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僵硬痛有点痒: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汪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3:57:59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汪洋 刷新               标签: [ 原创 2010-07-18 07:17:30] 作者:红色牧师       此日记引用地址:http://blog.people.com.cn/blog/trackback.do?wlog_id=1279408700629935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汪洋——2010年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领导学考试试卷之七 汪洋:个性“少帅”,政坛“多面手” 第七组:姜媛 邓华国 刘花花 尹海涛 吴薇 刘薛 密俊      摘要: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常委、书记汪洋素有“阳光少帅”之雅称,是一个以做事果敢务实著称的个性官员,其施政风格十分鲜明。本文试图从汪洋的人生轨迹、从政经历中,综合运用领导学课中所学的知识,对汪洋这个人物的特点作出多样的描述,最后总结出汪洋作为高素质领导者所具备的人格魅力和方略魅力。    关键词:汪洋 改革 个性魅力 少帅 一、引言他叫汪洋,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他是外界关注的“政坛新星”。自信、果敢、成熟、敢言、雷厉风行的色彩早就成为他为官从政的“名片”。他强调执行力,不时“微服私访”,搞得有些官员很狼狈不堪;却仍有宽容的一面。他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同样祖籍安徽、并均有共青团工作履历。他的履历颇为特别。他没有什么家世背景,也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精英,但就是这个高中还没读完就到一家食品厂当工人的平民子弟,在政坛窜升的速度却如同坐火箭一般,实在让人惊叹。下面就让我们从汪洋的人生轨迹、从政经历着眼,来分析一下这位个性领导的特点和魅力。二、人生轨迹——早年经历    1955年3月12日,汪洋出生于安徽宿州一个平凡的家庭。由于少时家境贫寒,父亲早逝,身为长子的汪洋17岁时就去了家乡安徽省宿县地区的一家食品厂当工人。20岁时,工作认真、任劳任怨的他被提拔为车间副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时那个流行“知识无用论”的年代,汪洋却可贵地仍然坚持学习,关心政治。终于在“文革”末期的1976年2月,汪洋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进入宿县地区的五七干校当教员。后历任教研室副主任,校党委委员。1979年3月,他被选拔到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学习结束后,又回到安徽宿县的基层党校,继续当教员。——进入共青团系统    1981年10月,时年26岁的汪洋被任命为共青团安徽省宿县地委的副书记。此后他一直在安徽任职。1982年,汪洋出任共青团安徽省委宣传部部长;一年后当选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这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也正是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工作。——快速晋升    1984年,29岁的汪洋离开了共青团组织,随即出任安徽省体委副主任;三年后晋升主任。1988年,汪洋出任铜陵市市长。(其间:1989-1992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在职学习)1992年,他出任安徽省省长助理,省计委主任。1993年是汪洋人生中非常关键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他被任命为安徽省副省长,38岁的汪洋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之一;更重要的是同年七个月后即1993年9月,他任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长。在任职副省长期间,他还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科学系研究生班在职学习,后获得工学硕士学位。——调入中央    由于在安徽的良好表现和工作业绩,1999年9月,在朱镕基任内,汪洋调入国务院工作,出任前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他的政治前途也因此发生重大转折。2003年3月,在温家宝接任国务院总理后,汪洋被任命为国务院的副秘书长,负责国务院办公厅的日常工作,并兼任国家机关党组副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等职。2005年12月,接替黄镇东出任中共重庆市委书记。2007年10月,在中共第十七届一中全会上,跃升“两级”──由中央候补委员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2007年12月出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三、仕途分析高明的领导者、成熟的领导者往往都是善于总揽全局、握事态发展根本方向的领导。汪洋有很多现代的观念和理念,思维超前,目光长远,改革创新的意识很强,是一个非常有全局观、战略意识的人。但是从他工作中的种种表现来看,汪洋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负责原则性、指导性事务,远离底层群众的领导,而是善于处理各种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等等不同的事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事实上,自汪洋从政以来,就一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政治魅力,尤其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伴随着他的不仅是年轻,更多的是果敢、成熟以及雷厉风行的人格色彩。1、一个富有超前意识的战略家——敏锐超前,善于谋划1988年11月,年仅33岁的汪洋出任安徽省铜陵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可以说,小而贫困的铜陵成了汪洋真正开始主政一方的仕途起点。在汪洋上任时,铜陵有人说,刚走了妇女市长(张润霞),又来了娃娃市长。这个“娃娃市长”的戏称表现出的不仅是对年轻如汪洋却当上铜陵市长的怀疑及不信任,也预示着他将面临的重重困难。而汪洋的任期内,在铜陵也确实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震惊海内外的大事。1991年11月14日,也就是在在汪洋上任三年后,《铜陵日报》发表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呼吁“……改革大潮汹涌澎拜。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观念开刀……”。一场有关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就此拉开,激起了整个铜陵的强烈反响。此后这篇文章更是由这个贫穷的皖北山区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而汪洋正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汪洋当时在电视讲话中说:要改变观念!有人“养鱼怕偷”,“做生意怕骗”,就是不怕穷…… 这与此后中共领导人邓小平著名的南方谈话思想很接近。铜陵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更是引起了中央高层,特别是邓小平的关注。这次经过三年酝酿谋划并达到预期效果的事件是汪洋长远目光和全局谋划能力的极佳体现,而早于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的论调则显示了汪洋具有超前而敏锐的政治意识。发起思想大讨论这样大手笔的“宣传”为不久之后汪洋对铜陵旧体制发起实质性攻击提供了不可少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也是后续的改革得到中央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居安思危,运筹帷幄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事情的发展方向,更多地关注外界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做到运筹帷幄,做正确的事情。2007年,汪洋身负带领广东率先探索转型的重任,奉调主政广东。在捧着“经济总量第一”这块“金字招牌”二十三年之后,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深刻矛盾和突出问题,官场更是积弊重重,既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成为阻碍广东发展的绊脚石。与国内的浙江、江苏等地的发展相比,脚步慢下来的广东已经失去了改革开放初的领先优势。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已经褪去了往日耀眼的光环,失去了三十年前那些上下同心、求变求新,拥抱改革、时刻希望走在前沿的关键精神。若要使沉疴在身的广东打起精神来,再次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汪洋就必须在这次关乎广州未来科学发展的转型、更联系着整个国家持续发展前途的探索上花足功夫。而此时,能否准确定位问题、把握未来趋势就成了这次重要探索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汪洋没有被广东过去取得的辉煌所迷惑,他敏锐地看到眼下广东社会经济隐藏在喜人数据下的忧患,并清醒地认识到还陶醉在过去的干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是工作的开展、广东未来的发展仍然是需要他们努力工作的。为了让干部们真正认识到眼前的危机,从维系了几十年的自得情结中清醒过来,汪洋在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省委全会上,向广东全省发出了“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总动员,并呼吁广东官员重拾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 的气魄;他一口气说了22个“解放思想”,用了三个“难以”来说明“解放思想”的紧迫性,他说,面对土地制约、技术瓶颈、结构难题,再不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广东排头兵的位置将难以自保,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将难以实现,小平同志托付的任务将难以完成。汪洋给官员们大泼冷水,以一连串极具说服力的警示告诫大家不要沉浸在虚假的繁荣中昏昏欲睡,要居安思危,敢于面对问题,要保持精神内醒。如果各级官员毫无忧患意识,仍然只是陶醉在经济发展美景中不思进取,仍然自缚于狭窄的地区性考量指标数据并沾沾自喜,势必就会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当回事,把握不到社会发展的脉动,以至于忘记了我们最终的发展目的、模糊了应有的发展焦点。政府的执政能力打了折扣,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就成了一句空话。汪洋以一种深刻反省的姿态,从各个维度上强调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促使干部们深思,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广东目前艰难的发展状态,进而发现如果他们自己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解决问题、没有“杀开一条血路”的魄力是不可能为陷入泥沼里的广东注入新的活力、再次生机勃勃的。南粤大地由此正式拉开了新一轮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序幕,“解放思想”的号角再次在汪洋主政的地方响起,汪洋要以他的新思维带领广东重返改革开放前线。2、一个极具改革魄力的实干家汪洋的领导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他能依托超前的战略意识和眼光把握大局,提出改革发展的思路和思想,而更是在做实事的层面彰显着他的价值。他自信、果敢,在遇到阻挠和挫折的时候仍能坚持改革,极佳反映了他追求改革、敢于开拓的作风。作为实干家的汪洋身上有着“敢为人所不敢为”这样一个极具改革魄力的鲜明标志。——解放思想,大胆破旧1988年,即便当时中央的政策还并不明朗,市长汪洋仍然在由他自己发起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铺垫之下,迅速将改革的洪流导向了铜陵的旧有体制: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且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国企等都被列入改革计划。这些激烈的动作招致了众多保守势力的反对阻挠,但随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醒来,不仅仅是铜陵!》体现了中央尤其是后来邓小平对其改革的肯定。汪洋的“铜陵改革”在中央高层的支持下获得了成功,也充分体现了汪洋的政治敏锐性和为人所不敢为的胆识和魄力。老百姓们对这个“娃娃市长”大力改革的态度从当初的怀疑逐渐变为了认可。汪洋在赢得百姓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中央高层的赏识,获得了在政坛继续前行的机会。——身担重任,不负众望    中央曾为解决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等因素而决定重庆直辖。由于汪洋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干练、超前的改革思维,再加上其曾在国家计委工作,熟悉国家“十一五”规划,以及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的任职经历,中央在考虑西南重镇重庆市委书记的人选时,迅速锁定汪洋。2005年,汪洋身负三峡移民和西部大开发的重任空降重庆。直辖8年间,重庆主城区获得了发展,但三峡库区却困难重重。从一定意义上说,重庆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发展,而在于三峡库区。这关系着重庆能否获得和谐稳定的局面。在处理库区矛盾方面,汪洋是富有经验的。2004年,正是汪洋带着胡温的四点重要指示,前往四川汉源化解警民矛盾,平息了大渡河水电站的“汉源事件”,外界也对汪洋平息这次事件的手腕与才干评价颇高。汪洋任重庆市委书记之后,强力治理,截至2007年4月,重庆已迁移三峡库区移民102.4万人,完成了113.8万人任务的90%。汪洋当时自豪地说,“对于三峡百万移民这个世界级难题,我们已是胜券在握了。”很难想象汪洋是如何在两年的时间里,顶住高压完成了100多万库区人民的移民安置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这需要多么大的魄力和决心,又需要耗费多少心血和精力来进行协调统筹。不得不说,完成这个对于任何人都太困难的任务再次证明了汪洋干实事的惊人魄力。——坚持改革,整肃官场2007年汪洋任广东省委书记,向广东全省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并且大力推行经济改革,“腾笼换鸟”、“双转移”(即进行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对广东全省的经济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由于受到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的波及,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剧增,“腾笼换鸟”政策的继续推行在此时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虽然在“腾笼换鸟”政策上备受质疑,但汪洋仍在坚定不移地推行此项改革。汪洋坚持说,“不管别人怎么说,双转移要坚决,‘腾笼换鸟’要坚决。千万不要因为要保增长,不管什么都继续上。”此项措施正确与否尚待时间的检验,但此恰恰验证了汪洋的改革魄力之足以让我们感叹。经济改革方开始不久,汪洋开始着手整顿素来排外的广东官场。在一次省委会上,汪洋痛斥广东官员的优越感,要求他们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克服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同时,汪洋还痛批50名代表缺会,要求纪委严查,此举迅速震慑广东官场。而汪洋的另一强势举动则使得2009年广东官场爆发大地震,震惊全国: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相继因严重违纪,被中纪委革职查办。这是汪洋扫清本土保守势力、刷新吏治的强势举措。至此,严查整吏治,铁腕肃贪腐,汪洋的魄力再次彰显无疑。如果说铜陵改革是年轻气盛、锐气逼人、积极进取,那在担任了重庆、广东等地的一方大员后仍然敢为他人所不敢为,这就是其人格本质使然,其自身魄力使然。 3、一个体察民情办实事的人民公仆汪洋对权力有着清醒正确的认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权利服务于人民。切实体察民情,把人民给的权力用来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才是人民公仆的本色。2005年底,汪洋调任重庆。随著三峡移民主体任务完成,已经直辖8载的重庆市凸显出许多矛盾和困难,各种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要想为重庆百姓争取更好的未来,只解决眼前的问题只是治标不治本。汪洋经过步步摸索层层考证,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为重庆的未来发展作出长远规划。在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赞同以及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重庆从此有了“一圈两翼”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思路,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及在西部能起的作用,更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历史使命——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好为西部地区作出示范。——勤政为民,一线抗灾汪洋说过,“你不以人为本,老百姓也不会以你为本。”汪洋在重庆的近两年时间是用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到任当日,他就跋山涉水到巫溪县大巴山深处的小山村探望贫困乡亲。在重庆最偏远的城口县,汪洋率领数十官员在山区小道暴走3个多小时,不断爬坡,饿了就吃杯面。他走遍重庆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就和群众细谈,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发现群众有哪些困难。在谋求重庆市发展的同时,汪洋更加关心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困群众的生活等问题。汪洋重庆任职两年先后遇上大旱和大水。重庆高温大旱时,直接经济总损失达80亿元,约占05年重庆市GDP的2.5%。汪洋走在抗旱第一线,他说的“GDP远不及人命重要”成了名言,重庆最终无人因旱死亡,有灾无难。而后重庆又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约30个小时内降雨逾300毫米,真是“汪洋一片”。重庆人看见汪洋身穿救生衣、坐冲锋艇前往重灾区探视。——广开言路,善待民企   汪洋在重庆的近两年时间是用心点点滴滴去做事的。在重庆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上,汪洋把“和谐”的“谐”字巧解为“人人有话说”,贯穿施政内容始终的是广开言路、广纳民意。普通的市民都可以畅所欲言,参与到重庆的发展中。汪洋亲笔给一个市民回信,表示有机会可以面谈,亦可继续在网上交流,重庆市委、市政府还为“问计求策”活动开了优秀建言表彰大会。从发动全市人民讨论重庆的人文精神,到纠正会风、整顿吏治,再到为重庆发展在网上向全球问计,再到聘请全球500强企业老总做政府顾问团等等,这大大小小的例子都是汪洋为重庆所做的实实在在的贡献。汪洋主张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客观看待、正确对待,给予最大程度的宽容和理解,努力营造宽松环境,保护创业激情。因此,汪洋很受重庆民营企业家欢迎。“汪书记的到来带来了民营企业的春天”,洪崖洞的老板廖长光很感激地说。得知文化项目洪崖洞做不下去了,汪洋亲自主持12个职能部门“一把手”解决问题,汪洋直言不讳地说,只有真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机关部门缺乏服务意识的弱点,才能为重庆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创造良好环境。 4、一个善用媒体搭建交流平台的管理创新者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汪洋同时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媒体所关注的。早年做过宣传工作的他非常清楚媒体所拥有的巨大舆论影响力。媒体是宣传工作的载体,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是离不开舆论宣传的。汪洋在考察南方日报时曾表示,一个出色的党委书记应该要成为宣传舆论部门的知音,加强与宣传舆论部门的联系。这是汪洋对信息时代里政府与媒体互动关系的创新性认识,意义深远。对政府来说,如何发掘媒体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宣传的作用,让媒体成为政府展开工作的强大助力,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性和重大价值的议题。 ——从“资深网友”到“平民官员” 汪洋擅于创新,也擅于用新。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他十分重视网络与媒体的建设,而利用媒体搭建网络问政交流平台,加深与广大网民的沟通进而扩大政府影响力,完善政府工作则是汪洋想要达到的长期目标。作为“资深网友”的汪洋也在与众网友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为自己打造了出了“平民官员”这样一个十分有亲和力的品牌。2006年,汪洋被评为“年度网络知识分子”。这一消息成为2006年度网络界最热新闻之一。汪洋到重庆上任后的一系列执政措施和理念得到重庆网民赞赏,被网友称为“汪帅”。2007年重庆经济工作会议上,汪洋使用笔记本电脑开会,6月汪洋公布个人电子邮箱向全球网友征集建设“新特区”的意见,并两次约见提意见的网友,20多次以个人名义回复提意见的网民。主政广东之后,汪洋继续延续其“资深网友”的风格。2008年,汪洋到深圳调研时接受了腾讯总裁马化腾赠送的QQ号码,网友戏称该号码为“QQ广东第一号”。2008、2009年春节,汪洋都给网友拜年,并邀请网友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灌水”,对工作和决策中不完善之处“拍砖”,表现出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开放姿态。2010年春节,汪洋在拜年信中真诚希望广大网民朋友继续对广东发展话题“打好铁”,对广东民生热点问题“织围脖”,对广东工作中的不足“拍大砖”。同时,广东省在南方网上建立了网络问政平台,更加显现出汪洋对网络民主平台的高度重视和主动与广大网友沟通交流的积极姿态。可以看出,汪洋与网友的交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有来有往的良好状态,凸显一种倾听民意,吸收民智,完善政府工作和决策不足之处的新途径。领导者能亲力亲为地去做一件事情,与其说是一种姿态,更重要的是在倡导一种风气。从汪洋公开电子邮箱征集意见,到邀请网友灌水拍砖以及同网友面对面,再到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我觉得这并不是汪洋在做秀,而是旨在通过网络沟通这样一种形式来表现广东政府在回应与民沟通、邀民参政等一些民主建设方面问题的积极姿态。汪洋于网络沟通的亲力亲为,其意义不在于增加了多少交流渠道,他更想要达到的目的在于带动领导更加重视网络的建设,通过网络问政制度化建设推进民主形式,可以使得官员的思想更加解放,使得政府工作始终充满活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智藏于民,计出于民,倾听网友真知灼见,现实中平等对话,网友们感受到一个可亲可敬的平民官员、资深网友的心胸与睿智,汪洋做到了与时俱进的倾听人民的呼声,没有这种创新思想和超前思维的领导者是做不到的。 四、人生启示——人格魅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同样的道理也是适用于官场的。在一级一级晋升即“爬楼梯”是普遍规律的官场上,“坐飞机”这样的特例会让一个人成为活“靶子”。众矢之的有多大的危险自是不必多言。稍不注意,明枪暗箭之后来的往往就是对其政治前途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一直“坐飞机”的官员往往是走不远的;要想在官场走得更远,则势必是要低调为人,谦慎做事的。仔细盘点历史,不得不说汪洋的仕途是走得相当顺畅的。他在26岁成为副县级干部,27岁县级,28岁副地级,33岁地级,38副省级,48岁省级,其晋升速度之快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是比较少见的。说到这么特别的晋升速度,且不说汪洋的现实表现是非常对得起如此迅速的提拔的,要能实现也还是建立在他能“身在高位,仍稳如泰山”的前提下;若是稳不住就不可能走得更远,也就不可能再被提拔了。面对如此快速的晋升,尤其是在副部级之前如坐“火箭”式的晋升,他并没有表现出哪怕是一丝一点的飞扬跋扈,生活作风更是十分低调。汪洋对于自己飞速晋升的冷静态度也足见其在政治上的成熟。这其实源于汪洋清醒正确的权力观: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一切权利服务于人民。随着职位的晋升,权力也会越来越大,责任也会越大。要坚持把为民用权作为使用权力的基本准则,“慎字诀”(慎言、慎独、慎微、慎欲)就是汪洋对自己的提醒。因为自己是高官而嚣张不已、不把人民放在眼里的,就是因为忘记了自己手上的权力是从哪儿来的。一位认识汪洋的人士如此评价:其升迁之快,与他本人严以律己、积极进取的做人风格密不可分。 从领导学的角度来看,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激情、责任感和判断力。就汪洋而言,这三大要素在他身上并未缺少任何一个,具体表现在:他自信、乐观,生活低调却激情四溢地追求改革,魄力十足;定位自己是人民公仆,体察民情民意、办实事,尊重群众,对人民群众负责,也对党、对国家以及对自己负责;眼光长远,视野开阔,擅长从全局思考、把握大势。上文已经详细叙述过这些特点,应该说汪洋在这三方面的表现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有了这三条,个人是能够得到认可的。    如果说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讲究的是给人良好的印象以达成领导效能的话,领导者方略的直接目的即是行之有效。方略指领导者为了完成使命谋划和实施的通盘计划和策略。这样比较而言,对于一个要达成目标、完成使命的组织来说,还是领导者的方略更加重要,其影响力也更加持久。而汪洋作为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也是非常有方略魅力的。——方略魅力古语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现年55岁的汪洋作为一名成熟的党政官员,从地方到中央再到地方,从中部到西部再到东部,他的从政履历极为丰富和完整。在地方与中央反复调动任职的经历磨练了汪洋,也为汪洋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其实,汪洋进京后还担任过两个不为外界注意的职务: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和中央保先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精神:“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李源潮也曾高度评价汪洋“从政治上、全局上思考和把握问题,善于抓大事、谋长远”,“熟悉党务和经济工作”,并且“视野开阔,思想解放,有开拓创新精神”,“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要求自己严格”,显示汪洋在政治上、工作上以及作风上都是相当符合这些条件和标准的。    高明的领导者、成熟的领导者往往都是善于总揽全局、把握事态发展根本方向的领导。但是,有自己独立东西、有路线意识的领导者才是有方略魅力的领导者。他们总是能提出明确的原则和普遍有效的规律,完成相当时间内重大的历史任务,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正当的目标和权威有效的行动指南。他们都有一整套明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五年的实践表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了他们自己独立的东西,总结起来就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个党中央的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有汪洋的贡献,应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也指导着汪洋的工作。即使在当初汪洋还未进中央、在地方任职的时候,他的工作思路也一向都是非常清晰的:紧扣党的路线体系,贯彻党的指导思想,适应周围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工作安排突出重点,紧抓大事;战略谋划,兼顾各方因地制宜地开展具体工作。汪洋屡次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为地方官员破除陈旧僵化旧思维的枷锁,强力推进改革开放,为地方发展贡献强大动力,努力达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境界。这也充分体现了其具备的方略魅力。 汪洋曾说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首先要解决好道路问题,如果道路错了,其后果是国家受损、百姓受罪。”“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少说多做,只有少说才有更多精力去做,但对基层和广大群众来说还要“多说”,通过广泛宣传来统一认识、调动积极性。多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多做改革论证工作。同时,要允许改革失误,营造宽松的改革创新环境。” 最后,根据前文所述汪洋的从政经历和众多具体案例,总结如下: 人格魅力:谦和务实、开明奋进方略魅力:抓大谋远、少说多做 参考文献[1]“少帅”汪洋的仕途轨迹:从铜陵改革到南粤新政,朱中原,大地周刊,2009年23期[2]汪洋在重庆   http://cqtoday.cqnews.net/system/2007/10/23/000923903.shtml[3]汪洋同志在铜陵的若干往事   http://smlt.tl.gov.cn/bbs/viewthread.php?tid=507511[4]“山城少帅”南下广东任书记   http://www.c-gec.cn/nfqyj/News/200842515054.html[5]汪洋活动报道集,人民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05667/105822/index.html[6]红色牧师博客,陈海春   http://blog.people.com.cn/blog/u/chc1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