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sd试纸:从小淮海打出个大淮海(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9:44

从小淮海打出个大淮海--再看栗裕的战略眼光 ( 一 )

11-05-20

18:57:34, 分类: 军事与战争

从小淮海打出个大淮海--再看栗裕的战略眼光 ( 一 )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陈谢、陈粟两路大军相继跟进中原,全国的主战场由山东转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原战场上,蒋介石调集了90个旅的强大兵力,除防御重要点线外,还组成6个强大的机动兵团,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在各个要点之间往返驰援,进攻人民解放军。此时,刘邓、陈粟、陈谢大军各自分兵作战,如果只由1路大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获全胜,如果等3路大军集中又常常失去战机,只能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有时甚至连中小规模的歼灭战也打不成。特别是被围困在大别山地区的刘邓部队,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无法集中行动,处境十分困难。因而,此时的中原战局形成了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

      从山东战场转战中原豫皖苏战场的华东野战军,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以后,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粟裕,面对这种僵持状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迅速扭转中原战局,进而夺取战争的胜利。

     粟裕分析后认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以后,在数量上和技术上仍然处于劣势。国民党军队依然可凭其数量、技术上的优势,在局部地区组织战役进攻。因而中原战场出现反复拉锯的僵持局面。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 我军必须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即必须集中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更大的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同国民党军进行几次大的较量。粟裕准确地预料,只要解放军能打两三个大歼灭战,并在数量上、技术上取得优势,就能在中原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全国的政治局势也将迅速变化,战争即可迅速获得全面胜利。 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时的粟裕。经过几个月的探索研究,1947年12月10日,粟裕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

     其中说:“ 目前敌人虽已被迫作全面防御,但尚有一定兵力,作为其攻势防御之机动使用。观其目的,不仅在破坏我建设新解放区,而且企图争取时间,以待其新军之训练,或政治阴谋之从容布置。因此,目前江北 ( 中原,鄂豫陕及豫皖苏 ) 敌我是处在反复的拉锯形势中。这种形势,本给我们以有利而且多的运动战机会,但由于新区敌对势力未完全打倒,敌对武装未肃清和新区群众尚未完全发动,故使我们难以保密和及时捕捉战机。而敌人则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我兵力分散时则进犯,我集中兵力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等则与我纠缠,不让我安定休整。在上述情况下,我一个战略区之兵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取全胜;如待三个战略区兵力集中,则又失去战机。而敌人则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和建制的临机变动,以集中或分散对付我军。但我军则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又不便长期集中强大的兵团于一个地区(或方向)作战。因此,建议三军 ( 刘邓、陈谢和我们 ) 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 ( 我们一军如不担负打援,兵力是够用的 )。只要邻区能及时协同打援或钳制援敌迟进,歼敌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区歼灭战结束,敌向此区集中,则我又分散或转至邻区,总以何区便于歼敌,即向何区集中。如此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形势可能变化 ” 。

    这是一个对中原和全国战局全面分析以后得出的科学战略构想: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在解放战争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他的构想不仅关系战略全局及其未来发展,而且与中央军委一再强调的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以及避免打大仗的意图不同,就在前一天的12月9日,粟裕还收到中央军委电示:“ 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 ”。因此,他虽然准备将自己的战略构想向中央建议,但采取了格外谨慎的态度,没有马上发出电报,而是在不断缜密地思考。直到经过40余天的考虑,并通过平汉路战役的实践,证明集中兵力打大仗初步可行之后,粟裕才毅然于1948年1月22日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上报中央军委并告大别山区的刘伯承、邓小平。

    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规定,“ 子养 ” 即1月22日,此电即军史上凝结着粟裕军事智慧结晶的 “ 子养电 ”。 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战略。淮海战役的最初蓝图:粟裕再次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

    粟裕的“子养电”发出时,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已做出分兵南进的战略决策,决定从中原战场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迫使中原战场上的部分国民党主力部队回援,以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

    收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逐字加以圈阅,在送给周恩来、任弼时,以及正在中央驻地杨家沟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传阅时,他特别注明:“ 再送毛。” 但经同陈毅等人复议,特别是刘伯承、邓小平也于1月26日致电中央军委并粟裕等,认为:“ 我们目前情况是部队极不充实,弹药亦渐感困难。如无友邻协助,至少将十一师(即整编11师)调走,部队集结均发生困难”,毛泽东决定坚持既定决策。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电告粟裕,指令他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电报认为,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以后,“ 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 ” 。

     显然,对于改变中原以至全国战局,解放军高级领导人中此时存在着两种战略设想,一个是分兵渡江南进,一个是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粟裕在反复思考哪一种设想更为切合战争实际,更能迅速取得全国战争的胜利。

      3天后的1月31日,粟裕复电中央军委,重申他在 “ 子养电” 中的观点和建议:“ 在军事上,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 ( 要有突然性 ) 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 ( 华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 ),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 。

      接到粟裕的电报后,毛泽东特意把原定于2月1日动身返部的陈毅留下来,再次一起研究。陈毅依然表示支持中央原来的决策。2月4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也给中央军委发来电报,主动建议:他们也 “ 可以组织两个有力支队,继粟裕之后渡江南下牵制敌人一部兵力,一支出川、湘、鄂,一支出湘、鄂、赣,二、三两月做充分准备,3月底或4月初行动,并以第2纵队司令员陈再道率两个旅加强江汉军区,包括经营鄂西及汉水中流在内。” 表示了对中央决定粟裕率部渡江南进的支持。毛泽东见电后十分高兴,亲自于2月6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电,完全同意他们2月4日的建议。在多数人热烈支持的情况下,毛泽东复电粟裕,所部按原计划行动。

     然而,敢于坚持主见的粟裕并未放弃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一方面按中央军委的要求做好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方面继续反复分析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寻求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认为,为了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彻底打败蒋介石,中原和华东解放军还要打几个大歼灭战,尽可能多地将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消灭在长江以北。从当时敌我态势来看,要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分兵渡江南进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条件却正在成熟。华东野战军三个主力纵队渡江南进,虽然会威胁和牵制敌人,但是难以实现中央预定的战略企图,特别是不能调动在中原战场上的四个国民党主力军(包括刘邓极盼调走的整编11师),相反却会分散和减弱人民解放军在中原战场的兵力。权衡利弊得失,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夺取全国胜利。

    4月18日,粟裕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再次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电报说:以刘邓、陈谢及华野主力,依托后方( 陇海路北)作战,以便得到足够的炮弹、炸药、手榴弹之补给(新区因情况不能生产),发挥现有装备之作用而大量歼灭敌人( 现在的敌人处于交通便利的中原,如无相当炮火,难于歼灭 ),并求得雨季与夏收前在中原地区(主要战场应在豫皖苏及淮北路东、路西)打几个较大歼灭仗,使这一地区人民能较安定地得以夏收,才能使我军尔后有粮食等供应与得到人民积极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战军不能于最近有效地打几个歼灭仗,则将增加其他野战军的负担,待敌后调旅及新训师完成后,则又将增加我们的困难。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粟裕在电报中还提出,如果中央军委同意 3 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那么可以在打完第一个歼灭战以后,“ 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与刘(伯承)、邓(小平)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这预计在徐州地区进行的第二个歼灭战,已经成为淮海战役的最早战役方向设想。

      粟裕再次独树一帜的建议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从1946年七战七捷开始即对粟裕的建议从善如流的毛泽东决定,请他到中央当面陈述理由。在4月底到5月初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等五大书记听取了粟裕的当面汇报,最后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采纳他的建议。

     从“子养电”到 “ 三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战略建议,是粟裕对扭转中原战局,夺取全国战争决定性胜利的杰出贡献。中共中央于4月30日决定同意粟裕的建议,“ 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 它对此后南线作战的整个进程,包括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 历史证明:如果当年没有粟裕将军卓越的胆识,一切从战局的实际出发,及时地向中央力陈自己的独到见解……,那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也许就不会有浓墨重彩、极其辉煌的淮海战役的伟大篇章。” 历史实际的发展与粟裕的设想惊人地相似,在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第三个歼灭战淮海战役以后,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个时候渡长江,已经不是三个纵队南进吸引国民党军主力回援,而是百万雄师下江南了。

    淮海战役名称的由来:粟裕建议 “ 即进行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之中 , 唯一由战区领导人命名的中国命运大决战。

    1948年6月,粟裕统率华东野战军进行的第一个歼灭战——豫东战役,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并推动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发展。

    实践证明,在中原黄淮地区确有大量歼敌的必要和条件,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而分兵渡江南进以改变中原战局的决策则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因此,豫东战役以后第7天,1948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再次调整原定战略部署,指示:“粟兵团应在现地作战至明年春季或夏季,歼灭五军、十八军等部,开辟南进道路,然后南进 ( 不歼灭五军、十八军不走 )。”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东、东北作战。” 这些决策进一步肯定了粟裕的战略见解。

      豫东战役的成功实践,使粟裕对解放战争规律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形成了南线决战的战略构想。他后来回忆这一探索过程说:“ 解放战争以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个客观规律。这种大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将成为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而要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决战,必须考虑时机,还要考虑战场条件和后勤供应条件。对于战场和后勤供应条件,我考虑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而在长江以北决战,又以在徐蚌地区为最有利。因为徐蚌地区不仅地形开阔,通道多,适宜于大兵团运动,而且大部地区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条件好,背靠山东和冀鲁豫老根据地,地处华东、中原接合部,距华北也不远,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还可以利用蒋桂之间的矛盾,集中兵力打蒋系的徐州集团。如兵出中原,我军将处于白崇禧的武汉集团与刘峙的徐州集团之间,桂系可能参战。”

       这个过程清楚地表明,粟裕对战争规律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前进,他不仅预见到随着歼灭战规模的不断发展势必形成同敌人的战略决战,而且通过对江南和江北、中原和徐蚌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徐蚌地区(即淮海地区)是进行这一决战最佳战场的科学结论。可以说,豫东战役以后,粟裕已经将未来淮海战役的战场规划妥当了。粟裕后来回忆说:“ 打仗像下棋一样,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至少要看两步走一步。淮海战役,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

       豫东战役的胜利,实现了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的转折,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战局向战略决战方向发展,无论是正在酝酿的济南方向作战,还是未来的徐州方向作战,都要同南线战略决战联系起来考虑。因此,当中共中央提出拟令华东野战军许世友、谭震林兵团迅速攻克济南,以保证豫东参战部队休整,然后配合华东野战军主力打几个大仗,“ 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的时候,粟裕则建议华东野战军全军首先休整一个月,然后 “ 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 ”。粟裕认为 : “ 只要济南能解决,打援方面又取得胜利,则战局可能迅速向南推移,今冬攻占徐州之计划似有极大可能。” 1 948年8月23日,粟裕又提出:“ 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以一个兵团攻占两淮及高(邮)宝(应)”,为下一步在徐州地区作战及渡江南进创造条件。

       1948年9月,粟裕指挥的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使中央进一步调整了原来的战略部署。济南战役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用 5 年左右时间,建军500万,歼敌500个正规旅,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统治。济南战役以后,中共中央考虑到从豫东战役到济南战役、辽沈战役的实践经验以及全国战局的发展,改变了对战争进程的估计。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中指出:“ 我军九、十两月的胜利,特别是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 九月上旬(济南战役前)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所作的五年左右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正规师,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为九、十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是落后了。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了。” 因此,中共中央决定,继辽沈战役之后,连续发起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加快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


       济南战役时,徐州增援的国民党军在华东野战军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徘徊,不敢北上与华东野战军交战。粟裕认为,这说明敌人是想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我军打大规模的仗,也说明我军对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已逐渐成熟。因此,他进一步策划在徐蚌地区的作战行动。他设想,在南下作战攻取两淮及高邮、宝应时,也采取“攻济打援”的战法,以苏北兵团加一个纵队担任攻城任务,全军主力则置于宿迁至运河车站之间的运河两岸,以歼灭可能自徐州、海州线来援之敌。如果敌人不来增援或者来援被阻,则进行第二步作战,以 3 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这个战役的名字,他决定叫 “ 淮海战役 ”。这是解放战争三大决战中唯一一个由战区指挥员命名的战役。

     9月24日,在济南战役尚未完全结束时,粟裕即致电中央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电报说:“ 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 ( 须加强一个纵队 ) 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尔后全军转入休整。”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 。

        经过豫东战役的实践,粟裕逐步形成了南线决战的战略构想,并且通过设想的第二个歼灭战——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进而提出举行第三个歼灭战——淮海战役的建议,一步一步地推动战局向南线战略决战方向发展。

       从小淮海到大淮海,粟裕再次提出关键性的战略建议: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而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

        粟裕提出淮海战役的建议后,毛泽东于10月11日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以供粟裕考虑。最原始的电报为:
关于淮海战役部署,现在提出几点意见,供你们考虑。
(一)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
(二)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
(三)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
(四)淮海战役的结果,将是开辟了苏北战场,山东、苏北打成一片,邱李两兵团固守徐蚌一线及其周围,使我难以歼击。此时你们仍应分为东西两兵团,以大约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以其余主力为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攻取菏泽、开封、郑州、确山、信阳、南阳、淮河流域及大别山各域。西兵团与刘邓协力作战的方法,亦是一部兵力打城,以主要兵力打援阻援,这样去各个歼敌。刘邓因兵力不足,不能实现如像你们攻济打援战役及淮海战役那样的作战。你们西兵团去后,就可以实现那样的作战,六七两月开封睢杞战役就是西兵团与刘邓协力的结果。
(五)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团转移。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


         粟裕于1948年9月24日提出淮海战役时,准备增援济南战场的邱清泉兵团位于山东西南的成武、曹县地区;集结中的黄百韬兵团则尚位于江苏徐州地区,属国民党徐州集团重兵驻守之地。因而粟裕未将黄百韬兵团列入首战目标,而计划 “ 以苏北兵团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 ”。显然,这不是粟裕未 “作为统帅 ” 即对作战目标 “ 感到满足”,而是当前的敌情决定的。接到粟裕建议电后,毛泽东于9月25日申时致电粟裕,要求 “ 将徐(州)海(州)铁路线上及沂河区、峄(县)台(儿庄)区、东海灌云连云港区、两淮区之敌情电告”。根据各方面汇报的情况分析后,毛泽东认为,不久之后邱清泉兵团可能缩回河南商丘和安徽砀山地区,黄百韬兵团则将撤回至江苏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而 “ 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 ” 正是粟裕准备歼灭国民党援军的地区。因此毛泽东于9月25日晚上19时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粟裕电,同意举行淮海战役,同时提出首歼将要撤回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即直接在粟裕构想的打援战场进行第一步作战。电报说:“(一)估计不久邱兵团将退回商砀地区,黄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二)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 电报中的第二、第三步作战计划与粟裕的建议是完全一致的。9月28日,各种情报表明黄百韬兵团确实离开了徐州地区,抵达新安镇、运河车站一带,毛泽东当即电示粟裕:“黄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 因此再次确定第一个作战目标是歼灭黄百韬兵团,他指出:“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 ”,“新安镇地区距离徐州甚近,邱李两兵团赴援甚快,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除此之外,毛泽东并未改变原定的第二、第三步打两淮高宝地区以及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的计划。他还指出:“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战后休整一个月,故你们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秣用品” 。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毛泽东在10月11日起草了以 “ 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第一阶段重心的《关于淮海战役的方针》。由此可见,毛泽东的淮海战役方针是因为敌情变化而改变的,并非臆想中的 “ 对战役目标仍感到不能满足”。

       无论是粟裕9月24日建议的淮海战役计划,还是毛泽东9月25日、28日以及10月11日3次指示的淮海战役作战方针,都将两淮、海州地区看成是关键。只要夺取两淮、宝邮,将把徐州抛在身后,直接威胁南京,同时威胁徐州的后路;而夺取海州,势必将切断杜集团海上逃跑的道路,这些均符合以实击虚原则的。按照粟裕的计划,第一步作战先打两淮,徐州之敌势在必救,否则两淮、宝应、高邮陷落,将直接威胁南京。徐州之敌加黄百韬兵团有45万之众,要救援两淮有两种选择:第一,以一两个兵团从南北方向增援两淮,同时坚守徐州。由于要守徐州,极大的可能是黄百韬兵团出动增援,再加南线部队如李延年兵团共同行动。而粟裕在计划的第一方案中已经 “ 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这样,华东野战军在野战中即有机会仿效豫东战役大量歼敌。第二,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倾力来援。如此,华东野战军将失去大规模歼敌机会,但将解放徐州以及海州、连云港一带大片地区。而不到万不得已,蒋介石和杜聿明都由于政治上的考虑,是不会采取这一行动的。基于此,杜聿明只可能选第一个方案。由于华东野战军兵力占有相对的优势,歼灭其中一个兵团是有极大可能的。尤其是黄百韬兵团,远道来援,便于在运动中加以歼灭。毛泽东的计划只是改变了粟裕的首战目标,并没有改变其战役目的。当然,毛泽东的计划更直接,简洁;而粟裕的计划则更符合作战原则。粟裕的计划是歼灭来援之敌,我军选择战场,不选择对手;毛泽东的计划是我军选择攻击对手,如此则战场无法选择,攻击难度加大。毛泽东改动粟裕计划的原因是要求直接的效果,宁愿作战初期困难一些。粟裕的计划则是还要寻找战机,具体打哪一路还要看敌人增援的安排,因此,两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另外,从毛泽东的淮海战役方针来看,他计划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第二三阶段目标攻取两淮,再取海州,并没有让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两大野战军战役上配合作战的意图(非战略上)。否则,他应该要求华东野战军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向徐州方向进军。因此,毛泽东的《关于淮海战役的方针》与粟裕的淮海战役计划一样均不是南线战略决战计划,而是发展成 “ 大淮海”的基础,不能说谁更高明一些。而 “ 大淮海 ” 也正是这样一个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变化不断发展起来的动态过程。

        就在粟裕于10月23日颁布《淮海战役预备命令》,即将发起淮海战役的时候,中原野战军领导人陈毅、邓小平率领中原野战军四个纵队先后攻克郑州、开封,并于10月下旬到达徐州附近的萧县地区。粟裕分析战场态势,认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淮海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协调作战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于是,他在10月31日给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中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中央军委于次日复电同意:“ 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陈毅、邓小平也于11月2日复电,表示:“ 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中央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在此基础上,中央军委又于淮海战役正式发起10天后的11月16日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淮海前线作战和支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