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清宫后多久能同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35:10
作者:张战生
人生观是对个人生命意义、个人生活态度和个人行为方式的认识。不同的个人生活于不同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因而人生观的内容各不相同。马克思的人生观思想建筑在他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因而主张将个人生命融于争取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这样的人生观是人生意义和人生境界的最高体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的人生选择。只有那些真正认识了历史发展规律的人才能自觉地选择这样的人生。马克思不把争取个人幸福与争取全人类的幸福对立起来,而是在二者统一基础上首先将争取人类的解放和幸福作为首要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每个人的真正解放和幸福。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批判过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人生观,指出这种人生观的本质就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已、拜金主义。在这种人生观看来,唯一的决定因素就是个人的利益,特别是“发财的渴望”。
一切人生行为都以能否为个人赚钱来衡量,凡是不赚钱的都是蠢事,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资产阶级人生观撕下了罩在人际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于是,“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恨变成爱,把德行变成恶行,把恶行变成德行,把奴隶变成主人,把主人变成奴隶,把愚蠢变成明智,把明智变成愚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5页)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把为多数人(社会、无产阶级、集体、他人)工作和生活当作人生意义的真谛。马克思以自己清贫、艰难的一生为自己的人生观做了最好的注解。他早在中学时代起就树立了为人类服务的高尚人生目标。他在作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倒,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就会属于千百万人。”他的人生第一句格言就是:“为人类工作。”(《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页)当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后,他的这种人生观被赋予了坚实的科学内容,成为他一生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尽管他一生尝尽人生艰辛,被放逐、流亡、断炊、亲人的病痛和死亡,遭受嫉恨和诬蔑,这一切成为他人生的主要内容,但是他忠实地实践着他早年确立的为人类幸福工作的诺言,以他顽强的科学探索和理论创造为人类工作着。他一生都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他相信:“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资本论》第1卷第26页)通过艰苦的劳动,他为人类默默奉献出了一笔又一笔的巨大精神财富。马克思的生活表明,他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哲人和思想家,而是一个注重将自己的思想贯注到实践行动中去,力图使思想化为物质现实的斗士。马克思身上没有纯学者的软弱,却有着战士和政治家的意志和力量。马克思用自己的一生表明了“崇高”这个字眼的真正含义。
马克思推崇为人类送上光明而牺牲自己的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其实,他自己就是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在马克思人生榜样的感召下,无数后来人追循这种共产主义人生观为人类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毛泽东把这种人生观概括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无数优秀个人以他们的人生行为体现着这种人生精神。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过这样的话:“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是用文学语言表达的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完美的理解。
其实,个体人生的动力不外两类。第一类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形成的动力。这种动力如果不以损害他人为前提,则可形成狭隘的、短暂的人生动力;如果是建筑在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以损害他人为前提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固然也可以成为人生的动力,但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因而具有反社会反历史的性质,是应该反对的。第二类是对崇高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形成的人生动力。它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为了集体、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人生。这种人生观尤以共产主义人生观最为典型和彻底。一旦人们真正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人生价值选择,它就会成为人生的一种持久的、深刻的动力。
共产主义人生观是马克思依据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出的人生结论。即使在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也应提倡这种人生观。因为这种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可以升华人生境界推动历史前进。但是,马克思从来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已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5页)马克思主张一切从现有的历史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工作,既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科学的、现实的人生态度;即不超越历史允许的程度,又不失去理想。在这种人生过程和历史过程中,共产主义人生观无疑是人生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从不反对个人价值和个人幸福。“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32页)个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承担者。关键的理解在于这里的“每一个人 ”指的是一切个体,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人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39页)马克思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为人类解放事业工作体会到了最大的幸福。同时,他也热爱生活、珍视生活。他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贫寒但温暖的家庭;他会为得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而高兴,也会在与儿女无邪的游戏中开怀大笑。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