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肉芽肿:励志书成为第一畅销书 没有励志,中国人该怎么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09:34

 

 3月中旬周杰伦的《蜗牛》被列为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曲目之一,媒体为周杰伦是否爱国而争得沸沸扬扬。根据教育部相关人士的解释,这首歌显然是作为励志歌曲被推荐的,和“爱国主义”的关系倒不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入选曲目的负责人王月萍说:“《蜗牛》的歌词和思想内容都很上进。”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会明白,王月萍认为“蜗牛上进”的理由主要来自其中一句歌词,“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同样是唱蜗牛,同样要往上爬,为什么10年前郑智化那首《蜗牛的家》不能被推荐,而周杰伦的《蜗牛》可以?——当郑智化唱着“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的时候,周杰伦却选择轻装前进“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积极与消极一目了然,更何况最终郑智化只要求“给我一个小小的家,蜗牛的家/能挡风遮雨的地方,不必太大”,而周杰伦则唱到“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
  “搁下重重的壳,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折射出的正是中国式的励志逻辑。
  
  励志产业化
  
  试图以流行歌曲“激励”中小学生的并非只有上海。3月18日前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面向全校发布了励志流行歌曲征集令。3月28日,有媒体报道,容祖儿的新歌《明日恩典》同样因为积极向上而被香港中、小学校长所赏识,取代校歌,成为每天早会的师生大合唱。而还有众多的细节表明,中国人的励志需求异常旺盛。
  “励志”作为一种强烈的市场需求,还表现在对周星驰电影的解释上。星爷在内地一贯以无厘头大师被颂扬,然而这一两年来,因为他个人以及在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小人物奋斗史,星爷的电影被包括学者李欧梵在内的众多 Fsns重新解释为“励志影片”。4月10日上午,深圳南山影剧院门前挤满上千名附近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接到学校通知要求观看《背起爸爸上学》,通知上则醒目标着“认真写好本片观后感”。影片本身无可厚非,然而以行政命令集体观摩并被要求“写好观后感”,这和上海推荐《蜗牛》以励志是一个道理。
  今年央视“3·15”晚会被列为“3·15”贡献奖候选人之一的姜汝祥使得“伪书”一词路人皆知。他所调查出来的92本伪书中励志类图书占了大半,这些书市场反应基本都挺好。励志类图书的火热与好卖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几乎没有那家出版社和图书公司不曾做过此类书籍。尽管因为伪书事件的影响,今年春天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显示励志类图书的市场需求略微减缓,然而它仍旧是图书市场的重要一块。与此同时,针对成年人和职业人士的“性格与励志培训”作为一种职业,也日益紧俏,一些企业定期举办此类员工培训班,而另外一些人则投身其中自费充电。
  中国人需要如此密集而且强烈的“励志”吗,竟然能带动一些产业的兴起?连周杰伦在得知《蜗牛》被推荐为上海“爱国主义歌曲”之后随即表示要写“更多积极向上”的歌曲。
  
  谁需要励志?
  
  曾成功引进过《格调》的著名图书策划人石涛在本刊的专栏文章中分析说:“调查显示,读励志书的读者主要分三类:职场上的loser,即将冲进职场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以及缺少主见爱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追风族。”而曾经策划过数种励志类图书的北京弘文馆图书公司编辑吴金岭则对记者说:“励志书的读者从市场来看是以小城镇,大学教育水平以下的读者为主力。这些人是读者群的金字塔的基层。”
  没有人不渴望成功,不想拥有财富,在中国这个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的国度里,这一切都正在变得目标明确并毫不隐藏。也正是那些成功者的个人故事在教导并且激励着职场的 loser和小镇青年,即便这些成功者的故事很有可能是几个和读者—样渴望成功的写手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他们为的只是那颇为客观的稿费,也许这正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桶金。
  社会分化越来越细的趋势催生了精英阶层与普罗大众对待“励志”迥然相异的态度,前者批判这些庸俗的垃圾,而后者则奉为成功圣经。如果以急功近利概括励志书读者,并以实用主义的读书观批判他们未免过于泛道德化,并不符合今天这个社会的世俗价值体系。就像吴金岭所介绍的,如今的图书市场,针对高端读者群的书很难做,他们很挑剔。而针对低端读者群的书则好做得多。吴金岭说,他所做过的励志类图书并非特别畅销,但发行数量也颇为客观,“退货率很低”。实际上,如果这个社会有十分之一的人渴望成功需要励志,那么书商们便有大利可图。
  
  为什么需要励志
  
  石涛认为,“说到底,励志书热卖是个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上有那么大一个群体缺乏自信,励志书想不畅销也难。”记者在采访中,则发现图书业内人士普遍的看法是,现在中国人的读书水平太低,鉴别力不高,出版商常常认为读者无知,这些是“伪书”能够盛行的原因。缺乏自信是励志书读者的一个主要特点,“无知”则从另一个层面显示出这些读者的盲目性。
  中国人缺乏自信与整个社会的相对剥夺感和挫折感密切相关。不仅仅是人口的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样越来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出身于小城镇的人口构成励志图书主要读者群的重要原因。对于渴望成功的中国人来说,压力并不来自于妄想症式的自我期待,正是现实的生活压力逼迫着每一个人必须“一步一步往上爬”,大城市里公司职员如是,小城镇里向往大城市的青年们也如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上海教育部门选择《蜗牛》鼓励孩子们“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社会道德上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这是顺应时代价值观转变之举。
  事实上,很少有人真像电视剧《马大帅2》中,已经一无所有却仍旧痴迷于励志书籍的范德彪一样,认为读了这些书便真会获得成功。与其说励志书的读者和励志班的学员渴望通过读书上课获得成功的秘密法门,不如说他们是在进行心理调节,在寻找自信,在无力面对社会时寻找阿Q样式的安慰。精神减压阀正是励志书、励志班励志音乐、励志电影在我们这个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因为我们社会正在剧烈变革,它和很多领域一样混乱,一样充满欺骗,并且有不少天方夜谭式的荒诞。
  
  榜样们到哪里去了?
  郭 爽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炼出勤勉的美德。第二天80%的书桌上都出现了小刀刻的“早”字。那几十个歪歪扭扭的“早”证明了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的决心和勇气。
  中国传统式的励志故事充塞着我们的书本和集体记忆。故事的主人公往往都是超级贫困生,在经历种种磨难并百折不挠之后,终成大器。他们的故事也被当成励志佳话广为传颂,史官渲染,老师赞扬,家长视之为教子良方。比如“囊萤映雪”,讲的是车胤和孙康因为家里穷没钱买灯油但仍坚持苦读。还有更多的故事讲述没钱买衣服的人如何苦读,没钱吃饭的人如何苦读。但最重要的是,最后他们都成了大学士或者当上了大官,过上了好日子。而他们所经受的苦难,也都是身体折磨和物质上的匮乏,是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最让人心惊的莫过于“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和孙敬了。为了抵抗睡意而用锥来刺自己的大腿,或者用绳子系住头发悬在屋梁上防止打瞌睡。这些励志经典至今仍被制作成 Flash或者拍成动画片以教育更年轻的祖国花朵们。但连萤火虫都变成了故事里才出现的奇特生物时,还能指望他们能理解那种苦寒的操守吗?
  我问一个1992年出生的初二男生知不知道“悬梁刺股”,他说知道。我再问:你说他们为什么这样?他回答我:“他傻?”
  农耕社会的物质现实催生了诸多只有那个时代才具有励志意义的故事,到了这个物质细化和泛滥的时代,似乎真的有点跟不上趟了。那种原始的肉体责罚式的励志行为,也成为不可理解的举动。对现在的人来说,身体的责罚并不能使他们获得向上的动力,反而是一种宣泄或堕落的手段。那些屡屡出现在青春残酷物语电影里的刺青和自残,都只是一种发泄或解套。是在现实里找不到出口后试图以身体为极限所做出的官能抵抗。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雄一对歌手莉莉周的那种崇拜,以莉莉周的歌声为慰藉,接近信仰的狂热和沉迷,似乎更能代表这个时代人们精神导向的诉求。我们甚至不需要任何一种慷慨激昂或伪饰的崇高。在丧失了现实意义的行为面前,孩子们只会觉得很可笑。
  而在我们这个由革命建立起来的国家里,英雄们血洗的青春更是我们成长背景里的主旋律。话剧《我爱XXX》里的台词概括了 196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长中经历的一切:“我爱劳动。我爱组织。我爱纪律。我爱原则。我爱春游。我爱黑板报……但所有的声音都将汇集到这个声音之下:我爱北京天安门。”一切不合群的声音必将归属到这里:“我爱集体主义。”
  这出话剧归纳了中国孩子的成长记忆,里面自然有黄继光,有邱少云,有董存瑞,有刘胡兰,有鲜血染成的旗帜,和红旗的一角红领巾。
  革命时代的英雄事迹一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范本出现在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本上。这样成长起来的中国儿童,不但爱国,而且在骨子里都有着某种民族情绪。当然,我们也可以猜测这是某种民族性格。大无畏的理想主义、国家情结和民族情结混合起来,革命英雄们给我们开启的是另一扇窗。在最初看到的时候,我们都被其中的某部分打动过。因为其中关乎生存、尊严和人的意志。
  跟现在畅销的图书、受追捧的励志歌曲或火爆的励志培训班不同,革命英雄式励志的出发点不是个人而是集体。它不能告诉你怎么才能口才出众能力超群,怎样才能开上宝马住上别墅,它告诉你的可能会让你牺牲掉自己。所以很多人在经历了最初的感动后,在不用上思想品德课后,就主动地远离了它。
  发达的商品社会形态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模式,原先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在经历了过度成长的商品经济的冲刷和侵蚀之后,被以物为中心的思考模式所替代。“城市成了一个炫耀性消费的空间,称颂商品而非人的价值。人在其中不再是占用空间的积极参与者,而是被化约为一个被动的观赏者。”大卫·哈维说。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人的价值观有了新的取舍。物质的充裕使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肉体责罚式励志,对物质的追逐使人们远离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励志,只追逐当下也就只活在当下。发达的商品经济改变了一切。励志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自己打造成新时代的superman,把壁垒打翻,然后怀抱着胜利的喜悦——物质的回馈去享受一切。我们高声歌颂着时代巨轮前进的方向,享受着流光溢彩的都会时光,而它们正在把我们变成温水里的青蛙。
  座右铭、誓言、榜样们皆已远去,理想藏在心里,而欲望写在脸上。朴树唱:傻子才悲伤。每个人要么想做一个成功人士,或回到真实的自己。
  
  我的励志史
  邵 年
  
  你《没有任何借口》,因为《你绝对不能失败》,所以你必须《一切从零开始》。既然《穷爸爸富爸爸》都不能指望,那么有空就学学《执行细节——西点军校的企业精神》吧,否则你不知道《你属于哪种人》,当你具有《执行力》和《成长力》的时候,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我以前相信所谓励志,现在不信了
  
  何禾,男,26岁,现居兰州,国企员工,月收入2000元
  我平常不怎么鼓励自己。有时候老想着别人鼓励自己,或者不如说老想别人用鞭子抽自己——因为对我而言,自己面对自己的缺陷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人都有自恋感,反正我有吧。总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其实什么也不是。这是自我性格的缺陷。所以有段时间疯狂看励志类书籍,现在都还有这个习惯,到书店还看看励志类书,只不过是乱翻翻罢了,总觉得看了就会有改变,其实狗屁,真要是想改变,不看也行。我现在相信,关键还是在自己。
  有部书《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有部电影《死亡诗社》,对我启发挺大,可是这只能说对我起过短暂的作用,我这话的意思其实是说自己胸无大志——激励过后很快就没作用了,要不咋老有挫败感呢?
  我以前相信所谓励志,现在不信了。说多少励志的玩意看了不实施没用,我相信真的肯按照一些励志类的书籍或者VCD光盘什么的说的去做还是有作用的。但问题是现在的你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现在的你已经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了。想作出改变很困难。不是励志无用。是无用励志——不用励志。自己真的想改变了就去改变好了。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是辅助性的。励志就是外因。
  
  啥都能励志
  
  陈炯,女,25岁,清华大学2005届研究生月收入不详
  那些励志类的书之前都觉得是垃圾。找工作开始以后,也接触过一些。怎么说呢,我觉得接触过以后,是让自己从校园进入社会转型的一个教材,或者说洗脑。比如以前我在校园里,按照自己学习、生活的过程,来总结自己的人生理论,指导自己的生活。可是一出门遇到招聘、应聘、挫折后,就开始反省,自己那套是不是不适合这个校园外的社会,然后就开始看书,看啥呢?除了名人传记,最直接的就是各种励志方面的书了。其实最关键的,我不是想从中学习让自己成功的本事的,而是想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否则的话,失败的时候按照自己的逻辑无法说服和安慰自己。
  我失意的时候一般有两种方式排遣。一是向朋友咨询,请他们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同时他们也就会说一些鼓励支持我信心的话;二是,我的心态尽力乐观,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失败的经历都是以后的财富。说实话,没有什么书、电影之类对我起很大作用,音乐,都是拣到啥听啥,啥都能励志,关键是看你怎么去看待。
  成功是有一套逻辑的,它可以如有些人宣传的是一门“成功学”,不过这种逻辑培训下所取得的也就是这种逻辑所宣扬的成功罢了,更何况,是否最后能成功也还不是定数。而当下流行的成功学所阐述的成功也不是我想要的。
  我觉得励志类书籍有一个问题:他们总是拿个别人的个别经验推广到所有人,这不是胡扯么?
  
  励志书要说的,大家都会说
  
  Pioneer,女,24岁,现居北京,图书业内人士,月收入2500元
  我们公司做过很畅销的两本励志书。但不常读这类书,真正觉得比较好的书,才会读一些,大部分是不会读的。上学的时候读得多些,因为那时候时间多,也比较迷茫,想知道做事情是什么样的,更急切地想知道成功的感觉和路程。
  这个社会大家都很务实,特别是年轻人,想出人头地的还多得多,这样励志类图书的市场很大,但目前的问题主要是鱼目混珠而且鱼目过多。它的火热跟出版商的炒作也有关系,因为如果老有人说你病了需要吃药,你也许觉得自己就是有哪儿不太舒服呢。事实上,想找到一本真的适合自己且价值大的书却很难。
  励志类的书都千篇一律,说教大于说道,他们要说的自己也都会说,并且不只一个人会这么说,大家都会说。只是看你能否真的按照去做,这又要回到中国最古老的教条。没什么新的东西打动你。自己虽然有时候有点悲观,但不至于去参加励志班,如果是职场技能之类的培训,会更乐意。
  
  如果读了这些书真的就能成功的话我肯定读,全都买回来读
  
  王建,男,22岁,现居上海,公司职员,月收入3000元
  那年看电视《郭兰英》,看郭兰英儿时学戏的吃苦精神对我启发很大。一般倒不会买市面上那些励志类的书,我觉得这些书说的虽然有道理,但是都是客套的东西,我不太信这个,不信读这些书会获得成功。有挫败感的时候,我会给同学打电话,约他们出来玩,也会跟我妈妈打电话,和她谈心。
  偶尔我会看古代那些励志故事,譬如头悬梁之类,这些先人都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尊敬,而现代励志类图书的价值就没那么高了。我认为成功要因人而异,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更愿意听一些身边成功人士的故事,也会读李嘉诚等等商业领袖的故事。
  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给自己定目标。如果读了这些书真的就能成功的话我肯定读,全都买回来读。
  
  我完成一本励志书的述评,都快恶心死了
  
  吴了了,女,23岁,图书策划,月收入1800元
  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会幻想、发泄,好像很少有一本书会能给我带来光明的结果。我觉得你说的那些书、格言什么的,根本对我不起作用。
  我们公司也做过励志类的职场类的书,但整个行业我觉得就没啥好书。中国人的读书水平太低了,高端读者的书很难做,但低端读者群是很容易打发的。我完成一篇励志书的述评,都快恶心死了,所以对这个励志书觉得很讨厌,真的。你看市场上那些教人如何面对老板,如何成功什么的,都是假的。还有台湾来的所谓的励志书,也全都是矫揉造作的东西,实在恶心得很。
  如果说真正有一本书对我产生了影响的话,我想只有这本《平凡的世界》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励志书。虽然这本书写的事情和年代离我都很遥远,但是看过后的感觉,那种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敬仰,对爱情的执著,还有坚强隐忍的人格的尊敬……这本书给予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是在大一的时候看的,但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非常明晰的顽强生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