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看乳腺疾病的医院:大学生拒绝“农转非”反衬户籍不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38:31

大学生拒绝“农转非”反衬户籍不公

作者:刘楚汉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4日 点击数:    近日,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温州籍大学新生周青洁,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户口保留在温州农村老家。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个调查:八成新生入学时拒绝“农转非”,不再把户口转入学校。曾经几何,城市户口不再是农村大学生眼里的香馍馍。(8月17日《今日早报》)   “农转非”曾经是许多农村人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不少人甚至跑关系、找门路,花费巨资以买到了一个“农转非”指标。时过境迁,现在的农村大学生竟然放着城市户口不转,确实让人感慨万千。不过,如果因此而认为二元制下的城乡户口差距已经消除,未免失之肤浅和简单。恰恰相反,大学生拒绝“农转非”,其实更是现行户籍管理中城乡不公、地域不公等的生动注脚。   不必否认,现在的城市中已经有许多没有当地户籍的外来人员,他们可能在城市长期工作和生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与当地人无异。就业、社保,房屋限购、子女上学,哪一样不与户籍相关呢?关闭学校,首先是外来工子弟学校;整顿治安,首先想到清理外来务工人员;在许多城市,还依然把户口作为对“优秀外来人员”的奖励,做出种种细则要求。如此种种,哪个不在强化着当地城市户籍的重要呢?事实上,许多户籍管理专家也都坦言,户籍改革的最大困难正是缘于户籍所承载的附属物太多太重。   大学生们拒绝“农转非”,绝非是看不到城乡户口的差异,甚至对农村户口偏爱有加。熟悉高校的人都知道,大学生即便把户口迁到学校,也并非是独立的个人居民户口,而是以学校为整体的所谓集体户口。虽然也算是城市户口,但几乎享受不到普通城市居民的待遇,转与不转也就基本没有了区别。更重要的是,等到毕业之时,都说就业难,其实在城市安下户口远远比就业更难。许多试图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找工作的毕业生最终选择离开,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正是因为落户毫无希望。   而在一些中小城市,虽然能够把户口安下来,但同样是挂在诸如人才交流中心之类的集体户籍之上,不但没有独立的个人户口,相反每年还要缴纳不少的档案、户籍管理费。如此“农转非”,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更有甚者,当就业时遭遇户口障碍,再想把户口迁回老家常常也变得非常困难。到那时,上大学时的“农转非”户口倒成了烫手的山芋,无处安放。吃一堑长一智,后来的毕业生自然不敢轻易将户口转到学校了。   户籍是人口管理的手段,如果户籍迁移真正简单方便,谁不希望让自己的户籍跟着工作、生活走呢?人已“农转非”却不敢让户口随之“农转非”,不是进步而是尴尬。很显然,只有努力消灭户籍间的待遇差异,才能消除这种尴尬,才能让户籍迁移便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