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肿痛是怎么回事:跨越时代的精彩描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29:08

     (副标题) ----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到汪峰的“春天里”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问世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整个德国都为这位才智横溢、愤世嫉俗的小说主人公——维特的悲剧命运洒了一掬同情之泪。听说我国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看到这本书时,也是感动得“三天不知肉味道”。

文学描写中,最能够扣动人们心灵的,除了人们熟悉的永恒的爱情主题外,还有一个就是生离死别情节的描写。笔者十六岁时,正值文革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借到了歌德这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几个小青年硬是花了三天时间,将这本小说全抄写下来。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描述,让我永远难忘:

“在教堂墓地后面朝田野的一隅有两棵菩提树,我希望在那儿安息。……呵,我希望你们把我葬在路旁或者寂寞的山谷中,祭司和利未人走过我的墓碑前将为我祝福,撒玛利亚人也将为我洒泪。”

歌德先生大概不会知道,他的作品的影响力,可能会跨越国界,跨越时代,甚至跨越意识形态的障碍,其影响力之深远,是他当初写小说时始料不及的。

187年后,即1961年,由湖北省实验歌剧院梅少山、张敬安创作的《洪湖赤卫队》,由北京电影制版厂和武汉电影制版厂联合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片系由同名舞台歌剧改编而成,讲述发生在1930年夏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湖北洪湖地区,贺龙领导的红军团在同敌人斗争中进行拉锯战和地方武装洪湖赤卫队坚持对敌斗争的故事。全剧在情节、语言和音乐方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影片保留了舞台剧的精彩唱段,又让演员在实景中,以电影表演艺术去追求真实感人的银幕效果。该片不少歌曲,以词、曲的优美动人而饮誉神州大地。韩英的饰演者王玉珍其实是一位歌剧演员,但她的表演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坦荡的革命胸怀、崇高的理想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她出色的声乐技巧,使该片充满了深深的感人魅力。

1978年,三中全会后,一批文化革命期间禁演的电影重新得以重见天日,当我以新的视角看完《洪湖赤卫队》这部影片后,我对韩英的一段演唱词记忆深刻,她在影片中唱到:

“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埋葬在洪湖畔,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常听那洪湖的浪,常见家乡红太阳。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见乡亲再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儿要看见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

这首歌催人泪下,观众殊不知,这仅仅是文艺作品放大了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精彩片段描写的效果,这里面有维特对自己死后如何安葬自己的影子。当然,有人会不同意我这个说法。革命者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怎么能够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维特的自暴自弃,为爱情自杀相提并论呢?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再来看看于1969年5月14日上演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其电影的主题歌“啊!朋友”里的歌词也提到了“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葬”之类的经典歌词。

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是哈克尔瓦瓦茨,由著名的南斯拉夫功勋演员巴日沃伊诺维奇出演主角游击队少校老虎。这部影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像个性鲜明,突出英雄人物。影片叙述了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边缘。为了挽救危局,德军想要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故事就发生在南斯拉夫,德军撤退要经过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大桥,南斯拉夫游击队中的一个小分队奉命炸桥,如果炸桥成功,将阻断德军的退路,会有利于盟军反攻。经过经过一系列惊险、曲折、悲状的斗争,在桥梁设计工程师的舍命帮助下完成了任务。这部电影在七十年代的中国放映,在那样一个极度缺乏精神食粮的年代,自然会收到极佳的演出效果。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对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津津乐道于剧情和台词,时时在卡拉OK厅高唱这首著名的主题曲——《啊!朋友!再见》。

“啊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多么美丽的花。”这首歌在剧情的烘托下,让无数国人潸然泪下,观众殊不知,这也只是文艺作品放大了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精彩片段的效应,这里面也有维特对自己死后如何安葬自己的感人肺腑话语的影子。当然,有人会不同意我这个说法。革命英雄主义怎么能够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维特的为爱情自杀同日而语呢?

这里我也不想讨论这个话题。无论是革命者,还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说到生命的终结,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然是对的。但对于最广义的人民大众,对于最善良的百姓来说,生与死,都是一个令人纠心的问题。“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现在,这个话题,还让我也想到了2011年春晚旭日阳刚组合翻唱汪峰作词作曲的《春天里》这首歌。

歌曲《春天里》由汪峰原唱,经过刘刚和王旭翻唱后,在网上赢得了近千万的点击率,网友还在微博上纷纷转载。北京打工的29岁农民工刘刚和44岁农民工王旭光着膀子在出租屋翻唱歌曲《春天里》的视频上传到网上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2010年11月7日,九届湖南省委常委中心组第二十九次集中学习会上,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总结发言时说,最近在网上看到《春天里》的视频,“每看一次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毛建国撰文说,“《春天里》是一首值得用心聆听的歌,是一首值得反复吟唱的歌。它之所以能打动人,靠的不是歌者的技巧,而是歌者心灵深处喷发的厚重理想,涌动的茁壮力量。这种底层人群的理想,发自心灵的力量,让我们心为之颤抖,泪为之纵横。”

我以为这首歌之所以触动那么多国人的神经,羸得了那么多国人的泪水,一根中心的脉络,还是人们对农民工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寄予了充分的悯怜和同情。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这歌词是不是与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呵,我希望你们把我葬在路旁或者寂寞的山谷中”等精彩词句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呢?

从少年维特的烦恼,到洪湖赤卫队,到南斯拉夫电影桥,再到春光里,看得出来,那些文学描写中的精彩字句,是可以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种族和意识形态等屏障的。它可以在许多国家不同时代的优秀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最近,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会提出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古典诗词歌赋里有无数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挖掘的精彩描写片段,可以供我们这些后人去整理,收集,提炼和发扬光大。如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做到了这些,即也能让我中华文化宝库中那些精彩的描写片段,跨越时代,跨越国界,跨越种族和意识形态等屏障,让世界各国的优秀文艺作品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我国文艺作品中精彩描写片段的烙印,那么,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