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腿会凹凸不平:从头到脚谈养生 - 图书 - 当当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5:13:12
从头到脚谈养生编辑推荐重塑中国人绿色养生健康理念的实用宝典,传授从头到脚各部位养护秘诀的终极方案。养生胜于治病,从传统中医养生文化出发,倾嚢传授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已,在神秘的身体系统中遨游,从头到脚呵护你的健康。
  作者薛慧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其父为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倾心传授二十年中医养生心得,比肩曲黎敏教授的《从头到脚说健康》,本书更加简单实用,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呈现绿色养生秘方,是润泽健康的中医养生宝典。
  怀敬仰之情领悟传统文化的精深博大,以感恩之心体会身体系统的智慧灵动。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从头到脚谈养生

内容简介

我们的身体就像路边的一棵树,春生夏茂秋枯冬衰,生命的自然规律无法逆转,我们能做的只是从头到脚细心呵护,由内到外精心保养,将疾病拒之门外,让生命与健康一路同行。
生命本就充满智慧,我们应该怀着沉静的心情去接近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应它、思考它,当你与生命的本质坦诚相见,你会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本书五大看点:
  看点一:阐述中医养生原理,从头到脚系统探究人体自身的奥秘。
  看点二:从头到脚,运用中医理论解释每个部位的独特养护方法。
  看点三:教你补气血、护体温、学好身体复原课,人生从此无忧。
  看点四:教会你简单生活、快乐养生的方案,让你一路步行到天年。
  看点五:名人养生方案,以及长寿老人养生心经,让你一生受益。

作者简介

薛慧,曾任解放军某部主治医师。出身于五代中医世家,其父为贺龙元帅的保健医生。就读于山西中医学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大量中医临床经验,医术精湛。曾任中华特色医药协会理事、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国际健康美容行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多次接受北京电视台《健康与生活》、《专家门诊》、《金色时光》等栏目的采访,并多次在全国全军中医学术研讨会及泰国召开的国际掌纹医学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其中医养生观点备受业内专家推崇。现任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北京市菩提慧宾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医的魅力:医道即润泽生命之道
 第一章 走进神秘而精彩的中医世界
中医养生之道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和骨髓里
扁鹊三兄弟治病的启示: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中医治病就是要调动人体的自愈力
中医思维的关键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从头到脚,我们都需要中医智慧的养护
 第二章 学会养生。是我们长寿百岁的“长命锁”
人应该活到多少岁
我们生存的根本就是元气
如皋老人为什么能够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
“零存”健康,“整取”长寿,带病延年
  养生,带你走出“亚健康”的沼泽地
 第三章 从头到脚,系统探究人体自身的奥秘
《黄帝内经》的启示:向内看,做自己的药师佛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灵体
人的身体结构即命运
身心逆规律而行的现代人,怎能不生病
是什么决定了人的生育能力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老得快,却比男人长寿
中医给现代人的养生方: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第二部分 从头到脚话养生:认识和保养生命的灵体
 第四章 头部
  头发
  大脑
  关部疾病与保养
  睡眠及睡眠问题
 第五章 五官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眉毛 
  脸部 
 第六章 五脏六腑
  心
  肝    
  脾
  肺 
  肾
  胆
  胃
  大小肠
  膀胱
  三焦
 第七章 躯干和四肢
  两肩 
  两腋
  乳房
  颈椎
  腹部
  腰部 
  双臂
  双手
  双腿
  双脚 
 第八章 会阴和肛门
  正确对待会阴和肛门
  男、女特有的疾病及养护方法 
  关于肛门的养护 
第三部分 呵护身体健康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功课 
第九章 生病不可怕,人体自会复原
相信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
人体自有废物清除系统
咳嗽可帮你清空体内的“垃圾”
铸造最坚固的人体复原“长城”
第十章 如何让身体的源泉奔流不息
你生不生病都是气血水平说了算
十招教你了解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山药薏米芡实粥是帮你滋养气血的忠实朋友
补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细碎的食物是快速补养气血的“灵丹”
 第十一章 祛除寒湿,温暖的身体更健康
病由寒生,远离寒湿才健康
  经常“上火”就是因为体内寒湿重
  体温降低要为抑郁症负责
  人体哪些部位最易受寒气侵袭
  祛除寒气,用姜红茶温暖自己
  让身体远离寒湿的养生要则
第四部分 生活中轻松养生,你就可以活到天年
 第十二章 人是自然之物,也需随四时而养
解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
在春季,让身体与阳气同步“生发”
正确“春捂”让身体春意盎然
让生命之树和阳气一同疯狂“生长”
夏日养生,养心先行
秋季阳气“收敛”,滋阴润燥是关键
补水保湿防秋燥
冬季阳气“收藏”,与太阳一同起床
冬季进补,向乾隆皇帝看齐
冬季补肾,告别手脚冰凉
 第十三章 延年益寿都是吃出来的
为健康做一份饮食计划
饮食做到“八不贪”,健康长寿享永年
怎样分辨常见食物的寒热
十宝粥——补脾胃的佳品
粥油功效赛参汤
我们到底该怎样喝水
 第十四章 运动是块宝,堪比灵芝草
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一起步行上班
每天一分钟,背部保健好轻松
人老腿不老的锻炼方法
各国总统的运动总结报告
 第十五章 养好情志,做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圣人”
情志致病,七情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
为什么说百病生于“气”
齐白石养生经:远离酒、色、财、气
做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圣人”
李度远的养生四字箴言
第五部分 像名人、名医、寿星那样养生
 第十六章 名人养生长寿秘诀
毛泽东:随心所欲与“制衡”之妙
朱德:江山依旧,铁骨铮铮
邓小平:惊涛骇浪中稳坐“长寿之舟”
张学良:全福老人披露“保命心经”
宋美龄:百年风云中的自我洁好之术
乾隆:古稀天子的十六字长寿箴言
武则天:莫论功过,且看一代女皇的长寿之道
老子:道教始祖的养生之道
孔子:万世师表,德高寿长
孟子:“亚圣”的赤子之心与浩然正气
庄子:天地飘飘任逍遥
苏东坡:随缘自适,放旷达观的长寿法
 第十七章 名老中医送给现代人的养生方案
张仲景饮食养生法:四气五味,药食同源
孙思邈的养生十三法
刘完素可保一生平安的“养、治、保、延”
四位一体益寿真诀
脾胃大师李东垣给现代人的忠告
干祖望的老年养生秘诀
 第十八章 百岁老人长寿秘诀
北京海淀101岁老人马寅初长寿秘诀:每周有两天不沾饭菜
天津静海104岁老人田李氏长寿秘诀:我的字典里没有“着急”这个词
北京石景山103岁老人韩桂英长寿秘诀:想象自己只有80岁
河南郏县106岁老人岳林长寿秘诀:每天晚上用热水洗脚
福建莆田113岁老人朱宝吓长寿秘诀:保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
四川成都111岁老人张振华长寿秘诀:我只是每天早上比别人多喝一杯蜂蜜水而已

书摘插图

1《从头到脚谈养生》前言

《左传》把“寿”分为上中下三等,称“上寿一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意思是说,一百二十岁者称为上寿,一百岁者称为中寿,八十岁者则称为下寿,也就是说只有寿命超过八十岁的人才有资格用“寿”字,而八十岁以下的人是没有资格使用“寿”字的。 依照上面的理论
  • 序一
  • 序二(1)
  • 序二(2)

2第一章 皮肤、肌肉和骨骼

现代人非常注重皮肤的保养,特别是女性,通过美容护肤来养护容颜、留住青春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但是,简单的护肤、焕肤真的能达到美容的效果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皮肤”。 徐文兵先生在他的《字里藏医》一书中,对“皮肤”的含义进行了深入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3)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肌肉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肌肉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骨骼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骨骼 (2)

3第二章 头部、脸部和颈部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注疏》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了一句:父母全而生之,应当全而归之。可见古人对头发的重视。所以在古代,人们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剪掉头发的。 中国古代有过“髡刑”,即一种剃?人头发的刑罚。既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3)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大脑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大脑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脸部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脸部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颈部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颈部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颈部 (3)

4第三章 五官

我们形容女人年龄大了,经常会说“人老珠黄”,意思是人衰老了不受重视,就像年代久了,变黄的珍珠一样不值钱了。但是,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人老珠黄是一个定律,这里的“珠”是指人的眼睛。 有句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医看来,“目为心之使”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眼睛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眼睛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眼睛 (3)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眼睛 (4)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鼻子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鼻子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嘴巴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嘴巴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嘴巴 (3)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耳朵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耳朵 (2)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眉毛 (1)
  •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眉毛 (2)
书摘与插图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1)

  护肤、焕肤真的能达到美容的效果吗

现代人非常注重皮肤的保养,特别是女性,通过美容护肤来养护容颜、留住青春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但是,简单的护肤、焕肤真的能达到美容的效果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深入了解一下什么是“皮肤”。

徐文兵先生在他的《字里藏医》一书中,对“皮肤”的含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皮”与“肤”只是近义词,这两个字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徐先生说:皮就是表皮,是覆盖在身体表面,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人体组织,也是毛发生长的地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皮毛的关系。

“肤”的繁体字为“膚”,是象形、会意字。就是皮下覆盖的组织,也就是皮下脂肪、津液毛囊、汗腺,是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黄帝内经》里有一段皇帝与岐伯的对话,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人不停地发抖、打寒战是什么原因?”岐伯说:“是因为外来的寒气侵袭停留在皮肤之间,人的阳气不足,所以会出现打寒战、起鸡皮疙瘩,治疗应当补各个阳经。”徐先生认为,寒气侵袭人体的时候,如果只停留在皮的层面,人只会恶寒,对风冷特别敏感,如果通过加衣被、关门窗等仍不足以抵御,寒气就会进一步深入皮肤间,这时人就会不停地发抖、打寒战。

《黄帝内经》中还有一段对话,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这里明确提出了皮与肤存在“之间”,可见这两者的确是不同的。

“皮”与“肤”只是近义词,含义不完全相同,我们不能因为“皮”、“肤”经常连用,就把它们看成一个意思。人们常说“肤浅”、“切肤之痛”、“体无完肤”,这里的“肤”就是表皮的意思。而“肌肤之亲”,就是说比表皮的接触更深的关系。《易经》里说:“臀无肤,其行次且。”也就是说屁股没脂肪的人,走路都不好看。如果把“皮”、“肤”理解成同义词,这句话就不好解释了,屁股上怎么会没有皮呢?现代人用“丰乳肥臀”概括性感体态,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肤、脂、肉充盈的身体。

弄清楚“皮”、“肤”的具体含义对中医实践是很有意义的。按照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表皮的问题应该从肺气、卫气着手解决,一般不涉及营血。而肤的问题直接隶属于三焦、心包。这是有明显区分的。

我们经常见的脂溢性脱发、青春痘,都是属于肤的毛病,是油脂代谢出了问题,应该从心包之火和三焦痰湿上去治,跟肺没有关系。人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面色无华、头发枯落、皱纹丛生,也是肤的问题,涉及三焦和元气。而平时的护肤、焕肤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皮”的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皮肤问题、衰老还是会发生,这种表面上的功夫起不到真正的美容作用,深入到肤的问题只能靠内部解决。

认清自己的皮肤类型

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的肌肤,但由于肤质不同,每个人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根据皮脂腺分泌油脂的多少,我们将皮肤分为5种类型:中性、油性、干性、混合性以及敏感性肌肤。不同的皮肤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1.中性皮肤

特征:清洁面部后6~8小时出现面油,皮肤细腻有弹性,不发干,天热时可能出现少许油光,很少长痘痘,比较耐晒,也不易过敏。中性皮肤可以说是比较好的皮肤类型。

2.油性皮肤

特征:清洁面部1小时后开始出现面油,平时肌肤较为粗糙,泛油光,天气转冷时易缺水,很容易生暗疮、青春痘、粉刺等。

3.干性皮肤

特征:清洁面部后12小时内不出现面油,面部显得干燥缺水,换季时更有紧绷、脱皮等现象出现,容易被晒伤,也容易长皱纹。

4.混合性皮肤

特征:清洁面部后2~4小时T形部位(额头、鼻子、下巴)出现面油,其他部位则更晚才会出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2)

  现。T形部位易生粉刺、痘痘等。其他部位却因缺水而显得干涩,比较耐晒,缺水时易过敏。所谓混合性,就是T形部位油性和其他部位干性的混合。

5.敏感性皮肤

特征:皮肤较薄,面部容易出现红血丝,换季或遇冷热时皮肤容易发红,易起小丘疹,使用洁肤化妆用品很容易因为过敏而产生丘疹、红肿,易晒伤。

在做皮肤护理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认清自己的肤质属于哪种皮肤类型,然后针对自己皮肤的特点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护理我们的皮肤

认清了自己的皮肤类型,接下来我们就针对不同的皮肤类型讲一下对皮肤的护理。

1.中性皮肤

中性皮肤的养护以保湿为主,如果处理不得当,也很容易因缺水、缺养分而转为干性肤质。应该使用锁水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好好保养。

2.油性皮肤

油性皮肤的日常养护以清洁、控油、补水为主。要定期做深层清洁,去除毛孔中的污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油性肌肤的人每天应该多洗几次脸,洗脸后以收敛水收敛粗大的毛孔。不偏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另外,少用手触摸脸部,如果有痘痘,就更不能经常用手触碰,以免感染。

3.干性皮肤

干性肤质的保养以补水、营养为主,防止肌肤干燥缺水、脱皮或皲裂,延缓衰老。洗脸时动作要轻柔,选用高保湿的乳液。另外,冬季室内因为暖气的关系,湿度较小,干性肌肤更容易因失水而变得粗糙,因此室内宜使用加湿器。日常饮食可增加一些脂肪类的食物。

4.混合性皮肤

混合性皮肤的日常护理以控制T形区分泌过多的油脂为主,而干燥部位则要滋润,所以护理上要分开。选用性质较温和的洁面用品,定期深层清洁T形部位,洁面后以收敛水帮助收敛毛孔,干燥部位则以一般化妆水滋润。要特别注意干燥部位的保养,如眼角等部位要加强护养,防止出现细纹。总之,混合性肌肤的保养要遵循“分别对待,各个击破”的原则,不要怕麻烦。

5.敏感性皮肤

这类皮肤最需要小心呵护,在保养品的选择上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的产品,尽量选用配方清爽柔和、不含香精的护肤品,注意避免日晒、风沙、骤冷骤热等外界刺激。涂抹护肤品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揉搓面部肌肤。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皮肤的人在选用护肤品时,应先做个敏感测试:在耳朵后、手腕内侧等地方试用,确定有没有过敏现象。一旦发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所有的护肤品,情况严重者最好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此外,无论何种类型的皮肤都要注意防晒,这是护理皮肤的一个重点。不要认为只是夏天需要防晒,即使是冬天、阴天,紫外线也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如果不喜欢油腻的防晒霜,外出时最好能戴顶帽子遮挡紫外线。

查肤色辨疾病

中医讲究“病在里必形之于表”,就是说身体内部的疾病会在外表有所显现。对人体来说,皮肤是人体的护卫屏障,也是人们进行健康自查自测的一面镜子。

皮肤的颜色因年龄、日晒程度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由三种色调构成:黑色有深浅,由皮肤中黑色素颗粒的多少而定;黄色有浓淡,取决于角质层的厚薄;红色的隐现与皮肤中毛细血管分布的疏密及其血流量的大小有关。

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对判断疾病有很大帮助。一般正常的人,皮肤是红润的。如果一个人的肤色在短期内变化较大,并排除了正常的外来影响,就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皮肤的颜色开始,看看我们身体中可能存在着哪些危机。

1.皮肤苍白

贫血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苍白。寒冷、惊恐、休克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通常会导致末梢毛细血管痉挛或充盈不足,引起皮肤苍白。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因肢体动脉痉挛或阻塞,也会表现为肢端苍白。 

《从头到脚谈养生》 皮肤 (3)

  皮肤发红

皮肤发红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加速以及红细胞数量增多所致。在生理情况下见于运动、饮酒时。疾病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肺结核、猩红热等;某些中毒,如阿托品等药物中毒;红细胞数量增多,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皮肤发红。

3.皮肤呈樱桃红色

十有八九是煤气或氰化物中毒。煤气中毒的病人,其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机体缺氧。当碳氧血红蛋白达到30%~40%时,病人的皮肤就会呈樱桃红色。

4.皮肤暗紫

由于缺氧,血液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当还原血红蛋白升高到每100毫升血液5克以上时,血液就会变成暗紫色,此时病人的皮肤、黏膜出现紫绀。皮肤出现暗紫的情况常见于重度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5.棕色或紫黑色

多半为亚硝酸盐中毒。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氧化剂,能夺取血液中的氧气,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缺氧,使低铁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血液就变为棕色或紫黑色,患者的皮肤黏膜表现为紫绀。

6.皮肤发黄

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微摩尔/升,皮肤、巩膜、黏膜就会发黄。过多食用胡萝卜、南瓜、橘子汁等食品饮料,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多,当其超过2500毫克/升时,即导致皮肤黄染。长期服用带有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药物等,亦可导致皮肤黄染。

正确区别皮肤发黄的程度及发生的部位,可以鉴别是否患有疾病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胡萝卜素含量过多,皮肤黄染发生在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和口腔黏膜。黄色素过多以角膜缘周围最明显,离角膜缘愈远,黄染愈浅。溶血性黄疸患者的皮肤常呈柠檬色。黄绿色或褐绿色常为持久的肝内胆汁淤积、肝内或肝外胆管梗阻所致。橙黄色常见于重症肝炎。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多为胰头癌、胆管系统癌肿或原发性肝癌。

7.色素沉着

肝硬变、肝癌晚期、黑热病、疟疾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砷剂、抗癌药等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皮肤色素沉着。若仅在口唇、口腔黏膜和指、趾端的掌面出现小斑点状的色素沉着,往往见于胃肠息肉病。

《从头到脚谈养生》 肌肉 (1)

  “肌”、“肉”不同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到“肌肉”这个词,那么从根本上来讲“肌”和“肉”是一个意思吗?徐文兵先生同样在《字里藏医》做出了阐述,他认为“肌”、“肉”是近义词,而不是同义词。他引用了《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中的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里提到“肌肉若一”、“肌”和“肉”好像都合为一体,这就说明,“肌”、“肉”本身并非一体,是有区别的。

相对来说,“肉”的内涵还要广泛一些,不仅指动物的肌肉组织,也泛指蔬菜、瓜果、初生树木的皮下肥厚的纤维组织,我们经常说的“果肉”就是这个意思。除此以外,“肉”还做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质地柔软,性情柔顺,行为懦弱,做事犹豫不决、拖泥带水,比如“肉瓤儿的西瓜”、“这个人真肉”等。明白了“肉”的这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肌”和“肉”的区别了。简单来说,肌就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就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现代人都认为肌肉是力量和美的象征,所以很多人都会去参加一些健美运动,特别是在国外,有人还会进行特殊饮食甚至服用药物,为的就是练出一身“疙瘩肉”。其实这些做法都是在伤害身体。这些人即便是在身体休息、睡眠的时候,肌肉也是僵硬紧绷的,难以放松,这样长期、过度地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导致柔软的肉先是成为绷紧的肌,久之僵硬,进而出现纤维化、条索状,严重的还会压迫神经、牵引关节。人若总是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也会影响心理、情绪、精神,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甚至加速死亡、衰老。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好看而盲目地去进行一些锻炼。肌肉的形成是长期锻炼的结果,要想让自己的身体结实一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天长日久地坚持下去,慢慢就会有效果。不要去追求什么“疙瘩肉”,更不要为了一身“疙瘩肉”去尝试特殊饮食或者服用药物,这都无异于慢性自杀。

肌肉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支撑人体、协调人体动作的作用。人体的肌肉有三种:长在骨骼上的骨骼肌、分布在内脏组织上的平滑肌和组成心脏的心肌。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这些肌肉的收缩中完成的。如果肌肉坏死或者发生萎缩,人的活动就会受限。

肌肉还能保护人体的健康。人在生病时,如果外界能量供应不足,肌肉就可以充当储备量的角色,人体可以通过分解肌肉中的蛋白来提供机体运转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当人生病时,肌肉越多,战胜疾病也就越容易。而且,一般来说,肌肉越多的人,身体也越健康强壮,患病的几率也相应减少。

具体到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因其所处部位不同,具体作用也有区别。比如:颈部的肌肉可以保持头部的正确姿势,保证该部位血液循环畅通。现在上班族经常出现的颈部疼痛就是因为颈部长期保持一种姿势、肌肉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胸部的肌肉有保护胸腔的作用,如果胸部肌肉松弛、萎缩,就会导致呼吸无力。经常深呼吸和做一些恰当的胸部运动,可以起到锻炼胸部肌肉的作用。

脊椎病现在也很常见,经常锻炼脊柱两侧的肌肉,不仅有利于骨髓的发展,还可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对脾、肾、胰的保健也很有益处。

锻炼腹部肌肉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美,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如果脾胃功能正常,人就健康,肌肉也就比较多,质量也好;如果脾胃虚弱,人的饮食就会受到影响,肌肉自然就少而无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肌肉发生病变,长期不愈,同样也会影响到脾的健运,而脾的功能受到影响,人的后天之本都得不到保障了,那人体自然也不会安康。所以说,肌肉的健康与否会

《从头到脚谈养生》 肌肉 (2)

  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状况。

一张一弛,肌肉保健之道

徐文兵先生在《字里藏医》一书中提到了几种比较常见的肌肉问题:

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的人,就会使胃平滑肌抽搐、痉挛,出现难以愈合的黏膜溃疡、萎缩,甚至生长息肉、癌瘤;人们有时因为劳累或者冰冷出现的抽筋,也就是肌肉挛缩;服用壮阳药,导致阴茎长久充血等,这些都使本来柔软、温暖、生动活泼的肌肉变成生冷坚硬的皮囊。这就是有肌无肉,是肌肉不一的一种表现,古人称为肌痹或者死肌。

针对这些肌肉方面的问题,《伤寒论》中专设了桂枝汤、葛根汤、芍药甘草汤、干姜甘草汤等“解肌”的方剂来治疗。对于肌痹、死肌,一般采取活血化淤、通络散结的方法治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了很多“去死肌”的药物,比如白术、乌梅、蛇,等等。针刺、艾灸、按摩的效果比内服中药更快一些,静坐、站桩也是辅助缓解紧张的有效方法。

与此相反,那些过于安逸、缺乏锻炼的人会出现肌肉松弛、无力甚至萎缩,尤其在一些瘫痪的病人身上比较常见。现在常见的肌萎缩,古人称之为肉痿,也就是有肉无肌,弛而不张。阴茎不能勃起,或者举而不坚,坚而不久,被称为阳痿。这就是有肉无肌,是肌肉不一的另外一种表现。

治疗肌肉萎缩的主要方法是服用补益气血、升举阳气的中药,以加强消化和吸收功能。配合现代医学的康复锻炼也是有效的方法。中医的导气引气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形意拳等,也都有助于恢复元气,调养气血。

徐先生认为,肌肉放松的时候,经络通畅,气、意、神容易沟通,反应迅速,力由足起,气由脊发,指尖发梢,缠绵持久,旋转穿透,劲道极强,进可攻敌,去疾治病,退可守身,化气避邪。而在肌肉紧张的时候,气血郁闭,容易激发短暂暴力,伤人也伤己,更谈不上用巧。所以,我们这里还是要强调: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肌肉也是如此,要有张有弛,不要让肌肉总是处于一种状态,长期的紧张或松弛都是有害无益的,需要适当的锻炼和休息来调节,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肌肉。

《从头到脚谈养生》 骨骼 (1)

  骨骼是人体血液的制造工厂

关于骨骼的功能,相信大家从中学的生物课本中就已经有了初步 的了解 ,诸如:骨骼构成骨架,支撑身体姿态;骨骼能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如颅骨保护脑、肋骨保护胸腔;骨骼中贮存着身体所需的重要矿物质,像钙和磷 但我们这里要讲的是骨骼的另一项重要功能:造血功能。

人体的血液细胞都有自己的寿命,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寿命在120天左右,血小板的存活期约为7天。也就是说,血液细胞会不断死亡。而为了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就需要不断有新生的血液细胞进行补充,以维持血液细胞数量的恒定,保持人体代谢平衡。而骨骼的作用就是为我们的身体不断提供新生的血液细胞,保持体内的血平衡。

骨骼是人体血液的制造工厂,一个生命诞生以后,骨骼就成为其体内最大的造血机构,可以制造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脾脏和淋巴组织也会协助造血,但它们制造的只是少量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骨骼会逐渐分化成两种,一种是红髓,负责全身造血;另一种是黄髓,由脂肪组织组成,它不能造血,但依然保留着潜在的造血功能,是红髓不足时的替补队员。在人衰老的过程中,红髓是慢慢减少,黄髓是慢慢增多的,也就是说,人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会逐渐下降。

为了更好地提供新鲜的血液细胞,骨髓中有非常复杂的血管网络。各种造血物质和刺激物质都要经过血管进入骨髓中,才能实现造血功能。所以,骨髓能不能造血,血管的因素也很重要。

骨骼衰退应引起关注

人的骨骼必须足够坚固,才能承担起人的体重和保证人的运动,因此骨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结构。

骨骼本身是由很多很密的网状组织构成的,包含蛋白质、矿物质(钙)等。如果某些原因导致骨骼含有的矿物质逐渐减少,发展到一定程度,骨骼就会变得很脆弱,无法承担身体活动产生的压力,并且容易折断,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可见,骨骼健康在人体健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到老年后,骨骼退化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现在人们的体力劳动很少,平时又不注意锻炼,导致四肢躯干的功能退化明显加快,其中废退性的骨骼关节疾病是目前的主要问题。

其实,不管出现什么样的骨骼关节问题,都表明全身骨骼开始出现了问题。有些人可能因为伤病等某种原因,即刻停止了肢体的运动,但是伤病好了之后,废用性造成的骨骼关节问题又带来了新的麻烦。

预防骨骼衰退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经常进行锻炼,中年人加强背部肌肉的锻炼可预防年老时椎骨变得脆弱和容易骨折。

老年人补钙也是保护骨骼的有效办法,应以食补为主,每天坚持喝牛奶并且最好晚上加喝一杯。鉴于老年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所以应增加补量,一般每天服食1200~1500毫克钙为宜。补钙与锻炼相结合能更好地发挥钙的作用,而且户外运动还能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量,对维护骨骼健康大有好处。

不同人群的骨骼关节问题

一般情况下,有三种人比较容易受到骨骼关节问题的青睐,他们是中年女性、青年人、老年人。

先说中年女性,时代改变了,女性的责任不再只是“相夫教子”,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批的女强人,她们肩上的担子越重,健康问题就越突出。因此,在每个中年女性的身上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疾病的身影,比如颈椎病、肩膀痛、腰椎病、髋关节不适、膝关节痛及阵发性小关节痛等。

再说青年人群,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IT时代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富贵病”。许多年轻人经常久坐不动,肌肉没有机会伸缩,又压迫神经和血管,不论坐得歪斜还是笔直,长久下来都会腰酸背痛,造成重复性机械运动损伤。因此,他们的骨骼关节就容易出问题。

人们对老年人骨骼关节问题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

《从头到脚谈养生》 骨骼 (2)

  人列出了这样的式子:老年人=骨骼关节疾病。有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身体机能总体上的衰退是导致老年人骨骼关节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专家指出,针对不同人群的骨骼关节疾病,目前尚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骨骼关节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比如职场白领多给自己点时间,可以喝喝茶、找朋友聊聊天,减轻自己的压力。除了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休息好以外,运动绝对是预防骨骼关节疾病的最佳方法。平时还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保证营养均衡,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保养骨骼关节健康的“四大基石”

骨骼关节的健康与“四大基石”有密切联系,正确而合理地运用这“四大基石”,才能为骨骼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1.合理膳食

痛风是一种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女性的骨骼关节痛多与摄入过量的所谓“优质蛋白”有关;低钙食品可能造成骨质疏松;控食减肥会严重地伤骨;女性的血液黏稠会造成骨骼代谢功能障碍等。

2.适量参加体力劳动和运动

社会的进步造成了骨骼关节的质量问题的低龄化。现在的生活发展模式省时、省力、便捷、舒适,人们本应承受的体力支出大幅度缩减,而运动又被很多人视为可有可无。因此,骨骼问题正在向年轻人靠拢。

3.参加合理的骨负荷锻炼

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特征,开展专门的骨负荷锻炼。骨关节在运动负荷中会产生“泵”的效应,使关节滑液渗透加速,使关节内软组织表面获得充足的营养,而深层营养则会滋养骨骼。

4.控制致病因素

控制疾病对于降低骨骼关节的发病率十分重要。如糖尿病是骨骼关节疾病的一大“杀手”,许多与代谢功能有关的疾病都会伤害骨骼。另外,人体激素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女性的雌激素、男性的雄性激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1)

  头发的故事

《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注疏》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了一句:父母全而生之,应当全而归之。可见古人对头发的重视。所以在古代,人们没有特殊原因是不会剪掉头发的。

中国古代有过“髡刑”,即一种剃去人头发的刑罚。既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全而生之,应当全而归之”,那么强行剃去你的头发,就是让你不全。这虽然算不上什么肉体上的惩罚,但绝对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上的打击。“文革”中,好多人也被剃成了“阴阳头”,这也可以看做是古代刑法的延续,不管是不是有意识的。

鲁迅先生也写过一篇《头发的故事》,其中提到了太平天国时候的事,文中的“N先生”说:“我的祖母曾对我说,那时做百姓才难哩,全留着头发的被官兵杀,还是辫子的便被长毛杀!”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关于头发的大规模斗争,如清人入关时为显示国威,颁布了“剃头令”,并采取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硬措施,遭到了人们的强烈反抗,还搭进去了几十万条人命,可谓惨烈。

现代人也在头发上大做文章,当然不再纠缠要不要剃头的问题了,而是研究头发的造型、颜色,烫发、染发、拉直 总之,是不停地折腾。想必现代人已经没有几个再恪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全而生之,应当全而归之”的教条了,不过,把自己的头发烫来烫去、染来染去总是不太好的,这样会破坏发质,等哪天你发现自己的头发干枯、脱落的时候,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而且,美发厅里那种浓浓的化学药水味道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还是少闻为妙。

头发好不好到底是什么决定的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头发乌黑发亮,发质特别好,有些人的头发却干枯甚至脱落,他们使用的护发产品可能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头发好还是不好呢?

传统医学认为,“肾藏精,其华在发,肾气衰,发脱落,发早白”,也就是说头发的盛衰与肾气是否充盈有很大关系。随着人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的演变,肾气的盛衰不断发生变化,头发也在随之变化,所以说“肾者 其华在发”。

为什么说肾气的充盈决定着头发的好坏呢?这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发为血之余”,肾藏精,精生血,肾精充足则气血充足,进而可以滋养头发。第二,肾精化生元气,元气是人之根本,可以激发和促进头发的生长。第三,头发的好坏与督脉有关,督脉起于胞中,其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属肾。由于督脉循于脊里,入络于脑,上过头顶,下属于肾,在肾、脊髓、脑髓、头发之间形成了一条通路。所以,当肾中精气旺盛、髓海充盛时,则随督脉之经气上行而荣养头发,于是头发就生长得浓密而有光泽,反之则稀少、枯萎、暗淡无光。所以,在中医看来,要想滋养头发,补肾为第一要义。

另外,我们上文提到“发为血之余”,也就是说,头发的好坏受气血的影响。中医理论中有“肝主藏血”,所以头发的好坏跟肝也有关系。肝藏血,所以血液的正常运输以及贮藏、调节,与肝密切相关。肝功能正常,人体血液才能正常运输、贮藏、调节,全身各脏器及毛发才能得到血液的滋养。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毛发营养供应受阻。

所以,觉得自己头发不好的人不要总是在外部下工夫,用非常好的洗护用品,而应从内部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肝或者肾出了问题。特别是脱发的患者,大多数是肝肾两虚,致使精不化血,血不养发,发无生长之源,毛根空虚而脱落,表现在外部就是脱发;突发的精神刺激或长期的精神压力也会造成气血肝肾亏虚而致早秃、脱发、斑秃等。因此,要想拥有健康的头发,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肝肾健康。中医治病都讲究治本,“本”治好了,“标”自然也就好了。养护头发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从养护肝肾做起。

认清你的发质

头发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2)

  的分类标准是由头发的天然状态决定的,即身体产生的皮脂量决定发质的不同。护理头发的第一步便是要了解自己的头发属于哪一类型,认清发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洗发、护发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油性发质

油性发质显得油腻,需要经常清洁,有时甚至有扁塌的感觉。油性长发的发尾却会因为油脂不够而显得干枯。此类发质者容易头痒。发细者更容易出现油性发质的可能,因为每一根细发的圆周较小,单位面积上的毛囊就较多,皮脂腺同样较多,故分泌皮脂也多。

2.干性发质

如果你的头发无光泽、干燥,特别在浸湿的情况下难以梳理,发梢处经常发生开叉现象,那么你的发质就属于干性。只有5%的人生来就是干燥型头发,大多数干性发质的人多是由于生理的、病理的或人为的因素,使得头发失去必需的油脂。

绝大多数人的干发是由于过多的日晒和干燥风的吹拂引起的。不少人发生头发干燥现象后,错误地采取减少洗发次数,期望自然分泌的头油集结起来以滋润头发,结果产生大量头垢,直至堵塞毛囊中的皮脂腺,致使头发更为干燥。

3.中性发质

中性发质不油腻、不干燥、有光泽,油脂分泌正常,头皮屑很少。这是比较健康,也比较容易打理的一类发质。但日常生活中真正属于中性发质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是偏干性或者偏油性的发质。

不同发质的头发,护理方式也有所区别,最基本的就是要选择适合的洗发水。一般的洗发水都会在外包装上标明适合的发质类型,购买时要多加注意。

头发的日常护理

很多人认为头发的日常护理很简单,无非是几天洗一次头发,长头发的人每天可能还要梳理几遍,短头发的男性可能平时根本就不梳头,早晨起来用手抓两下就出门了。其实,日常的头发护理对于头发的健康是很重要的,而且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洗发也有很多讲究,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对头发造成损伤。

1.洗发

正确的洗发应该包括洗头和洗发两部分。洗头是在发根头皮处以手指进行抓挠,使头皮上的皮脂、头屑、污垢脱落浮出,随着洗发水冲干净。洗发是在洗头的基础上,通过洗发水的泡沫,将浮在头发上的灰尘、污垢及头皮处脱落下来的头屑一起冲洗掉。

正确的洗发方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洗发前先用梳子梳理头发,这样可以把头皮上的脏东西和鳞屑弄松,以方便下一步的清洗。也可以按摩头皮,这样,在洗发时发丝就不易纠结。

(2)把头发弄湿,注意要使得底层的头发和上层的头发一样湿透为止。

(3)将洗发水倒入手掌,加水稀释,揉搓至起泡。不要直接把洗发水倒在头发上,这样会过度刺激头皮,促使头皮屑产生。

(4)用指腹把洗发水均匀揉进头发里,用指腹以小圆圈的圆弧轻轻按摩,直到形成一层厚厚的泡沫。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脂腺正常分泌皮脂,滋润发丝。要记住,不要用尖利的指甲抠头皮。

(5)冲洗头发,直到彻底冲洗干净为止。水温不要太高,三四十摄氏度的温水最适宜。

(6)将护发素从发梢抹至发根,轻轻按摩一会儿,再彻底冲掉。护发素中的微酸性物质可以使头发的表皮层再度合起来,这样发丝才不会因鱼鳞状的表皮层打开而受损。

完成了以上六步,你的洗发才算是大功告成,既清洁又养护,更不会对秀发造成损害。

2.干发

有些人经常在早上洗发,然后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就出门。这其实是很不好的做法,洗完头发,应该及时干发。

干发也有讲究,先要用吸水性较强的干毛巾将头发包裹起来,用手挤压一下,让毛巾把头发的水分吸得半干。千万不要用力搓头发,也不能用毛巾拼命抖动头发。因为湿发很脆弱,过度揉搓很容易使头发断裂或打结。

待头发不再滴水后,用宽齿梳将头发全部向前梳拢(男士的短发就可以省掉这一步了),再用吹风机,从发根吹至发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头发 (3)

  梢。吹风机口离头发不要太近,否则头发很容易过度干燥甚至烧焦。最好用冷风吹。吹至半干还带点湿润的时候就停止吹发,然后等待头发自然干透,这才是正确的干发方式。

3.梳理发丝

这当然也是主要针对长头发的女性朋友。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梳理自己的发丝,对头发的健康也是很有好处的。

要梳理秀发,自然离不开必备的工具 梳子。一把好梳子要遵循下列标准:

(1)梳具设计要坚固耐热,柔软有弹性,不扎手。

(2)梳齿尖端要浑圆,不要过于尖锐。

(3)不会产生静电。

(4)梳齿排列均匀、整齐,间隔宽窄合适,不疏不密。

(5)有一个坚固耐用的梳柄。

准备好了舒适耐用的梳子,现在就来学习怎样正确梳理头发吧!

(1)先用梳子梳开散乱的发根,遇到打结的地方,可以用梳子轻贴头皮,慢慢旋转着梳拢,用力一定要均匀,这样,打结的地方才更容易梳开。

(2)由头发的中段梳向发尾,梳一会儿再从发根轻轻刺激头皮,慢慢梳向发梢。梳发时用力要轻柔,切忌用力拉扯。

(3)从左、右耳的上部分别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进行梳理,梳完之后让头发向头的四周披散开来再梳理一次就好了。

洗发、干发、梳理发丝,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头发护理。只有从这些最简单的事情做起,长期坚持,才能拥有健康的头发。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大脑 (1)

  中医对大脑的认识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在中医看来,人的脊髓是先天的,而大脑是后天形成的。道教认为脑是阴性的,而《黄帝内经》却认为脑为阳,为“诸阳之会”。脑部是所有阳经会聚的地方,入脑的经脉有督脉、膀胱经、肝经、胃经、奇经八脉中的阳经和阴经六条。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和主感觉运动。

1.主宰生命活动

《本草纲目》中说“脑为元神之府”。大脑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元神存则生命在,元神败则生命逝。得神则生,失神则死。

2.主精神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出现精神、思维,以及情志方面的异常。

3.主感觉运动

眼、耳、口、鼻、舌等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脑髓充则神全,神全则气行,气行则有生机、感觉和运动,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养护自己的大脑。

不经意间你可能就会损伤大脑

在遇到比较困难的事情时,好多人都会说:“这会让我死好多脑细胞。”其实科学用脑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而真正损伤大脑的行为或许你自己根本就没有在意。

1.长期饱食

很少有人会知道长期饱食也会损伤大脑,而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长期饱食势必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现象。

2.嗜酒,嗜甜食

我们都知道醉酒后人会觉得头重脚轻、举步不稳、反应迟钝,其实这种常见的现象就是酒对大脑的损伤。而甜食会降低食欲,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影响大脑发育。

3.不愿动脑

积极地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只有多动脑、勤思考,人才会变得聪明;反之,越不愿动脑,大脑退化越快,聪明人也会变愚笨。

4.带病用脑

在身体不适或患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对大脑造成损害。

5.蒙头睡觉

蒙头睡觉时,随着被子里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氧气浓度会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的含二氧化碳浓度高的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6.不注意用脑环境

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用脑时要特别讲究工作环境的空气卫生。

7.轻视早餐

不吃早餐会使机体和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给,若大脑的营养供应长期不足,就容易损伤大脑。此外,早餐质量与思维能力也有密切联系。据研究,吃高蛋白早餐的人最佳思维时间普遍相对延长,而吃素的人精力下降相对较快。

8.睡眠不足

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太差,会加速大脑细胞的衰退。

9.少言寡语

大脑有专司语言的功能区,经常说话尤其是多说一些内容丰富、有较强哲理性或逻辑性的话,可促进大脑这些功能区的发育。整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人,这些功能区则会退化。

10.长期吸烟

吸烟会破坏大脑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使记忆力衰退。常年吸烟会使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这是因为长期吸烟会引起脑动脉硬化,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变性,继而发生脑萎缩。

看看这些损害大脑的行为,是不是很多都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所以,不要认为不吃早餐只是委屈一下肚子,养护我们的大脑应该从这些最简单的生活细节做起。

养脑健脑法则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人体精髓和神经高度会聚之处,是生命要害的所在,人

《从头到脚谈养生》 大脑 (2)

  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受到脑的控制,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养脑健脑的方法,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1.勤用脑

大脑最符合“用进废退”的原则。科学家测试发现:勤用脑的人,大脑不易疲劳,脑神经细胞保养良好,能避免患老年痴呆;而懒于用脑的人,不仅智力下降,大脑也容易萎缩和早衰。当然,在生病或者疲劳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休息。

2.节欲健脑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要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足则头晕耳鸣,目无所视。”大脑的活动有赖于肾精的充养,节欲可养精,养精才能健脑养神,延缓大脑衰老;反之,性生活过度,则伤精耗神,未老先衰,头脑昏沉,智力减退,精神委靡,百病丛生。

3.生活有规律

长期使大脑皮层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人的早衰,所以我们平时应该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娱乐,使大脑皮层兴奋部位轮流得到休息,防止过度兴奋而加重神经系统的负担。

4.“健脑”锻炼

每日清晨起床后,到户外散步,或做保健操、打太极拳,或做气功锻炼,等等,可以使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唤醒尚处于抑制状态的各种神经机制。当学习、工作疲劳时,应调节一下环境,如听听悦耳的音乐、美好动听的鸟语,或观赏一下绿草、鲜花等,这些活动能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

5.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是使大脑休息的重要方法。人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体内被消耗的能量物质重新合成,使经过兴奋之后变得疲劳的神经中枢重新获得工作能力。

6.手指运动健脑

手托两个铁球或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长期坚持会有良好的健脑作用。经常进行手指技巧活动,能给脑细胞以直接刺激,增强脑的活力。

7.多食补脑食物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脑的食物,如核桃、大枣、葵花子、黄花菜、银耳、莲子、黑芝麻、桂圆、黄豆、花生、鸡蛋、牛奶、动物肝、新鲜蔬菜、水果等。

《从头到脚谈养生》 脸部 (1)

  看脸色辨疾病

古有“望面色,审苗窍”之说,就是说从一个人的面相上可以看出他得了哪种疾病。其实,我们也能根据自己的脸色判断自己有哪方面的疾病。正常人的面色是红润、有光泽的,透着健康的气息,如果身体有某种疾病,脸色就可能发生变化。

1.脸色苍白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脸色苍白是血气不足的表现。一般情况下,脸色淡白多是气虚的表现,如果淡白的脸上缺乏光泽,或者是黄白如鸡皮一样,则是血虚的症状。另外,体内有寒、手脚冰凉的人也会脸色苍白,这是阳虚在作怪,这样的人需要多运动。运动生阳,对改善阳虚很有效果。热水泡脚和按摩脚底涌泉穴的效果也不错,饮食上应多食用红枣、红糖等。

2.脸色发青

肝在五行当中属木,为青色。面色发青的人,多见于肝胆及经络病症,多是阴寒内盛或是血行不畅。天气寒冷的时候,人的脸色会发青,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注意保暖就可以了。如果并非处在寒冷的环境中,脸色还发青,就是肝肾的病了。经常喝酒的人也常会脸色发青。

3.脸色土黄

脸色土黄的人一般有懒动、偏食、大便不调等症状,这时应注意健益脾胃。捏脊可以督一身之气、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对于改善脾胃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脸色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关注自己的健康。

人中与寿命、健康的关系

人中是脸部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位于鼻子和嘴巴之间。古人认为人中和寿命有关,人中短的人命短,人中长的人寿命也长。传说彭祖的人中长八寸八,而他活了八百八。《相书》中也说:鼻下人中长一寸,年龄百岁。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我们要强调人中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它关涉两条重要的经脉:任脉和督脉。人体前阴和后阴的中间叫会阴穴,从会阴穴的里面延伸出一条经脉,叫督脉。这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而且是最重要的阳经。从前胸正中线一直到头部,这里也有人体的一条重要的阴经经脉,叫任脉。人中就是这两条最重要的任督二脉的交会处,在古代这个穴位叫“寿宫”,就是说长寿与否看人中;还有叫“子停”的,就是将来后代的发育情况如何也要看人中,因为人中是阴经和阳经的沟渠,通过它可以看出阴阳的交合能力如何。所以,古人说人中和人的寿命有关是有道理的。

在古代的相面学中,人中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都讲究人中要长、宽、深。如果人中又平、又短、又浅,好好地休息几天就可以改善,人中的沟渠会慢慢变深。人中的深浅可以修,但是长短不能改变。古代相面学认为,人中特长的人会做官,而且长寿,后代的发育也会比较好,因为这样的人阴阳交合的能力比较强,后代比较强壮,他的精力也比较旺盛,能操心很多事。如果人中是歪的,就说明阴阳交合出了问题,会出现腿痛或者脊背痛的问题。

另外,有人突然晕倒时,一个急救措施就是去掐这个人的人中,一般情况下,晕倒的人就会苏醒。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人突然晕倒可能是因为阴阳失和,掐人中就是在刺激任督二脉,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阴阳二脉,从而达到阴阳交合,人自然也就醒过来了。

搓脸 健康是一个有关“脸面”的话题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在感觉疲劳或者困倦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动作就是去搓搓脸,然后就会感觉精神一些,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心之华在面,心功能的强弱是通过面色来反映的。中医的望诊可以通过面部征象判断人身体健康与否。面部聚集着大量穴位,它是足三阳经的起点和手三阳经的终点,搓脸就是在无意识中按摩了这些经脉和穴位,使其气血畅通、循环无碍,所以人就会变得精神一些。因此,搓脸也是一种可以促进健康的保健方法,经常搓脸,人就可以变得脸色红润、双眼有神。这也是《如皋长寿方案》中介绍的如皋长寿老人的一种养生方法。

搓脸的方法

《从头到脚谈养生》 脸部 (2)

  很简单,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疲劳时、困倦时、身体不舒服时,都可以搓一搓。如皋老人通常都先把双手搓热,然后用搓热的双手去搓脸,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下向上,每次都把下巴、嘴巴、鼻子、眼睛、额头、两鬓、面颊全部搓到,过程可快可慢,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宜。

另外,搓脸需要肩关节上抬并上下运动,这是锻炼肩关节、预防和治疗肩周炎的好方法。但是,搓脸的时间不要过长,特别是老人,应量力而行,以免过度疲劳,造成肩膀酸痛,这就背离了保健的主旨。

搓脸的同时,一般还应配合搓耳。通过每天搓脸和搓耳,不仅能获得红润的面色和强壮的身体,还能获得对健康生活的信心。如此简单的养生保健方法,适合我们每一个人,也祝愿大家都能像如皋老人那样寿与天齐,拥有快乐安康的生活。

《从头到脚谈养生》 颈部 (1)

  为什么颈部皮肤容易长皱纹

人的颈部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位,自古有“咽喉要道”之称,颈部就是“咽喉要道”的通路。这里我们不讲颈部的重要性,而是从美容保健的角度,谈谈颈部皱纹的问题。

不管你承认与否,颈部都是最容易产生皱纹的部位,很多女性朋友往往都把注意力放在脸面问题上,不知不觉中,颈部的皱纹就悄悄泄露了自己的真实年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是我们对颈部护理的长期忽视,不注意颈部的防晒、保湿,致使颈部皮肤丧失水嫩平滑。其次,颈部的皮肤十分细薄而且脆弱,其皮脂腺和汗腺的分布数量只有面部的1/3,皮脂分泌较少,锁水能力自然比面部要差许多,容易干燥,使皱纹悄然生出。再次,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良姿势会过多地压迫颈部,诸如爱枕过高的枕头睡觉;经常伏案工作,很少有意识地不间断抬头活动活动颈部;用脖子夹着电话听筒煲电话粥等,这些都会催生颈部皱纹。此外,电脑辐射、秋冬季节的天气干燥也容易导致颈部干燥起皱。

如何保持颈部光洁莹润

要想保持颈部的光洁莹润,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日常护理做起。

1.清洁

每天洁面的同时也清洁颈部。

2.给颈部涂抹护肤用品

护肤产品通常都含有让颈部皮肤紧致、滋润和抗老化的成分,每天早晚坚持使用,可延缓颈部皱纹的出现。

3.注意颈部防晒

紫外线不仅是促使面部皮肤衰老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颈部皮肤老化的元凶,因此颈部的防晒工作也是重点。

4.定期做专业颈部护理

有条件的话,可以到专业美容院做一整套颈部护理,这样有利于改善颈部皮肤松弛、缺水等情况。

5.坚持做颈部按摩

颈部按摩不仅能够缓解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皮肤的新陈代谢,令颈部皮肤紧致,提升颈部轮廓,减少皱纹的产生。不过由于颈部皮肤的肤质薄、弹性差,按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会催生颈部皱纹。

颈部按摩的手法:

6.颈部护理的小窍门

(1)做完面膜时,可将用过的面膜敷于颈部,以提升颈部皮肤的含水量。

(2)可用冷敷缓解颈部疲劳。

(3)不要用太热的水接触颈部皮肤,以防皮肤老化和出现颈纹。

(4)避免将香水直接喷在颈部皮肤上,以防酒精挥发时带走皮肤中的水分。

(5)枕头的高度要在8cm左右,以减少睡觉时对颈部的压力。

颈椎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

现在,患颈椎病的人正在大幅度增加,而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长时间低头看书、长期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最容易得颈椎病。颈椎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脖子后面的肌肉发硬、发僵,颈肩疼痛,而且头晕恶心、手指麻木、腿软无力。

颈部是脑和躯干之间一个灵活的连接部,人体的三个主要器官都会经过颈部:脊髓从脑部开始沿着脊柱通过;气管运载空气进入肺部;食管从口腔运载食物到达胃部。在颈的内部还有供应血液给头的血管;颈部的肌肉支持并且能使头转动,帮助我们吞咽食物。颈部还有重要的内分泌腺 甲状腺,可分泌出甲状腺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颈部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位,中医认为,经过颈椎的经脉一共有6条,它们分别是:督脉、膀胱经、三焦经、小肠经、大肠经和胆经。

颈部的7块颈椎只是由肌肉和韧带提供支持,是人体最脆弱的部分之一。颈椎如此脆弱,那么,我们该怎样防治颈椎病呢?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常做伸颈活动,以改善颈部肌肉韧带的供血,使血液循环加快,肌肉韧带更加强壮,从而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运动锻炼方法简单,或坐或站都能进行。活动的准备姿势:双脚分离与肩同宽,两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指尖垂直向下(坐时两手掌放在两大腿上,掌心向下),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活动方法如下:

“咽喉要道”

《从头到脚谈养生》 颈部 (2)

  的日常保健

咽喉是人体饮食与呼吸的通路,食物通过咽从食道进入胃肠为机体提供营养,空气通过喉从气管进入肺为机体提供氧气。咽喉也是人体的语言发声器官,我们在形容某个地方非常重要、是所属地区要害之处时经常会用到一个词“咽喉要道”,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咽喉在人体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咽喉的日常保健也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日常饮食的刺激、外界气候的变化都会影响咽喉的功能,甚至造成病理性的伤害。所以,我们的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食品、戒烟酒,以避免对咽喉的刺激。而且,对气候的变化要敏感,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及时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减轻外界环境变化对咽喉的伤害。

另一方面,要注意咽喉的清洁。每天早晚刷牙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洗咽喉,持续进行3~5次,有利于保持口腔及咽喉部清洁,预防咽喉疾病。

此外,经常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也是咽喉养生保健的重要举措。

头部疾病与养护

头痛

头痛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很多人靠止痛药来缓解头痛,但长期使用止痛药会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为其他疾患埋下病根。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头痛是因为经络不通造成的。在中医看来,头痛症状相同,但发病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时要找到根源,分清头痛的发病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如果是头的两边痛,是胆经出了问题,治疗时就拍胆经。拍胆经的时间最好在子时,早睡的人可以提前一些。胆经在人体的侧面,拍的时候从臀部开始一直往下就可以了,每天拍300下。

头部里面的中空痛,是肝经出现问题了,头痛患者可以按摩肝经。肝经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在体内值班,我们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起来,因此可以在19点到21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经,所以在19点到21点时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后脑勺痛就是膀胱经有问题。《黄帝内经》上说,膀胱经有问题,人会发热,穿厚衣服也觉得冷,流鼻涕,头痛,项背好像被人拉拔一样难受,腰好像要折断一样疼痛,膝弯部位好像结扎一样不能弯曲,小腿肚像撕裂一样疼痛,股关节屈伸不灵活。膀胱经大部分在后背,自己一般够不到,所以这类头痛患者可以找家人帮助按摩后背,或者找一个类似擀面杖的东西放在背部,上下滚动以刺激相关俞穴(如下图),疏通经气。还可在头部循经进行按揉或者用手像梳头一样进行刺激,对头昏脑涨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前额痛就是胃经出了问题,和痤疮一样都是归属于胃经的病,治疗时要从胃经入手。而左边偏头痛和右边偏头痛也是不同的,因为左主肝,右主肺。如果左边偏头痛很有可能是肝血的问题,而右边头痛可能是肺气的问题。治疗时要分清症状,对症施治。

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哪里头痛,那么有一个治头痛的简便方法:泡手法。手指上的经络全部都通头部,手受热刺激后就会打通经络,通则不痛。具体方法如下:头痛发作时,把双手伸到热水里(水温以把手放进去能感觉到烫为宜),然后赶快抽回来,再放入水中,再抽回来,如此反复,直到手指感到麻木,头痛就能得到些许缓解。

头晕

头晕也是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复杂,按照中医的说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思是眩晕之类的问题病因都是“风”,病位所在的脏腑为肝。因为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所以肝病可以生风,出现以动为特征的症状,也就是眩晕。所以说,头晕的问题主要跟肝有关,要治疗头晕就要养护肝脏,从肝经上入手。

我们还经常说“头晕目眩”,这里要明确一下,“头晕”与“目眩”是两种病症。头晕是感觉天旋地转,而目眩是指眼前发黑,这两种症状经常相伴出现。

中医认为“目为心之使”,就是说如果人的心神散了,眼神也会散,就会出现重影或者看不见东西的情况。所以,如果眼睛出现了问题,一定要赶快去医院检查,因为这可能不光是眼睛的问题,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要用眼过度,总是使眼睛处于疲劳状态。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眼睛 (1)

  为什么有“人老珠黄”之说

我们形容女人年龄大了,经常会说“人老珠黄”,意思是人衰老了不受重视,就像年代久了,变黄的珍珠一样不值钱了。但是,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人老珠黄是一个定律,这里的“珠”是指人的眼睛。

有句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中医看来,“目为心之使”,人的瞳孔代表肾,外面一圈黑眼珠代表肝,白眼珠代表肺,内外眼眦代表心,眼皮代表脾。人的五脏从眼睛上就能看到了,所以眼睛的确是心灵的窗户。

关于这句话还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身边的小孩子,小孩的眼睛都是很黑很亮的,特别干净清澈,让人一看就觉得很纯洁、很可爱,而老人的眼睛一般都是混浊、昏黄的,有个词叫“老眼昏花”,虽然有点不恭敬,道理却是对的。那为什么小孩子和老年人的眼睛会有这种区别呢?这是因为小孩子大都肾气充足,身体里没有那么多脏东西,所以瞳孔很亮;而老年人的肾气已经耗费得差不多了,多年以来体内也积攒下了很多垃圾,表现在眼睛里,自然就比较混浊。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眼球表面有一层薄薄的透明膜层,叫结膜。在长期受到紫外线、粉尘等污染之后,就会产生色素沉着。色素在结膜层集聚成块状黄斑,使白眼球上出现微微凸起的暗黄色物质,黑眼球变得更加混浊。老年人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自然就会“人老珠黄”。

我们经常爱说一个人“看着精神”,这听起来是个很模糊的评价,其实,“精神”不“精神”就是从一个人的眼睛里看出来的,一个人眼睛很亮,就显得很精神。

现在很多人长期用电脑,晚上还爱熬夜,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眼睛,他们的眼睛也会显得很灰暗,“双目无神”。

眼睛的神主要体现在黑眼球上。一个人如果肝肾功能好,黑眼珠就会很黑,显得很有神;如果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饮食多以植物为主,那他的白眼球也会很干净,没有那么多的血丝。他的眼睛就会黑白分明,人也看起来神采奕奕。

总之,从眼睛里能够看出人五脏六腑的状况。“人老珠黄”也不是必然的,只要你懂得保养之道,从年轻时就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睡眠,多做运动,饮食清淡,保持身体内部的清洁,那么即使老了,你的眼睛仍然可以很亮、很有精神。

眼泪就是“金豆豆”

有时候,看到孩子在哭我们就会调侃:“看,又掉金豆豆了。”这当然是玩笑话,但是从眼泪的功用来看,还真是名副其实的“金豆豆”呢。

眼泪是一种弱酸性的透明无色液体,其成分中绝大部分是水,并含有少量无机盐、蛋白质、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等其他物质。其中,蛋白质可以降低泪液的表面张力,无机盐则可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力,使眼泪可以均匀地覆盖到眼球上,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膜,具有湿润眼球和提高眼角膜光学性能的作用。

人流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射性流泪,一种是情感性流泪。情感性流泪中所含的蛋白质比反射性流泪要多,并且情感性流泪中有一种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眼泪中的乳铁蛋白、 -溶素等还可抑制细菌生长。此外,眼泪的分泌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避免其形成肿瘤。

眼泪的功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保护眼睛,消炎抗菌;二是缓解精神压力。下面我们就详细地讲一下这两方面的功用。

1.保护眼睛,消炎抗菌

当异物进入眼睛时,泪腺会分泌大量的眼泪,对脏东西进行清洗和稀释,将其冲到眼睛之外,以保护角膜和结膜不受伤害。眼泪也可以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它可以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减轻眼睑和眼球的摩擦,还可以使角膜表面更加光滑细腻,让眼睛看起来更加明亮。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眼泪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杀菌物质 溶菌酶,这种物质可以杀死并溶解有毒细胞。此外,泪液中的蛋白也有抗菌抑菌的作用。可以说,眼泪是保养眼睛最好的“眼药水”。

2.缓解精神压力

俄罗斯家庭心理医生纳杰日达·舒尔曼说:眼泪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这也许就是女人比男人少得因神经紧张而诱发的梗死和中风的原因之一。因为,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哭出来,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和维持健康非常有益。

而且,眼泪的成分相当复杂,不同情况下流出的眼泪中的成分也会不同。比如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就含有过量的蛋白质,还有脑啡肽复合物和催乳素这两种化学物质,而人在受到洋葱刺激时产生的眼泪中却没有这些物质。这些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物质对身体健康很不利,流泪可以将其排出,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另外,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不寻常运动,这种运动也可以放松情绪和肌肉,使人感觉轻松。

此外,一些非正常的流泪也可能是眼睛出现了炎症,还可能是泪道狭窄或者被异物阻塞,导致泪腺分泌的眼泪不能排入鼻腔出现泪溢。所以,当眼睛出现非正常流泪时,千万不要忽视,应尽快就医。

大体说来,流泪是一件对身体有好处的事,不管是悲伤垂泪,还是喜极而泣,只要有流泪的欲望,就好好哭一场吧,把心里的郁闷与苦恼发泄出来就好了。但是哭得太多会损伤记忆力和注意力,甚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所以流泪也要适可而止。

常见的眼睛疾病及日常保健

人的身体是很奇妙的,仔细观察和聆听我们的身体,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通过一双眼睛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一些问题看似出现在眼睛上,其实是人体内的器官出了问题。

1.眼球

单侧眼球突出,多由局部炎症或眶内有占位性病变所致,有时是因为颅内病变;双侧眼球突出,常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双侧眼球下陷,常见于严重脱水或者老年人因眶内脂肪萎缩导致双眼眼球后退;单侧眼球下陷可见于Ho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等。眼球有血丝,对太阳光线敏感,血压高,可能是结膜炎引起的(过敏或感染);眼球泛红,可能是由于食用肉类过多而使肝脏负担太重;眼睛肿胀、充血,可能由肾结石引起,也可能是因为水果和糖食用过多。

2.角膜

角膜边缘及周围出现灰白色混浊环,多见于老年人,是类脂质沉着的结果。患者无自觉症状,不妨碍视力。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清晰、内缘较模糊,多见于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

3.结膜

结膜苍白,常由贫血导致;结膜发黄,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病引起的黄疸;结膜充血发红,常见于结膜炎、角膜炎;结膜上布满颗粒与滤泡,常见于沙眼;结膜上若有多少不等散在的出血点,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若有大片的结膜下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

4.巩膜

正常巩膜呈瓷白色,巩膜黄染多见于黄疸。但注意即使眼睛发黄确实属于黄疸,也不能确认就是肝炎。因为除了肝炎之外,大叶性肺炎、败血症、肝癌、胆囊及胆管发炎、胆石症引起胆管堵塞或溶血性贫血等许多疾患都可能出现黄疸症状。

5.黑眼圈

黑眼圈常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或房事过度引起。祖国医学认为黑眼圈是肾亏所致:肾精亏少则两眼缺少精气的滋润,肾之黑色就浮越于上,因此双目无神、眼圈发黑。如能节制性生活,情况就能有所改善。

6.眼皮皮肤病

眼皮皮肤病有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与过敏性三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有眼皮带状疱疹、热性疱疹、眼皮牛痘;细菌性感染有脓疱病、丹毒、眼皮蜂窝织炎;过敏性眼皮皮肤病常见于药物过敏、眼药水过敏,化妆品、染料、油漆接触、昆虫叮咬、食物过敏等。

7.眼皮浮肿

全身皮肤中最薄的地方就是眼皮,其皮下组织也最疏松,因此很容易发生体液积聚。

眼皮浮肿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眼皮浮肿多发生于健康人,原因是晚上睡眠时枕头过低而影响面部血液返流、夜间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过长。病理性眼皮浮肿又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种。前者常伴有红、热、痛等症状,常见于麦粒肿、丹毒、虫蜇伤、急性泪囊炎、眶骨膜炎等;后者由局部或全身原因引起,如过敏性疾病,急、慢性肾炎,妇女月经期,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以及特发性神经血管性眼皮水肿。

8.眼皮结膜苍白

多由贫血所致。医生们常通过眼皮结膜颜色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为贫血。

9.眼皮下垂

眼皮下垂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一生下来就上睑下垂为先天性上睑下垂,以单眼发病居多,长大后可进行手术矫正;后天性眼睑下垂往往由疾病所致,如精神抑郁症、重症肌无力、一些脑血管病变及维生素B 1缺乏症等。

10.眼皮上出现赘生物

赘生物有良性与恶性之分。

(1)良性肿瘤。常见于黑痣、黄色瘤、眼皮血管瘤、表皮样和皮样囊肿、眼皮乳头状瘤等,其中眼皮乳头状瘤部分会发生恶变。

(2)恶性肿瘤。如眼皮恶性黑色素瘤、眼皮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等。值得一提的是,睑板腺癌多见于老年人,老人如发现硬质的霰粒肿,应提高警惕。

11.眼皮无法闭拢

眼皮无法紧闭,是面神经麻痹的特征之一,又称“兔眼”。如果是儿童在入睡后上下眼皮不能完全闭合或闭不紧,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应注意饮食调养,少食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双侧眼皮闭合障碍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上述这些症状都能说明一些常见疾病,虽然有的不只是眼睛上的问题,但我们平时也要注意保养眼睛,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少吸烟

吸烟会令眼睛内的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形成血栓,进而对晶状体和视网膜造成组织上和功能上的改变。吸烟也会促进游离基的产生,同时降低血液、玻璃体和眼球组织的抗氧化物的能力。因此,吸烟人士受游离基和氧化作用的损害机会较大,眼睛有可能永久受损,增加永久失明的可能。

2.少吃甜食

甜食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与人体内的钙中和,可造成血钙减少,导致眼球壁的弹性降低,眼轴伸长。过量摄入甜食还容易引起眼内房水的渗透压改变,使晶状体突出,影像模糊,从而导致近视。所以,特别是青少年,不要偏食高糖食物。

3.用眼卫生

保护眼睛,用眼卫生是关键。长期使用电脑的人,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保持在50厘米以上,最好采用光下视20度的视角。电脑不应放置在窗户的对面或背面;环境照明要柔和,避免反光。在饮食上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豆制品、鱼、牛奶、核桃、青菜、大白菜、西红柿、空心菜及新鲜水果等。另外,最好工作一小时就休息一次,缓解眼睛的疲劳状态。

4.日常保护

(1)经常以热水、热毛巾或蒸气等熏浴双眼,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防止眼睛患病。

(2)适当运转眼球,锻炼眼球的活力,以达到舒筋活络、改善视力的目的。

(3)经常用手按摩双眼,不仅可保持眼部的青春活力,而且可预防视力下降。

(4)不要用沾上油污、灰尘等脏物的毛巾去擦眼睛,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尤其是不能用有眼病的人的毛巾。在强光下,最好戴墨镜、茶镜等护目镜。

(5)一旦得了眼病,除注意休息外,还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如发现眼睛屈光不正,就要通过验光,选戴合适的眼镜。

多让眼睛看健康的颜色

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视觉器官,我们看东西都要靠一双眼睛。大自然的各种色彩使人产生各种感觉,并可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颜色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多看那些让人感觉舒服的颜色。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它使人的情绪热烈、高涨,激发爱的情感;黄色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兴高采烈,充满喜悦之情;绿色表示和平,使人的心里有安定、恬静、温和之感;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之感,使人心胸开阔;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总之,各种颜色都会给人的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国外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儿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明显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就没有人在这里自杀了。从心理学观点分析,黑色显得阴沉,会加重人痛苦和绝望的心情,把人向死亡推近了一步;而天蓝色和粉红色使人感到愉快、充满希望,使人从绝望中挣扎出来,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

颜色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作用。在临床实践中,高血压病人戴上烟色眼镜可使血压下降;病人住在涂有白色、淡蓝色、淡绿色、淡黄色墙壁的房间里,心情就会很安定、舒适,有助于恢复健康。

所以说,不同的颜色给人心理上的感觉是不同的,对人的健康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我们应该多让眼睛看一些健康的颜色,少接触那些会让人沮丧、绝望、烦闷的颜色,这样不仅有利于眼睛的健康,也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从头到脚谈养生》 鼻子 (1)

  了不起的鼻子

鼻子是我们身体上一个了不起的器官,它几乎可以控制我们的所有要害系统。例如,人塞住自己的鼻子,改用口呼吸,不用多长时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增加。这种变化对机体又产生了一个强烈刺激,使动脉压力突然增大,眼内血压下降,导致眼血管系统淤血。再如,鼻子如果不通气,会立刻改变胃液的酸度,减少胆汁分泌,影响肝和肾的功能。

总之,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有机系统,鼻子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种种特征可以反映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状况如何。如果你的鼻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我们常见的鼻部疾病还有鼻塞和流鼻血。一般而言,90%以上的鼻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例如天气干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鼻腔受到干燥空气刺激,导致鼻腔内黏膜干燥,血管更易发生破裂。除此以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流鼻血,但往往不为人知。例如有些女性月经来之前或者经期会流鼻血,中医称之为“倒经”,这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绝经期的妇女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全身凝血机制出了问题,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或者肝肾功能受到损害(如尿毒症病人)都易流鼻血,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以及成年高血压患者也易流鼻血。

鼻子流血、堵塞,除了及时到医院就诊外,更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据了解,医学界对鼻子疾病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例如目前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许多疾病只能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而完全切除病灶的情况非常少见,疾病会反复发作。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做好鼻子的日常保健,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打喷嚏是人体的自我防御和保护

喷嚏,相信每个人都打过,它的发生是不受人为控制的,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

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体内的一部分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当我们受到风寒侵袭的时候,人体就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身体内的器官产生热量来赶走体表的微寒。当我们情绪不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另外,鼻道如果受到花粉、霉菌等微小颗粒物质的刺激,人们也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经由鼻道排出过敏物。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打喷嚏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所以不要一味地忍。但很多人认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太礼貌,因此通常会把喷嚏憋回去,实在忍不住时,就又捂嘴又捏鼻子,以免飞沫四溅。殊不知,这样不仅会把喷嚏中的细菌吞回体内,给健康埋下隐患,还容易使咽部的细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但是打喷嚏时不能太强烈,否则会使血压突然反弹性增高,甚至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胸腔内的压力也会从高压突然转成低压,易诱发心脏病或脑栓塞;强烈地打喷嚏会剧烈震动身体,有时可能引起腰肌损伤或关节错位;慢性肺气肿、肺大泡患者打喷嚏时,可能会出现肺泡和肺内血管破裂,导致气胸或血气胸。

鼻子的日常保健

鼻子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作为人体与空气打交道的第一关口,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接,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及各种脏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鼻子的保健不容忽视。

1.给鼻子“洗澡”

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被各种废气污染的空气打交道,

《从头到脚谈养生》 鼻子 (1)

  了不起的鼻子

鼻子是我们身体上一个了不起的器官,它几乎可以控制我们的所有要害系统。例如,人塞住自己的鼻子,改用口呼吸,不用多长时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增加。这种变化对机体又产生了一个强烈刺激,使动脉压力突然增大,眼内血压下降,导致眼血管系统淤血。再如,鼻子如果不通气,会立刻改变胃液的酸度,减少胆汁分泌,影响肝和肾的功能。

总之,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有机系统,鼻子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种种特征可以反映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状况如何。如果你的鼻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我们常见的鼻部疾病还有鼻塞和流鼻血。一般而言,90%以上的鼻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例如天气干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鼻腔受到干燥空气刺激,导致鼻腔内黏膜干燥,血管更易发生破裂。除此以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流鼻血,但往往不为人知。例如有些女性月经来之前或者经期会流鼻血,中医称之为“倒经”,这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绝经期的妇女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全身凝血机制出了问题,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或者肝肾功能受到损害(如尿毒症病人)都易流鼻血,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以及成年高血压患者也易流鼻血。

鼻子流血、堵塞,除了及时到医院就诊外,更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据了解,医学界对鼻子疾病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例如目前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许多疾病只能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而完全切除病灶的情况非常少见,疾病会反复发作。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做好鼻子的日常保健,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打喷嚏是人体的自我防御和保护

喷嚏,相信每个人都打过,它的发生是不受人为控制的,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

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体内的一部分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当我们受到风寒侵袭的时候,人体就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身体内的器官产生热量来赶走体表的微寒。当我们情绪不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另外,鼻道如果受到花粉、霉菌等微小颗粒物质的刺激,人们也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经由鼻道排出过敏物。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打喷嚏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所以不要一味地忍。但很多人认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太礼貌,因此通常会把喷嚏憋回去,实在忍不住时,就又捂嘴又捏鼻子,以免飞沫四溅。殊不知,这样不仅会把喷嚏中的细菌吞回体内,给健康埋下隐患,还容易使咽部的细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但是打喷嚏时不能太强烈,否则会使血压突然反弹性增高,甚至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胸腔内的压力也会从高压突然转成低压,易诱发心脏病或脑栓塞;强烈地打喷嚏会剧烈震动身体,有时可能引起腰肌损伤或关节错位;慢性肺气肿、肺大泡患者打喷嚏时,可能会出现肺泡和肺内血管破裂,导致气胸或血气胸。

鼻子的日常保健

鼻子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作为人体与空气打交道的第一关口,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接,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及各种脏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鼻子的保健不容忽视。

1.给鼻子“洗澡”

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被各种废气污染的空气打交道,

《从头到脚谈养生》 鼻子 (1)

  了不起的鼻子

鼻子是我们身体上一个了不起的器官,它几乎可以控制我们的所有要害系统。例如,人塞住自己的鼻子,改用口呼吸,不用多长时间,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就会增加。这种变化对机体又产生了一个强烈刺激,使动脉压力突然增大,眼内血压下降,导致眼血管系统淤血。再如,鼻子如果不通气,会立刻改变胃液的酸度,减少胆汁分泌,影响肝和肾的功能。

总之,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有机系统,鼻子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种种特征可以反映出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状况如何。如果你的鼻子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我们常见的鼻部疾病还有鼻塞和流鼻血。一般而言,90%以上的鼻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例如天气干燥。特别是在秋冬季节,鼻腔受到干燥空气刺激,导致鼻腔内黏膜干燥,血管更易发生破裂。除此以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流鼻血,但往往不为人知。例如有些女性月经来之前或者经期会流鼻血,中医称之为“倒经”,这是内分泌失调造成的,绝经期的妇女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全身凝血机制出了问题,如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或者肝肾功能受到损害(如尿毒症病人)都易流鼻血,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C缺乏,以及成年高血压患者也易流鼻血。

鼻子流血、堵塞,除了及时到医院就诊外,更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据了解,医学界对鼻子疾病的真正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探明,例如目前对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等许多疾病只能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而完全切除病灶的情况非常少见,疾病会反复发作。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做好鼻子的日常保健,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打喷嚏是人体的自我防御和保护

喷嚏,相信每个人都打过,它的发生是不受人为控制的,是一种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人体自我防御和保护行为。

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常会通过打喷嚏来排出体内的一部分细菌和病毒,随着感冒症状的好转,打喷嚏的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当我们受到风寒侵袭的时候,人体就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身体内的器官产生热量来赶走体表的微寒。当我们情绪不良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打喷嚏的方式使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另外,鼻道如果受到花粉、霉菌等微小颗粒物质的刺激,人们也会通过打喷嚏的方式经由鼻道排出过敏物。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打喷嚏其实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偶尔打喷嚏还有益于人体健康,可以将体内的一部分病菌释放出来,所以不要一味地忍。但很多人认为在公共场所打喷嚏不太礼貌,因此通常会把喷嚏憋回去,实在忍不住时,就又捂嘴又捏鼻子,以免飞沫四溅。殊不知,这样不仅会把喷嚏中的细菌吞回体内,给健康埋下隐患,还容易使咽部的细菌由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发急性中耳炎。而且人在打喷嚏时,上呼吸道会产生强大的压力,口、鼻都被捂住,不能得到缓解的压力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

因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把喷嚏打出来。但是打喷嚏时不能太强烈,否则会使血压突然反弹性增高,甚至使颅内压增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颅内出血;胸腔内的压力也会从高压突然转成低压,易诱发心脏病或脑栓塞;强烈地打喷嚏会剧烈震动身体,有时可能引起腰肌损伤或关节错位;慢性肺气肿、肺大泡患者打喷嚏时,可能会出现肺泡和肺内血管破裂,导致气胸或血气胸。

鼻子的日常保健

鼻子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作为人体与空气打交道的第一关口,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接,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是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及各种脏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鼻子的保健不容忽视。

1.给鼻子“洗澡”

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被各种废气污染的空气打交道,这些污染物会在鼻腔内留下大量污垢,逐渐损害鼻腔黏膜的健康。因此,我们要经常给鼻子“洗澡”。在此特别推荐冷水浴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

2.鼻外按摩

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3.按摩印堂穴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4.鼻内按摩

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还能有效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强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亦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从头到脚谈养生》 耳朵 (1)

  从耳朵上解读肾的盛衰

历代医学专著多有关于“察耳”、“望耳”、“观耳”、“诊耳”的记载。《灵枢·本脏篇》云:“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王明鉴《证治准绳》曰:“凡耳黑,皆为肾败。”人的体内器官组织发生病变时,在耳朵的特定部位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中医认为,耳郭较长,耳垂半满,是肾气盛健的象征,肾气充足者多健康长寿。

耳郭出现粗糙不平、有棘突状的结构,常见于腰椎、颈椎骨质增生等疾病。

耳垂上有一条自前上至后下的明显皱褶的斜纹线,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等疾病。

耳垂肉薄呈咖啡色,常见于肾脏病和糖尿病。

耳轮色白且耳薄面白,多见于突遭寒冷刺激以及病情垂危之人。正常耳朵的颜色红润,变成他色必有病因。如果耳薄面白,是严重肾衰的表现,因为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结合其他有关症状,例如毛发枯萎、齿落腰痛等,就构成了病危之征。在此疾病的医治过程中,如耳朵变白,应当提高警惕,以防肾气衰败、生机枯竭。

耳朵瘦小,甚至枯萎,多见于严重的体能消耗疾病以及病程的后期阶段。中医认为,这是由于精气不足,其表象多为肾精亏损或者肾阳耗竭。本症如拖延日久,精气消耗殆尽,极易造成衰竭现象,故病情危重者应住院进行治疗。

耳屎也是宝

有人喜欢掏耳屎,没事的时候就会找火柴棍或掏耳勺甚至是用自己的手指在耳朵里掏来掏去,似乎掏耳屎是一种享受。殊不知,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做法。因为,耳屎不仅对我们的耳朵没有任何害处,相反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于耳朵来说,耳屎可谓一宝。

耳屎是人体耳道内耵聍腺产生的油脂性分泌物,又名耳垢。从物理性状看,耳屎通常呈淡黄色蜡样干片状物质,味苦,不溶于水、酒精或乙醚;从化学分析来看,耳屎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0.1%的水以及少许白垩和钾、钠等元素。古本草称耳屎为“耳塞”,常入药,用于癫狂鬼神及嗜酒,足伤手疮(抓疮伤水),蛇、虫、蜈蚣蜇,破伤风,小儿夜啼惊热等症。

具体来讲,耳屎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耳屎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阻挡来自外界的尘埃颗粒。富含油脂的耳屎还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耳道深处的鼓膜不至于干涸,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

2.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对耳朵的侵害。耳屎上密融融的细毛可以阻挡小虫的进入,且耳屎味苦,小虫尝到耳屎的苦味后,便会“知难而退”。耳屎和细毛还能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震伤。

3.富含脂肪酸的耳屎,可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总之,耳屎对耳朵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它在耳朵里堆积得多了,当人活动时,就会自行脱落,排出体外,所以也不用经常去掏。否则,可能会破坏耳朵里的平衡环境,如有不慎,甚至会破坏耳膜,导致耳聋。

常提拉耳朵,可补肾固精

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乃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健康长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提拉耳朵能刺激耳郭的末梢神经及微血管,使局部循环加快,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对全身的生理活动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特别是耳与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常提拉耳朵能使“肾精以充”。

所以,平时利用琐碎的时间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提拉耳朵的方法。

1.提拉耳垂法

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从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2.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郭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3.双手拉耳法

左手过头顶向上牵拉右侧耳朵数10次,然后右手牵拉左耳数10次。这一锻炼可促进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减轻喉咙疼痛,治疗慢性咽炎。

4.搓弹双耳法

两手分别轻捏双耳的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两三次,每次20下。此法可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健肾壮腰。

5.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6.全耳按摩法

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7.双手扫耳法

用双手把耳朵由后面向前扫,这时会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20下,每日数次。只要长期坚持,必能强肾健身。

以上几种方法,可根据各人所需选择,或单项或几项配合进行,只要能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耳朵的日常保健

很多人在年轻时不注意耳朵的保健,年老后就会出现严重的听力减退。耳科专家表示,虽然没有很好的办法避免老年性听力减退,但经常进行耳朵保健可以延缓耳朵衰老。关于耳朵的保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不良习惯 掏耳

掏耳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入外耳道,引起发炎,不仅痛苦,而且难治。如果造成鼓膜穿孔,易引起感染,患中耳炎,影响听力。

如果耳痒难忍,可以用棉棒蘸酒精擦拭,但不要插入太深。

2.预防游泳性耳病

硬块的耳屎可以形成栓塞,耳朵进水,耳屎变软膨胀,影响听力,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已经穿孔,则不要游泳,以免引起各种疾病的复发。

平时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头部仰起,高于水面。

3.预防药物中毒影响听力

可以致聋的药物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易损害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前庭(平衡感受器),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

耳蜗中毒症状主要有:用药期间或停药以后,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

前庭中毒的症状主要有: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和平衡失调。

致聋药物有交叉易感性,一种药不行,其他药物也不能用。

致聋药物可母婴感染,所以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各种耳毒性药物。

另外,耳聋还有家族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人发现容易致聋,其他人更应注意。

4.远离噪声

不规律、强刺激噪声,不仅会引起心理不适,而且会损伤听力。噪声损伤听力是缓慢的、进行性的损伤,很难治疗。强烈刺激的音乐也会使听力下降。

5.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多食富含锌、铁、钙的食物,可改善微量元素的缺乏,从而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6.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当人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可使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导致突发性耳聋。

7.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可促进内耳血液循环,比如按摩耳郭、捏耳垂,按摩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也可闭目静坐,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两耳孔中,然后迅速抽出,如此连续做10次。

耳聪目明是身体健康的标志,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听力。

《从头到脚谈养生》 眉毛 (1)

  眉毛是眼睛的天然屏障

眉毛长在眼睛的上方,是眼睛的一道天然屏障,对眼睛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当脸上出汗或被雨淋了之后,眉毛能把汗水和雨水挡住,防止流入眼睛产生刺激,也能防止从眼睛上方落下来的尘土和异物。

眉毛在面部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美容和表情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眉毛,脸上光秃秃的,肯定有损美观。眉毛的表情作用也很重要,俗话说的“眉开眼笑”、“喜上眉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描述眉毛的表情作用,与人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

另外,眉毛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眉毛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它依靠足太阳经的血气而盛衰。因此,眉毛浓密,说明肾气充沛、身强力壮;而眉毛稀淡,说明肾气虚亏,体弱多病。

通过观察眉毛的变化可以诊断某些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眉毛往往脱落,并以眉的外侧最为明显;而神经麻痹症患者,麻痹一侧的眉毛较低,单侧上睑下垂时,病变一侧的眉毛显得较高;麻风病患者早期可出现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有眉毛脱落症状;眉毛冲竖而起,则是危急的征兆;眉毛不时紧蹙,是疼痛疾病的表现;假如眉毛直而上翘生长,多为膀胱疾病的征兆;眉毛末梢直且干燥者,在男性可能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在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失调。

有的女性为求细眉弯弯,常用力拔去许多“不称心”的眉毛。更有甚者,将眉毛拔得精光,再煞费苦心地文眉。其实,拔眉毛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不仅会使眼睛失去屏障,而且眉毛周围的神经、血管很丰富,拔眉毛时会对神经、血管产生损伤,引起面部的感觉、运动失调,产生疼痛、视力模糊、出血、皮炎、毛囊炎等一些不良症状。经常拔眉毛,还会造成上眼皮的皮肤松弛、上睑下垂、眼角皱纹增多,反而影响面容的美观。

眉毛与面貌、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奉劝各位爱美的女士不要再随便拔眉、文眉了,自然眉总是最漂亮的。即使要改变眉形,也可以选择用剃刀轻轻刮去杂眉,不要随意拔。

“寿眉”出现一定是吉兆吗

有很多长寿的老年人,看上去两眉秀美而长,其中有几根特别长,可达4~5厘米,人们称这种长眉为“寿眉”,民间也一贯认为“寿眉”的出现是一种吉兆。但是,经研究发现,“寿眉”不一定是吉兆。出现寿眉主要与调控失衡有关,如在青中年期出现寿眉可能是肿瘤、免疫性疾病等某些处于潜伏阶段疾患的早期外在表现。“寿眉”发生愈早,提示机体调控失衡发生愈早,走向衰老的步伐就愈快,肿瘤发生的几率也愈高。所以,45~50岁以后出现“寿眉”较符合正常的生理衰老规律,但应以单发为主。如果在青中年时期就出现“寿眉”,尤其是丛状、束状分布者,应定期体检,跟踪观察,以期较早发现疾病苗头,早就医治疗。

从眉毛的外形上,还可以看出很多疾病征兆。《黄帝内经》中就指出:“美眉者,足太阳之脉血气多;恶眉者,血气少也。”所谓恶眉,古人解释为“眉毛无华彩而枯瘁”。眉毛长粗、浓密、润泽,表明人体血气旺盛;反之,眉毛稀短、细淡、枯脱,则反映气血不足。

1.眉毛脱落

眉毛淡疏易落,多为气血衰弱、体弱多病者。此类患者容易手脚冰冷,肾气也较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眉毛往往脱落,尤以眉毛外侧1/3处为甚;麻风病患者在病变早期眉外侧皮肤肥厚,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可同时出现眉毛脱落症状;癌症、梅毒、严重贫血患者也可能引起眉毛脱落,有些抗癌或抗代谢药物也有这种副作用。

2.眉毛下垂

多是面神经麻痹导致。若是某一侧眉下垂,说明是该侧得了面神经麻痹,使眉毛较低,不能向上抬举。有的是单侧上眼睑下垂(如肌无力症),以致另一侧的眉毛显得较高。

3.眉毛枯燥

眉毛末梢直而干燥者,如果是女性可能月经不正常,是男性则多患神经系统疾病。有些小孩或营养不良者,眉毛黄而枯焦,是肺气虚的征象。

4.眉毛浓密

眉毛浓密者体质较好,精力充沛。但如果女性眉毛特别浓黑,有可能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有关。眉毛粗短者,多性急易怒,应提防患急症。

5.眉毛冲竖

是病情危急的征兆,此种患者应抓紧时间去医院诊治。

6.眉毛倾倒

眉毛倾倒表示病重,特别是胆腑可能有严重病变。

5.按摩迎香穴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处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还是没有认识到鼻子的重要性,更是疏于鼻子的日常保健。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多多关注自己的鼻子吧,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来爱护它,我们的身体就能更健康。

《从头到脚谈养生》 嘴巴 (1)

  嘴巴的“迎粮”之道

鼻子旁边有个穴位叫迎香穴,而在嘴巴两旁也有个穴位,叫迎粮穴。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鼻子是用来闻香味的,而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

现在有很多素食主义者,他们觉得吃素就是吃蔬菜。还有些人认为菜是好东西,比饭好吃,也比饭有营养,所以“少吃饭,多吃菜”的饮食观念也风行起来。

其实我们的祖辈早就给我们指了条明道 “迎粮”,就是说人要多吃大米、玉米、高粱、地瓜、胡萝卜、土豆等种子类粮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蔬菜要做得可口需要大量的油,现在这不是什么问题。但过去的时候,人们缺衣少食,能吃饱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想吃点有油水的东西更是困难。所以蔬菜类的制作一般都是用水煮煮加点盐就算完了,根本谈不上可口,而土豆、地瓜等种子类的食物不需要加油,煮熟后就香喷喷的,引起食欲,还容易饱腹。因此,几千年来,我们的祖辈们都是用种子类的食物作为口粮的,蔬菜只是辅助。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饮食,那时人们的体质也相当不错,更没有现在常见的“富贵病”。

另外,少吃饭、多吃菜,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

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在合理的饮食中,一天人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60%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如果我们每顿都少吃饭、多吃菜,就不能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人体的需求,长期下去,人就会营养不良,疾病也会不请自来。

还有一些女性为了减肥,就尽量少吃饭、多吃菜,甚至光吃菜、不吃饭,这也是不可取的。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摄取热量过多而消耗过少,造成热量在体内过度蓄积,而产生热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脂肪,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过大、吃肉过多而运动过少的人群中产生。单从饮食上讲,米、面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并不算多,而脂肪往往从副食中的油和肉类中获得。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调才可口,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热量蓄积,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吃下去更容易得病。

疾病的“信号灯” 嘴唇

人们一向不太注意保护自己的嘴唇,更没有给嘴唇足够的重视。其实,嘴唇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能为一个人的外貌增色添彩,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正常人的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健康被破坏,嘴唇的色泽就会发生变化,及时给你信号。

1.嘴角裂纹

嘴角裂纹常常是在有神经性皮炎的情况下出现,也可能是嘴受了酵母菌感染,患糖尿病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缺乏维生素C会影响结缔组织和皮肤的再生,也会导致嘴唇出现裂纹。

2.嘴唇苍白

正常情况下嘴唇的颜色应该是健康的深红色。如果一个人的嘴唇经常是苍白的,可能意味着贫血,这种现象在女性中比较普遍。

3.嘴唇发黑

消化系统异常,如食欲不佳、便秘、腹泻、腹胀时,嘴唇会呈黑色。

嘴唇上出现黑色沉淀、深色斑,可能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消化道长息肉,亦有罹患梅毒的可能。

4.嘴唇青紫

血液循环不佳所致,易患心脏病、贫血,有中风的倾向。极度寒冷时,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嘴唇也会呈现青紫色。

5.唇色深红

心脏衰竭缺氧或罹患肺病时,嘴唇会呈深红色。

6.双唇厚薄有别

上唇较薄的人,先天心脏较弱;下唇较薄的人,先天胃部较弱。

7.口唇溃烂

口角部位疼痛、溃烂,显示患了口角炎。右口角溃烂,应该戒酒,饮食尽量清淡;左口角溃烂,戒吃零食,少吃甜食。

8.嘴唇附近起水泡

可能患有慢性胃病或肺炎。若嘴唇肿大、起泡、渗液,也可能是化妆品引起的唇炎。

9.唇缘长颗粒

嘴唇四周长颗粒,表示糖分摄取过多,应该节制。罹患肺炎、胃病时,唇边也会长出小颗粒。

不要认为嘴唇只是外观上的问题,对于健康来说,嘴唇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所以,好好保养你的双唇吧!

察知寒热的“温度计” 舌头

俗话说:“观舌诊病,中医一绝。”舌诊是中医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由于人体五脏六腑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联系,因此从病理上说,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可反映于舌;而观察舌的病理变化,反过来亦能诊察内脏的病变。中医诊病时,总要请病人把舌头伸出来看一看,然后结合其他情况决定诊断和治疗。那么,从舌头上究竟能看出哪些奥秘呢?

1.看舌苔

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层薄垢,好像阴暗潮湿的地上生的苔藓一样。

(1)舌苔过白。多属寒证。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证而见白色舌苔。

(2)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3)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黑苔的色泽,可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黑苔在临床上虽然比较少见,但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比较严重。

另外还有几种舌苔颜色也应引起注意:舌苔灰白相兼或腻薄滑,多为里寒,为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舌苔呈褐色,常见于肠梗阻。

2.看舌面

舌面异常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1)裂纹舌。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病理性的舌裂常与萎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B族维生素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中医认为,裂纹舌而见舌面干燥者,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盛者,还可见舌质红绛。

(2)点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突出舌面,好像草莓的果实一样。点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不清。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中医称为阴虚火旺。舌面点刺还有痛感,经休息,调整营养结构和使大便通畅后,点刺会较快消失。

(3)淤积舌。常常有人发现自己的舌尖或舌边上有散在的紫黑色淤斑或淤点,中医认为这是淤血郁阻的表现。在青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多有月经不调、月经色深,常有血块、痛经等症状,用调经活血的药物治疗,症状可消失。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淤点、淤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常见于肝癌、胃癌、鼻咽癌和白血病。因此,如果舌头上突然出现淤点、淤斑,应该进行详细检查。

(4)光滑舌。舌面光而无津,也没有舌苔,平如镜面,望之发光,也称“镜面舌”。据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光滑舌是舌上无苔无点、舌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全部萎缩,是舌炎晚期的表现。光滑舌可见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恶性贫血、高热长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脑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证实,造成舌黏膜上皮细胞坏死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舌光如镜。

看舌苔和看舌面都是中医望诊中常用的方法,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这两种方法就可以看出疾病的端倪。此外,还有看舌体、看舌质等方法,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为什么有人睡觉时会磨牙

有人在晚上睡觉时常发出“咯吱咯吱”的咬牙声,自己却没有感觉,医学上把这种磨牙称为夜磨牙症。

夜磨牙的原因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从临床来看,由蛔虫病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磨牙的例子比较常见。

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蛔虫能分泌多种毒素,如神经毒素、过敏毒素、溶血毒素以及酶性毒素等。此外,虫体排出的某些代谢产物也会不断刺激正在熟睡中的人体大脑的相应部位,使有些人夜间咀嚼肌持续收缩,从而出现磨牙现象。研究发现:如果儿童白天玩得过于兴奋,或者白天工作过于紧张,夜晚睡前还忙碌不停、过于疲劳的成人,入睡以后虽然大部分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但还会有一部分区域(如脑桥的三叉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它就会发出“信号”命令面部的咀嚼肌做短暂持续的收缩。于是,睡着的人就表现为下巴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从而发出“吱吱”的磨牙声。

一般来讲,夜磨牙不是病,同做梦、说梦话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情绪过度紧张或激动、不良咬合习惯,以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往往会增加夜磨牙次数。而严重的夜磨牙会加快牙齿的磨耗,出现牙齿过度敏感的症状,甚至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咀嚼肌疲劳等。所以,夜磨牙还是应该从病因入手,积极防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消除紧张情绪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心胸开阔,合理安排工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有规律,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做剧烈运动。

3.纠正牙颌系统的不良习惯

如单侧咀嚼、咬铅笔等。

4.佩戴牙列垫

如果经过以上治疗仍未见好转,则应到口腔医院制作一个牙列垫,晚上睡前戴在牙列上,早晨取下。牙列垫可消除干扰,缓解咀嚼肌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