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炎是什么颜色:父母、班主任、同伴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30:55

父母、班主任、同伴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作者】 苏晓荣; 【导师】 郑子健; 【作者基本信息】 西北大学, 应用心理学, 2010, 硕士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同伴接纳对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三个不同阶段的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预测因子和影响力有何不同。以往有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与测量方面,有关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实证性研究较少,涉及到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有何不同的研究更为少见。本研究以期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选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教师风格问卷、同伴提名法来测量自我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和影响力的不同。研究结论如下:1、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总体自我概念有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女生除焦虑分量表外在总体自我概念以及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分量表显著高于男生。2、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在年级上不呈现显著差异,并且与自我概念及其各个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上呈现显著差异,并且与自我概念存在显著负相关。3、班主任互动风格中支配—顺从维度主要与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显著正相关,友善—敌对维度主要与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分量表显著正相关。4、小学阶段,积极同伴与焦虑、合群分量表显著正相关;初中阶段,除与幸福与满足分量表外,积极同伴与总体自我概念及分量表均显著正相关,消极同伴与焦虑、合群分量表显著负相关;高中阶段自我概念与同伴接纳的相关不再像初中联系的那样密切。5、研究结论是:在不同年级,总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是不同的。小学生高年级阶段总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是母亲拒绝否认(其影响作用最突出:β=-.385***,△R2=.164)和班主任互动风格中的两个维度;初中阶段总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分别是积极同伴得分(其影响作用最突出:β=.353***,△R2=.185),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班主任互动风格中的友善—敌对维度;高中阶段总体自我概念的预测因子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其影响作用最突出:β=.422***,△R2=.151)和积极同伴得分。根据研究结论,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因素,适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使每个阶段的青少年都能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班主任互动风格同伴接纳

  父母、班主任、同伴对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一章 引言 9-13     1.1 研究背景 9-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问题提出 11-1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3-23     2.1 自我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13-17         2.1.1 自我概念的定义 13-14         2.1.2 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与测量 14-15         2.1.3 自我概念的形成发展与影响因素 15-17     2.2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17-18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和和测量 17-18         2.2.2 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18     2.3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班主任互动风格的关系研究 18-20         2.3.1 班主任互动风格的定义和和测量 18-19         2.3.2 自我概念与班主任互动风格的关系研究 19-20     2.4 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 20-21         2.4.1 同伴接纳的定义和和测量 20-21         2.4.2 自我概念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 21     2.5 小结 21-23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 23-27     3.1 研究假设 23     3.2 研究对象 23     3.3 研究工具 23-26         3.3.1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PHCSS) 23-24         3.3.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24-25         3.3.3 教师风格问卷(QTI) 25         3.3.4 同伴接纳测量 25-26     3.4 研究方法 26-27         3.4.1 研究思路 26         3.4.2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26-27 第四章 研究结果 27-42     4.1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27-29         4.1.1 青少年自我概念总体发展状况 27         4.1.2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年级差异 27-28         4.1.3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性别差异 28-29     4.2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年级差异 29-31     4.3 青少年班主任互动风格年级差异 31     4.4 青少年同伴接纳年级差异 31-32     4.5 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32-34         4.5.1 小学高年级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2-33         4.5.2 初中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3-34         4.5.3 高中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 34     4.6 不同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4-42         4.6.1 小学高年级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5-36         4.6.2 初中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6-38         4.6.3 高中阶段青少年自我概念与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38-40         4.6.4 不同阶段青少年各个预测因子对总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力 40-42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42-51     5.1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特点 42-43         5.1.1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存在年级差异 42         5.1.2 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42-43     5.2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43-45         5.2.1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年级差异 43         5.2.2 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43-45     5.3 班主任互动风格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45-46         5.3.1 班主任互动风格存在年级差异 45-46         5.3.2 班主任互动风格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46     5.4 同伴接纳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46-47         5.4.1 青少年同伴接纳年级差异 46-47         5.4.2 青少年同伴接纳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47     5.5 不同年龄阶段诸因素对自我概念发展的预测因子及影响力变化 47-51         5.5.1 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概念发展预测因子的变化 47-50         5.5.2 不同年龄阶段自我概念发展预测因子的影响力变化 50-51 第六章 教育对策与建议 51-52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52-54 参考文献 54-59 附录 59-64 致谢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