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土方治疗:浅谈《大学》中的儒家思想和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16:06

浅谈《大学》中的儒家思想和价值

樊唐荣

摘要《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在借鉴和吸收孔孟荀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了一套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这套道德修养体系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大学》三纲领八条目

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370-02

 

   《大学》和《中庸》、《论语》、《孟子》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大学》在早期儒家典籍中可称得上是一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作品。关于《大学》一书的篇名,东汉郑玄称,“名曰《大学》者,其以记博学可以为政也。”(《礼记注疏》)。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章句》)。或许,《大学》也和其他的先秦的古籍一样,取开篇的前二、三字为题。

    二程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继续条理《大学》的章节,分成经一章,传十章。并推断其作者“其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之后明王守仁曾提出异议,不同意二程和朱熹的说法。张岱年先生也认为《大学》应成书于诸侯纷争,大夫掌权的战果时候,似

乎这样更能体现《大学》所强调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之豪迈。

    尽管历代学者对《大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可的,那就是,历代学者都认定此书是儒家嫡传所著,是正宗的儒学作品,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大学》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在借鉴和吸收孔孟荀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理想人格的修为之道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总结,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了一套以“三刚八

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这套道德修养体系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

    “学”有大小之分,《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这是做学问的三纲领。《大学》讲的就是借修身以平定天下的大学问。接着《大学》又提出了实现这三纲领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为学纲目,真可谓高屋建瓴,令人叹为观止。

    “明明德”重在“明德”,而“德”的思想在周初时便出现了,周人“明德慎罚”、“敬德保民”的观念深刻影响了后来儒学思想对“德”观念的认识,此时“德”是指先王圣哲的政治行为或高尚的个性品德。孔子讲恢复周礼,以德治国,孟子讲仁政,也就是讲“德”,但“德”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其政治意义上的特征逐渐弱化而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比重则逐步加强。朱熹认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民,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敬,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大学章句》)朱熹对“明德”有两点:一是“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所具有的,是一种先验的理解万事万物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二是由于“明德”被个人气质或人的欲望所迷惑,这样一来,“明明德”便成为道德主体通过学习、修为努力来恢复本性的过程,个体后天的活动都是为了能找回自我、寻求本来善良的内在特性。

    “三纲领”中的“亲民”新版中已写为“新民”,“亲”字有两解:一释为“爱”,“亲民”即为“爱民”;另一解为“新”,程子认为“亲,当作新”,《大学》中有这样一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做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大学章句》)在这里所表述的“新”代表的是一种“革新”的政治作为,朱熹在解释“作新民”时说:“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大学章句》)鼓舞民众的志气,振奋民众的精神,称为“作新民”,在这里,《大学》所说的“作新民”是从政治角度来讲的,朱熹还说:

“言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也。”(《大学章句》)如果说“明明德”所注重的是对个体主观精神状态的一种规定或启发,那么“在新民”则涉及个体道德完善之后如何运用到群体的外用之道。由个体之善扩充至天下万民。自春秋以来,“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思潮,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管子》中提

出的“以人为本”,还是《孟子》中提出的“民贵君轻”思想,都是对民众力量的一种肯定,都是呼唤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大学》充分借鉴吸收了早期儒家这一优秀的思想成果。

《大学》的第三条纲领是“止于至善”。“止”在这里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遵循某种道德准则的含义。它始终应保持或致力于“至善”方面的道德追求和修为。“至善”显然是指一种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境界而言,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最根本规律就体现为一种“至善”的各得其所的境界。“至善”的道德境界和准则当然是最高的,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的最终发展归宿,也是对二者发展的目标要求,要求在实践中把“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新民”的外在事功这两方面的个体主动性行为都发挥到最高点。

三纲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表明了道德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新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理想境界,这种对主体修为实践活动的规定直接引发出“内”“外”两种相联系的具体修为方式,是儒家思想的典范。同样的,儒家学者继续以这种方式建构了八条目。

    二、修己治人,成就理想人生的根本途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至知在格物。”(《大学章句》)八条目中,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内圣外王之道。《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就是从自己做起,以道德的力量,教化的力量,去影响他人感化他人,达到最高的“治平”政治理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必经阶段,是内圣的根基;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身修后产生的良好的效果,是外王的表现。

    修养是八条目中关键的一环,普天下的人不分贵贱、贫富长幼,都以修身为根本,成为中华民族修“浩然之气”之风范。“所谓诚其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独也!”朱熹认为:“知为善者以去恶,而所发有未实也。?8943 .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故君子必诚其意。

    八条目一条紧扣一条,相邻两条一个是前因,一个是后果。修身的前提正是正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愤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其正,心不再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于正其心。”“心之官则思”,心是统驭人行为的中枢,是身子的主宰,在身修家齐的基础上,国治与天下平也就不是难事了。

   《大学》第十章:“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楔矩之道也。”平天下的前提在于治国。朱熹认为:“楔,度也。矩,所以为方也。”楔矩就是以己心度人心,推己及人,规范自己言行所形成的方针准则。国君有道,不令而行,治国之道就是楔矩之道。己所利以利人,“己所达已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治国思想即“治”人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民心向背,决定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从而获得民众的拥戴,自然保有天下。正如荀子所说:“水则载舟,亦则覆舟。”(《荀子·王制》)

    “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外用之道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道德主体修为的最高境界,历代一些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无不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宽大胸怀激励自我,追根溯源,这句至理名言正是从《大学》的“八条目”中引伸而来。

    三、格物致知,达到至善境界的中心环节

    八条目中“格物致知”深入到了认识论的核心。它告诉世人:探求知识的关键,在于研究事物的规律,得知事物的规律才能得到事物的真理性认识。而由于“格物致知”的重要内涵和地位以及《大学》中“格物致知”的文字的缺失,使得历代的学者对“格物致知”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至今从来没有间断。朱熹在《补大学格物传》中写到:“所谓

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比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而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新解释,他认为,至知不在于寻求对外在事物的知识。而只是完全彰显本来的固有良知。格物不是观察事物,而是改正自己的所思所想,他认为,所谓物就是主观意志所注意的内容,格就是改正不正当的思念。严元提出“习行格物”,认识的基础在于在客观的认识对象中,而不是认识的主体中,首先必须有客观事物作为对象,然后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得到认识。所以说,人虽然有思维,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但天下万物有其特点和规律,人们难穷其理,这就是格物的缘由。代代的学者,不断探索,以求穷尽其理,这是格物致知的功绩。由于竭尽全力,持之以恒,人的固有的德性自然彰显,事物的本来面目自然显现,因而得到了于己于人有用的知识,具有了开朗明晰,洞事彻听的大智慧,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效用。这时,只有这时,人们才有了对人生自我的新认识,对生活的新发现,对生命的新感悟,对世界的新体察,这时,只有这时,才叫至于至善,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大学》第四章记载:“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审讯诉讼事件,我和别人是一样的,不过,我的愿望是要使天下人不发生诉讼事件。“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章句》)那就是让那些不讲实情的人,不敢尽说假话,让我的清明的德性有畏服民志的气概。这正是孔子学问达到的最高境界的圆满体现,正是孔子格物致知充满的智慧的流露。

    四、德为本,财为末,君子取财有道

   《大学》中蕴含了儒家的丰富的理财思想,论证了创造财富的原则,那就是生产财富的人多,消耗财富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盈。“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大学章句》)而正是如此才“是故聚财民散,财散则民聚。”聚敛财富就会民心离散,分散财富就会民心团聚,仁德的人广散财富,争取民众,以求自身的宽舒和安宁,不仁德的人身为财累,必然遭殃。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大学章句》)

   《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八条目”的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朱熹如此推崇《大学》正是看到了它对稳定社会、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潜力。从当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一书中所阐述的某些思想观点,仍有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必要,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来说,挖掘《大学》中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同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