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西药房:引用 作文三问 王鼎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8:40

《作文三书》第二问(1)
  爸爸看了我的作文簿,表示很不满意,他说文章有文章的样子,我的作文简直不成样子。文章也有样子吗?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我们批评一篇写得不好的文章,可能说它“不成其为文章”,说这句话的人,大概是认为文章有样子的吧?我们听一个人说话,听来听去,我们可能对他说:你别在那儿做文章啦!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是认为文章有样子的吧?
  我对文章的样子很有兴趣,如果作文有样子,作文不就容易得多了吗?到底有没有样子?你能不能替我们设计一下?
  我可以介绍几个样子,但是,它并不见得容易。你们最近一次作文,老师出了个什么样的题目?
  老师要我们写“下课十分钟”,也就是写两节课当中那十分钟休息的时间。
  你是怎么写的呢?
  我说我有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下课以后还一直想那道题目,十分钟不知怎么就过去了。
  这应该是一篇好文章啊。
  哪儿来的好文章?这十分钟有什么好写的?
  好吧,那就咱们一块儿想办法。下课十分钟,你一直在想一道数学题,始终没有想出解题的办法来,你的意思仿佛是,如果题目能解开,你这十分钟就充实了,文章就有内容了,现在题目始终解不开,事后回想起来很空虚,文章也就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对呀。
  我看并不完全对,你花了十分钟时间没能把一道题目解开,在数学的课堂上,你这十分钟没有成绩,在作文课堂上呢,情形也许就不一样,这十分钟你有一个目标,你努力过,你没有到达,这个过程也是生活经验,也是文章材料。
  难道我可以把解题的过程都写出来吗,那不是太枯燥了吗?
  啊,你不能那样做。你要做的是,我问你,你思索习题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只有数学,是不是什么也看不见了、什么也听不见了呢?(不是。)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呢?
  我看见操场里有很多同学正在玩球,我也看见教室里只有五六个同学做功课,别人全跑出去了。
  你想不想跑出去玩球呢?
  我本来是最喜欢篮球的呀。
  倘若你去玩球,你就得放下数学。好,刚才我说,你有目标,你在努力以赴,现在中途出现了干扰。天下有许多好文章是这三个环节构成的:目标在望,全力以赴,出现干扰。想想看,你坐在教室里,望着教室外面,外面的景象怎样干扰你?
  外面的阳光很明亮。
  好!还有呢,有没有什么声音干扰你?
  篮球在操场里扑通扑通地响,那声音很,很,(想办法形容一下!)很动人,(好,具体一点!)很雄壮,(好,再具体一点!)就像战鼓在催我上阵。
  能发现阳光很明亮的人,应该会作文,能听出来球声像战鼓的人,应该会作文,要想写出一个样子来,你得会布局,我所说的目标在望,全力以赴,出现干扰,就是一种布置。你现在这十二个字都有了,可是布局还没有完成,你到底跑出去打球了没有?也就是说,面对干扰,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我没有去玩球,数学要紧,再说电钟马上就要催外面的人回来上课了。
  结局是你越过了干扰。当然,你也可以跑到阳光底下先打球打个痛快再说。这样写起来,应该有个模样了。
  让我想一想。目标在望,努力以赴,出现干扰,产生结果,我以前可没有这样想过,以后作文,我是不是可以这样写呢?
  有些题目可以这样写。有人讲过一个故事,跟作文有关系,说是在作文课堂上老师要大家写看球,有个同学只写了六个字:球赛因雨暂停。球赛没有举行,看球的人看什么呢,没有球可看,写看球又写什么呢,这一篇作文只能写六个字,好像理由十分充足。其实作文并不是这么简单,在作文课堂上?“因雨暂停”只能算是一个干扰,一个挫折。想想看,如果这篇文章由你来写呢?
  《作文三书》第二问(2)
  我可以写我很喜欢看赛球,我老早就想看某某球队跟某某球队的比赛,这一场比赛我非看不可。
  这是目标在望。然后呢?
  然后我全力以赴,我天天巴望比赛的那一天来到,我事先把功课都做好了。球赛卖票不卖票呢,如果卖票,我得先从零用钱里头把票价节省出来。
  然后呢?
  然后是天下了雨。
  还不能这么快就下雨。不要忘了看球是你的重要目标,你在为它全力以赴,那么你老早就对天气担心,你很注意气象预报。
  气象预报说下雨。
  别忙,气象预报说不下雨,结果到时候变了卦。
  结果一场倾盆大雨下来,大家淋成了落汤鸡。
  你还是太快了。赛球的那天,空中浓云密布,风很凉,我们明知道天不作美,还是到球场去观望了一阵,心里想,说不定空中忽然出了太阳,裁判带着球员进了场呢。你这样想,别人也这样想,球场内外竟然来了许多观众,有人还带着小孩子呢!
  到什么时候才可以下雨?
  现在可以下雨了。
  下大雨还是下小雨?
  让它越下越大吧。
  雨下大了,观众才走开。
  他们确实知道今天不会赛球了。
  难怪我的文章写不长,我总是下雨下得太快了。
  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你得赶快下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这个雨下得多快!
  夜来风雨声,算不算是干扰呢?
  如果他本来想今天早晨出门赏花,这一夜风雨就是干扰,花落知多少,他可能不去了。不过这是一首诗,诗人并没有说他要努力达成什么目标。另外有一个诗人,他在重阳节快到的时候诗兴大发,就提起笔来写了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不巧这时候有人敲门,他放下笔去开门,门外来了个催他缴税的,他应付了一阵,催税的人走了,他的诗兴也没有了,想把这首诗做完,却是再也写不出第二句来了。在这个故事里,敲门催税就是我们所说的干扰。
  这么说,干扰一定要先有个全力以赴的目标。
  照你写的“下课十分钟”来看,应该是这样,不过也不能看死了,单就这首诗而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诗人的心情本来是很明朗很愉快的,可是一想到“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心情不免黯淡下来,这首诗所写的,是这种情绪上的挫折,你说这是干扰,当然也可以。
  怎么,可以既这样解释又那样解释吗?
  有时候可以。
  树立目标,全力以赴,写起来太麻烦了,作文课堂上恐怕写不完,我以后省事一点,只写情绪上的干扰行不行?
  当然可以!倒不是为了省事,是因为你的材料适合这样写。文章要写成什么样子,先看那材料应该排成什么样子。
  你刚才不是说过吗,“春眠不觉晓”那首诗,如果我们加上一段,说是诗人本想早晨起来出门赏花,就可以归入“树立目标,全力以赴,出现干扰”的样式了,那么,写文章明明是可以先决定样式再找材料的呀。
  好吧,我们趁机会说清楚,你可以拿着材料找样式,也可以拿着样式安排材料,不过,最好你是以材料为主,你为了你有可写的材料而写,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样式而写。
  唉,作文以交卷为第一,什么最好不最好,我不在乎。
  也罢,我们回过头来谈“样子”。我们姑且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当作一个样子,这个样式是“情绪→干扰→情绪改变”。我们拿着这个样式,看看怎样把你的“下课十分钟”装进去。在这篇文章里,你以描述自己的心情为主,你把你的心情分成两部分,前后心情不同,中间放上干扰。你说,刚下课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我很高兴,我想跟别的同学一块儿跑出去,我要无忧无虑,我要自由自在。
  《作文三书》第二问(3)
  可是忽然,——忽然怎么样?
  忽然我看见我面前桌子上摊开的数学习题。
  重担马上压下来了。
  乌云马上盖下来了。
  你低下头去努力演算你的习题。
  虽然仅仅十分钟,我也不能放松一下。
  你由一只飞鸟马上变成一条蚯蚓了。
  对。它的题目,就叫“飞鸟变蚯蚓”好了。
  你对这番布置完全了解了吧!
  完全了解。
  我来考你一下。假定这里有一个人,他已经做了父亲,他的儿子在中学里念书。这天早晨,儿子上学去了,他踱进儿子的房间,一眼望见墙上挂着儿子新近放大的照片,这是一个多么俊秀的大孩子啊,满脸洋溢着青春的光辉,比起电视屏幕上任何一个少年明星毫无逊色。他想:这是我的儿子啊。
  我知道了,这就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他动手替儿子整理书桌,一下子看见了上个月月考的成绩单,红墨斑斑,英文数学国文全不及格。
  夜来风雨声!
  这个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肯用功,白白长得那么聪明,那么漂亮!去年成绩太差,没能升级,今年第一个月考居然都是红字!这怎么得了,简直要我的老命,也要他妈妈的老命啊!
  花落知多少!
  很好,你及格了。
  《作文三书》第三问(1)
  老师常常对我说,你的作文写得太短了,下次要多写一点儿。我也很想照着他的话去做,可是无论如何做不到,这怎么办?
  你们作文课的时间也是两节课吧。(是的。)两节课是一百分钟,老师照例在宣布题目之后要花几分钟讲解一下,然后,你们得花十几分钟构思,(十几分钟不够,通常要想半个小时。)那么拿来写文章的时间不过六七十分钟,中间再伸个懒腰,上个一号什么的,能写出五百字来就不错。你的作文,有多长?写多少字?
  我哪能写出五百字来,有时候我对着题目下笔去写,一两句话就写完了,再也没有话可写了。
  没有关系,你只要能写出一句话,就可以写出一百句话。(真的?)我们来试试看,这里有一句话:鸟飞,这是一个极其简短的句子,它简短,可是并不简单。鸟飞,鸟在哪里飞呢?(天上。)鸟在天上飞。有多少鸟在天上飞呢?(一只鸟在天上飞。)这只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大概是一只老鹰吧。)它是怎么飞的呢?(大概是在空中兜圈子吧。)好,一只老鹰在空中转着圈子飞。你只要能写“鸟飞”,就能写“一只老鹰在空中转着圈子飞”。只要你能写“鱼游”,你就能写“一只红色的金鱼在玻璃缸里游来游去”。
  有一次,老师教我们写热带鱼,我写了一句“一群热带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就写不出来了。
  你已经把“热带鱼”发展成“一群热带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很不错,很有希望,可以继续向下发展。(怎么发展呢?)一群热带鱼,一群什么样的热带鱼呢?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不知道。
  你怎样区别它们?
  有一条鱼生了许多黑斑,我管它叫小雀斑,有一条鱼生了一条一条的线纹,我管它叫斑马线,还有一条全身都是银灰色,我管它叫银子。
  这是很好的发展,“一群热带鱼”只有五个字,发展下来有多少字了?“小雀斑,身上生了许多黑斑;斑马线,浑身都是一条条的线纹;银子,一身银灰色的衣服”,你有四十多个字了。你还能不能再多发展一点儿?
  没有办法了。
  那么你来发展“鱼缸”。
  鱼缸是长方形,四面都是玻璃。
  水里有什么?
  有鱼,有鹅卵石,有贝壳。(还有?)还不住地向上冒气泡儿。
  长方形的鱼缸,装满了水,四面都是玻璃,水里有贝壳,有鹅卵石,你又有三十个字了。人人都知道鱼缸是长方形,人人都知道鱼缸里有贝壳,这段话太平淡,你可以加个比喻使它新鲜一些,你可以说,贝壳,鹅卵石,是照着热带鱼的家乡的样子布置的,一座鱼缸就是一个人工湖。这样你又有三十多个字了。热带鱼怎么游来游去?你再往下发展吧。
  游来游去就是游来游去,怎么发展呢。
  它是围着鱼缸游,对不对?它们的身体是很扁很扁的,游来游去,总是把扁平的身体朝着我们,像展览一样、表演一样让我们看清楚。它们还会变换颜色呢,好像一套一套换新衣服。
  这些我都没有注意。
  既然平时没有注意,临时在课堂上只有另想补救的办法。你写到这里发展不下去了,又不能找一缸鱼看看再写,你就换个方向去想去写吧。(换个什么方向呢?)这里有十六个字: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说长道短。
  这三句话都是很通俗的成语,跟热带鱼有什么关系?
  你不是写热带鱼写不下去了吗?那就暂时把鱼放下想一想,你以前没见过热带鱼,那时候,你是怎么个想法?
  我以为鱼都是给人吃的,没想到还有专门给人看的。
  等到你见过热带鱼以后呢?
  我也想养一缸热带鱼。
  你准备把鱼缸放在什么地方?
  放在客厅里。
  现在你还没有养鱼。(没有。)在你拥有一缸热带鱼以前,你准备做什么?
  《作文三书》第三问(2)
  我的生日快到了,我想要求爸爸买一缸鱼,做我的生日礼物。
  你有了一缸鱼以后呢?
  我要按时间换水,放饲料。
  好,这就是思前想后。你为什么想养一缸热带鱼呢?
  好玩嘛!
  不错,不过在作文簿上,你似乎应该写得“文”一点,比方说,养鱼可以陶情怡性。还有,养鱼可能使你对海洋生物发生兴趣,将来就做个生物学家或是水产专家也说不定。有没人反对养鱼呢?(不知道。)也许有吧,也许你们班上就有人反对,他写这个题目的时候,可以发表反对的意见。写热带鱼通常用记叙,用描写,但是在记叙描写之外,你也可以议论几句,这就是“说长道短。”
  左顾右盼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说,如果你家有一缸鱼,你在课堂里还是写不下去了,你的注意力就暂时移开,想想鱼缸旁边有什么?鱼缸周围有什么?你往左边一看,看见了什么?
  左边是书架。
  书架跟鱼缸没有多大关系,有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书架。)有没有什么可以跑到鱼缸旁边来?你家有猫吧?
  可不是?猫可能跳到书架上看鱼。
  你再往右一看呢?右边是什么?
  右边是电视机。
  你们喜欢看鱼还是看电视?
  大家一同看电视,逢到电视节目不好看的时候,我们就看鱼。
  题目是热带鱼,你写鱼写不出来,去写猫,写猫也就是写了鱼,你写电视,写电视也就写了鱼,这就是左顾右盼。
  思前想后,左顾右盼,说长道短,这么一发展,我有多少字了?啊哟不得了,超过五百字了,两节课的时间写不完了。
  所以呀,作文的问题是话太多,写不完,得挑着拣着写,比方说,现在你戴着一只新手表,你老早就想买表,现在你有一只电子表,很新,黑不溜湫的,厚厚的,带几分粗犷,现在流行这种表,不流行那种细里细气的描金表。现在流行的裤管,香港衫上的花纹,都不像从前那样文绉绉的了。这样说下去,越说越多,可以写一本书。
  那就越说越远了。
  太远了,得拉回来,回到你的新手表上,你的新手表是哪里来的?
  是舅舅送给我的。
  舅舅怎么会想起来送你表?
  有一天,我问舅舅现在几点钟,舅舅说你这么大了,该用表了,我送你一只手表。
  于是你们就去买表。
  我们先坐计程车,司机问到哪里去,舅舅说南极钟表行,司机一听马上有个主张,他说南极钟表的老板架子奇大,女店员讲话也难听,你们怎么上他那儿买表?为什么不到北极钟表公司去买表?北极正在大减价,我载你们去,如果是上南极,我不载,你们另外叫车。
  这位司机很有个性!
  是呀,常坐计程车,会发现有些人的脾气真怪。
  要是我们交换坐计程车的经验,那就又可以说个没完。
  也会越说越远。
  那要怎么办?
  把话题拉回来。
  拉回来谈买表。你们去了哪一家?南极还是北极?
  北极。
  真的正在大减价?
  舅舅比较过,的确便宜。
  买东西的人多不多?
  很多,简直像电影院。
  店员的态度怎么样?
  很和气,都穿着新制服,胸前还有一朵鲜花。
  店里有些特别的布置吧。
  有,可是我没看清楚。
  没看清楚也好,省得越说越远。你为什么买电子表?
  听说电子表比较准确,我戴上了电子表,以后有人问我现在几点钟,我可以把准确的时间告诉他。我以前向人家问时间,明明七点半,他告诉我七点五十,害我穷紧张一阵,他们的表多半不准。
  你以前没有表,常常问人家现在几点钟,恐怕有许多不愉快的经验吧。(是啊。)要是把那些经验都说出来,恐怕又要越说越多。(是啊。)所以……
  《作文三书》第三问(3)
  要拉回来!
  不但拉回来,而且该停止了,文章可以结束了。
  这些都能写成文章?(当然!)那怎么写得完?别说五百字,恐怕一千字也不够啊。
  所以我说,问题不在没有话可写,问题在话太多,写不完。
  真怪,本来是没有话可写,怎么一下子变成话太多写不完了呢。写不完也是不行的啊。
  找一根细绳子,绳子的一头拴上一个铁环,另一头拿在手里,你一面把铁环抛出去,一面把绳子拉紧了,它就一直在空中飞着画圆圈儿。
  这是离心力和向心力,跟作文有关系吗?
  作文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抓紧题目,一方面要能向四面八方延伸,题目,就是“心”,文章构思就是在向心力和离心力之间取得均衡,只有离心力固然不行,只有向心力也是玩儿不转的。你手里那根绳子的长度,也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多向前延伸一些,圆周大一些,写短文章,题目少延伸一些,圆周小一些。
  看起来,我以前作文是离心力不够。
  以后多注意就好了。
  《作文三书》第四问(1)
  老师常常说我不会审题,我自己倒不觉得。“审题”并不难呀。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如果把题目看错了,那就一步错、步步错。这里有个题目,你“审”一下。
  这是谁出的题目呀?“勤能补拙”……
  这是某一年大专联考的作文题。
  勤能补拙是一句成语,它的意思,人人都很熟悉。这种题目,一眼就可以看穿。《作文七巧》里说过,这种题目先把结论给你规定好了。不是有些专家反对出这种题目吗?
  不错,我也反对过。不过反对归反对,出题归出题,你在考场里还是会拿到这样的题目,你不能等到把它反对掉了再升学。再说,作文是一种训练,训练你怎样表示反对的意见,也训练你怎样表示赞成的意见,“勤能补拙”之类的作文题也不必完全废除。
  我赞成勤能补拙。那么,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审”的呢?
  审题的“审”字,你先好好地审它一下。法官问案叫“审案”,审案时那刨根问底的精神,很值得我们作文的人仿效。比方说,你到银行里去提款,银行给你一包钞票,你提着那个装钞票的纸袋大摇大摆走出银行。这时候,忽然有人掏出一把手枪指着你,叫你“不要动”!
  哎哟,强盗!
  他说不要动,把纸袋放在地上,向后转,站到墙根下面去,他说你十分钟之内不许转身,等你转过身来,自然是拿枪的人不见了,你的钱也不见了。这叫“抢劫”。抢劫是大罪,也许要判死刑。(哎哟!)也许情形不是这样,也许你提款的时候,旁边有个人一直在注意你,你提了纸袋出门,他就在后面跟着,到了行人稀少的地方,他趁着你没有防备,赶上几步把纸袋抓在手里转身就跑。
  强盗!
  这叫“抢夺”。也许你提着钱袋,一路平安,可是你不想马上回家,你想在外面喝一杯橘子水。你进了冷饮店,找个位子坐下,把钱袋放在身旁的空位上。等你喝完冷饮起身付账的时候,你才发觉钱袋不见了!
  这个人怎么这样粗心啊。
  这一回,不是抢劫,不是抢夺,这一回是“偷窃”。偷窃,抢夺,抢劫,法官可要分得清清楚楚,不能马马虎虎啊!你看作文题目的时候也要如此。
  那么,“勤能补拙”,我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勤”,什么是“拙”。
  不错。不过还有一个“补”字,你也不可放过。没受过审题训练的人,很容易忽略了这个“补”字。倘若不在“补”字上做文章,“勤”和“拙”的关系就扣不稳。
  这个“补”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勤”和“拙”是什么意思?
  “拙”是没有天才。
  在这里,“拙”并不是完全没有天才,它是说天才比人家“小”。天才的形容词是“大”、“小”,如果不说天才,改说“天分”,它的形容词是“高”、“低”,天分比人家低就是比人家“拙”。
  所谓“补拙”,是不是天分变高了,天才变大了?
  我想不是那个意思,一个人的天分能不能由低变高,天才能不能由小变大,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学问去下判断、作结论,我们只知道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天分低些的也许就赶上了天分高些的。在理论上一个“拙”而“勤”的人,他的成就往往能赶上、能超过一个“巧”而“懒”的人,在“龟兔赛跑”的故事里,龟就以它的勤补救了自己的拙。“补”是补救,身体不好,可以用锻炼来补救,眼睛近视了,可以戴眼镜来补救。你觉得比人家拙吗?别灰心,可以用“勤”来补救。
  这么说,在这个题目里面,最重要的字,是“补”。我当初可没有想到,我一直以为最重要的字是“勤”。
  作文题目的每一个字都应该很重要,审来审去,应该没有闲字,没有赘词。审题就是把每一个字的作用找出来。不过,作文题即使只有两个字,也应该有一个字是关键所在,例如“新年”和“过年”乍看仿佛一样,但是新年的关键在“新”,过年的关键在“过”,写新年要把新写出来,写过年要把“过”写出来。“我的学校”和“我的学校生活”不同;“我的学校”是静态的,“我的学校生活”是动态的,照题作文,应该是两篇不同的文章。
  《作文三书》第四问(2)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有一年高中联考的作文题是“推动摇篮的手”,大家都说这个题目出得好,也有人说这个题目很难写,不知道怎样下笔。请问这个“推动摇篮的手”哪一个字是关键?
  当然是“手”。他要你写某一只“手”,这手是推动摇篮的手,不是切开钢铁的手,不是扣动扳机的手,不是播种锄草的手。
  我有一个感觉,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推动摇篮的手”,好像这句话并没有说完。
  这和文句的节奏有关系。“推动”“摇篮”一连两个复词压在上面,“的”字承上启下,压力直贯下来,下面只有一个单词“手”,有些收刹不住。如果最后也是复词,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题目的构造是这个样子呢?
  这个题目是有出处的,它本来是一句格言:“推动摇篮的手,就是创造世界的手。”
  原来是这样的!怪不得有人说这个题目不好懂,他们不知道还有下半句。出题目的人为什么不把整句格言都写出来呢,为什么只写一半呢?
  从前中国的考官出题目,常常是说一半留一半的,至少在咱们中国,题目有这么个出法。有个故事说,主考官宣布试题,诗的题目是“柳絮飞来片片红”。应考的人一看题目都目瞪口呆,幸而主考官放大家一马,他念出两句诗来:“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这才有办法缴卷。
  审题光审字面还不够,还得审没说出来没写出来的。真不容易!
  有些题目越审越有意思。你想想看,“推动摇篮的手”是什么人的手?
  大概是母亲的手吧。(对!)可是在我们家乡,做母亲的用脚去推动摇篮,不是用手。
  做母亲的一面打毛线,一面伸出脚去蹬在摇篮上,这个镜头我也见过。不过,做母亲的打毛线打累了,会放下工作伸出双手轻轻地推着摇篮,用她的温柔的眼睛看着孩子。尤其是到了晚上,母亲俯在摇篮上唱催眠曲,这时候她推动摇篮,一定是用手。
  推动摇篮的手,怎么能创造世界呢?
  能够创造世界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应该是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军事家。
  这些人要不要在摇篮里长大?要不要在襁褓中长大?要不要在母亲的怀里长大?
  这么说,摇篮不一定是摇篮,也代表母亲的怀抱。
  它的意义还可以扩大。有没有听说过工业的摇篮?农业的摇篮?还有教师的摇篮?医生的摇篮?
  教师的摇篮,可能是指师范大学。
  如果教师的摇篮是师范大学,推动摇篮的又是谁?
  师范大学的校长。
  政治家的摇篮,科学家的摇篮,哲学家的摇篮,都有一只“手”在那里推动,你看这些“手”能不能创造世界?
  这么说,“推动摇篮的手”这篇文章可以做得很大。
  它也可以很小。
  大做好还是小做好?
  小做,写母亲的手,可以写成记叙文抒情文,大做,恐怕要做成论说文。(应该选哪一种?)就这个题目而论,你可以自由选择。
  有人说,不管是什么题目,他爱写抒情文就写抒情文,他爱写议论文就写议论文,这话可靠不可靠?
  这要看你是考试呢,还是自由创作。我可以把“论国文之重要”写成小说。但是,我如果在考场里这么干,准得鸭蛋,因为文不对“体”。
  这么说,我们在审题的时候,是不是就要决定写记叙文呢,还是抒情文呢,还是议论文呢?
  应该说是以抒情为主呢,以议论为主呢,还是以记叙为主?“读书的甘苦”,大概以记叙为主,别看“甘苦”两个字那么要紧,也不宜有太多的抒情。“一本书的启示”恐怕以论说为主,对“一本书”的内容只能简单介绍。
  究竟有个标准没有?
  《作文三书》第四问(3)
  有时候,你得照题目的规定。“论读书的甘苦”是以论说为主,“记读书的甘苦”就是记叙为主。《西山游记》、《核舟记》以记叙为主。“论”、“说”、“记”、“有感”等字样都很重要,审题的时候要加以注意。
  像“灯塔与烛火”,并没有“论”或者“记”一类字样。(你先审一审这个题目。)灯塔和烛火都在暗夜里放光,都象征服务的精神。(对。)这些大道理,照例得用议论。(对。)听说有人不用议论,他用描写。
  他可能把灯塔和烛火都描写得很生动,但是,他最后怎样把文章“合”起来呢?“灯塔与烛火”,这个“与”字很重要。(怎样合起来,倒是没听说。)如果灯塔是灯塔,烛火是烛火,描写的功夫再好,也只是两个片断,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若是文章的题目没有明文规定是记叙还是议论,又用什么做标准?
  这要看文章的内容。“从挫折中培养勇气”这个题目,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来。想想看,你有什么材料可用?
  记得从前有个国王,打了败仗,躲在一座破庙里避雨。一个蜘蛛在他眼前结网,好容易结到一半,一阵风把网吹破了;好容易又结到一半,一阵雨来又淋毁了。可是那个蜘蛛继续努力,从头来过,终于结成一面又大又漂亮的网。那个打了败仗的国王看到这幕情景,已经失去的信心和勇气又恢复了。他好像后来又打了胜仗。——我记不清楚了,大致经过是这样。
  这个材料是一个人经过了一件事,如果写成文章,以记叙为主。不过你再仔细看看题目。
  从挫折中培养勇气,最重要的字眼儿是“培养”。
  不错。挫折给你教训,挫折给你智慧,你的勇气并不是一意孤行,蛮干到底。
  我想起来了,有一个名人,他受了挫折,他去读伟人的传记,他受那些传记的影响,慢慢恢复了勇气。
  你说的名人是谁呢,他读的是哪几个伟人的传记呢?(忘记了。)这些人名书名都该记住,不过,忘记了也有办法补救,你别写记叙文了,你写议论文。(啊?)你的观点是:阅读名人传记可以培养勇气。受到挫折了吗?丧失勇气了吗?去读伟人的传记吧。
  我读过林肯的传记,也读过郭子仪的传记。他们都经过很多挫折。可是他们终于成功了。
  从挫折“中”培养勇气,这个“中”字也很重要。为什么说挫折中不说挫折后呢,因为挫折不是一次,是一次又一次,挫折是多数,是一连串。你一面受挫折,一面得到教训,受到锻炼,挫折给你营养,使你越来越壮大,你如果没受过挫折,你得不到这些营养,你如果置身挫折之外,你受不到这种锻炼,你非在挫折“中”不可,你要扣紧这个“中”字。
  唉,我真希望题目越简单越好,最好只有一个字。比方说,题目是“忍”,抒情记叙议论不拘,那也不用审题了。
  也许有一天作文根本没有题目,由你写,写好了再加个题目上去。不过到那时候,“加个题目上去”也有种种讲究,还是得费一番琢磨。
  难怪老师常说:作文,就是要不怕麻烦!
  《作文三书》第五问(1)
  作文一定要起承转合吗?
  不,作文不一定都要起承转合。但是,如果你能做到起承转合,那也不错。
  我已经在三个地方看见人家谈起承转合,都举王安石《论孟尝君》的一篇短文为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脱于虎豹之秦。”这是起。“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这是承。“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这是转。“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这是合。
  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
  王安石是照“起承转合”的方法写这篇文章?
  是王安石这篇文章里有“起承转合”。
  别人的文章里有没有“起承转合”?
  通常,你拿起笔来先要决定文章怎么开头,第一句怎样写,第一段说什么,这就是“起”。你看,这本杂志上有篇文章,第一段写的是:“人人都说杨霞是个美女,她就在我们学校里读艺术史,我可从没见过她。”这就是“起”。
  她到底美不美?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要你问这句话。“起”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想往下看。读者既然想往下看,他就要接着往下写,你看他是怎样写的?
  让我看下去。……他说他为了看看杨霞长得什么样子,一个人偷偷跑去旁听与他毫无关系的艺术史,谁知在教室门外突然有人问他:“你是来看杨霞的吧?”他连忙否认,没有进门。
  这就是“承”,“承”是起了头以后接着往下发展,使“起”的部分更充分。你看,这一起一承,你会这么想:一定有好多男生为了看杨霞而去旁听艺术史,要不,这位作者的动机怎么一下子就给人看破了呢?
  可见杨霞的确长得很美。
  对,“起”是说杨霞美,“承”也是说杨霞美。再接下去应该说什么呢?作者决定转个弯,换个方向,起一点儿变化。这就叫“转”。
  为什么要“转”?
  如果有个同学对你说,他妈妈怎样怎样喜欢他,他阿姨怎样怎样喜欢他,邻居也喜欢他,由幼稚园大班到初中三年级每一个老师都喜欢他,这样一个连一个往下说,你听了烦不烦?想不想听点别的?
  哦,原来是这样的!
  你看,下面作者要告诉我们一些“别的”。他说,后来杨霞参加选美,他正在营里服役。他想,走在伸展台上的杨霞一定美艳无比。谁知选拔的结果是,杨霞没有上榜,连最后一名也没得到。
  这是为什么?
  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不过这篇文章的作者并不打算讨论这个问题。
  唉,她又何必去参加选美呢?
  那也是题外之言。这位作者要说的是,他退伍归来,终于在一个宴会上见到杨霞了,他说,杨霞果然很美,写杨霞的美,他差不多用了一千字。可是,他说,他总觉得杨霞缺少一点什么,杨霞好像失落了什么。作者说,看来选美给她的打击很大,杨霞失去的,是自信,杨霞缺少的,是由自信产生的活力和光泽。
  啊!
  最后,作者说,他认为未参加选美之前的杨霞才是美的,可是机会是一去不返了。以后,每逢想起杨霞,他总觉得从来没有见过她。
  啊!
  这就是“合”。
  合得好!
  你看,你的反应,证明“起承转合”原是读者的自然的要求。说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首诗。
  哪一首诗?不知道我读过没有?
  这首诗是: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
  冬呢?
  冬赋白雪诗。
  我没读过。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都没有这首诗,可是这首诗凡是从前上过私塾的人恐怕都读过,那时候,选教材的人认为这首诗对仗工稳,可以给学童许多启发。你喜欢不喜欢这首诗?
  《作文三书》第五问(2)
  我说不上来。
  如果用“起承转合”的眼光看这首诗,你认为它怎么样?
  它好像没有“合”。
  对呀,我当初也这么想,总觉得这首诗没写完,下面还该有;又觉得它不像是一首独立的完整的诗,像是从一首长诗里头摘出来的四句。
  它也没有“转”。
  不错。这四句诗的布局,是平列的,平列式的写法可以不“转”。你写“我的家”,写父亲怎样,母亲怎样,爷爷怎样,可以没有转折。平列式的布局最后不能不“合”,你写“读书的益处”,第一怎样,第二怎样,第三怎样,最后总得来个“总而言之”。
  我想起《核舟记》,写用一枚桃核刻成的一条船,写完了船上的各样物件和人物之后,最后说:“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亦哉!”
  对了,我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想起一首“好像没写完”的诗,应该说是词。“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记得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我一直以为这是半阕。
  这是李后主的“大作”,敢说他“好像没写完”的,也许只有你吧。
  诗要有“言外之意”,也许用不着“合”?
  不错。有时候,诗人留下缺口,让读者自己去“合”。例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我们读完了这首词,怎么个“合”法呢?
  这首词最后“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时候,你觉得他把前面的壮年听雨和少年听雨都化进去了,整首词的人生经验是一,不是三。
  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
  大概因为你的年纪还轻吧。我来换一个例子:拿破仑曾经说过,作战有三个条件,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
  这是三个条件还是一个条件?
  他是强调必须有充足的军费,你已经把它合起来了。
  这个“合”比较容易。
  孔子说,他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命,六十耳顺,七十不逾矩。这一段话你一直读下来,读到最后一句“不逾矩”,这最后一句就是总结,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
  这个“合”比较难。
  你现在可不能学李后主噢。
  我得学王安石。我正在想用“起承转合”写“我的学校生活”。您看我该怎样“起”?
  “起”要起得漂亮,让人家想看下去。我多年前见过一篇“我的学校生活”,开头第一句“我是第一女中的男校友”。你看“起”得好不好?你想看不想看?
  是啊,女中怎么会有男校友呢?
  多年以前,新店有个初中,由第一女中代办,名义是一女中的分部。这个初中男生女生都收,男生想说俏皮话,就以一女中的学生自居。
  他们穿不穿一女中的制服啊?
  他们不穿一女中的制服,但是唱一女中的校歌,领一女中盖了大印的证件。
  他们能不能升到一女中去读高中啊?
  当然不能。但是他们去考别的高中,用的是一女中分部的学历。
  这可真有意思。这种有意思的事情我没赶上,那怎么办?
  你读的学校,总该也有些事情很有意思吧?
  我们的学校紧靠在铁路旁边,火车经过的时候,教室里地动山摇,玻璃窗哗啦哗啦响。有时候,火车经过,我们正在考试,同学们趁机会通通消息,老师一点也听不见。这种事情也能写吗?
  你要是问训导主任,他一定说这种事既不能做,也不能写。我呢,我认为这一类的小淘气,本来不该做,既然做了,倒是不妨写出来。学生嘛,可以小淘气,不能大淘气,大淘气可怕,小淘气可爱。
  《作文三书》第五问(3)
  我开头就写这一段好不好?
  一开头就写考试作弊?那又不太好。再说,有些材料现在就可以写,有些材料要留着将来写,等你进了大学,回忆中学时代的生活,那时候写怎样趁着火车经过的时候把选择题的答案念出来,更有意思。现在,我想,火车一天经过好多次,总不会都在考试的时候吧?
  有时候我们正在念书,有时候老师正在讲课。我们念书的声音,火车经过的声音,常常混在一起。
  好,就用书声和火车声做“起”。
  我来写:我们的书声和火车的声音,总是混杂在一起。
  加上形容词。
  琅琅的书声,轰隆轰隆的火车声。
  这地方不要用“混杂”,一说“混杂”,书声就丑了。书声应该是很美的。
  改成“搅拌”吧?
  把整个句子念一遍。
  我们琅琅的书声,总是和轰隆轰隆的火车声搅拌在一起。
  “我们”两个字显得突兀,上面加上时间。
  三年来,每天早晨,我们琅琅的书声总是和轰隆轰隆的火车声搅拌在一起。
  你看这样是不是好些?
  写一句,就要费这么多心思呀。
  推敲嘛。
  下面该“承”了吧。
  当然。下面你要写书声和火车声是怎么联在一起的。
  因为学校就在铁路旁边。
  下面接着写读书和火车的关系,你们上学要不要坐火车?是不是坐在车上——甚至站在车上——也温习功课准备考试?会不会坐在车上就像是坐在教室里,坐在教室里听见车声的时候又像坐在车上?把这些写出来,一面托住“起”,一面准备“转”。
  我现在要写记叙文,怎样转才好?
  议论文的“转”,是换个角度,说另外一层意思,记叙文的“转”,多半是写事情的变化。比方说,火车忽然不经过这里了,铁路拆掉了,万华到新店本来有条铁路,现在不是没有了吗?
  我们学校旁边那条铁路并没拆掉。
  或者,火车照常经过,可是没那么大的噪音了,铁路电气化以后,火车走得又快,声音又小。
  我们旁边那条铁路也没有电气化。
  或者,你转学了,你换了一个学校。
  我也没转学。
  你现在读三年级,再过半年,你就要毕业了,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你就从这上面“转”吧。
  好。“再过几个月,我毕了业,就要离开这个学校,听不见这隆隆的车声了。”
  别这么快,这样太急促了。先想像一下新学校是什么样子。——想不出来是不是?就写你想不出来。
  好。“再过几个月,我要毕业了,我要离开这里,升入另外一座学校。我不知道那座学校在哪里,不知道它是什么模样,但是我知道,我是不会再听见这种隆隆的车声了。”
  不要“但是”,“但是”已经藏在“再过几个月”那一句里。删掉“但是”,不要马上说听不见车声,先说别的声音陪衬一下。
  好。“我知道,我得把琅琅的书声留下,把争吵不休的麻雀和热情呐喊的蝉留下,把隆隆的车声也留下。”
  换个比喻形容车声,“隆隆”用得太多了。
  雷也似的车声。
  把“雷”字改成复词。
  雷霆似的车声。
  雷霆太严重了。
  奔雷似的车声。
  很好,“奔”字写出了火车的“动”来。下面可以“合”了。
  怎样“合”?
  写到这里,你似乎是在抒情了,怎样“合”,由你的感情来决定吧。
  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我现在的学校。我想,到那一天,我对这讨厌的车声,会十分怀念。
  就用你这几句话作结。“讨厌”两个字太重,跟你流露出来的抒情的意味不能配合,可以改成“多事”。念一遍听听看。
  《作文三书》第五问(4)
  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我现在的学校。我想,到那一天,我对这多事的车声,……
  念不下去了是不是?最后这一句的语气急促,收刹不住。这地方最好用猜测的语气,感叹的口吻,使句子长一点,语气悠长一点、缓慢一点。“我对这多事的车声,也许会时时怀念,觉得回味无穷呢!”
  《作文三书》第六问(1)
  你在《作文七巧》里说,作文要会用比喻。近来我看书特别注意比喻,见了比喻就抄下来,已经抄了两百多条。
  让我看看。望子成龙,杳如黄鹤,千里鹅毛,如簧之舌。这些都是成语,成语里头找比喻,可以找到很多。“柔若无骨”,这个不是比喻,“柔情似水”,这个才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受降城上月如霜”,诗里也有很多比喻。“跳进黄河洗不清”,对,俗语谚语也是一个宝库。你知道“跳进黄河洗不清”是什么意思吗?
  这是说嫌疑很大,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为什么说跳进黄河呢,(因为黄河里的水多。)你说对了一半。中国河流以黄河的水最浑浊,泥沙最多,地理书上会告诉你泥沙在一立方公升的水里占几分之几,一年有多少亿吨泥沙沉淀在河底下。你用这样的水洗脸洗澡是洗不干净的,洗完了,还有泥土留在身上。“跳进黄河”有怪你选错了河水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自己不懂得躲避嫌疑,惹上麻烦。这个比喻只有用“黄河”才贴切。
  我抄的比喻还有“哪里河水不洗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河里淹死会水的。”
  你把跟“河”有关系的比喻集在一起,加以比较,这个办法很好。这样你会发现一样东西可以拿来比许多事物,一条河,一朵花,你都可以使用无数次。这里有一条好像是对仗的,“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夜叉头。”你观察过芍药花没有?
  没有。棕榈树倒是天天看见,家门外面人行道上有的是。有时候,尤其是台风季节,披头散发的样子,白天还不觉得怎么样,夜晚的确有几分可怕。
  这里又有一条:修剪过的花,开成一首七律。这一条很有创意。中国庭园一向主张生机自然,有些人受西方影响,把一排花或是一行小树修剪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呈现出“几何”之美。
  我能不能说“修剪过的小树,长成一片几何?”
  可以,我想可以,但愿你的老师也不反对。
  这里有两句比喻,我觉得很奇怪,一句是“离别像死亡一样长”,一句是“欢会像死亡一样短”。人在离别中觉得时间特别长,在欢会中觉得时间特别短,这个我懂,可是死亡怎么会忽长忽短?
  这个比喻的匠心所在,就是死亡可长可短。人死不能复生,因此死亡很长很长,这是指死亡之后。孔子是在公元前四七九年死的,到现在两千多年了,再过两千年,孔子仍然是死了,孔子永远死了,死亡不是很长吗?可是如果不说死亡之后,单说死亡之时,你在电影上也常看见,人在临终的时候眼一闭,头一歪,不就死了吗,死亡不是很短吗?
  唉,比喻嘛,它非常重要,可是实在很难。
  比喻很重要,可是并不难。别的事情也许越重要越难,语文的使用我看是越重要越容易。(那怎么会?)会的!越重要,越是人人要用,时时要用,它也就难不到哪里去。
  你说比喻人人要用时时要用?不是只有作家才在那里挖空心思找比喻,好久好久才想出一个来吗?
  作家想的,是创造性的比喻,是别人没有用过的比喻。大众日常说话写信,用的是约定俗成的比喻,通行已久的比喻。由这些通行已久的比喻,可以看出比喻无所不在,人人不知而行。我们不是都管演员叫明星吗?“明星”就是比喻。
  演员叫明星,大牌演员叫天王巨星。(电影界戏剧界叫星海。)新演员叫新星。(演员死亡叫陨星。)有一本书叫《星谱》,我还以为是天文学,打开一看,原来是演员的小传。
  吃喜酒,有人酒量大,人家就说他是海量。如果说“海”是“大”的意思,当然也可以,我们从比喻的角度看,海就是海,海量就是如海之量。(人海的“海”也是比喻吗?)万人如海一身藏,是比喻。
  这么说,“铁汉”也是比喻。(不错。)鬼计也是比喻。(不错。)山积,斧正,光临,岂不都是比喻?
  《作文三书》第六问(2)
  山积,斧正,是很明显的比喻。有些比喻不明显,像“灭亡”,就是像火灭了,像人死了。我们说某人很“厚道”,某人很“薄情”,厚和薄都来自比喻。
  有句话是人情比纸薄。
  一个人的头发白了,我们说他一头银发,这个“银”是什么意思?字典上说,银,白色,没错;我们说,银,像银子一样的颜色,也没错。银发,银白色的头发。不过银子表面氧化以后就没那么白那么亮了,那种颜色叫银灰,银发也可能是银灰色的头发。
  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解释铜绿?(可以。)也可以这样解释雪白?(可以。)黄色有橘黄,米黄,金黄,——怎么又说金红?
  纯金闪烁着近乎红色的光芒,叫赤金。
  金红,还有火红。——还有火急,像失了火一样急。
  也不一定是失火。你在营火晚会上观察过火没有,燃烧的时候,火在柴上是有一幅急急忙忙的样子。
  还有“猴急”,猴子总是没有耐性。
  你看,天地间皆是比喻。(比喻中自有天地!)离开比喻,我们说话就有困难。
  有些比喻,只看见人家这样写,没听人家这样说。像这一条:路是一河晚霞,我是凌波的仙子。
  路是一河晚霞,大概是刚下过雨,柏油路面上有水,水里有霓虹灯的倒影吧?(是的。)凌波仙子,就是走在马路上的人了?(是的。)这样的句子有“文艺腔”,只能在写作的时候用。恐怕只能在写诗的时候用。有时候写抒情的散文也行。
  雨是抽不完的丝,织成一张大网,任我在网中挣扎。(这句也不错。)落日如猛将受伤吐出来的一口血。(哎哟,这一句好可怕,教人忘不了。)人生就是你驾着一条新船,在一条陌生的航线上航行,手里的航图模糊不清。
  这一句,倒是写论说文也可以用了。
  这些比喻是怎么想出来的呢,怎样才会产生比喻呢?
  这,很难说明,这与“才情”有关系,与“灵感”也有关系。有一年我读莎士比亚的剧本,那里头比喻真多,读着读着我忽然有一点儿领悟,他老人家有些比喻是用“大远景”的手法产生的。你知道,电影镜头有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远景,镜头摄出来的空间大,空间里的景物就相对缩小,这时看上去景物就不像原来的东西,像是另外一种东西。如果近景是山坡上有许多人,山顶上有许多人,山脚下也有许多人,大远景把整个山照出来,满山是人,这时候人缩得很小,看上去就不像人,像一堆昆虫,或者像一群蚂蚁。所谓“蚁”,就是这种情景。
  莎士比亚也用“蚁众”吗?
  我没见他用“蚁众”,我见他说“人们都像蝴蝶,只向炙手可热的夏天翩翩起舞。”他说“在世界的大卷册中,英国是广大水池里的一个天鹅巢。”他在描写一个英雄的时候把凡夫俗子都缩小了,你看,“他像一个巨人似的跨越这狭隘的世界,我们这些渺小的凡人一个个在他粗大的腿底下行走,四处张望,替自己寻找不光荣的坟墓。”
  这么说,“人山人海”就是大远景手法,“山是凝固的波浪”也是。
  凡是太大的景象都难比,你哪里去找同样大的东西?你描写天空,哪里去找跟天空一样大的东西做比喻?你说天如“穹庐”,像中央高四面低的圆顶,像蒙古包,你把天缩小了。
  我想起长江“如带”。
  说长江像一条带子,是故意贬低长江,抹煞了长江的气势。如果你见过那么大的江,你会说那不是一条带子,那是一根血管,你自己的动脉血管。它的每一个波浪都撼动你全部的神经。
  景物太大,固然难写,景物太小,也不好办。不知道莎士比亚是怎样处理的?
  有时候,莎士比亚把他要描写的景物放大。放大可以夸张效果。他描写一个人受了伤,要死了,“创巨痛深的伤口,像是一道毁灭的门户。”把伤口放大到门户的程度。另外,他描写一个英雄打了胜仗,立下战功,自己身上也多处受伤,他说:“每一个伤口都是敌人的一座坟墓。”这又把伤口放大到坟墓的程度。他描写英雄为了复仇与兵打仗,士兵的每一根头发都是一条惩罚的鞭子,又把头发放大到鞭子的程度。
  《作文三书》第六问(3)
  我们就用放大的方法描写很小很小的东西好不好?
  从前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生活很苦,身上生了虱子,皇帝不知道这叫虱子,写信回来说:“朕身上生虫,形似琵琶。”他就是把虱子放大到琵琶的程度。
  虱子像琵琶,跳蚤像什么?
  你可以换个角度放大它。跳蚤的特点是会跳,而且跳得很高,有人说,如果以身体大小和跳起来的高度作成比例,跳蚤是跳得最高的动物了。你没有见过一窝跳蚤同时跳起来?我见过,如果要我比给你听,那就像一个黑色的炸弹突然爆炸。
  你在《作文七巧》里提到秒针。像秒针这样小的东西用什么比喻好?
  我一直忘了告诉你,比喻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是整篇文章的一小部分,用什么样的比喻,得看文章需要什么样的效果。莎士比亚写的是复仇之师,士兵的头发才会和鞭子联起来,如果你写美容院,能说头发像鞭子吗?美容院要鞭子做什么?英雄驰骋疆场,全胜而归,他身上的伤口才是敌人的坟墓,如果是台风把房子吹垮了,砖瓦在你头上敲了一个洞,还能说是敌人的坟墓吗?哪儿来的敌人?
  可见别人的比喻虽好,自己未必合用。
  你可以学别人的“方法”。刚才你提到秒针,我想起我读过的两篇文章。一篇形容秒针像“鸡啄碎米”,整篇文章怀念农村生活;另一篇写的是道路辛苦,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秒针在他眼里就不同了,他说秒针一步一步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好容易摆脱了地心吸引,就像他当年背着行囊在泥沼里前进一样。
  这里有一个比喻,形容菌类的形状像原子爆炸升起的云柱,这该是一种毒菌啦?(对啊!)把杜鹃花的红说成哭红,烧红,或是泼红,文章里的感情一定不同啦?
  不错,我的意思你都明白了。
  以后再读到好的比喻,我得把整篇文章影印下来才行。
  如果有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很精短,如果他用比喻又用得很多也很好,我们得考虑读熟了,能背诵。我这本书里有这么一篇:
  乍愿君如天上之月,出海复东来。(这是比喻。)不愿君如东流之水,到海不复回。(第二个比喻。)有情之月无情水,黯然销魂别而已。况复一家判胡越?百年去乡里,关门断雁河绝鲤。(这是用典。)万金不得书一纸。噫嘻乎嗟哉!远游子,春风三月戒行李。留不住,箫上声。(比喻。)拭不灭,玉上名,(比喻。)千尘万劫,销不得屋梁落月之相思,河梁落日之离情。(用典。注意典故引起的联想,有时候和比喻的功能相同。)山中水,出山不复清;海中月,出海还复明。(都是比喻。)不惜君远别,惜君长决绝。知君来不来,看取重圆月。
  你看到了吧,这首诗用了许多比喻,而且开头用明月海水作比喻,结尾再用明月流水作比喻,首尾呼应。
  好啊,这个首尾都用比喻互相呼应的写法,我要学一学。文章开头,我说学好事如同逆水行舟,学坏事如同顺水推舟。文章结尾,我说宁愿逆水行舟走得很慢,不愿意顺水推舟走得很快。
  一头一尾都有了,中间说什么呢?
  中间嘛,我得好好想一想。

  第三部分
  《作文三书》第七问(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怎么不念下去?
  这最后两句,究竟是议论呢,是描写呢,还是抒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两句很不简单。它是两个比喻,以“寸草心”比人子,以“三春晖”比慈母。草木本无心,何尝有报答春天的想法?而诗人用“报得”两个字把它们联起来,使两个分别存在的意象合成一个连续的意象。(那么这是描写了?)可是这是一个问句,“谁言”,谁说的?好像怎样报答春晖,怎样报答母爱,这个念头已经在心里盘旋了很久很久。这就是抒情,通过描写来抒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像也有点议论的味道?
  不错,因为“谁言”也可能不是在问。“谁说我办不到!”下面可以用惊叹号,不用问号,这样,“谁言”的语气是否定,谁说我办不到就是我办得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寸草心”报答不了“三春晖”。这样,它就是议论,用比喻来议论。
  这两句诗的意思有这么多变化!
  还有呢。“寸草心”可能是“寸草的心”,也可能是“寸草一样渺小的心”,寸草是比喻,形容人子的心力微薄;“三春晖”可能是三春的阳光,也可能是像三春一样的温暖,三春一样的博大,“三春”也可能是个比喻。如果这样看,这两句诗的语意就又落实在游子身上:游子,像寸草一样渺小的游子,能报答三春一样的母爱吗?谁说的?
  难怪这两句诗这样出名,仔细咀嚼起来,真是意味无穷。
  有人说,诗人是先有了这最后两句,才决定写这首诗的。也就是说,诗人要借着母亲替将要出门远行的儿子做衣服,写出母子两代的“代差”,写出儿女对父母的亏欠。你还没出过远门吧。(没有)如果你出过远门,你就知道,你心里充满的是广阔的天地,新奇的事物,恨不得立刻飞出门去,何尝把她老人家的“密密缝”放在心上呢?何尝想到“迟迟归”给她造成的心理负担呢。
  她为什么要自己做衣服呢,为什么不带儿子到百货公司里去买呢?
  你想想这是谁写的诗呢,那时候哪来的百货公司?别说唐朝宋朝,几十年前我离家的时候,所有的行李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起来的。(我很喜欢听你们老一辈讲年轻时候的故事。)那时候国家正在对日抗战,我们背着个大行李到很远的地方去读初中,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回家。读了两年,学校要搬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去,行李背不动,又没钱雇车,再说到了外面过的是团体生活,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也多半用不着。校长教我们来一次大拍卖,我们把行李从储藏室里拿出来在操场里摊开,让附近做生意的人来买,住在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来看热闹。那天我在这个临时市场里走了一圈儿,我猜你没见过那个场面。(我没见过。)见过那种场面,你才知道什么是慈母手中线。(你们都带了很多衣服?)有的人把他从家里带出来的鞋子摆出来,不是一双鞋,是四双五双,尺寸一双比一双大。(为什么?)因为他的脚会长呀!他十五岁穿的鞋子比他十四岁穿的鞋子要大一些是不是?(都是他母亲做的吗?)他母亲一双一双都替他准备好了,每一双鞋子里还塞着一双袜子呢。(袜子一定也是一双比一双大!)有人带出来七八件小褂,也就是手工做的老式的衬衫,那些小褂的领子也是一件比一件大,袖子一件此一件长,小褂的口袋里还装着手帕,叠得方方正正的,那些手帕也是他母亲裁了布缝了边做出来的。
  你们都把它卖啦?
  而且卖得很便宜,简直半卖半送!
  好可惜啊!
  我到现在还心疼。
  你为什么不把它写出来呢?
  如果写,你认为应该怎么个写法?
  照实际的情形写出来,不是很动人吗?
  写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就可以了?
  《作文三书》第七问(2)
  好像不行,最后两句还是不能不要。(为什么?)没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像前面的四句都没有着落。
  你说对了。诗人为什么要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呢?他有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材料以后,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呢?他打的主意就是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来表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要我们以春晖难报的心情看慈母缝衣。这就是你们老师在作文课堂上常说的“立意”。
  这么说,你写操场大拍卖也得先“立意”。(当然。)你也立意写春晖难报不是很好吗?
  春晖难报是个永恒的主题,以前不知有多少人写过,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要写。作文这样立意,当然再妥当也没有。不过我要顺便提醒你,同一个题目,同一种材料,张三的立意可能和李四不同,王五的立意又可能和张三不同。正因为有可能不同,“立意”才十分重要,倘若立意只有一个,人人相同,那就只要把标准立意背下来就行,用不着训练了。
  操场大拍卖还能立个什么样的意呢?
  有一次,我把操场大拍卖的故事讲给一个朋友听,他叹口气说,那些做母亲的为什么要替儿女准备得那么周全呢,儿女有儿女的天地,儿女有儿女的生活方式,他们不能永远在父母画的框框里生活。还是少替他们做两双鞋吧。你看,这就是另一种立意。
  如果立了这么一个意,文章写出来就不同了。
  这就成了劝父母放松心情,别把儿女抓得太紧,相信儿女的能力,等等。
  慈母手中线,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诗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毛线,游子身上衣,是一件一件毛衣。我还想到,有些同学接到妈妈寄来的包里,打开一看,不是嫌妈妈打的样式不好,就是嫌毛线的颜色不对,他情愿上百货公司另外去买一件呢。
  唉,这不是比操场大拍卖更要伤父母的心吗?
  我有个同学,你猜他怎样解释这两句诗?他说慈母手中线,是做妈妈的天天在毛衣工厂里做工,游子身上衣,是工厂里发了工资,妈妈寄给女儿,女儿到百货公司去买衣服。
  他的想像力倒是很丰富的。不过,下一句是“临行密密缝”,怎样解释这个“缝”呢?(他说毛衣打好了也有一个“缝”的步骤。)还有“临行”呢,“临行”作何解释呢?(这样他就不能自圆其说了。)我想他并不是认真解释这首诗,他是说着玩儿的。
  有些翻案文章,乍一看,真和说着玩儿差不多。你上次说,文人多半以竹比君子,有一首诗偏不以为然,它说竹子怎么会是君子呢,压力来了它就弯腰,压力从东边来它往西弯,压力从西边来它又往东弯。这话真好玩儿!
  对了,你提到翻案文章,更可以看出“立意”的重要。翻案就是立意相反。王安石读了孟尝君的传记,写出那篇很短的文章,他先立意,他要说孟尝君门下并没有“士”,真正的“士”不会到孟尝君那里去。
  立意是不是一定要翻案?
  当然不是。许地山的《落花生》,称赞落花生有各种美德,他并不是要翻案,他是找到了一个别人忽略了的角度。
  我很喜欢翻案文章。怎么没有人编一本书,叫《翻案文章观止》?
  这个书名很好,如果有这样一本书,学习作文的人看看,不懂怎样“立意”的人也就懂了。例如人人说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有位诗人偏要说韩信算什么人杰?他穷到没有饭吃,靠漂母救济,他后来虽然做了大官,却又被吕后杀了,这个人“穷不能自保,达不能自保”,说是人杰,岂不可笑?写这首诗的人先立意认定韩信算不得人杰,下笔就容易发挥了。不过我再说一遍,立意不是“立异”,不一定翻案,你说韩信是人杰,或者说韩信不是人杰,都是立意。翻案文章的立意特别凸出,特别能刺激我们的注意,特别适于观摩,如此而已。
  《作文三书》第七问(3)
  你在《作文七巧》里面提到怎样记述人家的结婚典礼。
  那一段话偏重题材的选择。
  最近,我们的导师李老师结婚,邀我们全班同学观礼。国文老师事先通知我们,下星期的作文题目就是“李老师的婚礼。”我特别带了笔记本去,把材料记下来。(你作文的成绩一定不错?)可是老师发作文簿的时候,说我写得不好。
  你记下来的材料是什么呢?
  我分四大类:第一类,人物;第二类,动作,第三类,声响;第四类,物件。(人物不外新郎新娘,证婚人主婚人,男女傧相,各位来宾。此外还有什么人?)饭店的侍役,婚礼的招待员,花僮,乐队,都是人物。(物件呢?喜烛喜帐,餐具菜式,服饰化装,还有?)那一串鞭炮特别长,我特别注意那串鞭炮。还有礼车,红毡,新娘捧的花球,新郎戴的戒指。(你可真仔细啊。礼堂的声响,是些什么呢?)礼堂里充满了嗡嗡的声音,满屋子来宾自由交谈,中间夹杂着司仪唱礼的声音,证婚人致词的声音,碗碟碰撞的声音,来宾鼓掌的声音。(应该还有乐队奏乐的声音。)还有孩子哭闹的声音。鞭炮燃放的声音。
  你还记下了结婚典礼的动作,这一部分很重要。有没有特别精彩的地方?
  我记下他们一个一个就位,一个一个在证书上盖章,新娘新郎行了交拜礼,交换了饰物。新郎新娘退席的时候来宾用花炮“攻打”他们。然后是大家拉开椅子,开酒,上菜。
  你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怎么会写不好?
  现在我知道了,我那篇作文没有“立意”。可是我应该立什么意呢?
  如果你不立意,你的材料是一盘散沙,而且每一颗沙粒都是死的。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立什么意才好。
  既然是老师的婚礼,于情于理,你是道喜来的。你的心里应该很高兴。礼堂里的一切情形,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就算谁挤翻了桌子,谁家孩子在礼堂里撒了尿,也都能增添喜气。于情于理,你写的是一篇道喜的文章。这样,你的材料就活了。
  可是那天礼堂里实在太挤,冷气又不够,挤得大家出汗。新娘不守时,证婚人也不守时,典礼晚了两个钟头,我的肚子都饿扁了。偏偏证婚人喜欢演讲,长篇大论没个完,又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新郎新娘也很受罪。
  文章立意要出乎自然,不能勉强。你真实的感觉既然是这样,立意自又不同。中国人的婚礼到底应该怎样举行?用什么样的仪式?从前的拜天地是废除了,现在流行的一套并不恰当,有人用八个字来批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固然少数民族有他们传统的仪式,信奉宗教的人有他们专用的仪式,可是一般人呢?一般人占多数。如果你立的是这个意,尽管你记录的资料照样用得上,可是写出来的文章迥乎不同了。
  我喜欢这样写。
  你如果这样写了,新郎有什么感觉?他可是你的导师啊。于情于理,你又不便马上这样写。你只能把“立意”储存起来,留着以后再用。
  写结婚典礼,还有没有别的“立意”呢?
  我想一定有,我们以后随时留心。有一年,台北流行一种很短的裙子,叫“迷你裙”,Mini。意思是最少最小。这种裙子太短了,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报纸杂志上一共出现了五种意见。
  五种意见!我还以为无非是赞成和反对两种呢。
  赞成,反对,是两种最基本的反应。此外还有“有条件的赞成”、“有条件的反对”和“听其自然”。
  反对的理由我想得出来,有伤风化啦什么的。那赞成的人又怎么说呢?
  赞成的人说,女子有爱美的天性,她要穿就让他穿,女孩子穿迷你裙可以表现社会的青春活力。另外有些人说,迷你裙不是不能穿,要看什么样的人穿,如果体重两百磅,大腿小腿一般粗,你穿那么短的裙子干什么?(说得也是。)还有人说,迷你裙可以穿,要看在什么场合穿。如果你是教师,你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你的服装就得朴素端庄,你的大腿再美,也不宜在那里展览。
  《作文三书》第七问(4)
  有意思!赞成,反对,有条件赞成,有条件反对,都有了。你刚才说还有一种意见是听其自然?
  这一派的意见是,这种流行的玩艺儿,好也罢,坏也罢,都不会长久,由他去,流行一阵子,像一阵风扬过去,就没事了。
  可不是,现在很少看见迷你裙了。
  《作文三书》第八问(1)
  有一家杂志讨论“有我”和“无我”,登了很多文章,您都看到了吧。(看到了。)到底怎样写才是“有我”,怎样写才是“无我”?
  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来了?要想一下子教你知道怎样写是“有我”,怎样写是“无我”,可不容易啊。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来的术语,后人不知道写了多少文章加以发挥,这里头学问很大,有人说连国维先生都弄错了,你现在研讨这个问题不赚太早吗?
  “有我”、“无我”原来这么麻烦,听我们老师的口气,很轻松的嘛。(老师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教我们写“澄清湖游记”,他看了卷子以后批评我:你写成“澄清湖的风景”了。既然题目是“澄清湖游记”,文章里应该“有我”。
  原来是这样的呀,我明白了,老师说得很对,“澄清湖的风景”可以无我,“澄清湖游记”应该“有我”。“有我”,是你这个作者在文章里面,在澄清湖里面;“无我”,是你不在澄清湖里面,不在文章里面。
  既然写“澄清湖的风景”,怎会不在澄清湖里面?没去过澄清湖,怎写得出澄清湖的风景?
  所谓“不在里面”,是说看文章看不出来你在里面。比方那些观光导游的小册子,介绍各地的名胜古迹,写这本小册子的人也许都去游览过了,但是文章里并没有他的影子。
  观光导游的小册子是怎么写的?我没见过。
  你读过地理。地理课本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写,世界各国都写遍了,可是写课本的人在哪里?你从课本上能看出来吗?(不能。)这种情形也可以算是“无我”。
  难道我们写文章可以像写地理课本一样?
  这是个“进一步”的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文章分成“有我”、“无我”两大类,地理课本是在“无我”的一类。如果把范围缩小,只提出国文课本来观察,国文课本里的文章,也可以分成“有我”和“无我”。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有我”就是“无我”?
  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有我”或者“无我”。“澄清湖四周都是花圃”,无我;“我在澄清湖边看花”,有我。(我很想在澄清湖里划船,)有我。(我们在澄清湖畔一棵大柳树底下休息。)有我。(我看见湖里的荷花,想起老残在大明湖里摘莲蓬吃,嘴里好馋。)有我!
  有我无我,分别全在文章里有没有“我”这个字?
  写“澄清湖游记”这个题目的时候,是如此,你只要加上一个“我”字,并且始终不离开这个“我”字,整篇文章的面目精神就不同了。“澄清湖游记”是写你在澄清湖看到的风景,不是澄清湖有什么风景。澄清湖里有鱼,你没看见,鱼就不重要。那棵柳树并不重要,但是你在树下休息,它就重要了。
  字面上没有“我”,实际上“有我”,这种句子又是什么样子?
  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句子里就“有我”。(为什么?)你看,天上的云月,地上的道路,两者本来没有关连,谁把它们组织到一起来了?当然是“我”,道路之上,云月之下,有一个作者。这位作者的八千里长征,云和月给他的感受最深,换一个作者,也许没有这种感受。“天若有情天亦老”,有我,“有情天不老”,也有我,两个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的“我”。
  两个不同的我?怎么我看像是两个不同的“天”?
  两个诗人头上顶着的是一块天。不是天不同,是诗人的眼睛不同,感受不同,是“诗心”不同。我从前讲过一个故事,老师出题目要大家作文,题目是“我家的狗。”
  这个故事我知道。弟兄俩都在这个班上,哥哥做好了,弟弟照抄一遍。老师发觉抄袭,就问弟弟:你的作文怎么和你哥哥的作文完全相同?弟弟连忙回答:我家只有一条狗啊!
  不错,家里只有一条狗,可是有两兄弟。哥哥眼里的狗并不等于弟弟眼里的狗。为什么?因为“有我”,这个“我”,哥哥写狗的文章里有哥哥,弟弟写狗的文章里有弟弟。狗也许等于狗,哥哥加狗决不等于弟弟加狗。
  《作文三书》第八问(2)
  弟弟怎么把自己加进去呢?
  虽然家里只有一只狗,这只狗见了哥哥就摇尾巴,见了弟弟就舔弟弟的手。哥哥带这只狗去钓鱼,弟弟带这只狗跑步。弟兄俩练习棒球,一个当投手,一个当打击手,狗就在旁边等着替他们拣球,把球衔回来交给投手。这弟兄俩跟狗的关系不同,写成文章也自然不同。这是“有我”的好处。如果把“我”抽出来,只剩下狗,哥哥弟弟都不必再写什么,翻开动物学看看就行了。
  经你这样一说,道理倒也很浅显,我写“澄清湖游记”的时候怎么忽略了呢?
  我从前也犯过这个毛病。这又有个故事,有一伙人结伴去游泳,他们一共十个。太阳下山,大家该回家了,他们上了岸,清点人数只有九个。大家着了慌,怎么少了一个人,这个人难道淹死了吗?
  这个故事我也听说过,他们清点人数,你数一遍,他数一遍,都忘了连自己计算在内。
  对了,这也是许多人作文的时候常有的毛病,把自己忘了。
  这么说,写文章只要有我就好了,为什么还有“无我”呢?
  写文章,难就难在这里,易也易在这里,它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常常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你不是说,写“澄清湖游记”一定得“有我”吗?
  如果你写论说文,那又最好无我。这又有一个故事。传说从前乡下有个新媳妇,很受婆婆和丈夫疼爱。一天,丈夫进城,顺便替她买了一面镜子。第二天,丈夫又出门去了,她想起丈夫由城里带回来的东西,打开一看,里面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妇人。这可不得了,原来丈夫由城里带回来一个女人藏在家里,真没良心!一时悲从中来,哭哭啼啼拿着镜子到婆婆屋里告状。婆婆听了,半信半疑,从媳妇手里接过镜子一看,笑出声来。她对媳妇说:“这么大年纪的老太婆,我看快要进棺材了,你怕她做什么?”
  这个故事合理吗,乡下人也不会连镜子都没见过呀。
  这是一个笑话,在民间流传很久了,既然能流传,一定有道理。(有什么道理呢?)它有象征的意义。人,应该把自己除外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自己除外,要不然,事情就要槽糕。有些同学在写论说文的时候犯了这个毛病,把他自己搅在里头。
  为什么不行?论说文不是写自己的意见吗?
  论说文是写许多人共同的意见,或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许多人共同的意见?那不成了人云亦云吗?)共同的意见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是他们说不出来,或者不能像你说得这样好。(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那跟迎合大众有什么区别?)恰恰相反,这是说大众需要这种意见,可是他们还没想到,你领先一步。
  原来是这个样子!怪不得人家说某人是大众的喉舌,(也叫代言人。)人家说某人是先知先觉。(也叫启蒙的导师。)可是这跟我们作文有什么关系啊?
  你写论说文,和教授在报上写社论,用的是同样的规则。说个比喻,你下象棋,国手在国际比赛中下象棋,都是马走日字象走田。
  个人的意见,和众人能够接受的意见,二者到底有多大分别,请你再说清楚一些。
  个人意见如果是个人的偏见,如果出于个人的感情、个人的利害、个人的嗜欲,那就是在论说文中应该祛除的“我”。(这个“我”,在抒情文记叙文里不碍事?)它在抒情文记叙文里多半不会碍事。再说一个故事吧,有一部电影,描写古希腊时代的一群奴隶,集体造反争取自由,最后大家冲到半岛南端的海岸,按照预定的计划,第二天会有船来接应,他们可以各自回家。这天晚上大家心情兴奋,一面痛饮,一面争论哪里出产的酒最好。最后他们的领袖举起酒杯来止息了纷争,他说: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
  月是故乡明。最好的酒出在我的家乡。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论点,你能接受吗?(恐怕不行。)这就不是众人都能接受的意见。“最好的酒出在自己家乡”可以入诗,不能立论。
  《作文三书》第八问(3)
  个人的意见要怎样才会成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意见呢?
  我现在提出一种意见,我说现在老鼠太多了,每年糟蹋几万吨粮食,养猫捕鼠,猫也是人的一大负担,我主张人吃鼠肉。(人吃老鼠?怎么咽得下去?)也许我咽得下去,但是靠我一个人怎么成?除非吃老鼠和吃田鸡一样,能上千家万户的饭桌。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如果:第一,发明一种烹调方法,使鼠肉成为美味;第二,卫生机构再三检验,证明鼠肉对人体只有益处没有害处;第三,发明最简易最有效的捕鼠方法。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加上慢慢地宣传,慢慢地推广,那就大有可为。
  这太难了,咱们还是抒情记叙,让它有我吧。
  单就这方面说,议论文比较难一些。
  抒情文虽然可以“有我”,我爱吃老鼠肉恐怕还是不行。
  我曾经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他喜欢养蛇,他家客厅的沙发上都是蛇。
  这个嗜好太可怕了。这种文章怎么登得出来?
  他又不劝你也养蛇。有这么一篇文章,让你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人,也是增广见闻。
  你说写作没有绝对的金科玉律。抒情记事能不能也来个“无我”?
  这个问题好极了。中国文学作品里有一类叫“托物”。例如身世飘零的文人,写柳絮,写浮萍,从字面上看,句句是柳絮,是浮萍,没写他自己,其实呢,他句句在写自己,他是用浮萍用柳絮代替他。中国文学作品里还有一类叫“怀古”,例如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写屈原,借着屈原发牢骚,字面上也只有屈原,没有作者。这种写法也是“无我”。
  连抒情都可以“无我”,那么叙事更可以了?
  游记应该“有我”,说故事多半“无我”。小说基本上是说故事,是叙事,中国从前的章回小说,作者偶然跳出来讲几句话,叫一句列位看官,如何如何,现代的小说已经不用这个办法。
  第一人称的小说,不是用“我”来叙述吗?
  第一人称小说里的“我”不是作者,是小说里的一个人物。“我”可能是个小女孩,而作者可能是个大男人。“我”可能是个小偷,而作者可能是个牧师。
  听来听去,好像是“无我”的作品比“有我”的作品多。
  我也有这个印象,可是没人统计过。
  好像是,“无我”的作品,也比“有我”的作品难。
  技巧比较复杂。
  我们写作,是不是由“有我”开始,慢慢进入“无我”呢?
  有些作家是这个样子。
  我明白了。
  不过我还得提醒你,我们谈的“有我”、“无我”,和文学家在杂志上谈的“有我”、“无我”并不一样,将来有一天,你得准备接纳他们的说法。
  我希望这一天快点儿来到。
  《作文三书》第九问(1)
  你以前说过,学习写论说文的人,要注意听人家怎样吵架。
  我这样说过吗?谢谢你有这么好的记性,我自己倒想不起来了。
  你的意见改变了吗?现在,你认为吵架对论说文有没有帮助?
  当然有帮助。吵架里头有文章。对我们来说,世上处处有文章,落花水面皆文章(好鸟枝头亦朋友?)我们不需要对仗:好鸟枝头亦文章!
  昨天,我听邻居吵架,很有意思。一位李叔叔抱怨周伯伯不好,他说老周啊,你可害苦了我了。你告诉我王寿夫是个好人,我相信你的话,借了一笔钱给他,他现在说我没借钱给他,拉长了脸,不认账了。那位周伯伯说,我没骗你呀,王寿夫这个人很好。她太太的腿跌断了,行动很不方便,老王常常推着轮椅带她散步,太太要串门子,也是他管接管送。有时候太太发脾气,对他又打又骂,他也很能忍耐。
  这两个人吵架,对你有什么启发没有?
  我觉得他们俩讲出来的是两件事情,不是一件事情,一个讲的是对朋友的信用,一个讲的是对妻子的爱心。
  你很有见地,这两个人对“好人”的定义不同,一个认为“好人是对朋友守信用的人”,另一个认为“好人是能体谅妻子的人”,结果发生了这一场误会。当初你那位李叔叔听人家说“王寿夫是好人”的时候,应该问一句:你所谓好人是什么意思呢?你那位周伯伯说“王寿夫是好人”的时候,也该先注明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
  这跟我写论说文好像有点关系。昨天,父亲教我读韩愈的《原道》,韩愈一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乎外之谓德。我一看,这个办法好哇!
  有些题目,你得会下定义才做得出来。我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开蒙第一本教科书是《三字经》,《三字经》第一行是“人之初,性本善。”读完《三字经》读《百家姓》,以后是《千字文》、《千家诗》,这就是《老残游记》所说的“三百千千。”有一天,天气很热,我们正在读书,院子里来了个卖樱桃的,大家一看见樱桃,琅琅书声马上低下来了。就在这时候,我们族里的一位长辈拄着拐杖来了,他大概是先跟老师寒暄了一番,然后就向我们全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来,他问“人之初,性本善”是什么意思?谁能讲得出来?他说,谁能讲给他听,他就把院子里的一担樱桃全买下来,放在学屋里给大家吃。可是没人讲得出来。念过“三百千千”的我讲不出来,念过《论语》、《孟子》的那些学长也讲不出来。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困难是不知道什么是“初”,什么是“性”,什么是“善”,如果我们知道这三个字的定义,就能讲出一番道理来。
  这三个字,给“性”下定义最难。“初”和“善”比较容易。
  这三个字又以“性”最为重要,这个字讲不清楚,整句的意思也就很难清楚。
  下定义很难吗?
  我们都不是下定义的人,我们是接受定义的人,有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个选择定义的人。
  选择定义应该很容易?
  也不见得,像“人之初”的“初”字就有歧义。有一部电影叫《人之初》,内容是人怎样在母胎之内形成,怎样生出来,初生的婴儿是怎样生活的,这是一种“初”。另外,我们管几万年以前的人类叫初民,他们过的是原始生活,这又是一种“初”。还有,他是现代人,他已经三十岁四十岁了,他的心思很复杂,每一个决定都转了七八个弯儿,可是他心意初动之时,他的第一个念头,他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冒出来的那一闪灵光总是善良的,这又是一种“初”。
  韩愈在《原道》里声明老子有老子的“道”,他有他的“道”,他的道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承的“道”,跟老子的“道”不同。既然彼此不同,为什么都叫“道”呢,换个名称不就省事了吗?
  《作文三书》第九问(2)
  议论文使用的语文,比抒情记叙要抽象得多。你知道“抽象”的意思?
  我记得你说过,一把椅子只是椅子,一张床只是一张床,床和椅子合起来叫木器,木器比椅子抽象;木器和藤制的书架、铝制的书桌合起来叫家具,家具又比木器抽象;家具加上房子地皮股票,叫财产,财产又比家具抽象;比财产更抽象的,是物质;比物资更抽象的,是存在。
  好记性!想必你早已知道,一个词越抽象,它包含的内容越多,你没法子一望而知它到底包括些什么,“财产,”到底是椅子还是股票?想必你也早已发觉,越抽象,你能使用的词越少,一个“财产”,把椅子、桌子、房子、股票都包括了,椅子、桌子、房子、股票都不必细说了。说理,尤其是说高级抽象的理,只有很少的字可用,有时候,两个哲学家辩论,就像是互相抢着用字。
  韩愈想从老子手里把“道”抢过来。
  理论家抢着用“道”,抢着用“真善美”,抢着用“正义”、“真理”,看字面好像是一家人,实际上呢,南辕北辙!你只有请他下定义,才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你是跟人家辩论,你对“正义”、“真理”怎么驳?你只能驳他的定义。
  为什么不能驳“正义”,却能驳正义的定义呢?
  你看,“下定义”,这里有个“下”字,“下”,就是比较落实,比较具体,就是降低了抽象的层次。这么一来,那个抽象名词的包容性没那么大了,涵盖面没那么广了,可能露出破绽来了,你就有了机会。
  我想起伤心事来了。去年我们学校举行辩论会,我们这一队就输在定义上。(辩论的题目是什么?)题目是文学作品的技巧重要还是主题重要。(你们这一队?)我们这一队的立场是技巧重要。本来我们占上风,因为我们队上好手很多。
  你们给技巧下了个什么样的定义?
  我们自己没给技巧下定义,对方替我们下了个定义。对方说,技巧是什么?技巧是把主题圆满地表现出来的能力,可见技巧是为主题服务,主题比技巧重要。(你们是怎样反击的呢?)我们一听,觉得大事不好,仓促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定义来,没办法推翻他们下的定义。
  他们替你们下定义,你们也可以替他们下定义。(这倒没有想到。)你们替主题下个定义,反击过去。你想,主题是什么,主题是作家的思想。要谈思想,那要哲学家才出色当行。所有的文学作品,它的思想,都可以在哲学里找到,而且由哲学家讲出来更周密,更深刻。人们为什么有了哲学还要文学呢?人们为什么不去读佛经算了还要看《红楼梦》呢?因为文学有文学的技巧,有表现的过程,没有这个表现的过程,不成其为文学。
  对,如果这样反击过去,至少可以打个平手。
  辩论,有时候像是“定义游戏”。古希腊有一个出名的例子:到底什么是勇敢?勇敢是作战不退。可是,如果长官下令退却呢?
  是啊,上面有命令退却,当然大家都得服从命令,难道这样一来全体将士都不勇敢了?
  这就是从定义里找出弱点来。补救的办法,可以从“退却”的定义入手。退却也是作战,退却是战争行为的一部分,攻击、防御、退却,都是作战。退却退得好,全师而还,照样可以得勋章。(退却也需要勇气。)可不是?战争史上,也有上面教他退却,他缩在阵地里不敢退却的将军。
  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讲过,二次大战期间英军从一个叫敦克尔克的港口撤退,非常成功,英国人并不觉得那次撤退是耻辱,别人都说那是英军的光荣。
  三国时代,诸葛亮六出祁山,六次撤退,每次撤退都很成功,所以诸葛亮除了是政治家以外,也会用兵。
  你不只一次担任辩论会的评判,多谈一些辩论技巧好不好?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即使请专家来讲辩驳方法一百种,也一下子记不住,你先把这个下定义的方法消化了,写论说文的时候多半用得上。“什么是勇敢?勇敢是作战不退。——要是长官下令退却呢?”你把这三句话当作三段式,来个练习怎么样?
  《作文三书》第九问(3)
  我想想看。“什么是正直?正直就是不讲情面,只论是非。——要是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失主要他作证呢?”(很好,再来一个。)“什么是上进?上进就是让上司给你更大的责任,要你作更多的表现。——要是你必须拍马吹牛呢?”
  太好了!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说真的,我是听同学抬杠听来的,现在忽然想起来了。
  听人讲话比自己发言有意思,做作家的人要“好好地听话”。有一次,我听见两个人在那儿谈论军事训练,甲说军事训练是“死亡训练”,训练的目的是把人送进枪林弹雨,马革裹尸。乙一直摆手说错了错了,军事训练的重心是怎样避免伤亡。
  听起来两边都有道理,你是受过军事训练的吧,他们两个究竟谁对?
  我举两个例子你自己判断吧。现在你坐在那里,我坐在你的对面,你正面朝我,我正面朝你,如果从你的左肩到右肩画一条线,把这条线延长下去,从我的左肩到右肩也画一条线延长下去,这两条线大致平行。军事训练教我们面对敌人阵地的时候不要这样,我们的姿势要稍稍偏一点儿,如果敌人的阵地是一条横线,我两肩延长出来的那条线会和敌人的阵地相交,角度大概是十五度到三十度。(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由左肩到右肩的宽度大约是五十公分,在这五十公分之内有子弹射过来都可能打中我。如果我的姿势有个角度,我的宽度就不是五十公分了,宽度也许只有三十五公分,只有这三十五公分以内的子弹才会打中我,这就减少了中弹的可能。
  原来军训是这么细致的一种训练呀。
  受军训的人都苦练过卧倒——伏在地上,为什么要伏在地上?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你本来是站在那里,“卧倒”教你先跪下,然后上身前倾,左手先着地,然后左肘着地,左臂着地,侧着卧下去,然后两腿向后伸直,一翻身贴在地上。为什么要有这种训练呢,因为一个人由站姿到卧姿,这样卧下去最快,不会擦破摔伤,而卧姿最不容易被敌人击中。
  这样看,军事训练的确可以减少伤亡。
  我刚才介绍过“三段式”,你能不能把甲方和乙方对军事训练的争论照那个形式写出来?
  我试试看:“你说死亡训练是什么意思?因为受完训练就要开上火线。——要是未经训练就开上去呢?”
  圣人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你先教我使用定义,后教我攻破定义,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
  不错,你要有最坚固的盾,也要有最锐利的矛。至于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则何如?”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你的矛是刺在“敌人”的盾牌上,不是刺在自己的盾牌上;你是用盾牌抵挡“敌人”的矛,不是抵挡自己的矛。
  敌人的武器和我的武器都是一个兵工厂的出品啊。
  没有关系,还有“努力”、“士气”、“才能”,是兵工厂造不出来的。那个人兜售“最锐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碰上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质问,应该有话可说,无须默然而退。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1)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你还记得吧?
  记得,第一句是“孔子过泰山侧”,——
  泰山旁边有老虎出没,把一个妇人的丈夫吃了,把她的孩子又吃了,可是那妇人还不肯搬家,什么原因呢,因为当地“无苛政”。这无苛政三个字真是简洁,让人看了像听到一声迅雷。
  我怎么没有这个感觉呢,老虎快把她一家人吃光了,她居然不搬家,不逃命,“无苛政”三字怎么能算是充足的理由呢。
  那是因为你年纪轻,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苛政。孔夫子周游列国,考察政情,深知民间疾苦,他一听到“无苛政”,马上就明白了。他不必再问任何问题,就告诉弟子:“小子志之,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怎么会这么可怕,苛政究竟是什么样子?
  柳宗元有篇文章,叫《捕蛇者说》。(我知道,这篇文章我见过。)这篇文章是说“苛政猛于蛇”,苛政两个字到他手里就具体得多了。你记得不记得那个捕蛇的人怎么说?(他好像说,收税的差役到了乡下凶恶得很,那些句子我是不记得了。)他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我们不必背诵原来的句子,只要引述他的大意。你想想看,《捕蛇者说》是怎么写的?
  他说“永州之野产异蛇”,这种蛇奇毒,它爬过的地方连草木都活不了,但是这种蛇的肉可以入药,是治大麻疯少不了的药引子。(以毒攻毒!)太医需要蛇肉来配药治病,政府就定下办法,永州的老百姓可以用蛇抵税。有一个人世代以捕蛇为业,(他每年到了缴税的时候就缴一条蛇。)他家里有几个人被蛇咬死了。(死的是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他自己也有好几次差一点送命。)柳宗元劝他改业,(柳宗元问他要不要改变一下,以后别捕蛇了,和别人一样缴税。)那人马上流下眼泪来说不行。
  好,下面柳宗元就描写当地老百姓的苦况。捕蛇者三代住在永州,从前和他祖父同时住在这里的人家,十家之中剩不下一家了,和他父亲同时住在这里的人家,十家之中只剩下两三家了,和他自己同住在这里的,十家之中于今不到四五家了。那些家庭都哪里去了?“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为什么呢,税太重了,官府催税催得太凶了,老百姓活不下去。那捕蛇者说,即使我明天被蛇咬死,我也比别人活得久,比别人活得舒服。
  写得好!写得好!文章应该这样写是不是?
  柳宗元的“苛政猛于蛇”,是从“苛政猛于虎”发展出来的,那苛政两个字,到了柳宗元笔下,放大成一大段文章。泰山侧的妇人只说了三个字,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了多少字?由他汪然出涕算起,一共两百二十多个字,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他把“苛政”放大成两百多字。
  我喜欢柳宗元的写法,一句“无苛政”毕竟太简单,不够味儿,不过瘾。他的这种写法,我也可以学吗?
  当然可以。(要怎样做呢?)这个办法可以称之为“放大术”。(放大?)你看,虽然两个字变成两百多字,也只是把“苛政”两个字放大了,说来说去不离开苛政的范围,只不过是苛政更明显、更惹人注意了。
  这个“放大”,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没有?
  写剧本的人管这种方法叫“吹”,这个“吹”字,比放大更容易领悟。(吹?吹牛的吹?)是吹气球的“吹”。你把气球吹涨了,吹大了,气球还是气球,你吹进去的气都在汽球的范围之内。
  吹?……怎么吹?
  以《桃花源记》为例,渔人进了桃源以后,住在桃源里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然后又“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寥寥几笔,也是简洁得很。近代有人用七律的体裁加以发挥,有一首是:“渔舟误入港三叉,屋舍俨然笑语哗。洞口桑麻传几代?”(这句问得有意思,我每逢看见大树,总是忍不住要想:这棵树什么时候种的?多少年了?)“庭前鸡犬属谁家?”(对,对,我们到亲戚家去,看见亲戚门口一群鸭子,当时就曾经问他:这是你们家养的鸭子吗?)田园岂植灵芝草?(这一句的意思是?)世外桃源不是仙境吗,仙境应该有灵芝草是不是?下一句是“两岸何多碧桃花?(对,对,我也有这个疑问,人家写世外仙境,多半写松柏参天,陶渊明写的是一望无垠的桃花林,我也奇怪。)借问村翁示一二,快聆高论舌粲花。”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2)
  桃源里的人怎么回答?
  他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把答案一条一条写出来。他另外有一首诗,替桃源里的人出了几个题目问渔人。这首诗是:“自从携眷入花汀,世外珍闻绝耳听。徐福求仙可返境?”(徐福带着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出海求仙,那可是当时的大新闻!)“蒙恬鹤寿到遐龄?”(名将蒙恬,早教赵高李斯给害死了,老百姓还指望他长寿呢。)老百姓还关心万里长城修好了没有:“长城万里民苦役?”老百姓还关心愚民政策推行到什么程度了:“竹简烧残谁识丁?”下面是结束:“愿借清谈告消息,人间掌故要细聆。”
  那渔人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也没看见渔人的回答。也许写诗的人认为不需要回答,单是这些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对,对,很有意思。陶渊明先生当初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我们没有理由问这个问题。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论语》记载孔子过泰山侧那一段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至少也是一等二的好文章。刚才我举这两个例子给你听,仅仅是说怎样使题材膨胀,让许多细节呈现出来。这跟文章的好坏没有绝对的关系。
  没有“绝对”的关系?是不是有时候也有关系?是不是过于简略也不一定好?
  当然,“简洁”好,“简略”不一定好。像“孔子过泰山侧”那样的文章,后人耸之为“简古”,简古又和简洁、简略都不相同。
  把题材“吹”起来之后,还要不要简洁?
  当然要。不过用这种笼统的词语来说明写作技巧是有困难的,我们还是探讨实例。“苛政”由两个字演成两百多字,是一个例子,武陵人和渔人之间本来只有两个话题,现在多出来八个话题,又是一个例子。
  请你再多举几个例子。
  《水浒传》有所谓简本和繁本,你知道吧?(不知道。)据学者研究,《水浒传》这部小说,在很长的年代里,经过好多位作家补充修改,作家把很多情节“吹”起来。这种版本叫繁本。后来开书店的人另有想法,他认为一般读者看小说是要看更多的情节,于是增加了梁山好汉征辽和征方腊两件大事,这样一来书更厚了,印刷成本太高了,书店就找人动手删减,把“吹”起来的部分简化了,很多地方变得简略了,这种版本叫简本。你将来到大学里研究中国文学,——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兴趣,——不妨拿繁本简本对照阅读,看看能有多少发现。
  简本和繁本,哪一种文学价值高?
  公认繁本的文学价值高。
  这岂不是“繁”比“简”好?
  就《水浒传》来说是如此,别的作品又未必,我们不能任意推论。
  《水浒传》的简本、繁本都太遥远了,手边眼前有例子没有?
  中国的古典神话,有一条是“夸父逐日”。书架上有《辞源》,你把“夸父逐日”查出来看一看。
  好,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八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简古得很!
  书架上有一套读本,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用这段简古的记载“吹”成的。
  我来找。题目:追太阳。本文:太阳是个英俊的王子,他住在东海里面一棵大桑树上,那棵桑树大得像一座山。(日出扶桑。)每天早晨,太阳王子驾着白色的马车,带着金箭,出来旅行。他从万民头上经过,一天之内走遍世界。人们仰起头来看他,只能看见一团白光。(太阳神是坐车的,用六条龙拉车。)晚上,太阳王子回到那棵大桑树上休息,第二天早晨再出发。他每天不停地奔驰,从来没有间断过。——好像是个儿童故事?
  文字十分浅显,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不过这个故事的意义很丰富,我们也可以看。文章开头先介绍太阳。
  在遥远的北方,叫做北海的地方,住着一个巨人。他的身材太大了,一只脚可以踩沉一条轮船,一口气可以吹走一座冰山。(注意这两句的写法,两件事并列,两句话句型相同,这叫排比。)他蹲在那儿也像一座山那么大。这个巨人的名字叫夸父。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3)
  介绍完了太阳,接着介绍夸父。这种写法,有点像电视转播球赛,开赛之前,电视记者先把甲队乙队介绍一下。这种写法清楚明白,技巧也不困难。
  有些故事,好像是一开头两个球队就打起来了,慢慢看下去才弄清楚双方的面貌。
  那种写法比较难。
  北海的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永远一片漆黑,即使是太阳从天上经过的时候,也不过是在遥远的天外出现了一个白点。(介绍了太阳王子和夸父之后,接着写两个人的处境不同。由于处境不同,夸父受到刺激,才去和太阳一争长短,两个不相干的人这才发生了纠缠。所以这几句话很重要。)孤独的夸父,蹲在那儿很不快乐。他知道太阳王子那么英俊,那么活泼,那么受人欢迎,(注意这一连三个“那么”的用法。)心里很不服气。他想:“我什么地方不如太阳?太阳凭什么那样骄傲?”
  这是写夸父逐日的动机。原来的资料没有提到动机,而人物的动机是很重要的。
  于是,他起了一个念头:跟太阳赛跑。他自信比太阳的马车跑得更快,可以让太阳王子认输。
  下面正式进入正题了。
  有一天,夸父远远望见太阳在天边出现,就迈开大步,飞奔直追。他的腿是那么长,(注意:前面先介绍了他的高大。)三步两步就走出北海,跨上太阳的轨道,太阳在他前面越来越大,(不说越来越近而说越来越大,更能表现逼近的感觉。)不再是一个小白点,而他的影子也越来越长,从天空一直落到北海里。
  写了太阳越来越大,接着再来一句影子越来越长,你有什么感觉?
  怪可怕的。
  还有呢?
  感觉更逼近了。
  下面一句是什么?
  这一句是:他离太阳越来越近了。
  这一句单独成段是不是?(是。)为什么要单独成段呢?(不知道。)这表示这一句非常重要,把它放在醒目的地位。这是分段的一种技巧。(这一句为什么特别重要?)这一句写出了夸父一直在追,已经追了很久,已经接近目标,一旦追上了,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一句制造了紧张和悬疑。你再念下去。
  下面是“太阳王子!看你往哪里逃!他暗暗得意。”这一行又是单独成段的,也是要引我们特别注意吗?(是的,要拉长时间,加强你的期待和焦虑。拖得太久也不行,下面该揭晓了。)可是,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他在寒冷的北海里住惯了,热得有点受不了。(注意,这一段开头有个“可是”。如果没有这个“可是”,对“文义”并没有影响,你念出来试试看。)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他在寒冷的北海里住惯了,热得有点受不了。(你和上一段连起来念念看。)太阳王子!看你往哪里逃!他暗暗得意。他离太阳近了,才知道太阳光那么热,——
  少了“可是”,有什么感觉?
  好像断了气。
  对,它对文义没有多大影响,对“文气”很有影响,有了它,不增加读者的了解,没有它,却削弱了读者的感受。在这里,“可是”是一个急转弯,它暗示你,你期待的你焦虑的事件要发生了。你继续念吧。
  汗水从他身上流下来,滴在地面上,好像下了一场大雨。(你看夸父多么高大!)太阳的强光也逼得他睁不开眼睛。(作者赶紧补上一笔:太阳也不是弱者!两强角力,这才惊天动地。)“我一定要追上太阳,超过太阳!”他的决心一点也不动摇。他闭上眼睛,(因为前面说太阳的光很强。)张着大口,(前面说过太阳光很热。)拼命前进,他吐出来的气吹走了满天的乌云。(前面说过夸父非常高大,不是一个凡人。后面这些话,都是前面发展下来的,前后照应,也是行文常用的技巧。)我以为“可是”之后,夸父就失败了,怎么还没有?
  非但没写他失败,还继续写他的强大。不能让他一下子就失败,失败得太快,就不是“吹”了。夸父虽然还没有失败,他的弱点已经暴露出来,后来终于失败,也就很合理。你念下去。
  《作文三书》第十一问(4)
  万里无云的好天气,怎么会下雨?地上的人觉得奇怪,一齐仰脸望天。他们望见一团黑影靠近太阳。太阳的半边被黑影遮住了。又过了一会儿,太阳完全被黑影遮没了,太阳的光线只能在黑影四周镶上一道白边儿。这时,寒冷的雨点哗啦哗啦撒满大地,阴惨惨的风吹得人人心惊。怎么啦?难道有什么怪物把太阳吃掉了吗?受惊的人们大哭大叫,大声祈祷。——哇,精彩!
  作者换了个角度,写地上的人群看见了天象的变异,这是侧面描写。竞争的剧烈,夸父的强大,夸父的危机,都从侧面表现出来了。有了这一番描写,不但夸父逐日是一件大事,夸父的失败也是一件大事。这一段文字,就是所谓“最高潮”。下面呢?
  刹那间,黑影突然消失了,大地震动了几下,依然是晴朗的天气,一切恢复正常。(仍然从侧面描写,可是下面要回到正面的主线上去了。)原来当夸父追上太阳,正想要超过太阳的时候,他实在支持不住了。他累得难受,也渴得难受,终于倒了下来。他倒下来的时候,造成地震。他倒在大河旁边,一口气喝干了河水。(这是正面写夸父失败,和侧面互为表里。)当他快要追上太阳的时候,他的力气就已经用尽了,汗已经流干了,那时他过于兴奋,照样支撑下去,等到他忽然倒下来,就再也不能爬起来了。(注意三个“了”字的用法。)他的生命已经消耗得干干净净。
  最高潮后面不能立刻刹车,得有一些回荡。上面这段文字,在气势上是回荡,在意义上是解释夸父失败的原因。
  他追上了太阳,可是,他也累死在路上。他的头发变成森林,他的眼睛变成星星,他的骨骼变成山脉。(注意一连三句句型相同。)他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来,变成中国的神话。——完了。
  最后这一段,也是一个回荡。这一段在文义上有余不尽,好像夸父死得不甘心,死了还要表示反抗,使人觉得回味无穷。高潮和回荡,你好好地玩味一下,下次你到了海边上,别忘了看那海浪,海浪一个接一个滚过来,越滚越大,高高地扑在岩石上,落下去,往后退,变成小浪,小浪再涌到岩石底下,再退回去,再涌回来,再退回去。然后才消失。
  海浪跟作文居然有关系?
  要不,太史公怎么游历了名山大川之后,文章才越写越好呢?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1)
  人家谈作文都会谈到文学,你也谈谈文学吧。
  你要我怎样谈?
  文学究竟有什么用处?
  我先介绍一下两个极端的看法。一个是,文学有很大的力量,可以移风易俗,可以治国安邦。另一种意见恰恰相反,认为文学是没有用的文人做的没有用的事情。
  这两种意见,你大概都不赞成。(不错。)请你把第三种意见提出来吧。
  文学有用,它的第一个功用,是娱乐。
  娱乐?娱乐价值和文学价值能并存吗?
  能。一般来说,人以享受乐趣的心情去接近文学。那是星期六的心情,不是星期一的心情;是上俱乐部的心情,不是上教堂的心情;是退役的心情,不是入伍的心情。
  人有两种心情?(可以这么说。)两种心情都很正当?(都是人之常情,都应该予以满足。)两种心情有两种不同的需要?(拿破仑上火线的时候需要军用地图,下了火线他需要《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个二分法,倒是把争论解决了。
  人有工作的时候,有休闲的时候。“工作”有工作时的问题,那些问题不能用文学解决。(所以有人说文学无用。)休闲有休闲时的问题,文学就派上了用场。
  休闲活动,方式很多,有什么理由特别提倡文学?
  我们并不特别提倡文学。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总得选一种“有益”的活动。
  选一种“无害”的活动也可以,无害的活动可以防害,所以无害就是有益。人在工作的时候总盼望休闲,到了休闲的时候才知道休闲的时候比较危险,工作的时候比较安全。从前,我的家乡,农人从早忙到晚,只有阴历年前后一两个月是“农闲”,农闲期间一过,不是有人自杀,就是有人出走,因为一到农闲的日子,到处都是赌局,有人赌得昏天黑地,把一年辛辛苦苦的收成输光,还欠下很多赌债。他也许把太太气死了,也许把母亲气死了,也许自己后悔死了。现代人的休闲时间比古人多,休闲的时候做什么,非常重要。
  我们学生,寒假暑假也天天补习功课,只恨一天没有二十五小时,哪里还讲究休闲活动啊。
  功课压力这样大,本来是不该有的情形。不过我在这里不批评今天的教育。我只说你在学校里学习终要告一段落。以后,你多半不能一天用二十五个小时来工作。你会有闲暇。
  人有了闲暇,也不一定阅读文学作品吧?
  不一定阅读,也不一定“不”阅读。辩论术里面有一种“戳汽球”战术,汽球虽大,你只要在上面戳个小孔。谁说人在休闲的时候需要文学?没看见电影院、体育馆里那么多人吗?电影院、体育馆就是在汽球上戳成的小孔。其实这种办法并不能把对方真正驳倒。不错,电影院里坐着那么多人,可是那些人并不永远坐在里面,他们回家以后呢?不错,电影院里坐着那么多人,可是电影院外面呢,人岂不更多?整个状况是:有人要进夜总会,有人要进电影院,有人要进体育馆,有人要进书店;不仅此也,人,有时要进夜总会,有时要进电影院,有时要进体育馆,有时要进书店。
  难怪小说总是畅销,小说的娱乐价值很大,谁不喜欢感人的故事呢!诗和散文,我们能用娱乐的眼光去看它吗?
  能。我们所谓娱乐,是指身心放松,现实的压力解除,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圆满自足的小世界里。这些,小说,诗,散文,都能给我们。
  文学能给我们的,应该不只娱乐。文学的第二种功能是什么呢?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这又分三方面,一是文化遗产的承受,二是人情世态的了解,三是生活境界的提高。
  你今天谈话纲举目张,条理分明,好像是提出一篇论文。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中华民族好比一个大家庭,李杜韩柳温苏都是久藏的家珍,身为中国人应该一件一件玩赏过,至少也该看过清单。你说“文化遗产的承受”,大概还是这个意思吧。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2)
  中国文化的遗产属于每一个中国人。人人可以自动地自由地去取它用它,没有任何限制。这不像分房子分地产,你多一分,我就少一分。这种遗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和研究中国文学有什么分别?
  研究中国文学是维护、陈列这些好东西,而我们不以此为专业,只是高兴了就拿出来把玩一番。
  下面一个小项是“人情世故的了解”,这个标题对我很有吸引力。我们年轻,常常觉得别人很难捉摸,向长辈请教吧,他们总是笑一笑:“你长大了就会明白。”长大?要长多大?
  在这方面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你。文学作品是专门表现人心的,人心隔肚皮,文学却是一面透视镜,人心海底针,文学却是一个探测器。
  文学作品怎样帮助我们?文学作品里的人和事,总是在云里雾里,真真假假。
  云里雾里,是它感性的一面。几个月后再看一遍,就可以把云雾拨开了。抒情诗是作者的交心运动,长篇小说是作者指挥的人性大演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不一样,你要同中求异;人与人也有共同的规律可寻,你又要异中求同。
  有一次,爸爸带我参加宴会,我们到得比较早,就和主人一面聊天,一面等待。爸爸问:“今天你请了哪些人?”主人念出七八个名字来。爸爸告诉他,某人可能迟到,某人可能缺席,某人大概不待席终就要告辞。这天晚上,爸爸的预测一一都应验了!真奇怪,我到现在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些本事。
  为什么有人缺席、有人迟到、有人早退?因为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令尊大人能够预测他们的行为?因为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怎样做,大致有个规律。
  我怎么不觉得有规律?
  人,多半是在父母膝前长大的,父母,不管是什么性格,什么背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多大的利害!总是为孩子想。而孩子心目中,父母最单纯,最容易了解,父母在什么样的刺激下会产生什么反应,他能预测。孩子慢慢长大了,和家庭以外的人接触,那些人不是他的父母,那些人由于性格,背景,环境,利害,某甲和某乙不同,此事和彼事不同,今日和明日又不同,你在父母那里累积得来的经验就不够用了。这时,唯一的办法是多和别人接触,包括通过文学作品和作家创造的人物接触。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人心虽然千变万化,倒也有个极限。
  不是说“人心难测”吗?
  当他说“人心难测”的时候,他已经测到东西了。
  人心难测,那就是人心很坏咯,人生境界又怎能提高呢?
  人的境界有高有低。“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一种境界,如果一看见明珠,就投进别人的怀抱里去了,那是另一种境界。两种境界并不一般高,是不是?(是)如果既不肯归还明珠,也不肯改嫁,鱼与熊掌通吃,那又是一种境界,是不是?
  如果“还君明珠不垂泪”呢?
  那跟“还君明珠双泪垂”又不一样。
  还君明珠双泪垂,还君明珠不垂泪,不还明珠不垂泪,垂泪但是不还珠。——还君明珠双泪垂比较有滋味。
  你用“滋味”两个字,很好。你做出来的事情别人看着有滋味,自己事后回想有滋味,这就是有意义,有境界。有一部老片子叫《罗马假期》——
  上个月重演,我看了。
  你喜欢哪个人物?公主还是记者?
  我喜欢公主。
  多数人喜欢公主,但是一谈到境界,我喜欢那个记者。这部片子的故事背景是美国,美国的新闻事业竞争激烈,记者的工作压力很大,他无意中发现失踪了的公主,独自得到一条全世界都注意的新闻。他如果把新闻发表了,他会出名,会得奖,会加薪。
  可是他最后把照片送给公主,新闻也一个字没写。
  他如果发表了那些照片,公主回国以后就狼狈不堪,人民可能不再尊敬她,而她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天真女孩!为了保护这个女孩,那记者把黄金机会放弃了。当他把照片还给公主的时候,他的形象骤然高大起来。这就是境界。
  《作文三书》第十九问(3)
  谈到电影,我想起来,你有一篇文章,劝我们从影剧了解人,扩大人生经验。
  不错,我的意见并没有改变。影剧对你扩大人生经验有帮助,对你增进写作技巧也有帮助。不过在谈作文的时候,我强调文学,强调诗,散文,小说,也许可以加上一部分剧本。这些用文字写成的东西,对作文有直接的帮助。
  你最后才谈到写作。在前面,你说文学提供娱乐,提供知识,都没有针对学习写作的人。
  文学不只属于有志写作的人,也属于无意写作的人,而有志写作的人少,无意写作的人多,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写作,就把视野局限了。现在我们把眼光回到自身,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一个人发挥他创作的才能。
  那就是做作家喽?
  人,有他的才能。“右手计算彗星轨道,左手描述人生百态”,这是一人具备两种才能。“文章以外无能事”,这是只具有一种才能。每一个人都该充分发挥才能,完成自我。一个人,若是性近文学,别无所长,他就到文学里完成他自己吧。
  作家也有定义吧,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他使用语文的本领超过一般人,犹如钢琴家,使用钢琴的本领超过我们。钢琴,我们也能弹,但是只有称为钢琴家的人才弹得最好,才把钢琴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作家,钢琴家,画家,都是艺术工作者,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人人都会,只有你最好,并不是人人不会,只有你才会。
  那么,第二?
  第二,他是增加文学遗产的人。我们不是谈到承受文学遗产吗?遗产是哪里来的?是一代一代的作家留下来的,那么这一代的作家会不会也有东西留下来?文学作品由一累积到一百,今后谁来增添到一百零一?这是作家的责任。
  这么说,作家并不可怕,为什么长辈都警告我别当作家?
  我想,大概是,他们发现你也有别的才能。比方说,他们认为你将来可以做医生,那么何不朝做医生的路上走呢?你如果“也”有文学天才,做了医生还可以做业余的作家。
  如果我不朝做医生的路上走,朝专业作家的路上走,那就只能做作家,不能做医生了?(对啊。)可是我并没有进医学院的才能。长辈们说作家不好当,一定另有原因。
  或者,他们是希望你将来有很好的职业。
  不能以写作为职业?
  可以,但是这个职业并不好。
  第一?
  你想,你是在什么条件下常常去买书?物价稳定的时候,爸爸加薪的时候。如果家庭经济发生问题,买书的支出首先要从预算表上删除,除非是买教科书。由小喻大,作家和社会可以共安乐,难以共患难。如果你是医生,人人衣食足而后想长寿,共安乐没有问题,即使是传染病流行,大祸临头,人人更会抱住医生不放。
  第二?
  第二,如果你是工程师,你盖楼,人人承认你盖了楼,没人会说你挖了个坑。如果你是作家,你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你自以为盖楼,可是别人也许认为你是挖坑。所以,工程师好做,作家难做。“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恐怕只有科学吧,文学多半是团团转的。
  有第三没有?
  有。假如人生像排队一样,有很多很多人排在作家前头。你有排队买电影票的经验,排在前面才买到好位子;你有排队吃自助餐的经验,排在前面才吃得到好菜。
  哦,是这样的……
  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第一第二第三,你这种布局安排。你看,我做了笔记:
  文学的功用
  (一)提供娱乐
  (二)传递知识
  1.文化遗产的承受
  2.人情世态的了解
  3.生活境界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