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课坐姿减肥法: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41:39

  <父母的品格决定孩子的一生>

  有些女性认为有了孩子就无法继续过自由的生活,工作和生活无法兼顾,所以选择了不要孩子。

  的确,因为孩子,自己的行动自由会受限,花销会增加,各种各样的负担也会随之而来。但是,拥有孩子、养育孩子的喜悦是无可替代的,所以我认为主动放弃拥有如此美妙经历的机会实在可惜。当然,会有一些特殊原因使得有些女性选择不要孩子,我们不能强迫所有人都一样,但是真心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生养孩子,并从中获得无限乐趣。其实,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有些女性觉得现在太忙了,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希望等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当妈妈。我想说的是,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的时刻根本不会到来。不必等待条件完全成熟的那一刻,先迈出第一步,路总会有的。孩子会在你的悉心照料下不知不觉地长大,你也会发现蕴藏在自己身体里惊人的能量。而且,“车到山前必有路”,在你辛苦育儿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延续人类生命的纽带,就是这样靠无数忘我的父母代代传承至今的。

  世间万物即使口不能言,

  亦都有爱恋子女之心。

  源实朝①的诗中这样写道。(据说源实朝自身生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环境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好好享受过父母无私的爱。)

  在自然界中,动物,不,甚至是植物,都希望繁衍更多的子孙后代,都想借此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父母充满慈爱地养育子孙后代也许出于一种本能。换个角度来看,那些不能很好地繁衍和养育后代的种群最终都无法逃脱灭绝的命运。

  但并不是说,只要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把他养育成人就可以了。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溺爱和娇惯是毫无益处的。日本现在不仅面临“少子化”②,即下一代人口减少的问题,下一代人的素质退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孩子软弱、以自我为中心的品格无论对本人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自己作为家长,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社会上出现更多品格高尚的人,就必须首先由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品格教育。父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会不断体现、渗透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

  其次,我们还必须思考自己希望孩子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

  家长对孩子有各种各样殷切的期望,不过,最多的可能还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希望孩子在结婚后能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希望孩子将来也有自己的孩子,体验幸福的生活。

  此外,在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日本,父母该如何与成人后的孩子相处,孩子该如何同衰老多病、需要特别看护的父母相处,已经成为当代的新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亲子关系,以及在亲子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些东西吧!

  亲子关系从问候开始

  “早上好!”

  “早上好。”

  在一日之初能听到这样的问候,无论是谁都会心情愉悦。尽量高兴地、大声地和家人互问“早上好”吧。父母问候孩子,孩子问候父母,谁先问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被问候的一方,必须认真地回答:“早上好!”

  当然,最好先由孩子来问候“早上好”,然后父母回答“早上好”。但最初需要家长先用愉快的声音问候孩子“早上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问候的习惯。

  如果,一方问候“早上好”,而另一方没有任何回应的话,谁都会非常失望、心情郁闷。因为问候表示对另一方的认可、尊重,表明想和对方建立友好关系,如果问候被无视任谁都会非常伤心。因此请一定养成愉快地回答问候的习惯。

  问候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出门散步、扔垃圾、上班、上学的时候,碰到了熟悉的邻居或者同一公司、同一学校的人,都应该主动问候“早上好”。家长以身作则问候他人的姿态,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

  过了早上10点之后,“早上好”就换成了“你好”。日常生活中需要根据时段的不同将问候语分为“你好”、“晚上好”等。

  我曾经听说有的孩子不知道“你好”与“晚上好”是什么意思,而家长也难以解答。其实“你好”与“晚上好”的语源分别是“今天你好吗”和“今晚打扰了”。如今分别用两个省略的形式表达问候的意思,单就词汇本身并无其他含义。

  问候,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表达了想和对方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另外,像“我走了”、“您走好”、“我回来了”、“您回来了”等等在出门和回家时候的问候也非常重要。有不少家庭当家人外出的时候,都会在大门口送行,但如果大家工作都很忙不能亲自送别,至少要互相大声问候一声。

  出入家门时的问候,蕴涵着“请小心出行”、“请安全回来”的关切,是家人之间表达感情的一个重要机会。回家后,说一声“我回来了”,也能确认是否有人在家;有事回家晚了,若看到爱人为此不高兴,就可以压低声音怯怯地说“我回来了”,这样,通过声音就能向对方传递出你略带歉意的心情。让我们高高兴兴地送迎家人吧。否则,早晨因为吵架而没有问候你的家人,他们又万一突然遇到什么意外情况或事故的话,你一定会后悔的。

  家人之间如果能养成这种相互问候的习惯,就能自然而然地问候邻居,问候熟人,问候门卫了。

  孩子哭了,怎么办

  孩子的笑脸会带给父母无比的快乐,可是孩子并不总是笑呵呵的。日本的父母,孩子一哭就禁不住会对孩子俯首帖耳。像谚语所说的“无法战胜哭泣的孩子”,孩子一哭,家长就会“毫无办法”地接受他们很多无理的要求。

  可是,当孩子知道只要一哭就能达到目的,这个战术就会不断升级。所以,应该让小孩在三岁左右就懂得,有时候即使哭也无济于事。

  刚出生的婴儿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婴儿不会表达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肚子痛了,所以父母只能通过哭声来推断婴儿的需求。

  但是,婴儿会逐渐长大,逐渐学会说话,并可以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再哭个不停的话,一般只有两种可能:撒娇或是任性。

  孩子撒娇地哭,做父母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爱抚。到了六岁左右,一方面,孩子会通过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也会因为事情不能如愿感到难过而哭泣。这些时候父母可以通过紧紧地拥抱孩子,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拥抱在心理学上有很重要的意义。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用一种绝对无私的亲情守护自己,这种安全感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知道通过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问问他们:“怎么了?为什么哭呢?”了解哭的原因非常重要。但是,如果孩子只是想借此提出任性的要求——“给我买这个”、“带我去那里”,而父母态度又不坚决的话,只会让孩子们尝到任性哭闹的甜头。

  “孩子任性哭闹的时候不理会他的要求”,父母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这个原则。当孩子知道不停止哭闹就没人理会自己的时候,自然就会放弃哭闹这个战术。

  孩子再大一点会因懊悔或感激而流泪。有时,我们觉得这样的眼泪值得一流。不要用“男孩子不许哭”、“哭鼻虫讨人嫌”、“不准哭”等理由来抑制孩子的感情表达。

  相反,有些女孩一遇事就哭鼻子。可父母觉得女孩子嘛,没办法啊。但是,如果女孩子养成爱哭的习惯,长大成人后也会一直爱哭鼻子。社会上,很多男性都害怕女性的眼泪。有些人为了不让女部下哭闹,就放弃了对她们必要的、有效的培训,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女部下不容易管理。

  我也是个爱流泪的女人,经常被一些小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请父母一定告诉孩子“眼泪不是女人的武器”,动不动就眼泪汪汪的女人会被同事看不起,更不会成为值得员工信赖的上司。

  不被孩子的情绪左右

  如果孩子为了得到什么而号啕大哭,而父母一边说“拜托,不要哭了”,一边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的话,会使孩子更加任性,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讲毫无益处。

  因为孩子一直哭闹不停,不仅会打扰周围的人,还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所以也有人认为,适当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引开他的注意力,其实也是一种育儿的智慧和技能。

  孩子的哭闹,有时会弄得很多家长都想大哭一场。但是,关键时刻请一定不要退让。孩子们非常聪明,如果让他们发现只要号啕大哭家长就会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的行为就会不断升级。像大家听说过的“巴甫洛夫的狗”(条件反射实验)一样,在“哭=给”的公式不断被重复验证的过程中,条件反射将慢慢形成,那时候再要矫正就非常困难了。越给予,父母就越无法得到感谢,孩子也变得越任性,最糟的结果是:孩子会在心里认为“父母只不过是取悦孩子的人”。

  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斯波克①育儿经》曾经风靡一时,书中主张“要疼爱孩子,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有被关心、被呵护、被爱的自信”。受这本书的影响,很多在知识分子、中产阶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后来都成为嬉皮士和学潮运动的主流,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能顺利地融入社会。(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罪过都推给斯波克博士,越南战争和当时的教育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孩子为了自己的主张而号啕大哭时,父母们一定要表示出坚决果断的态度。如果哭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不便,可以适当给点糖果。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不能让他们觉得“孩子和父母是完全平等的”。让孩子养成听长辈的话的习惯。为了使孩子认识到父母是教育和引导孩子的重要人物,父母必须首先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要自信。开始也许有点难,但可以通过在孩子面前塑造优秀父母的形象,让孩子深刻意识到父母是不允许自己随心所欲的,父母终究比自己强大。如果不能将这个观念深深地印在孩子脑海里的话,父母的想法和意见可能就无法顺利传达了。

  很多心理学和育儿科普书认为,专制的父母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要努力实行民主的管理。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父母应该娇惯孩子,被孩子的情绪左右,随意接受孩子的无礼要求。民主的态度是指:听取孩子的意见,为了获得孩子的理解而进行平等的沟通。

  孩子希望父母能关心自己、关注自己,但并没有指望自己的意见被父母全盘接受。其实,孩子也希望父母能毅然表示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作为父母有将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接受的权利。让孩子接受下达命令般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太好,我们可以换成说服。父母需要说服孩子,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想法;父母完全没必要被孩子的情绪左右,甚至对孩子阿谀奉承。

  孩子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就不做,这种教育方法,不仅让父母承受巨大的负担,更会把孩子变成一个“小魔头”: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耐心、不知道感恩和关怀、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的孩子。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小魔头”,父母必须在必要时坚定立场。

  教孩子学会珍惜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里会需要购买很多新的物品。衣服和鞋子需要更大号的,书本和玩具也需要不断更新。而且,和大人不同,孩子们的喜好瞬息万变,着迷的事情也总是变来变去。

  但不能因此就满足孩子不断膨胀的物质需求。这样只会助长他成为一个内心涣散、没有耐心、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人。有些父母总是习惯于提前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帮孩子作决定:“这个看起来很有意思”、“这个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这个可以培养运动能力”等等。这样一来,反而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没有毅力、没有欲望、没有干劲的人。

  人生的喜悦就在于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轻而易举就到手的东西,没什么值得高兴的。越难得到的,拥有之后才越珍惜。

  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马上买给他的话,其实是剥夺孩子享受喜悦的权利。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思考,是不是真的想要那个东西。孩子缠着大人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的撒手锏是“朋友们都有”、“对学习有帮助”。作为父母不能轻易被这样的理由打动,应该对孩子说“生日的时候买给你”或“过年的时候买给你”。给孩子一个判断、思考的时间之后再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不以等待为苦的习惯。

  到约定的日子之前,请孩子为想要的东西排先后顺序,从中找出自己最想要的。同时,让孩子有一段时间来期待也很重要。10月份的时候还想要那个,可是到12月份就改了主意,这时候也要允许孩子变更想法。对原先的想法后悔,再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体验,因为这个过程可以教会他们什么叫自己承担责任。

  让孩子冷静考虑自己的需要时,请一定设明期限。比如“生日的时候,可以送一件你最想要的东西”,“升二年级的时候”,“新入学的时候”等等。而且,不仅仅设明期限,还可以给一些适当的建议,比如“可以和你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大家都买不同的东西,就可以有更多的乐趣啊”。

  孩子小的时候,一年买一次礼物的话的确有点少。家长可以在生日、过年、升级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都送孩子一些礼物表示祝贺。一年送三四次左右正好。到中学以后,一年一次就足够了。不过,父母一定要按照事先的承诺送给孩子期待的礼物。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想要的东西也会变得越来越贵重。这时,可以要求孩子以等价的劳动进行交换。比如“如果你帮忙收拾桌子的话,就能得到一件礼物”,再比如“除了做好你自己分内的家务之外还能坚持做更多家务”等等。

  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考取理想的学校的时候,给孩子买礼物祝贺的做法现在也许会受到一些教育专家的批评。但我认为,当孩子经过努力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适当给予形式上的奖励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上各种补习班的辅导费、午餐费、学习用品费用、参加俱乐部的费用、学校正常征收的有关费用等等,只要是学习需要的费用,不管愿不愿意父母都应该痛快地准备好交给孩子。像“真贵啊”、“真的需要吗”这样带有否定、消极含义的话语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有所流露。

  零食、水果等东西,孩子一要就给买的习惯也要改掉。让孩子养成不到就餐时间,不到零食时间就不随便吃东西的习惯。孩子不停地吃零食会引起肥胖。明明肚子不饿,可总是禁不住嘴馋想吃东西,就是因为幼年时没有养成到规定时间进餐的习惯所造成的。

  想吃就给的习惯毫无益处。

  全家人一起就餐

  就餐,并不仅仅可以获取身体需要的营养,它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就餐是体现父母品格、养成孩子品格的大好时机。

  重要的是所有家庭成员要一起就餐。

  有几点值得父母注意,第一,最好大家一起去买菜。孩子喜欢的菜,父母喜欢的菜,大家可以一边商量一边挑选,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区分蔬菜新鲜与否,知道好吃的调味品牌子,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如何安排一顿饭的菜单。特别是对男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了解生活理财和饮食文化的好机会,可以培养他们挑选好东西的眼力以及当同时有几个想吃的东西时,应该怎样在预算内有选择地购买。

  购物的过程并不只是单纯地买到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在购物的同时,父母和孩子可以就各自喜欢的品牌和商品进行交流,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给孩子有关食品添加剂、营养均衡的知识。

  买回东西之后,大家一起动手来准备饭菜。如果大家都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冰箱的什么位置,需要的时候就不会手忙脚乱地四处翻找。

  第二点是,分阶段让孩子学习做饭。

  尽量和孩子一起做饭。平时生活节奏快,女性做饭都是匆匆忙忙的,可能顾不上一步步地教孩子怎么做饭,但在节假日的时候,请和孩子一起准备饭菜吧。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能帮家里做很多事情,比如洗菜、打鸡蛋、摆筷子等。父母在跟孩子一起做饭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习用刀、用火。父亲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和妈妈教的不同的本领,比如做咖喱饭,比如准备烤肉火炉等等。

  经过这样的学习,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孩子就能在节假日独自做一些早餐或者平时的晚餐了。当孩子在厨房能够独当一面、不再是打下手的时候,父母可以偶尔以客人的身份来品尝他们的手艺。

  第三点是,大家一起心情愉快地就餐。

  就餐之前洗手,然后先说“谢谢您”再开吃。“谢谢您”是一句非常好的话,它表达了我们对食物的感谢——对植物和动物用生命来养育我们的一种真诚的谢意,也表达了对做出美味的人的感谢。在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长大。

  告诉孩子,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讲话,要优雅地使用筷子。在平时就要教孩子掌握刀叉、餐巾的用法等。

  吃完后要说“谢谢款待”或“非常好吃”等表示感谢的话。男士中有些人对辛苦做饭菜的妻子不知感谢,没有表扬,有时还要挑饭菜的毛病,这真是非常失礼的做法。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做美味给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的习惯吧。

  最后,不要忘记将自己的餐碟碗筷收拾回厨房。

  如今,洗碗机开始普及了,可以让孩子一起来分担将剩饭剩菜收拾好、把碗碟摆放在洗碗机里的工作。

  “食育”是最近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它不是指父母要在吃饭的时候好好照顾孩子,也不单指要讲究饮食的营养均衡,而是指培养孩子独立选择营养均衡饮食的能力以及准备饭菜、收拾餐具的能力。

  教育孩子讲卫生

  平时就保持清洁的生活习惯,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博得周围人的好感。

  在2006年夏天的甲子园棒球联赛中,早稻田实业学校高中部的投手齐藤佑树,用手绢擦汗的情景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因此被称为“手绢王子”。在都是用袖子擦汗的高中部球员中,用手绢的齐藤让很多观众感觉到了他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

  为了保持整洁的生活状态,不只要教育孩子用手绢擦汗,还要尽早帮助孩子养成像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流汗了要淋浴,随身要携带纸巾等最好也能变成习惯。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保持清洁并不等于洁癖。

  有的人无论怎么洗手都觉得不干净,于是就不停地洗;每天早晚不淋浴就觉得浑身不舒服;用很多的清洁用品清洗餐具和家具;常备酒精消毒棉,走到哪里擦到哪里,所有手碰的东西都要消毒;只喜欢用抗菌产品。像这样的话就清洁过头了,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

  很多年轻妈妈,对于保持清洁尤其热衷。越来越多的妈妈认为孩子的奶瓶要经常煮沸消毒,对孩子玩土和沙子会神经质地抵触。因“蛔虫博士”而出名的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名誉教授藤田一郎先生认为:“日本人的肚子里养着蛔虫的时候,花粉症和过敏症都非常少见。当时,结核菌或者寄生虫的排泄物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抑制了过敏症的发病。但是,随着日本变得富裕,清洁水平得到相应提高,结果反倒是被过敏症困扰的人越来越多。”

  洁癖会削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免疫力。和成人相比,麻疹和痄腮如果在幼年时期发病,一般都不会形成重症。同样,对各种细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是儿童通过玩泥巴而得到锻炼并强化的。有相关统计表明,与专职家庭主妇相比,有工作的母亲生育的孩子更少得过敏症。据推测,可能是由于父母双方都工作,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生活环境的清洁水平有所下降造成的。

  在居住环境和清洁水平较差的情况下,反而更容易强化孩子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结论。但并不是说,可以把孩子扔在一边不给他换尿布,不给他足够的食物和关心。像这样让人无言以对的育儿态度,简直就是一种对儿童的虐待。

  让孩子学会把自己收拾干净,保持清洁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育儿内容。但如果父母总是比孩子先一步想到,又全部代替孩子收拾干净的话,反而又会引起其他的问题。我们常说过犹不及,所以需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尺度。

  父亲也要管孩子

  父亲也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的情况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了。到幼儿园接送孩子,给孩子洗澡,换尿布,准备奶瓶喂奶,能做这些事的父亲已经不再是少数。特别是在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夫妻双方都上班的今天,由母亲一个人来照顾孩子会非常困难。父亲如果能分担一些照顾孩子的工作,那对母亲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帮助。但还是有很多的父亲工作很繁忙,工作压力很大,他们很难和家人一起分享更多的时间。因此,应该鼓励男士享有育儿休假权利的政策出台。

  即使不能抽出时间育儿,作为父亲必须要做的是关心辛苦育儿的母亲,信赖她,支持她。

  不能分担育儿工作的时候,男士起码要通过语言表示感谢:“很辛苦吧。谢谢你这么努力地照顾孩子。”有时,有些男士觉得忙于育儿的妻子没有女人味儿,因此移情别恋。这样做不仅不配做一个父亲,更是失去了作为人最起码的品格。由于生下了有病或有残障的孩子,而嫌弃家庭的男士也令人嗤之以鼻。

  即使没有上面那么严重,在今天的日本也还是有很多男士认为育儿和家务都是女人的事,全部交给女人就可以了;或者认为,最多有空的时候打打下手就可以了。有些男士认为“男人不会给孩子喂奶”、“即使想帮忙也完全不得要领,没有经验”,有些评论家认为“一个家里不需要两个妈妈”、“男人有男人的工作”等等也都正中想摆脱育儿义务的男性的下怀。另外如果三世、四世同堂的话,这些观点也可能来自于老一辈的旧观念。

  但是,我们必须换个角度来考虑。孩子是两个人的,不只是母亲一个人的。生产和喂奶只有母亲能做,但是其他的育儿工作如果可以夫妻两人一起分担的话,负担可以减轻,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会随之加深。在“少子化”社会中,生两三个孩子的夫妻一般感情都很好。很多事例表明,如果父亲分担了育儿工作,母亲会对父亲充满感激之情,特别是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

  还有,父亲一定要爱护孩子。看到父亲和孩子一起愉快地玩耍,看到父亲紧紧拥抱孩子,那些时刻,母亲是最幸福的。互相信赖、一起育儿的夫妻中,丈夫往往都认为妻子在育儿过程中很辛苦,对妻子满怀尊敬。

  也有的家庭,妻子能把大男子主义、家长作风的丈夫哄得很好。但在这样的家庭一般妻子都需要有足够大的度量。有的男士认为在家里应该像客人一样,接受来自妻子的服务,处处受关照。如果男士有这种幼稚想法的话,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父亲的。父亲也是家庭的共同经营者,应该承担起责任,真心地关心妻子和孩子。

  孩子长大后,夫妻之间如果能充分交流,孩子能自然地参与大人的谈话。沟通顺畅的家庭一定能培养出大方正派的孩子。

  尽早摆脱“幼儿语言”

  “呼呼”、“嘟嘟”等等,幼儿用不会打弯的舌头说出的词汇都非常可爱。

  听到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叫出“妈妈”两个字时的感动,我至今都无法忘记。

  即使孩子的喃喃自语完全意义不明,但如果大人能学着孩子的腔调随声附和的话,能让孩子感受到发声的喜悦,产生对他人语言反应的兴趣。这对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来说,非常重要。

  一旦孩子开始牙牙学语,父母也会随着孩子的习惯开始使用幼儿语言。可能幼儿语言太可爱了,父母不自觉地就会像小孩儿一样说话。但是不应该把幼儿语言的习惯持续下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逐渐换成平常的大人语言。即使孩子一时还不能习惯,讲话中还夹杂着幼儿语言,大人也应该用正规的语言回答,要引导孩子慢慢可以像个有担当的大人一样说话。不要觉得孩子还很小,如果孩子有用词、语法、敬语上的使用问题,当时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纠正。

  有些孩子,上了小学,还是学着家人叫自己的样子,用“健宝宝”、“舞宝宝”来称呼自己。但是在集体生活中最好能让孩子正确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幼儿时代称呼父母为“爸爸”、“妈妈”,发音也很容易。可是进入小学后就应该习惯称呼父母为“父亲”、“母亲”。到十岁左右,和别人说话提到父母的时候要会使用“家父”、“家母”的称呼。兄弟之间也一样,就算家人之间互称乳名,和家庭以外的人说话时,希望能用“哥哥”、“姐姐”这样正式的称呼。

  成了大学生和别人说话时还一口一个“我妈妈怎样怎样”会让人觉得非常幼稚和孩子气,让人觉得不够自立。如果不能适宜地对自己的家人用正规称呼,会被认为是精神上没有独立的未成熟少年。所以,首先让孩子从讲话方式开始自立吧。

  当被问及要做什么,孩子只是简单地回答“吃饭”、“泡澡”、“睡觉”这样的单词的家庭,虽然氛围轻松,有人觉得不错,但我不赞成孩子只说一个单词就立刻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只说“蛋糕”不够,应该说“麻烦您,请给我蛋糕”。关键是要教给孩子掌握规范的用语。

  如果以为家庭里强调的是“心有灵犀”,而不注意语言的使用,用惯了随随便便不规范的用语,以后改起来会非常困难。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地掌握敬语和正式用语非常重要。在三岁到九岁左右的时间里,最好让孩子学会使用正确规范的母语,这将为今后孩子学习外语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谦虚的孩子进步快

  我进入社会后阅人无数,最后发现谦虚的人一般进步都很快。

  有些人担心,谦虚的孩子也许不错,但如果太谦虚的话在社会上可能要吃亏。我觉得这是杞人忧天。应该说,不谦虚的人就不会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谦虚的人明白仅仅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有些事情是不会成功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总是心存感激。

  为了能让孩子很自然地亲口说出“谢谢”、“谢谢您”,从孩子幼年开始父母就要对其反复教育。不仅是对送礼物给自己的人、给自己做饭的人、教自己学习的人、表扬自己的人、帮助自己的人……要让孩子在各种场合中说“谢谢”,让他明白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

  美国是一个强调培养自信、张扬个性的国家,但同时,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真诚地表达对他人的感谢。

  长大以后也要保持虚心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如果能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与他人交往,将能得到更多使自己获益的建议。

  在美国的商学院流行一种说法:阴险也罢,狡猾也罢,要想成为有力的领导者,必须拥有能迅速发现他人弱点或不安之处,并毫不留情地进行攻击,以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能力。同时,要勇于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能力,令对手感到威胁和恐惧。可我认为,运用谋略或必须和对手竞争时也许的确需要这样的能力,但是,在成为强而有力的领导者之前,更需要具有成为优秀领导者所必需的性格。

  因此,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谦虚地接受父母建议的习惯。

  一起唱歌,一起读书

  拥有孩子的喜悦之一,就是能够追忆和重新体会自己已经渐渐淡忘的幼年时光。

  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便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自己的儿童时代……小时候,自己也把这样无聊的东西当成过宝贝呢!我也喜欢过这本书!……哦,我也喜欢在积水塘里啪嗒啪嗒地走!

  把自己童年喜欢的歌唱给孩子听,会想起自己曾经年轻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唱喜欢的歌吧。唱给婴儿的摇篮曲,不仅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而且能让父母的心情变得非常温柔平静。与CD或者录音机相比,父母自己的歌声更能传递温暖的感情。

  现在对孩子的乐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如果听着五音不全的歌声长大,将来也会变得五音不全”。其实,就算稍微有点跑调,妈妈的歌,爸爸的歌,对孩子来说还是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高兴的时候,喜悦的时候,一起和孩子唱歌吧。现在唱给孩子的歌,将来也许会由孩子再唱给孙子,代代相传下去。

  读书也一样。

  孩子一开始读书,就会要求一本书反复读好几遍。父母有时候会觉得很疲惫,有时候会没时间,没空陪孩子读书,但只要能挤出一点时间来,那就请满足孩子的小愿望吧。家务就先往后拖拖,自己想读的报纸和书也先放一放,因为和孩子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多说也就寥寥十几年,逝去便不会再来。这段时光的宝贵,在自己全身心投入养育孩子的时候一般察觉不到,往往过后才能深有体会。

  我自己也是,养育大女儿的时候,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完全没有余力好好享受和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光(这点也是我人生中的痛心事之一)。但是,我的母亲非常关爱我的孩子。虽然她年纪大了,常常会觉得体力不支,但还是极有耐心地一遍一遍给孩子们读书。我觉得应该是托母亲的福,才有女儿们的今天。

  CD和录音机完全无法代替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育儿时的朗读。更别提电视、录像机和游戏机了。别让这些机器来替你照顾孩子。电视节目非常有趣和刺激,但有人认为如果孩子习惯那种过度的感官刺激后,会形成“大脑污染”的中毒状态,有可能变得不会独立思考、没有忍耐力、容易发怒。

  我们需要设立一些家庭内部的规矩,比如规定孩子必须和家长一起看电视,或者规定节目结束之后马上关掉电视等等。最重要的是尽力划出一块时间,使父母和孩子每天可以一起唱歌一起读书。

  一天只有24个小时。孩子乐意和父母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也不过十年左右。尽量缩短自己泡在那些无聊声音和信息里的时间吧。

  一起领略美好的大自然

  春天到了,树木发芽,嫩绿的、粉红的、淡黄的,透明的小嫩叶也开始崭露头角。柞树、枫树、树等各种各样的落叶树林美得令人感动。

  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一起来猜猜各种植物的名字吧。

  我生长在富山县的立山连峰脚下。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摘了蓬草的嫩芽,做草味年糕时,指尖沾满的那股淡淡的清香。

  冬夜的星空,繁星闪烁好像装满了华丽宝石的箱子。猎户座、大犬座、金牛座……

  和孩子一起想想星座的名字,星星的名字。夏天夜晚天空中的银河、织女星和牛郎星都非常美丽。把七夕的爱情故事、希腊神话的经典故事,一起讲给孩子听吧。

  告诉孩子,我们看到的星星光芒是星星在几百年以前发出的。宇宙中有比太阳大很多倍的星星,有刚刚诞生的星星,也有消失的星星,由成千上万数不清的星星构成了银河系和宇宙。和孩子一起享受浩瀚夜空下的感动吧。在城市中很难看到星星的话可以去乡下试试。

  “看,蚂蚁在努力地搬运蛋糕屑呢。”

  当孩子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观察昆虫的时候,父母也一起加入吧。如果能碰到蜘蛛结网、蝉或者蜻蜓的孵化就真是太幸运了。

  我们应该珍视和孩子一起领略大自然神秘美好的快乐时光。

  父母被大自然的美丽所感动,孩子也为自然的美丽所折服,能够共享这段时光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这样的时刻也许转瞬即逝,但感动却可以永远在孩子心里驻足。也许,将来的某天,当孩子对人生绝望的时候,回想起小时候仰望繁星闪烁的浩瀚夜空,会突然觉得自己的烦恼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甚至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人们上年纪之后会懂得自然的美丽,但年轻的时候总是容易被朋友和媒体分散掉更多的精力。

  养成和孩子一起共享自然的习惯吧。或者和孩子一起在阳台的花盆里、院子的角落里一起撒下蔬菜和鲜花的种子,一起培育,一起体会植物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带给我们的感动。这样也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培育生命的不易和喜悦。

  好的管教、坏的管教

  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表扬让孩子拥有自信并使之得到发扬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我们希望家长总能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教育孩子,比如,孩子做了好事要大力表扬,孩子主动帮忙要马上表示感谢,但是,孩子不可能只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有时候他们会做出非常危险的举动,或者会表现得很粗暴,搞些令人头痛的恶作剧,还有时候会欺负弱小。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

  即使管教,也有方法好坏之分。

  如果孩子犯了错误,最好在犯错误的当时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要明确地告诉他被批评的原因。如果孩子是接近滚烫的东西差点被烫伤,或者要拿针、剪刀等危险的东西玩,或者是差点从高处摔下来,这些危急时刻,当务之急是先制止孩子的行为,然后马上提出严厉批评,让孩子可以明白,“这样做非常危险,绝对不能做”。紧要关头完全没有必要讲究优雅。

  顶撞父母,欺负弟弟妹妹,对这些行为也要立即给予严厉批评。即使过后需要给孩子解释批评他的原因,告诉他为什么欺负弟弟妹妹的行为不对,但在现场首先需要的还是制止。孩子越小越要及时管教。

  孩子在三岁左右,对穿衣之类的事情会表现出自己的喜好,将不再愿意按照父母的意思行事。亲子之间因此发生争执没有必要,父母可以平时多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特殊的重要时刻,父母就需要坚决地让孩子听话。

  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会逐渐加强管教的力度,“快点准备”,“别拖拉,快点”……父母往往都是急性子,要求孩子快点、再快点。有的父母嫌麻烦,等不及孩子做,就干脆代劳,结果培养出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虽然孩子的动作有些笨拙或者拖沓,这时一定要按捺住内心的急躁,不要急着批评,而要静静地等待孩子自己完成任务。

  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则是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批评孩子是因为错误行为,而不是因为讨厌孩子。在孩子违反约定、故意偷懒、忘记诺言的时候,以不否定孩子的人格为前提,家长应立即予以批评。

  有些事情必须引起家长的注意。

  比如,问候的时候。孩子没有问候他人,不能马上批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孩子不问候他人,是因为在某些场合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下,要明确地教给孩子应该怎么做。给孩子做个榜样,让他学学看,让他也认可家长的这种做法。如果即使这样孩子还做不好的话,再开始批评。

  再大些的孩子会顶撞父母的批评。

  “妈妈不是也没那么做吗”、“我的朋友可是从来没因为那样的事情被爸爸说过”,即使孩子找这样的理由,父母也绝对不能退缩,要坚定地回绝:“我就是因为做不到吃了很多亏,所以才希望你能做到。”“各家有各家的规矩,我们家的规矩就是这样。”

  “你这样做会被恐怖的大叔骂”、“你这样会被人笑”之类的批评不会奏效。父母内心要有明确的标准,应按照统一标准来管教孩子。

  培养孩子良好的礼仪

  问候他人的时候不仅需要明朗的声音,优美的仪态和动作也同样重要。

  粗鲁、傲慢的举止会使周围人的心情非常不悦。自然优雅的行为举止,能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令人不快的情形;在人面前不慌乱失措的举止,能够展示自信。

  从前,很多礼仪都曾经作为基本要求受到很高的重视,比如轻轻地打开和关闭隔扇门、走路不能踩到榻榻米的接缝、正确地使用坐垫、在玄关换鞋时不能把臀部对着别人等等。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这些礼节,就可以分辨出那个人出身如何。所以不少父母从小就教育孩子要重视礼仪。尤其是女孩子经常会被教育说“不懂礼仪礼节的话,做了媳妇要吃苦头的”。有不少人通过参加茶道和插花等传统文化培训,使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加优雅。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一些礼仪礼节在经过一两代人之后被彻底地荒废了。上一代人已经不能将这些重要的东西充满自豪地传承给下一代了。

  我的母亲在小时候被外婆和曾外婆进行过严格的礼仪教育。但是,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太陈旧了,行不通了”、“谁也不会在意这些东西的”、“和形式相比实力更重要”,因而根本没好好地学习。现在回想当初,真是无比可惜,无比懊悔。

  江户时代的城里人非常热心于孩子的礼仪教育,主要是以关怀他人、在狭小的空间里令人愉快为宗旨的行为举止的教育,例如茶道,花道,舞蹈训练等等,所有这些教育都是为了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变得更加优雅美丽。

  现在,在和室榻榻米的屋子里接待客人的时候越来越少,所以几乎没有机会需要“跪下,开闭隔扇门,然后端坐,将手放在双膝前,低头俯身行礼”。正因如此,在进入待客室的时候注意轻轻地开关门,不要有沉重的脚步声,要礼貌地低头行礼,恭恭敬敬地奉上茶水等待客之道反而显得更加重要。

  如果不习惯在他人的注视下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就容易慌乱出错。

  即使是小孩,就算不行最高礼,也应该习惯郑重地问候客人,做到行为举止大方得体,遇到熟人时自然低头行礼。如果是在不方便用语言问候的场合,轻轻地用目光作个交流也可以。

  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我有个美国朋友对于“日本的母亲像保姆一样为孩子服务”的做法感到非常吃惊。她说,在美国“是母亲像使唤保姆一样使唤孩子”。

  “保姆”这个词也许不是十分恰当,但日本母亲的确习惯将孩子的要求放在第一位,把孩子照顾得面面俱到,把让孩子高兴作为第一要务,而总是将自己的事情置于脑后。母亲们认为周到地照顾孩子,让孩子无事可做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可我认为这是一种让孩子家畜化、宠物化的做法。不能自己获得食物,只能等待给予的宠物,将丧失原有的超强的生存能力,最终只能变得依赖和任性。

  为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必须为他们创造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

  父母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的时候,让孩子从小就在自己身边一点一点地学习。像从邮筒里取报纸、邮件,整理玄关的鞋子,清扫门前的道路和楼道,收取快递等等,家庭中孩子能够胜任的家务很多。尽早开始根据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做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当孩子成功地完成任务时,要予以表扬和感谢,使孩子建立自信心。

  比如,升入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在学校里学会了加减运算,这时就可以派他去附近的商店里买东西。当然不能突然就让孩子去采购大额商品,家长可以让他去买一盒牛奶、一瓶酱油。买了东西,拿到找回的零钱,经历一下数学运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过程,能够使孩子切实感受到正确计算的重要性。

  任务的难度可以酌情慢慢提高。当孩子圆满地完成了家长交给的任务,充满自信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项工作长期交给他去负责,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清扫玄关是老大的工作”、“收拾浴室是老二的工作”、“遛狗是老三的工作”,像这样明确的分工,能让孩子带着责任心去完成任务。父母还可以根据工作内容,明确规定每周给孩子100元或者300元的劳动报酬。

  反之如果孩子没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就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或者减少劳动报酬。即使与孩子相比自己做得更快,也要耐心地让孩子带着责任感坚持到最后。

  在由日本内阁府男女共同参画局组织的国际比较调查中发现,在日本和韩国,妻子负责做饭、打扫卫生、做家务的约占到九成,丈夫和孩子基本不帮忙。而在美国和欧洲,妻子做三四成家务,丈夫做一二成,而家庭成员一起分工合作的占到四成(欧洲也有国家差异,北欧丈夫所做家务比重较高,德国妻子所做家务比重较高)。这些地区一般不认为家务就是妻子或者丈夫的责任,普遍认为家务理所应当是包括孩子在内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分担的责任。大家喜欢的模式不是由一个家庭的母亲来兢兢业业地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而是由家庭成员一起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带着感情互相照顾对方。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逐渐掌握了各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丈夫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家庭,孩子只顾一心上学,就算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家务也全由妻子一人承担。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长大的孩子,根本无法获得作为人所必需的重要生活技能。结果很可能是,男孩子一生都无法遇到可以相濡以沫的伴侣,而女孩子则很可能认为夫妻双方工作都太辛苦而放弃结婚的机会继续工作,最终孤独一生。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抢座

  在地铁里经常看到父母站着、孩子坐着的情景。

  当然,对于两岁以下还没有独自站立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必须抱着他们。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还没有足够的体力长时间站立,也最好坐着。但是对于学龄以上的孩子来说,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还是应该站立为好。因为站立可以锻炼体力。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父母带头插队,抢先冲入车内为孩子抢占座位。有些人甚至毫不关注周围是否有需要优先就座的孕妇、老年人、残疾人。只要自己舒服就行,只想让自己的孩子有座位,这种只考虑自己家人舒服与否的态度是典型的自私自利。

  如果小时候就争当抢座优胜者,长大了就会变成一个四肢发达、傲慢无礼的年轻人。他们甚至会抢占专用座位,看到老年人和孕妇就装睡,不知礼让。原本遇到这样的情况,周围的乘客应该予以提醒,但现在很多人往往都流露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表情。所以青少年必须意识到抢占座位是一种令人羞耻、形象恶劣的行为,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礼让意识。

  就算正好有一个座位空着,那也应该是家长的座位,小学生和中学生不应该坐。不仅男孩,女孩在车内也应该站立。有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如果不坐就体力不支的话另当别论。但反过来说,如果孩子的体质弱到出门乘车都无法站立的地步,那就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改善孩子的体质,否则将来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充满不便。

  还有,公共交通工具里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

  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在车内怎么样的行为举止才不会打扰他人,不会令他人不悦。比如不要旁若无人地喧闹和大声讲话,尽量不干扰他人,湿的雨伞要注意不碰到别人,并拢两腿坐正,读报纸的时候不能妨碍他人,不占据门前的空间,不在车内化妆……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具体例子教育孩子。

  非常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来不知道甚至没有意识到,以上的那些行为举止会给他人带来不便。而作为父母,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把理所应当的事情反复说教,孩子应该明白那些道理;如果明白还要坚持那样做的话,就随他们的便吧。但其实根本原因是,很多年轻人从来没被告知那些行为是错误的,年轻人原本并不知道不让座会招来老年人的反感,所以请父母一定从小就告诉孩子孰对孰错。

  再没有比总是丝毫意识不到别人的嫌弃而不断给人添麻烦更令人羞愧的事情了。

  学习现代版“江户举止”

  江户的城市人在生活中都注意避免令他人不悦的行为举止,都把和他人和睦相处的礼仪作为社会的共有财产代代相传。这些礼仪就叫做“江户举止”。“江户举止交流会”的组织者越川礼子女士为了传承这套礼仪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有一个礼节叫“斜伞”,是指雨天打伞的时候,如果与其他打伞的行人擦肩而过,双方就要互相将伞向反方向稍稍倾斜,避免自己雨伞上的滴水把对方淋湿。另外,“一拳之仪”是指过去坐摆渡船的时候,先上船的乘客每个人都起身往里移一个拳头的位置,就可以再腾出一个人的位置。在现在的都市生活中,过去的“江户举止”不可能全都适用。所以我们不是要完全模仿江户举止,而是要领会其精神,开拓更广泛的礼仪空间。

  比如“一拳之仪”仍然可以适用于现在的很多公共交通工具。给孕妇、老人、残疾人让座,不仅是优先席,普通席也应该主动谦让。前面我们讲过,孩子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应该站着。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优先抢到空座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时刻注意不妨碍他人的通行,不阻碍人流,不占据门口附近的位置以免影响他人上下车,走向车辆后部的时候尽量侧身前行等等,这些都是礼仪的基础。

  现代社会同样需要这样的礼貌举止:开门的时候为了后面人的通行,要轻轻带着门;上下电梯的时候,不要争抢,要按住开关礼让他人;帮助女性特别是年老的女性提重物;看到坐轮椅的人遇到困难要上前帮忙。通过狭窄通道的时候为了不妨碍他人通行,要收起自己的肩膀和手臂——这个动作在江户礼仪中叫做“收肩”。如今在人多的商场、展览会等场合同样可以照做。

  江户举止的精神宗旨是,不只顾自己,要有对周围人的关照和体贴之心,并将这种关照的心情通过具体举止表现出来。无论自认为是多么会体贴他人的热心人,如果不会表达,一片热心也无法传达。关心他人不应该是想好以后再做,而应该是一种自觉地关心他人的行为。因此,应该从小就开始培养教育,并养成良好习惯。这个过程在江户时代叫做“六岁教养”,就是五六岁的时候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牢牢记住这些教养,并内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在过去只有记住并践行了这些随时随地体谅他人,不令他人不悦的礼貌举止,才会被认为是真正的江户人和城里人。

  江户举止中有许多东西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生活,也有很多东西太过于程式化,但是在培养孩子掌握都市生活礼节和养成有礼貌的行为举止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保持个性与遵守社会规范

  “对父母行孝,对君主尽忠,朋友之间相互信任”,这是儒教的代表人物孔子一直强调的“仁”道的基本含义。后来,为了治理迅速扩张的国家,出现了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的主张酷刑严法的法家思想,但法家思想并不是很受欢迎。主张孝敬父母、尊敬先祖、祈愿子孙繁荣、尊重人性和自然的孔子思想具有更深远的影响力。孔子思想中也有男尊女卑、为了传宗接代允许纳妾或设立侧室等等违背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说教,但孔子思想中以家庭之爱为基础的性善说,在当时成为了人心所向。

  将儒家精神加以发扬而订立的各种规矩,经过后世发展演变出许多繁文缛节,那些东西严重压抑了个性和自由的发展。战前的日本也同样是以家族制度为统治的基础,将整个国家看做一个大家庭,强调和重视道德教育。今天的日本,开始强调每个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尽管日本经济快速发展,都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犯罪率却很低。据说这都是因为战前的社会规范还在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现在的家长面临着两个重任。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个性,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合格公民,遵守普遍的社会规范。面对这两项重任,很多家长都很困惑。不仅父母,就连学校、社会也在为该如何平衡二者的重心而犹豫不决。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培养出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

  那么,要想培养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首先需要遵守规范、守规矩和懂常识。而超出这些范围的部分就是人的个性,是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

  因此,无论愿意与否,小时候都要从形式上掌握礼仪规范,并养成生活习惯。小时候是指三岁到九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里要集中进行基础训练。

  孩子到了十几岁,就开始不愿意被规范束缚,他们会反抗、挑战规范,我认为这是一段形成个性的时期。如果早先掌握的规范明确,那么很容易就能知道孩子反抗的是什么,对什么不满意,问题所在就可以暴露无遗。如果从一开始就强调自由,尊重个性,那到时候就可能失去反抗的对象、标准和范围,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

  我的母亲生长在一个对礼节礼仪要求特别严格的家庭,甚至连使用筷子的姿势都有详细要求,所以母亲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长大。于是我的成长氛围非常轻松愉快,但也因此没有学到母亲那些优美的礼仪姿态,有时候想想也会埋怨母亲“为什么没有更加严格地要求我呢”。

  与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能理解问候和礼仪的意思之后再开始教育相比,我认为让孩子先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之后再使其自由发展才更是真正培养个性的秘诀。

  在家里招待客人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人们经常会把朋友请到自己家里来举行晚宴或家庭聚会。有时候还会留朋友在家过夜。朋友访问日本的时候,我也经常希望能把他们请到自己家来做客,但往往不能如愿。

  在日本,不方便把客人请到家里来的理由有很多:屋子太小了,到家里来要花费时间,大扫除还没做完……当初给房间布局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在家里招待客人,让客人留宿成了个大问题。

  但我小的时候,家里经常来客人。节假日的时候,姨妈、婶婶和堂兄妹会来拜访留宿。报恩讲①的日子,父母会请和尚来家里念经,会和周围的邻居一起做美食并一起分享。葬礼、法事、结婚等各种典礼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举行。每到那些时候,看到妈妈从柜子里取出很多碗筷之类的用具,做很多的菜,小孩在心里都会觉得妈妈简直太了不起了。

  可是,我长大以后,结婚等仪式都在饭店或者会馆举行了,家里再也不会一次招待那么多的客人。

  对教育孩子来说,在家里招待客人是非常好的机会。因为,这种场合可以让孩子亲眼观察到父母是怎样待人接物的,看到父母用恭敬的语言和客人交谈,能够扩展视野。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另外,客人来之前需要对房屋进行整理和扫除。在帮助父母准备饭菜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一些菜肴的做法,客人到了之后要表示欢迎,和各种类型的大人交流聊天,收到客人的礼物后要表示感谢。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要有正确的礼仪举止,大人们聊天的时候不随便打扰,主动把饭菜摆好,最后一起收拾碗筷。总之,通过在家里招待客人可以让孩子学到许多重要的东西。

  而最重要的则是,通过照顾他人,令他人愉快,能够使孩子获得一种难得的经验。父母在宴请客人之前也要表现出一种姿态,告诉孩子“这次我们邀请的客人,平时给予我们很多帮助,我们要尽可能地令客人愉快”。在孩子面前绝对不能流露出“哎呀,太麻烦了,在外面吃多轻松啊”、“这样就足够了,对那个人的话不用那么面面俱到”之类的言辞。父母也许无心说的一句话,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父母应该做到表里如一,让孩子懂得,能拥有这么多善解人意的朋友,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并有责任将这种财富代代相传。

  环保的生活方式

  不断地买东西,不断地扔掉,这样的习惯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而且是一种危害环境的生活方式。

  从前,变小的衣服和鞋子通常都会给弟弟妹妹们穿。现在由于“少子化”家庭的出现,很多孩子都没有弟弟妹妹,本来还可以转送给朋友或者熟人的孩子,但考虑到“是不是有点失礼”、“父母都想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孩子买东西,给人家旧衣服是添麻烦”之类的想法,因此旧衣物不能顺利地循环再利用起来。也许,拿到旧货市场或者集市上去卖是个不错的主意。

  丢掉还能用的东西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既然想到丢的时候会很为难,从一开始就应该注意不要买多余的东西。不是为了节约金钱,而是为了珍惜各种资源而减少购买量。

  提到“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马上会想到“再生”。其实和“再生”相比,“再利用”和“减量”更加重要。

  这个原则适用于纸张、铁罐、瓶子,同样适用于汽车、http://house.ifeng.com/home/jiadian/

  家电,以及水、电、气等各种资源和能源。像汽车,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完善的旧车市场,但是在城市生活中,还是应该尽量多乘坐地铁和公交车,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些地方,公共交通不太发达,汽车还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无论去哪里父母都用私家车接送并不是好习惯,让孩子尽量多用自己的力量骑自行车或徒步吧。走十分钟左右的路程都要依靠汽车的话,很容易从年轻时候开始就腿脚无力。

  空调和暖气也无法完全不用,但可以将温度设定在28℃或者18℃①。否则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后就会变得对暑热和寒冷没有抵抗力。要使孩子适应“夏天热,冬天冷”,否则孩子会变得虚弱,一旦环境不舒适就无法生存,这会限制孩子将来工作和生活的范围。偶尔需要让孩子体验一下没有空调和暖气的帐篷生活,或者让孩子在山中行走锻炼,从而变得更加强壮。

  如今,水也成了宝贵的资源。在《日本人和犹太人》(山本七平著)的书里写道,日本人认为水和安全是免费的,但其实二者都变得越来越宝贵了,应该想办法节约。比如泡过澡的水可以用来洗衣或打扫卫生,雨水可以用来浇花或者洗车等等。不浪费自来水,随手关灯,根据锅的大小来调节煤气的火苗,像这些习惯都可以节约能源。

  总是关注日常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会被人以为是小气。其实,节约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为了节约金钱,而是为了不浪费资源。这是有资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所必须养成的习惯。请不要认为节约资源是小气,不要认为斤斤计较是笨蛋,节约是一个理应遵守的好品质。

  良好习惯要保持

  我的朋友中有人坚持十年如一日地写日记。虽然一天只写三四行,但能坚持每天都不间断地记录生活,这种劲头可是非同一般。据说秘诀就是无论当天怎样疲惫,都不给自己借口和例外,每天都坚决执行规定。如果认为今天太累了就算了,明天一块儿写吧,一旦有了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想法,习惯肯定没法保持下去。

  父母每天坚持写日记,每天跑步,每天学30分钟外语……让孩子看到父母每天都严格执行规定,一点一滴地积累成果的姿态,一定比总是在口头上说教孩子“要成为有毅力的孩子”、“要成为能不断努力的孩子”要有效得多。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和孩子一起完成每天的规定任务,比如每天和孩子一起散步,这样会更有效。

  管教孩子的要点在于要有一贯性。

  父母如果告诉孩子要勤洗手、要主动问候、早上自己起床,但又经常认可孩子出现例外情况的话,孩子是不能养成良好习惯的。像早上取报纸、定时开关窗户等,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得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完成。

  都说日本人对孩子娇惯,很多孩子都不听话。我觉得那就是因为不严格遵守规定造成的。约定晚上九点睡觉,到点就必须钻进被子里。除一年中大年三十和生日之外,在其他日子无论是来客人了,还是有好玩的电视节目,都必须遵守九点就寝的规定。

  成人之后可以根据时间和场合在有弹性的时间范围内行动,不能把自己的生活习惯绝对地强加在别人身上而给周围的人带来紧张感和不便。所以成人在和周围的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判断力。但是,对孩子来说,九岁以前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大好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应该听从父母安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家长的教育方针一定要保持一致性。

  想必大家都知道皇后养育皇太子殿下的时候,给所有相关保育员制定了一部《宝宝宪法》,要求所有人都执行统一规定,从而保证了教育方针的一贯性。

  我们很多家庭中,通常母亲都会制定严格的管教方针,但是往往父亲会娇惯孩子,容忍例外,祖父母也总是背地里偷偷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一来就无法保持方针的一致性,对孩子的教育有百害而无一益。

  父母应该明确教育方针,并要求大家一起通力合作。

  成人对自己的父母可以直接说明“请不要那样做”,但对配偶的父母却不宜太直接,万一遣词用语不当还容易制造矛盾,所以就需要提前进行沟通。而作为祖父母,则应该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将孩子培养成离开父母也能自食其力的人。

  父母因为爱孩子,所以总是不自觉地就照顾过了头。但教育孩子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能力。

  早晨,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己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上学,整理自己要带的东西(包括整理书桌和自己的房间),不丢三落四,穿着干净整洁,所有这些到孩子十岁左右都应该掌握。同时,做简单的饭菜、洗衣服、做扫除等生活技能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帮忙使孩子尽早掌握。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升入高中,甚至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还无法自理。

  特别是男孩,有些家长认为没必要做家务,母亲会帮他处理所有的家务琐事。但是,这样孩子是无法真正自立的。孩子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如果总是有人默默地替孩子打理所有事务,渐渐地,孩子会觉得这一切都理所应当,最终会变成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果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处理,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就会懂得感激他人的真诚相助。

  当孩子能做到生活自理以后,就要开始以精神和经济上的自立为目标培养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就可以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能够对给予帮助的人心生感激之情。自立并不是孤立。当有一天,孩子可以不需要别人的照顾独立生存,那么孩子也就具备了照顾别人的能力。否则永远不可能学会照顾别人。

  据说在美国,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无论父母多么富有,为了能教给孩子劳动光荣和财富的意义,都要让孩子亲身体验通过劳动换取财富的经历。

  在日本,有很多男性无论上大学还是找工作,都从来没离开过父母,也没有一个人生活的经历,如果再找到一个可以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女性结婚,那更会是毫无自理能力地度过一生。但是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女性也开始自力更生,男性如果还想寻找一个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的女性的话,恐怕很难遇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不仅仅是男性,女性也一样,如果无法自食其力,光是依靠男性的话,只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父母不可能永远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曾经用零食和玩具就能取悦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要求更高级的东西。父母不可能永远满足孩子的欲望,不能代替孩子参加考试,不能代替孩子跟朋友约会。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具备自己应付考试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拥有能结识并吸引优秀伴侣的人格魅力。就像援助发展中国家一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的职责不是给予孩子想要的东西,而是要告诉孩子想得到那个东西该怎么做,要培养孩子自己获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