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炎的用药方法:爱的教育:最不可或缺而最缺少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00:33
纪念世界名著《爱的教育》出版120周年
黄河清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6-19 http://guancha.gmw.cn
(一)
“今天开学了,乡间的三个月,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爱的教育——第一章——始业日》
嘿,安利柯该上4年级了。哎!没几天二年纪的洛佩谛为救一个一年纪同学受伤了。好,我们班从从五百英里外来了个黑肤色孩子,老师说因为远道来的要特别爱这同胞。对,今天是每周例话:少年爱国者……第一章没读完,我已经深深感受到亲子之情、师生之谊、朋友之恋、祖国之爱,深深感受到爱、关怀、包容、互助、献身……这就是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这本书是1886年写给孩子们的,但我一直觉得他是写给整个人类的。因为:《爱的教育》原名是《Hou re》,英译本为《Hear t》,翻译过来就是“心”。儿童文学翻译家叶君健在《爱的教育》代序中说:“心,这个字又可以作‘感情’解释,在中外文都是如此”。人人都用真心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关怀人类,不就是爱吗?不就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情感和最高理想吗?
(二)
安利柯在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懵懵懂懂承受着爱的教育。我什么时候才知道《爱的教育》呢?最早是读完大学以后的某一天吧,真正阅读、感悟、痛思……也就是在这两年。
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人性的教育、宽容的教育。这也是中国教育最不可或缺而最缺少的。我一直觉得中国最缺乏的不是什么“素质教育”,而是人文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关于平等、博爱的教育。看看2006年5月19日《华商报——被转移的仇恨》吧:“河南巩义市石关村19岁的白宁阳向十多名不到5岁的孩子泼出汽油,并点着打火机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仇恨开始的方向与这些幼儿全然无关。10人死亡,3人重伤(1人为老师),4人轻伤,这就是无端的仇恨“燃烧”后造成的恶果。” 19岁的孩子怎么对他人、对社会抱有如此可怕的“仇恨”呢?!其实,这起惨案已经没有什么“典型”意义和“轰动性”了。只要翻开报纸,您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消息:某校某老师在某生脸上刺青;某老师掴了某生一耳光致使某生耳聋;父母嫌孩子考分低欧打致死,学生怨恨家长逼学投毒杀父……似乎有了一些答案。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不乏其繁的是意识形态化、国家化的说教、规范和灌输,却少有至情至性的爱的熏陶;却少有对个体生命——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的尊重和关爱的教诲。
翻开《中小学手册》“第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第二……”。这本身没有什么错。问题是一个刚入学的孩子你怎么给他讲国家、主义、政体等等这些“宏大叙事”?怎样让孩子从祖国、人民、共产党来感受、了解、践行“爱”?孩子一开始接受教育就给它稚嫩的肩头和纯洁的心灵压上沉重的国家道德、民族责任、阶级情仇。而如何教育一个孩子去认识“我”,认识“我”与身边的人,与自己的前人、后人乃至社会人的缘源、情感、交往、责任……却被忽略或漠视了。从身边的人“爱”起,从身边人的身上懂得“爱”的美好和学会用“爱”去生活,这,恐怕应该是“爱的教育”的第一步,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吧。
(三)
或许我们还讲不清“爱的教育”的真谛,但缺失“爱”的教育的恶果应该是有目共睹。十五年前,一个中国留学生和三封信曾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十五年社会的演绎,依然折射出它对中国教育的意义。
“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全家人的风光,你自己不要过于悲伤,至少我找到几个贴背的人给我陪葬……”。
1991年11月1日凌晨,刚获美国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卢刚把这封信寄回老家,就作了件轰动中美的大事: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1位副校长和1位同样来自北京、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山林华同学。卢刚杀人并不是随意而是“理直气壮”,他要先给被害人安一个“罪名”。因为:一样是杀人,但革命者杀反革命这叫做“消灭”,是大力歌诵和值得效法的,至于反革命杀革命者则叫“杀害”,是要牢记报仇的。这样的言辞、这样的思维、这样的心态我们是不是很熟悉呢?
是什么让卢刚变的这样扭曲、冷酷、阴暗、残忍呢?是什么让卢刚高度智慧知识的脑海(太空物理博士)惟独缺失了仁爱、宽容和对生命的珍贵、敬畏呢?读一读卢刚杀人前写给美国新闻界的《声明信》,我们或许可以窥测到他的精神轨迹:
“我这一生意外地充满了政治插曲。我在上幼儿园时,因为称秃头的苏联共党之父列宁为‘秃驴’而遭到保姆的处罚。在我初三的时候,曾奉令指派去瞻仰毛泽东纪念堂,但当时我因正期末考试而向班主任表示有点不想去,结果我的副班长、英文科及物理科学习委员职务全被取消。而我也被迫在全班同学面前自我批判,同学因怕遭到政治迫害而远离我。我恨政治,但是如果政治是我防护自己的唯一方式的话,我肯定会运用它……”
几十年学校里道德教育高度政治化。学校的道德教育就是“政治思想课”;就是阶级斗争、国内战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就是改革开放、反精神污染、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是紧紧围绕国家意识形态的演变,密切地为“国家政治”服务。几乎没有了爱父母、爱同学、爱邻居、爱大自然和小动物……这些“私人情感”、这些人性最基本东西的容身之地;更缺失公民意识、独立思维、尊重他人、民主人权等等现代社会基础的精神培养。我的一位老师说:“三十多年前,我在教学生‘继续革命’理论,二十年前我儿子在背‘改革开放’的诗歌……几十年我们的“政治课”就这么教着、学着、考着,被教育者理解吗,相信吗,抑或适得其反?
卢刚,可以说是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悲剧性缩影!我这一生也“意外地充满了政治插曲”,我也曾怨恨学校教育的欺骗和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正”,我也曾责怪父母逼我考学而没给我挣下百万巨款,我也曾仇视阻挠“成功之路”的同事领导,我也曾满怀理由地拿砖头去砸“仇人”家的后窗户……在精神世界我也是一个“卢刚”啊。
(四)
“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悲痛的,只有你们一家……”
就在爱荷华大学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被害的第三天,她的几位兄弟也给卢刚家人写了一封信,并以安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成立《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基金》,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建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以后有多名中国留学生获得这一奖项。
“充满同情、宽容和爱”,这就是爱的教育。读到这三封信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断翻涌着:在我老家如果骂一个人“莫心”,这个人一定是有很大的罪错:不孝父母、背弃朋友、缺乏廉耻、自私狂妄……《爱的教育》也即关于人心的教育,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莫心”呢?
(五)
卢刚,十八岁考入北大物理系,二十二岁通过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学交流计划(CUSPEA)公费赴美读博。这,恐怕是中国家长们梦寐以求的“成功”吧。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是在培育“考生”,而美国的教育是在培育“学生”。学与考的歧异,不恰恰证明了中国教育的舍本逐末和残缺。残缺的教育理念和制度下培育出来的人自然是残缺的,甚至连基本的生存能力及道德意识都不完备。中国应试教育理念通过对“成功”的狭窄解释,使大批学子涌向了所谓成功的“独木桥”。对“成功”的追求,学生家长和老师进入了一种“疯狂状态”,许多孩子从小就被抽去了生命的灵性,并在自我被剥夺的状态下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忽视道德建设、意志锤炼、自由灵魂、民主理念、爱心报人的培育,压抑孩子身心的自然天性,造就出的只能是精神残疾、社会交往能力薄弱、缺乏兴趣、求生无术而又自视甚高的“畸形儿”。这样的人,能成为我们社会的栋粱吗。
今天的中国教育有 “危机”说,有 “教育病”说,有“商品化”说,有“资源分配不公正”说等等。但是,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免费接受现在这种残缺“爱”的教育,恐怕不仅仅是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真的要病入膏肓了。残缺《爱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更深层、更殛待解决的病因所在。人类在儿童少年时代丢失的东西,成年时代是无法补救的。国之存亡教育所系,没有健康的教育、健全的人才,民族兴旺、国家强盛、经济发展、人民幸福都将是一句空话。
缺乏爱的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悲剧……
(六)
意大利,一个出过但丁、布鲁诺,达芬奇的国度,一个文艺复兴萌芽和狂飙的地方,向人类奉献出亚米契斯和《爱的教育》,有其文化和历史的因缘。1909年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月刊连载了根据日文本《爱的教育》翻译、缩编的《馨儿就学记》。1926年开明书店初版发行了夏丏尊先生的中译本,至1949年已印制38版。1951年4月北京出过一版,此后完全停印。“停印这部小说是开明书店编辑部自己作出的决定。我当时在开明书店编辑少儿读物,我是这样想的:如今解放了,咱们中国要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切都必须改变,为了美好的前途,教育更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东西都得立即抛弃——什么爱的教育!完全是小资产阶级的空想” (叶至善《序译林版〈爱的教育〉》)。1980年6月上海书店“根据开明书店1949年版复印”《爱的教育》。
一个热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的人,才会更热爱祖国人民。反之,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热爱的人,别指望他能爱祖国、爱人民。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救救孩子”!鲁迅的呼声依然在耳。蔡元培先生有一句名言:要知明天之社会,请看今日之校园。今天我们纪念亚米契斯诞辰160周年,纪念《爱的教育》出版120周年,就是要重构和复兴中国“爱的教育”,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共铸民族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