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嘲笑我们的性:1962年纪事:邓小平“猫论”曾一波三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6:52:01
1962年纪事:邓小平“猫论”曾一波三折
2009年08月13日 18:40凤凰卫视【大中小】 【打印】共有评论1条
',1)">
 
凤凰卫视8月11日《腾飞中国》节目播出“1962年纪事之十“猫论”命运一波三折”
何亮亮:“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在1992年春天随着88岁的邓小平南巡,成为坊间最流行的话语。此后“猫论”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说得上是脍炙人口。
但是“猫论”的命运也曾经是一波三折,1961年为了应对大饥荒,一些地方的农村再次自发地兴起“包产到户”,中国安徽省委对此加以支持和引导,实行了“包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制度。
这些变化在党内引起很大的争论,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的问题,邓小平讲了这样一番话,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的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让它合法起来。
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讲的这句话,就是来自四川农村的一句俗语。因为四川天府之国,田多、粮多、老鼠也多,农民靠养猫来消灭老鼠,保护粮食。
“猫论”应运而生了,这是刘伯承当年在战争年代的一个口头禅,所以邓小平很熟悉这句话。5天之后,也就是7月7日邓小平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代表的时候,再次借用这句谚语来表达,他对于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
“猫论”第一次公诸于众之后呢,后来是流传成为“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这两次讲话,不久就因为毛泽东批评“搞单干风”而销声匿迹了。
“文革”中邓小平的“猫论”被批评为是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但是很多民众和干部私下都认同这一理论,它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1976年前后,毛泽东点名批评邓小平说,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斯主义,那么“猫论”呢,因为毛的这段话就更加出名了。
改革开放之后,猫论在国际社会也广泛流传。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在相关的文章里刊登,也使一般的西方读者知道了这句名言。
2001年的APEC峰会,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借用“猫论”作为他的开场白,寓意是亚洲最需要的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