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笛声的孩子:错误的问题,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47:36
molmo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华人哈耶克学会会员,从事宪政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  加博友   关注她  她的网易微博

最新日志

  • 投票、“社会理性”与利益妥
  • 错误的问题,不会有正确的答
  • 个体选择、可权衡的成本与不
  • 经济学中可操作的变量:个体
  • 规则、选择与成本-收益算计
  • 经济分析:分析什么?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 “抬高一厘米”——最有可行性的行动准则
    • 唐小兵: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启明
    • 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 加塞特对哲学和生命的追问
    • 赫塔·米勒:十个指头不会变成乌托邦
    • 如何爱国?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 睡在男生宿舍里的女同学
        • 美国在亚洲建立反华阵营
        • 皇帝摆脱'绿帽子'的手段
        • 重庆援交少女的两面青春
        • '坐头等舱'代表不了国家
        • 在中国见证太多奇迹时刻
        更多>>
        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个体选择、可权衡的成本与不可权衡的“成本”  投票、“社会理性”与利益妥协

        错误的问题,不会有正确的答案  

        2011-11-12 07:00:2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记得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这个说法凸显了问题的重要性,或者说,提出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旦问题按照某种方式被提出,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思考的框架被设定,而接下来的努力就是在这个思想框架之内的努力。如果问题提得正确,那么,接下来努力的方向也就是正确的,反之,则不然——越是努力,意味着越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进行‘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讲,问题本身,尤其是那些在某个研究领域处于基础性位置的问题,是需要被严格审视的。通常,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学科而言,由于整个理论大厦都是围绕着某个(些)核心问题而形成的,因此,如果核心问题本身受到质疑,往往整个理论大厦也会受到严重挑战。如果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1962)的说法,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这就是范式转换的前兆,此时,常规科学、也就是某领域之内大多数的人都在其中工作的那套语言体系以及思想体系,面临着被重新解释或构造的命运。

        今天的经济学其实也正面临着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由于一开始就陷入了错误的问题,所以,不管其之后的发展用了多么精致的技术手段试图解决它所提出的问题,最终,都是在死胡同里打转。

        我们来看看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自罗宾斯(1932)将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关系的人类行为”以来,经济学就把其任务设定为“更多的黄油,还是更多的大炮”,或者“怎样使现实趋近那个最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样性质的问题。“效率”按照这个问题框架,就是指“实现可能的最大化”(“最大化”在这里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认识到的客观状态)。进一步,当这样的“效率”实现时,人与人的冲突就被认为没有了,因为,此时根据“效率”的定义,每个人都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满足或收益。

        表面上看,这样的问题是再自然不过,因为,它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观——设想一下,作为个体,如果能够实现的最大化是1000,他一定不会选择小于这个数值,“效率”对他来讲无非意味着,把这个能够实现的最大化切实地把它实现。但,这恰恰是错误的问题。它错在把选择问题当成是一个关于具体的特定结果的选择,这种选择,只有在罗宾逊的一人经济的世界中才有意义,在多人互动的游戏中,它根本说不通。设想一下,你和另外一个人交易,你想通过交易中获得更大可能的利益增进,你能够像刚才那样想问题吗?显然不可能,而且你也不会。说实在话,面对一桩切实的交易,一个人真的像新古典理论家提出问题的方式那样去想问题,那简直跟疯子或傻子没有什么区别。

        新古典的这种问题,你如果承认它对,那么,很自然地,你就会去思考:怎么找到那个可能的最大化位置?进一步,在政府政策上,你就会想:现实中如果对那个最大化位置有所偏离,政府怎样做才能使现实接近它?新古典的所谓“福利经济学”,也就是这么来的。“福利”二字,暗含了某种(与人的行为无关的)外在的给定之物的意思,当政府试图把这个给定之物“把握”住(新古典经济学家会告诉它怎么做到),并把它分派给个体时,“福利”就像从天而降的东西到了个人手上,“效率”因此被认为就实现了。说白了,“可能的最大化”就是“福利”,经济学家/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去把握它、实现它,然后呢,这个世界就一切太平了,就像进入了极乐世界一样,因为,根据定义,“可能的最大化”都是已经实现了,在其中,每个人都比不这样要更好,这个世界不能再好了。

        新古典经济学家做了很多技术性的工作来掩盖他们工作的这种荒唐实质。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有意这样,而只是说,他们确实是被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带进去了,因此,完全意识不到他们做的事情的基本性质从一开始就是荒唐的。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倒也不奇怪,因为,科学家也是人,他们也会有看不清的时候,也会从众。另外,就经济学初学者以及公众的接受度而言,像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提问方式也确实有魅惑力,因为,太多的时候,提到选择,人们的本能就是针对给定之物来想这个问题。而新古典经济学玩的这套把戏如果不被戳穿,恰恰就相当于是在告诉人们说:可能的最大化位置就在那里,我们可以让政府“选择”它,然后,你们就得到了最大可能的利益,也就是“福利”。想想吧,对于普通公众,如果没有受过一定的思维训练,确实会觉得这就是他们所想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古典经济学不仅与政府内在的干预需求相暗合,而且也和普通民众渴望被赐予更大的利益的心理相暗合(也因此难怪它成为“主流”)。

        在某种意义上,新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问题之错,可以说是错得不可思议。不过,有些事情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在皇帝没有被指出没有穿衣服之前,人们会一直认为他是穿着衣服的。当然,认为皇帝穿了衣服的人们,为了使得这个基于谎言的游戏玩下去,得需要智力上的很大机巧,到最后,没有人记得或会意识到这一切的机巧缘起于皇帝没有穿衣服这个事实,而各种机巧的发明本身反倒成为了大家共同玩的游戏。

         

        P.S. 这篇博客只讲了新古典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是错误的,关于什么样的问题是正确的,虽然在之前的博客中我已经涉及到,但以后会专门再讲。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1人  |  分享到:          阅读(1687)| 评论(1)| 引用 (0) |举报    个体选择、可权衡的成本与不可权衡的“成本”  投票、“社会理性”与利益妥协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文章

        最近读者

        zwu66 xycben 小新 狙击涨停 fstds qiuyueju blkj2010 kk188011

        评论

        zwu66  取消 换一张   网易微博 11-12 08:33 修路人社会是-个整体,人类以万物共同利益为主体,这是前题,也是个人灵魂守一的精神所在。。。。。。物种多样性的出现是符合自然规律,单-的物种难能-统天下,物种在竞争中不断消亡与进化,人已破坏了生存体系的安宁,不以自律之心善待生养我们自然家园,无异自絶于物种传承。。。。市场已不再是"幸福"的根,重构大同的管理体系才是自然社会"幸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