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甲硝唑氯己定洗剂:酒后真言:我也想“食色性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38:51

             酒后真言:我也想“食色性也”

那日受朋友之邀去了吉安,去时一阵胡侃,主题是饮食男女。到了之后,自然是公家的做派:一阵寒喧,一阵豪饮,外加少数“公家美女”的挑逗与被挑逗,可谓形势一派大好。礼毕,主家坚说要留,客家坚说“公务繁忙”,于是推搡一二个回合,还是乘酒兴打道回府。

回府路上,朋友又提起了饮食男女的话题,并说之所以急着回府,是想多听听“老兄高见”。于是,想起了孔子、孟子和告子关于“食色性也”的精彩论述。

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的确是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形而下的,而非形而上的。我理解大概意思是说,凡是人的生命,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是生活问题,一个是性的问题。用现代话说,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所谓男女,属于康乐问题。

然而更精彩的,是“食色性也”的说法。有人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其实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说的。

“食色性也”,语出《孟子》——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原本是孟子与告子辩论时,告子引申出的观点。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之所以提出“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正确。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在与孟子争辩时,其实孟子对告子的这句话并未持反对的态度,也就是说,孟子虽然是持“性善论”的,却也基本上同意告子的人性观点。

这样看,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张:“食、色,性也”,孟子也肯定人的好货好色之私心。可见,对于人性的理解,三人都不约而同地尊重“人性”,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这样一贯的思想,可能与他们同属儒家学派有关。

让人不解的是,儒家的这一思想传承到了宋明理学的手里,很快变成了禁欲主义;而传承到了现代权贵手里,却变成了纵欲主义和特权把玩。

拜网络之赐,我们欣赏了艳照门、欣赏了兽兽、欣赏了工行女、欣赏了北影女,接下来肯定还会欣赏谁谁谁。仿佛今天的人们才真正理解了人性——“食、色,性也”。性在众生眼里,早已平常。

有人进一步诠释:人嘛,食也性也,既然食可以光明正大,为何性就偏偏要遮遮掩掩呢?人性,人性,性为根本,任何关于性的话题都是符合人性的,任何外在的干预也都只是徒劳。性就像水,必须要有个出口流出来,不从这个出口流,就必然从那个出口流。堵是绝对堵不住的。

有人还举例说,谈到性,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伪君子。因为在表面上,“性”在中国是忌讳的,但却并不妨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这项纪录保持之久,超过中国任何一项世界纪录。

中国古代有春宫画,有《金瓶梅》。念完了《道德经》,老祖宗们还是要孜孜不倦地探索床上的乐趣。不但如此,还代代相传——不管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今天的子子孙孙还是要出高价买春宫画。

当年三纲五常、正襟危坐的老爷,心里却总想着今晚上哪个姨太太家过夜。而如今的“官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是道貌岸然的,越是鸡鸣狗盗。扫黄打非,一个个都恨不得冲到最前线,似乎比和尚还见不得裸体女人。等到被双规,挖出来的情人又何止一个两个?

如之可见,“性”在国中,已无需孔孟的点拨,国人们在实践中早已发扬光大。甚至关于“死”,亦有“性”的解读: 怕死没用,你怕死一辈子,大限将至还是得死。关键是“怎么个死法”——久居病榻,受尽折磨,形销骨立,是个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苟延残喘,还是个死;且莫如在性高潮之中驾鹤仙游,来个“马上风”,岂不快哉?!

嗯,这也许是“食色性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