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煮鸡蛋:孙瀛洲捐献的国宝陶瓷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2:38:34
孙瀛洲捐献的国宝陶瓷2 [引用 2011-11-07 05:39:55]    字号:大 中 小
1 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元 高14.0cm,口径14.6cm,足径4.8cm
碗撇口,弧壁,瘦底,下承以中空高足。碗内外均施铜红釉,高足内施淡青色釉。内底心阴刻三朵云纹,内壁模印阳文云龙纹,二龙以两朵云纹相隔。龙细颈长嘴,形象生动,与同时期青花瓷器上的龙纹特征相似。釉色红中略显灰暗,显示出初创期的高温铜红釉尚难以较好地把握烧成技术。
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足部较矮的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残器,可知元代红釉高足碗应有高、矮两种式样。
孙瀛洲先生在明代官窑瓷器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尤精于宣德瓷器的鉴定,享有“宣德大王”之美誉。他捐献的永乐青花缠枝莲纹洗、宣德青花折枝花纹执壶等均为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一对薄如蝉翼的成化斗彩菊蝶纹杯在目前传世及出土的成化斗彩瓷器中更属绝无仅有。

 





2 青花缠枝花纹碗 明洪武 高10.4cm,口径20.5cm,足径10.0cm
碗直口,深腹,圈足。内外青花装饰。碗心绘折枝牡丹纹,内壁绘缠枝宝相花纹,外壁绘缠枝菊纹,内外近口沿处及圈足外墙均绘回纹。
瓷碗造型敦厚,纹饰优美,所绘两两相连的“双回文”及“扁菊花纹”是洪武瓷器上的典型纹饰。

 





3 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永乐 高10.1cm,口径21.1cm,足径7.6cm
碗直口,弧壁,深腹,腹下渐收敛,圈足。此碗造型端庄稳重,通体青花装饰。碗内近口沿处绘海水纹,内壁绘缠枝莲纹,里心青花双线内绘花果纹。碗外近口沿处绘回纹,外壁饰花瓣纹,共32瓣。足底施白釉,无款,底心凸起。
此碗青花色泽浓艳,系以进口青料绘制。碗外壁以花瓣为饰是永乐、宣德时期瓷器纹饰的典型特征之一,花瓣细长呈放射状排列,从足部直伸展到外口沿下,满布腹壁,排列有序,与碗内壁之缠枝莲纹相得益彰。

 





4 青花缠枝花菊瓣纹碗 明永乐 高7.9cm,口径17.1cm,足径7.6cm
碗撇口,弧壁,腹下渐敛,圈足。造型端庄秀美,胎质细腻,釉色莹润。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绘缠枝菊纹一周,内壁绘缠枝花纹,内底绘缠枝莲纹。纹饰之间均用青花弦纹间隔。口沿外饰回纹一周,外壁绘缠枝莲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足外墙饰卷草纹。足底白釉无款。
此器所绘纹饰规矩,青花色调艳丽并略有晕散,但不失明快。

 





5 甜白釉印花龙纹碗  明永乐高4.9cm,口径9.9cm,足径4.0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胎体极薄,几近脱胎,口沿锋利如刀刃。外壁光素。内壁模印二行龙首尾相接,龙五爪,怒目张口,作爬行状。内底锥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双行款,外为单线圈。
永乐官窑瓷器带年款者极少,此碗不但署款,且款字清晰,愈显珍贵。

 




6 青花折枝莲纹折沿盘 明永乐 高6.5cm,口径37.4cm,足径24.0cm
盘敞口,板沿,宽平底,浅圈足,细砂底无釉。里心绘2朵盛开的莲花,以莲叶相衬,内壁绘8束折枝花卉,外壁绘折枝菊花纹一周。
此盘的绘画布局非常独特,大朵的莲花几乎占满整个盘心,外壁的一周扁叶菊流畅而连贯,表现出当时艺术匠师的娴熟技艺。

 





7 青花缠枝菊纹折沿盘 明永乐 高6.9cm,口径37.7cm,足径24.4cm
盘敞口,板沿,宽平底,浅圈足,砂底无釉,露胎处呈浅火石红色,并可见胎中有星星点点的黑褐色杂质。盘里心双花边开光内绘3朵缠枝菊花纹,板沿上绘缠枝灵芝,外壁一周绘折枝花6束。
此盘造型规整,青花鲜艳,底足露胎处的火石红色具有明永乐、宣德朝瓷器典型的时代特征。

 




8 青花折枝花纹执壶 明宣德 高36.0cm,口径7.8cm,足径11.5cm
壶直口,方流斜直,流口部有葫芦形出水孔,腹部丰硕,宽圈足,扁柄弯长。此执壶造型新颖别致,源于12世纪西亚地区的铜壶。通体绘青花折枝花卉纹,腹部的花卉纹分为8组,虽占满空间,但繁而不乱。青花色泽鲜浓亮丽,聚釉处有从釉下析出的“铁锈斑”。

此壶使用由西亚进口的“苏泥勃青”为绘画原料,青花呈色深沉浓重,浸入胎骨,具有水墨画般的艺术效果。

 




9 青花夔龙纹罐 明宣德 高19.0cm,口径15.8cm,足径13.8cm
罐唇口,短颈,丰肩,圆腹,圈足。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如意头云纹,肩部绘朵花及勾云纹,腹部绘夔龙哈衔莲花纹,近足处绘莲瓣纹。外底中心署青花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仅署款处覆釉。
此罐形体饱满,构图疏朗,图案生动,款识标准,堪称宣德官窑青花瓷器中的佳作。

 




10 鲜红釉盘 明宣德 高4.4cm,口径19.7cm,足径12.4cm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盘内施白釉,外壁施红釉。外底阴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为双线圈。
 景德镇的高温铜红釉瓷创烧于元代,明宣德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碗釉面流光溢彩,又不失凝厚浑融,被誉为“宝石红”,深受人们的喜爱。

 






11 斗彩三秋杯(一对) 明成化 高4.3cm,口径6.8cm,足径2.6cm
杯撇口,深腹,瘦底,圈足。釉色青中泛灰。杯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草,间以飞舞的蝴蝶。蝶翅或覆黄彩,或覆紫彩,花枝及一小蝶的尾上点以红彩,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谓“姹紫”或“差紫”,其特点是色浓而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特有,是后世仿品所不能及之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乡居野景,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故此种杯被赋予“三秋杯”之雅称。杯外底青花双方栏内署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成化斗彩杯造型有数种,此为其中之一。瓷杯造型轻灵秀巧,胎体薄如蝉翼,从内壁可清晰映见外壁花纹。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12 青花缠枝莲纹碗 明成化 高7.4cm,口径15.5cm,足径5.3cm
碗撇口,弧壁,圈足。里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6道青花弧线内绘有缠枝莲纹,主题鲜明,疏密有致。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
成化时期的官窑瓷器精工细作,器物造型玲珑秀美,花纹工致清丽,别具韵味。

 




13 青花夔龙纹盘 明成化 高4.3cm,口径19.9cm,足径12.4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盘心绘十字杵纹,外壁绘4条夔龙纹,夔龙均口衔莲花。无款识。釉色白中泛灰,青花发色淡雅,系用国产“平等青”料绘就。
杵本是佛教所用的礼器或法器,梵语音伐折罗,用以断烦恼、伏恶魔。十字杵是将双头杵交叉成十字形。青花瓷器上出现十字杵纹饰最早见于元代,明初少见,至明中期盛行起来,特别是在成化瓷器上更为常见,这当与成化后期宪宗皇帝酷好佛道有关。据《李朝实录》、《明实录》、《明史》等文献记载,成化后期京师大建寺庙,宫中大兴法会,耗尽朝廷内帑。成化时出现书写梵文、藏文和描绘佛教题材的瓷器应与当时频繁的佛事活动有关。

 




14 黄釉盘 明成化 高3.9cm,口径14.8cm,足径9.2cm
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外施黄釉,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外底心釉上刻一“甜”字。
从现有资料看,低温黄釉瓷创烧于明代洪武时景德镇窑,宣德时已多有烧造,成化时延续。此盘釉面匀净,呈色娇嫩,烧造技术比以前有所进步,为著名的弘治黄釉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有明一代,黄釉瓷的烧造受到严格控制,它既是帝后才能享用的饮食器皿,也是皇家祭祀地坛时的专用器皿。此盘外底心刻一“甜”字,系产品进入宫廷后所刻,推测“甜”字的涵义当为“甜食”之意,表明此盘系盛放甜食所用。

 




15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明弘治 高4.4cm,口径19.9cm,足径12.5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底及外壁均以青花矾红彩装饰。内底在青花海水地上饰1条红龙,外壁在青花海水地上饰9条红龙。其作法是先以青花拔白技法描绘青花海水并留出姿态各异的白龙纹,经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白龙的轮廓填绘红彩,然后再经低温彩烧而成。
青花加矾红彩技法始于明代宣德时,在青花的衬托下矾红彩愈显艳丽夺目,取得了较好的装饰效果。弘治官窑瓷器传世较少,青花矾红彩品种更是少见,故此盘实为研究弘治官窑瓷器的珍贵实物。

 





16 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明正德 高4.3cm,口径21.5cm,足径13.9cm
盘浅弧壁,圈足,俗称“窝盘”。内外黄地青花装饰。其作法为先经高温烧成白釉青花器,然后在青花纹饰以外的隙地涂抹黄釉,复入窑经低温烘烧而成。盘心绘折枝栀子花,内壁绘折枝葡萄、莲花、石榴、碧桃,外壁绘缠枝茶花。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种黄地青花盘始见于宣德时期,成化、弘治、正德时均沿袭生产,说明其在明代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品种。

 





17 白釉绿彩云龙纹盘 明正德 高4.3cm,口径17.6cm,足径10.4cm
盘撇口,弧壁,底微塌,圈足。通体白釉绿彩云龙纹装饰。
此盘龙纹的绘画很有特点,龙眼圆睁,双目并列画出置于一侧,仿佛龙头上架着一副眼镜,因此有“眼镜龙”之称。瓷器上的龙纹自元代成为帝王的标志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龙纹也各具特色,这一点也可成为瓷器断代的标准之一。

 




18 黄地绿彩云龙纹盘 明正德 高4.5cm,口径22.5cm,足径14.8cm
盘撇口,弧壁,塌底,圈足。器身以黄釉为地,暗刻龙纹,龙纹填绿彩。
目前所见黄地绿彩这一品种的器物最早为弘治时期器。正德黄釉绿彩器与弘治时期大致相同,主要品种有奓斗、碗、高足碗、盘等。

 





19 青花鱼藻纹盘(一对)明嘉靖  高3.9cm,口径15.2cm,足径9.0cm
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底及外壁均绘鱼藻纹。青花料分浓淡,以淡料描绘海水,以浓料描绘鱼藻,使图案颇具层次感。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
鱼藻纹是明代景德镇瓷器上流行的装饰图案之一。此盘系仿宣德青花鱼藻纹盘烧造而成。

 





20 青花矾红彩海水云龙纹盘 明嘉靖 高4.0cm,口径18.2cm,足径10.4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内外皆为青花矾红彩装饰。口沿内绘青花双线,盘心绘红彩海水青花龙戏珠纹。外壁饰红彩海水青花赶珠双龙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
青花加矾红彩是明宣德时发明的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其作法是先在胎上以钴料画好部分纹饰并留出一定的空白,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后再在空白处填绘矾红彩,二次复入窑经低温烘烧而成。

 





21 白釉暗花云龙纹盘 明万历 高3.6cm,口径16.7cm,足径9.9cm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盘内底暗划一五爪正龙,盘旋飞舞于祥云之间。外壁暗划双龙赶珠纹。足内青花双圈内署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款。

 



22 德化窑白釉达摩像 明 高25.4cm
达摩身披袈裟,赤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头微低,戴耳环,络腮胡须,双目凝视前方。抄手于胸前,衣纹垂拂自然。像中空,无款。通体施象牙白色釉,积釉处釉内气泡大而密集。
此达摩像的刻画手法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德化窑“何朝宗印”款达摩像相似,只是尺寸较小。

 




23 仿官釉铺首耳尊 明 高12.5cm,口径8.3cm,足径6.8cm
尊撇口,束颈,溜肩,圆腹,二层台圈足。肩部对称置铺首耳。通体内外及足内均施仿官釉,釉面开灰黑色大片纹及黄褐色小片纹,片纹之中夹杂小冰裂纹。圈足旋削规整,露灰黑色胎。
此尊造型与宋代官窑瓷器无涉,但釉却呈现出较高的仿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