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新方法:关于和谐教育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26:5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孜孜以求的目的。

一、和谐教育是一种公平正义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基石。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育不公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平。怎样破解教育不公的难题?关键还是造政府。首先,政府应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制订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从政策、制度和法律层面保证教育公平。其次,加大投入,普遍改善办学条件。再次,实践教育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特别是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体系。同时,充分的挥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无形的手”的作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此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提高办学水平、缩小办学差距、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

二、和谐教育是一种诚信友爱的教育

教育和谐的深层大在于诚信,没有诚信,教育就失去灵魂,就不可能得到全社会普遍认同。教育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支持。树立教育良好形象是建设和谐教育的标志,要坚定不移地纠正教育行业不正之风,消除教育不和谐现象,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教师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尊重,就要抓好师德建设,大力提倡奉献精神,建设好教师的精神家园。学生要以诚信赢得社会的欢迎,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三、和谐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国家的经济实力今非昔比,对教育投入的加大,使得我们的硬件设施与国际差距缩短,但国人的创新能力却与世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距离,一个国家从弱到强,靠什么?靠的是教育,靠的是不断创新。质疑从来是科学的助产士,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是教育的旨归。如果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把教育当事业去追求,当艺术去奉献,当科学去探索,教育创新,管理创新,从思想入手,抓住细节,创设情境,打动情感、震憾心灵。只有相互吸引、支撑、依赖,通过科学的管理把散落的火种聚集起来,放大增效,才会有光,才会有热,才能照亮一片天空,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四、和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永恒主题。科学与人文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分野与抗衡,人文教育的复兴,人文与科学的融合正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教育实践中,情感教育、愉快教育、希望教育、主体教育、成功教育等正是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教育理念的探索。人文精神就是推崇以人为本,发展个性。鲁迪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人文精神一直比较忽视。我们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却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重视考试科目文化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重视智育,却轻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重视训练记忆、理解等智力因素,却忽视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等等。这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已经导致令人遗憾的后果,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全面,情感、意志、兴趣、眼界偏狭,急功近利,唯书唯上,迷信盲从,消极被动,缺少了主体的意识、自主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目的。学校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应有的尊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