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木单板烘干有无得搞:商业银行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9:38:53

商业银行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点击数:6238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0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迈出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我们对辖内部分金融机构现阶段贷款利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商业银行在执行贷款利率浮动政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商业银行在执行利率浮动政策时存在严重的偏差。主要表现在:(1)执行利率集中在扩大浮动区间前的水平。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在执行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时,担心贷款利率过高造成客户流失,一般采用“浮而不动”的方式。目前,各金融机构的基层行大部分沿用原来的利率浮动政策,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水平基本保持在0.9—1.3倍基准利率水平范围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水平基本上保持在1~1.5倍基准利率水平范围内。(2)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农村信用社制定贷款利率浮动制度时普遍存在“一浮到顶”的现象。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及基层信贷员业务素质低,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针对这种情况,农村信用社各基层信用社在贷款时,严格按照县联社规定的各类贷款利率标准,对应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不得随意变动。另一方面,一些农村信用社为追求短期效益,利用其在农村的特殊地位,不加区分地较大幅度提升贷款利率执行水平,甚至普遍出现“一浮到顶”的现象。

 

  二是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主要表现在:(1)制度不健全。在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政策出台后,虽然各金融机构反应积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利率管理部门管理机制僵硬,缺乏竞争力,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将利率浮动纳入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管理制度中,存在营销与定价、审批与管理等方面不衔接现象,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防范系统,风险规避很难落到实处。(2)人员不齐备。目前各商业银行分行以下大多没有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都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这些管理人员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执行具体贷款业务的基层员工素质不高,对于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贷户,无法正确贯彻浮动利率政策的精神。(1)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贷款利率浮动权限小,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在利率逐步市场化、信贷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条件下,金融机构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金融机构对优质客户的信贷过剩支持,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客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甚至可能出现下降现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中信贷业务所占比重超过90%。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系统之前,在同等条件下,商业银行首先会考虑选择资产规模大的企业作为放贷对象。对于不具备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银行对其贷款的要求条件相对较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过大,审查也更严格,这些都严重束缚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次数和规模。

 

  四是未能全面贯彻支持“三农”精神。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有些信用社错误理解央行意图,在放贷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政策,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加上民间借贷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相差不大,而民间借贷手续简单、方便快捷,造成贷款分流。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状况、人文环境各异,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区域性差异。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在东西部地区存在地区差异的情况下,政府在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时应区别对待。

 

  一是应完善西部地区金融稳定机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金融机构的行为更趋于自由化和市场化,金融风险更加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管理水平落后,风险意识较差,利率风险加大。这就要求建立起完善的金融稳定机制,以确保利率市场化后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是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目前,上海和深圳各有一个证券交易所,大连、郑州、上海各有一个商品交易所,这些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壮大促进了该地区金融繁荣,带动着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西部地区尚没有这样的市场优势。建议在西部地区建立一个全国性金融新产品交易市场,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又可以提高西部地区资金流动效率,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三是实行统一货币政策下的区域利率优惠政策。西部地区农村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低收入农户感到贷款成本过高、负担过重,而农村信用社又过分依赖央行再贷款、自主营销能力弱。建议央行在发放再贷款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同时引导农村信用社合理确定农户贷款利率,避免出现“一浮到顶”的情况,对落后贫困地区或低利润项目农户贷款执行少浮动或不浮动政策,降低农户经营成本,调动农民贷款促生产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