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有白色污垢臭氧:76岁“QQ奶奶”: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好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51:25

76岁“QQ奶奶”: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好孩子

网龄6年、18个QQ号、4万名好友,有木有?每天上网4小时聊QQ,聊出无数锦旗,有木有?网上自称美女、帅哥的不计其数。但是,敢说“我是你奶奶”的,有木有?

 

头发花白,却穿一件鲜红的丝绸长裙;房间狭窄,却摆了一台崭新的宽屏液晶电脑;串门走亲戚,到哪里都背一个装着手提电脑的双肩包……这就是被学生、邻居和家人称为“QQ奶奶”的张秀丽。6年来,张秀丽的最大兴趣就是上网聊QQ。她电脑显示器的桌面被18个QQ图标占满,QQ消息发出的“哒哒”声不绝于耳。2011年8月底的一天傍晚,记者来到河南郑州某简易房间里,“QQ奶奶”的一天和过去6年间的许多天,似乎都没有太大区别……

 

71岁的老太太变成“17岁的小姑娘”

 

现年76岁的张秀丽,是河南郑州的退休教师。自2005年开始接触网络起,她至今已拥有18个QQ号和1个企业号。QQ好友高达4万人,而且大多都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张秀丽曾做过23年中、小学教师,也在幼儿园工作多年。退休后,在家开了个辅导班,义务辅导下岗工人的子女。辅导班一开就是十几年,班上的孩子也都听话懂事,从不迟到早退,这让张秀丽很欣慰。但是从2004年开始,她发现每天上课时,班上都会缺一两个学生。跟家长一了解情况,张秀丽这才得知:“孩子是去网吧了!”

 

对于上网,张秀丽只知道一点。女儿刚买了台电脑,外孙女没事就上网。那认真劲儿,如果用到学习上肯定考第一名。问外孙女:“电脑里都有什么,让你那么着迷?”外孙女答:“啥都有!不玩不知道,一玩就上瘾!”
 

 

“上网吧能干啥?”张秀丽又好奇地问家长。“打游戏啊!”家长恨恨地答。家长还告诉她,网络上有很多游戏,都是专门针对孩子的,在网络游戏里,孩子们能忘记一切烦恼,当然包括学习的无趣和考试的压力。

 

“游戏咋打?很好玩吗?你们玩儿过吗?”张秀丽这一问,家长都傻了:他们那么恨孩子玩游戏,怎么可能自己也去玩呢?张秀丽却嘟囔:“自己没玩过,怎么可能说得出来好玩在哪儿?”

 

既然孩子们喜欢,就一定有道理。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张秀丽认为得亲自去网吧看看才知道。想到这里,正在做晚饭的她,菜都顾不上洗了,摘掉围裙就出了门。这是张秀丽第一次进网吧。不足40平方米的地方,昏暗的光线下坐满了中小学生。张秀丽以找人为名,走近一看究竟,见有的“噼噼啪啪”打字聊天,有的轰轰隆隆地玩游戏。张秀丽虽然看不大懂,但从他们无比专注、兴致盎然的神情看,就知道里面肯定有大人不知道的乐趣。

 

“要想了解迷恋网络的孩子的内心,就该和他们一起走进网络。而不是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一味地抱怨。”

 

张秀丽想明白这个道理后,第二天去买菜的路上,一拐弯就进了一家相熟的打印店,提出每天出10元钱,让店里的女店员教自己打字、上网。女店员见她年过7旬还来学电脑很是好奇,当知道老太太的真实目的后,就答应教这个徒弟。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张秀丽终于学会了开机、关机,每分钟打两个字。一向节俭的张秀丽,拿出5000元,让女儿帮她买了台电脑。然后,她让打印店女店员帮她申请了一个QQ号。张秀丽为自己取名为“助人为乐”,个人资料里也注明自己年逾花甲。女店员说,这个名字太土了。

 

“就叫‘71岁的老奶奶’吧。”张秀丽说。小姑娘“扑哧”一声笑了:“这个名字更土,谁还敢跟您聊天?”结果真让她说中了。张秀丽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好几天,没一个人加她为好友。这让张秀丽很是失落。她把心一横,索性将自己的年龄数字调了个个儿,网名改成了“17岁的小姑娘”,身份改成了“打工妹”。换了网名、改了资料,张秀丽的QQ很快热闹了起来。不少青少年开始主动找她聊天,对“17岁的小姑娘”诉说心事。

 

孩子们的心事大抵都是不喜欢学习、父母离婚了、喜欢谁但人家不喜欢自己。张秀丽想一一细心解答,但架不住打字太慢。她用两只手的食指打字,速度慢得跟蜗牛似的。有些孩子就有意见了:“还17岁的小姑娘呢,打字怎么这么慢?”牢骚发完后,立马把她拉进黑名单。这让张秀丽很沮丧,倒不是因为被孩子寒碜了,而是恨自己打字速度慢,没能挽留住孩子,从而失去跟他们好好沟通的机会。

 

奶奶也是女人,你要相信奶奶的话

 

张秀丽至今还记得刚上网不久的一次聊天。对方是个男孩,加了她后第一句话就是:“咱俩谈谈吧,你喜不喜欢我?”乖乖,一上来就问这个,现在的孩子真猛!张秀丽不知道如何接话了。思忖再三,还是不敢得罪“客户”。她把牙一咬,硬着头皮说:“喜欢啊。”

 

对方迅速发来一个笑脸:“喜欢我啥?”这小子,还步步紧逼呢!张秀丽想了想,回复说:“喜欢你好好读书,喜欢你好好做人,别的都不喜欢了。”好不容易打了这么多字,对方却没动静了。张秀丽后悔不迭,她想:自己板着面孔的“说教”语气,没准儿让对方起了疑心。

 

果然,对方问张秀丽:“你到底多大了?是干什么的?”“我71了,是你奶奶。”张秀丽迟疑片刻,老老实实回答。没想到对方一下子就被激怒了,马上回复:“我还80了呢,是你爷爷!”

 

张秀丽没办法了,只好请求和对方视频聊天。说了半天,对方才愿意视频。结果,电脑上还真是个满脸青春痘的愣小子,这边真是个满脸褶子的老奶奶,小男孩赶紧起身,拱手一个劲儿地跟张秀丽道歉。

 

张秀丽亮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接下来的聊天反而顺畅了许多。男孩一改刚才的鲁莽,主动跟张秀丽说:“您打字慢我打字快,您就听我说吧。”他一股脑儿把自己心里话全说了:正上初二,沉迷上网,成绩很不理想。“这会儿,妈妈正把我锁在家里让我好好读书呢。可我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就爱上网怎么办?”张秀丽给了他两个建议:第一,一下子就不上网很难,而且也没必要,但每一天把上网的时间减少一点点很容易做到;第二,省出来的时间,坐下来读书。先挑自己特喜欢的书去读,一天读一点,今天比昨天多读一点。这样坚持一个月,看效果怎样。

 

男孩不断地发过来点头、作揖等QQ表情。最后总结发言:“你这个奶奶说得有理,不像我妈妈,整天就知道批评人。”张秀丽记住了这个小男孩的话,也打心眼里感谢他,是他让自己明白了接近孩子们的第一法宝: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人。

 

随着对网络的了解,敲字速度逐渐提高,张秀丽的网友越来越多。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问题都有。有的时候,她发现不批评也不行。一天晚上10点多钟,张秀丽正准备关电脑睡觉,一个女孩的QQ头像在不断闪动,张秀丽就想,孩子肯定有什么心事困扰,否则不会这么晚了还来找她。张秀丽边想边打开界面。

 

“奶奶,我想跟你说个事儿。”女孩说,“我喜欢上了一个男人。”

 

“为啥呀?”

 

“他爱我呀。”

 

“怎么爱?”

 

“他给我花钱呀,我需要啥,他就给我买。但我担心我是‘小三儿’。”

 

“他有老婆、孩子没?”、

 

小姑娘犹豫了一会儿说:“有。”张秀丽丝毫没有犹豫,丝毫不带客气,“噼里啪啦”就打出一行字:“那你就是‘小三儿’啊。”女孩沉默了。张秀丽有点后悔,会不会语气太重了?转念一想:这女孩才17岁,喜欢上已婚男人可是很严重的问题,口气不重怎么行?再说了,这孩子能来找她,说明心里也在犹豫,那就还有救。

 

“孩子,不要再花他的钱,不要再理他。他在说谎,他爱的是他的妻子,他的家。要谈,咱就找个没妻子的!”

 

“这个世界充满了诱惑,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害人害己。”张秀丽继续开导她,“凡事一定多与父母沟通,与积极向上的朋友交流,多听听别人的建议,这样才会少走弯路。”

 

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时间不早了,张秀丽觉得有点累,可手指就是停不下来,平时她打字不怎么快,那天手指却像是在飞。她担心稍有迟缓,女孩的心就跑了。或许是被张秀丽的热情感动了,或许是本身就不想做“小三儿”,最后,女孩突然发了个“脸红”的表情过来,告诉张秀丽:“奶奶,让我好好想想。”

 

两个多月后,张秀丽接到女孩打来的电话。她说,她已经和那个男人彻底分手了,自己可不想做没名没分的“小三儿”。张秀丽听后,连连夸孩子做得好,嘱咐女孩将来一定要过正常的婚姻生活。“因为不正常的婚姻生活中,受伤害的永远都是女人。奶奶也是女人,你要相信奶奶的话。”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好孩子去相信

 

随着网友数量的激增,张秀丽有点招架不住了。和孩子们接触得越多,张秀丽就越发现他们难对付,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居然感觉不够应付了。2007年,72岁的她去考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因为长期跟孩子接触,加上她没日没夜地准备了两个多月,这个班上最老的学员,居然一次考试就通过了。

 

“心理咨询师”的头衔,吸引了更多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带着不少成长的烦恼,蜂拥而至。很快,张秀丽的QQ号从一个增加到7个,网友也破万。一个男孩加她为好友后,第一句话就问张秀丽:“像我这个年龄的男人,生殖器究竟该有多长?”

 

老实说,张秀丽的第一反应是想狠狠地训斥他一顿。不过稍一冷静,还是把训斥的话删掉了。这孩子是故意捣蛋还是正经请教?她一时无法判断。想起受过的心理咨询培训,她决定用“冷却法”:如果是恶作剧,对方一定希望得到回应;如果没有回应的话,他多数会认为自己已被识穿,或者心虚打住,或者无趣而退。

 

可这个孩子,一连问了五遍同样的问题。张秀丽心里有底了:他一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果然,经过交流得知:男孩儿和同伴洗澡时,发现自己的生殖器比别人的短小,所以一直怀疑自己有毛病。后来听电台节目,有个男人说自己生殖器有15公分长,却仍被“医生”同情说“太短”。“所以,我就很担忧,但也不好意思跟爸妈说,整天恍恍惚惚的。听同学说,您从来不批评人,就找您请教了!”男孩说完这句话,张秀丽语重心长地告诉他:“首先,不要害怕。尽管奶奶不是学医的,但奶奶知道,这不一定是病。抽空到医院看看,问问医生,也顺便了却一桩心事。不过,一定要去正规医院。”

 

“什么才叫正规医院呢?”孩子问。“就是公家的医院。”张秀丽说,那些一天到晚打广告的别去,那些叫什么“男科医院”的也别去。一周后,张秀丽收到男孩儿的留言:“谢谢奶奶,检查过了,很正常。耶!”

 

“耶!”张秀丽也忍不住给男孩留言。她庆幸,当初没有把这个孩子当成坏孩子劈头盖脸数落一顿,如果那样,他的困惑可能就憋回去了。这样一来,迟早会憋出事。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几天,张秀丽还遇着过这么一个孩子。那是2011年8月5日晚上,吃完晚饭、收拾好碗筷,张秀丽登录了QQ。一个男孩子的头像不断跳动,她点开之后,蹦出一行字:

 

“滚!老不死的!”

 

张秀丽笑了。孩子不认识她,不可能是专门来骂她的。心理咨询师的本能告诉她:孩子有烦心事,想用这种方式发泄内心的难受,吸引人的注意。想到这儿,张秀丽连忙问:“孩子,请讲,你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生气?”

 

对方不吭声,张秀丽就接着问。连续问了两遍,孩子终于开口了:“难受!我爸我妈离婚了,我很烦……”

 

开口了就好。张秀丽开始跟他交流,最后还向男孩要了他父母的电话,就孩子的问题跟他们进行了沟通,劝他们在孩子面前维护对方的形象。

 

临下线,孩子问:“奶奶,刚才我骂你,你咋不生气呢?”张秀丽答:“因为奶奶相信你是个好孩子呀。”也许,这种善意的信任和期许,这种永远不往坏处想孩子的原则,是她被孩子们追捧的秘诀之一。

 

他们心里种着一根刺,拔出来就好了

 

有了多次和孩子们“唇枪舌剑”的经验,张秀丽开始下意识地要求自己: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好孩子,把每一个问题都当成善意的求助。无论孩子说话多难听,即使是骂她,她也不跟孩子计较。“孩子有时攻击他人,是因为内心有刺。我想帮孩子把那些刺拔出来。都是些孩子,他们心里的刺能有多深呢。站在他们的角度,这刺轻易就拔出来了。”张秀丽说。

 

怎么能站在孩子的角度,轻易拔掉他们的刺呢?做了一辈子老师的张秀丽说,她把电脑当成她的教室,打开电脑,就像站在教室门口一样亲切激动。“我觉得,我有着一颗17岁孩子的心。”张秀丽有点得意地说,一定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

 

张秀丽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今天她能在这个容纳十几万人、不用执教鞭、不用拿粉笔,甚至不用张口说话的教室里教书育人。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她自豪地说,她到死都不会“离开这个特殊讲台”。张秀丽珍藏着自己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的每一份“教师聘书”,在她看来,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不一样,教师一定要学会“与孩子们沟通的方式”。

 

张秀丽不仅受到成千上万个孩子的追捧,也了却了无数家长的心事。许多孩子不远千里来到郑州看望张秀丽,还有家长千里迢迢地给她送去锦旗。腾讯公司还特地为她免费开通了一个企业QQ号,并赠送了5个工号。这样一来,张秀丽的1个QQ号可容纳25万好友,想找她倾诉的网友数量也不受限制了。

 

当“QQ奶奶”这么多年,张秀丽帮助了成千上万个“问题”孩子。而问到她印象最深的,张秀丽说是一个刚刚考上扬州大学的女孩。三年前,这个女孩给张秀丽留言:“到死也不会忘记奶奶,我走了,这是最后一次留言。”孩子在电脑那边哭,张秀丽在这边哭得“稀里哗啦”。经过了解,老人得知小女孩的父母刚离婚,她接受不了妈妈弃她而去。张秀丽告诉她:“妈妈肯定很爱你,她离开一定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如果你‘恨’妈妈,那就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好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让她瞧瞧!”小女孩答应了张秀丽,但她仍不放心,从那天开始,张秀丽每天都要给小姑娘发个短信,有时还会打电话。前不久,小女孩告诉张秀丽,她刚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张秀丽早已把“QQ聊天”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但越来越多的“求助”让张秀丽有心无力,她期待着“有教育资格和经验”的志愿者,能加入到这个“不用砖瓦、水泥、钢筋”的网络大学堂中来,群策群力,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网瘾、青春期烦恼和各种各样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