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机:净空法师(问答)—如何断情欲 控制念佛时的恶念 谈功夫成片 功夫都在佛号上 一句佛号念到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7:16:00
问:如何断情欲,精进修持?
净空法师答:这桩事情问得很好,很重要,为什么?情欲这一关不能突破,念佛都不能成就。那要怎样去断?一定要明理,你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你就晓得它是有害没有利,中国人所谓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你还敢碰它吗?佛法戒律里面,两条最重的,一个是杀生,一个就是淫欲。这两条沾到一条,把你所有功夫都毁掉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觉心。修行决定不只是这一生一世,你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佛法里头遇到正法,可不是个简单事情。决定你过去生中修过佛法,这一生你才有这个缘分遇到,遇到才会有兴趣,才会生欢喜心,都不是一世、二世、三世。
《金刚经》上说得很好,要照《金刚经》经义来讲,我们今天每一位同修,纵然你在这个讲堂只来过一次,只听过一次经,听的很欢喜,都是过去生中多生多世修积的善根。为什么不能成就?大概就是一个是杀业,一个是淫业,你犯了这两条,所以你不能成就。你生生世世在轮回里头补课!哪一天这两门功课及格了,你才能够解脱,你才能够向上提升。这个理、事不可以不知道。
如何控制念佛时会出现的恶念?
问:我在念佛堂念佛时,经常有很多的恶念,比如看佛像时,就想我为什么要拜你!有时还谤佛,产生淫念等等好可怕!请老法师慈悲救救我。
答:这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有,有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有?这是宿世今生习气在作祟。你不想降伏它的时候好像没有事情,其实它是在动你没注意到。现在念佛了,要修行、要静下来,它突然好像都冒出来了,要晓得平常就是这个样子,是你没注意到。这一注意到,你才晓得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是多么的深,多么严重,怎么样?不知道!到念佛堂念一念佛,在止静全跑出来了。不是这个时候才跑出来、这个时候才有,还有些人不敢念佛,为什么?那不是的,那完全误会了。你念佛静下来才发现它这么多,不念佛的时候它还是这么多,没有发现,这个道理要懂得。发现怎么办?不要理它,佛经上如是教我们,祖师大德教我们不要理它。把你的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佛,口里念佛,身拜佛,为什么要拜佛?就是消除自己这些业障。我不拜佛、不念佛,这个业障没办法控制,所以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多听经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断除你的疑惑,多听经是明理,听经对初学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断疑生信。经听得少你怀疑,你的信心不够坚强,你会被外面境界转。经听多了道理渐渐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转不动,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动,你才能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道业。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一)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  (共一集)  2004/7/30  香港佛陀
净空法师谈功夫成片汇集
问:“念佛二十分钟,不打妄想,没有妄念,算不算功夫成片?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二十分钟之后,妄想又起来了,怎么办?”
答:人在临终念佛能有二十分钟不打妄想,没有妄念,决定往生。所以这要看在什么时候。平常能保持非常之好,保持的时间愈久愈好,总在临终时用得上力。平常我们是训练、练兵,临终是打仗。能不能成就,关键在临终的剎那。因此我们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积德。如果不修福、不积德,临命终时,冤亲债主来扰乱,这一生念佛往生的机会全都被障碍了。这种情形,我过去早年在圆山临济寺出家,我在那边剃度的,那个时候临济寺有个念佛会,念佛会的副会长林道奇居士,福州人,非常虔诚。他们念佛会是每一个星期大家在临济寺念一天佛,林居士当维那,他念得很好,法器也敲得不错。临命终时,魔障现前,听到佛号就讨厌,贪生怕死,魔境现前,错乱了。
我们再看到许多念佛的同修,到老年的时候,得老人痴呆症,神志不清,这个不能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头一个条件,神志清楚。人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头一个条件,这是福报。我们修福,现在不要享,临命终时候享福,享什么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享这个福。人在临终清楚、明白的时候,纵然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不堕三恶道。诸位想想,哪有明白人去到三恶道投胎?不可能的。到三恶道投胎的,都是胡里胡涂去的,神志不清才会到三恶道去。这是平常积功累德、断恶修善比什么都重要。功夫成片,决定是要放下万缘,我们的功夫才能够成片。(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13)
问:“怎样念佛,才得到三昧?”
答:功夫成片就是三昧。三昧高下浅深,差别很多。就是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我们一般凡人得这个念佛三昧是很可能得到的。至于说到事一心不乱,是念佛高等的三昧;理一心不乱,是最高的念佛三昧;我们一般人在一生当中未必能够得到。因为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理一心不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成片,这是最低的,生凡圣同居土。
你要问怎样才能够得到?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的方法非常之好,他老人家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念佛根本的开示。“都摄六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收心。我们凡夫六根往外面六尘境上跑,眼喜欢看、耳喜欢听,都被烦恼习气所转。菩萨教给我们,我们把六根收回来,眼不去看外面境界,专看阿弥陀佛;耳也不去听外头音声,专听佛号;这样收回来,一心专注,这样就能容易成就三昧。他讲的“净念相继”,净念,不夹杂就是净念,念佛还夹杂着疑惑、夹杂着妄想,净念就不能成就;相继是相续不断。实际上觉明妙行菩萨讲的这三句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他把话换一个说法:“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就是净念,“不间断”就是相继。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菩萨教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要把妄想杂念断掉,这些东西是生死根本,绝对不是好东西。(出处同上 21-90-13)
这位同修问:念佛念到功夫成片,如何判定是上品或下品?是不是会退转?在什么情况下会退转?
答: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确实会退转。你问什么情况下退转?你对世出世间法起心动念就退转了,你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你就不会退转。世间事与我不相干统统丢掉,我们到世间来是作客,我们是客人。就好像住旅馆一样,旅馆的什么东西都不是我的,什么事情与我都不相干,要用这种态度住在这个世间,我们的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悟,决定不迷惑就不会退转。
至于品位也不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把我们的清净心破坏了。什么样是上品?刚才我说的生死自在是上品。确实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这是你功夫成片的上品,大概在上上品、上中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什么时候走阿弥陀佛什么时候来接你,这是上上品、上中品。品位低一点,你就不能这么自在。但是预知时至,功夫好的人大概一、二年前就知道了,这是中辈往生的。我们都讲功夫成片,凡圣同居土里面中辈往生的,在半年之前知道,三个月之前知道,大概都是属于中辈的。往生前一、二个星期知道,往生前三、四天知道,这大概是属于下辈的。可以从这些地方,自己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我们只要求往生就行了。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只要能往生,下下品往生我也满足了,绝不在乎品位高下”,你想想看,他的心多谦虚、多清净。什么叫清净?心里头有念头,心就不清净,有分别、有执着那是严重的不清净。所以,都把这些放下。佛说的,我们听听就很好了,决定没有疑惑、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一心向佛、一心念佛,决定得生。(出处同上 21-90-36)
问:“何谓'轻安’?是否功夫成片的前阶段?继续念下去,是否就是功夫成片?”
答:这个“轻安”在一般讲的时候,就是你很自在、很舒畅,感觉得很快乐;这个快乐是法喜,不是从外面的刺激,是从内心生出来的欢喜、快乐。我们念佛人往往有这个境界,但是这个境界保持的时间不长。如果能保持,你就是得到轻安了。
什么时候这个境界会现前?我们念佛念得很专注的时候、很专心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分别,心里面这些忧虑、牵挂,暂时统统放下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行跟佛相应,轻安就现前。可是一起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失掉了。这个境界能够常常保持,确实就叫“功夫成片”,这是伏烦恼不是断烦恼,是你念佛功夫得力,把烦恼暂时伏下去,轻安的境界现前,这是很好的享受。从前方东美先生常讲“人生最高的享受”,轻安确实是高等的精神享受。(出处同上 21-90-17)
问:念佛功夫成片,如何才算是功夫成片?
答:功夫成片是功夫打成一片,所谓打成一片就是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你这句佛号都能把你的烦恼压住,这叫成片,而不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中断,这不叫做一片,为什么?没能把烦恼伏住。随时随地都能把烦恼伏住,这叫一片,一片是从这上说的,所以他才决定往生。譬如我们念佛的时候烦恼伏住了,不念佛的时候烦恼又起来了,这不叫一片。念佛的时候烦恼没有,不念佛的时候烦恼也没有,这个力量能够把它长远伏住,这叫一片。所以一片,乃至于早晚十念都是一片,他早晚十念的功夫力量能够保持二十四小时叫烦恼不起现行,虽然念得少也是一片,所以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净空法师·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台湾大专讲座 1988/2)
功夫都在佛号上_念佛昏沉、常起杂念,怎么办?
1 学佛有三个基本的条件,这三个基本条件有一条不具足,修行都有障碍。
2 第一个是理论要通达,要正确没有错误地理解它;第二个是方法要明了;第三个是境界要清楚。
3 我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理论、方法、境界三样都搞清楚了,这才可以开始修行。
4 “执持名号”是修行,这就是讲功夫。你念佛的功夫,虽然念得很勤,你的见思烦恼没有断。
5 诸位要知道,只是没有断,没有断怎么样?要有能力伏。就是把见思烦恼压住,决定不让它起现行。要有这个能力才行,没有这个能力不能往生。
6 没有能力把见思烦恼压住,就是你念佛不得力。虽然念佛了,但是佛号不起作用。
7 佛号应该怎么念法?平常固然佛号不断,这好比是练兵,平常出操练兵,对付烦恼的时候就好比打仗,什么时候打仗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打仗。心里面烦恼一起来了,这个时候马上提起佛号把它压下去,就要跟它作战了。
8 顺境里面,心里面起了欢喜了,“阿弥陀佛”,把欢喜心给压下去。
9 诸位要晓得,欢喜心是烦恼。喜怒哀乐爱恶欲,“喜欢”是七情五欲,有这个东西不能往生。
10 佛门讲法喜充满,法喜充满是不是欢喜?不是。你要一欢喜,那就完了,决定不能往生。
11 什么叫法喜?法喜是“清凉自在”。喜怒哀乐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这个时候叫法喜。千万不要把你自己的欢喜心当做法喜,那是感情。
12 你能够把情识统统压住了,这个时候叫法喜。心地清净光明、一念不生,这个时候叫法喜充满。
13 在逆境里面,我们的嗔恚心、嫉妒心如果稍微一生起来了,这句“阿弥陀佛”能把它压住。那个念头才动,一句佛号就把它压住了,这就是打仗。
14 绝对不叫妄想分别执着起作用,一有这个东西,佛号立刻把它压住。
15 你有念头,这是未断见思,可是你的佛号能起作用。心里头没有妄念则已,一有妄念,佛号立刻就把它压住。
16 这样的功夫,生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分为三辈九品。上品的功夫,给诸位说,虽然是带业往生,见思烦恼没断,他就生死自在了,就预知时至,也可以来去自如。
17 换句话说,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想再多住几年,就可以多住几年。
18 得到一心那还得了!那个功夫不得了,怎么知道?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在《往生传》里面诸位都可以看到,古人有例子在。
19 你想《净土圣贤录》里头记载的莹珂法师,他只念了三天三夜,他往生了,他那个是什么功夫?就是“执持名号,未断见思”。
20 他那个境界是功夫成片,他就能自在往生了,他还有十年寿命,他不要了,他提前走了,佛来接引他,他跟佛走了,像这种例子很多。
21 执持名号是有散、有定。什么叫“定”?“定”是定课,就是早晚课,早晚课是决定不缺,这是比什么都重要。
22 不要说我今天忙,我明天补过来,不行的,定课就是定课。所谓定课,不要定得太多,定得太多怎么样?你自己做不到,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23 看自己生活环境,如果自己工作很忙,早晚课就定少一点;如果自己很清闲,有的是时间,你可以定多一点。
24 诸位一定要晓得,课诵里头最重要的是执持名号,不是念经,念经没用处,这是诸位千万要记住!
25 现在很多人不晓得,定的早晚课诵念经。叫你念经,叫你念一遍经是什么意思?念一遍经是定心的。
26 因为我们的心散乱,散乱称名,念名号不得力,所以一遍经念下来,收心,心定了,然后接着念佛号,功夫都在佛号上,不在那遍经上。
27 蕅益大师讲得很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决定在念佛功夫之浅深。”你的功夫浅深,与经决定不相干。所以诸位念经、念咒那都不相干,功夫在名号。
28 我们净土宗古来许多的祖师们,他们念佛的方法是一天十万声佛号。你看人家也不念经,也不念咒,他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十万声。
29 十万声佛号差不多是要念二十个小时,我们这个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概一个小时可以念五千声,十万声是二十个小时,大概除了四个小时睡眠之外,佛号是从无间断。
30 他什么都没有,就是这一句佛号,莲池大师如此,蕅益大师也是如此,这是我们也晓得的!
31 执持名号是有散、有定,“散”就不是定课。总希望二六时中不要间断,心里面念念有佛。
32 你出声念可以,不出声念也可以,大声、小声都没有关系。念到疲倦的时候,不妨大声念几声,把精神提起来。念累了的时候就默念,不出声音,总求佛号不间断。
33 执持名号,这里面功夫浅深分三辈九品。你看,功夫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没换样子。
34 诸位念佛,如果你念到功夫成片了,功夫成片是不是到一心了?就看你见思烦恼断了没有,就从这里看。见思烦恼没断是功夫成片的境界,见思烦恼要断了就是一心的境界。
35 见思烦恼断了是什么相?第一个,没有人、我之相,这是见思烦恼断了。没有人我是非了,心是平等的。
36 在顺境里面,决定没有一丝毫的贪心。贪、嗔、痴、慢、疑统统断掉了,这就是见思烦恼断的相。
37 在逆境里头,不生一点嗔恨心。不是说生了一点点心则压下去,那是什么?那是前面的境界,那是功夫成片的境界。在第二层一心的境界里头,决定不会有一点嗔恨心。
38 人家就是把你处死,拿着刀一片一片来割你的肉,像《金刚经》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样,你也没有一念嗔恨心,这个时候你是得事一心不乱,这都是境界,非常重要。
39 我们功夫已经到成片了,就希望再提升一层。功夫往上提升,就要破执着。破我执,得事一心不乱。
40 见思烦恼是自自然然断的,不是有心断的,有心断,断不掉。我天天念,我要断见思烦恼,你决定断不掉,为什么?因为“我要断见思烦恼”这个念头,有我执在。我执是念念增长,我执不破。
41 事一心不乱是破我执,所以他的地位与小乘阿罗汉相等,与辟支佛相等。
42 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就是断见思,所以你的功夫是跟他们相等,但是你的功德比他大。
43 因为他修的是小乘法,你修的是圆顿一乘法,所以你的功德比他大,你断证的功夫是跟他相等,功德是他比不上你。44 像这些地方要知道,晓得这个境界是自自然然现前的,没有一丝毫的勉强,见思烦恼断了,这叫功夫。
45 你如果要测验一个人,要了解一个人,他要说他的功夫怎么样了,你恭维他几句,他就很得意,他是凡夫。你臭骂他几句,他马上就生气了,是博地凡夫,没有功夫,连前面第一层的功夫都没有。
46 第一层伏烦恼,他能伏得住。伏烦恼,我们常讲“八风吹不动”,八风吹不动是凡圣同居土的境界,八风吹不动。
47 到事一心不乱就没有风,风平浪静了,没风了,这一层功夫,他的果报是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这个里头也有三辈九品。
48 到理一心不乱,他的果报是生“实报庄严净土”。“实报庄严土”也叫做“无障碍净土”,就是《华严经》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功夫达到上乘了!
学佛问答
诸位同学,今天是我们协会每个星期我们有一次聚会,为大家解答问题。这是河南郑州的同修们问的,第一个是,什么是五会念佛?第二个是,现在在中国大陆有人传播五会念佛,边念佛边查豆豆、画道道。请问是否如法?
答:这个问题问我的人已经不少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五会念佛是唐朝时候,我们净土宗法照大师传下来的。法照大师原来是修禅的,遇到文殊菩萨,这是在历史上有记载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五会念佛是文殊菩萨传给他的,他以后就用这个方法修念佛法门,但这个法门失传很久了。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看到这个本子,五会念佛的本子,它有简谱。我带回台湾之后,我就让这些学音乐的,按照简谱的调子来念给我听。这个简谱是民国初年也是法师们编的,自己编的,绝对不是法照禅师传下来的,那已经失传了,这大家都知道的。我听了之后,像唱歌一样,是很好听,接引初机可以,真正依照这个方法修行,不行。什么原因?
佛法的修学,诸位一定要懂得一个原理,你念佛修的是什么?《弥陀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一心不乱。你照这个方法念,能不能得一心不乱?如果能得一心不乱,这法子好,不是不好。佛法修学实在讲没有定法,哪种方法你用它你能够得清净心,能够得一心,一心是念佛三昧。净宗经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得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得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功夫最下的,我们一般讲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么样子?我们这几天讲经都讲到,智者大师给我们示现的,那是功夫成片,生凡圣同居土,就是五品位往生。圆五品功夫虽然很低,实在讲也相当不容易,他念佛能够把见思、尘沙、无明伏住。我看这一面要查豆豆,一面要画道道,这是决定不能够伏烦恼,因为这就是烦恼,你没有办法伏住,你的清净心不能现前,你满脑袋的疑惑。
我曾经讲过多少次,我们念佛法门是世尊传下来的,祖祖相传,我们所依靠的经典是净土三经,最原始的。到清朝末年的时候,魏源居士把《普贤行愿品》加到里面,成为净土四经。这也是许多大德都赞叹的,可以这样做法。为什么?《无量寿经》你看看在序品里面,还没有到正宗分,序分里面就讲到,「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行愿品》就是普贤大士之德,西方极乐世界统统都是修普贤法门的,也就是《华严》这个法门,所以那个加上去很正确,这净土四经。到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篇(这篇不长,只有两百四十四个字,比《心经》还短),附在四经后面,就变成净土五经,我们依靠的经典来源一定要晓得。《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他自己修学的心得报告,值得我们做参考的,这是我们今天依据的经典。
五会念佛,我们这个经典上没有,我们最好是依照经典修行。如果不依照经典,那你是五会法师的徒弟,你不是阿弥陀佛的徒弟,这个要清楚。我们是依据经,听说他们是依据笔记本,你们是笔记本的徒弟,不是净土五经的徒弟,我们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有人问我,我说你试试看,用他的方法试试看。试个几年,如果不能够得到一心不乱,见不到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就有问题,可以花个几年时间去试验。试验,发生错误也值得,你会死心塌地了。如果再碰到有个人说还有个更好的方法,那就证明你三心二意,你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世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心不定不会有成就。
尤其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统统修禅定,佛法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用念佛的方法修禅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古大德、经典里面都说到,「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依照这个法门,能不能修到清净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懂得这个道理,你心就定了。近代印光大师非常了不起,这是大家公认的,我们净土宗最近的一代祖师,像这些问题,你们如果说多看看印祖的《文钞》你就明白了。
答:这位是弘集法师提的问题,你提的这个问题不是小事,是大事。不但在中国,在外国道场里面,普遍都有这些弊病,这个弊病不必说它,也不要提它,我们自己明了。所以,佛法的修学一定要依祖师大德的教诲,昨天在《华严》讲的这一段,可以做为答覆你的疑问。特别是印祖教导我们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动乱的时代,将来史学家写世界的历史,这是乱世,这不是治世,乱世。乱世里面,所有个人也好,是团体也好,统统脱序,脱离正常的秩序。正常秩序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讲的伦理道德,世间法五伦十义,出世间法也离不开伦理道德,尊师重道就是伦理道德,现在在这个社会里头都没有了。所以印光大师特别提倡的因果教育,很有道理,真正能够懂得因果,起心动念晓得那有果报的,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会收敛,不敢胡作妄为。
最近,台中江逸子居士,他也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学生,我们有同学之谊。我请他画「地狱变相图」,这个图画好了,前几天我们这里同学们发心,把这个图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解,不讲解你看不懂。这个图一年画成,实在是难得。图画有二十六公分高,高度二十六公分,大概有这么高的样子,长度有六十米,这在绘画史里面也是了不起的巨幅。这个图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他绘画这个图是依据《玉历宝钞》,《玉历宝钞》是道教的,讲十殿阎王、十六地狱,每个阎王都管十六地狱,依照这个画的。里面也参考《地藏菩萨本愿经》,他画这张画圆满之后,三次梦到地藏菩萨。所以,他把梦中见到的地藏菩萨,他也把他画出来,梦中见到地藏菩萨面带笑容。我们九楼,九楼祖先殿旁边供的一尊塑像,就是江老师他塑的,他梦中见到的地藏菩萨,他照那个像塑的,所以有很多改变。
这幅图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使我们想到释迦牟尼佛对地狱应该有详细的说明,绝不止只有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所以,我们在澳洲就有几位同学发心查经,查《大藏经》。在《大藏经》里面查出二十五部,二十五部经世尊都讲到地狱的状况,比《玉历宝钞》详细太多,我们看到非常欢喜,读到之后也毛骨悚然。所以,佛所讲的地狱比这幅画还要详细,果报还要可怕;这个图看了不怎么可怕,佛经上讲的是真可怕,动个念头都有果报,不要说是有言语造作了。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容易犯的,喜欢批评人,喜欢骂人,这是很容易犯的。佛在经里告诉我们的,堕在地狱里面,你堕下去之后,无量无边的人都骂你,你会骂人,人家都骂你,要骂你几万年、几十万年,你的罪才消得掉,你才能离开。所以,点点滴滴都有不可思议的苦,这个《玉历宝钞》里头没有。
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二十五种经论所讲地狱这些经文,我们把它搜集,集中在一起印一本。这个书已经在印,将来出来之后,我们要大量的流通,让大家看看佛在经典里面讲的地狱变相图。我们也很希望,将来能够再有一幅大的画卷,把佛在经典里面所讲的地狱状况,提供给社会一般大众真正能够看到、能够读到,给自己做个警惕。能够真正了解因果的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必定会收歛。为什么?知道果报不可思议,果报太可怕了,为什么要造业?所以,印祖一生提倡因果教育,这有很大的道理,用意很深。拯救这个世界,佛法、儒、道都来不及了,只有用因果,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
明白这个道理,今天不仅是我们佛门,许许多多事情我们看到很伤心、很难过,所谓是不如法。应该怎么做法?自己觉悟了,从头来起,就是另起炉灶,他们做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彼此不干扰,各人行各人的道,这样就好。我们遵从印光大师的教诲,建小道场,昨天我提到了,我们也把印祖的这个开示写了挂在外面,大家可以看到的,这个门外就有。印祖教导我们,小道场共修的不要超过二十个人,这个道场不化缘,不做经忏佛事,不做法会,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本来我也是这样教人,以后有人告诉我,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不下去,念了一段时期,他就不耐烦了。这什么原因?第一个,善根、福德很薄,不深厚;第二个,不明教理,会起烦恼。所以,我才加上要听经,听经能够帮助你化解你的疑惑。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的,最好是这个道场一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听经,其他的时间念佛,这个方式有很多同学反应都说很好,都说很欢喜。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在印祖提出这种修行方法,我们只加上听经。听经一定要听净土的经论,最好听一部经。一部经不要听,一部经太单调了,一遍一遍的听,有什么意思?那你就错了,你不会听。将来底下《华严经》会讲到,怎么样听经?听经会得定,听经会开悟,听经会明心见性,你要会听。这几天可能就会讲到,就在我们《华严经》这一品里面。所以,问题在你会不会!会不会里面最重要的,是印光大师讲修学的秘诀,「诚敬」;你有真诚心,你有恭敬心,你才能得利益。现在说的是我们的真诚、恭敬不够,所以你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得不到佛法的受用,原因在此地。
什么是真诚?什么是恭敬?都要讲清楚,要讲明白,否则的话,都以为我很真诚,我很恭敬;那个真诚、恭敬是你的标准,不是佛的标准。我们要用佛菩萨的标准来修学,要用祖师大德的标准,我们这一生才不会白过。所以,真正有了生死,真正有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愿心,非常重要。这个世界你真的要能放下,要能舍弃,印光大师常说,对阿弥陀佛全身投靠,我们才能够得救。不能有丝毫怀疑,修学不可以有丝毫夹杂,有夹杂、有怀疑,诚敬就没有了。
[转] 在家里修,反而容易成就 净空法师
道场,一定要讲经、一定要修行!如果道场不讲经,那是香火庙,观光胜地,搞这个东西,于一切众生生死没有利益。今天建道场的风气很盛,弘法这个事情被遗忘掉了!现在有很多道场都建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每天观光客川流不息,出家人他应接不暇,哪有时间去办道?哪有时间来修行?
佛法,一个是教学,一个是实行,所以道场不必建得古色古香,也不须要富丽堂皇。现代真正的道场应当跟学校一样,现代化的建筑,既省钱又坚固实用。佛门寺院是佛教教育的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一样,学生进门就福慧双修。怎样修福?给常住作务,作务就是工作,寺院里面所有的工作你要认真去做。
做工作,这是修福;做工作里面,心地清净,内不动心、外不着相,那是修慧,福慧双修。《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清净信心里面来,可见得信心清净很重要。
我们现在一般人在寺院里面修一点福,慧修不到,为什么修不到?他那个心很乱,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福是修了,没有慧。
说到修行,在过去,出家的环境比在家的好,为什么?因为出家可以说是远离社会,都在深山里面的道场修,与外界隔绝,环境清净,心就清净,所以出家人比在家人容易修。
现在这个世界颠倒了,在家人修学比出家人要殊胜,为什么?这个寺院丛林都变成观光旅游的重地,出家人一天到晚应接不暇,哪有时间来修行?倒不如自己在家里修。在家里修,你接触的人事都少,反而容易成就。
净空法师:在待人接物里修清净心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我们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处处要替别人着想。
譬如我们做生意,自己经商,一定要处处竭尽心思为顾客着想,我们卖的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不会让他人吃亏上当。做生意的,做买卖的,要用心,要对得起人、要对得起社会。对社会有贡献、能利益大众,这个商人就是菩萨商人。
做工的,在自己本分的岗位上,负责任、尽本分,该做的事,尽心尽力去做,这是菩萨工人。乃至于家庭主妇,只要能竭尽心思,尽心尽力地把家务做好,对于家里老少都能照顾得到,让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舒服、很快乐,这是菩萨主妇。
我们处事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这是菩萨事业。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样样都做,样样清净、样样不执着。
佛法的修行,无非是修清净心而已!清净心生智慧,你有了智慧,无论是处事待人接物,你都会做得非常圆满、做得恰到好处。
所以我们一切工作,无论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业上,你要问,于你学佛有没有妨碍?你问这个话就外行。你应当问,于你自己的清净心有没有妨碍?假如于清净心没有妨碍,那就对了。
于自己清净心有妨碍,我们就不做;于自己清净心没有妨碍,你就放心去做。所以要知道,所谓修行,就是在穿衣吃饭、待人接物里面修清净心而已!
问:“真的想往生,但是如果没有缘,没有居士给助念,自己该怎么办?”用念佛机
答:可以用念佛机啊,那个日夜可以不间断,提醒自己。要真正想往生,实在讲,条件并不要很多——有真心,有真的愿,真正肯念佛,想见阿弥陀佛,要具备这个条件。既然是真信、真愿了,你要把人情世故统统放下,你才能求生。虽有真信切愿,这个世间有一桩事情放不下,那就是一条绳索拉住你,你就去不了。世间最难分难舍的不外乎两件事情,一个是亲情,一个是财产。这两样东西要放得干干净净,心里头一丝毫的牵挂都没有了,你往生没有障碍了,要放下啊!不管有多少,只要有一丝毫牵挂,往往这一生就不能往生,那是比什么都可惜。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往生,就是放不下。你要问,什么时候放下呢?——现在就放下。不要说,等我临死的时候再放下。现在放不下,临死的时候还是一样放不下。(净空法师《学佛答问·香港之四》2004.10)
净空法师:劝他人不出家是否要背因果?! [图片]

南无阿弥陀佛!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七),编号:21-453
问:请问劝他人不要出家是否要背因果?
答: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容易,如果这个人不适合出家,你劝他不要出家正确,对他有好处;如果这个人出家了,他真正能够弘法利生,续佛慧命,那你要把他障碍,这个罪过可就大了,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个时代我们所看到的,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一生不劝人出家,不劝人受戒,他劝人三皈,不劝人受戒。我跟他十年,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说你劝他受戒,他受戒不能持戒,那就犯罪,这个犯罪你要负责任。我们听了就明白,三皈依没有问题,持戒可不容易。这个时代出家,几个人能遵守沙弥戒?沙弥是出家戒最低的,如果沙弥戒做不到了,这个出家是假的不是真的,那这就有过失。所以印光大师不劝人出家,道理在此地。真正有善根、有悲愿,发心护持正法,弘法利生,他就鼓励你出家了。那是很少的人,那不是多数。所以这个要智慧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要细心观察他,他是真干还是在敷衍。所以应当怎么样?应当劝他学习,最好从经教下手。现在弘法学讲经不容易,非常困难,障碍重重,有时候你意想不到。那要怎样才行?没有出家之前先把经教学好、把戒律学好,然后再出家,障碍就少了。
出家之后,现在大多数的寺庙不讲经了,你要在这个寺庙讲经,没有人欢迎你,他不接受,我自己一生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在现在这个时代,要真正利益众生,实在讲,寺院里面起的作用不大,现在我们要利用科学工具,尤其现在的网络电视。这个开发出来好,比卫星电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有一个摄影棚你就可以对全世界弘法,对许多有缘的大众来学习。所以不一定要寺庙,自己有这么一个房间,架上机器,把我们这个网址一介绍,哪个地方他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能够在一起学习。这个好,这个方法好,成本又低,不要盖大寺庙,盖大寺庙花多少钱,现在做这一个摄影棚,做这么一套设备花钱不多。我们知道台湾这种设施很多,大概全部台湾钱大概也不过就是一、二千万。就算两千万,两千万换人民币才五百万,现在是一比四,他就可以对全世界有缘人在一起学习佛法。这个应该值得考虑,应该要用它。所以道场寺院庵堂在现在这个时代不重视了,不重要了。古老的寺院有历史价值的,我也很赞成把它修复,修复做什么?做为一个纪念,不适合修行,它游客太多,你身心都不能安定。真正修行要找一个没有人迹愿意去的地方,偏僻闭塞,那里好修行,交通太方便都不是好事。
【推荐阅读】
祛除疾病 改造命运我念佛佛念我,速往西方极乐国什么样的心念决定什么样的命运改造命运的方法 惜福才不会折福好人好自己 坏人坏自己——纯印老人嘉言录大宝法王开示:你是名副其实的佛弟子吗?妙祥法师开示: 在家人怎样持戒?决定不能欠债,决定不能结怨星云法师对轮回的看法修福不要享福,福报留着最后享宣化上人开示——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学诚法师:当前居士们的几类严重毛病财富来了我散掉看得破、放得下,是真正的福报口为祸福之门,现在人谁懂得这个?如何消业障,这个一定要知道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居士【学佛的基础】:落实三个根本!净空法师开示《贪瞋痴障碍修道》-宣化上人佛说父母恩重难报不往生极乐世界,你永远是孤单的脾气是障道的因缘往生净土及诸趣的预兆【佛说佛医经】——佛陀开示得病的因缘做人的六条标准------净慧老和尚如何快速增加自己命中没有的福报积大阴德能使命运转好没有钱的人如何布施以获得大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