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起泡吃什么好:學習《論語》 【八佾】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1:17:28
 學習《論語》 【八佾】篇
 
作者    清風楊柳

 

之一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注釋】
  (1)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一說可以容忍。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于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
  “是(這個)可忍,孰(那個)不可忍”,意思是:如果這件事情能容忍,那還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這句話實際上是傳遞著一個信息,那就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底線不能突破。作為國家,國格這個底線不能突破。1962年9月,中印邊境磨擦不斷升級,22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論,被視為打響對印自衛還擊戰的動員令。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同樣的文章,正式宣告對越“進行自衛反擊、保衛邊疆的戰斗”。這都是忍無可忍之舉。
  而現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什么場合,人們動不動就說出這句話,此話很容易就會成為一個人生氣的借口,似乎在說明這已是“忍無可忍”了。這樣的理由出現的越多,就說明你器量越小。因此,遇到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大可不必隨意狂叫“是可忍,孰不可忍”?!


  之二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釋】
  (1)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家: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后代,又稱“三桓”。
  (2)《雍》:《詩經·周頌》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廟完畢撤去祭品時唱這首詩。
  (3)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雍》詩中的兩句。相,助。維,語助詞,無意義。辟公,指諸侯。穆穆:莊嚴肅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里主祭。’這樣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
  這里仍然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于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范疇。
  孔子所主張的“禮”,充分體現了當時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其實,時至今日,這種等級制度仍在沿襲,如:公務用車,什么級別做多大排量的車,都有明文規定,縣處級坐2.0以下,科級坐1.8以下,超過標準就是違規用車。假如一個科級干部開著3.0排量的公務用車到處顯擺,燒得五脊六獸,你不要象孔子一樣發牢騷,自然就有紀檢監察部門著手處理。
  學習《論語》讓我們感悟:只要官本位存在,孔子主張的等級之“禮”就依然存在。


 之三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么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么能運用樂呢?”
  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里,孔子就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系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么禮、樂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你時常會聽到有人說:聽見某人說話感覺很惡心!究其原因,他會告訴你:某人人品非常差勁,可他講起話來一套一套的,還時常加上對自己人品的標榜,真的讓人惡心!明明人品不好的人卻常常標榜自己有多么好的人品,不正象孔子所說的沒有仁德的人偏要去談禮、樂問題一樣嗎?你只要細心觀察,你會不經意地發現,越是品德好的人,自己往往不說,但人們很是尊重;越是品德差的人,往往標榜自己有多么好的人品,唯恐別人瞧不起他,但,他越是標榜,越是讓人瞧不起,讓人惡心。“冒鐵嘴”就是這樣 ,因其能說會道,人們送他個綽號“冒鐵嘴”,他幾乎在所有的場合都會說:“就您哥的人品,請去打聽啦,沒有人說個不字的”,知情人都知道他是個有才無德的家伙,確實也沒有人當面說他人品不好的,他之所以到處標榜,實乃是因為心虛,最后人們才發現,“冒鐵嘴”包養二奶生下的兒子比自己的孫子還要小。生活中,象“冒鐵嘴”這樣當婊子立牌坊的人,還不如說自己就是婊子!興許這樣說還不會讓人感到那么惡心!
  

之四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2)也,寧戚(3)。”
  【注釋】
  (1)林放:魯國人。
  (2)易:治理。這里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
  (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
  林放問什么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
  這里說的是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這里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
  我們今天提倡的“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看來,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來了。我們今天說的不拘于形式看內容,是這個道理。不看喪事大操大辦,看子女平時的孝心,更是這個道理。學習孔子這段對話,給我們的感悟是:無論做人或者做事,都要用心去做,不要只注重形式。看人也不要看他表面上做什么,要看他的內心藏的究竟是什么,平時做事都是怎么做的。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有這樣一檔節目叫“老娘死在兒門外”。說的是一八旬老嫗因無人照管,在其大兒子的大門口凍餓而死。假如其兒女們為老人大辦后事,你會說他們是孝子嗎?所以孔子提出的“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非常值得我們思考啊!
  

之五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諸夏(2)之亡(3)也。”
  【注釋】
  (1)夷狄: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對周邊地區的貶稱,謂之不開化,缺乏教養,不知書達禮。
  (2)諸夏:古代中原地區華夏族的自稱。
  (3)亡:同無。古書中的“無”字多寫作“亡”。
  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后)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
  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強烈的“夷夏觀”,以后又逐漸形成“夷夏之防”的傳統觀念。在他看來,“諸夏”有禮樂文明的傳統,這是好的,即使“諸夏”沒有君主,也比雖有君主但沒有禮樂的“夷狄”要好。
  孔子的上述主張,在今天看來,是在強調文化的重要性。沒有文化,就意味著愚昧、野蠻,就是“夷狄”。有文化,就有了禮樂文明,就是“諸夏”。從某種意義上講,沒有禮樂文明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從孔子對“夷狄”的
  鄙視中,我們應該感到精神文化建設決不是可有可無的事。通過學習《論語》,我們進一步體會到我們國家“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良苦用心。

 

之六

        季氏旅(1)于泰山,子謂冉有(2)曰:“女(3)弗能救(4)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5)乎 ?”
  【注釋】
  (1)旅:祭名。祭祀山川為旅。當時,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資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歲。當時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責備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勸阻的意思。這里指諫止。
  (5)林放:魯國人。
  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
  孔子在這里仍是談禮的問題。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jian)禮”(越禮)行徑。
  孔子所說的禮,在現實生活中仍有著普遍的意義,用在在的話講叫“禮儀”。生活中,如果不懂禮儀,將會鬧出許多笑話和不愉快。我們經常看新聞,那電視畫面上反復出現的主席臺上就坐的領導,都是按級別排列的,一眼便能看出每位領導在班子中所處的位置,桌簽亂擺或領導亂坐是不行的。娶媳婦嫁閨女,款待媳婦娘家送客中的四位男賓叫“正客”,吃飯前,你必須弄清楚每位客人的身份,然后按先左后右的順序安排就坐,否則,客人會笑你不懂禮。在公務接待中更是如此,除了座位上的講究外,敬酒的禮儀也非常講究,一般情況下,酒過三巡之后,主陪起身從主賓開始依次敬酒。小王剛到某機關上班不久,恰逢他大學的老師到單位做客,領導便安排小王中午作陪。席間,小王見酒過三巡,便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起身就給老師敬酒。第二天,小王被解雇了,臨走還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小王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那就是越禮。試想,你敬個酒就跑到領導的前面,領導能容忍你嗎?!
  

之七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2)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注釋】
  (1)射:原意為射箭。此處指古代的射禮。
  (2)揖:拱手行禮,表示尊敬。
  孔子說:“君子沒有什么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后上場。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后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
  孔子在這里所說的“君子無所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或惡意的競爭,這種主張在今天看來仍是是可取的。
  當今社會,充滿了競爭。因為只有通過競爭,才能優勝劣汰,推動發展。但生活中頻頻暴露出來的惡意競爭現象,令人擔憂,防不勝防,以食品安全為例:生活緊張的歲月,我們吃不起大肉,千方百計買點肥肉,叫“莊稼佬兒去割肉,沒有腰窩要槽頭”,把肥肉煉成有油,品油渣 ,吃大油。現在都不吃肥肉了,可哪來那么多廋肉?于是,廋肉精給豬增重減肥了。柴雞蛋受歡迎了,于是,雞子都吃蛋黃素了。街上賣的油條挺誘人,可你想起那流入市場的地溝油······無奈,咱吃綠色食品吧!當你把肥碩的韭菜買回家,電視里正在報道:韭菜之所以長得又肥又大,是因為在韭菜根里灌了農藥。當你把肥脆的黃瓜送進嘴里,電視里又說:那些長得肥肥嫩嫩并且花蕾依然堅固的黃瓜,是被注入了避孕藥的黃瓜······
  惡意競爭,凡此種種,不說也罷!
  人事安排上的競爭,還不象熬地溝油那么簡單。近年來,公務員隊伍逢進必考,倒也體現了一些競爭的公平。但平級崗位的調整,大多還是暗箱操作,有個故事挺有趣兒:張三與李四在一個單位供職,分別擔任黨政正職。由于形勢變化,單位要一分為二,分出去的新單位叫脫胎換骨、朝氣蓬勃,原單位包袱沉重、老木橫秋。兩個“一把手”都想去新單位,于是,張三找到李四,說自己是在原單位不想動了,李四如果想去新單位,最好是找找領導,不然等到另選了他人,再去跑就晚了。李四聽了張三的勸說,連續幾天上躥下跳。結果,張三“很不情愿”的到新單位任職,李四根據工作需要調整到其它單位工作。李四百思不得其解。這種看似“君子式”的競爭,里面的玄機只有天知道。
  至此,我又想起了曾國藩說過的話,叫士有“三不爭”:即不與君子爭名,不與小人爭利,不與天地爭靈巧。學習《論語》的這一章,我們只需要記住“君子無所爭”就足矣。

 

之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2)。”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注釋】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倩(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后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后畫畫。”子夏又問:“那么,是不是說禮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后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贊。就倫理學說,這里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俗話說“言為心聲”、“思想支配行動”,還有句諺語“姨親外甥姑親侄兒,妗子親的是表皮兒”。也就是說,看人心誠不誠,聽聽說話就能辨別出來,這叫聽話聽音。待人如何 ,看看與你交往的行為方式 (禮節),就應該明白。至于姨、姑、妗子親你的行為方式差別不大,但其心味兒的遠近是不一樣的。生活中,你如果沒有這點辨別能力,要么你是特實誠,要么你就是太愚鈍。郭冬臨演的一個小品就叫實誠人,到人家里正趕上人家兩口子急于外出看節目,人家按正常的禮儀接待他,可他聽不出話音兒,一個假讓客,一個熱粘皮兒,他的實誠把人弄得哭笑不得。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待人的禮節一定要出于真心,否則,就不要擺什么花架子,玩一些花呼哨,免得自尋煩惱。受人接待時,要會見機行事,不要聽不出話音、死眼皮,別人一讓你,你就順桿兒爬,那才叫煩人。

 

之九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禮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獻(4)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注釋】
  (1)杞:春秋時國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縣一帶。
  (2)徵:證明。
  (3)宋:春秋時國名,是商湯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帶。
  (4)文獻:文,指歷史典籍;獻,指賢人。
  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后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后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于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
  這一段話表明兩個問題。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范,可惜當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他認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歷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態度。
  從孔子這段話中,讓我們感到資料的重要性。近些年各地方、各部門都在修志,有些歷史事件,由于缺乏資料而難以詳記,令許多編輯深感無奈。如今社會發展迅速,記錄發展的歷程,落筆記載大事小情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事情,都是功在當代,利于后人的事,把這些事情做好了,后人就不會再因為無有佐證而發愁了。

之十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3)。”
  【注釋】
  (1)禘(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舉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禮。
  (2)灌:禘禮中第一次獻酒。
  (3)吾不欲觀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孔子說:“對于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著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后也不能改變。生時是貴者、尊者,死后其亡靈也是尊者、貴者。這里,他對行禘禮的議論,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狀況,也表示了他對現狀的不滿。
  所謂孔子不愿意看魯國的禘禮,一般有幾種解釋。一種是說祭祀中,魯國歷代國君的位置有顛倒的現象,叫做逆祭。一種是說魯國君臣祭祀時懈怠松散,沒有誠意。一種是說魯國的大夫在僭越天子的祭祀之禮。不論怎么說,都是禮的精神不在了。如果真的有祖先的神明,那就是在欺騙祖先。如果祭祀是為了明志,那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就完全成了做秀,沒有任何意義了。
  孔子看見禮亂或僭禮行為,會拂袖而去,那么,生活中當你在街頭碰到一些低俗的所謂文藝表演或在會議場合滿耳朵聽些憋足的錯別字之時,你會作何選擇呢?有一個政界朋友楊先生告訴我,他曾遇到過這樣的局面:某日,市里召開一個由各單位一把手參加的信訪工作會議,會議開始前,領導環視一周,發現替會者占了大多數,開始整頓會風怒道:今天的會議很重要,一把手來得是參差不齊(參差cen ci說成can cha),一些同志把群眾的問題當累債(贅zhui),一遇到辣手(棘ji手 )的事情就不愿管,這些對人民群眾嚴重不負責任的問題承待(亟ji待)解決······我那朋友是個副職,迅速離開會場去找單位一把手去了。
  后來聽說,各單位替會的副職都被趕回去請一把手了,再后來,領導又講了多少錯別字,就不得而知了。


 

之十一

  或問禘之說(1),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諸斯(2)乎!”指其掌。
  【注釋】
  (1)禘之說:“說”,理論、道理、規定。禘之說,意為關于禘祭的規定。
  (2)示諸斯:“斯”指后面的“掌”字。
  有人問孔子關于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里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
  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于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
  孔子對魯國禘祭的規定說不知道,其實他最知道,不說是因為看不慣禮崩樂亂的現象。現實生活中,當你駕車到異地,想問路,恰遇一老叟,你問:“大爺,向高速路口怎么走?”他會愉快地告訴你。你若開口:“喂!向高速路口怎么走?”他可能會說“不知道!”或搖搖頭。你若問:“喂!老頭兒!向高速路口怎么走?”他也許不予理會或給你往相反的方向指一指。他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愿告訴你,是對你不懂禮貌的問話看不慣。因此,余以為學習孔子的這段話,對現實生活最重要的指導意義就在于為人處事一定要講禮節、重禮儀。否則,是要碰壁的。
 

之十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
  在這里,孔子說的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并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親自參加祭祀的重要性,并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孔子主張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他認為,一個人的善惡福祉的報應,并不在于你舉行祭祀時多奉獻祭品,多說好話,而在于你自己平時的功德、德行,但如果舉行祭祀就要認真,否則還不如不舉行,不認真的祭祀是對神靈的褻瀆, 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這是間接地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先前,有一種職業叫“哭喪戶”,現在又復活了。據報載有一職業哭喪者組團哭遍了大江南北。哪家有喪事了,就應邀前去哭喪(當然得付錢)。錢到手后哭聲震天,悲切感人。死者家屬在旁邊談笑風生。這種做派依孔子的話說,跟沒人哭有什么區別呢?!
  

之十三

  王孫賈(1)問曰:“與其媚(2)于奧(3),寧媚于灶(4),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5),無所禱也。”
  【注釋】
  (1)王孫賈:衛靈公的大臣,時任大夫。
  (2)媚:諂媚、巴結、奉承。
  (3)奧:這里指屋內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這里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
  (5)天:以天喻君,一說天即理。
  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是什么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古人認為,主管人們日常起居的有五種神明,奧神掌管宅居,灶神掌管的飲食和考察善惡。據說,灶神經過一年的考察,每年年底都要上天去匯報這一家的善惡表現。直到今天,人們還在臘月二十三進行祭灶神(恭送灶神),到除夕還要恭迎灶神回來。因為灶神所管的飲食善惡都關乎人們現實利益,所以世間對于灶神比地位雖高的奧神更為重視。于是就有了“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的俗語。孔子到衛國時,應靈公夫人南子之召前往晉見。手握實權的大夫王孫賈,以為孔子主動取悅南子求取官職,便用這句俗話來敲打孔子,告訴他求南子不如求自己。不料,孔子沒有順桿兒上,而是回答了不能得罪奧神的道理。即:“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
  老百姓有句俗話叫縣官不如現管,意思是大官管不了咱百姓,地方直接管理百姓的官,才得罪不起。也正象王孫賈所說的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孔子則以為大官也是不敢得罪的。現實生活中其實也確是如此,你以為得罪大官沒事,其實大官立馬給管你的官臉色看,管你的官如果被上司穿了小鞋,他立馬給你穿上鐵鞋。因此說灶神得罪不起,奧神同樣也得罪不起!
  前些年某地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老農因個人利益常年上方并屢屢越級上方,上級責怪鄉領導,鄉領導責怪村干部,并指示村干部“收拾收拾這家伙”!村干部便指使兩位村民連夜將這一老農裝入麻袋投入河中。后來,雖然案件破了,相關責任人受到了刑事追究,但,老漢的生命卻永遠無法挽回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證明了得罪奧神,給灶神添麻煩,同樣是會招來殺身之禍的!

 

之十四

  子曰:“周監(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從周。”
  【注釋】
  (1)監(jian):同鑒,借鑒的意思。
  (2)二代: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文采盛貌。豐富、濃郁之意。
  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于夏、商二代,是多么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
  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后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夏朝和殷商治理天下,都有典章法制和禮樂,但是他們的立法并不盡善盡美,他們的流弊使制度偏失了中道。夏朝崇尚忠誠,殷商崇尚質樸和鬼神。自從周朝興起以來,有文王和武王這樣的明君,有周公這樣的良相,于是考察夏商兩代的禮制,或者去除其中過分的內容,或者增加其中不足的內容,所制定的制度和儀規纖細入微,面面俱到,不論在朝廷之上,在諸侯國中,還是在家家戶戶,街頭巷尾,都能做到盡善盡美。禮制的繁盛程度,是夏商兩代不能企及的。因此,孔子非常尊崇周朝的禮制。
  上世紀“批林批孔”那陣子,我們沒少批孔子的“克己復禮”,現在看來,孔子之所以主張用“周禮”來規范大家的行為,一是“周禮”比以往歷朝歷代的法理都健全,孔子很崇拜;二是針對當時禮崩樂壞的混亂局面,實在找不到比“周禮”更規范的法理讓大家遵循。因此,孔子尊崇“周禮”并主張恢復“周禮”,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們一味地傻批,確實是有失偏頗。
 

之十五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2)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注釋】
  (1)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
  (2)鄹(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
  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里,什么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后說:“這就是禮呀!”
  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里卻每件事都要問別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并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
  孔子這種虛心請教的態度,很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有諺語叫“十里不同俗,九里改規矩”。意思是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你每到一個地方要尊重當地的民俗,不然,人家會說你不懂禮貌,甚至弄得很尷尬。上世紀九十年代,伴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考察風盛行,余曾隨某考察團抵達江蘇鹽城,對方熱情款待。席間,桌上上了一砘兒類似粉絲一樣的湯,某領導好奇地問“你們這里的粉條也是用紅薯芡做的吧”?對方主陪“嗯”了一聲,隨后又訓斥服務員為什么不報菜名。服務員馬上應道“對不起,這道菜叫魚翅湯”!我等一行面面相覷。之后,桌上又上了一大盤大蝦和一大砘兒茶葉水,我心里感到好笑,南方人怎么用這種方式讓客人喝茶(因為各自面前均無茶杯和茶水)?因口渴難耐,隨手用勺子舀來啞了一口,身邊的一個同事也喝了一口,發現服務員在一旁掩面偷笑,感覺大事不妙!這時主陪起身將兩只撥過大蝦的手伸進砘兒里搓洗起來,原來,這水是用來洗手的,天!我暗自慶幸剛才喝下去的水還沒有洗過手,至少,在本桌上尚未洗過!喝人家洗手水的事,讓同事們調侃了好多年。現在想想,如果當初有孔子那種虛心請教的態度,也許會避免那些不應有的尷尬。
 

之十六

  子曰:“射不主皮(1),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釋】
  (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級。
  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
  “射”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于周禮的內容之一。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射箭,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只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在今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大氛圍里,子女往往都難以承受其父母的重托。“北大”、“清華”就那么兩所,都想進去可能嗎?不管孩子考到的學校如何,只要是孩子盡了最大的努力,就應該給予肯定和贊賞。我不贊賞那種對孩子厚望得沒有止境的作風,比如:上了名牌大學,還必須讀碩讀博,或者明明孩子沒有考好,還故作姿態的表白某某名校俺不想上,虛榮透頂,令人作嘔。學了《論語》“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方誤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遵循這種客觀規律呢?!
  生活中,不僅僅教育孩子是這樣,其它方面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有的女人,特別是沒有任何本事的女人,會經常抱怨丈夫,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用網友的黃段子說,叫“球長了,毛短了,趴著不動嫌軟了”,即便是在常人眼里你很優秀,但,她就是找不到你有好的地方。于是,看到別的男人升官了,她跟你慪氣;看到別的男人發財了,她跟你斗氣;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進某機關就業了,自己的孩子沒有進得去(即便是不太好的單位),她跟你撒野······如果她懂得“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的道理,還會如此無知無禮嗎?難怪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里蘊含的道理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呀!

之十七

  子貢欲去告朔(1)之餼羊(2)。子曰:“賜也!爾愛(3)其羊,我愛其禮。”
  【注釋】
  (1)告朔:朔,農歷每月初一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際,把第二年的歷書頒發給諸侯,告知每個月的初一日。
  (2)餼羊:餼,音xì。餼羊,祭祀用的活羊。
  (3)愛:愛惜的意思。
  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只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就把第二年的歷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歷書放在祖廟里,并按照歷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只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魯國君主已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形式。所以,子貢提出去掉“餼羊”。對此,孔子大為不滿,對子貢加以指責,表明了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
  對于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對與錯,我們姑且不論,但說子貢提出的去掉殺活羊的建議,我看很有見地。他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提出了的?是在國君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形式的情況下提出的。意思是,連國君都不參加“告朔”了,還殺那活羊做啥?有位朋友告訴我這樣一個事情:他在某系統企業主管部門工作,當初,每月由各企業一把手參加的例會叫“雷打不散”,會上,各個單位都要匯報上個月的工作情況和下個月的工作打算,局長最后總結安排全系統的工作。后來,局長不親自參加會議了,改由副職輪流主持并作安排。于是,每到例會日之前,局辦公室里電話不斷,大多是問問當天的例會由誰主持,如果是副職主持召開,經理就理所應當地派個副經理或一般工作人員來應付一下,這樣日子久了,那例會也就流于形式了,再后來,那種例會就“流產”了。
  在孔子時代,既然“告朔”很重要,那么,你國君就必須重視,連國君都不參加了,那國君不也是不按“周禮”行事了嗎?難道“周禮”只是約束下級或老百姓的?子貢只是提了不殺活羊的建議,其實應該提取消“告朔”這種儀式才對。
  有一個單位干部職工思想混亂,主要負責人受到上級批評。負責人覺得很是委屈,抗辯道:我們非常重視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周二下午的學習制度可謂是“雷打不散”!“那你們的學習是如何組織的?學習內容是如何安排的”?領導問。那負責人振振有詞道:“我們九個班子成員,每人輪流主持,學習內容誰主持誰安排,沒有主持任務的班子成員可不參加機關學習!”領導聽后大怒道“簡直是混賬邏輯,思想政治工作你主要負責人不親自抓,還只組織職工學習且沒有計劃,班子成員又不參加,你不抓班子,怎么帶隊伍?”由此可見,孔子時代之所以“禮崩樂亂”,是國君先不守禮。如今單位里不叫禮,都改稱制度了,作為單位負責人都不按制度辦事了,職工能不思想混亂嗎?!

之十八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事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別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諂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系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樣的事情在現代社會中仍不少見,因為人各有志,對于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想法和看法都各不相同。從而形成了“人人背后有人說,哪個背后不說人”的一種社會現象。有個叫武法弄的朋友,先前從事教育工作,后來黨政機關選人,被選進政府辦公室做秘書工作。在平常人看來,小武應該是春風得意。某日,偶遇小武小酌,酒酣,小武大倒苦水,說自從跟隨領導當了秘書,整天忙得不可開交,尤其讓他頭痛的是一些昔日的朋友都不跟他玩了,說他整天在忙著巴結領導,想給自己弄個一官半職!小武說,他很抑郁,他只是做了一個秘書應該做的工作,怎么就成了巴結領導了呢?我聽后笑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原毀》,里面有句名言叫“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現在只是沒人跟你玩,將來,如果你真的弄個一官半職,說不定誹謗你的人和事都會有的,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嫉妒”啊!
  其實,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做個像樣的人挺難的,試想,連孔夫子這樣的圣人都難以處理好這種人際關系,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只要做人無愧于心,做事無愧于理,每個人大可不必為別人的議論活著,記住意大利文學家但丁的代表作長詩《神曲》中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之十九

  (1)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注釋】
  (1)定公:魯國國君,姓姬名宋,定是謚號。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
  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
  在孔子看來,“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只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認為上級與下級的關系是雙向的,上級有禮,下屬有忠;言下之意,如果上司無禮,下屬就可以不忠。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說要尊重人,尊重 別人就等于尊重了自己,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種人:做下屬的時候,謹小慎微,夾起尾巴做人,一旦頭頂烏紗,便翹起尾巴做官,盛氣凌人,不可一世。老百姓把這種現象叫做“不變蝎子不蜇人”。上個世紀“文革”那陣子,某地的一個造反派頭頭兒,“文革”前,溫文爾雅,單位領導視為好苗子,并為其保媒成親。“文革”開始后,為了奪權,一改往日的儒雅面目,很快當上了造反派頭頭兒,對其所在單位的“當權派”多次發難,并口出狂言“反正我們年輕(20多歲,那“當權派”40多歲),就是熬也要把你熬死!”后來,那造反派頭頭兒如愿以償地坐了單位里的頭把交椅。誰知那頭頭兒上臺后,對如何當領導那門藝術一竅不通,仍然沿用那十足的造反派習氣,對下屬動輒雷霆大怒,橫加指責,眾下屬迫于其淫威,敢怒而不敢言,表面屈從,內心叛逆。伴隨著“文革”的結束,經過撥亂反正,那“當權派”又當權了。那造反派頭頭兒的政治生涯從此灰飛煙滅。下了臺的他,沒有了朋友,昔日里那些看似順從的下屬,見了他就唾棄。他是在郁郁寡歡中走完自己的人生的,走的時候才剛過不惑之年。那“當權派”年近八旬的時候,還對當年的“對手”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但他把這段經歷當作故事講給他的子女們,要他的子女們從中汲取教訓,為人不要說過頭話,不要做過頭的事,凡事都要尊重別人,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

之二十

  子曰:“《關睢》(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注釋】
  (1)《關睢》:睢,音jū。這是《詩經》的第一篇。此篇寫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時輾轉反側,寤寐思之的憂思,以及結婚時鐘鼓樂之琴瑟友之的歡樂。
  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
  在漢語中,過分的“哀”叫“哀兵必敗”;過分的“樂”叫“樂極生悲”。因此,孔子提出了“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關睢》是《詩經》中的第一篇,是寫男女愛情、祝賀婚禮的詩,是一首高雅的單相思情歌。它與孔子“思無邪”的藝術觀本不相干,但孔子卻從中認識到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
  話說《關雎》,原文如下: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歌大意為:
  關關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女孩,是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在水中左右漂搖。
  善良美麗的女孩,醒來時與夜夢時都想念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來時與夜夢時都深深思念。
  悠悠思念情意深切,夜間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女孩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女孩,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女孩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麗的姑娘,敲鐘擊鼓取悅她。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男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思念之心深切,以至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但是雖然他求之不得,也沒有自暴自棄,更沒有玉石俱焚,而是把這份感情深藏在心里,“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既然愛情不成,就做朋友吧。體現了一個君子“發乎情止乎禮”的理智與高尚情操。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句話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示,余以為有兩點:一是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恰如其分,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做事不走極端;二是要重視詩教的作用,特別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學習傳統文化,恪守“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避免走火入魔、不擇手段。

之二十一

  哀公問社(1)于宰我,宰我(2)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3)。”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注釋】
  (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廟也稱社。
  (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學生。
  (3)戰栗:恐懼,發抖。
  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神主應該用什么樹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戰栗。”孔子聽到后說:“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古時立國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廟,選用宜于當地生長的樹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魯哀公說,夏朝用松樹意思是讓人輕松、商朝用柏樹意思是長久,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為了“使民戰栗”,孔子就不高興了,因為宰我在這里譏諷了周天子,所以說了這一段話。
  孔子對于世事,有一種觀點,叫做隱惡揚善,而不是象有些人,好揭發人之惡,到處宣揚別人的惡事而不宣揚其好處、優點。就周朝而言,孔子覺得文王、武王在大體上來說是很好的,但在這件事上的確做得不大妥當,但對前輩的圣人,不好意思多加批評,所以他說已經既成事實,再說也沒有用,對人與人之間相處來說,既成事實,勸也勸不轉來了,過去了何必追究呢?這也是一種處世之道。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三句話堪稱君子修煉的人生寶典。
  “成事不說”。已經做過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尤其是曾經做過的成功的事情,不要處處掛在嘴邊。俗話說:“好漢不提當年勇”。可生活中,我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叨念自己曾經怎么怎么著,孔子的話提醒我們,忘掉那些陳谷子爛麻的往事,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
  “遂事不諫”。我們常常見一些人,對已經木已成舟的事,橫加評論、喋喋不休,似乎只有他最聰明,其不知充其量也就是個事后諸葛亮。世上很多事,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也不是那些人可以控制的,所以,對已經木已成舟的事情,就不要再發表意見,因為事以至此,說也無用。有一部戲叫《兒大不由爹》,說的是劉萬順的兒子自由戀愛、木已成舟,但劉萬順卻死活不同意,不僅橫加干涉,還私自做主為兒子“娶”了個媳婦,鬧得雞犬不寧,劉萬順自己弄得真想喝包老鼠藥。真的是徒增煩惱。
  “既往不咎”。這里強調,對貪污腐敗的人和事,對殺人越貨的歹人,既往也要糾,應當另當別論。我們所說的“既往不咎”重在談人與人的關系,在人的一生中,誰都免不了磕磕碰碰,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漸漸忘記,不要刻意的記住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更不要刻意的去嫉恨別人。人生誰無錯,既往不咎,海闊天空

之二十二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2),官事不攝(3),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4),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注釋】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齊國人,春秋時期的法家先驅。齊桓公的宰相,輔助齊桓公成為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歸:相傳是三處藏錢幣的府庫。
  (3)攝:兼任。
  (4)樹塞門:樹,樹立。塞門,在大門口筑的一道短墻,以別內外,相當于屏風、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別國國君時,放置獻過酒的空杯子的土臺。
  孔子說:“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說:“管仲節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么談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么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么還有誰不知禮呢?”
  這里,從孔子對管仲一不節儉、二不知禮的評價看,管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管仲是春秋時,幫助齊桓公成就霸業的頭號人物,被齊桓公小白尊稱為“仲父”。那么,這被春秋五霸之首稱作“仲父”的人物,在孔子看來這人毛病挺多,真可謂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至此,我想談談關于人的視覺問題,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人談及別人的缺點來眉飛色舞,我很不舒服,因為我是唯物主義者,凡事主張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看問題,對放大別人缺點的做派甚為反感。特別是聽說某某某提拔了,你少有聽到祝賀的話,更多的是評頭論足,甚至弄出許多宣為人知的曝料,大有“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之勢。看了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感到被譽為“至圣先師”的孔圣人,對管仲這個頗有影響的人物還如此評頭論足,我們現代人、特別是作為普通人那種對人的“管窺”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不同的是,孔子之所以對管仲的所作所為進行批評,是因為儒家一貫倡導“節儉”和“禮制”,你管仲做得再好,你違背了儒家的主張,他就認為你不好,這就是儒家看人的視角。我們現代人看人大多是站在個人的視角,原因是出于“嫉妒”(當然,不排除某些事情不公平)。

之二十三

  子語(1)魯大師(2)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從(4)之,純(5)如也,皦(6)如也,繹(7)如也,以成。”
  【注釋】
  (1)語:音yù,告訴,動詞用法。
  (2)大師:大,音tài。大師是樂官名。
  (3)翕:音xī。意為合、聚、協調。
  (4)從:音zòng,意為放縱、展開。
  (5)純:美好、和諧。
  (6)皦:音jiǎo,音節分明。
  (7)繹:連續不斷。
  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演奏音樂的道理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悠揚悅耳,音節分明,連續不斷,最后完成。”
  古時候的禮制有禮樂之稱,禮與樂通常是結合在一起的,音樂的道理與做人是相通的,它不只是娛樂消遣的工具,也是陶冶情操,抒發胸臆的手段。孔子所處時期的魯國,國勢已經衰微了,音樂也開始頹廢,掌管音樂的官吏也大多不盡職。所以孔子對當時掌管音樂的官員講解作樂的道理,告訴樂師一定要知道音樂的節奏,然后才能作樂,音樂有六律、五聲、八音,都要按照節律,和諧演奏。旨在說明音樂和做人一樣,只有做到和諧,才能奏出美妙的韻律。
  如今這個世界,種族不同、語言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唯一相通的只有音樂,聽一個國家的音樂,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的興衰,如果靡靡之音盛行,必然會影響國民的心態,埋下動亂的種子,如果音樂常有浩然正氣,必然會振奮人心,治國興邦,這個道理正在此處。一首《義勇軍進行曲》之所以被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是因為這首歌雄渾悲壯,催人奮進,就是聽聽旋律也讓人熱血沸騰。
  孔子談音樂,重在談樂理,引申為做人,道理依然。音樂有六律、五聲、八音,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音樂只有按照節律演奏才叫音樂,人生只有控制住自己的七情六欲才叫人生。否則,音樂不按節律演奏,就會雜亂無章,成為噪音。人若管不住自己的七情六欲,就會成為惡欲橫生的歹人,轟動全國的洛陽“性奴案”的主角李浩就是這樣的人。一個當過消防兵的洛陽市技術監督局干部,在小區地下室內開挖地道,兩年內先后囚禁六名女子并致兩名女子死亡,聽來令人發指。當然,這只是個案,比較常見的、表現特征明顯的是一些人喜怒無常,把自己的生活情緒化,時而聰明過人,時而瘋瘋癲癲,被人們稱作精神不正常 。如果彈撥樂器彈不出美妙的韻律,那肯定是樂器缺根弦。人若瘋瘋癲癲異于常人,無疑是這人腦子缺根筋。樂器缺根弦還可以補上,腦子缺根筋,想必是無可救藥了。

之二十四

  儀封人(1)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3)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4)。”
  【注釋】
  (1)儀封人:儀為地名,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系鎮守邊疆的官。
  (2)從者見之:隨行的人見了他。
  (3)喪:失去,這里指失去官職。
  (4)木鐸:木舌的銅鈴。古代天子發布政令時搖它以召集聽眾。
  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里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后(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圣人來號令天下。”
  孔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是十分有影響的人,尤其是在禮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儀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見孔子之后,就認為上天將以孔夫子為圣人號令天下,可見對孔子是佩服至極了。這個人看來也是一位有道之士,在與孔子進行了談話之后,認為孔子就是得道而傳道之人。孔子的這種志于道、求于道、行于道而又傳播道的精神,應該激發真正的有志之士志于道,啟迪民智,教育、啟發廣大民眾,而不是志于發財、升官、富貴,只顧謀一己之私利!因此,儀封人對孔子的學生大發感慨:“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言外之意,就是說,你們能夠呆在孔子的身邊,作為孔子的學生,就已經是很幸運了。
  在這個自古以來就是官本位的國度里,孔子也主張做官,自己也想進入仕途,并提出“學而優則仕”,作為孔子的學生當然也想做官。有了“學而優則仕”,便有了“科舉制”,但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官,可以買賣了。時至今日,買官賣官還在不斷地向縱深處延伸著,可謂是花樣翻新聽來令人咂舌。驚聞某地一掌管官帽的官員,不但貪財,而且貪色,假如你是女的,想得到重用,在你工作成績突出的基礎上 先在其卡上打20萬人民幣,再在某賓館開好房寬待好了才有下文。天!這樣的買賣,還不如封建社會幾斗米、幾擔麥捐個什么品那樣直接。至此,我想勸那些總埋怨自己仕途不暢的朋友,大可不必為此而郁郁寡歡!大千世界,物欲橫流,你一不舍才,二不舍色,還有必要為仕途不暢而怨天尤人嗎?!
 

之二十五

  子謂韶(1):“盡美(2)矣,又盡善(3)也;”謂武(4):“盡美矣,未盡美也。”
  【注釋】
  (1)韶:相傳是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
  (2)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
  (3)善:指樂舞的思想內容而言的。
  (4)武:相傳是歌頌周武王的一種樂舞。
  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我們在上個世紀“批林批孔”那陣子,沒少批判孔子癡迷《韶樂》,說孔子聽了《韶樂》之后三個月都不知肉味。追根求源,《韶》是虞舜登上帝位的音樂,唐堯禮讓天下,開啟了禮樂治國的第一聲,所以,孔子說《韶樂》美極了、好極了。而《武》則是歌頌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取得勝利的樂曲,因為武王伐紂,是以武力取得天下,不像虞舜是以禮讓登上帝位,所以,孔子對《武》的評論是:音樂美極了,可惜內容還不是好極了。
  孔子這種“重文輕武”和“重善輕美”的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時至今日,我們還在恪守著這種傳統美德。比如在國際事務中我們恪守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力求使這個世界和平、和諧。而西方相對的“重武輕文”和“重真輕善”的思想,卻大大影響著現在的世界。
  回到孔子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 “美”與“善”的統一,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美”是形式,“善”是內容。藝術的形式應該是“美”的,而內容則應該是“善”的。這一點,也是當代藝術家們所努力追求的。

之二十六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孔子說:“居于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可見,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孔子的這種主張,在今天看來,對居執政地位的人仍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為領導人或各級單位主管,必須做到“居上要寬”。“寬”不僅是寬容大度的人格修養,也包括眼界、胸襟的開闊。就是待部下和對人要寬厚,切不可待人尖刻。“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為人太精明苛刻,如同眼睛里不容一粒沙子,是標準的自絕于社會。尤其居于領導地位而不寬容,眼界與胸襟狹窄局囿,其后果可想而知。某局局長,在管理“跑冒滴漏”方面方法多,管得滴水不漏,人送綽號“皮漏勺”。由于“皮局長”從事過多個崗位,對單位管理方面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所以,一切大事小情都逃不脫“皮局長”的火眼金睛,也有人戲稱這人是“小偷看家”。按理說,“皮局長”治理有方應當提拔重用才是,不料,進去了。原因是,這位平時看似簡樸,一身正氣,摳得浸血的“皮局長”,居然把每個環節漏出來的“油”變本加利地弄到自己的名下,據為己有。東窗事發,悔之晚矣!據說,這是其下屬偶然發現后實名制舉報的。
  為禮要敬,并不是只限于下級對上級行禮要恭敬,上面對下面的愛護,也包括在禮的范圍之內。而且都要敬,就是都要做到誠懇、真摯。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人,得天時地利弄來一官半職,就自以為高人一等了,對待下屬總是用一種調侃的語氣來說話,有時還不顧下屬的感受,拿其開心,以至于許多下屬敢怒而不敢言,私下議論:這頭兒咋這么盛蛋!
  臨喪要哀。做領導的,方方面面的喪事都有可能遇到,如何做?眾人關注的是你是否親臨,是否真的為逝者哀傷。你親臨了,逝者的家屬感激你,你為逝者哀傷,眾人擁戴你。有的人則不是這樣,他會把喪事弄成搞笑,令逝者不安,另家屬無奈,另眾人恥笑。上世紀末,某局一老局長因病去世,新局長為老局長主持追悼會(現在叫遺體告別儀式),儀式開始,新局長手持話筒象平時講話一樣,道: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某某某同志追悼會,首先,我代表局黨組和機關全體干部職工,對各位領導和同志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自己鼓掌,周圍無一應者)頓時,令眾人無所適從。后來,人們見了這位局長都不叫局長了,見面就稱“熱烈歡迎”!無獨有偶,也是在那個時期,某單位當過科長的一位退休干部病逝,辦公室主任萬不能帶領機關全體干部參加追悼會,萬主任致悼詞,介紹完這位干部的簡歷,說:某某同志因病醫治無效,與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去世,哼年(應為享年)66歲。讓在場的干部們忍禁不俊,把追悼會弄得很不嚴肅。后來,萬主任也不叫萬主任了,人稱萬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