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行什么眉形:开显空行手中的秘密卷轴:上师相应法! 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25:13
 

开显空行手中的秘密卷轴:上师相应法! 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目录

 

中文版序:修行之根本法/雪谦冉江仁波切

作者简介:顶果钦哲法王略传

 

导言

 

卷一、上师相应法

绪论

第一章  观想

一、所处的地方即是佛土

二、将自己观想为金刚瑜伽女

三、莲师在我们头顶上

四、迎请智慧本尊

 

第二章  积资七支

一、大礼拜

二、献供

三、忏悔

四、随喜功德

五、请转法-轮

六、请求上师住世

七、回向功德

 

第三章  虔诚心与祈请

一、金刚上师心咒

二、接受四种灌顶

三、临终时的转化

 

卷二、将修行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结语

内文注释

名相解释

 

附录一 完成顶果钦哲法王慈悲心髓的遗愿

附录二 上师相应法仪轨

附录三 顶果钦哲法王上师相应法 短轨

 

 

导言

 

本书中所阐述的“上师相应法”,是法教中最基本、最珍贵的修行。上师相应法,字而上的意思就是“与上师本性相融”,在这个修行中,我们学习到让自己的心和上师的觉醒心融合在一起的方法。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与未来诸佛)每一位都是需要依赖心灵上师,才能达到觉醒的境界。依赖上师的要点,就是永不停止的虔诚心;而生起虔诚心,并持续不动摇的最有效方法,正是上师相应法。透过这种修行,我们能够深深地生起对上师的虔诚心,渐渐地,这种虔诚心会遍满我们身心。这会保护我们,让我们在修行上免除障碍,也会确保我们修行上的进步;所以说,不论我们是修道上的哪一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对老师的虔诚心。为此,“上师相应法”被视为一切修行中最关键及最必要的,也是达到觉醒最快速、最确定的方法。

 

为什么让自己的心和上师的心合而为一是这么关键的修行?在开始,上师在我们面前的样子可能是非常的平凡,他的行为看起来也可能是很一般,但是他的心与佛心是无二无别的,上师功德与全然觉醒者之功德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事实上,上师和诸佛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上师的慈爱超越过去所有觉醒者。举例说,释迦牟尼佛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而其他的佛,好比阿弥陀佛和金刚萨埵,住留在自己的净土中;他们是全然觉醒的佛,但是因为我们的心染上了一层厚厚的障蔽,我们既无法与他们面对面,也无法亲自聆听到他们的开示;然而此时,我们的上师来到世上,我们遇见了他,并从上师处得到珍贵的指示,让我们能够从六道轮回⑴的泥泞中走向觉醒。所以说,虽然上师的功德和诸佛相同,但他的慈爱超越过诸佛。

 

我们所诠释及引用的法本是属于“龙钦宁体”的传承,也就是伟大的伏藏者⑵吉美林巴⑶所寻获的甚深广大法教。吉美林巴的名字意思是“无惧持明者”,他的别名是“钦哲俄塞”,也就是“悲智明光”的意思,这个名字是他在净见中得到的;而龙钦宁体的意思就是“广大的心要”。

 

此刻,我们应当说明龙钦宁体的起源,如此可以增加我们对这些法教真实性的信心。根据吉美林巴自己所叙述,这些法教是这么来的:

 

因着我无数世的虔诚祈请,愿永不脱离乌金法王⑷及其佛母,空行母耶喜措嘉⑸之慈悲与加持,我得以了解到遍满六道轮回之苦,心中涌现极大的悲伤,及脱离六道轮回之愿望。我来到铁裘林圣山⑹,准备做三年的闭关,一心努力修行。

 

有一天,黎明时刻,当我正在念颂文武百尊⑺的时候,心中涌现了强大的出离心,以及对六道轮回的厌倦。在那一刻,我的周围突然充满伟大明光,乌金法王在我面前的虚空中显现,他的周围环绕着许多圣众,包括持明者文殊友⑻。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融入了我,我心中所有凡夫的念头全化为无,所有对禅定经验的执著痕迹也顿时消失,所有业力全在我的掌控之下,现象外在的虚伪堡垒顿时间瓦解。此生的凡夫觉受完全从我心中消逝了,就像获得一种新的生命,来到一种境地,我完全记得自己曾经是阿里班禅贝玛王杰⑼。

 

不久之后,我梦到自己在一个不熟识的地方,那是一个被视为“诸愿任运成就”的净土。我在那里看到忿怒莲师⑽骑着一条龙,站着、动着、威武而非实质,像是由彩虹光组成的一样。有一位出家人,我认为他是大护法多杰列巴⑾,他说:“下列经文所指之本尊⑿就是这一位,乌金和本尊无二无别;毫无疑问,儿子将得到父亲的宝藏。”说完话,他就消失了。

 

接着几天之后,在火牛年(1757)十月二十五日夜晚,我心中对伟大上师莲花生大士生起强烈的虔诚心,令我眼眶充满泪水。远久以前的回忆闪过心中,我满怀悲伤,心想:“这块红面人的土地上,人们身陷于贪嗔痴的泥泞之中,所做的都是最凶狠的行为;法教只剩下淡淡的影子,而我自己像是荒野中的弃婴。慈悲的保护者,超越诸佛,您已经远离此地到了铜色山⒀,我是否永远无法再见到您?”

 

我满怀悲伤而痛哭,就在那时,周围的空中充满着光,突然之间,在我面前出现一只美丽的白色母狮子,我坐到她背上,我们就跃入天空无限广阔之中;不久之后,我们到达尼泊尔的伟大舍利塔⒁。在舍利塔的东方,站立着法身智慧空行母⒂,她递给我一个扁木盒,上有封印,对我说:

 

对有净见的人而言,

你是吉松德真王⒃;

对于见地不净的人,

你是穿着棉衣的狮子瑜伽士。

在此送上原始佛⒄的心意宝藏,

莲华持明无限心意的象征,

空行母的伟大秘密宝藏。

 

说完,她便消失,留下发抖的我。接着,我心中充满着大乐,打开了木盒,里面有五个由黄色的纸料所成的卷轴,还有七颗和豆子一样大的小水晶。当我展开最大的卷轴,空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香味,都是药草和樟脑的味道,我全身因此而颤抖,我心中清楚地出现一句无造作的话:“雅火拉⒅是这个宝藏的护法,这是非常强劲而有力量的,必须谨慎对待!”我心中充满着敬意和畏惧,慢慢打开了卷轴,上面画着一个舍利塔,舍利塔上面遍满了空行母的文字,似乎超越人类可理解的范围。我一时无法明白它的意义,于是开始把它卷回去;这时,突然,像幻觉一般,舍利塔消失,空行母文字消失,重新组合成为藏文。这时一份关于伟大观世音⒆的经文,整个法本清楚地现起,就像是镜子中的影像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开始难以辨认,越来越不清楚……

 

在这次净相,以及其他净相之中,吉美林巴打开了其他的卷轴,而最后,在一位空行母的指示之下,将剩下的卷轴吞下,他经验了大乐空的无量了悟。

 

在上师的指示之下,吉美林巴让这些法教保密了七年;之后,在桑耶寺⒇后山上的青普,一次三年的闭关中,他曾在三次净相中见到了龙钦巴尊者21,也就是无垢友22的化身。龙钦巴自己已达到普贤佛的境界,在吉美林巴的净相中,他们的心合而为一。龙钦巴鼓励吉美林巴将他在净相中所寻获的伏藏公开,为众生开示。

 

依着预言,在木猴年(1764)猴月10日夜晚,当吉美林巴正在做大荟供的迎请部分时,莲花生大士灿然地出现在空中,勇父及空行如云般随行在侧;莲花生大士当场给予加持,并遣除所有障碍,让此法教得以顺利传播及生根。

 

不久之后,虽然吉美林巴不曾跟任何人暗示过他拥有如此净相中的法教,工布的疯和尚扎迪瑞比多杰23前来拜访,毫不犹豫的请求法教;吉美林巴接受了这些请求,渐次开展这些宝藏,给予弟子修持这些甚深法教所需之一切灌顶和说明。

 

龙钦宁体分许多不同的部分,包括前行和正行,生起和圆满次第,以及最重要的阿底瑜伽,也就是大圆满24的修行,也因此建构了一条趋向觉醒的完整道路。

 

卷一、上师相应法

 

绪论

 

上师相应法,就是与上师的本性合而为一,这是所有修行的基础,其中有许多不同的修行方式。上师相应法分为外、内、秘密,以及最秘密的修行方法。法本上所叙述的外在修行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观想上师在我们头顶之上,然后用最大的虔诚,全心地向他祈请。

 

内在修行方法,就是经过练习而领悟到自己的身语意,与上师的智慧身语意无二无别。在龙钦宁体中,这种内在修行的方法叫做“持明总集”,是莲花生大士所传下来的修行仪轨。

 

上师相应法的秘密修行方法,就是以上师报身也就是殊胜受用身来观想;在龙钦宁体中,就是观想莲花生大士为观世音菩萨的形象而修行,叫做“苦之自我解脱”。

 

最秘密的修行方法是直指我们觉性最自然的境界,方法则是观想龙钦巴尊者,在他的心中是原始佛——这最秘密的仪轨叫做“具明点印”。

 

从究竟的层面看来,上师与我们自己心的本性无二无别,而我们心的本性就是佛境的精髓——如来藏。那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体现这究竟的上师?透过外在的上师,也就是相对的上师以及他的心要指示,我们可以领悟到内在的上师,或是究竟的上师,也就是觉性本身。这种了悟的真正基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上师相应法;这个方法属于外在的修行方法,从技术面来分类,属于前行法的一部分。但,上师相应法却又是其他所有阶段,以及其他所有修行的真正核心。如果你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前行而不重要,就犯了非常大的错。反过来说,我们需要了解,如果此生能够持续的修行上师相应法,就很容易可以得到莲花生大士本身的加持力。

 

重要的是,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勿忘上师;不管是在禅定中,或是禅定后,都勿忘上师。所以说,上师相应法的实际仪轨并没有规定只能在闭关时修行,而是适合在生活中的任何状态下修行,同时也可以给任何程度的修行者来修行。

 

由于心安住于身体之内,正确的身体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当上身和脊椎正直,气脉25同时正直,心也就变得清明。如果我们懒懒散散,体态随意,完全不注意姿势,就很难专心,也很难让三摩地在心中生起。我们应当采用毘卢遮那七支坐姿26。

 

修行上师相应法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甚深的虔诚心;最深的虔诚心,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上师与佛陀本人没有任何的差别。如果我们将上师视为一般众生,我们也只能得到一般众生的“加持”。如果我们将上师视为阿罗汉、或者独觉佛,或者声闻,我们将得到相对等的加持;如果将上师视为菩萨,我们也会得到菩萨的加持;但是,如果能够将上师视为佛,我们将会得到佛的加持。

 

所有的佛都需要依赖心灵上师才能够达到开悟。要真正修行佛法,我们必须寻找到完全觉醒的上师,以全然的信心跟随着他。佛经中说,“光靠信心就能够证悟究竟本性”,没有信心,即使对法教能倒背如流,也是没有用的,对金刚乘的修行者更是如此。

 

如何培养甚深的信心?从现在看来,上师以人的形体显现,看似一般众生,但是他的心安住于智慧之中,不动摇。如果我们能够了知他甚深的心意,我们会发现,他已经净除了所有的过患,已经领悟了一切所能领悟的,他在各方面及功德上都与佛是平等的;这样的领悟,能让我们心中生起更深、更真实的虔诚心。

 

上师是一艘大船,带领众生穿越轮回险峻的海洋;他是稳健无误的舵手,带领众生至解脱的干地;他是雨水,扑灭着欲望的火焰;他是明亮的日月,去除着无明的黑暗;他是一块坚实的土地,同样承受着善与恶;他是如意树,赐给暂时的快乐以及究竟的大乐;他是宝藏,藏着甚深的指示;他是如意宝,赐给我们所有证悟的功德;他是父亲也是母亲,平等的赐给所有众生一切的爱;他是一条慈悲的大河、一座大山,耸立在世间烦恼之上,不为情绪狂风所动摇;他是一朵大云,充满雨水,抚慰着欲望的折磨。简而言之,他与所有的佛一样,我们只要与他建立关系,不论是见到他,听到他的声音,回忆起他,或者被他的手碰触过,都能够带领我们走向解脱。对他有全然的信心,就是走向觉醒最稳健的方法。他温暖的慈悲和智慧,能够融化我们内在的垢染,让内在佛性绽放出来。

 

能不能达成证悟,完全要看我们对上师的虔诚心;举例说,在金刚持和帝洛巴的师徒关系中,帝洛巴不曾开口请求,而金刚持也不曾给予任何一字的开示,但是帝洛巴得到解脱,这完全是因为帝洛巴的虔诚心如此强大。只要弟子具足信心与虔诚心之环,上师慈悲与智慧之钩便可以快速地把他拉向解脱之地。

 

当甚深虔诚心的太阳照耀在

上师四身的雪山上,

加持如大河般流下,

要在心中努力培养虔诚心。

同时

回忆上师一秒钟,

远远胜过对十万本尊

禅定一百万劫。

 

其实,阿弥陀佛和金刚萨埵无量的慈悲从未忘记我们,但由于自己的障蔽,我们无法和他们面对面相遇。何以说我们自己的上师比所有的佛更为慈悲,因为我们此生能够见到他,亲自接受珍贵的教义。伟大上师巴楚仁波切曾经用过一个简单的比喻:世界上并非所有的有钱人都同样的慈悲,对于那些连吃住都困难的穷人,最慈悲的富者会给予他们协助。就算我们能够在所有的净土中遇见诸佛,我们也不会从他们身上得到比自己上师所开示更珍贵或更不可思议的法教;我们无法像奇迹般地从下三道被立即拉起,立即觉醒,就像飞机飞上天一样。

 

我们未必需要得到大量不同的开示才能够达到证悟,事实上,印度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光靠四句开示就圆满地觉醒,他们并没有修习许多繁复的教义,反而是一心地修习他们所接受的指导。

 

同样地,遇见上师时,如果心中有着完全的信心,强烈的虔诚心,我们已经拥有在道上前进最主要的条件。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信心,没有虔诚心,无法将上师视为佛,即使我们收集了各种不同的开示,不但无法进步,也容易堕入极端,像善星比丘一样。

 

善星比丘大半生都跟随佛陀,也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开示,他的记性非常好,能够背诵全本三藏经典,但他对释迦牟尼佛缺乏信心,甚至有错误的观点——他以为佛陀的所作所为,以及所有的开示只不过是设计好用来骗人的诡计;因为他这么想,就和所有的加持绝缘。

 

如果我们缺乏真正的虔诚,就算学问再好,对上师还是会起怀疑。缺乏真正的虔诚,很容易就会用偏见的眼光看待上师的作为,也因此而对上师产生错误的观念;到最后,我们的障蔽更甚于当初遇见上师时的障蔽。但是,如果心中培养出真正的虔诚心,单靠这热烈的虔诚心,就能够得到解脱。

 

我们不一定在遇见上师的那一刹那就能够感受到如此的虔诚心,所以我们要修行上师相应法的仪轨,慢慢培养出更大、更强烈的虔诚心。在这本仪轨中,观想上师与莲花生大士圆满形象无二无别。最开始,我们可能需要生起一种不完全真实的虔诚心,一种有造作的虔诚心;在这个时候要想,我们的上师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

 

莲花生大士到底是谁?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从法身的究竟面来说,他是阿弥陀佛;在报身而言,也就是“大乐”层面来说,他是观世音菩萨;在化身的层面来说,他是在莲花中诞生出来的上师。他出现在这末法时代,正是众生因着烦恼和错误见解的障碍而不愿修行无上佛法的时代。在这黑暗的时期,众生饱受疾病、饥饿,和战争三害之苦;就是在这么一个时代,莲花生大士现身——他是诸佛的化身,他以印度大成就者的姿态来到西藏,对二十五大弟子、耶巴的八十位大成就者,以及许许多多的众生,传授所有的开示,而他们也在往后的日子中全然觉醒。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因着莲花生大士极大的慈悲,我们也有机会修行密咒乘的法教。我们要建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上师与莲花生大土之间没有差别,从心中应当想:“我的上师完全相等于莲花生大士,他有同等的证量,也能展现出像莲花生大士一生中曾经展现的奇迹和觉醒功德。”

 

最开始,这样的念头需要用人为的方式培养,不断重复;但是,如果怀着深切的信心,我们心中将生起真实的虔诚心,这种虔诚心是不需要努力造作而生起的。如果在一尊佛像上镀金,这尊佛像更显灿烂;同样地,观想我们自己的上师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让我们轻易地就能够接收到加持,同时更加深我们的虔诚心。

 

在修行上师相应法的时候,光是念颂法本中的词句是不够的,因为主要的重点是要生起虔诚心。为达成此目的,禅定时我们的心不应当漂浮,不应当随时生起一些不安的念头。身体应当保持七支坐姿,念颂咒语的时候也不能只是嘴巴在“念”,应当是触动心深处的信心而“念”出,像是从自己骨髓中发出来的信心,全然相信我们的上师就是莲花生大士本人。

 

总的来说,任何行为,只要是身、语、意同步,效果更佳。举例说,如果我们行大礼拜的时候只是让身体做一些机械性的动作,一面跟人聊天,一面心中正在为未来做计划,或者玩味着过去一千个念头,这样的大礼拜不会有多少利益。

 

在身体上,我们要好好地做大礼拜;在语言上,要清楚地念颂皈依文,不要在中间插入任何平凡的话语;在心的这方面,要完全专注在修行上,心中充满着虔诚。要记得,做一次大礼拜的时候,将双手放在额头、喉间,以及心上,是对诸佛的身、语、意献供;这样,我们就能接收到对应的加持,净除我们身、语、意中的三毒及所有负面特质。

 

当一个人从事世间事业时,为了成功,他一定会用一种很和谐而持续的方式将他的身、语、意协调在一起,因为担心结果,他会日夜烦恼。同样地,如果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楚,不断努力朝向这些目标,将身语意合并在一起,毫无疑问,我们很快会成功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们用一种虚伪的方式来修行,像是在国王或大官面前修行,假装自己的身体非常精进,事实上心中没有真正的兴趣,如此进步就很有限。那样只是一种练习,不会带来结果,不会有成果;如同在墙壁上画一盏油灯,看起来像一盏油灯,但它无法驱除黑暗。

 

这就是为什么在修行的时候要协调并统合身、语、意;三者之中,心意最重要,因为身和语是跟随心意的指引,因此我们尤其不能让心意随处飘荡。

 

上师相应法的实际修行分三部份:首先,观想禅定对象,然后祈请智慧尊降临;接着,是七支祈请文;最后,则是对上师虔诚的祈请,而后接受四种灌顶。

 

第一章  观想

 

一、所处的地方即是佛土

 

在做任何观想的练习时,我们应了解一切从最原始以来即圆满;我们的观想并不是一种智能上的造作,而是在最原始上即是真的。这表示,我们要将环境视为自然圆满的佛土,其中的众生都是天人、空行等。用强烈的虔诚心,观想自己的上师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虔诚心,莲花生大士确定会随时在我们身旁,像是我们的影子一样。为了加强这种信心,我们念颂上师相应法本中的词句。

 

第一句是“唉玛火”,这是一句赞叹词,接着是“自显、任运现前、圆满纯净、无尽的佛土……”这指的是莲花生大士的净土,也就是铜山净士。在这里,众生自然远离烦恼情绪,自然倾向修行佛法,能够与莲师面对面,这就是所谓“纯净的佛土”。相比之下,我们这么一个平凡的地方,众生充满着强烈的烦恼,像是贪嗔痴慢疑,不依照法教生活,心意散乱,只在乎追求此生的目标,这就是所谓“非净土”。

 

如果我们观想周遭环境为非净土,对我们没有帮助。但是,如果我们观想周遭为纯净的佛土,它就会变成净土;说准确一点,我们将渐渐了悟到它的自然纯净,于是我们要将周遭观想为一个自显的佛土,范围涵盖整体现实。在这个上师相应法中,这罗列圆满的佛土就是莲花生大士的净土——铜色山净土。

 

这样的佛土并非由一般泥土和石头所形成的,而是珍贵的珠宝所造成;在这里,遍地都是如意树,还有一个湖,其中盛满甘露般的水,这水具有八种功德27,能让众生无死,甚至野生动物都是和谐的依循法教而生活。鸟鸣声传递着法音,水、风、火、森林等,一切的自然声,都如咒语般的回响。天空中充满着彩虹,无数的持明者及空行,就如太阳光束中微尘般众多。到处可以听到天籁、金刚歌曲,以及咒语悦耳的声音,为众生心中带来难以言喻的快乐。在此土的众生,没有朋友和敌人的分别,全部都有着空行父母的本性与身形;大家全是道上的同伴,依循着法教而生活。在此佛土之中的众生,心中不再有嫉妒、傲慢,和忿恨等烦恼,而在无优劣等的平等心中,不起任何分别心;对于所有众生,他们生起慈爱与平等心。

 

如果我们心中能够持续观想这样一个佛士,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式渐渐会改变,我们将能够看待一切为纯净的,到处都能够见到铜色山净土。举例说,如果我们在寺庙墙壁上见到佛陀生平的壁画,这会增加我们的虔诚心;如果墙壁空白,就不容易激励我们;不断观想一个地方是净土,就是用同样的原理来作用。

 

简而言之,我们应当观想所见到的一切,就是莲花生大士身的显现;所听到的一切都是咒语,也就是莲花生大士的语;心中呈现的任何念头或回忆,都是莲花生大士圆满智慧的心意展现。不要认为这是自己心中造作,而从无始以来,一切自然就是这样;这纯净的状态自然存在,但我们并不觉知。透过上师相应法的修持,我们渐渐能够了知到现象的真实本性,所以说,这种禅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我们错误的觉知,让我们了知到一切现象本具的纯净。

 

二、将自己观想为金刚瑜伽女

 

用同样的原理,我们必须观想自己为非凡殊胜,观想自己为金刚瑜伽女,诸佛之母,诸佛之源——她有一面、双臂、双腿,她是灿烂的红色,明亮、透明,不是血肉、骨头一类粗糙物质所构成的,而是透明的,像是光所构成的。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观想她样貌的一切细节,用最细微地观察,注意到她身上的装饰,眼珠的黑与白等等。她有三只眼睛,朝向天,以强烈虔诚对着莲花生大士,眼神中充满着遇见上师的喜悦。她的嘴唇微微张开,露出尖锐的獠牙,这为她祥和的表情添上了一种愤怒的面貌。她一心望着莲花生大士,就像是一对彼此感到强烈爱意的男女。她以舞蹈姿势站立着,右腿微微上弯,右脚跟离地,像是正要向前走,左腿直立在地面上。

 

她站立在莲花、日轮、月轮与尸体之上,右手持一弯刀,象征着切除我执和贪嗔痴三毒;左手持一装满无死甘露的颅器,左手的臂弯之间,有一三叉戟“卡杖嘎”靠在肩上,象征莲师的秘密身形。她身上戴着八种骨饰,上而镶着珠宝:头冠、耳环、三种项链、手环、脚环,和腰带,象征八识28转换成智慧。她身上带着五色丝巾,象征着五种智慧。她外相上为金刚瑜伽女,本质上则是“耶喜措嘉”。

 

将自己观想为耶喜措嘉不但重要,同时也很深奥。耶喜措嘉,同时是莲花生大士的佛母,也是他最主要的弟子。莲师对耶喜措嘉怀着深厚的慈爱及信心,深信她能够了悟并实践他的法教。所以说,观想自己为耶喜措嘉,莲师安住在自己顶轮之上,加持力更快速能够进到我们本身,而我们的虔诚心自然就更强化了。

 

耶喜措嘉到底是谁?在她的一生中,她没有一秒钟怀疑过莲师,或者对莲师有过任何错误的见解。她永远把莲师当作佛陀本人,因为她有着完整不动摇的信心,自然成为莲师珍贵法教完美的容器。她的修持无误,最后达成圆满的证悟;从究竟上来说,她的证量与莲花生大士的证量没有任何差别。

 

当我们观想自己为耶喜措嘉时,便形成一种吉祥的连结缘分,让我们像耶喜措嘉一样,能够接受莲师所有的加持与法教,使我们得以顺利修持这些法教,达成证悟。耶喜措嘉被视为诸佛之母,就像任何一个家庭中,所有孩子对母亲怀着伟大的情感,同样的,要观想诸佛对我们怀有伟大的慈悲。

 

三、莲师在我们头顶上

 

观想在我们头顶上有一朵十万花瓣的莲花,莲花上面有着日轮、月轮;日轮象征着慈悲的善巧方法,月轮象征着了悟空性的智慧。日、月轮都是平扁、完整的,月轮稍稍漂浮在日轮之上,日轮稍稍漂浮在莲花之上。在莲花及日月轮之上端坐着我们的上师,以莲花生大士的身形显现,而莲师则是集一切皈依于一身。从外在来说,莲师是三宝(佛、法、僧)的融合。从内在来看,他是三根本(上师、本尊、空行)的融合。而在秘密上来说,他是三身(法身、报身、化身)的融合29。在本性上,他就是我们的根本上师,在此一生中赐予我们所有的法教。

 

他的身形就是湖中诞生的莲花生大士,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融合精华,以化身的身形显现于此。他的身体有金刚不坏的本质,为了示现他的无死境界,他的面貌是八岁儿童,充满年轻气息;他的肤色白里透红,散发着健康气息。

 

他身穿九层袍衣,象征对九乘的了悟,这其中包含三层僧袍及蓝色袍子之下的一件白衣,这些之上是一件锦缎斗篷。三层僧袍象征他对小乘法教的娴熟成就;蓝袍象征他对大乘法教的娴熟成就;锦缎斗篷象征他对密乘法教的娴熟成就。

 

莲师有一面、双臂、双腿。他双眼张大,直视虚空,象征他随时觉知到究竟本性。虽然嘴角带着微笑,但额上双眉微蹙,这代表在他身上融合了祥和及忿怒面。他以右腿微伸而左腿微曲的坐着,这是“王者游戏”的坐姿。就如同没有人会违背国王的命令,三界轮回之中也没有人敢违背究竟智慧之王——莲花生大士——的命令。

 

莲师右手持五股金刚杵,象征他成就了四灌顶中第一项瓶灌顶的一切功德特质。在其他许多法相中,莲师手持金色金刚杵的位置是在胸前,手指头向外指;但在此,因末法时代胜利的旗帜是由黑暗的负面能量所高举,所以莲师将降伏一切的金刚杵高举向空中——这样的手印也出现在龙钦宁体持明总集的仪轨中,名叫“威慑现象”。

 

莲师的左手结平等印,其中有一盛满甘露的颅器,此颅器具足一切功德。颅器象征第二灌,也就是秘密灌顶的成就。颅器之上是无死宝瓶,象征莲师已达到无死持明者的境界,也就是“了知无死智慧者”。宝瓶之上有如意树的树枝。

 

在不同的法相中,莲师会配戴各种不同的项冠或法帽,在此,他戴的是五瓣莲花冠。五瓣代表着五方佛,因为莲花生大士属于“莲花”家族,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所以他的顶冠是莲花的形式。莲花冠同时也象征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莲师奇迹般的化现,超越凡夫出生过程的所有垢染。莲花冠之上有日月,象征方法与智慧,之上有一个秃鹰的羽毛,象征成就大圆满之究竟见解。

 

莲师左手的臂弯之间,有一三叉戟“卡杖嘎”靠在肩上,象征第三种灌顶,也就是智慧灌顶的成就。三叉戟同时象征空行母耶喜措嘉和曼达拉瓦的秘密身形,他们是莲师的主要佛母,本身代表大乐与空性。三叉象征一切现象的空性,空性的显现是纯净的光明,以及周遍一切的慈悲。三叉的每一叉上各垂下三个环,加起来象征九乘。在三叉之下,从上到下排列着一干的头颅、一腐化中的头颅,以及一个刚斩断的新头颅,象征三世及三身。这些之下有一长寿瓶,一对交叉的金刚杵,以及一个挂上丝巾的颅鼓;丝巾的五色代表五种智慧。

 

莲师坐在虚空中,空中充满着彩虹光,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五色光点与光圈。他的身体放光,无量的光束射向十方,透过这些光束,莲师能依自己意愿化现为十方的佛土及诸佛菩萨,三根本中的所有本尊,这都是莲师智慧心之化现。同样地,他能将这些化现摄受入自己的身体,以此示现他们与他是合而为一的。

 

我们有三种方式来观想莲师:l.第一种就是观想他独自一人称为“总摄一切的珍宝”。2.第二种方式是观想莲师,以及所有尊贵的上师排列成行,在他上方,从原始佛一路下来到莲师本人。3.在此,我们用第三种观想方式,叫做“大会集”:莲师在正中央,周围如云般会集诸上师与本尊,外围会集的都是莲师的心传弟子。这些弟子其实都是莲师身、语、意、功德与事业的化身,这每一个面向再化成同样五种化身,总共是二十五位心传弟子,包括毘卢遮那、南卡宁波、吉松德真王、耶喜措嘉、多杰敦珠等等。在此伟大会集中,还有印度八大持明者,他们是八种传承的持有者,包括执持忿怒文殊本尊身传承的文殊友,持有密集金刚语之传承的龙树菩萨,以及持有真实嘿噜嘎本尊心传承的吽千伽纳。

 

这庞大的会集,还包含印度八十四位伟大成就者,以及西藏各个传承有成就的智者和瑜伽士,这些传承包括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香巴噶举、时轮、三金刚修行、施身法、噶当派,以及格鲁派30。这个极为庞大的会集环绕着莲师,包含所有我们具足虔诚心的对象。观想这所有伟大的上师都在我们头顶上,想到在过去世,我们曾经从他们每一位身上得到开示,我们应当生起强烈的感恩与虔诚心,想象自己像善财童子一样,这位“聪明的年轻人”曾经事奉一百五十位上师,终于达成证悟。

 

环绕在这一切之外,观想密续四部46所有的本尊、父续及母续传承之空行和护法,诸佛、菩萨、阿罗汉,以及独觉佛;如同高山山顶被伟大的云层环绕着,莲师被这些伟大圣众环绕。

 

为了修正我们对于现象的不纯净觉知,在做以上观想时,不应当观想他们是由血肉、骨头等一般粗糙物质所构成,而是光体——非常清晰而透明,如彩虹般生动的显现,但没有实质的存在,像是水中月影一样。同时,我们不应当认为他们是没有生命的彩虹光展现,而应感觉到他们充满智慧、慈悲,以及利益众生的能力。

 

虽然我们观想莲师为主尊,周围环绕着无量的随从眷属,但事实上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分别;在这个观想中,所有的本尊和上师都是莲师本人的化身。他们是莲师心意的化现,于是与莲师的本性相同,他们的智慧及慈悲与莲师相同。

 

透过强烈的愿望和信心,任何事都能成就;同样地,如果我们毫无怀疑,认为莲师确实就在我们头顶上,他的加持力能够持续不间断向下流入我们自身。我们不应当想,他可能在那里,他或许未来会来,也不应当想头顶上观想的莲师只不过是我们心中造作的,或者是一个替身,不如真正的莲师,因为真正的莲师居住在铜色山净土。我们要有绝对的信心,具足一切智慧与慈悲的莲师就在面前,因为自己的障碍才无法随时看到他。

 

再说,我们也不应当认为莲师居住的地方非常遥远,远到他无法感受到我们对他的请求,也不应当认为他要管的众生那么多,他不可能注意我们,也不可能记得我们。莲师具足全然的智慧、慈悲,与能力,要了解,只要向莲师祈请一次,或者念颂一次金刚上师咒语呼唤他,甚至于把手放在心上,以示对莲师的虔诚,或者单纯地用清晰的信心忆起他,他都会知道,因为他对我们的虔诚心是全然了知的。“只要有信心的人,佛陀就站在他面前!”

 

就算在这一秒钟,无数众生正在向莲师祈请,他也会清楚地知道每一位是任何祈请,确实了知谁受苦,谁快乐。他会知道每一位众生的程度在哪里,也会知道每一位众生所祈请的是什么,这祈请是否来自心底深处。他会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就像是看到镜中景象一样清晰;莲师自己曾说:“哪一位有虔诚心,我就站在他门口”,他永远陪伴着我们,像是我们的影子一般。只要我们有虔诚心,三世诸佛会随时与我们同在——这是一个承诺,这是莲师的承诺!

 

莲师是诸佛身语意的化身,特别为了末法时代的众生显现,为圆满众生的需求而化现。他的祈请与慈悲,对这样一个时代所面临的疾病、饥荒,和战争特别有效。在这个时代里,众生皆受三毒之苦,过去时代的良好特质只剩下残渣。在这个时代,不重视法教、破戒的众生比比皆是,负而影响甚大,我们必须向莲师祈请,请求他降伏所有负面力量,安抚一切痛苦。

 

在此生,我们能够亲见自己的上师,直接从上师处聆听心要指示,要有坚定的信心——我们的上师与莲师相同。向自己的上师祈请,能够更快带来加持。雨下在屋顶上,集中在排水槽;同理,向自己的上师祈请,视上师与莲师无二无别,更容易让加持力集中。

 

莲花生大士是三世诸佛的化身,他呈现许多不同面向,不论我们向哪一个面向祈请,我们的愿望皆会达成。“心愿顿成”祈请文中说明,如果我们生病,或者生命有危险,我们要向莲师长寿佛,也就是无量寿佛祈请。如果我们穷困潦倒,一切都没有了,我们向莲师财神祈请。如果我们受到自然界威胁,我们向莲师莲华金刚祈请。如果受野兽或其他攻击,要向莲师不败英雄面向祈请。如果病重,要像莲师乌金药师佛祈请。如果死亡突然来临,要向莲师无量光阿弥陀佛祈请。如果害怕中阴生,要向莲师了知三世祈请。因为莲师是诸佛的总集,所以能够呈现如此广大不同的面向。终究来说,把莲师视为诸佛的精华而祈请,我们将能达成了悟自己内在智慧本性的至高成就。如此祈请,一心专注,充满信心,毫无疑问,我们的祈请会有回应,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祈请文中,莲师曾多至十三次重复说:“祈请时,不分心,不怀疑"。

 

四、迎请智慧本尊  

 

仪轨中的下一个步骤,是要迎请莲师从他的佛土中来加持我们。如果我们有信心,相信他已经在我们头顶上,为什么还需要迎请他?以初学者的身份,我们难免还是会想到莲师仍然居住在遥远的铜色山净土;为了要去除这种怀疑,我们直接迎请他从佛土中到来。我们要相信他确实到来,融入我们头顶上观想的莲师。如果能这样,我们的观想便得到加持,这就像是一尊佛像用神圣的舍利装藏后所得到的加持,或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身体突然被赋予一颗心一样。接着,要真的认为莲师与我们同在,他的面向与精要俱在;透过这样的信念,我们的虔诚心会大量增加。

 

为了培养和维持虔诚心,为了迎请莲师,我们用的七行祈请文叫做“金刚七句”。迎请莲师有许多不同长度的祈请文,从长篇的“七章祈请文”。到中篇的“除一切道障”,以及“心愿顿成”;其中,最浓缩,也是最精华的祈请文就是“七金刚句”,也被称为“莲师七句颂”。

 

这是极为有力量的祈请文,举一个例:因为慈悲的力量,莲师显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他从阿弥陀佛的心中,以红色“啥”字显现;这个“啥”字在无量光束中下降,停留在乌仗那西北达那果夏湖中央红莲花上;接着,在一瞬间,红色的“啥”字转换成为一个八岁小孩——莲花生大士。这一切都是特别为了回应诸空行父母的热切祈请,他们用的就是“莲师七句颂”,祈请莲师在宇宙中出现。

 

再举一个例:莲师曾经居住在尊贵之地31,佛陀的圣地,那个时候,在印度金刚宝座菩提迦耶,佛教徒和外道32的班智达47正举行一场大辩论,在辩论进行中,看起来佛教徒要输。有一天晚上,佛教徒之中许多人同样梦见一位老空行母,以老太婆的身形出现,预告他们不可避免的失败。老太婆解释说,他们唯一胜利的希望就是接受他哥哥的帮助;当时,她哥哥正在印度其中一座伟大的坟场修持瑜伽术,他的名字是“金刚颅鬘力”(Dorje Thotrengtsa1)。老太婆说,如果大家能够向他热切的祈请,他将毫无疑问地会到来,击败这些邪教徒。这些佛教学者担心距离太远,“金刚颅鬘力”无法赶过来挽救辩论,而他们认为只有奇迹才能让他快速到来;空行母叫他们放心,向他们解释,对于莲师来说,时间和距离不是问题。他劝学者们,在寺庙的屋顶上作一个大荟供,然后热切地念颂“莲师七句颂”迎请莲师;如果他们如此做,她保证莲师会来。

 

第二天,佛教学者们发现他们之中许多人都作了同样的梦,他们就照空行母的指示做,而就像她所承诺的,莲师出现在空中,然后坐到他们中间,作为主要的学者,准备和邪教徒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莲师透过对经文的熟悉和自己的智慧,彻底摧毁了邪教徒的辩论。外道教徒被逼急了,回到他们巫术的本领,在这些佛教学者们身上下咒,于是,莲师到了寒林坟场。在那里,狮面空行母现身,叫莲师观想她,用七天的时间念颂她的咒语;之后,莲师以闪电雷雨降到外道教徒身上,彻底战胜他们。最终,这些外道教徒走上了佛教的道路。

 

莲师七句颂”带着极大的加持!在古代及现代的伏藏法之中,只要提到莲师,全部都含有“莲师七句颂”。莲师说:“只要有弟子虔诚地用莲师七句颂向我祈请,我将立刻从铜色山净土到来,像母亲一样,无法拒绝孩子的呼唤。”

 

祈请文一开始是“吽”字,这是诸佛心意智慧的种子字。接着,第一句是“乌金由吉奴江灿”,意思是说“在乌金净土西北边境”。乌金净土的四方有四座湖,这边所指的是西北角的湖,名叫达那果夏。“达那”在梵文中是“财富”之意,“果夏”是“宝藏”;莲师就是从这个湖中显现在这个世界上。

 

第二句是“贝玛给沙东波拉”,意思是“莲花花茎莲胚上”。在达那果夏湖上有无数五色莲花,莲师属于阿弥陀佛家族,也就是语言或莲花家族,属于红色色系;莲师就是化现在湖中央一朵红色莲花花蕊上。

 

第三句是“牙趁秋记娥竹涅”,意思是说“胜妙悉地成就尊”。莲花生大士的出生并未依赖因缘或父精母血;如前所说,他是以种子字“啥”字突然出现在红色莲花中间,他是阿弥陀佛心中纯净觉知的显现。“啥”字化成光,转换成为永远年轻的八岁孩童,气色灿烂,身上拥有佛的三十二种主要印记和八十种次要印记。当他出现时,到处都是彩虹,十方诸佛洒下如雨般的花朵,天上奏出音乐,到处能听到遍满虚空的空行父母甜美的赞美歌声。

 

第四句是“贝玛炯涅谢苏扎”,意思是“称扬圣名莲花生”。莲师是究竟的皈依对象,永不欺骗的皈依对象,在无量的佛土中,他享有“莲花生大士”的盛名。

 

第五句是“阔读康卓茫杯果”,意思是“空行眷属众环绕”。不论莲师在哪里现身,他都开示密咒乘,也就是金刚乘的法教。空行母不但听闻这些法教,也是这些法教的执持者,于是永远都有空行母众环绕在莲师身边。

 

第六句是“且寄接苏达竹记”,是一句祈请,意即“我今发心如遵行”。因为无明,我们现在无助地流浪在六道轮回的痛苦和妄念之中,唯一逃脱这个状况的方法,就是要接受密咒乘的甚深法教,然后修持。为了遣除无明,我们祈请莲师到来,给予我们加持、灌顶,以及开示,让我们跟随他走上修行道路,同样完成他所圆满的无上成就。目前我们正被淹没在苦海中,业障和负而情绪的能量让我们困在无明之中,我们必须依赖像莲师这样非凡的圣众,因为他已经脱离苦海;否则,我们无法从痛苦和混乱之中解脱出来。

 

第七句“金基拉企谢苏索”,意思是“祈请降临赐加持”。透过我们的请求,莲师会到来,赐给我们身语意的加持,让我们能够觉醒;就如同在佛像上镀金,当我们的身语意得到莲师身语意的加持,我们就更有能力来圆满无上成就。

 

祈请文最后是咒语“咕噜贝玛悉地吽”,“咕噜”在梵文中直接意思是“重量”,这个字在藏文翻译成“喇嘛”,直接的意思是“不可超越”。“重量”表示上师有着善德、功德的力量,若违背他的指示,将带来严重的后果。莲师是三世诸佛一切智慧、慈悲及事业的完整融合,是三世诸佛的精华;因为他充满无量的觉醒特质,我们称他为“咕噜”,很重,很有分量的意思。梵文中“贝玛”(藏文亦同,发音贝玛)是“莲花”的意思,指的是莲师的名字。莲师是阿弥陀佛的心意化身,他是属于五方佛中的莲花家族,亦称“语家族”,他本身也是这个佛家庭的大成就者、持明者。梵文的“悉地”,或者藏文的“娥竹”,意思是“真实的成就”。“吽”是诸佛心意的种子字,就因为莲师是诸佛的化身,所以“吽”字是特别属于莲师的种子字。所以,在祈请文的最后,当我们说“悉地吽”的时候,我们祈请莲师赐予我们所有共同和最高的成就。

 

如果用很深的虔诚心一再念颂这祈请文,毫无疑问,我们将得到加持。我们要培养不可动摇的信心,相信莲师听到我们的祈请之后,真正会从铜色山净土来到我们而前。

 

我们已经观想自己是金刚瑜伽母。在这个时候,要另外观想一位金刚瑜伽母,与我们一模一样,从天空中下来,接近我们。就跟我们一样,莲师在她头顶上,周边环绕着印度八位大成就者,莲师的二十五位西藏心意弟子,以及如云般的空行父母、喇嘛、本尊、护法等等随行在侧。金刚瑜伽母、莲师,以及所有其他的眷属众降临并融入我们——金刚瑜伽母融入金刚瑜伽母,莲师融入莲师,庞大的随从众融入庞大的随从众之中。我们以全然的信心向上看着他,心中没有任何怀疑,莲师本人就在我们头顶上,他将加持我们。

 

我们已经观想了一位莲师在我们头顶上,又迎请另一位到来,融入第一位。第一尊莲师称为“誓句尊”,从铜色山净土到来的莲师称为“智慧尊”。当智慧尊化入誓句尊时,就像是将牛奶倒入水中,二者亲密地融合在一起,已经无法分辨二者;水变得更丰富,比以前更好喝。以同样的原则,当我们迎请莲师化入另外在头顶上观想好的莲师时,我们心中要想,他的加持、慈悲和智慧更强烈而更现前。

 

第二章  积资七支

 

为了能得到莲花生大士的加持,我们应当累积功德和智慧,而累积资粮最重要以及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积资七支”。根据一般传统习俗,当我们迎接一位重要人士的时候,我们总会带给他一份代表心意的礼物,也会用身体表达敬意,比方说鞠躬;另外也会给他一把舒适的座椅,以及可口的点心饮料。同样地,并且在一种更高层次上,当我们祈请莲花生大士从他的佛土到来,也要向他献供。对佛献供有不可思议的大功德,只要对上师身体上一个细胞献出一滴油,这个功德和利益超越对诸佛献出无限供养;特别是如果能够在上师面前献供,行大礼拜,或者忏悔,功德和利益会加倍,而障碍和恶业能够更迅速地得到净化。

 

一、大礼拜

 

积资七支中,第一是大礼拜,大礼拜是专门对治傲慢的。观想自己是金刚瑜伽母,然后再观想第二位金刚瑜伽母站在自己面前,她的头顶上是莲花生大士。再来,观想从自己幻化出无量的自己,如同宇宙中灰尘一样多。接着,自己及自己所有的化身,连同宇宙所有的众生,开始向莲花生大士大礼拜,齐声念颂皈依祈请文。

 

行大礼拜时,首先要站得平衡,双手合十而微撑开,形成莲花正要绽放的形状,象征自己发菩提心。接下来,将双手置于额头的位置,心中想着“皈依诸佛之身”;在此,我们净除自己与身体有关的所有障碍和恶业。接着,将双手带到喉间,心中想着“皈依诸佛之语”;在此,我们净除所有和自己语言有关的障碍与恶业。接着,将双手带到心前,心中想着“皈依诸佛之意”;在此,我们净除一切与心意有关的障碍及恶业。透过这样的动作和念头,我们接受诸佛身、语、意的加持。

 

礼拜,是五点着地——额头、双手、双膝;当我们做大礼拜在身体着地时,要心想我们以此方式皈依五方佛,同时将五毒换成五智慧。

 

正式的大礼拜,也被称为虔诚之大礼拜,是全身手脚伸展开,扑倒在地上,这带来更大的利益及更迅速的净化;从这样的大礼拜起身时,手要沿着地板收回来,心想由己身来承担所有众生的苦。

 

我们用身体来行大礼拜,用语言来念颂七支祈请文,用心观想莲花生大士在我们面前,如云般的随从环绕着他。我们以正念来练习此三者:观想时要尽量保持清晰和准确度;念颂时要觉知到念颂的意义;大礼拜时注意到身体的平衡、体态,以及纪律。

 

大礼拜的修行有三种层面:1.在最高层面上,我们领悟到究竟本性的观点,觉醒的精华;这觉醒本身就是甚深及崇高的礼拜。2.在中级层面上,当我们观想无量众生以及无量自己的化身一起做大礼拜的同时,我们将这个举动与禅定合而为一。3.在一般的层而上,我们怀着觉知和信心做大礼拜。

 

仅仅一个大礼拜的功德,已足够让我们不断投生为王者,而投身次数之多,相当于大礼拜时身体下面灰尘数量,这是因为真实的谦虚是一扇开向一切卓越之门,而傲慢是我执心的堡垒,它完全封锁住诸佛对我们的加持,妨碍我们在修行道路上的任何进展。

 

二、献供

 

积资七支的第二支是献供,献供就是专门对治吝啬的,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外在或物质的供养,以及内在或精神上的供养。在佛坛上,我们献上水杯、花、香、油灯、香水、食物,以及象征音乐的供养,这就是七种传统物质献供。透过专注力,我们可以将一切广大显现的现象供养出去,这就是所谓“存在的手印”,这表示我们献出整个宇宙,所献出去的宇宙是十分华贵、非比寻常的。比方说。高山原本就美丽,在此全部由金银财宝及各种珍贵物质所做成;森林充满如意树;湖泊河流之中盛满无死甘露。我们不只献出这些,同时献出我们周围所见到任何悦目和美丽的东西,像是花园或公园、花、鸟,以及动物,甚至于大都市风华多变的华丽。我们将这一切献给莲花生大士,以及他周围的诸佛菩萨,由此而积累伟大的功德。

 

最特殊及有效的献供方式是“普贤如云般的献供”:观想自己为原始佛普贤王,从心中射出成千上万的灿烂光束,每一个光束上带着广大供养献给十方佛。在每一个光束的顶尖上,再观想自己化为原始佛,从他的心中再射出成千上万的光束,每一个光束上带着更广大的供养。在这些光束的每一个顶尖上,又有一个原始佛,同样地射出光束献出供养,如此辗转,直到整个广大虚空充满无量供养。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从最心底献出我们在世界上所最珍惜的,比方自己的身体、儿女、配偶、财产等等。要尽可能的献供,不论是心理或物质上的,好比说我们应当经常献出上千、上万,甚至于几十万油灯;如此做,我们在修行道路上会快速进步。

 

三、忏悔

 

第三支是忏悔,当我们觉知到广大光明法身也就是究竟境界,对于身语意上所做的一切负面行为,那些障碍我们趋向觉醒的负面行为做忏悔。

 

自从无始轮回以来,我们不断在六道轮回的大海中投生,佛以全知的智慧了知我们的每一世,但即使他要用一劫的时间来论述,也无法说明全部。在这无量生命之中,我们不断在累积负面行为的烙印:在身体上,有着杀生、抢夺,以及不当的性行为。在语言上,有着谎言、诬蔑、闲话,以及重话伤害他人。在心意上,有着嫉妒、害人之念,以及错误的见解。其他有关三门的负面行为,包含破坏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密咒乘戒律33。所谓非善德,或者负面行为,并不是像油漆一样可看得到;它比较像是一颗种子,种在意识的土壤里,或者像是一张借据,未来必须偿还的。我们一切的行为,不论黑或白,全都必然会有果报;果报的确定性及不可避免性,让我们迫切的需要净化恶业。我们永远不要认为一个非常微小的负面行为的效应,不论多小,都不可能消失在空气中,时间到了必定会结果。

 

我们负面行为的果报未必在此生成熟,但死亡时一定会成熟;同样地,当一只鸟飞在空中的时候,它的影子是隐形的,但它接近地面时,影子会突然显现。在死亡后,当我们意识停留在中阴身34,我们负面行为的力量会迫使我们往生下三道的可怕痛苦中;我们日前仍然有机会,透过忏悔的练习,净化这些负面行为及其果报。

 

负面行为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够被净化;事实上,没有任何负面行为严重到不能被净化。透过四力,我们开始净化这些负而行为:

 

第一种力量是支持的力量——为了修补负面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我们需要一个适当的忏悔对象作为支柱;在此,是以莲花生大士为对象,观想自己在他的而前,向他忏悔。

 

第二种力量是忏悔的力量——这是一种诚恳的后悔,忏悔我们的行为,我们如此想,就会生起忏悔心,“多可惜!无始轮回以来,因为我不断犯下的负面行为,会令我投生到畜生道、饿鬼道或地狱道。这所有负面行为将阻碍我达到觉醒”。

 

第三种力量是对治的力量——这也就是实际的净化方法,我们用最大的虔诚心向莲花生大士祈请,同时向他忏悔。因着我们的虔诚,从莲花生大士的心以及全身射出光芒和甘露,融入自身,将我们所有负面障蔽彻底清除。我们的身体净化了,完全没有杂质,透明如水晶,充满智慧甘露。莲花生大士对我们灿烂地微笑,说,“你所有的障蔽已经净化了!”而后他化入光,融入我们,我们就禅定在与莲花生大士心相融的状态中。

 

第四种力量是承诺的力量——在忏悔、后悔、净化所有负面行为之后,我们必须坚决地承诺,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未来也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如果不许下这样的承诺,忏悔也没有太多用处。如果我们心想“未来就算碰见同样状况,我还是没有办法克制自己,还会重蹈覆辙”,或者想“犯错没关系,因为之后可以把它净化”,这样我们的进步就很有限。在没有听闻佛法之前,我们并不了解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的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解到,所以必须坚定地承诺,在未来避免犯下同样的行为。

 

根据要义指示完成第三支的练习:观想一切由身语意所累积的负面行为,以黑色物质的形式聚集在我们的舌尖;接着,莲师从他的身体放光,光芒碰触我们的舌头,将舌尖上所有的垢染完全消灭,就如同早上的太阳光将前天晚上凝聚于草尖上的露水蒸发一样。观想一切被净化,我们领悟到法身——究竟境界——的空性与清明。这境界完全脱离二元对立,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只是因为自己的障蔽,让我们分别净与不净,于是让我们无法领悟到现象的根本空性。所以说,在所有忏悔的形式中,究竟忏悔就是在法身广大光明中的忏悔:在这里,没有主体、客体,或者行为。

 

四、随喜功德

 

第四支就是随喜功德,这是专门对治嫉妒和仇恨的。对于两种真理(二谛)所含摄的一切正面及善德的行为,我们心中要培养出一种深沉的喜悦。在相对真理(俗义谛)的层面来说,要随喜的善德包含物供、荟供,以及对僧团的献供,同时也包含绕行圣地,或者在圣地做大礼拜等。在究竟真理(胜义谛)的层面来说,是对三摩地甚深禅定的随喜;任何在相对层面的善行,必须辅之以三摩地的究竟觉性,否则效果不彰。

 

培养善行的同时不能够傲慢或自满,我们也不应该鄙视善行不合自己标准的人;永远不能想,自己的供养最伟大、最有深度,无人能相比。就算我们尽了全力完成了伟大的善行,好比持颂百万遍六字真言咒或金刚上师咒语,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做够了。我们要像一只野生牦牛一样,不管吃了多少草,还在到处寻找更多的草;同样地,不论我们累积了多少正面行为,永远应当积极地累积更多善德。如果对于自己善行有任何骄傲或期望,希望能够因此而得到名气,这会让我们的行为和供养染上污点,令它们无效。

 

他人的善行应当成为自己快乐的泉源。如果我们花很多钱,做出很大的供养,而后看到别人的供养更大,可能会心烦,心想别人所累积的功德超过自己的,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应该想,他做了这么好的供养,诚恳的希望他能够在未来做出更大的供养,同时对他的善行随喜,没有任何嫉妒心。如果能够在他人累积功德时如此诚恳随喜,心中没有任何嫉妒和执著,我们将累积同样的功德。举例而言,帕桑纳吉的国王曾经邀请佛陀以及整个僧团到皇宫来住,负责他们一个月的食宿。在同一个城市里,有一位对佛陀非常虔诚的老妇,这位老妇非常贫穷,但是见到国王如此的布施,她每天心中充满喜悦地想:“国王能够累积这么多功德,真是美妙啊!”因着自己的全知,佛陀知道老妇心中所想的,一个月结束了,当佛陀回向功德的时候,他回向给这一位虔诚的老妇,令全场所有人讶异。

 

当我们看到一位上师开示法教、利益众生、建造寺庙时,我们要随喜。如果我们看到,甚至于听说有瑜伽士隐居山中,精进地修行大圆满而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我们要随喜。如果看到有人受在家戒或出家的全戒,我们要随喜,心想:“这是绝佳的善德,他们能够如此,真是太好了!”同时许愿,希望所有众生也能够一样。

 

在培养善德的同时,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它的本质是梦幻的、本性是空的,这才是真正的正行。用这种方式涵盖两种真理,我们的善行将不受执著及攀附所束缚。

 

五、请转-法-轮

 

七支之中的第五支是请转-法-轮,这是对治无明的。在佛陀的所有事业之中,转-法-轮是最珍贵,也是最根本的。请求转-法-轮的祈请文说“请求转三乘之法-轮”,虽然祈请文之中没有,在此可以加一句“为了三种不同根器的众生”。声闻乘及缘觉乘的法教35是为了利益下根器的众生;大乘的法教是为了利益中根器的众生;密咒乘的法教是为了利益上根器的众生。我们要虔诚地请求转这三乘法-轮。

 

当佛陀在菩提树下觉醒时,他彻底了悟到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的。在觉醒之后,他感到众生因着无明的枷锁,而无法体会,因此他说“我找到如甘露般的法,甚深、祥和、无造作、光明、无始,但如果将这份了悟向他人传授,他们是无法体会的”。他在甚深三摩地中停留了三周,感到传法给他人是无意义的,但天道的众生看到释迦牟尼已经证悟,如果不说服他向众生说法,众生就无法得到利益。于是,帝释天向佛陀献出右旋海螺,婆罗门供出千辐金轮,他们一起请求佛陀出三摩地,转-法-轮;佛陀接受他们的请求,透过这样的请求,帝释天和婆罗门累积了无量功德。

 

同样地,我们请求转-法-轮,随喜上师开示,也能够累积很多功德,因为透过这些,众生能够被指引走上佛法的道路,永远摧毁无明。我们要观想从自己化出各种不同众生,王者、菩萨、天神,以及一般众生,每一位都在向上师供出海螺、金轮,以及其他珍贵宝物,请求上师为众生转-法-轮。

 

六、请求上师住世

 

七支之中的第六支是请求上师留住于世上,祈请文说:“请求上师在轮回未空之际,为利益众生而长久住世,勿入涅槃,直到众生完全脱离轮回为止”。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佛,没有心灵导师和道上的伙伴,空有一个暇满人身,也只能投入轮回的事业和诡计中。我们所有时间将花在保护亲人、征服敌人,努力累积财富、名誉和权力,这是没有利益的。我们无法了解下三道的苦,以及苦之因,无法了解我们将面临无数未来世的枷锁,无法知道此生该努力培养什么,该努力避免什么。所以,我们要观想自己是在家弟子纯陀(纯陀曾经祈请释迦牟尼佛停留世上,结果释迦牟尼佛的生命延续了三个月),我们要祈请,愿上师们长留世上,直到众生完全脱离轮回为止。

 

七、回向功德

 

七支之中的最后一支是回向功德:“回向三世所累积的一切功德,愿达成伟大的觉醒”。我们将所有透过前六支修行所累积的功德,所有过去以及未来一切善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时,我们祈请:“以此功德,愿无量众生奠下觉醒的基础;愿一切众生经由此功德,得以由下三道中解放出来,走向解脱之路”。要尽量用最广大的胸怀做回向,这很重要,这样我们能效法原始佛和文殊菩萨等伟大的菩萨,他们回向功德时是为所有众生的利益。回向时不应当有任何私心,希望得到任何回报,不要认为有行动者、行动,以及行动的对象;尽可能从这样的观念中解脱出来,要了解,这三者只不过是空的概念而已。

 

如果我们修持前行法,最正规的做法就是大礼拜和上师相应法同时进行,同时念颂七支祈请文,这是因为大礼拜、献曼达,和忏悔如果能针对自己上师时,是更有效的修持。对自己上师做一次大礼拜的力量,远超过对十方诸佛菩萨做十万次大礼拜,这就是为什么七支献供要直接针对自己的上师。这样能够消除我们所有的障碍,自己也能够快速得到上师的加持,让我们能快速完成智慧与功德的累积。如果我们把雨水收集到一个大漏斗中,很快能够装满一大桶水;同样地,如果集中一切力量献给上师,我们的进步会很迅速。

 

每一次修行都要封上封印,将所累积的任何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利益他们走向解脱。回向的任何功德永远不会失去,就像放在大海中的水滴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功德如果没有回向,只能产生暂时的效果,像水滴放在炙热的石头上,立刻会蒸发。

 

第三章  虔诚心与祈请

 

上师相应法是一个善巧方式,让我们培养强烈的虔诚心,这种虔诚心使我们不需费力就能将自己上师视为佛陀本人。最开始,这样的虔诚心可能不是很自然,所以我们要用许多不同的技巧来帮助自己;最主要,我们随时要想起上师一切的功德,尤其是他对我们的慈悲。我们要不断地在心中培养对上师的信心和感恩,渐渐地,只要听到上师的名字,或是想起他一下,将能停止我们一般的觉受,很容易地,我们会把他视为佛陀本人。

 

我们用以下的祈请文来表示对莲师的虔诚心:

 

莲师,敬请谛听!

您乃诸佛慈悲与加持之总集,

您乃诸佛最灿烂之化身,

您乃众生唯一之护持,众生之主!

毫不迟疑献上我一切财产、身体、心、肺、胸等,

全然献予您;

直至证悟,无论苦乐,珍贵莲师,悉知一切。

除您无他可冀望,我今全心交付您!

 

【在此念颂金刚上师心咒三百遍】

 

为什么要向莲师祈请?为什么要依靠他?世间凡人通常依靠最有权势的人,所以在此我们依靠莲师——他是十方无量佛土所有佛菩萨的总和,为了利益众生,在他身上汇集了诸佛菩萨所有的功德、能力和力量。在这宇宙中,他完全成就了密咒乘一切法教。在这样的末法时代,众生身上有着非常多的负面情绪与烦恼,因此我们要转向莲师,依靠他。这个时代中,充满饥荒、疾病和战争,就算将心转向法的少数众生,也会面对可怕的障碍,阻挡他们在修行道路上的进步,阻止他们达成究竟目标。

 

莲师以全知的智慧预见这一切,而因着他无量的慈悲心,他为这个时代的众生提供有效的方法。由于他具有独特的能力来帮助我们,我们可以用不动摇的信心来依赖他,莲师自己说过:“任何对我修禅定的人,就是对诸佛修禅定;任何见到我的人,就是见到诸佛。我是所有“善逝”的总集”。

 

从外在意义来说,莲师的身就是“僧”,莲师的语就是“法”,莲师的心意就是“佛”。内在意义上,莲师的身是“上师”,莲师的语是“本尊”,莲师的心意是“空行”。从密意上也就是三身来说,他以莲花生大士的身形化现,这是化身;他的语是大悲观世音菩萨,这是报身;他的心意是无量光阿弥陀佛,这是法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莲师是诸佛的精华,而我们也清晰地看见他广大的佛行事业。像我们这样无明的众生,莲师赐予我们珍贵的法教,让我们明白在修行道上应如何取舍,这将可以引领我们直到解脱。

 

莲师无止尽地转法-轮,从语上来说,莲师是一切法的根源,宇宙间无量的密续与密法,没有一个是他不娴熟的。

 

目前住于南瞻部洲48的众生,无缘面见莲师;虽然他不再以凡夫所能看到的化身显现,但在他所有的法教中,莲师都存在。为了未来的众生,莲师保存这些法教,同时为了确保法教的力量及鲜活,他将法教传给最亲密的弟子,然后以“伏藏”的方式来隐藏。当弟子们陆续转世时,他们会从岩石、湖泊、虚空及自己的心意中,将莲师所隐藏的各种宝藏再度寻获。当这些伏藏在最有利的时间被寻获,就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因长期的代代相传而被扭曲,因此我们称伏藏传承为“短传承”。

 

如果我们正确的修行,以虔诚及真心来修行,毫无疑问地,我们能达到一般及无上的成就。这些法教及修行机会,就像一个大都市中所罗列的林林总总,就看我们是否要用它们。

 

向莲师热诚祈请,将可封闭投生下三道的门,同时可以让我们坚定地走在脱离轮回的道路上,最终可以让我们达到证悟。因此,上师荣耀的金刚持,是一切加持的根本,一切经由他而得以成就。

 

从原始佛普贤王到我们自己,甚深的法教,经由觉醒者未曾中断地传承延续下来;根据不同层次的众生,传递的方法有三种:1.最高层次是心传心,由原始佛普贤王传给五方佛;2.中等层次是持明者的传承,这是象征指示或只字片言的传承;3.第三种层次则是口耳传承,这是针对像我们这样的众生。莲师自身接受并传递这三种传承,由于他具足诸佛完全的智慧、慈悲及能力,他对智慧心的传承完全娴熟。

 

在这个宇宙中化身为金刚智的持有者,莲师游遍所有圣地,从所有伟大的上师处接受法教,包括印度的八大持明者;特别是从吉祥狮子处接受了“觉性开展”的灌顶,他可以经由指示或只字片言,接受并了悟这所有的法教,因此莲师是象征传承的持有者。无需训练或学习,莲师能够精通密咒乘中各类密续的所有不同意义,因此他持有完整的口耳传承。游遍所有的佛土,莲师接受诸佛的法教。

 

莲师同时也具足了三根本,我们已了解到他持有三种传承:1.他是上师,也就是加持的根本;2.他是本尊,也就是成就的根本;3.他同时是空行,就是事业的根本。

 

除此之外,诸佛的身、语、意、事业、功德等坛城完整地集于莲师。在方面来说,他是忿怒文殊;在方面来说,他是密集金刚;在心方面来说,他是真实嘿噜嘎;在事业上来说,他是金刚普巴49。莲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化现为一百零八位寂静及忿怒的本尊,展现出整个坛城,他也能够集聚无量本尊并融入自身。他是阿弥陀佛,他是无量寿佛,他是观世音菩萨,他是圣度母,他是金刚萨埵,他是千佛,他是八大化身,他是二十五弟子,他是八十四大成就者,他是八大法流的上师,他是我们自己的根本上师。以莲师的能力及事业,仅只对他修禅定,我们就可以得到全然的证悟。

 

护法及空行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而莲师是他们最至高无上的统领。在整个三处36中,仅是他的名号就能令勇父及空行将如海般广大的密咒乘之密续献给他。在他的指令下,勇父及空行会清除修行道上的障碍,令我们得以迅速进步。

 

他不会将自己的奇妙功德内隐,他持续涌现的慈悲就是诸佛的慈悲,而他救助众生的能力亦与诸佛等同。在此衰败的年代中,除了原始即圆满的衰退痕迹外,一切都未遗留下。当本尊、圣众,及一切法的加持似乎都在消失时,莲师的加持却较以往更灿烂;他无止尽的慈悲事业,在此黑暗的时代中,不但未曾减弱,事实上更快速而确定。

 

因为一切众生都向他皈依,所以我们说他是众生的护主。受到烦恼情绪干扰及累积业力的众生,当他们将心转向莲师时,将得到他的慈悲及加持。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将自己最珍贵的一切献给莲师,我们的身体、所爱的人、所拥有的物质,以及最深刻的存有,没有丝毫犹豫地献给他。在完全没有任何第二念之下来做此献供,完全断然地供出一切,就像丢石头入水中一样。就算我们能够将整个宇宙中的黄金都供养出来,仍应当觉得不足够;无论我们的供养有多广大,没有一种供养足以偿还莲师的慈爱。

 

从此刻起,直至我们达到像莲师那样的成就,我们在修行道上所发生的一切正面事情,一切的征兆及领悟,一切过患的净化,一切健康、财富及长寿的利益,都是因为莲师的慈爱。我们所经验的一切好事,都应该无条件地献给上师,毫无任何执著。一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情境,不论是疾病、财物损失、尖锐的批评、或是冤狱等,我们也应归功于上师的慈爱,因为经由自己的不幸,可以净除所累积的恶业。我们永远不要想:“我已经向莲师做了这么多的祈请,我已经如此密集的修行,这些事情怎么还会发生在我的身上?”透过视自己的痛苦为承担众生的痛苦,我们能够将自己的苦转为修行之道。

 

我们必须了解,从此刻起,无论所经验的是好或坏,都在莲师的手中。不论自己是徜徉于诸净土,啜饮着诸佛菩萨的法教,或是徘徊于轮回的无尽痛苦中,我们应该想:“莲师,您知道一切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在您的手中。”

 

如果我们可以对莲师建立出这种程度的信心,那么莲师就会像大地一般,永远支持我们;从这种全然的信心,一切的功德及利益自然生起。没有障碍可以障蔽我们,我们将免于疾病和痛苦,享有长寿,而且一切所愿皆能实现。然而,这些只是次要的加持,更重要的是这种信心将可带来体验及证量,可以让我们达到印度伟大持明者,以及在西藏莲师二十五弟子的同等证量,这些才是主要的加持。

 

心中想着这一切,然后我们应该热诚地祈请:

 

除您外,无其他冀望之对象!

在此末法时期,一切众生陷于痛苦深渊,

请护持彼等众生,伟大之上师!

具足悲智及加持,祈请赐予四灌顶。

您具足慈悲,祈请增强我之领悟;

您具足能力,祈请净除我之二障;

您乃我希望之所托,祈请置我于觉醒之道。

愿诸佛加持由您入我心续。

此刻全心向您祈请!

您以全知之智,知我生于末法世,

此中充满疾病、争斗,众生粗暴、骄傲而自大,

怠惰于佛法修行,所追寻皆有害。

此时贪、嗔、痴、疾病、饥荒、战争持续增长,

一切皆因己之业果报。

有如疯汉欢喜入火焰,

我等亦欢喜累积未来受苦之种子。

有如无指引之盲人,亦如无人照顾之疯汉,

我等全然陷入苦痛沼泽中而不自知。

莲师,护持我勿在此低等荒野中漫无目的流荡。

请授予我您身、语、意之金刚智,

请赐我四灌顶,令我了悟大圆满之甚深含义。

经由您之慈悲,愿我领悟得增长,

愿我内在自然境界之智慧得以引燃37。

 

【此时请持颂莲师心咒三百遍】

 

当我们证悟时,蒙蔽我们心的烦恼障(负面情绪)及所知障(对相对及究竟知识的障蔽)将消失。我们应以全然的信心祈请莲师快速加持我们,而且将大圆满的意义揭露给我们。

 

由心底深处向您祈请,

此非仅口说,

请您加持我,

愿诸愿望皆实现。

 

在做这个祈请时,我们应当想:“莲师,这并不只是口说而已,我并不是为了乞求您在此生及中阴时的护佑而称赞您,由我生命的核心向您祈请,由我的骨髓向您祈请;除您外没有任何念头,除您外没有其他的记忆,我要像石头丢入水中一般消融于您,我无法忍受与您的分离。”

 

以这样的方式,我们的心整个充满了上师,一切负面的念头,不论多粗糙或多负面,都全部被调伏,然后在想着上师的念头当下时消失。我们应当以全部的能量及强烈度来祈请,直到这类加持被我们所经验。倘若我们真正能建立这样的虔诚心,莲师就会像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永远有着大爱。当这个母亲想给她的孩子任何东西时,她永远不会想“哦,这对他来说太好了!”她会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应该在向莲师祈请时想:“请赐予我您的慈悲,将我从此生及未来世的痛苦中救出;请引领我至上道,助我达到究竟的觉醒。”

 

【心中充满着信心,再次持颂金刚上师心咒,尽己之力持颂至少四百遍】

 

一、金刚上师心咒

 

为什么持咒这么重要,而咒语又是什么?我们观想自己是本尊,所处的环境是净土,这是为了净化我们对形色的不净觉受;持颂咒语则是净化我们对声音的不净觉受。“咒”这个字在梵文中代表“心的护持”,因为当我们持咒时,我们就保护心令它不落入凡夫妄念中。

 

与莲师关系最亲密的咒语就是金刚上师心咒:

 

嗡阿吽班渣咕噜 贝玛 悉地吽

 

这个咒语是莲师的命及心与精华,事实上这是莲师化身为声音。

 

 

第一个字母“嗡”,指的是诸佛的身。虽然莲师是遍满五方佛之主,“嗡”在此特别是指向阿弥陀佛,他代表莲花部的法身。

 

 

第二个字母“阿”,指的是诸佛的语,在此特别指向大悲观世音菩萨,他代表莲花部的报身;由“阿”字化现出八万四千法门。

 

 

第三个字“吽”,指的是诸佛的心意或智慧,在此化现为莲花生大士,也就代表莲花部的化身。事实上,莲师是三身全然合一,这从咒语开头的三个字已显示出。

 

班渣咕噜

 

接下来是“班渣咕噜”,“班渣”是梵文,指的是钻石(藏文为多杰,即石中之王),是自然物质中最殊胜的。钻石非常坚硬,没有东西可以切穿它,而因为这分坚硬的特质,让它可以切穿任何东西。同样地,莲师身语意不变之智慧本性,不会受到妄念及烦恼所伤,而他的身、语、意及智慧无需费力,即可消除由负面情绪及行为的业报所造成的蔽障及妄念。因此,我们可以了解班渣咕噜(或藏文的多杰喇嘛),意指一位已达金刚乘修行道路上究竟目标的伟大成就者。简而言之,班渣指的是终极的娴熟,或了悟三身的不可分割性。

 

正如我们前而所提及,“咕噜”在藏文中直译的意思是“重”,意指上师因充满善的功德而重。因为莲师的身、语、意拥有与诸佛相同的无量功德,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一个巨大的宝物柜,其中装满了珍贵的东西,满到要溢出来,这样一个柜子是颇贵重的,这也就是“因充满善的功德而重”,就像金子是既贵且重。咕噜是众生中最贵重的,因为他不可思议及无欺诳的特质。咕噜在藏文中称为喇嘛,它的含义是指其优异性超越或高于一切。举例而言,在皈依三宝、三根本或三身时,或是持颂诸佛名号,我们总以“喇嘛”

 

做开头,这意谓着以下紧接的是无法也不能被超越的。

 

我们称自己的老师为喇嘛,因为有幸在此生遇见他,并聆听上师的开示,我们以最大的虔诚心恒时忆念他,因此我们能永远超越负面情绪,不受各种业及轮回障蔽所困。

 

从莲师在西北隅邬仗那现身,直到他去东南州罗刹国,莲师化现及传授经教及密续的所有法教,但他主要是宣说金刚乘的法教;经由此,我们可以在一生中达到一般及最高的成就,我们称之为多杰喇嘛或金刚上师。莲师是为了传授金刚乘而来到我们的世界。当佛陀在印度转-法-轮时,因为众生的根器及需要,他并未广传金刚乘。

 

在佛陀将入涅槃时,三大护主,文殊、观音及金刚手到佛陀面前说,“请转金刚乘法-轮,以此利益雪域的众生”,然后他们请求佛陀继续住世以圆满他们的愿望。佛陀回答说,在他入灭后,另一位伟大的化身将会出现,为了弘扬甚深法教,他将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诞生;三大护主,特别是观世音菩萨将要护持在西藏的弘法。佛陀以这样的方式预告了莲花生大士的降临。

 

根据一般的历史,佛陀未曾开示及宣说秘密金刚乘,然而在他入灭时,五位佛陀的伟大弟子聚集在焰铁山,经由神通力,他们觉知佛陀正在入灭。这五位弟子是殊胜的持明者,他们分别来自天道、罗刹、雅刹、龙族及人道,他们悲叹地说,“现在老师已不在世上,谁来驱除无明的晦暗?谁能指引我们该修什么以及该舍什么?”为了回应他们的深刻悲伤及热诚祈请,金刚萨埵由诸佛心中化现为金刚手,金刚手开示并解释密咒乘给他们。不久之后,玛哈瑜伽的法教以大幻化网十八部密续的形式,由虚空中落入印渣菩提国王宫殿的屋顶上;阿努瑜伽的法教化现在辛哈拉的大地上;大圆满传承第一位人道的老师喜金刚,开示及阐扬阿底瑜伽的修行。这三大智慧续流都进入到莲师如海般广大的法教中。虽然莲师深谙并精通经教,但他的开示主要是秘密金刚乘的修行道。

 

贝玛

 

“贝玛”在梵文中是指莲花,藏文的发音是贝玛。五方佛38分别是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及事业部。因为莲花生大士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属于莲花部,他的名字就是贝玛,所以在咒语中我们称他为“班渣咕噜贝玛”。

 

悉地吽

 

在咒语结束时我们说“悉地吽”,悉地指的是“一般”及“无上”这两种成就,吽这个字是祈请莲师赐予我们这两种成就。一般或世俗成就指的是免于疾病及拥有所有的福报资粮等,无上成就指的是达到莲师等级的证量。简而言之,这个咒语就是“您,金刚上师,由莲花中生起,请赐予我一般及无上的成就”。

 

金刚上师咒共有十二个字母,依着我们目前的不净及迷惑,这些字母相当于十二缘起,也就是从无明起一直到投生,我们就是这样在轮回中流转。当这些缘起及因素被净化后,它们相当于佛陀教法的十二支39。莲师心咒这十二个字母,是所有上师、本尊及空行心咒的浓缩咒语。

 

莲师与他的咒语是不相离的,当我们持颂咒语时,也包含了他的名号,这就像我们一直重复呼唤某人,而他决不会不同应。如果我们专心一意的祈请,毫无疑问地,莲师一定会慈悲地加持我们。

 

我们应该以全生命来持颂这个咒语,不要虚伪、分心或只是机械化的念颂。如果我们念了金刚上师心咒几百次或几千次,也不应该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事实上,咒语的念颂不应中断,应该像一条持续流动的河流,而且与自己的呼吸合一。当我们持颂咒语时,应同时观想从莲师处接受了四种灌顶。

 

没有任何持颂比莲师的咒语更高。以不动摇的虔诚心忆起莲师,在此念颂中,我们应尽全力地修持。在每一节修行结束时,观想一切众生转入光中,迅速向上融入莲师心中。在念颂铜色山净土祈请文时,我们应热诚的祈请所有众生都往生到铜色山净土。

 

二、接受四种灌顶

 

我们已经学习如何观想自己是金刚瑜伽母,顶上坐着莲师,也学了如何从净土迎请智慧本尊,以及本尊如何融入自身。

 

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经由供养七支祈请累积功德,以及在持颂金刚上师心咒时,各种生起信心及虔诚心的方法。结束时,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从莲师以及他的伟大眷属众那儿接受四种灌顶。

 

“灌顶”这个字在梵文中代表剥离以及灌入,灌顶就是将无明的面纱撕开或剥离,然后将上师身、语、意的加持灌入我们自身。我们称它为灌顶,因为经由它授权我们做特定的心灵修行,最终可以证悟,所以灌顶是一项许可,也是一种加持。未经灌顶的修行,就像要从沙子中炸出油一样。我们必须先从一位具格的上师处接受灌顶,再经由上师相应法反复增强。

 

要接受四种灌顶,我们必须对莲师有着强烈及渴求的虔诚心,而莲师将以大悲及慈爱的智慧心来回应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龙钦宁体传承中对诸佛及上师们的祈请文包含进来;祈请文的开始是“唉玛火!无量遍满诸佛土……”在龙钦宁体较长的上师相应法仪轨中,可以找到这个祈请文。在这个祈请文的最后,所有的本尊、空行、勇父、护法、圣众等眷属都化光融入莲师;接着,在比之前更灿烂及耀眼的加持火焰中,莲师成为诸佛至高之总集。现在,我们要从莲师处接受灌顶。

 

在莲师的双眉间,前额中央,我们观想白色的“嗡”字,嗡字像一个水晶般,照耀出非常灿烂的白光;我们观想自己是金刚瑜伽母,在我们的前额有一个“嗡”字,灿烂的白光由此“嗡”字进入我们全身,经过所有微细的脉,净化一切身的负面行为。

 

我们的身上有三脉,中脉以及左右两脉,这三脉是由脐下经由五轮一直通到顶轮。在前额是大乐轮,喉间是受用轮,心间是法-轮(现象轮),脐间是变化轮,密处是护乐轮。从这些轮中,许多微细的脉,像轮子的辐条一样向旁辐射出去。在我们目前的迷惑及蔽障中,业的能量(气)也就是将我们束缚在轮回中的气,就游走于这些脉中;为了让我们脱离迷惑,必须净化这些能量,将它们转化为智慧的能量。

 

当我们接受加持,从莲师前额放光流入我们的前额,在这些脉中的所有不净都被洗净,同时我们接受了莲师金刚身的加持。

 

四种灌顶的第一灌是“瓶灌顶”,一般在上师给予灌顶时,我们观想主尊及整个坛城都在灌顶仪式所用的宝瓶中,坛城融入甘露,充满整个宝瓶,我们从宝瓶中接受加持。在这里,我们透过光入前额,重新得到第一灌。经由此,授权我们可以做各种生起次第的禅定、仪轨以及观想,像是寂静及忿怒本尊的生起次第。经由这样的加持,在我们心中种下成熟为持明者的种子;持明者的意思是指心已成熟为智慧。虽然身体依然是一个五大的皮囊,但已准备好临终时融入智慧身;从五道的观点来看,这是与资粮道及加行道相关联。接受了第一灌,奠下了成就化身的必要善缘。

 

接下来,从莲师的喉间,我们观想红色的“阿”字,灿烂的光芒由此射出,就像是从一颗闪亮、灿烂的红宝石所射出的光芒;光入我们的喉间,进入我们所观想的“阿”字。这道红光涌入我们的身体,遍满并清净我们的脉,清净了我们在语上一切的恶行,譬如谎言、谣言、闲话以及谩骂等,也清净了负面语言所依存的业风,同时我们得到莲师金刚语的加持。接受了第二灌,或称“秘密灌顶”,通常是上师由充满甘露的头骨中赐予此无死之甘露。第二灌授权我们持颂各种咒语,同时也种下成就“寿命自在持明者”的种子。第二灌能令身心转为智慧,同时也奠下成就报身的善缘。

 

接着,从莲师的心中观想种了字“吽”,像秋天里蔚蓝天空的湛蓝色,射出灿烂的光芒,融入我们心中的“吽”字。再一次,光芒遍满我们的身体,同时遍及我们全身所有的脉,清净了三种负面的心意,嫉妒、恶意、邪见,同时也净化了支撑心意的红、白明点。此时,我们得到莲师金刚意的加持,也得到第三灌,或称“智慧灌顶”。通常在接受第三灌时,我们观想坛城所有的本尊放出无量光明,融入我们全身。这令我们得以领悟大乐的智慧,达到法身的阶段,成为大手印持明者。当莲师传授金刚普巴的灌顶给弟子时,他在坛城的中央化现为金刚普巴。这样一种化现为无量智慧本尊的能力,就是这个层次持明者的特征或果报,被称为“大手印”是因为手印代表“化现”。

 

现在第二个蓝色的吽字由莲师心中的吽字射出,像一颗流星,穿入我们心中,与我们的心意相融,我们全身充满了光,这完全清除了我们身语意上一切障蔽觉醒的微细烦恼,同时也清净了烦恼的迷惑基础,也就是本始基。在梵文中称为“阿赖耶”,事实上是一切习性的储藏处,也是所有正面及负面业力的储藏所。在两种障蔽中,这个灌顶清除妨碍究竟知识或直观的障蔽;这层面纱的障蔽是来自西藏人所称的三轮概念,也就是主体(能)、行动、客体(所)。经由此灌顶,我们同时得到莲师身、语、意合一的加持。

 

第四灌或称“文字灌顶”,就是指出一切现象的自然状态;经由此灌顶,我们就成为修行大圆满的适当容器,我们的内在也种下了“任运天成持明者”的种子,这令五身40得以任运天成,也就是莲师本身的证量层次。这是究竟的佛境,三身的不可分割,或是法界体性身,此时我们的身语意与莲师的身语意合成一味而无分别,然后安住在于此一味的平静中,继续持颂咒语,这是称为“亲见究竟上师真实面目”。如果我们因此了悟自心即是法身,这就等同从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处接受灌顶一样。

 

在上师相应法中有五个层次的意义:1.外在意义上是累积功德,这包含在前方虚空中观想上师及其眷属众,心中想着所有本尊圣众都只是上师智慧心的展现,然后向他们皈依、发菩提心及做七支献供。2.内在意义上是净化自己的觉受,这包含了观想上师在头顶,然后接受他的加持。3.在密意上,是令自己的智慧刹那现起,这就是观想上师在自己心中。4.最秘密的意义上,就是认识到本尊就是自己,这就是观想自己为本尊,了悟到自己身语意从未与上师的身语意分离过,而自己现起为本尊。5.究竟的意义上,也就是究竟空广而不受概念及条件之限,然后无勤(不需用功)安住于此不可思议的光明智慧中。

 

三、临终时的转化

 

在四灌顶之后,而在结束修行前,我们念以下的祈请文:

 

此生面临终了时,

我乃金刚瑜伽母,

转为灿然光明圈,

得与莲师无二融;

愿己成佛大乐境,

自显殊胜阿亚山,

无二化现之佛土。

 

这指的是临终时刻,此生的一切现象及觉受都消失了,而下一世的现象及觉受正要开始。在不自觉的情形下落入死神之手,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在未来是否不会遭遇大的痛苦,因此我们应热切地向莲师祈请:

 

莲师,在此临终时刻,

请以大悲眷顾我;

若您无法持续地关爱,

我将无法由轮回迷惑中解脱。

 

在我们向莲师虔心热烈祈请时,仍然观想,自己是金刚瑜伽母,这时莲师以大爱的眼神看向我们,同时面带微笑。从莲师的心中化现出温暖的红光,就像旭同般,充满大乐慈悲的加持,融入我们自己的心。这道光芒,就像邀请及引领我们去殊胜铜色山的使者,我们融入光中,然后从头顶及脚底逐渐消融至自己的心中,然后成为一颗灿烂的小红光圈,接着射上虚空。这个红色的光球,就像我们虔诚心的精华,向上跳跃进入虚空并融入上师的心,而莲师自身就像彩虹般消失于虚空,融入光中而究竟的广大合一。然后,我们安住于无二的状态中,在上师心与己心无区别下安住。如果可能,我们应住于此自然的纯朴中,不追逐念头也不压抑念头。在所有上师相应法的结尾中,这是最高的,也是临终修行“颇瓦”,也就是转识的修行中最深及精要的。如果我们突然或毫无预警的面临死亡,应当清晰地观想自己上师的心,而我们的心与上师的心相融。

 

这是上师相应法的圆满次第,接着,我们念颂最后一段祈祷文:

 

由心底深处向您祈请,

非只口说;

由您心中的广地赐予加持,

令我一切心愿得以圆满。

 

莲师的心和我们自己的心合而为一,我们在乐空无造作的状态中安住片刻,这也是自然纯朴的上师心。

 

当我们从这样的状态中起座,应觉知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一切声音为咒语,而一切念头都是智慧的化现。接着,我们以大爱及慈悲,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将此修行中的了悟带入一切自己的事业中。我们可以用龙钦宁体前行法长轨中的回向文。

 

一般说来,任何时刻我们都应一再为所有众生做广大的祈请:

 

愿上师们长久住世遍传佛法

愿我能利益无量众生及法教

 

在入睡时应思维“愿一切众生达到究竟境界”;醒来时应想“愿一切众生在证悟状态中觉醒”;在起休时应想“愿一切众生得佛身”;在穿衣服时应想“愿一切众生虚心及知耻”;在点火时应想“愿一切众生燃尽烦恼之木”;吃饭时应想“愿一切众生食用三摩地的食物”;开门时想“愿一切众生开启解脱之门”;关门时想“愿一切众生关闭下三道之门”;出外时想“愿我踏上解脱众生的道路”;上坡时想“愿我引领一切众生前往上道”;下坡时想“愿我引领众生离开下道”;见到快乐时想“愿一切众生达到成佛的快乐”;见到痛苦时想“愿一切众生的痛苦得以抚平”。据说,我们对众生未来的利益,全赖我们在修行道上祈请的程度来决定。

 

在这所有的祈请文中,有一篇是由龙钦巴尊者所写的:

 

生生世世,无论出生于何处,

愿得上道七功德;

出生得遇佛法,具足闲暇修正法,

令上师欢喜,愿日夜修法;

对法了悟且达其根本目的,

在该世愿渡脱生死之海;

弘扬正法于世间,

愿永不倦怠于利他成就;

经由无偏利他之巨浪,

愿一切众生同登佛境。

 

在修行的时候以大愿伴随回向是非常重要的。

 

卷二、将修行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谈到“佛法修行者”一词,我们指的是一个人,能够面对任何状况,不论好坏,甚至能够把最坏的经验拿来当催化剂,帮助他在修行道路上进步。人生的遭遇应当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待修行、经验和领悟,我们应当了解,所有遭遇,不论正面或负面,都是修行道上的开示。

 

不论是好的和坏的经验,都可能使障碍生起,这些障碍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意,或者征服我们。我们要像大地一样,不去分辨好坏、有利或不利,而同样地养育所有众生;很单纯地,大地就在那里。当修行者面对困境,应当运用这种困境作为加强修行的机会,这就像是强风不但无法吹灭大火,反而会加强火苗,让火烧得更旺盛。

 

如果我们面临不幸,像是碰到不良影响,被人辱骂或批评,甚至被丢到牢里,我们不应当想“我一直都在向三宝祈请;我不应得到这样的待遇”;我们要了解,所有这一类的困难都是因为在过去世不断伤害他人的结果。我们要忍受这种苦难,心想:“愿其他所有众生,因着他们过去世累积一切恶业所带来的痛苦,透过我的遭遇,集中在我身上,并在我身上耗尽”;要永远了解,困难的状况其实是莲花生大士善巧方法的示现,以此方法给我们机会净化自己的负面业力。

 

于是,我们要快乐地接受任何痛苦或批评,心想:“这是因着上师伟大慈悲才降临我身上的”。举例说,有许多……人,过去二十五年在……被囚禁,权力被剥夺,日子极为困难,但他们能对上师有着伟大的虔诚心,对佛法修行的热诚从未动摇,极度受苦的经验反而把他们的心转向法,同时加强他们修行的决心。

 

如果碰到幸运的状况,我们永远不应当执著,反而将它们视为梦或幻影。如果得到财富,住在美丽的大房子中,不应该认为自己重要或伟大;我们更不应该囤积财富,或者想要住得更华丽,也不应当在乎名利。事实上我们应当了解,任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运都是因为上师的慈悲。当我们获得任何财富,或成就某些伟大的事情,永远不能忘记,这个世界上一切无常——经文中说:“所生的必死,所聚集的必散,所累积的必耗尽,所有高的将会被拉低”。

 

遇到顺境,应当心想:“愿自己现在所有的财富能够分配给一切众生,愿自己所有现在的财富能够供养给莲花生大士,愿自己衣食温饱就能满足”。事实上,要维持自己是很容易的,只需要足够蔽体的衣服免被风吹雨打,也不需要过多的食物就可以了。就像过去的圣人一样,我们若有机会到山洞中或独自闭关的地方居住,应当感到满足。

 

所有过去伟大的圣人都曾住在山洞中,与野兽为伴,这是因为他们能从心底深处转向佛法。他们放下一切,以流浪的苦行方式来修行,这样一位出离者的心充满了法,法的念头引领他到岩洞中独居,而死亡的念头持续激励着他的精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学习这样的心态。

 

如此一来,我们甚至可以防范将顺境变成为自己修行的障碍;否则,有些佛法修行者得到一些名声,就开始认为自己是老师或喇嘛,这样的想法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吃好的,穿贵的,以及有更大的名声等。当情境真的如此时,执著及我慢就加强,而完全忘了修行的原始动机,这是行不通的;视有利的情境如梦如幻,可以避免此类过失而加强我们的修行。

 

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看待自己修行状态的改变:如果修行本身遭遇困难,比如说昏沉、念头狂野,以及观想不清等,我们应利用这个机会来培养纯净的觉受;也就是说,不以一般凡夫的觉受来看待自己的环境及其中的有情众生,而将他们视为铜色山净土,其中住满了空行及勇父。同时也代表着,一切显现就是莲师,一切声音是莲师的心咒,而一切的念头都是莲师智慧的化现。

 

当我们在修行中很幸运地有着清晰的觉知,以及好的修行体验,我们不应该想“啊!我变成很高的修行者,我应当成为一位老师!”我们毋须太重视它,而在清新生动的当下觉知中歇息,没有目的也没有执著。

 

简而言之,无论我们得到的是财富、名声、食物、衣服或心灵体验,我们内心中都不应该生起执著及攀附。如果有这样的感受时,我们应静静地安坐,然后吐出三浊气,同时想着贪、嗔、痴伴随着浊气被驱离,然后忆起这些暂时性的成就是如何的无意义及快速消逝。

 

过去佛陀出生在印度,修行而后开悟,在许多地方他转动法-轮,令数以千计的阿罗汉得以了悟,这些圣者可以在空中游走并示现许多神通。今天,这些不可思议的事迹除地名外,未留下任何踪迹。稍后,佛法传到西藏,迅速地生根并被弘扬,因此产生许多伟大的圣者,而他们又将伟大的法教传承下去。今天所有这些伟大的圣人都到了净土,而不曾留下任何痕迹。忆起这些,我们必须领悟,无论我们得到或达到的是什么,都非实质或实在的。我们永远不应渴求世间事物或法上的成就,而应当在全然无执著的状态中安住。

 

偶尔,我们在现实中或在梦境中遇见狂野精怪或麻烦制造者,受到他们暴力的影响及接受到负面能量。如果这类情境发生,就算在梦境中,我们不应想要去消灭这些精怪,而应当省思这些障碍的制造者,过去世曾经是我们的父母。虽然父母曾经照料养育过我们,但现在却要伤害我们,这必然是自己过去世的负面行为所造成,我们应该对他们生起大的悲悯心。

 

如果他们看起来是要伤害我们,我们应该将此诠释为一个将自己蔽障清净的机会。如果我们能将一切逆境视为自己上师的化现,那么身体上的疾病、障碍,以及心意上的痛苦都可以被当成修行之道;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净化自己的恶业及其所带来的苦果。如果能保持这样的态度,这样负面力量将无法造成任何真实的障碍。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切逆境视为敌人,认为我们必须摧毁它们,那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现今由于众生的念头狂野及散乱,许多人经验到各种负面的干扰,这都只是他们自心所造。如果他们能了解到这些经验是上师所给予的礼物,经由这些历练可以让他们在修行道上进步,不将它们误解为外在影响;如果能专心一意向上师祈请,同时对他们所认为的邪魔能心存慈悲,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倘若我们受到这样的负面能量所干扰,应当检验它们存在的本性为何;我们应该探讨它们是否具体或有形的,是否可以用手摸或用棍子打。如果这样一种负面能量是存在的,它们住在哪里?起源于何处?什么样的因缘令他们产生?心中带着这样的分析,我们专心一意的念颂金刚上师的咒语,然后想:“经由莲师的慈悲愿,这些灵界众生遇见的都是善法及有利益的法教,也愿他们不会伤害他人及自己,愿菩提心妙宝在他们心中生起”。

 

以大悲心将这些灵界有情的觉知,与自己的心及莲师的觉醒心相融,尤其会有利益。当我们了解到一切现象就是上师智慧的化现,那么就连“障碍”这个词都会消失。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永远要保持纯净的见地,视一切现象为完全纯净,永远别让自己的心偏离净见,不要让自己有丝毫不净的觉受。我们永远要将自己所在的地方视为铜色山净土,而其中一切的有情生命,不论多微小的昆虫或是我们的朋友及亲戚,视他们为空行及勇父;一切所听闻的,就是金刚上师不中断的咒语。

 

坐着的时候,应想上师在自己头顶,然后对他有虔诚心;走路时,应永远感觉到莲师及其净士在我们右肩上方,而我们尊敬地在绕行。我们应想,不是只有一个铜色山净土,在莲师身上每一毛孔中,都有着数十亿莲师的净土,每一净士中都有着莲师及其随行眷属。

 

在我们吃或喝东西之前,应先观想它们转化为纯净的甘露,然后将此甘露的第一部分供给住于喉间的上师;然后,我们应想自己所吃的或喝的(供养所剩下的部分),是让我们赖以维生的加持,如此令我们消除对食物的攀附与执著。

 

晚上睡觉前,白天安住于我们顶上的莲师,现在进入我们的头部,然后缓缓下降到心间,安坐于一朵灿烂微开的四瓣红莲花上——这朵莲花非常明亮、透明且生动。然后,莲师放射出无量的光芒,充满我们全身以及整个房间,灿烂光明扩大充满全宇宙;当整个宇宙因此而转入纯净光明时,我们在纯朴中歇息,保任在觉性中。之后,当我们感觉要入睡时,应该观想外在宇宙的光融入自己,接着我们化入光,融入莲师,此时像拇指般大小的莲师化为光,然后融入虚空。

 

接下来,我们应该在广大究竟的明空辽阔中安静歇息,因为入睡时与死亡的过程很相似,因此这个修行对于我们临终的准备来说是很重要的。

 

倘若我们醒来发现自己在夜间无法保持这份光明,我们应当热切地向莲师祈请:“愿我能觉知光明!”单纯的安歇,然后入眠。如果我们的心不安静而念头狂野,让我们无法入眠,我们应当了解到这些念头无生、无住处、也无灭。倘若我们不受念头干扰,我们应单纯而无散乱地在自然状态下歇息。如果梦境生起,我们应当尽量试着认知自己在作梦。

 

早上醒来,我们应当观想前方虚空是莲师及其随从眷属众,环绕在莲师周围的空行及勇父,以金刚上师咒语及天籁充满整个空间,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起休时,应该想我们正踏入铜色山净土,住在那里的都是空行及勇父,而我们自己是金刚瑜伽母,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非杜撰的真实存在。

 

我们以虔诚心及向往心呼唤上师:“喇嘛千诺,喇嘛千诺!”意即“上师知,上师知!”莲师一直安住于我们心中的红莲花,现在这朵莲花盛开,而莲师现出上升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不停地向他恳求:“愿我的心转向法,愿我在修行道上的佛法增长,也愿一切幻化的现象转为智慧。”

 

我们应当尽量做这个修行,直到自己的心满怀对上师的忆念;无论我们是在吃饭、睡觉、走路、或坐着,对上师的念头应该一直鲜明的保持着——仅仅认识上师和得到某些简短的忠告是不可能有成就的。上师不仅仅存在于外,而是一直存在于自心的觉醒本性中。

 

莲师说“我从未离开具虔诚心者”,如果我们认为上师是一位有着血肉的凡夫,就很难生起修行所需的强烈虔诚心,因此我们应当看待上师如莲师不变智慧的化身,他的全知智慧遍满三界,就算同一时刻百万众生向他祈请,莲师也能准确地知道是谁在祈请。

 

修行道上的核心就是虔诚心,如果我们心中只有上师,同时心中除了强烈的虔诚外别无其他,那么一切事情都可以被视为上师的加持。如果我们能单纯的带着此虔诚心修行,这就是祈请本身。

 

当一切念头都浸润着对上师的虔诚心,自然就会有信心来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一切形象都是上师,一切声音都是咒语,一切所生起的粗糙及微细念头都是虔诚心。在究竟本性中,一切事情都自然解脱,就像虚空中所打的结,这是最高的上师相应,也就是了悟到上师是三身的不可分割。我们无需依赖生起次第,也不需依靠闭黑关、空观或持气入中脉,就可以达到此成就。只需透过这一种修行,所有其他的修行都会融入到专一的虔诚心,就像贡赞巴尊者及其他伟大的圣者们,透明日夜安住于专一虔诚心的状态,经年累月的如此做,连饥饿和口渴都不会注意到。

 

带着此热烈的虔诚心,除对此生的引诱感到厌离外,别无其他,如此就不会为世间事所分心。了解到行为所带来的果报,我们就不会造恶的行为。所有求取个人解脱的心愿都已了结,我们不会落入下道。看待一切现象为本尊及大乐,我们不会落入凡夫的觉知。将一切视为上师,将自己全部的心念都汇聚于对上师的热烈虔诚心中,我们就不会落入邪见。这样一来,自然就会有出离心及心不散乱,一切所应舍弃的都会自动消失,禅定及禅定后合而为一,而究竟本性即自身的智慧觉性就会显现。

 

我们应该持续修行净见,直到我们自然地看到宇宙及一切有情众生都完全纯净及圆满。特别是不论心意活动是向着外在现象,还是内在的印象,我们都应该认出它们的本性,然后令它们自然解脱。我们应避免沉溺于回忆过去的事,当这些念头生起时应即刻看穿它。如果我们不检查念头,那么像是战胜敌人的记忆,或是沉醉于赚钱的企图,又或是一直想着要重复过去的成功,这将引发许多念头,就像风吹湖水创造了无尽的涟漪。如果让自己迷失在贪、嗔、痴、慢、疑的记忆中,就会让自己更牢固的被迷惑所捆绑;就因为这些状况的挂碍,所以会造业以及持续受苦。

 

当念头生起时,只要知道它生起了,同时要记得它没有来处、住处及去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就像一只鸟飞过天空不留下任何痕迹。就是这样,当念头生起,我们可以令它在究竟的辽阔中解脱;当念头不生起时,我们应当在自然状态的开放单纯中歇息。

 

简而言之,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永远不要与莲师的鲜明记忆分离,由此可以得到大利益;除此以外,我们一切的行为都应为利益天下广大众生而回向。心中怀抱他人,是修行的第一点,也是生起珍贵菩提心的基本准备。

 

在正行中,一切所做都应伴随着空性的领悟,而我们的心应专注于修行上,这是第二点。如果我们在此修行的初期无法生起对空性的了悟,那我们应努力地专注于莲师,丝毫不令自己的心落入负面情绪。

 

最后也就是第三点,在结行时应做功德回向,将自己在修行时以及所累积的一切功德,为利益所有众生而回向。

 

这就是大乘无上三要点:1.前行的预备,可以让自己的修行有最究竟的成就;2.正行的主修,可以保护我们的修行不入歧途且无障碍;3.结行的回向,可以保证自己修行的利益无量增长。

 

倘若我们已有专注的能力,那么修行上师相应法的困难并不大或没有困难。但,如果对于心没有正确的训练,或是没有培养大乘的功德,却坚持只愿修持大圆满,这对我们是无助益的。大圆满的见解颇高,而此时我们的心续颇低,就像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缺乏成年人的经验、能力及理解。倘若在我们所有的生命中都能记得上师的指导,那么上师将不会放弃我们,然后我们的内心会逐渐对不同阶段的修行道路,发展出正确的了解。

 

为了确保上师永远与我们同在,我们必须持续修行。如果认为修行几个月或一年,就足以成就,这对我们没有帮助;我们应该从此刻起一直修行到最后一口气。如果我们希望在面对死亡的恐怖及困难时刻能保持信心,这样的精进修行是有必要的。我们应该问自己,当死亡来临时,我们是否能记得上师所有的指示;就算记得,可能也很难在受着死亡之苦时修行这些指示,除非我们一生都在持续的修行。

 

一位佛法修行者,应该能够面对任何情境,不应在好的时候趾高气昂得意,或坏的时候心情沮丧。无论好或坏,都能超越期望及怀疑,我们应忆起上师。快乐和悲伤、喜悦和痛苦,它们本身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修行道上的助益或障碍,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经验,才是自己修行真正的见证;这就是此上师相应法的真实要义,也是它主要的修行。如果我们尽全力如此去修行,也就没有所谓的“更深”开示了。

 

如果是以繁复的常轨来修,生起次第的观想有四种,它们与四种投生的净化有关(胎生、卵生、湿生及化生),而本上师相应法是这一切的精华,所以不需要这些繁琐的细节。生起次第的其他方面都包含在上师相应法中,虽然没有一一分开来说明。譬如“清晰的显现”就是本尊的清楚观想;“纯净的正念”指的是了解到本尊的所有象征意义(如:一面象征究竟本性是同一个,二臂象征方法及智慧);“佛慢坚固”指的是完全的信心及信念,从无始以来我们即是本尊。

 

仅只清晰鲜明地观想自己根本上师一刹那,利益即远大于对其他百千本尊的观想。本上师相应法也是圆满次第的精华,在圆满次第中有六瑜伽:1.“拙火”即内热,也就是修行道路的根本;2.“幻化身”是修行道路的基础;3.“梦瑜伽”是修行道路上进步的测量;4.“光明”是修行道路的要义;5.“中阴”是在修行道路上持续修行的邀请;6.“颇瓦”即转识,这允许我们穿越修行道上所残留的部分。

 

在上师相应法中,这一切修行都必然会开展。内热及幻化身的修行是和上师的金刚身瑜伽相关;梦及光明修行则和上师金刚语瑜伽相关;中阴及颇瓦修行则是和上师金刚意瑜伽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上师相应法是圆满次第的要义。

 

如果我们渴望能了悟到广大的观点及更深的内观,那么,

 

了悟到自己本有智慧,是因着功德累积、障碍净化,

以及开悟上师加持的结果;除此外之一切方法皆无意义。

 

此外,

 

欲寻超越理性外之智慧,若不向上师祈请,

就如在洞中面向北方等待阳光照耀,

将永无法领悟现象及自心乃同一个。

 

上师相应法是了悟一切事物自然状况的究竟方法,如同法本上所说“自然状态之核心”。“核心”这个名词指的是隐藏的精华,它不明显,却是一切的心脏。有无数关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及大圆满的开示,但它们全部以浓缩的形式存在于上师相应法中。上师相应法就像一个链环中最主要的连结,将所有的开示连结起来。一个很容易做的修行,没有真正的困难或走上歧路的危险,同时能引领至最高的成果。就像一个精密设计的机器,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上百劳工的工作;这儿则是一个单一的开示,集结所有其他的开示;没有任何一个开示,不论多深奥,不包含在上师相应法中。上师相应法是令我们修行进步,以及去除障碍最主要的方法,它是那个“能成就一切的法”。

 

技术上来说,上师相应法是前行预备法的一部分,事实上它是正行的核心。在佛法的不同传承中,无论宁玛、萨迦或格鲁的修行,没有一个不以上师相应法作为最主要的基础。

 

在萨迦的传统中,著名“道果”的开示,也就是同时修行“道”与“果”,我们同样会看到一开始先修行“上师相应的甚深道路”,其中我们接受上师身、语、意的加持或灌顶,然后再对上师修禅定。噶举传承,也因强烈虔诚心的修行而著名。修行佛法而没有虔诚心,就像没有头的人。无论我们修行多少种不同的法门,如果缺乏虔诚心,也就是缺乏对上师尊敬的热诚,无法让我们看待他是一位真正的佛,那么我们无法有内在的体验及领悟。

 

伟大的噶当派老师贾瑟峨邱督美,除了观想自己的老师阿底峡尊者为真正的佛外,没有任何的其他修行;他一生都以身、语、意来服侍上师。在噶当派最著名的开示“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师相应的修行。在所有不同的教传41或是伏藏传承,以及宁玛派的传统中,没有一个法门或修行不以上师相应来开展。

 

与生起次第及圆满次第修行不同,上师相应法可以随时修行,比如在修行生起及圆满次第时,有很多关于身姿、语言及心意的重点要注意。在做生起次第的闭关时,我们必须在一天中将修行分为四个特定时段,同时必须设置坛城并做水、花、香等外供,以及食子、甘露等内供。但是,上师相应法可以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情境下修行,而且是经由上师相应法,才可能得到生起次第的所有成就。

 

在圆满次第中,内热的修行以及各种身体的运动练习,像是“大宝瓶”及“持气”,有时会有着障碍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强化了“心气”或“心能量”的危险,以及因着这种强化所带来的“心”干扰。而上师相应法,不会有这些危险,同时经由上师相应,各种“气”将自然带入中脉,就像吃饭自然立即驱除饥饿,修行上师相应法能让我们悟到内在的本有智慧。

 

在睡觉时、醒时、走路及工作时,或做任何事都应该向上师祈请:“上师知,请慈悲地眷顾我!”如果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渴求及虔诚心,那么我们的心将变成适合接受上师加持的容器——“当心准备妥当,上师不再安住予外”。如果在听闻上师的开示并且以他为依止后,我们随时能清楚记得该如何取舍,同时对自己的言行及念头能保持警惕,这样一来我们就算准备妥当。带着这样的知识,我们应该有决心,就算在梦中也不要做任何一点负面行为;同时,就算最微不足道的正面行为也应培养,这就像把一个大容器放在涓涓细水底下,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装满水。如果在修行道上能多重视正面行为,就可以迅速进步;如果无法有这样的正念觉知或妥善的心,我们有可能会屈服于恶习以及负面倾向的力量,也因此忽略什么是正面的。

 

我们同时必须建立一种“留心的内观”,如此一来,我们从早到晚都能察觉自己的行为。如果知道自己在做负面的行为,应该想“看看我!我已经从慈爱的老师那儿接受如此多的法教,可是我仍然坠入负面的行为,在上师的回前我应感到难为情”。然后,我们应该做一个清楚而由衷的忏悔,接着生起一种不动摇的愿望,从这一刻起只做正面行为。如果一天中正在累积正面行为,应该记住以三要点来加强:1.前行或生起菩提心,此处指的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2.正行的部分,即对空性的了悟伴随专注;3.结行,为利益一切众生迅速解脱而回向。

 

从以上这些讨论的重点,我们了解到“正念”及“留心的内观”就是内在上师及真正的根本上师,而不是像我这样,一个穿着袍子在法座上睡觉的人!如果我们恒时保持正念及留心,我们将毫无困难地累积正面行为和扬弃负面行为。

 

 

结语

 

上师相应法是八万四千种法门的精华,没有比这个更深更广的。你们所有幸运的弟子,应在心中珍惜这个法教,就算到了八十岁,也应像巴楚仁波切,每天早上一定透过上师相应法生起信心。蒋扬钦哲旺波对八大传承透彻了解而娴熟,他不只对此八乘42具足完全的知识,同时也修了所有的法,然而他最主要的修行则是龙钦宁体的上师相应法。他总是不断地向莲师祈请,他认为这个上师相应法虽然容易修且易于体验,也是最深奥及最高殊胜的修行,他不停地将此传给他的弟子。

 

在大圆满中有许多非常高的修行,像是“立断”及“顿超”43,但在我们这个阶段要修行这些法就像小婴儿吃硬食物一样,他将无法消化这些食物,而这些食物只会伤害这些婴儿。倘若我们现在想要修这些高深的法教,只会浪费这些法教。另一方面,经由真正精进修行上师相应法所带来的加持,大圆满的了悟会由我们生命的深处自然现起,就像旭日般,而立断及顿超的修行意义将在我们内心现起,我们不应该想,因为这个上师相应法很短,所以是一个次要的修行,就像上师给我们的是几小口食物而已。并非如此,这是所有修行中最重要的修行,诚如吉美林巴在此法本中所说“本上师相应法开启此重要伏藏之虚空宝藏”,它是由吉美林巴的广大辽阔证量中生起。如果我们对他有信心,也应该对此上师相应法有信心;不具备如此的信心,任何其他甚深之法教,像“无上智慧”44将无助益。如果一心专注修行上师相应法,同时不将它视为次要的法教,那么最高的了悟将自然现起。

 

这个上师相应法被认为是“外在的修行”,但这决没有轻视的意思。比如说,语言及意念依赖人身这个“外在皮囊”,否则很难在修行道上有任何进步;同样地,上师相应法涵盖了整个修行道路。现在许多人似乎认为他们应该找寻更高深的修行,其实应该想到最伟大的老师在他们的生命中都以“上师相应法”作为自己主要的修行。

 

如果我们修行生起次第,前面已提过我们必须清晰地观想,必须记得所有的象征,而且我们必须深信自己是本尊。此外,我们必须专注于各种不同的咒语持颂,如“进步咒”、“成就咒”以及“大成就咒”。在我们有成果前,必须经年累月坚韧不拔地,累积成千上万的咒语,除此以外还有四种事业45。如果不能真实而圆满地修这一切,就无法经由生起次第而得到一般及无上之成就。

 

同样地,我们必须长期修行圆满次第,如果修得不正确还有危险;但是在上师相应法中,如果我们具有信心,上师的慈悲及智慧将很容易引领我们到达究竟证悟。

 

此上师相应法是有莲师亲自授予的,正如龙钦宁体的预言所说,“中央寒林宫殿中,莲花颅鬘上师将授予此开示,以象征方法赐予加持”。

 

“中央寒林宫殿”就是“心如是”的光明,而“莲花颅鬘”的意思是“头颅花环的莲花力量”。莲花是莲师的名字,而他所戴着的头颅花环代表一切妄念止息,以及全然觉醒的胜利。法本中这段话,也代表着吉美林巴的内在证量已和莲师相等。

 

前而已经提到,在有关龙钦宁体的预言中清楚地指出,所有与这法教结缘的众生,特别是修行这个上师相应法及其正行仪轨持明总集者,都将到达铜色山净土。我们应有坚定的信心,并且专心一意地修行。如果我们能像这样地修行一年,却还没有任何特殊的体验,我们不应气馁,也不应对此修行产生怀疑,诚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不要期待即刻的了悟,而应终身的修行”。

 

如果我们以全然的决心思维“直到埋葬此身,我会一直的修行”,那么修行道上的证量及体验都将自然生起;否则,没有耐性的短暂修行,是不可能有这些体验的。“佛法只属于那些对法坚韧不拔的人”,任何有决心修行的人,法就在那儿,随时等待着被运用。

 

内文注释

 

1.轮回:生死无尽的流转,包含充满了痛苦的此生。

 

2.伏藏者或寻宝者:莲花生大士的化现或莲师某些弟子的化身,在西藏及其他地区,莲师授予他们灌顶及开示;每一次他会授权其中一位弟子为该法的持有者,并且预言这位弟子的来世,同时也会指出在何种情况下他们会再度寻获这些法教。莲师将法教以空行母的文字,隐藏于岩石、湖泊里,而且嘱咐一位护法来守护这个法教。其后,当此法教利益众生的时机成熟时,在净见中或某些征兆中,伏藏者将被告知如何可以寻获这些法教。“心意伏藏”并不是出土的有形法教,它是经由莲师加持后,在伏藏者心中自然现起的法教。

 

第一位伏藏者是桑杰喇嘛(1000?—1080?),而五位如王者般的伏藏者就是年果宁玛欧塞(1124—1192)、裘旺上师(1212—1270)、多杰林巴(1346—l405)、贝玛林巴(1450—?),以及贝玛欧塞督阿林巴(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

 

3.持明吉美林巴(1729—1798)是大班智达毘玛拉密扎、吉松德真国王、教塞拉杰以及阿里班禅贝玛王杰(见注9)的化身,同时也是持明曲杰林巴,又被称为达波罗吉林巴(1682—1725)。伏藏大师裘旺上师(1212—1270)、桑杰林巴(1340—1390)、曲林及其他伟大的伏藏者曾预言他将化身于此世界。

 

孩童时代的吉美林巴曾在净相中见到许多过去的伟大上师,六岁时进入圣山寺庙,法名为贝玛钦哲欧塞。十三岁时遇见他的根本上师,持明铁曲多杰赐予他最精要的成熟开示。吉美林巴的晚年曾有无数次在净相中见到自己上师的经验,他从许多的上师处接受教传及岩藏的法教;由于内在证量的缘故,他不需要太努力就能理解并通达佛法全部的教义。二十八岁时在“唯一明点”的关房里闭关三年,关房就在离圣山寺庙不远处,修的是卓度林巴的“解脱明点文武百尊”,这也是他主要的修行,而他获得了许多成就的征兆。当他在修马头明王的禅定时,马头明王头上的马嘶叫,接着莲师显现并赐予他法名为“贝玛王千”,然后在净相中他寻到“龙钦宁体伏藏法”。在桑耶寺上方青普的“花洞”中又闭关了三年,此后,依据才那措然卓(1608—?)的预言及净相,他去到离松赞干布国王在琼耶陵寝不远处才仁烔的地方,建立了贝玛俄赛铁却曲林闭关房;无数的弟子由西藏及邻近国家到此处修行。他的主要弟子包括了吉美春雷俄赛,吉美教威纽固,吉美龚卓、吉美果恰等等,将他的法教弘扬到中国、不丹及印度。

 

一直到今天,龙钦宁体能成为最广泛的修行之一,这都是因着吉美林巴的慈悲及祈请。他的伏藏教法及其他的著作被结集为九卷,其中包括了将佛法修行精要浓缩而成的“功德藏”。在七十九岁圆满了利益众生及法教的愿望后,他离开这个世界去到莲花光净土,离开时展现许多不可思议的征兆。他的立即化身是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这是他身的化现;巴楚乌金吉美曲吉旺波(1808—1887)是他语的化身;督钦哲耶喜多杰(1800—?)是他心意的化现。蒋扬钦哲旺波及督钦哲两人相合的化现共有五位主要的化身,其中蒋扬钦哲曲吉罗卓(1893—1959)及顶果钦哲仁波切(1910—1991)展现出无尽及全面的弘法利生事业。

 

4.乌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士,依据释迦牟尼佛的预言,由阿弥陀佛的心中化现,奇迹似地以八岁孩童身形出现在一朵莲花上。莲师教导九乘全部的法教,包含各种密续;佛陀只有在非常稀有的时机才会传下这些密续的教法,而且只传下一般凡夫所能理解的程度。

 

5.耶喜措嘉:卡干地方的公主,圣度母的化身,后来成为莲师最重要的弟子及明妃;她将莲师大部分的教法写下,同时将此教法隐藏起来成为伏藏法。

 

6.铁裘林圣山:是由伏藏者全波雪瓦欧塞(1517—?)所创建的寺庙,位于中藏桑耶寺西南边的雅龙山谷中。

 

7.文武百尊:代表世俗一般内外现象及觉受的纯净面相,比方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五方佛中的佛父,而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是五方佛中的佛母。

 

8. 文殊友:大圆满或阿底瑜珈的传承,是源自于原始佛普贤王如来,接着传到金刚萨埵,然后到第一位人道的上师极喜金刚,再传至文殊友。文殊友遵照文殊菩萨在净相中指示,见到自己的上师极喜金刚,然后跟随并事奉他七十五年。当极喜金刚融入虹光身时,文殊友在绝望中非常痛苦,极喜金刚的手在虚空中显现,同时将一个盒子落入文殊友的手中,在这个盒子中藏着最精要的开示“三句击要”。文殊友是吉祥狮子的老师,而他就是莲花生大士及毘玛拉密扎的老师。

 

9. 阿里班禅贝玛王杰(1487—1542):是吉松德真国王五个伏藏者化身之一,同时也是“三律仪决定论”的作者;这是一本介绍声闻、菩萨及密咒等三种戒律的典籍,同时也说明这些戒律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10. 多杰卓罗忿怒莲师:在不同的场合,莲师化现为八种不同的面相,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莲师八变;其中的忿怒莲师,通常是骑在一直母老虎身上,这是为了调伏负面能量,或是为了在巴罗达桑及其他地方埋下伏藏法时的化现。

 

11.多杰列巴大护法:在宁玛巴的传统中,与一发母,及雅火拉并列为三大主要护法。

 

12.本尊:在三根本中(上师、本尊、空行),本尊是修行成就的根本。本尊可以是祥和或忿怒的,周围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眷属众及坛城的环绕,修行者依此而禅定。大护法多杰列巴所说的句子是来自“心愿任运成就”祈请文,这个祈请文是在持明固滇的伏藏法中所寻获的。

 

13.殊胜铜色山:是在两南方向小洲上,是莲师的净土。

 

14.舍利塔:尼泊尔的著名大佛塔,是由一位养鸡的妇人和她的四个儿子所建造,为了要将卡谢巴佛的舍利保存起来而盖了此座大塔。在盖完了这个大塔后,经由他们祈请的力量,这四位儿子转世为莲花生大士、寂护大师、吉松德真国王,以及巴米崔雪(一位信佛的大臣)。

 

l5.空行母:也就是阴性的面相,代表空性智慧。空行母的字面翻译就是“虚空行者”,指的是游走于智慧广界的天空中。

 

16. 吉松德真国王(790—844):伟大的法王从印度邀请了寂护大师(一般称为大菩萨)及莲花生大士,在西藏建造了桑耶寺,并奠定了西藏的佛教。接着,他从印度邀请了一百零八位伟大的班智达,由毘玛拉密扎带领,将所有的佛法经典译成藏文,与由毘卢遮那所带领的二十五位主要弟子,在桑耶寺接受莲师在西藏所传下的第一个灌顶。其后,他转世为许多伟大的圣者及伏藏者,其中包括持明吉美林巴本人及蒋扬钦哲旺波。

 

17.普贤王如来:原始佛,了悟本始基中的显现与自己的体性无别,在显现当下即了悟(此为自性之展现)故而成佛,因此他并非由累积福报及智慧而成佛,也就是不经因缘而成佛。

 

18. 雅火拉:见注11。

 

19. 大悲者:观世音菩萨的一般称谓,慈悲佛。

 

20. 桑耶寺:莲师在西藏所建造的第一座寺庙,在此寺庙中,佛教经典完整被译成藏文,同时莲师在此授予许多甚深的开示及灌顶。

 

21. 龙钦巴尊者:是宁玛巴的学者及圣人中最杰出的一位,第一位将阿底瑜伽十七密续意义写下来的上师,在他著名的“七宝藏”中详述了九乘。在净相中,他见到莲师及空行母耶喜措嘉,而他本人已达到原始佛普贤王如来的境界。

 

22.毘玛拉密扎:即无垢友,是印度的伟大班智达,他是文殊菩萨,也就是智慧佛的化身,是吉祥狮子及文殊友的弟子。他到了西藏,示现无数的神通,带领那些来自印度参与译经的印度班智达;他所传下的大圆满法教,也就是毘玛宁体传承,是由良文亭真桑波所传下。

 

23.扎迪瑞比多杰:“贡波的瑜伽狂士”,是全戒比丘南卡宁波化身,莲师二十五位弟子中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也是吉美林巴的亲近弟子,他请求吉美林巴写下大圆满著名的“根、道、果”祈请文。

 

24.大圆满:第九乘,也是最究竟的乘,指的是一切现象原始即清净,以及一切众生内在任运天成的觉性特质,称为“大圆满”是因为所有的能量都包含在此本初的圆满中。大圆满有三大主要传承:由莲师所传下的空行宁体,由毘玛拉密扎所传下的毘玛宁体,以及由毘卢遮那所传下的毘卢遮宁体。

 

25. 脉:身体中各种能量(气)所循环游走的微细脉,在这些脉中,能量带着红、白(精华明点)游走。在迷惑的状态下,三者与三毒相关;在智慧的状态下,三者于三身(见注29)相关联。

 

26. 毘卢遮那七支座法:

(1)金刚坐姿,将两腿双盘,右腿在左腿上。

(2)双手握拳,大拇指压在第四指与手掌相连处,双拳压在大腿及盆骨交接处,手肘撑直(另有两种变化的方式,一种是手掌向上,右手在左手上方,然后置于大腿上,手肘弯曲向外;另一种是双掌向下,放松地置于膝盖上)。

(3)双肩提起微微向前。

(4)脊椎伸直,“像一叠金币”。

(5)下巴微缩向喉间。

(6)舌尖微卷向上触及上颚。

(7)眼睛应保持不动,专注于鼻尖十二指处,不要眨眼。

 

27.八功德水:水是凉、甜、轻、软、清、纯,且不扰胃,也不刺激喉咙。

 

28.八识:

(1)无法做决定及无形的基础意识,已被无明所障蔽,对善及非善无法做决定。

(2)~(6)与五根相连的每一种意识。

(7)意识或感觉的理性觉知

(8)思维作用,这主要是被负面情绪及烦恼所污染的意识。

前六种不会累积业,但第七及第八种会。

 

29.身:成佛的各种面相或状态,有二身、三身、四身或五身。

二身,包含“法身”也就是究竟身,及“形身”。

三身,法身或究竟身,报身或庄严的受用身,以及化身。三身与觉醒者的身、语、意相关联,同时被显现为五智。

四身,住三身之外再加上“法界体性身”,代表三身无别。

五身,在三身外加入“不变金刚身”及“全然证悟身”。

 

30.教派及传承:前八个就是“成就传承的八乘”,第九格鲁,就是新噶当派。有关八乘的细节,在“教诫藏”中可以找到;有关八大传承的主要开示,是由蒋贡康楚罗卓塔耶汇集成十八卷。

 

31.尊贵之地:指的是印度,如此称谓是因为这儿是佛陀生活并达到觉悟的地方。

 

32.外道(Thirthika):字面的意思是“住在河岸边的人”——很多印度教的苦行者不是住在离圣河的岸边很近,就是经常到此朝圣。这个名词延伸的意思就是非佛教徒,也就是不信佛教教义者。

 

33.三种誓言(三种戒律):

(1)别解脱戒,佛陀在律部中教导在家众及出家众有关行为的训诫。

(2)菩萨戒,就是发誓要将自己的念头、语言及行为全然奉献予利益他人,同时希望生起、培养及保存这个誓愿;相对而言,这指的是慈爱、悲悯及六度的练习,最终是引领一切众生全然觉醒。

(3)三昧耶戒,当弟子事奉心灵导师及从上师处接受灌顶时,所创造出来的神圣联系。虽然有人说在密咒乘中有十万种三昧耶誓言,但它们能浓缩为与上师身、语、意相关的誓言。

 

34.中阴:通常指的是从死亡到下一世再生中的状态及时间,更准确地说,有六种中阴,生命中阴、禅定中阴、梦中阴、死亡中阴、法性中阴,及投生中阴。

 

35.声闻及缘觉:构成小乘的僧团。

 

36.三处或三地方:指的是天空中、地上及地下。

 

37.在此,顶果钦哲法王(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扩大论述本文。

 

38.五方佛:绝对境界法身展现为五智及报身的五方佛,也就是佛部、金刚部、宝生部、莲花部,及事业部,这是庄严的受用微细身;只有觉醒的佛能全然觉知此报身,有部分住于十地上的菩萨也可以觉知。

 

39.十二分教:

(1) 修多罗(契经),就是经文本身,其中浓缩意义以分段形式呈现之。

(2) 祗夜(应颂、重颂),过去详述如散文般的法教,如今以诗歌方式重新复颂。

(3) 受记(授记),就是给予未来的预言。

(4) 伽陀那(讽诵),本来是以诗来书写的法教。

(5) 忧陀那(自说),没有特定人士请法而说法,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法教。

(6) 尼陀那(因缘),由于某些人犯下不当的行为而详细传下法教作为戒律的基础。

(7) 阿波陀那(譬喻),在佛陀时代因着某些人的行为,佛陀重新讲述的一些譬喻故事。

(8) 伊帝日多伽(本事),意思是“事情是如此发生的”,是过去的相关故事。

(9) 阇陀加(本生),是关于佛陀过去多生为菩萨的事迹。

(10)毗佛略(方广),以十分详尽的方式叙述深而广的法教。

(11)阿浮陀达(未曾有),叙述过去未曾透露过的殊胜而奇妙的法教。

(12)忧婆提舍(论义),分析轮回中的蕴、元素、觉知的主体、客体及其他的法等;描述道上的地、道、三摩地及其他的法等;说明果上的身、智慧及其他法等。经由以下的精准分析、描述及说明来了解经和律的意义。

 

40.五身:见注29。

 

41.教传:长的口耳传承,由莲师的时代无中断地传下,其中包括宁玛传统中的正行、灌顶、指示及论述。首先是由敏林迪千裘美多杰(即著名的持明迪大林巴),也就是敏卓林寺的创办人及大伏藏者,然后一直传到今天,这也被称为“长传承”,而伏藏传承则被称为短或直接的传承。

 

42.八乘:见注30。

 

43.立断和顿超:直接穿透对实质的执著,以及直观的修行,此二者分别与原始纯净及任运天成相关。

 

44.无上本智:龙钦宁体中,对立断和顿超的法教。

 

45.四种事业: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46.密续四部:是佛陀三转法-轮所说的无上佛性,是自觉智所依方便道。所谓密续,“密”,意谓无上秘密,乃众生本具之佛性。“续”,延续不坏者,即是心。简言之,密续即是“证悟佛性的唯一法门”。密续分为四部瑜伽:事密瑜伽、作密瑜伽、瑜伽密、无上瑜伽密。

 

47.班智达:出自印度梵文,意思是“精通五明的学者”;“五明”包括佛学、正理学、声律学、医学,与绘塑造像等工艺学。对于一位学僧而言,“班智达”是无上荣誉。

 

48.南瞻部洲:在须弥山四方有四个大洲,东边的叫东胜身洲,南边的叫南瞻部洲(旧云南阎浮提,就是我们现在所住的地方),西边的叫西牛货洲,北边的叫北俱卢洲。

 

49.金刚普巴:普巴二字为藏语,其义为橛,本尊手中所持主要之法器,为三菱前尖的利器,故古有“金刚橛”之称,而今通称为普巴杵。“普”字表空性之义,“巴”字表智慧,普巴即空性与智慧结合成为不二体性。或称普巴金刚,藏文音译为多杰?雄努,意译为“孺童金刚”,代表无量智慧之本尊。

 

名相解释

 

Absolute truth 胜义谛(藏文don dam bden pa):心的究竟本质,以及所有现象的真实状态;这种状态超越所有概念之造作和二元对立,唯有本初智慧才能了悟这种状态。这是证悟者看待事物的方式。

 

Accomplishment 成就(藏文[1] dngos grub,梵文siddhi;[2] 藏文sgrub pa): (1)透过修行所获得的成果。共的成就可以是超自然的力量,但是在这本书中,“成就”这个词汇几乎都是指不共的成就,也就是证悟。(2)在持诵咒语方面的成就。

 

Actions 行为、业(藏文las):为了其他人的安乐而从事的行为,被定义为正面的行为或善行;为其他人和自己带来痛苦的行为,被定义为负面或不善的行为。每一个行为,不论是身、语或意的行为,都像一个种子般,会让我们在今生或来世尝到后果。

 

Afflictive mental factors, negative emotions 烦恼、负面的情绪(藏文nyon mongs,梵文klesha):一切源自我执的心智活动会扰乱和蒙蔽我们的心。贪、嗔、痴、慢、疑是五种主要的烦恼,有时候被称为“五毒”,它们是造成眼前痛苦和长期的痛苦之主要原因。

 

Aggregates (藏文spung po,梵文skandha):字面意义为“堆积”、“聚集”或“事件”。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一个人是由五蕴所构成,当这五蕴聚合在一起的时候,“自我”的幻象就在无明的心中生起。

 

Appearances 表象(藏文snang ba):外在现象世界。虽然这些现象似乎拥有真实存在的实体,但是它们的究竟本质是空性。随着我们在证悟道上所获得的不同层次的进展,我们了知现象的方式也逐渐产生转变。

 

Awareness 明觉,纯然明觉(藏文rig pa):无二无别之心的究竟本质,完全离于迷妄。

 

Bardo 中阴:藏文意指:“中间的状态”,这个词汇最常被用来指介于死亡和投生之间的状态。事实上,在人类的经验之中,包括六种中阴:今生的中阴、禅定的中阴、梦境的中阴、死亡的中阴、究竟实相的明光中阴,以及投生的中阴。前三种中阴在人的一生当中呈现。后三种中阴则是指死亡和投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受孕投生之初终止。

 

Bodhichitta 菩提心(藏文byang chub kyi sems):字面意义为“证悟之心”。在相对的层次,菩提心是指为了一切众生而证悟成佛的愿望,以及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修持慈悲和六度波罗密等等;在究竟的层次,菩提心是指对究竟自性的直观。

 

Bodhisattva 菩萨(藏文byang chub sems dpa’):出于悲心,为了一切众生而努力获得完全证悟之人。

 

Buddha Nature 佛性(藏文bde gshegs snying po):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心的究竟本质,离于无明的障蔽。每一个有情众生都能够透过了悟心的本质,而展现佛性。在某种程度上,佛性是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本初善性”(Primordial goodness)。

 

Buddha (藏文sang rgyas):去除了二障并圆满二智的人。“二障”是指烦恼障和无明障(这是一种分别的概念和想法,使我们无法全知);“二智”是指了知心和现象之究竟本质的智慧,以及了知现象之多元性的智慧。

 

Clinging, grasping, attachment 执著(藏文don dam bden pa):执著有两个主要的层面——执著于自我的真实存在,以及执著于外在现象的真实存在。

 

Compassion 悲心(藏文snying rje):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负面的行为和无明)的愿望。悲心和慈心(愿一切众生得乐及乐因)、喜心(随喜他人的功德)、舍心(把前三种态度扩及一切众生,不分对方是朋友、敌人或陌生人)相辅相成。

 

Consciousness (藏文rnam shes):佛教把“识”区分为各种不同的层次——粗识、细微之识和极细微之识。粗识是指脑部的活动。第二种细微之识,我们直觉上称之为“识”,能够了知其自身,探究自身之本质,并且行使自由意志。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被称为“心之根本明光”(Fundamental luminosity of mind)

 

Dharma 法、佛法(藏文chos):这个梵文词汇一般是指佛陀的法教。“所传之法”(Dharma of transmission)是指所有实际传授的法教,不论是口语的或书写的。“所悟之法”(Dharma of realization)是指从实修这些法教所获得的心灵品德。

 

Duality, dualistic perception 对立,分立的见解(藏文gnyis'dzin):未证悟之众生的一般见解,这种对现象的见解是就主体(根识)和客体(心象和外境)而言,所了解的现象,以及相信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Ego, I 自我,我(藏文bdag):我们不去认清这个事实——我们是一条永不止息的转化之流,并且和其他众生及整个世界相互依存,而去想象自己之内有一个不变的存在实体。这个实体造就了我们,我们必须保护它,取悦它;经过彻底地分析这个自我之后,我们会发现,它是心所虚构造作出来的。

 

Emptiness 空性(藏文stong pa nyid):现象的究竟本质,也就是说,现象缺乏固有的存在。对空性有了究竟的了悟,同时便能自然生起对有情众生的无量悲心。

 

Enlightenment 证悟(藏文sangs rgyas):成佛(Buddhahood)的同义字,修行的究竟成就,圆满的内在智慧结合了无限的悲心。圆满了悟心和现象的究竟本质,也就是这两者的相对存在(其表象)和绝对自性(其本貌);这样的了悟是对治无明的重要解药,因此也是对治痛苦的解药。

 

Existence, true, intrinsic, or reality 真实存在(藏文bden'dzin):想象的属性,意指想象是独立的客体,是自行存在的,并且拥有与生俱来的属性。

 

Habitual tendencies 串习(藏文bag chags):一个人在过去生世从事的行为所创造出来的身、语、意的习惯模式。

 

Ignorance 无明(藏文ma rig pa):看待众生和事物的错误方法,认为众生和事物是真实存在的、独立自主的、坚实的,以及与生俱来的。

 

Illusion 迷妄(藏文'khrul pa):因为无明而产生的所有凡俗的见解。

 

Impermanence 无常(藏文mi rtag pa):它有两个层面,粗重的无常,是指看得见的变化;细微的无常,则是指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维持不变,甚至在可以想象到的最短暂的时刻,也无法维持不变。

 

Interdependence or dependent origination 缘起、相互依存(藏文rten cing'brel bar'byung ba):佛法法教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现象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相互依存的因缘的聚合。

 

Kalpa (藏文bskal pa):一大劫是指宇宙从形成到毁灭的一个循环,被分成八十个中劫;而每一个中劫有两小劫,其一为寿命增长的时期,其二位寿命递减的时期。

 

Karma (藏文las):此梵文意指“行为”,指与我们的身、语、意相关的因果法则。根据佛陀的法教,众生的命运、安乐、痛苦,以及对世界的看法,既不是机缘运气的结果,也不是出自全能的存在者的意志,它们都是先前的行为的结果;同样地,众生的未来取决于他们目前所从事之行为的善恶。业也区分为共业和不共业,共业是指我们对周遭世界的一般看法,不共业则决定我们个人的经验。

 

Lama 喇嘛(藏文bla ma,梵文guru):(1)上师,是“无上”(bla na med pa)这个字的简称;(2)常被用来泛称佛教僧侣或瑜伽士。

 

Liberation 解脱(藏文thar pa):离于痛苦和轮回,但是解脱仍然不是完全证悟的状态。

 

Lower realms 下三道(藏文ngan song):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

 

Meditation 禅修(藏文sgom):对现象产生新的见解,并且加以熟悉的过程。禅修区分为“分析式的禅修”(观)和“沉思式的禅修”(止)。前者观修的对象可以是一个要去研究分析的重点(例如,无常的见解),或我们想要去培养的品质(例如,慈悲)。后者则能够使我们认清心的究竟本质,并且安住在这种超越概念的了悟之中。

 

Merit 功德(藏文bsod nams,梵文punya):善业,由身、语、意的善行所产生的能量。

 

Middle Way 中观(藏文dbu ma,梵文madhyamika):更高形式的佛教哲理,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它避免了两个极端——虚无主义(断见)和相信现象真实存在(常见)。

 

Mind (藏文sems):参见名相解释“识”。就佛教而言,无明和迷妄是心的一般特征。一连串的意识刹那,赋予了心是相续不断的表象。在究竟上,心有三个层面——空性、明性(全知的能力)和自然生成的慈悲。

 

Nirvana 涅槃(藏文myang das):“超越痛苦”,证悟的不同层次,取决于我们是从小乘或大乘的观点来看。

 

Obscurations 障、障蔽(藏文sgrib pa,梵文avarana):遮蔽一个人的佛性之因素。

 

Path (藏文lam):能够让一个人从轮回中解脱,然后证悟成佛的训练。

 

Phenomena 现象,法(藏文snang ba):透过感官认知和心智活动而在心中显现的事物。

 

Rebith, reincarnation 投生、转世(藏文skyes):意识流所经验到的死亡、中阴和出生的连续状态。

 

Refuge 皈依(藏文skyabs yul, skyabs’gro):前者指一个人皈依的对象;后者指皈依的修行法门。

 

Relative truth 世俗谛(藏文kun rdzob bden pa):字面意义为“隐蔽一切的真理”(All-concealing truth),这是指,就一般的经验来看,想象被认为是真实的,和心是有分别的,因而遮蔽了现象的真实本质。

 

Samsara 轮回(藏文'khor ba):存在之轮或存在之循环,尚未证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中,心被贪、嗔、痴三毒所奴役,无法控制地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经历身心的无尽痛苦之流。唯有当一个人了悟现象的空性,才能去除心之障蔽,从轮回中解脱。

 

Suffering 痛苦(藏文sdug bsngal):四圣谛之第一圣谛。四圣谛为(1)苦谛,在轮回中的众生皆苦;(2)集谛,痛苦之因,我们必须根除的负面情绪;(3)灭谛,痛苦之止息,修行的成果或证悟的状态;(4)道谛,为了获得解脱,而必须采取的修行道路。

 

Sutra (藏文mdo):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被其弟子记录为文字。

 

Thoughts, discursive 念头、散漫的念头(藏文rnam par thog pa):受无明和相对实相所影响的念头之连结。

 

Three Jewels 三宝(藏文dkon mchog gsum,梵文triratna):佛、法、僧。

 

Three Poisons 三毒(藏文dug gsum):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

 

View, meditation and action 见、修、行(藏文lta,sgom,spyod pa):对空性的见解,必须透过禅修来融入我们的心,最后必须以利他的行为和究竟证悟的事业来展现。

 

Wisdom 智慧(藏文shes rab, ye shes): (1)正确分辨、察觉的能力,对空性的了悟;(2)对心之本质的本然、无分别的了知。

 

来自:http://www.guanyin123.com/ryb.htm

 

相关推荐博文:

 

这样就能与自己的上师相应

 

智者妙音—上师相应法的意义与修法1

 

智者妙音—上师相应法的意义与修法2

 

怎样与自己的上师相应(附:加持是怎么一回事)

 

莲花生大师相应法顶果钦哲仁波切

 

上师嘎玛仁波切: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那么你看到的一切将会是清净的!

 

这样发誓后,他闭关了12年,以无余虹光身飞往空行刹土!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严格保密的最胜灌顶,直到它以空行秘密文字显现!

 

莲师之空行教授

 

虹身白玛邓灯不共《长寿持明意集》:十万空行精华

 

学佛:不需要奋斗感,需要对全宇宙的开放感! 顶果钦哲法王开示

 

密法永恒不变的大乐精髓:【明点】 上师嘎玛仁波切开示

 

湖心亭看雪客:大伏藏师的故事

 

阿达酿伏藏法 ? 明目窍诀

 

实拍:法王如意宝空中取伏藏!(传喜法师讲述:五明佛学院亲历天降舍利)

 

莲师对修行上的一些开示 甚深伏藏大圆满

 

【莲花生大师关于皈依的伏藏

 

我17岁那年,因与莲师童子的对话,而大彻大悟! 敦珠法王自述

 

我要照一张神奇照片,令你对佛法及密法生起信心!

 

促进家人亲友学佛的法宝:末学亲历“令亲友信佛祈愿文”之殊胜不可思议!

 

据我所知,成就不死虹身的唯一方法! 我的更多文章:
  • (2011-08-27 20:06:29)
  • (2011-08-17 09:23:53)
  • (2011-08-17 07:40:57)
  • (2011-08-14 17:06:42)
  • (2011-08-11 13:32:34)
  • (2011-08-11 12:44:55)
  • (2011-08-08 09:09:12)
  • (2011-08-05 08:38:33)
  • (2011-08-04 07:47:26)
  • (2011-08-02 11: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