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堡黑袍术士:贾敏是导致黛玉走上悲剧命运的真正罪魁祸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7:50:22

贾敏是导致黛玉走上悲剧命运的真正罪魁祸首

(2008-05-23 15:44:20)转载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红楼梦》中尚未出场便死掉的一个人物。对于贾敏这个人物的介绍,书中可谓是只言片语。除了从冷子兴的口中透露出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是其兄妹中最小的一个(《红楼梦》第二回)和贾母自己说的,在她兄妹中,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一个外(《红楼梦》第三回),便是《红楼梦》第二回,在介绍林如海及林黛玉时,顺笔提了两句:一句是“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另一句是“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至于贾敏的性情如何,书中似乎一字未提,仿佛作者没有将贾敏作为书中的一个正式人物,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一般。

那么,贾敏真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符号吗?她的死因是什么?她与林黛玉的悲剧命运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本文试就这些话题,谈点管窥之见,以求教大家。

一、贾敏绝非是一个无关紧要的符号

林黛玉,可以说是《红楼梦》中重要的女主人公之一,然而在《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确不仅交代甚少,而且对贾敏的性格、品行等则是只字未提。我们知道,香菱只是薛蟠的一个妾,她在《红楼梦》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借用我们今天的影视专业的话说,她只不过是一个有几句台词和镜头的群众演员。然而,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作者尚不惜笔墨,对香菱的母亲封氏的性格品行,用了“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八个字来形容她,依脂砚斋的话说,是为后文的香菱设伏。那么,作为《红楼梦》中的重要的女主人公之一的林黛玉,作者为什么对她的母亲贾敏这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吝啬的惜墨如金了呢?

其实不然。如果我们细细研读《红楼梦》,就不难发现,作者虽然没有直书贾敏具体性格特征和为人,以及贾敏是如何死的,但实际上,作者已把贾敏的性格、品行,以及贾敏的死因和黛玉客居贾府的真正原因等,通过草蛇灰线的写作手法分散在书中,掩藏在书中人物的对话和行为中了。这,我们可以从林黛玉的身上,以及书中第二回、第三回的某些段落或句中找到答案。在此,恕不赘述,待下文一并论之。

因此,如果断然认为贾敏只是《红楼梦》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符号,那么就无法回答黛玉为什么那么寒酸地离家远行,就无法得出黛玉必须客居贾府,开始其悲剧命运的真实原因了。

二、贾敏是集任性、尖酸、刻薄、嫉妒于一身的阴毒之妇

作者不直书贾敏的性格、品行加,其实,就已经对贾敏的性格、品行做了最好的说明。那就是:嫉妒、刁蛮、任性、阴毒,不值得一提,完全不是脂砚斋所说的什么“贤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对父母性格的秉承,另一方面,是成长环境使然。就林黛玉的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等性格特征来说,主要是秉承了她父母的性格特征。

黛玉的父母虽然对黛玉“爱如珍宝”, “有假充养子之意”,“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但是这样的时光,其实只有一年左右的光阴。因为,“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不久,黛玉便远离家园客居贾府去了。黛玉到贾府之后,尽管贾母十分地疼爱她,但在林黛玉心里并没有也不会把贾府当作自己的家一样,也没有以贾母替代自己的父母,而是自始至终是怀着小心、甚至怀之警惕,生怕遭到别人的笑话和嘲讽。因此,黛玉的多疑的性格特征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慢慢地形成了。但是,如果说林黛玉的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等性格特征也是形成于贾府的生活环境之中,这显然是不对的。

既然林黛玉的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等性格特征不是她后天的生活环境所形成的,那么只能是从她父母的性格特征中秉承而来的。在他父母林如海和贾敏两人之中,其谁具有这样的性格特征呢?

《红楼梦》第二回是这样介绍林如海的:

“……今岁盐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

“……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脂砚斋对书中的这后一段的文字,加了这样的一句“总为黛玉极力一写”的评语。但,本文认为,其实不然。它不仅为林黛玉聪慧和后面所表现出来的文采出众作了铺垫,而且透露出黛玉秉承了她父母二人的不同的具体性格特征,暗示着黛玉寒酸地远赴贾府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等等。

林如海入仕为官,不是靠祖上功绩和皇帝的恩典,而是凭着自己的满腹经纶,通过科考取得的,并且名列“探花”。这既说明了林如海的学识丰富,又说明林如海在学习方面十分用功,他的家长对他的管教也应该是十分严格的。

我们知道,学习是个苦差事,没有哪个孩子不贪玩,而贪学习的,特别是象林如海那样钟鼎之家的子弟了,他们大多过着“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又怎能耐得住寂寞,苦心研读四经五书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呢?因此,林如海是不大可能具有任性的性格特征的。

另外,林如海官至兰台寺大夫,并且皇帝钦点他作了巡盐御史。当然“兰台寺大夫”是一个古官名,但就其巡盐御史一职就是四品官阶,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一个部级领导。

那么,林如海凭什么被皇帝钦点他作巡盐御史?靠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林如海的政绩;二是,林如海的上司和同僚对他的鉴定和评语。工作业绩好,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因素。因为,贾雨村被革职的原因,不是因政绩差的问题,而是与上司和同僚没有搞好关系。这就清楚地地告诉我们:在当时的那个官场上,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好的工作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并且随时有被革职的危险。而林如海不仅没有象贾雨村那样遭人弹劾革职,而且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是一个大大的肥差。如果林如海任性、尖酸、刻薄、妒嫉的话,他是不会与上司和同僚没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他就甭想得到提升,更不要去奢想什么巡盐御史这样大大的肥差了。很显然,在林如海的身上不具有那些任性、尖酸、刻薄、妒嫉等性格特征。

既然林如海不具有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等性格特征,那么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的性格特征是不是这样呢?

对于贾敏,《红楼梦》第二回和第三回中有所交代。《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说:“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 实际上,这是作者借冷子兴之口告诉我们,贾敏共是兄弟姊妹四个,她是最小的一个。在第三回中,贾母哭着对黛玉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这是不是贾母的虚夸之词呢?当然不是的。因为凭着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和身份,完全不用也没有必要在外孙面前说些虚情假意的话。

贾敏是贾母子女中最小的一个,俗话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作为母亲自然要多偏爱些,更何况在封建社会里,女孩子长大嫁人后,就是夫家的人了,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经常回娘家的,她们从此难以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贾母“所疼者独有”贾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是,贾母对贾敏的这种“疼”,实际上不是一种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疼”,而是溺爱的“疼”。这,从贾母如何溺爱宝玉就可以得到足证。因为宝玉是男孩子,他将来肩负着光宗耀祖、光大门庭的家族责任与使命,贾母对他尚且溺爱备至,更何况对她独“疼”的女孩子贾敏了。

贾敏是家中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又是贾母所溺爱的,势必在贾母的溺爱下,其哥哥姐姐们要事事让着她,处处哄着她。而在这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从总的来说,他们大多数的性格特征是比较任性的、刁蛮的,而贾敏也不会例外。因此,林黛玉的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等性格特征,应当是从她的母亲贾敏那里秉承来的。实际上,作者通过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已经反衬出贾敏的具体性格特征来了。

三、贾敏因嫉生恶,绝了林家的后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是十分注重身份等级的。按照常规,其排列的顺序应当是先夫妻,后子女,最后才是姬妾。因为姬妾再如何受主人的宠爱,她们也只是奴婢。因为她们是买来的,当然也可以随时被卖掉。但是,在《红楼梦》第二回却是这样叙述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是不合乎封建纲常伦理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他要强调什么呢?

其实,我们如果细品其味,就不难觉察到作者于其中的玄机。

首先,那个三岁的男孩不是贾敏所生。之所以如此说来,书中虽然没有明说,但也交代得明白。因为书中在交待那个男孩及其“偏于去年死了”之前,不仅没有提到嫡妻贾敏,而且在此之后,仍然没有提到嫡妻贾敏,而是说“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的话来,然后才是“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如何如何。作者的这种用笔,明显地是要把那三岁的儿子与嫡妻间隔开来,向读者传达这样一个讯息:此子非嫡妻所生。为了强化这一讯息,书中随后又强调:“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和“夫妻无子”两语。对于此种解释,或有异议,认为,这不能说明那个男孩就不是贾敏所生。因为男孩死了,只剩下林黛玉这么一个女孩,当然就是夫妻无子了。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作者就用不着那么弯来绕去地行文了,倒不如:“今如海年已四十,嫡妻贾氏,生得一子、一女,儿子三岁,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夫妻无子,只有此女年方五岁,乳名黛玉,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岂不更直接、省事得多!因此,林如海死掉的那个三岁的儿子,不是贾敏所生,而是林如海的某个姬妾所出。

其次,贾敏因妒生恶杀死了那个男孩。在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下,不论是嫡男还是庶男,一般来讲,其地位均高于家中女孩子的。因为,男孩子是家族支脉的传承者。在林如海这样的人丁不兴的家庭中,对男孩子的渴望和珍爱,更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知道,林如海死掉的那个三岁儿子,比黛玉小一岁。这说明,林如海至少在黛玉满一岁时起到林黛玉五岁前的这段时间,他的主要心思没有在贾敏母女身上,而是在黛玉的那个弟弟的母子身上。这样以来,按照贾敏的那种任性、尖酸、刻薄、嫉妒的性格,肯定是忍受不了的。她势必要想一切办法,夺回她所失去的东西。而要夺回这些东西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就是不动声色地靠近对方,去攻击对方最关键的也是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就是那个刚刚能够蹒跚行步的三岁男孩。因为,这个男孩才是贾敏母女遭受冷落的根源。那么,贾敏是否具有这样的智慧呢?应当说,贾敏是完全具备这种智慧的。我们用不着去考虑贾敏是否识过字、读过书等等,但凭她的家庭出身来说,听书看戏,对贾敏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稀罕的事。而她所听的书、看的戏,就足以使她具备了设计这一阴谋的智慧了。

因为,林如海年已四十。四十岁的年纪,在今天看来,正是一个人年富力强的年纪,是一个人的黄金季节。但是在古代,人的寿命大多在六十岁左右,所以才会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说法。四十岁,在当时虽不算垂暮之年,但也可以列伍于老年了。林如海除了这一个儿子,贾敏与林如海的其他几房姬妾没有给林如海再生一个儿子出来。三岁的儿子死了,必然是林如海自以为“命中无子”,因此,便只有对黛玉“爱如珍宝”,“假充养子”,“聊解膝下荒凉之叹”了。这样,黛玉得到了父亲的珍爱,贾敏自然也赢回了夫爱。

四,贾敏死于林如海之手

《红楼梦》第二回说:“看看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这是说,贾敏在林如海的儿子死后两年便“一疾而终”了。那么贾敏怎么死的?为什么在那个男孩死后二年便也一命呜呼了呢?其实,《红楼梦》第三回已经暗示了它的答案。

《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进了贾府之后,“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

初看上去,这段文字似在唠嗑拉家常,其实不然。因为贾母初见黛玉之时已经号啕大哭了一场而此时大家都“互相厮认过”,“归了坐”,按常理黛玉远道而来,此时应当主要询问一些她一路辛苦及其父女状况才对。但是,大家归坐之后,所关切的主题仍然是她母亲的死,特别是所提问的是:贾敏“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等一些细节问题,并且又引起贾母“伤感起来,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并且始终无人询问林如海的状况。这是极不合乎常理的。这说明:一者是,贾敏的死,贾府是没有心理准备,甚至说,对贾府而言是很突然的,是出乎意料的;二者是,贾府的人包括贾母在内,对贾敏的病因、死因产生了怀疑。这也说明,林如海与贾敏之间的关系至少有相当的一段时间是不和睦的。其原因便是第二回所提到的林如海有几房姬妾,特别是林如海那个庶生子之故。

其实,贾府的怀疑不无道理,因为贾敏杀死了那个庶子后,林如海视黛玉如珍宝,还使她读书识字,假充养子,贾敏因此得到了夫爱。但这种光景不长,只是一年,贾敏就突然得病,并很快地死掉了,这其中的奥妙,应当是贾敏、林如海二人最清楚,但对于清楚此事的两个人来说,一个怀恨在心,只能私下报复了,一个是想说又无法对人说出口的。而这个无可奈何,只能私下报复了的人就是林如海。因为,家丑不可外扬。象贾敏这样不仅为妻不贤,而且杀人的恶妇,岂不是家中之大丑。林如海是饱读诗书之人,又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不会让这样的家丑外扬出去的。再则,林如海也十分清楚,以他一己之力是不敢与贾府撕破脸的。但是贾敏杀其子,断其后,使他大不孝,这样的大仇大恨,林如海又怎能咽得下去呢?于是,林如海只能对贾敏采取私下里的惩罚。第二回中有“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之语,试想,林如海祖上乃为列侯,是钟鼎之家,世代为官,林如海虽未能够袭爵,但也是皇帝钦点的堂堂四品巡盐御史,姬妾几房,女婢成群,又怎么能让一个体弱多病的六岁孩子对病中的贾敏侍汤奉药呢?因此可以看出,林如海对贾敏的这种私下的报复,不仅在精神上、在物质上,而且在生活上,以及健康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报复。这样既能维护他的脸面,又能与贾府保持以往的亲戚关系。因此,贾敏的突然“一疾而终”,则是林如海的伟大“杰作”。

至于贾敏为什么不求娘家人庇护?一方面,贾府在金陵、而贾敏身居扬州,其间路途遥远,无法联络;另一方面,贾敏作恶在先,断了林家的香火,绝了林家后,就是公开出去,她不仅或遭到世人的唾弃,而且势必将彻底毁掉黛玉的人生,使贾府蒙羞。因此,她对林如海私下里的残酷报复,只能沉默以待,自作自受了。

五、黛玉是贾敏的殉葬品

黛玉虽然是贾敏所生所养,但毕竟也是林如海的亲生骨肉。在第二回:雨村“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学生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这说明林如海本想留黛玉在家,“欲令黛玉守制读书”,继续假充养子的。

但是,后来的事情发展变化又不是他所能完全掌控的。因为贾敏的任性、尖酸、刻薄、嫉妒以及发展后来的恶毒,已经在几房姬妾和众奴婢中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尽管贾敏已经死了,可是仍然化解不了众人心中的仇恨。她们虽然不会甚至不敢象贾敏那样恶毒,但她们不会对黛玉的生活有一丝一毫的关爱和照顾。因此,林如海才在送别黛玉时说了其情切切,感触颇深的“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的话来。

贾母派人来要接黛玉去,只是一个客观条件。但是黛玉去与不去,最后的决定全在林如海。那么林如海为何突然就改变了初衷,非让黛玉去贾府呢?他的“顾盼之忧”在哪呢?

其不言自明,林如海的“顾盼之忧”,一是黛玉无人照顾;二是贾府派来男女船只来,欲接黛玉走已传遍在家中,家中的姬妾们恨不得要黛玉立走人。于是姬妾们与林如海发生了矛盾,并且搞得林如海心神不宁。因此,林如海为了平息家庭风波,只好不顾癞头和尚的叮嘱,令黛玉随船去贾府了。

但是黛玉到贾府是非常寒酸的,她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极老”的“自幼的奶娘王嬷嬷”,一个是“一团孩气”的“年仅十岁小丫头雪雁”,一个老得极老,一个小的甚小。这样的两个人如何能照顾黛玉呢?更何况黛玉是出远门、走亲戚的!我们知道,就今天,我们出远门走亲戚时,都要穿戴的体面一些,生怕亲戚笑话,更何况在封建社会的贵族之间?尽管贾母因疼女儿而疼爱外孙女,但是黛玉与贾府之间毕竟是亲戚关系。这一点,在第三回贾母和王熙凤的话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到:黛玉是“客”。而林如海送走黛玉之后,便从此便不闻不问,甚至对贾府连一句客套话都没有,难道饱读诗书的林如海连不识字的老妇、少妇都不如?显然不是的。对林黛玉如何走,走多久,林如海肯定是与姬妾们的意见相左。姬妾们的立场是一致的、鲜明的,意见也是一致的,她们的意思就是:将黛玉清出家门,不再回来。而林如海尽管是一家之主,由于贾敏的原因,林如海又是众怒难犯,又从方方面面考虑,不得已,只好在众姬妾们的一致坚持下,最终不得不做出了妥协和让步,即:就借贾母之邀,将黛玉清出家门。

因此,《红楼梦》(甲戌本)第三回的回目:“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就明白说明,林黛玉因其母贾敏之过,而被林如海抛弃了。所以说,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林黛玉走上不归路的真正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