金玉並提。歐洲的工匠想方設法提高玻璃的透明度,中國的工匠卻在玻璃中加入一種配料,為了增加其混濁度和別樣的光澤,使之外觀上更像貴重的玉。1581年意大利人利瑪竇帶來中國的鼻煙壺,才是用透明玻璃作胎的,中國藝術家在鼻煙壺裏麵繪製國畫,使之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玻璃製品。康熙時,首次聘請德國傳教士協助建立了皇家玻璃廠,並在建造圓明園時使用了窗玻璃。雍正修飾養心殿,第一次在皇宮中裝上玻璃窗。總之,中國近代以來建立的玻璃工業和廣泛使用的各種玻璃製品,並非我國“古已有之”的那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琉璃等等流傳下來的,而是在開始引進意大利和歐洲玻璃技術及其產品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如果要問:我們古代玻璃技術及產品為什麼沒有像威尼斯和歐洲國家那樣發展到近代的先進水平,並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那麼大的影響?看來關鍵就在於,中國古代玻璃技術及產品,在很長的曆史時期中,沒有形成一種“知識—革新—規模化”的三角互動關係。





  漢代單色琉璃珠之收藏辨偽(一)

 

    有交流才有進步,是我一直信奉的教條。收藏圈就像一個社會的縮影,龍蛇混雜,千姿百態。身在高處的隻是少數,絕大多數人處於金字塔的底層,苦覓門徑而不得其法。這也使得眾多商販以次充好,以偽當真,以訛傳訛,售假成風。一路走來,身邊總有良師益友提攜。感受別人的恩賜,也使得自己不吝於分享自己的心得,一直熱心於幫助各位初學者明確方向。這在中國古代琉璃還未正式建立標本數據庫,未有各朝各地對應資料的時候,顯得尤為重要!
 
    之前關於古代琉璃收藏寫過零散的一些文章,之後會持續寫下去。沒有什麼係統性、邏輯性,手上有什麼標本就寫點相應的心得,如果大家感到些許受益,我心願足矣!

 

    話轉正題,今天要給大家看的是一顆最普通不過的單色玻璃扁珠。珠子直徑約10mm,深藍色,部分皮殼鈣化,部分腐蝕呈麻坑狀,局部受沁呈蛤蜊光。可以說,這是一顆極富代表性的古琉璃珠標本,因為它集合了好多古代玻璃應有的特征。 

 

 

 

 


    這些珠子采集自陝西,位於高古時期的中原地區。從珠子的產地、尺寸、料色、工藝、皮殼等方麵綜合判斷,這顆單色扁珠可斷為漢代,卷芯法製作。這種珠子常見的還有綠色、涅白色及深褐色,一般整串出,多的時候同時可達數百顆。因年代久遠而大多鈣化,受腐蝕嚴重,用料較純,不排除原料進口之可能性。因漢代絲綢之路直通羅馬,玻璃珠在當時的中西貿易中是極為興盛的,這可於近年新疆考古發現中得到佐證。
 
    標本是最好的老師,要是一顆沒有任何皮殼特征,保存完美的珠子與它對比,反而顯得有些做作。曆史文物本身的美就在於記載了千百年來的經曆,就如同老人們額上的皺紋,深刻而雋永。珠子身上魚鱗般的凹痕是由於地下水的腐蝕而形成的,大小不一,層層疊疊。凹坑中還可見貝殼斷層般的蛤蜊光,這也是古代玻璃極富魅力的一個特征。而厚厚的那層白色皮殼,其本身也是藍色玻璃,隻是鈣化成白色,無法輕易脫落。 

 

 

 

 

  
    這裏要說到此類珠飾表麵特征的辨偽。不必否認,利用現代科技及化學藥水,是很容易做出腐蝕痕及蛤蜊光的,但是自然的痕跡是無法模仿的。人工腐蝕比較均勻,人造蛤蜊光輕浮於表麵而非形成薄膜狀,白色鈣化層極易剝落清除,做舊的話手法較為單一,要做這樣的三位一體,絕對無法保證其自然,大家多看幾個自然能夠分辨。

緣起琉璃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一直喜歡《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裏的這句話,因為這是佛家追求的單純寧靜,澈照四方的一種心境。這大概也是琉璃被列為佛家七寶的原因吧,它不僅可表現外在的炫麗多姿,更能展示其蘊含的純淨無瑕。正是這種材質與心境的共通性,使我深深著迷於琉璃的美。


    琉璃,古時也被稱為“璆琳”、“陸離”等等,今天可統一稱呼“玻璃”。玻璃是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也曾經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無論是中國或是西方,玻璃器在古代一直是上層社會的奢侈品,那光亮透明、晶瑩潤澤的特質,曾令古人無限愛戀,甚至被視為無價之寶互為炫耀。


    玻璃製造工藝複雜,是人類早期科技文明的代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琉璃發展史,雖受到玉器、陶瓷等行業的影響未發展成主流,但其鮮明的民族特征與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世界玻璃史上深受矚目。從出土的中國古琉璃資料發現,由於數量少,器形小,陳列觀賞性差等方麵的原因,琉璃一直未受到收藏家追捧。然而仔細考量之後,你會發現古玻璃兼具料質、器形、文化、曆史等多方麵的價值,相信將來一定會被大家所重視。近年來,國內多家以玻璃為主題的博物館相繼問世,也可看到琉璃收藏的一種趨勢。


    國人對於古代玻璃的研究隻有短短數十年,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考古發掘及民間收藏愛好者們的關注,使這塊領域逐漸被大家認知。為了更好地推廣琉璃文化,牧之在創辦“中國琉璃網”之後,也積極參與古琉璃的收藏、整理、研究工作。數年來親眼見證先周至民國的數萬件古代琉璃之後。願以實踐經曆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中國古琉璃的常識,為傳承琉璃藝術盡一份薄力。


    文中圖片盡量選取館藏品作為年代特征的參考,部分結論也僅是個人目前學習的結果,希望隨著今後大家的研究不斷完善。有些言論受教於國內外相關文獻、出版物及藏家心得,涉及較雜,在此不作羅列,對中國古代玻璃研究做出貢獻的各位前輩、老師們言謝了!

 

  戰國海藍琉璃瑱 作者:牧之 文章來源:中國琉璃網 點擊數: 631 更新时间:2010-9-21 14:56:41

      tiàn ㄊㄧㄢˋ

  ◎ 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

  ◎ 美玉:“荣重馈兼金,巡华过盈瑱。”

  ◎ 古通“填”,填充:“金精玉英瑱其里。”

  zhèn ㄓㄣˋ

  ◎ 镇压坐席的玉器:玉瑱。

 

  瑱,似玉充耳也。从玉,真声。——《说文》。按,天子以玉,诸侯以石,字亦作磌。

 

 

 

  瑱是古时的一种耳饰,是有"华夏特色"的耳饰.在“不毁伤发肤”的理念下,西汉之前不论男女都不流行穿耳孔。瑱有男女式两种,男子的瑱则多称为“充耳”“纩”。女子的瑱,较有特色的则是簪珥”----将悬有瑱的丝绳系于发簪之首,插簪于髻,悬于耳际,故名。《诗经鄘风 君子偕老》在刻画卫宣姜时写道:“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

 

  瑱一般都悬在冠/发髻两侧,悬垂在耳际.因此被赋予了一种“虚心听取意见”的礼义.女子褪去簪珥的行为是谢罪的意思。周宣王因一度沉溺安逸、荒疏国政,他的姜后自褪簪珥长跪于永巷,以劝政其夫君。此举后,周宣王果然励精图治,开创了周室的中兴局面;汉武帝晚年欲立勾弋夫人之子为太子,又怕子幼母少,女主姿意乱国,于是赐勾弋死,勾弋夫人便“脱簪珥叩头”,武帝喝道:“引持去,送掖庭狱!”夫人还顾,武帝吼道,“趣行,女不得活!”夫人用白陵自缢身亡。

    (上述知识采自百度百科)

 



  形体较大的琉璃瑱大多空心,且外壳轻薄,较小型的多为实心。多见蓝色半透明,表面严重风化、腐蚀或银锈,这种银色七彩薄膜层极易剥落,又被称为蛤蜊光。

 

  《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光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

 

    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的琉璃耳珰,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现今的收藏市场上鱼龙混杂,为谋利益,作伪造假者层出不穷。为帮助初学者尽快入门,少交学费,特以浅识讲解一下战汉的琉璃老珠与现在的新工艺琉璃珠差别四则,以便于大家辨伪。 


    首先,当时的用料颜色极为有限。我们在出土于帝皇陵墓中那些纹饰很繁复的蜻蜓眼看,也就屈指可数的几种颜色。

 

 


    其二,古人讲求天人合一,讲求内敛,所以一般会将琉璃处理成半透或调成较沉稳的颜色,显得不那么轻浮。不像今人造珠追求高速高产,追求闪亮登场。

 


    其三,古今的造型工艺也有区别,应该说当时的珠饰很朴素唯美,工艺是为表现形式服务的。相比,现在做的珠子似乎更要显示其精致复杂,而不注重内在的张力。

 

 


    其四,历经数千年磨砺,就算保存再完好,终有钙化、风化、磨损等化学物理变化。但记住这些皮壳表现,应是非常自然、火气全消的状态。现在很多仿品留白色的皮作伪,您想一下埋土里这么久,琉璃的钙化能这么白吗?

 


    所以,您要收藏高古琉璃的话:

一、现在地摊上那种珠子上颜色五彩斑斓的,一眼就可明断。

二、无丝毫内敛,颜色过于鲜亮、浮华的也可排除。

三、外形过于夸张变形、或工艺很复杂如内外几层、内部带花朵的一般都不老。

四、没有皮壳或者表层不自然的需要留意辨伪。

 

    “中国琉璃网”诚意奉告:收藏有风险,辨伪需谨慎。多看资料及馆藏品,不要轻易贪图捡漏,多看少买为宜! 談古代琉璃的清理與保養 作者:牧之 文章來源:中國琉璃藝術網 點擊數: 3097 更新時間:2008-6-15 12:09:39

 

 

 

筆者就古代玻璃的皮殼如何清理的問題,請教有多年收藏古代琉璃經驗的林樹旺先生,現將了解的知識整理如下,供各位愛好者參考:


古物因為長久埋在地裏,內外均已經達到平衡。一旦出土接觸大量空氣及壓力變化後,容易失去內應力及壓力,並在空氣溫度變化中失去原有濕度,造成本身狀態的不平衡。

 

漢代銅鏡出土後有自然裂開現象,玻璃器雖然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但本身結構容易膨脹變化,更加要仔細處理。皮殼作為長久的化學反應,也是一種平衡的表現,不可隨便清除。

 

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將其固定一個地方擺放,控製適當的溫度,絕對要避免曝曬或者冷藏等溫度的急劇變化,使之慢慢適應。大件或者高古的話建議先放幾年不清理,盡量使之達到平衡狀態。

 

古代玻璃的清理,有器皿大件、珠飾小件的區別,也要看皮重皮輕,高古近代。

 

高古、大件及皮厚的最好保持原有品相。小珠類先看其坑口的出土狀況,皮殼輕微的可以考慮適當清理。

 

品相好不脫皮的可以用酒精清潔,同時也是消毒。不宜用水,也不宜用84消毒液或者清潔劑。

 

如果珠類是作為裝飾品佩戴於身體,提供一個小方法先行處理:把單顆珠置於小棉袋中戴一陣子,讓珠子的表麵與棉布接觸,使之適應。

 

如果是高古的戰國蜻蜓眼珠之類,皮重的就盡量不用清理。

 

如果是立件,在放置好之後,就盡量不要搬動,也不要上手!

 

(感謝林樹旺先生分享經驗,並感謝孫超先生提供圖片)

 

 

另經筆者查詢相關研究資料後得知:古代玻璃的質地變化取決於其化學成分及保存環境,古玻璃器的保養應該以預防性保護為主。

 

玻璃在常溫下為剛性體,硬度高,具脆性。在收藏中尤其要防擠壓、碰撞、振動等機械性損傷。玻璃長期在水、酸、堿、空氣等物質的參與下,會從表麵開始產生物理化學變化,如造成潮解、腐蝕、堿化、失透、粉化、暈色、虹彩、脫落甚至炸裂等現象。

 

我們一般認為玻璃化學性質穩定,是耐水的,其實水會對玻璃表麵產生化學侵蝕作用,空氣也是如此。

 

所以說,保存玻璃的基本環境條件是低溫幹燥並保持空氣純淨度無汙染。其相對濕度應以博物館環境質量標準的下限為宜,即RH在35-45%的範圍。潮濕環境對玻璃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

 

對已經風化腐蝕的玻璃器,除改善保存環境防止襲擊損壞外,可作適當的技術處理。對出現表麵粉化、脫落等現象者適當封固、粘結。受一定風化影響,透明度下降程度稍輕的玻璃器可用稀釋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麵的遊離堿,恢複透明度。

 

古代遺存較少、脆弱易損者,應倍加妥善保管。

战国琉璃七星纹簪帽

 

 

此种器物的用途尚待考证,大多制作细致精美。

 

此种器物背面都有半圆形洞,,应另有镶嵌物。依外形看,似为“簪帽”,即发簪的头部饰件。 
 
河南淅川下寺一号楚墓曾出土玉簪,附有玉簪帽,套于玉簪顶部,形制与此类似,用法也应相同。(见《中国玉器全集-春秋战国》,36页)

 

陕西宝鸡斗鸡台沟东区墓葬A3墓也曾出土此类玻璃簪帽器件,六星纹。(见《斗鸡台沟东区墓葬》)

 

 

下图为例,采用战国时期典型的七星纹饰,蓝色透明琉璃材质,猜测簪身为骨质或木质,已腐烂或遗失。
 
此种实用器采用的蜻蜓眼样式,多见于战汉时期的剑饰镶嵌、铜器漆器镶嵌、珠饰等……

 

 

 

 

 

中原行及古琉璃珠收藏 作者:牧之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1550 更新时间:2009-8-13 16:17:21

 

 

趁暑期走了战汉发源的中原地区,从咸阳至西安,再走洛阳到郑州。这一条线的博物馆都是藏品丰富,在国内考古发现上极具份量。秦砖汉瓦,秦俑汉俑,青铜玉器,当然还有我特别关注的古代琉璃,在这一带都是最具代表性,且质量最高。

 

基本上博物馆都不允许拍照,允许的地方也因为光线不够,加之不想用闪光灯打扰别人,所以没怎么拍照。博物馆资料现在网络也有很多,大家就自己查找吧,呵呵!

 

在这些城市都有比较具规模的古玩市场,虽然国家对文物的管制很严,还是通常还是能拿到一些开门的小东西。古代的琉璃应该不算什么热门,市场价值也低,所以细心浏览,还是能看到不少。相对前几年来说,这些小珠子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多倍,也能看出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收藏。这次有不少珠子就是因为店主的开价过高于我的预期而没有拿,可能这是缘于古玩行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惯例吧!

 

以下贴一些这次拿的琉璃珠子图片,与各位朋友交流,普通拙劣请不要见笑!

 

 

 

 

 

     


 

民國滿工銀飾玻璃瓶 作者:牧之 文章來源:中國琉璃網 點擊數: 826 更新時間:2009-6-23 14:55:25

 

  銀器在各國文化中都有獨特的魅力,中國自18世紀起就定期生產銀器以供外銷。中國外銷銀器以蘊含久遠的曆史背景、獨特的文化特征及不同於西方的審美觀,具備相當的收藏潛力。最初,中國工匠為西方商人定製的器具以仿歐洲圖樣為主,為純西方風格。其後開始加入中國傳統裝飾,為器物增添異域色彩,更得西方人士喜愛,使之感受到華夏文明與東方風情。相對來說,中式紋飾的銀器在收藏品市場比較受歡迎。

 

 

 

  這件銀飾玻璃瓶內膽與瓶蓋為英國製造,瓶底模印文字為“Made in England”,瓶蓋凸印飛鳥紋。然後,由中國工匠在瓶身上整體外包銀飾。瓶身銀飾為中國的“喜上眉梢”(喜鵲和梅枝梅花圖案),瓶蓋銀飾為竹葉紋。整體銀飾均為鏤空透雕狀,透出原玻璃瓶的質地。瓶底款式為“傑”“足銀”“CHI”,民國風格製品。

 

 

 

  關於保養:銀器會經年代而氧化變色,產生深色的包漿。但其不會影響收藏價值,也體現極為自然的古樸感。一般不用清理,忌用洗銀水清洗,喪失老物古韻。把玩時戴手套,存放時包裹棉布,勿重壓擠撞。


汉代琉璃金银箔珠及工艺浅谈 作者:牧之 文章来源:中国琉璃网 点击数: 1480 更新时间:2009-8-14 22:24:52

 

 

  在以前收的一堆新疆汉代琉璃珠里,发现有一个金箔珠和一个银箔珠。以前曾在史料里看见记载,一直在寻找实物,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种金银箔不同于常见的夹在2层玻璃内部,而是直接附在外面,历经沙漠中近两千年的磨砺,缺损的很厉害,只能看到残留的很少部分。

 

  两颗珠子虽然大小、色料都不同。但都是像灯笼型,上下有延伸出的收口,外表呈凹凸的竖条纹,给大家做参考。

 

 

 

 

汉代(金银箔)琉璃珠

 

  再贴几个晶晶亮的金箔珠,也是同时代的。这种工艺是把金箔夹在里面,所以至今品相依然完好无损。

 

 

 

  最后贴一个表层被风化的珠子,可以看到这种珠子的多层结构,看到玻璃珠历经几千年的状态。

 

 

 

  以黄金贴片于器物作为装饰早在西周就有出现,春秋时开始流行。金箔一般包覆于铜器之上,称为“包金”,相信也有包覆其他材质,作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玻璃贴金工艺应该源于罗马,流行于公元四世纪。一般金箔裁切成所需形状后夹在两块透明玻璃之间。国内出土的汉晋玻璃珠,偶有见到鎏金或是贴金工艺的珠饰,扬州也出土过贴银箔的琉璃蝉。想来是因为中国古代无色玻璃的透明度不足,不能使用夹金工艺,而转用本土贴金特色。虽然同样达到视觉效果,但容易受风化脱落。 

 


開篇簡介

 

    本文著眼於從遺存的各朝代實物來分析中國古代玻璃的曆史發展脈絡。從商周時期的起源、戰漢的輝煌、魏晉的動蕩、唐宋的演變、元明的延續、清代的複興,扼要介紹各朝各代古琉璃的典型風格,並論述該社會背景下對琉璃業的促進與衝擊。出於受眾需求,本文不做太過深入的探討及專題性研究。以後有機會再深入挖掘,來彌補此文的缺失。

 

 



 

    “什麼是玻璃?什麼是琉璃?”這是大家必須要了解的第一個問題。如果這個概念不清楚,那就無法真正理解古代的琉璃是什麼含義。下麵六個小圖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作品,您能分辨出哪個是琉璃,哪個是玻璃嗎?
 
     時人一直對玻璃與琉璃有所誤解與混淆,其實這兩者有所不同,又互有交融,現代科學的統一稱謂應該是玻璃。但現在社會上稱呼不一,在古玩收藏界這個概念也頗為混淆,我們一般更喜歡稱呼“琉璃”,這是有其曆史淵源的。


 

    大家先來看看曆史上對於玻璃稱謂的演變:


    在中國古代的早期(高古時期),大多被稱為琉璃。曆朝典籍記載古代對玻璃的稱呼一直在變,這反映了我國玻璃生產的興衰,也反映了曆史上對玻璃材質的認識與重視。戰國的“璆琳、陸離”,漢代的“琉璃”,到宋元的“藥玉、瓘玉、玻瓈”,再到明清的“硝子、料器、玻璃”,從名稱上也可感受到形態、工藝的演變。


    漢人所言“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論衡•率性篇》,就是記載了琉璃仿玉的製作過程,因此琉璃二字流傳至今,均作玉字旁。

 

 

    由此可見,中國曆史早期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後逐漸以玻璃代稱。需要注意的是:在元明時期,琉璃專指以低溫燒製的釉陶磚瓦件,藥玉、瓘玉轉稱為玻璃,這點非常容易產生混淆。


    很多現代人印象中的玻璃,是低廉的全透明製品,而琉璃是融合多種色彩燒製的高品質藝術品,殊不知現代琉璃亦是玻璃中間的一類。牧之認為沿用“琉璃”這個古代名稱,是傳承有序的,這個名稱比“玻璃”更具文化含義,值得我們繼續沿用下去。


    總體來看,琉璃是一個名稱,玻璃表示一種材質(矽酸鹽非結晶狀)。它們可以混稱,尤其在中國古代玻璃這個範疇。它們的價值來自於曆史、文化、藝術與創意,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下麵這張表格歸納了玻璃與琉璃的一些概念,很好的理解這張表格將頗有益處。

 

二、中国玻璃的起源
 
    中国古代手工造作,如瓷器、冶金(青铜铸造)、本草炼丹、纺织丝绸等,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但玻璃却是个例外。中国的玻璃起源时间也不算晚,按现今的考古发现是在先周时期,但发展始终落后于西方,这是为什么呢?要了解这段古代历史,大家必须先对中国的历史朝代年表有一定了解,便于理解其传承的时间性。

 

 
  
    大众对玻璃的一般认知是有一定硬度的透明固化物。专业人士按其成分、工艺、用途有不同的分类,非常复杂,比如按其成分就可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硫系玻璃、卤化物玻璃等,这类太学术性的问题暂不讨论。但中国早期的古代玻璃并不完全符合这种现代规定,尤其是在启蒙阶段。我们有时候会把某些具有玻璃特点的古物也归类于琉璃,如费昂斯之类,之后会详细提到。

 
    关于中国琉璃的起源,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商代的冶金、炼丹、原始瓷工艺是我国玻璃制造业的三个重要萌芽条件。高温溶结的釉滴可形成最早的玻璃体,利用制陶工艺与冶金化学的经验,以石英砂为原料,塑形后经高温烧制,即可制成表面光亮的原始玻璃管珠。但因为当时烧制温度不够,砂粒无法全部熔融,也无法制造更大的器物,因此可以把商代看作中国玻璃的萌芽期。

 

 
  
    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陕西周原、山东曲阜(鲁国墓)、河南淅川(楚墓)、江苏苏州(吴国王室窖藏)、山西曲沃(晋侯墓地)等西周前后期的墓地,考古学家发掘出大量人工合成的半透明珠管。这些蓝色、绿色的玻璃状珠管,质地疏松含颗粒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玻璃,而是被烧结的石英砂结构,即釉砂或玻砂,是原始的玻璃形态。西方考古学家在距今5000年前的古埃及墓中,也发现了大量类似的器物,这种原始玻璃材质在全世界的考古界被统一称为费昂斯(Faience)。

 

 

(陕西扶风县,先周、西周墓地考古出土的原始玻璃管珠)

 

 

(香港关善明先生收藏的费昂斯管珠)

 

 

(从外表破损的费昂斯管珠,可见其胎体中密布的气泡)

 

 

(放大图,清晰可见早期的琉璃管珠并未能完全烧熔,而是呈现疏松的玻砂状态)


    春秋中期,楚国冶铜竖炉的烧炼温度可达到摄氏1200度,技术的提升为制造真正的玻璃提供了必要条件。依据各地的考古报告看,最晚至春秋中后期已经制作出真正的玻璃,并开始在全国普及。汉书记载的“随侯以药作珠,精要如真”,从随国曾侯乙墓出土的100多颗蜻蜓眼玻璃珠印证了史实。而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的这些精美玻璃珠,也将全面替代西周的原始玻璃管珠生产。

 

 

(春秋,越王勾践剑上镶嵌有蓝色玻璃片)

  
三、戰漢玻璃


    中國古代的鉛鋇玻璃與鉀玻璃有別於西方早期玻璃,自成體係發展並鼎盛於戰漢時期。自戰國始,玻璃仿玉製品開始形成風尚,並通貫整個中國古代玻璃史,常見器物有玻璃珠、管、璧、環、璜、劍飾、印章等。當然這裏所說的仿玉是較為寬泛的概念,包括和田玉、天河石、瑪瑙、綠鬆石、青金石等天然美石。

 

    戰國古玻璃地域分布廣、出土數量大。楚國墓地出土較多,製作特別精美,特別是楚國的琉璃璧,占到了各地出土量的80%以上。在湖南一帶,戰國墓葬出土的玻璃器者約占10%,多為王侯墓地,也有一些士庶墓地。這既表明楚國是當時重要的玻璃產地,又可知他們以玻璃生產來彌補玉石資源的不足。

 

 

(出土於湖南長沙市的戰國米黃色穀紋琉璃璧)

 

 

(日本美秀博物館收藏的戰國晚期白色玻璃劍首)

 

 

(出土於安徽阜陽縣城西郊的戰國琉璃印章)
  

    當時的玻璃器多為小件,如珠管璧環、耳飾竅飾、劍飾杯碗等裝飾,其中以蜻蜓眼最為著名。蜻蜓眼是源自西方的一種紋飾,被製成珠、管、形、彎月形及各種貼片,被先民鑲嵌於青銅、玉器等材質上,成為中國琉璃史上最經典的紋飾。


    據考,蜻蜓眼圖案源自公元前十四世紀埃及神像的眼睛,它擁有無限神力,能驅走惡魔,帶來平安,其後傳入西亞、歐洲及其它地區,大約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傳至中國。極富創造力的戰國工匠將蜻蜓眼工藝演化到極致,孕育出獨特的中國風格,規整大氣,使之成為身份與權力的象征。


    戰國蜻蜓眼玻璃珠是中國古代玻璃中最經典的類型,結合“纏芯法”與“鑲嵌法”製成。多見藍、綠、白色玻璃胎,表麵嵌黃、白、藍色相間的的多層圓環眼飾,形似蜻蜓的複眼,因此俗稱“蜻蜓眼”。其素雅大方的色彩布局、有限元素中蘊含千變萬化,可謂魅力十足。
 
    成分檢測表明,戰國墓中的蜻蜓眼琉璃珠多為中國燒造的鉛鋇玻璃,少數是產自西方的鈉鈣玻璃。而西方玻璃進入中國還有更早的物證,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格、河南輝縣出土的吳王夫差劍格等上都有鑲嵌的玻璃塊,經檢測成份為西方的鈉鈣玻璃,時在春秋晚期。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蜻蜓眼珠)

 

 

(日本美秀博物館藏的戰國蜻蜓眼鑲嵌件)

 

 

(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的戰國銅鏡,鑲嵌蜻蜓眼琉璃珠和玉璧)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各地工商貿易及文化交流更為發達,促使兩漢時代的玻璃鑄造業達到頂峰。


    張騫出使西域,開辟史稱“絲綢之路”的東西交通大動脈,使長安經中亞直通羅馬,極大促進了東西文化與商業的交流。再加上北方草原通道、西南佛教通道、南方海上通道等其他路途,使中國絲綢的出口,西方寶石、玻璃器的運入更加便捷。考古可見漢代墓葬出土的羅馬玻璃器有碗、杯、盤、瓶等,在廣西、廣東、洛陽、江蘇、內蒙古、新疆等地都有出土。

 

 

(河北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西漢淡綠色玻璃耳杯)

 

 
(廣西貴縣東漢墓出土的淡青色玻璃杯盤一套)

 

 
(廣西合浦縣文昌塔西漢墓出土的淺藍色弦紋玻璃杯)


    在本土的玻璃工藝上,由“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可以看到漢代玻璃仍以仿玉為主題。種類包含禮器、飾物、葬具、容器以及帶鉤、印章等等,延續了戰國鉛鋇玻璃的發展,禮器中,璧依然占據了很大比例,在陝西興平茂陵一帶發現的玻璃璧,形體頗大,直徑超過23厘米。另外,琉璃含蟬、竅飾、握豬、衣片等葬飾形製豐富,如江蘇揚州邗江妾莫書墓出土了斂葬用玻璃片近600片,江蘇徐州北洞山出土了玻璃杯16件,河北滿城漢代劉勝墓出土了仿玉玻璃耳杯、玻璃盤等。值的一提的是,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11對藍色玻璃牌飾,長10厘米、寬5厘米,晶瑩光潔,厚薄一致,是極為優質的漢代平板玻璃。
 
    當然,漢代玻璃器也包括如玻璃動物、耳飾、帶鉤、各色珠管、佩飾、玻璃容器、聚光鏡、平板玻璃窗等品種,實用器極為豐富。能作掌上舞的趙飛燕居住在昭陽殿時,“窗扉多是綠琉璃,亦皆照達,毛發不得藏焉”。喜好神仙的漢武帝,其起祠神屋的門窗皆 “琉璃為之,光照洞徹”,如此看來也並非現代才能做到窗明幾淨。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藍色平板玻璃牌飾)

 

 
(香港關善明先生收藏的漢代琉璃小獸)

 

 

(漢代藍綠色琉璃含蟬、琉璃竅飾)
 

 

(漢代常見的3種單色琉璃小珠)

 

    但戰國的蜻蜓眼珠在漢代似乎已經失傳或者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幾種小型的單色珠串,且同坑出土量較多。主要介紹三種:一種近似圓珠形,多見於兩廣周邊地區;第二種是扁環形,有藍、綠、褐、透明色,多見於中原及北方地區;第三種是圓管形,以藍色、綠色、白色居多,主要出於四川的羌族地區。
 
    戰漢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玻璃發展的一個頂峰時期,形式多樣,技法成熟,產品眾多。但其後曆經戰亂,使得以往積累盡數失傳。漢代之後,傳統的玻璃鑄造技術被西方吹製技術所替代,中國玻璃工藝逐漸進入轉型期。  

 

四、魏晉南北朝
 
    三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戰亂無休的年代,漢文化遭到嚴重毀損,玻璃工藝亦不能幸免,除玻璃耳璫等少許實用器外,鉛鋇仿玉工藝基本消亡。再加之曹操父子提倡薄葬,如曹操臨終遺令“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使兩漢400餘年來形成的葬玉製度最終消亡,出土的珠玉實物也驟減。

 
    此時,西方具實用功能的鈉鈣玻璃容器傳入中國。鈉鈣玻璃器克服了國產鉛鋇玻璃器質脆懼熱等不足,光色映澈兼具實用,被視為至寶,受國人所好。時局動蕩反而促使貴族生活更加奢侈,精美的玻璃器在當時被當作鬥富之寶器。因此在統治階層的墓葬裏,精美的玻璃器屢有出土,它們大抵來自西方,羅馬玻璃器、薩珊玻璃器均有發現。其後數代,西方實用玻璃器也始終作為奢侈品進口,這一點也極大衝擊了國內玻璃業的發展。

 

 
國寶級文物:遼寧朝陽北票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淡綠色鴨形玻璃注——羅馬

 

 

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淡綠色玻璃碗——薩珊

 

寧夏固原出土的北周碧綠色玻璃碗——薩珊


    從漢代開始佛教傳入中國,魏晉時期得以發展興盛,金、銀、琥珀、珊瑚、硨磲、琉璃、瑪瑙被列為佛家七寶。西方的吹製工藝傳入中原之後,本土也開始嚐試製作,河北定縣北魏塔基石函出土的一批中國器形薄胎玻璃器就是例證。透明玻璃瓶用來盛裝舍利子成為佛家供物,大量的玻璃珠被製成瓔珞裝點佛像與佛堂,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當時的玻璃工藝發展。

 

 

甘肅省平涼市出土的北周玻璃舍利瓶

 

    這裏所說裝點佛堂用的瓔珞珠主要是指一種“印度-太平洋”玻璃珠,是最著名的貿易珠之一。據考最早於紀元前後在印度東南沿海生產,流傳數百年不衰,色彩豐富、個體極小,有些不足1毫米,製作技藝高超。這類玻璃管珠在漢晉時期各地均有發現,且數量眾多,僅河南洛陽永寧寺西門遺址就出土有15萬顆之多。

 

 

魏晉時期常見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

  
    還要提及一點:據《魏書》及《北史》記載,北魏太武帝時,“有大月氏商販在京城燒鑄琉璃…乃召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以為神明所作”。牧之認為這裏的“琉璃”行殿並非指玻璃器物,而是指琉璃釉建築構件。北魏平城即現在山西大同,琉璃釉建築作為山西的傳統行業流傳至今。而西方用琉璃釉裝飾建築的記錄更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的神殿牆麵製作。

五、唐宋元明


    隋代共37年,但如同秦朝一样,统一南北、镇付四夷、修运河、建科举,孕育了一个大唐盛世。按现有的资料看,那时的玻璃器分为三类:一是西方输入的钠钙玻璃、二是中国传统的高铅玻璃、三是国产的钠钙玻璃。考古发现,隋代玻璃制品多出于贵族墓,陕西西安李静训公主墓出土玻璃达24件,其中的几个瓶、杯属于第三类。由图片资料看,料色清透,工艺较前朝有很大改善。所以说隋代短暂,但对唐宋的玻璃业发展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隋代琉璃带盖小罐,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隋代琉璃棋子,1985年西安市东郊隋寺院主持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扩疆内治,经济繁荣,外交广泛。陶瓷业得到极大发展,南方青瓷、北方白瓷成为日用容器的首选。而宫廷多用金银器皿,玻璃器大多依靠进口。包括河北定县静志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皇家礼佛用玻璃器都是进口产品,国内玻璃器的生产较弱。


    其实,西方的钠钙玻璃器及配方、技术传入中原后,铁棒黏结与无模吹制工艺已经被国人全面掌握,并以中国本土造型吹制薄胎玻璃器皿,但主要也是用于佛教奉供,很少有实用器皿发现。此外,唐代也有零星的琉璃珠饰、佩饰、带銙、簪钗等出土,但从资料上看数量并不多。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唐代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唐代黄色玻璃石榴纹盘


    宋代仍是需要进口玻璃器供帝皇贵族赏玩与寺庙供佛之需,但传统的玻璃压铸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民间。“药玉”(琉璃)也进入了舆服制度,成为君臣冠冕、朝服上的装饰。宋人常咏“药玉船”、“药玉杯”,说明仿玉的玻璃酒器已经深入士大夫生活。


   华丽的珠翠装饰在宋代成为风尚,使本土的琉璃吹制与灯工技术在民间流行,除瓶、壶、盏等容器外,簪钗珠环等首饰产量极大,史料上多有民妇广泛使用玻璃簪钗的记载。另外,还出现了大型的玻璃制品,如史料记载“五色琉璃苏灯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琉璃灯山其高五丈”等,说明宋代玻璃业的兴盛使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北宋孔雀蓝葫芦形琉璃舍利瓶,安徽省寿县博物馆藏

 
宋代蓝白色玻璃发簪三件


    辽金疆域内,出土过一些中国制造的玻璃器皿,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那些出自契丹贵族墓的伊斯兰玻璃器皿,采用贴丝、刻花、模印等制作手法,工艺极其精湛。


    出于草原民族对小装饰品的喜好,北方至今遗存有大量形态各异的玻璃饰品,大小不一的珠管环佩等,种类繁多。

 

 
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天宫的淡绿色内套淡蓝色双层玻璃瓶


    元代设立瓘玉局,这是皇家的玻璃器烧造部门。在当年的益都颜神镇(今淄博博山),发现了元末明初的玻璃炉遗址,产品主要为钾钙玻璃。江苏苏州张士诚母曹氏墓中的大型涅白色玻璃圭(长42.5厘米)、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里的蓝色莲花形玻璃托盏是元代可考的琉璃器代表作。

 

 
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里的蓝色莲花形玻璃托盏


    明代的琉璃被称为“药玉”,因疆域内玉材匮乏,故而药玉替代真玉进入舆服制度。那时的百官朝服,三品以上可佩真玉,四品以下佩药玉。如江苏扬州史可法衣冠冢的药玉带饰,香港关善明先生收藏的药玉组佩等都极似真玉。由此可见,明代的玻璃制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考古学者都容易把药玉与真玉混淆。大家有兴趣可去查询《天工开物》,书中记录了当时玻璃制作的全过程。


    从南北方的很多传世品可见元明玻璃业以珠饰、耳饰、发饰为大宗,产量大、品种多、流传广。而薄胎吹制产品较少,估计还是未能克服质脆易损不耐用的弊端。从已发掘的博山元明玻璃作坊遗址,及明代《颜山杂记-琉璃》记载可知,当时玻璃制品多作进贡宫廷,部分远销边陲,还有专供出口的产品,使用范围颇广。

 

 
香港关善明先生收藏的明代药玉组佩


    这里还要说明一个容易混淆的常识,元明时期把建筑用低温彩釉构件称为“琉璃”,实非玻璃器物,乃铅釉陶器。据《元史》记载,官方设“琉璃局”烧造彩釉构件,另设“瓘玉局”专制仿玉玻璃。

 

 
建于明代洪武末年的山西省大同市琉璃九龙壁

六、清代玻璃


    清代由于引进了西方的先进工艺与人才,使国内玻璃制造技术得到极大提高,达到了战汉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华美的宫廷玻璃器足以媲美西方同时期的玻璃艺术品。


    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清宫玻璃厂的发展历史及各个时期的主要贡献。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在北京皇城西安门内的蚕池口营建宫廷玻璃厂,归入养心殿造办处。技术上主要依靠西洋传教士,其制品专供帝皇内府所用。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朝发明的套料工艺,以多种彩色玻璃在异色玻璃地上贴、刻出图案,其后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惜由于年代及产量的原因,康熙朝的玻璃器并不多见。

 

 
白玻璃弦纹大罐(清康熙),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帝于圆明园六所新建玻璃厂,改用本土匠师,打造传统器形。当时以玻璃代替宝石成为典章制度,玻璃器也作赏赐大臣之用。雍正朝注重玻璃颜色的调配研究,能仿玛瑙、翡翠、琥珀、蜜蜡等色,且都呈色精妙。

 

 
黄色玻璃菊瓣式渣斗(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玻璃器皿,实施兼容并蓄的治理政策,使中西文化得以融合。斥巨资扩建玻璃厂,改进设备,在传统皇家风格基础上招聘法国技师,烧造洛可可风格的灯具与陈设物。乾隆时期的宫廷玻璃器烧造量大,造型繁多。各种陈设、祭器、饰品、日用器皿,器型达百余种。


    乾隆朝玻璃工艺发展也是盛极一时,点彩、洒金、搅胎、雕刻、磨花、描彩、描金、戗[qiàng] 金等等,工艺繁多。尤其是套料、金星、画珐琅等工艺更是无可匹敌。据统计,当时的玻璃呈色多达30多种,斑斓绚丽华美。这里插一句,民国至解放时期外贸玻璃器大多喜欢刻上“乾隆年制”的款,也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白套蓝玻璃五供一套(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金星玻璃桃式花插(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玻璃胎画珐琅芙蓉花鼻烟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自嘉庆朝以后,清宫玻璃厂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发展日趋式微。嘉庆朝无创新,时有减产或停产。道光帝有俭德,玻璃生产一落千丈,咸丰朝亦然。至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时,玻璃厂生产略有好转,但已无法再现辉煌。

 

    清代的民间玻璃业受宫廷影响也极为兴旺,据记载仅博山一地玻璃器每年可销售七千余担。北京不产玻璃料,而是从博山购买料条,低温加热熔软之后,由民间匠人制成动物、瓜果等料器,这也就是北方称玻璃小件为“料器”的原因。


    在清代吸闻鼻烟颇为时尚,华贵别致的鼻烟壶便成为贵族及文人的新宠,是把玩、炫耀之物。其中,玻璃鼻烟壶以其丰富的色彩、精致的工艺、多变的造型深入人心,压花、套料、内画、玻璃胎珐琅等玻璃烟壶百花齐放,形成了俗称小百科的文化专项收藏。传统玻璃艺术也因为有内画鼻烟壶这一种类,而一直流传至今。

 

 
白套黑玻璃鼻烟壶(清),故宫博物院藏

 
玻璃胎画珐琅西洋女子图鼻烟壶(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周乐元款玻璃内画鼻烟壶(清),故宫博物院藏

 

    至清末,全新的玻璃制品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玻璃从欧洲大量进口。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新政推行,政府在山东的颜神镇(博山)成立玻璃公司,聘请德国技师制造玻璃。宣统末年公司停办之后,工人们便自行设厂,开始了以本土工人为主独立生产平板玻璃的历史。产业化时代的来临,结束了中国古代玻璃三千多年的坎坷之路。

 

 

七、中国古琉璃综述

 

    以上把中国古代琉璃史简要的梳理了一遍,是让大家能了解整体发展脉络。至于细节方面,如珠饰剑饰发饰等专题、及器物内涵功用等研究,将在以后慢慢讲述。关于中国玻璃的发展特色,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1.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人造玻璃,诞生于大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国虽非玻璃的发祥地,但有独特的环境起源与玻璃配方,而且留存很多极富中国风的玻璃制品,如璧环、剑饰、耳杯、印章、葬饰的含蝉、握猪、玉衣片等等。


    2. 配方问题使中国古代琉璃器皿的适用性不高,再加上适用性强、成本低廉的陶瓷业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琉璃的发展。


    3. 中国自玻璃起源时就开始有仿玉倾向,并一直贯穿整个古代玻璃史。出于东方审美的含蓄,中国玻璃大多素雅内敛,注重内在含义与张力,西方艺术则更注重外在形态的表达。

 

 

 八、古代琉璃的清理与保存

 

    我们一般认为玻璃化学性质稳定,是耐水的,其实水会对玻璃表面产生化学侵蚀作用,空气也是如此。所以说保存玻璃的基本环境条件是低温干燥,并保持空气纯净度无污染。其相对湿度应以博物馆环境质量标准的下限为宜,即RH在35-45%的范围,潮湿环境对玻璃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

 

    古代玻璃的质地变化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及保存环境,古玻璃器的保养应该以预防性保护为主。玻璃在常温下为刚性体,硬度高,具脆性。在收藏中尤其要防挤压、碰撞、振动等机械性损伤。玻璃长期在水、酸、碱、空气等物质的参与下,会从表面开始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如造成潮解、腐蚀、碱化、失透、粉化、晕色、虹彩、脱落甚至炸裂等现象。

 

    古代遗存较少、脆弱易损者,应倍加妥善保管。古物因为长久埋在地里,内外均已经达到平衡。一旦出土接触大量空气及压力变化后,容易失去内应力及压力,并在空气温度变化中失去原有湿度,造成本身状态的不平衡。如汉代铜镜出土后有自然开裂现象,玻璃器虽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本身结构容易受冷热环境而胀缩,更要仔细处理。古代玻璃的皮壳作为长久的化学反应,也是一种平衡的表现,不可随便清除。

 

  
一批不同状态的古代琉璃珠饰

   

   古玻璃器的最好处理方法,就是将其固定一个地方摆放,控制适当的温度,绝对要避免曝晒或冷藏等温度的急剧变化,使之慢慢适应。立件在放置好之后,就尽量不要搬动,也不要上手。古代玻璃的清理,要分器皿大件、珠饰小件的区别,也要看皮壳的重轻,年代的远近。大件或者高古的话建议先放几年不清理,尽量使之与收藏环境达到平衡状态。


    小珠类先看其坑口的出土状况,高古的战国蜻蜓眼之类,或皮重的就尽量不用清理。皮壳轻的可以适当清理,品相好不脱皮的可用酒精清洁消毒,不宜用水,也不宜用84消毒液或者清洁剂。如果珠类是作为装饰品佩戴于身体,提供一个小方法先行处理:把单珠置于小棉袋中把玩一阵子,让珠子的表面与棉布接触,使之适应。


    对已经风化腐蚀的玻璃器,除改善保存环境防止碰撞损坏外,可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如出现表面粉化、脱落等现象者适当封固粘结。如受一定风化影响,透明度下降程度稍轻的玻璃器可用稀释醋酸擦拭,中和玻璃表面的游离碱,恢复透明度。


    高古琉璃较易受损,通常建议置于密封袋防潮,再用泡沫保护后放入硬盒内。

 

 
古琉璃珠饰的建议存放方式

 

 

九、高古琉璃珠饰辨伪


    现今的收藏市场上鱼龙混杂,为谋利益,作伪造假者层出不穷。为帮助初学者尽快入门,少交学费,特以浅识讲解一下市场价值较贵的战汉琉璃珠饰与新工艺琉璃珠的差别四则,便于大家辨伪。


    其一,当时的用料颜色极为有限。我们从出土于帝皇陵墓中那些纹饰很繁复的蜻蜓眼看,颜色屈指可数。战汉时期的琉璃珠用料一般以蓝、绿色为主,常见的料色还有白、黄、赭、黑等不多几种。由于各地各时期配料的差异,料色会有不同,但基本组成近似。而近现代的琉璃珠用料较杂,颜色鲜亮,常见的料色就有数十种。比较而言,台湾的珠色太艳火气十足,国内的料色不很纯净,均易分辨。

 


    其二,古人讲求天人合一,讲求内敛,所以一般会将琉璃处理成半透或调成较沉稳的颜色,显得不那么轻浮。不像今人造珠追求高速高产,追求闪亮登场。战汉时期的琉璃件用料以半透为主,多见铅钡成分。这与同期的国外玻璃成分不同,沉稳内敛,一般认为是要达到仿玉的效果。近现代的琉璃件用料较纯,从清代开始就较多使用进口料,其化学配方与高古完全不同,鲜亮透明,追求晶莹夺目的效果。

 


    其三,古今的造型工艺也有区别,应该说当时的珠饰很朴素唯美,工艺是为表现形式服务的。相比,现在做的珠子似乎更要显示其精致复杂,而不注重内在的张力。 战汉时期的琉璃珠造像比较统一,以圆珠与扁珠为主,也有管锥、方块等变化。蜻蜓眼珠一般辅以简洁的点线纹饰,当然也有较为少见的柿蒂纹、蟠蛇纹等古典纹饰。近现代的琉璃珠造型多样,但太注重工艺与外形,一般以内花和凸起的彩色料装饰为主。

 


    其四,历经数千年磨砺,就算保存再完好,终有钙化、风化、磨损等化学物理变化。但记住这些皮壳表现,应是非常自然、火气全消的状态。现在很多仿品留白色的皮作伪,您想一下埋土里这么久,琉璃的钙化能这么白吗? 战汉时期至今已数千年,琉璃件在土中多受侵蚀,一般呈现钙化、腐蚀的麻坑与蛤蜊光等自然状态的典型皮壳。如魏晋时期的彩珠虽五彩莹润,但也显得温润有加,火气全无。而近现代的仿古琉璃一般以化学处理来模仿高古的皮壳,无论是覆盖的白皮还是通身的腐蚀,终究难以做到温婉自然。

 


    所以,对于高古琉璃珠饰的收藏辨伪,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现在地摊上那种珠子上颜色五彩斑斓的,一眼就可明断。

    二、无丝毫内敛,颜色过于鲜亮、浮华的也可排除。

    三、外形过于夸张变形、或工艺很复杂如内外几层、内部带花朵的一般都不老。

    四、没有皮壳或者表层不自然的需要留意辨伪。
 

    牧之在此诚意奉告:收藏有风险,辨伪需谨慎。多看资料及馆藏品,不要轻易贪图捡漏,多看少买为宜!(文中图片仅作参考,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