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s减肥胶囊:李鸿章后裔欲重修家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22:15
(记者 成展鹏)“邦国无史,无以识其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中新社合肥十一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 成展鹏)“邦国无史,无以识其兴衰;地方无志,无以证其沿革;家族无谱,无以考其世系”。十一月二十八日,晚清重臣李鸿章宗亲在合肥举行家族会议,商讨重修家谱一事。
李鸿章第五代后裔李鲁生先生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李氏宗族人丁日益兴旺,分布社会各界,散居世界各地,其中不乏佼佼之士。
李先生回忆,上次李家修谱是一九二五年,距今已经有八十四年。“文章经国、家道永昌”到李鲁生这代已经是道字辈了。
一九九七年开始,李氏后人开始筹备“李氏家族联谊会”,已经找到李氏后人近千名。
据李先生介绍,李氏后人应该有二万人左右。如今河清海晏,国运昌隆,他希望早日联系到海外的李氏后人,将家族血脉重新聚齐,以便历史学者研究,并希望旅居在海外的李氏家族后裔能回国寻根问祖,目睹一下祖国的繁荣发展。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朝因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过继给其为嗣,改姓李。
李鸿章(一八二三至一九0一),安徽合肥瑶海区磨店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梁启超曾评价其“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著名清史学家翁飞博士说,李鸿章一生的是非功过,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就其对外交涉和反侵略战争而言,他主张退让,一味求和,出让领土主权,咎无可辞;就其创办工厂、矿山、轮船、电报、铁路、新式军队和教育而言,他引进了许多西方的新事物,在学习西方方面,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翁飞博士认为,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认祖归宗如水之归海,正渐趋成为一种潮流。当遍布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炎黄子孙都怀抱着思乡的愿望来寻根时,家谱显然承载了厚重的家国意味,所有家族的连接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记忆。(完)
走访李鸿章故里(图)
(2006-06-05 16:36:10)     来源:京报网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被视为中国开放第一人,兴办洋务运动,第一个把电报引入中国,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驿递制度,在天津办起电报总局大楼;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尽管这条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全长只有11公里。同时,他又被称为卖国贼,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对于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一直是众说纷纭。毛泽东评价他“水浅而舟大”,梁启超在为他撰写的传记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自己则形象地称他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里,不能挽大厦于将倾”。到底该如何评价李鸿章,李鸿章的故里——安徽省合肥市专门成立了李鸿章研究会,在其故居办展览介绍李鸿章生平、进行李氏家族变迁的学术研究等,试图用历史的眼光、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个历史人物——
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因出生于合肥,故有“李合肥”的绰号。作为晚清时期的军政重臣,曾影响了近代中国整整四十年。当年,随着李鸿章日渐显赫,李氏家族房产遍布安徽的合肥、芜湖、六安和上海等地,李氏家族在合肥繁华的东大街(今淮河路)建有庞大的建筑群,上了年纪的人仍用“李府半条街”来形容当年李家住宅的恢宏气势。李鸿章家族住宅建于19世纪末,历经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留独有的风貌。如今在其原址修复重建的李鸿章故居,规模已不到原来的十二分之一。
李府自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过厅、中厅、走马楼。在李府中厅的正中是座屏风,上方高悬一块匾额格外醒目,上书“钧衡笃祜”四个字,钧衡,比喻国家宰相一类重臣;笃,是厚的意思;祜是大福,意思是李鸿章官显福厚。这四个字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以褒奖他对大清帝国的功绩。在这里布置的《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展览共包括五个部分:李鸿章的青少年时代、李鸿章与淮军、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李鸿章与外交、毁誉参半的一生等。李鸿章,字子黻,号少荃,道光三年(1823年2月15日)出生于书香门第,24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三年(1853)始办团练,后入曾国藩幕府,显露出军政才能。咸丰十一年(1861)编练淮军,并以此逐渐形成淮系集团。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因功先后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封一等肃毅伯。同治九年(1870)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影响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关键人物。19世纪60年代起主办洋务,引进西方科技,修铁路、通电报、设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等军工民企,建立北洋水师,培养新式人才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扩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开创中国多个“第一”
李鸿章自幼天资聪颖,八九岁就念完《四书》,24岁时考中全国第39名进士,成为当年安徽省最年轻的翰林之一。1870年,李鸿章凭着赫赫战功和淮系集团的支持,当上了最有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在这个高位一坐就是25年,是清朝任期最长的直隶总督。1874年,他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20年后,又被授予三眼花翎。晚清时期汉人能获此殊荣的,李鸿章可谓是第一人。
可以这样说,历史学家对李鸿章的一生评价争议最大的部分是他的外交生涯。早在1874年,李鸿章就清醒地意识到大清王朝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他敏锐地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以争取国际和平环境,增强国家实力,提高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但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最终“和戎”与“变法”都归于失败。他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人们也因此认定李鸿章是个卖国贼。
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曾东亚西欧涉九万里,在李府故居的展览中,摆放着许多他当年访问德、法、英、美等国家的照片与实物。从李鸿章在柏林、俾斯麦别墅以及在向法国总统递交国书、观看法国式铜炮、与英国首相沙侯会面、与英国葛累斯顿畅谈等一系列活动时留下的照片和在荷兰海牙旅馆留下的题诗,可以看出李鸿章每到一地,均受到各国极高的礼遇与欢迎。李鸿章访问欧美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西方真正的先进之处在于政治体制,而非仅仅在于“船坚炮利”。
李鸿章生前留下了大量的信函和文稿,在他死后,由吴汝纶主持编定成《李文忠公全集》。展览中陈列的大量李鸿章的手书、家信和墨宝,都是当年留下的难得的真迹。人们从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家给人喜顺若流水,时言乐笑穆如清风”中,可看出他的处家、处人风貌。
在李鸿章故居的展览中,记录着李鸿章一生创建的许多“第一”:第一支完全由洋枪装备的部队;第一支独立的洋炮部队;第一家大型综合军工企业;第一次设立工兵制度;第一个译书机构;第一次仿制后膛枪;第一次官费派留学生;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第一条自建铁路;第一次设立电报局;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支近代远洋海军;第一部海军军制;第一面中国国旗;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厂;第一个海军基地……李鸿章还捐资重修了包公祠,所以,在合肥至今仍流传着“包家祠堂李家修”一说。
一生难以盖棺论定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第二年,李鸿章又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他一生中签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亿8千万两,还附加了很多苛刻条款。从此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后,李鸿章一病不起,于1901年11月7日离开人世,享年78岁。死时,“双目犹炯炯不瞑”。李鸿章死后仅十年,他忠心耿耿为之操劳一生的大清王朝就灭亡了。
李鸿章死后,清政府对其竭尽褒扬,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并在他主要“建功”地安徽、苏州、天津、南京等处建专祠,给予了极高荣誉。从李鸿章墓、李鸿章享堂、神道碑额以及立于上海复旦中学校门的李鸿章铜像、天津专祠等照片和模型,可见他在清政府中地位非同一般。1903年他的灵柩被运回合肥,葬于东郊大兴集。据传,其墓地的墓道用从英国进口的耐火砖砌成,并建盖了雕梁画栋的李氏享堂。李鸿章的墓葬毁于1958年,他的享堂保存较完好,目前已修复。
李鸿章享堂原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共建有大大小小房屋99间。“9”是久的谐音,取久久之意,可见享堂的规模之大。这99间房屋,为穿斗式木构架,屋内立柱为网柱布局,石柱为阴线雕刻缠枝花草,都是采用我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而建造和雕刻的。享堂四周及天井院中栽有桂、梅、松、柏和广玉兰等名贵树木和花卉。享堂大门的东南广场上,四只巨型石龟背上,驮负着四块高大的青石碑,巍然耸立,显得庄严肃穆。其中一块石碑,碑额上雕刻着祥云海水,上方两条呼之欲出的龙托着一轮骄阳,碑额中间刻有“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个字。
值得一提的是,享堂正殿内,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玻璃橱中,陈列着一件衣襟上染满发黑血迹的黄马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任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奉行慈禧太后的投降主义政策,使整个北洋水师几乎全部断送敌手,第二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条约的谈判地点选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这座陈旧不堪的建筑本是日本古代渔民聚会饮酒的地方,日本政府把这里作为谈判的会场,根本没有丝毫的安全防范措施可言,致使李鸿章在从春帆楼返回行馆的途中,遭到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的袭击,弹中左颊,鲜血染红的就是这件衣服。
李鸿章是十九世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显要人物,他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灭亡的全过程。可以说,不了解曾国藩和李鸿章就不了解近代史,所以,很多名家对李鸿章都有评价。康有为称李鸿章为“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青年时代的《讲堂录》中评价他:“水浅而舟大也”……当然,也有人评价他是一个大卖国贼,是个崇洋媚外的典型人物。
李鸿章生前死后始终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李鸿章走上中国历史舞台时,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四海变秋气”的末世,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扩张之时。作为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物,对他的评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直难以盖棺论定,当然不足为怪。
李鸿章曾经概括自己的一生是“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可是甲午战争的烽火使他“一生事业扫地无余”。他从权力的顶峰坠落后,长期赋闲在北京贤良寺,这才清醒地认识到,清王朝是间“破屋”,而自己只是一个“裱糊匠”,“裱糊匠”虽有办法把“破屋”的外表裱得光鲜漂亮,但“破屋”是绝对经不起暴风雨的!
“家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某种意义上讲,它体现了人类发展和进步。“家谱”记载了中国人的历史,记载了族群乃至家居的变迁经过,记载了大小家族的兴衰、人口变化、婚姻状况、生死情由、创业更迭,以及每个成员的面貌。其中杰出人物,将为他著书立说,树碑立传,让后人瞻仰学习,名芳百世,反之遗臭万年!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在这方面保留了祖国的传统文化,都保存着及不断修善着“家谱”,而国内无法相比拟的。特别是一场“文化大革命”把先前遗传下的“家谱”破坏殆尽,人们敢怒不敢言。
前几年我曾听过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在省图书馆做过一次关于“家谱”的报告,全面地介绍了“家谱”的历史、内容、作用和现状。并说明了图书馆有储存与保管私人“家谱”的权利和义务,不受任何干扰。如今郭沫若、周恩来、江泽民家的“家谱”还在上海图书馆保管完好,国内及海外华人的“家谱”不少也在其列。
目前国内重修“家谱”,已形成不小的暗流。政府的态度,看起来不主张,也不制止,顺其自然。大概是统一祖国的需要,统一战线的需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需要。中华文化的这部份不容泯灭。传说合肥某些人群正在积极修善“家谱”。有的姓胡的家修“家谱”,总希望与绩溪胡锦涛老家的“家谱”相靠近,为家族增光添彩。我们的亲朋,姓孔、姓宋、姓张的家,都在编纂和修缮“家谱”,有组织小规模的叫小组7-8人,大一些规模叫委员会30-50人,有经费,几十户上百户人家按人头收费每人200元,有固定活动地点,研究计划方案,内查外调,发函去人,分工合作,有成果“家谱”内部摊卖。姓张的朋友家编纂成“家谱”4本,每本500元,一套2000元,小家庭择一本,大家庭买一套,他们的家谱,女婿外姓不进来,出嫁过来的媳妇应列进。
“家谱”实质上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过去一姓氏不要上百年,人口就将猛增,没有“家谱”自律就乱了套。那些大小不分,辈份不分,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分,和原始社会人群关系有何大的区别?那时“家谱”是不能缺少的。现在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从计划生育以后,基本上都形成了“4、2、1”家庭,人口越来越少。某些姓氏家族几代后,在特定的地方可能消亡,这是以男性为传代的老传统所致。如若也可以以女性来传代,尚可继续下去,不过不伦不类,计算起来无法解释。结果是一个孩子上面有爸爸妈妈,再上面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个孩子姓怎么算?姓氏怎么继承?那只能用双姓、双继承了,再下去又怎么办?接下去就讲不清了。修“家谱”面临的倒是一个新的课题。
现实生活中,如果用男姓,那女姓就空白,只好后继无人断代了。允许吗?同意吗?难啊!最好的办法就是和谐共处,相互照顾、相互依存,糊里糊涂的过,不是一家也成一家。谁也没有或者很少有人意识到家谱、什么传代问题。这既是危险的信号,又是时代的必然。看透吧,相通吧,要识大体就心安理得了,祖先也不会怪罪于后代的。
修“家谱“在大陆不远的将来就变成了历史,而记载在中华史册。同时还会有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多的聚集大姓和善长舞文弄墨的历史学家们还会继续保留下去。
我们“金沟“李家也只有顺应潮流了。但是这个地方打下了祖籍的烙印,是我们的故乡,永远不能忘怀的。
李儒景大叔特意把“家谱”中我们李家辈份的排列用纸条写给了我:有根有据,依次下传。
儒锺青云志
声名万古扬
有才贞轩济
积善卜遐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