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减肥法瘦多少: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32:45
刘良华:如何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作者:学思不至 

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教师学习;第二,教师行动;第三,教师发表。在教师学习—教师行动—教师发表三个要素中,教师行动是最关键的要素,但教师行动必须有一个“前因后果”,否则,教师行动就做不下去。“前因”是“教师学习”,“后果”是“教师发表”。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如果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就不会走得太远。

一、教师学习

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题。当教师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存在专家、书本或图像中。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人类的学习往往始于模仿,拜师实际上是一种榜样与模仿的经历。模仿往往局限于临近的智慧。除了临近的智慧之外,尚有一种远古的智慧。阅读使人对远古的智慧的领会与借鉴成为可能。这种阅读既包括“读书”,也包括读“图”,比如观看教育电影、教育录像[1]。

首先说“教师拜师”。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距的。如果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教育领域的专家并非那些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某个学科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那些“教研员”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那些重要的建议往往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的成长可以有途径,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大量地充满默会知识和隐性学习。“师傅带徒弟”是传统而有效的“隐性学习”。少有人怀疑“师傅带徒弟”的意义,不过,真正愿意拜师的人也不会太多。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谦虚地“拜师”?

再说“教师阅读”。

中小学教师总是很忙,忙得几乎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教师曾经是“读书人”,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读书人”的身份。

不过,总是有人在坚持阅读。这是整个教师群体的希望。

好老师之所以好,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坏老师之所以坏,也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某个教师酷爱读书,但这个教师上课效果比较差劲,但是,总体上看,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更有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除了“读书”之外,教师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教育录像”。

“书”与“图”各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教育图像”较之“教育名著”可能更具有“可读性”。但是,书本也有它的可爱之处:图像虽然显得形象直观,图像也因此对读者构成某种强迫。它是带有强迫的审美方式;书本虽然不如图像形象直观,这种缺乏形象和直观的书本却能够为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所以,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原著的读者,再去观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剧时,可能会感觉不适应甚至愤怒。

接下来说“教师研修”。

除了拜师与阅读之外,也可以选择正式的学历教育。正式的学历教育常常遭受形式化的指责,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爱之处:比如,它让人拥有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这个地方往往是环境优美的大学;它让人可以倾听系统的讲座,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个“大师”。正式的学历教育的这些好处也导致人才评价标准的制定。人才的评价标准之所以常常看重“学历”,这是有理由的。不能说高学历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就中国目前的教师教育制度来看,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报考“教育硕士”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下面提供三份案例:一是“洋思现象”;二是 “我的阅读史”,这是从干国祥老师的“一个人的教育史”中节选的一篇文章;三是关于“教育硕士”的解释。

我推荐的第一个有关“教师学习”的案例是“洋思现象”:

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是创办于20年前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该校在基础教育中大胆创新,推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新模式。

随着学校声誉鹊起,省内外的参观学习者纷至沓来,最初一两年就达两三万人。然而,无偿提供资料、录像带等,使洋思中学的接待负担日益加重。1996年,他们经过研究,决定一改无偿提供参观学习的做法,开始对每位前来考察学习的人收费10元,发一张“考察参观证”,凭证听课、听报告、听介绍,并提供一本《洋思经验》的书。至于录像带和其它教改资料,参观者如需要,需另行付费。参观者在校吃饭,也得自己掏钱。此举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说,这样做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也有人认为,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收费是为了尊重该校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可以归结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具体做法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仅“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第一,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第二,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帮助补充。第三,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3.“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我推荐的第二个有关“教师学习”的案例是干国祥老师的“我的阅读史”。干国祥老师谈论了他的阅读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这篇文章在很多地方流传:

一直到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我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因为我基本上不写教案,不出试卷和批试卷(除了统一组织的考试之外),也极少批改作业。有关考试的各种率的计算一直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落到最后。――许多年后我在思考教师与教育行为的关系时曾说:“每个教师都像上帝一样在以自己为原型捏着泥人。”当时,我确实也不过是以自己为原型在“教书”。作为一名在学校里基本不交作业,平时靠小聪明混过考试关的学生,我对考试是既不感兴趣也并不害怕的,甚至有点轻视它。这一特殊的经历保留了我自由的天性和创造力;然而躲避了枯燥的高中和大学学习,同时也就意味着错失了系统知识的建构和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知识结构单薄,缺乏足够的学养,对学术研究的框架和术语容易产生恐惧,对最新动态的学术和整个思想界缺乏了解……这些沉重的硬伤伤及筋脉,触及骨骼,使我在今天面对“那一代”与“这一代”的争论时,只能生出“中间物”的自怨自艾,却既无力承担“那一代”的衣钵,也不敢成为“这一代”的先锋。

……

我在27岁时人生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当时仅仅是偶然的一小步。那一年我生了一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