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龟能憋气多久: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十、探索者有如苏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0:21:14
品味我们的城市中国 十、探索者有如苏锡
   本来这一个篇章的题目是想写香港,名字都想好了,叫“守望者有如香港”,可还是下不了笔,我发现我的思想和文字难以驾御这个自己根没去过并且根本不了解的城市,叫我怎么去开口?怎么去评判?最终只得缴械投降,转移方向。
   上一篇是讲的杭州,那这一篇我们就从另一个天堂--苏州说起吧!比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州,苏州今天算是发达了,有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确,穷有穷愁,富有富忧,无论如何,苏州的经济实力在省内是早已拉下了无锡和南京,而在省外则是一味穷追猛打,追杀津深,死拼京穗,十足的江苏老大势头。苏州老城却却还是那个老模样,当然这也是为保护古城,但笔者坚信,在中国同等及其以上规模的古城里,苏州是最原汁原味的,保护也是比较到位的,甚至,千百年来,苏州连城址都没移动过(不像南京、西安、洛阳经历的多次变化),苏州人却很平淡,毕竟苦日子是过了,富贵日子过得更多,我们必须承认,苏州的富庶和繁华是有历史为证的,苏州历来是江南经济繁荣的一个典范,在清朝初期,朝廷是三方用兵,为巩固统治,需要江南的赋税支持,抽税最重的莫过于以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但苏州又是其中赋税最重的(明代洪武中期,苏州府以占全国1/90的耕地负担了全国1/10的税粮,超过浙江全省,人称苏州为“天下财赋至重之地”),可照样没有妨碍苏州的继续强势,“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就在在《阊门即事》中咏道:“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苏州也绝对不是爆发户,论文化氛围,苏州在江南历来是首屈一指。苏州自唐至清的近1300年里,共出文状元45名,武状元5名。清代,全国共出状元114名,苏州就有26名,占到了全国状元总数的22、81%,是绝对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而除了这些状元,光是明清两朝,苏州就有进士1779名(明代1016名,清代763名)。苏州有朱买臣、范仲淹、申时行那样的治国之才,又有范成大、文征明、祝枝山此般文人雅士,并且更有张旭、唐伯虎、金圣叹、冯梦龙这些悠哉狂生,只能说上天待其不薄啊!苏州教育也历来兴盛,从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苏州府学、民国时期的东吴大学再到今天重新崛起的苏州大学和一直鼎盛的苏州中学,苏州人有理由为自己生在苏州而骄傲。
  不过,那时的繁华毕竟早成为旧梦,直而今的苏州却是沿着另一条道路来重新高歌猛进,那就是“外资”,当年在无锡手中抢下新加坡工业园项目后,苏州开始了跳跃式发展,可谓是挡也挡不住,随着苏南模式和新苏州(外资)模式的不断冲突,苏州的民营企业纷纷发现自己难以做大,不得以先后沦为外资企业的加工车间,切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我们的疑问是,外资经济再强大再繁荣,可以不断抬高你的GDP,但终归资产还是别人的,走或流,只是一句话。外商看中苏州(包括长三角),是因为这里靠上海近,交通物流也很方便,土地价格相对便宜,更重要的是在苏南投资能得到比在上海投资更大的优惠。要知道,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随着长三角地区土地的紧缺和地价的抬高,投资商(多为日韩商家)已经把目光转向了山东半岛,那里也有青岛这样一个大港口,且比上海离日韩本土更近,并且土地和劳动力比长三角廉价很多,很可能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在山东会掀起新一轮投资热。《国际金融报》指出,外资北移,将成为一种趋势和必然,长三角城市应该坦然面对,尤其是苏州及其下属昆山、张家港等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城市,需要特别小心,因为外资的撤退,必然会引发后一地鸡毛,那些缺少核心技术和国际管理经验的中方合作企业难免崩盘。
   经济上的不稳定并似乎没有给苏州带来过多压力,反而,苏州这几年在各方面都是顺风顺水,2001年苏州成功举办了APEC财长会议,2004年苏州代表中国首次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而一些全国性的会议莅临苏州更是家常便饭了,前后三任苏州市委书记也陆续升了省长,对此,《南方周末》还在头版做过详细报道。与此同时,人们惊觉,虽然光环围绕下的苏州虽然经济势力比好几个副省级城市加起来都强,可其却仍然是一个地级市,同样,苏州也是不甘寂寞的,想当年这江苏省的得名取了江宁(今南京)一半,也还取了我苏州一半的,凭什么让南京独美?论经济,他不如我;论文化,大家旗鼓相当;论底蕴,我还高他那么个半截儿,而江苏的简称也是我这个“苏”,为什么不叫“江”呢?看来还是我的魅力大啊。的确,在江南一带,最早建成大城市的就是苏州(伍子胥的功劳,那个时候苏州叫作“吴”),不要说上海,连南京、杭州也还是蛮荒之地呢,而民国时江苏省会连镇江都做得我苏州为什么做不得?南京爱直辖就直辖去吧,我苏州才是吴文化的最强领军!可现在苏州至多是一个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别说副省级,连计划单列也没门,苏州看着不远的宁波也很是眼馋,而身后无锡、南京的冲击和追赶,自己辖下昆山、常熟“脱苏独立”的谣传不断,苏州如坐针毡,再加上上海的西扩挤压,那可不是,要是南京真的摇身一变直辖去了,无锡由于身处苏南中心很可能会晋升“省会”,那么,堂堂苏州一时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悬!真悬!
   江苏是我国首先付诸实施的“市管县”体制的省份(1983年),但如今又是“市县分离”吼得最厉害的省,貌似迷乱,其原因解答起来却并不困难,翻看江苏的版图,就发现江苏一半以上的地级市紧挨或临近省界,著名网文《支离破碎的江苏》说,清朝的江苏巡抚是在驻扎在苏州,可江苏学政又寓居江阴,贡学设在江宁,更糟糕的是名望仅次于直隶总督的两江总督设于江宁,而全国最有钱花的民用衙门河运总督和全国最具战略价值的漕运总督居于淮安,扬州却又是全国最繁荣的商贾云集的中心。可见,江苏的各大城市都比较强势的,自然都想去争做中心,不像四川就一个成都,云南就一个昆明,其他城市是心甘情愿做大绿叶陪衬的。加剧江苏离心力更大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其县域经济的发达,每年全国百强县的统计,江苏总讷讷感在百强县的前十位中就占到五、六个,这五、六个里除了江阴属于无锡,剩下的大多来自苏州下面的五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张家港、吴江和太仓),不过笔者这里却更看好江阴,在依靠外资的同时江阴拥有着红豆、阳光、海澜……一大批自主企业,而在股市上也缔造了”江阴板块“的神话。
   如果说昆山、常熟的“独立”还只是一些风吹草动,那么江阴对无锡的不认同感就是事实确凿了。和名声在外的苏州府不同,如今兴盛的无锡在几千年来毕竟只是个县治,在这一点上和江阴也没什么不同,而且,无锡过去也没管过江阴,所以江阴在情感上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被无锡管辖的现实,对外江阴人从不会讲自己是无锡江阴人,几乎只会说自己是江苏江阴人,并主动跨江北上和泰州的靖江展开一系列全方位合作。而关于徐霞客故居所属乡镇的区划,锡澄(江阴简称“澄”)两地也一直纠缠不清。无锡也面临另外一个尴尬,不光是江阴,自己辖下的另一个县级市宜兴照样不认同自己,这恐怕也是江苏大多数地级市的窘境吧!当时“市管县”是为了管理方便,可在操作和实验的进程中越来越发现其实无故凭添了一层关卡,于是又进行了“市县分离”的理论探索。总的看,在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过去的中等城市都在不断做大,但就着便民和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原则,“市县分离”是大势所趋。的确,“升级”比“换籍”可怕,而有意思的是,苏南城市在过去十年里都吞掉了自己隔的最近的县(甚至县级市)划成自己的新市区,比如苏州就吞掉了吴县望着吴江,无锡是并掉了锡山(过去的无锡县)看着江阴,均是得陇望蜀,“老实”一点的常州吃掉了武进(这让武进人很反感,他们也同样不认为自己是常州人),镇江咬掉了丹徒,南京这个省会则来了个大手笔,把江宁、六合两县设区,江浦、大厂两区县则直接玩了个“人间蒸发”,成就了今天的大苏州、大无锡、大南京……有样学样啊,苏中的城市也躁动不安的,泰州对姜堰,南通对通州也是虎视眈眈,很可能下一步,这种变化就会在全省蔓延。
  上面既然说到了无锡,我们就好好来说说无锡。“无锡”本是个古越语中的一个齐头式地名地名,虽说自古为江南鱼米之乡,但毕竟长期隶属常州或苏州治下,无锡先是在明朝东林书院的兴盛的东林党人的活跃而在全国闻名,而党魁顾宪成吟出的那著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句子也道出了无锡人的忧国忧民心声。无锡经济上的辉煌时期则是在清朝,试想一个江南小县能与长沙府(一说为沙市)、九江府、芜湖道并列为“四大米市”就很了不得了,并且,无锡还是身处“四大米市”之首,而后来的“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的一系列封号更是给无锡带来了无限荣光,不过那时的无锡还是“安步当车”的做号称“八邑名都”的常州府下面一个县(无锡曾经分为无锡、金匮两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开始悄然兴起,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蓬勃发展,荣氏家族、唐氏家族、钱氏家族、薛氏家族纷纷壮大,他们也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办厂兴学,铺路修桥,再随着沪宁铁路的贯通,无锡也在中国近代城市史上开始展露头角,山清水秀的无锡因伴北太湖自然风景优美,一时间引得南京、上海两地政商界要人常来旅游渡假,甚至一些电影也争相选择了无锡作为外景拍摄基地,并且丝毫不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无锡影视城的火暴,据权威资料统计,无锡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竟有产业工人6万,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号称“小上海”,故无锡才有底气去申报开设这“国字头”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了,而当时的苏州却仍然是一副古城模样,基础工业实力比起无锡是大大落后了。
  正是由于那时的一把火烧得过旺,在建国初期还一度成为了苏南行署驻地,大为风光,虽然随后还是被南京竟收回了“中心”的帽子,无锡毕竟还是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县治”的尴尬,开始为今后的发展解除了束缚。上天果然开始眷顾无锡了,各大型国有企业的纷纷设立给无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此时的无锡经济在省内可谓是翘楚,苏州、常州则紧紧跟在后面,逐渐,江苏南部形成了一个被称作“苏锡常”的特殊区域,它把包括南京的其他江苏城市远远甩在了后面。直到上世纪90年代,省里为防止“苏锡常”的独大,出台了关于南京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的提法,而让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共同建设一个“苏锡常都市圈”,但三市陷入了不停的内耗和攀比,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军备竞赛”,而这里面首先被拖垮掉的就是常州。
  当年常州的红火也是由众多大型国有企也共同缔造的,随着内部改制,景况是一年不如一年,而苏州和无锡又占据了临近上海的优势,这让身位于沪宁两地的几何中点的常州毫无办法,常州开始被南京赶超并远远的甩开了好几个身位,“苏锡常”也成了“苏锡无常”,常州并非是自己不思进去,这倒霉啊,喝凉水都塞牙,终于,江北的南通也大步赶了上来,粗暴地一把将常州按倒在地,常州输了!
  我并不想在这里再介绍常州的一些前世今生,只是觉得当年贵为 “八邑名都”的常州被其下属的一个县拉在了后面,心理自然难受,不过再想想又想通了,风水轮流转,繁华也不会有永远,想当年的上海不同样是松江府下面一个县,现在松江却成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一个区,另外在大连、青岛、深圳也有这种情况,这不光是行政区划撒谎能够的改变,而关系着经济文化情感多种因素在里头,让你不得不承认,人和城在浩瀚历史中都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无需要太多的担心和惶恐,一切随遇而安吧!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比如无锡,论经济,在全国排在前列;论科教,就相形见绌了。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需要人才,人才从哪里来?一是学校培养,二是社会实践,其最主要的还是借助于学校培养。无锡只有一个真正意味上的大学,江南大学,一开始外地人或许会被这个鲜亮的名字所迷惑,但仔细了解,这就是原来的无锡轻工大学,说实话,这所学校并不差,甚至里面诸如食品、发酵、纺织一些专业的名气和实力在全国还是响当当的,可你能从“食品、发酵”这些工科专业联想到人文意境浓郁的江南吗?并且无锡人自身也不喜欢这所学校,这和苏州人对苏州大学的喜爱,扬州人对扬州大学的拥护形成鲜明对比,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况且,江南大学的工科强势是苏大不能比的,而且无锡作为发展壮大中的工业城市正需要食品、纺织这类高级研发人才,加上江南大学“211”的牌子,做大江南大学本来是发展无锡相对落后高级事业的一次契机,无锡却表示出了漠不关心,反观宁波全市对宁波大学的支持,也真够江南大学石生羡慕,何况,宁波大学的整体实力是不如江南大学的。之所以无锡轻工大学当初在改名时选择了“江南”这两个字,一是为了纪念荣老先生(荣德生)当年创办私立江南大学的贡献,二是无锡人新中的一种“江南情结”。
  这种“江南情结”也是一种必然,由于缺乏作为大都市的历史,无锡迫切需要借用“江南”这块金字招牌来宣传自己,我们可以发现,无锡最大的晚报叫《江南晚报》,另外还有一份《江南保健报》,电台也有个“江南之声”,学校里则有“江南大学”、“江南中学”,甚至幼儿园还有“江南艺术幼儿园”!相反,苏州就不需要这样的移花接木,本身“苏州”二字就是一块比“江南”还好的纯金招牌,所以,苏州的报纸能叫《姑苏晚报》,商业银行卡叫“姑苏卡”,最有名的大学叫苏州大学,最有名的中学叫苏州中学,一切都打上“苏州”的烙印,这样一来,“苏州”二字就更响了。除了“江南牌”,无锡的另一杀手锏就是“太湖牌”,市政府也把“打太湖牌,唱运河歌,拉二泉曲,建山水城”写进了工作计划,不错,虽然无锡市区只占据了太湖的北面,但这张“太湖牌”却是被演练的炉火纯青,既有“太湖明珠电视台”,又有“太湖博览会”、“太湖牌汽车”、“太湖牌锅炉”……无锡商业银行卡也叫“太湖卡”, 江南大学下面也设了个“太湖学院”,而其它一些大大小小以“太湖”为自己招牌的公司和工厂则更是不计其数,无锡尽可能地一切都烙上了“太湖”和“江南”的印记(不过前者更甚),也把《太湖美》积极抢注为了无锡市歌。说实话,别看现在来无锡太湖的游客络绎不绝,可这些景观大多为清末以后修建,比起苏州太湖古老的洞庭山、飘渺峰、紫金庵还是人工痕迹过浓,而过度开发先是毁掉了无锡欧洲城(还好2005年重建为了市民公园),统一嘉园也破产被法院拍卖,而唐城也是朝不保夕,无锡太湖景区就还有一个鼋头渚和一个灵山大佛的游客还算比较旺盛,不过鼋头渚的管理却让本地与外地游客不敢恭维。无锡喜欢闹点噱头,比如动则宣传自己这里有“江南第一山” 惠山(据说由乾隆皇帝“御赐”,可惜现在山上几乎是乱葬坟墓,值得一提的是有个秦观墓,但保护得很差),自己还有“天下第二泉”(但随着泉眼的逐渐萎缩,二泉的人文魅力远远超过了泉水本身),更有“太湖第一峰”雪浪山(但《扬子晚报》记者查访,雪浪山根本并不在太湖72峰之列,按高度,真正的太湖第一峰应是位于苏州西山的“缥缈峰(336.6米)。这些大多属于无锡地方上的古迹,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名气(除了“二泉”)和保护现状都令人堪忧,要打响他们的牌还真不容易,这些年的无锡在一边摸索也一边向杭州苏州“偷师学艺”,可以说是小见成效。不过虽说无锡的“太湖牌”是基本成功的,可“太湖”二字的逐渐走红却让“无锡”二字慢慢萎缩,尤其在西部地区,很多人竟然不知道无锡这个城市在哪里,而对苏州、扬州、徐州这些城市倒还熟悉,无锡现在又不得不加大对“无锡”二字的推广和宣传,说穿了,其实“太湖牌”能打这么久,一是说明无锡太湖还是有一定魅力,二是说明无锡对自己这两个字的推广效果不如苏州那么自信,其实,凭借无锡如此强大的经济实力,早10年多宣传一下“无锡”,那么无锡在全中国的名气要比现在好很多,名气上去了,投资、求学、旅游……一切水到渠成。
  由于常州经济的渐行渐远,让常州和无锡、苏州的冲突不是那么明显,而苏、锡之间,冲突和论战却是长年不断。比如江南美食肉骨头,苏州的叫“陆稿荐”,无锡的就叫“真正老陆稿荐”,而前面提到的太湖问题也还是个“小问题”,可国际机场问题那就是个大问题了,随着上海逐渐加大对浦东机场的投入,让苏、锡两地一时交通吃紧,按常例说,像苏、锡这样经济实力的城市,放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除了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都有资格建国际机场,可偏偏上天把它们安排在了长三角,附近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就拥有5个国际机场,在加上常州、南通一些中型机场,长三角看似高度饱和,不需要另建机场,但客观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在这里就打破了常例。无锡硕放机场在开通的两年里发展极为迅速,尤其在2005年,旅客吞吐量近6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1.4万吨增幅分别达到89%和69%,增幅居全国民航机场之首。笔者愚见,依苏、锡之间的超短距离,两地共用一个国际机场比较恰当,既符合了需求又节约了资源还可以加大机场的周边辐射能量,问题是长期剑拔弩张的苏、锡两地能否心平气和坐下来讨论、接受“共用机场”这个议题。树挪死,人挪活,长期对立的观点占据人的大脑太久难免会形成定向思维模式,其实大家不妨交叉换位,用另一种视角去分析问题,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苏州无锡都同在一省,既然有幸成为邻居,大家就应该少一些猜疑和嫉妒,多一些竞争和合作,邻里之间也会少很多麻烦。“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利益面前大家的动机是一致的,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更应该顾及到大家的共同利益,既要做对手,又要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