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奇国语在线播放: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23:11:05
我国高中课改的背景、意义及理念、目标和内容(上)
朱慕菊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我国高中课改的背景、意义及理念、目标和内容(下)
朱慕菊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
我国高中课改推进现状及先期课改省份的基本经验
——黑龙江省教育厅孟凡杰厅长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的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一、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教育应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并特别强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普通高中课程应: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
(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
(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二、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       学习领域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八个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2)       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2.课程设置及其说明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116学分)
选修学分I
选修学分II共18学分,占总学分的9.5%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分类、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自选模块,供学生选用。
外语
10
数   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地理
6
科   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   术
信息技术
4
通用技术
4
艺   术
艺术或音
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
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说明: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三、课程内容
高中内容的选择遵循如下原则:
时代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国家通过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
学校在保证开设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
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应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
学校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由“惟工具”论到“工具—人文统一”论
语文课程性质观是语文教育观念的基础和核心,统帅着语文教育的全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和研究乃至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从1992年到2000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来看,语文课程性质经历了一个由“惟工具”论而“文化载体”论继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继承以往《大纲》的合理成分,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高度来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至此,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跳出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模式和认识论怪圈,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课程文化观,这一课程文化观构成了《标准》基本理念的本体论基础,决定着今后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引发出语文教育目标观、实施观、资源观、评价观等一系列观念的革新和发展,成为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各环节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谓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还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可以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语文本身的这种工具性是必然存在的,这在语文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然而,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价值和意义,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则集中体现在其人文性上。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语文人文性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为语言是人自身功能的一部分,语言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这种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样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应有之义。
二、课程目标的优化:由“知识能力”论到“语文素养”论
综观1992年到2000年《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可以看出其核心概念就是知识和能力,区别只是知识和能力的范围有所不同;而2003年的《标准》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己任”,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之中,多维、立体、交叉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首先,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维度有了新的理解。《标准》不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重在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能力方面较之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更高,它针对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的特点,突出强调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就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具体目标来说,《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其次,《标准》还开创了从“过程”角度设计课程目标的先河,标志着语文课程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标准》关注过程、关注实践活动,抓住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标准》也反复强调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再次,《标准》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度的阐述,使之更加明确和突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作是语文课程固有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的任务。它还强调要将这一要求渗透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非生硬说教、机械灌输,体现了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透过《标准》对必修、选修课程具体目标的说明,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另外,《标准》还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
三、课程结构的设计:由单一必修课到必修选修双课并行
我国大多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都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以统一必修课程的形式出现,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都是明确、统一、固定的,在《大纲》里,课程结构部分也因此往往缺席。1996年的《大纲》在课程结构方面进行了探索,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其中学科类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留下了余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大纲》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这样的课程结构功能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标准》在课程结构改革上几乎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性发展空间的目标,构建了开放而有序的课程结构。它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根据每个系列的目标可以设计若干个选修课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名称、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可以有选择地设计,既保证了模块设计的灵活性与选择性,又避免了模块设计的随意与混乱。可以说,《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蕴涵了极为鲜明的个性教育理念,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标准》以一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立场指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它着眼于让每一个个体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目标,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支配课程资源、在尽量多的方面寻找发展机会、规划未来人生的权利,以保证发挥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
这种全新的课程结构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也自然对其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教师该何去何从?我们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好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特点、目的、要求,又要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学习兴趣、需求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行使选课的自主权,提高选课的科学性,并培养他们认识自我以及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进行正确选择和自我规划的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为教师参与课程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对于既定的课程内容,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材作出适宜的“剪裁”,依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另一方面,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
四、学习方式的革命: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
《标准》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一大亮点。它对以往《大纲》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提法上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其二,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被动学习相对而言,是指学生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了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性学习、竞争性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某项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教学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合作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加强人际协作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且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协商解决,进而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进行共同评估。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因此,倡导探究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还要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在探究的过程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观念、感受和体验。
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探究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还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位子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中来。再次,语文课程评价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评价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课程评价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另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如根据合作学习的特点宜采用以集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方式,根据探究学习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做一个综合性评价。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高中专区、可搜、——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粤教版、鲁教版的资源仓库
语文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开辟了新视野:
(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语文大纲的主要差别如下:
1、课程理念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吸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继续坚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更强调课程的时代性;坚持“共同基础”,重视“差异”,强调课程的“选择性”;突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三个重点。
2、课程结构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施建议——关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
3、课程实施方面: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和实施方式比较封闭单一,学生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行学分制。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二)
从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文本来看,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第二,它描述的是学生学习所包括的主要领域及大多数学生在每一学习领域能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三,它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第四,它为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参照;第五,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语文学科性质、应到达的标准以及内容框架。语文学科性质、地位作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各学段安排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另外,对教材编写、教学要求、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但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或数量等具体内容。这是课程标准与直接指导教学工作的现行教学大纲的本质区别。
语文课程标准与现行教学大纲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前言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价值与功能作了定性描述,简述了语文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语文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作了详细说明,便于教材编写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整体把握课程。语文课程标准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具体划分为多种性质的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必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
语文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高中语文新教材解读
一、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概况
(一)两省一市试验教材的编写与修订
1994—1996 高中语文新教材调研、编写
1997年9月—2000年6月 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本)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进行试验。
2000年9月 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修订版)在全国大多数地区推广使用,逐册替换1991年版高中语文教材。2002年春,试验修订版第四册开始使用。
2001年底,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修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修订后的大纲已正式公布。我们根据修订后的大纲,已对高中语文全套新教材(1—6册)开始一次修订。教育部将组织审查修订后的高中语文教材。
2002年9月 高中语文将使用试验修订版第一、三、五册教材。
(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目前,教育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半年有望出台征求意见稿。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开始启动。
2004年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进入实验区。
2007年,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修订后将逐步推广使用。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是这套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我们认为,语文教材固然要注意思想教育功能,但它应与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有所区别,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为基本任务。因此,新教材的编写,我们有意识地淡化了过去以反映阶级斗争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选文意识,注意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选文上,注意选取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如钱钟书、朱自清、朱光潜、王力、吕叔湘、梁思成、宗白华、汪曾祺、琦君、林庚、冯友兰、金开诚、谢冕、黄仁宇、余秋雨等著名学者的文章选进了语文教材。在具体的编写上,强调对语言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 2. 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
50年来,中学语文中的文学教育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50年代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文学教育曾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60年代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中学文学教育逐渐成为禁区。直到80年代,文学教育才又被重新提起。新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高中文学教育的任务有三条:一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二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三是“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因此,这套教材,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占60%以上。
3. 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的比例。
过去有人认为,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作品选多了,会削弱教材的时代性,容易导致食古不化,中学阶段应以培养现代文的读写能力为主。我们认为,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已在现代文的读写方面为学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现代文的读写能力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现代化,决不能抛开我们的优良传统。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学作品,都是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经过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高中生多读古代文学精品,既可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能培养文学鉴赏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占16个单元(包括古代诗歌3、古代散文9.5、古代小说2.5、古代戏曲1),全套教科书共34个单元,约占课文单元总数的47%。
4.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教育理念。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公民,不会自学,就不可能具有自我发展和创造的潜力。基于这一认识,新教材的着眼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包括教科书和语文读本,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课文配有训练重点、提示、注释和练习,有的还有评点、批语等资料,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5. 教科书结构体系上的变化。
在结构体系上,新教材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科书的基础上,作了三方面的改革:一是破除以文体为中心的教材编写模式,不再按照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和比较复杂的议论为线索组织单元,而是按照专题组织单元。课文尽量做到以类相从,同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之间,尽可能有某种联系。比如,新诗、散文、演讲词、序言、哲学论文、文艺学论文、科技论文、语言学论文、杂文、随笔、《红楼梦》、鲁迅、李白杜甫、司马迁、孟子等单元。文学鉴赏能力,则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为线索组织单元。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则主要考虑课文语言的难易程度,具体编排则按作品的时代排列。二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编写独立的教材。我国过去的语文教学,曾经强调过读写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内容,过去是和阅读混合编排在一起的。实践证明,这种编排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容易引向片面,要么以读带写,没有真正重视写的训练;要么强调阅读为写作服务,忽视了阅读自身。三是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6. 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
教师教学用书,过去叫教学参考书,有的叫教学指导书,叫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比较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注重提供研读的思路和有关资料。对课文的分析和解说,又明显带有“左”的痕迹。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这些课文分析的“唯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就可以见仁见智,不能定于一尊,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参考书提供了“标准”,不免失之偏颇。与这套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吸取了过去教学参考书编写中的经验教训,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努力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评的新成果。从当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注意帮助教师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注意给教师留有余地,有利于发挥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尽量不提供结论性的东西,以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
三、高中语文新教材的选文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课文约占70%。为什么新教材要保留一部分传统课文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传统课文完全符合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效果不错,我们没有理由把它们去掉。二是考虑教师教学的实际。如果新课文太多,将给教师备课带来很大的困难,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引发教学上的混乱。
新教材的选文,主要是看文章本身是不是符合选文标准。我们选文的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思想内容健康,二是语言文字规范,三是适合教学。这三条缺一不可,是充分且必要条件。新教材的选文,应该说力图坚持这三条标准。但不能反过来说,凡没有选进教材的文章,都不符合这三条标准。事实上,符合这三条标准的文章很多,而教材的容量有限,不可能都编进教材。教材选文不是评文学奖,总要考虑教学实际的需要,不可能把所有的好文章都选进来。当然,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见闻不广,可能我们选进来的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也可能还有更适合选作课文的作品没有选进来。我们热诚欢迎社会各界给我们推荐优秀作品选入教材。
1.中国现当代作品
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初步改变了语文教材面目陈旧、索然寡味的状况。比如,诗歌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散文有孙犁的《黄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节选)》、余秋雨的《道士塔》、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聂绀弩的《我若为王》、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等,小说有鲁迅的《阿Q正传》、沈从文的《边城(节选)》、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等,社会科学论文有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谈中国诗》、王力的《语言与文学》、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林庚的《说“木叶”》、冯友兰的《人生的境界》、赵鑫珊的《人是什么》、金开诚的《漫话“清高”》、黄仁宇的《孔孟》等等。自然科学论文有曹冲的《神奇的极光》,里夫金等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等。
(鲁迅作品、领袖文章)
2.外国作品
外国作品,也突破了过去选文只注重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局限,注意多方位地介绍外国文学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品。比如,诗歌有普希金的《致大海》、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散文有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房龙的《〈宽容〉序言》等,小说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节选)》,戏剧有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节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3.古代作品
古代作品这次编选时,也比较注重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比如,诗歌选了《氓》、《无衣》、《静女》、《离骚》、《白马篇》、《将进酒》、《兵车行》等,古文选了《祭十二郎文》《虎丘记》,《逍遥游》、《报任安书》、《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谏太宗十思疏》等,小说选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香菱学诗》等。
四、关于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一)写作
全套教科书的写作教材分为两个系统,其中一个系统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课文后的写作练习中,以笔记作文为主。另一个是独立的写作系统,是这次修订的重点。
这次修订在教材内容上作了如下调整:一是倡导“自由作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这一精神贯穿全套写作教材,每册都有一个“自由写作实践”单元。第一册安排一个单元“个性与创新”。二是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作文兼顾,全套书中安排这三类作文。第三,对每个单元作文教材的内容作了增删,删去了一些陈旧的或不易操作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鲜的结合学生实际的内容,尤其是把当前社会上新概念作文等作文改革成果编入教材。四是新编了一些单元,主要在第六册。在编排上,第一阶段(第一册),从写作本体出发编排,主要解决写作态度和写作材料问题。第二阶段(第二至五册),按照写作方法兼顾文体编排,主要解决常用文体的写作和把握基本的写作技巧。第三阶段(第六册),按照写作过程编排,带有总结性。为减轻学生的负担,每学期作文次数从6次减为5次。
(二)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材也分为两个系统,一是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课文后的练习中。另一个系统是独立的口语交际教材。后一个系统的教材这次是新编,包括口语交际与语境、礼貌语言、倾听、应答、讨论、演讲、辩论、讲究说话艺术共8个专题,集中编在前四册。教材内容,注意设置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口语交际的知识尽量少而精,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每个单元,都是从具体事例出发,适当阐明一点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兼顾三个维度,重视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文明态度和负责精神。例如在“讨论”单元,就要求学生“在讨论中尊重、理解他人”。注意课内外的结合,从课内扩展到课外,鼓励学生在各学科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因此,高中课程改革应建基于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个学生成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应走出为“升学作准备”的工具价值论的泥沼,找回失落的内在价值,把培养每一个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作为基本任务,为此,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对应试教育价值观“弃之如敝屣”,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体系。如同义务教育新课程一样,“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高中新课程的灵魂。
一、遵循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一项针对普通高中高考落榜生的研究中, 47 3%的人认为高中课程内容“太多”; 371%的人觉得高中课程内容“太难”,而且越是重点高中落榜生,觉得教材太难的人越多。在省重点高中、市重点高中、县重点高中、一般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中,分别有424%、385%。373%、353%的人认为普通高中的教材太难;293%的高考落榜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所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调查报告内部资料由此看来,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已成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顽症。有些学校为了应付高考,随意拔高教学大纲的要求,大搞“题海战术”,使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这就产生了“越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越觉得教材太难”的奇怪现象。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实现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单从课程内容本身即可对我国高中教育的质量作出基本判断。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内容。我国高中课程内容的陈旧落后是由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和“为考试而教”的教育价值观所决定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目标?让我们首先倾听学生的声音:在一项研究中,当问及“你认为工作中最需要的素质是什么”和“你认为高中应该加强培养的素质是什么”时,高考落榜生作出如下回答: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所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工作中最重要”和“高中应该加强培养”的素质(%)
工作中最重要 排序 高中应该加强培养 排序
专业技能 52.9 1 13.9 9
价值观 8.9 10 12.9 10
人际交往能力 46 2 27.8 4
心理素质 26.2 4 39.9 1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21.8 6 27 5
积极人生态度 16.3 8 18.6 8
生活自理能力 8.9 10 25.4 6
社会责任感 18.8 7 22.5 7
合作精神 10.5 9 11.5 11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4 5 29.6 3
竞争意识 28.9 3 31.3 2
由此观之,健全的心理素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接受新知的能力、一定的专业技能是学生所需要的,也是高中教育应加强培养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次课程改革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课程目标,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
为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时代性原则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总是生活于特定时代。课程内容总是隶属于特定时代并体现特定时代。因此,课程内容应呼应时代的发展,向时代开放,与时俱进。囿于某种政治偏见和习惯势力的课程内容必然是自我封闭的,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基础性原则意味着:第一,高中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如果说时代性原则所体现的是课程内容的变化性、发展性,那么基础性原则所体现的则是课程内容的稳定性、连续性。这些“具有恒久价值而相对稳定的知识”既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又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第二,高中课程内容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高中课程内容应尊重文化差异、体现“地方性”,这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出台的深层根据。但“共同体”的理想又昭示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必须体现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并以此作为所有高中生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基础”。第三,高中课程内容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构成,因此高中课程的内容应“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选择性原则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经验,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选择性原则的本质是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高中课程归根结底是高中生的课程。学生有权力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只有具备选择的机会和条件并做出选择的行为,学生才能够学会选择,学会自主,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为此,本次课程改革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二、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通过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让高中生在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包括下列方面:
1 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新课程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所构成。除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特殊领域外,其余七个学习领域均由若干科目构成,每一科目又包括若干模块。
学习领域(learning area)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设置学习领域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所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习领域的设定避免了以彼此孤立的单科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状况,使课程既关注学科群的内在联系,又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体现了高中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科目即学科,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它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除综合实践活动外,另外七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在学习领域统摄下的各个科目不再局限于单科的逻辑体系,而是强调彼此间的关联,而且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向学生的经验与生活回归。
模块(module)是基于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引入模块这一概念的意义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是能使课程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由此走出具有封闭性的传统的学科逻辑的束缚,开始更加灵活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需求。二是能使课程逐步走向以专题或课题(topic)为组织线索,便于学生从事探究学习。当然,不同模块之间又有内在联系,因此并没有因为引入模块概念而消泯学科逻辑的力量,而是通过这一概念使课程走出内容驱动(content-driven)走向探究驱动(inquiry-driven)。三是便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中的绝大多数模块都要求学生每周学习4课时,半个学期完成,如成绩合格即可获得2学分。这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即便暂时学习某一模块失败,也可及时得到补救。
2 新课程合理处理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使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放眼全球,世界各国高中阶段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关系的思路有两条:一是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真正融合起来,“必修”中有选择,“选修”中有规范、有质量。这方面,芬兰是世界上做得最出色的国家。二是在高一阶段主要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在高二和高三扩大选修范围。例如德国、法国、日本。参阅张华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9)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为保障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兼容了上述两种思路,彻底摆脱了必修课程主宰一切的局面。首先,新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Ⅰ、选修课程Ⅱ三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Ⅰ的课程标准由国家研制,选修课程Ⅱ由学校自行研制。由于采用了“模块制”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定学习计划,因此在必修课程中学生先学什么模块、后学什么模块有很大自主性;而且必修课程又分为不同的层次,层次之间可以转换和衔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所喜欢的层次,亦可随着需要和兴趣的变化在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所以,学生对必修课程中有选择、有自由。新课程规定学生高中毕业的基本学分要求是 144,其中必修学分为116,这意味着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修28学分,方可毕业。为规范学校对选修课程Ⅱ的研制,新课程规定在28个选修学分中必须至少包括6个选修课程Ⅱ的学分,这意味着学校必须从自身特点出发开发出供学生选择的模块。同时规定:“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这样,选修课程不再徒有其名,而是有规范、有质量,体现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同等重要”的理念。
其次,为保证学生共同基础的形成,使新课程更加适应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际,《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只有基础学力扎实,学生的自主选择才更有方向、更有成效;要形成扎实的、有助于其个性发展的基础学力,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
3 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在普通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三个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如果说各类学科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科逻辑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的话,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则指向于学生基于直接经验建构自己对世界意义的理解,生成自己的观念,它因而超越了任何学科逻辑的限制,它是学生的自主空间。在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类学科课程形成一有机整体。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张华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全球教育展望2001(8)
为切实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作出了如下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 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这样看来,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的学分总数为23,在所有必修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近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
三、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在普通高中阶段倡导学生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修习计划,这在我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每一个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要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外部情境的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使其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这就是“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参阅张华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9)该制度体现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其意义不仅在结果上有助于实现课程的个性化——形成适合每一个高中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而且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本身也有助于学生学会选择、学会人生规划。
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相伴而生。学生要形成恰当的、适合其发展需要的学习计划,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为此,本次课程改革规定;“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指导制度,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学分制 (credit system)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程度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必然要求学分制这种弹性化管理制度。
参阅张华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9)通过规定普通高中毕业要求的总学分144学分,描绘社会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理想人格形象的基本期待;通过现定必修学分 ( 116学分),描绘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所需达到的共同基础;通过规定必选学分(28学分)和提供大量任选课程,为满足高中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供广阔空间。
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彼此间具有内在联系,在新课程中,它们是三位一体的。
四、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确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它改变了把教学研究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理过程的做法,确立起教学研究的实践取向和问题中心性质;第二,它改变了把教师视为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的被动执行者以及专家所开发的课程的忠实实施者的角色,确立起“教师即教学研究者”、“教师即课程开发者”的理念,课程的实施过程因而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第三,它所蕴涵的深层教学理念是:教学即研究,而非现成知识技能的传递;第四,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反对学校自我封闭,强调合作与开放,在合作与开放中解决自身问题、发展学校特色。“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五、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我国高中课程评价的最大问题是学校内部评价(即校本评价,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自身的独立性格,沦为以高考为核心的各种外部评价的简单复制、预演和准备。于是,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学生就得昼夜兼程,为三年之后的那次高考做准备。教师除为学生的高考殚精竭虑以外,还要应付来自上级行政部门的形形色色的检查、考评。
本次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并将此视为改革的关键。第一,完善校本评价,把学校的内部评价视为真实描述、记录、反映学生发展历程和状况的过程,视为教育过程、学生发展过程,而非高考的预演。《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具体而言,“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由此观之,校本评价的完善过程,即是课程评价找回失落的内在价值的过程,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第二,优化外部评价,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外部评价即来自学校以外的评价,它包括高考和形形色色的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的评价。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质量检测机制,这既有助于学校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又能有效杜绝各种违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舞弊行为、违法行为。
第三,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和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首先,作为高中课程评价的一部分,大学入学考试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不能外在于课程改革。其次,既然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高考成功者是两个概念,而高中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前者,因此,应把对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发展水平的认定与高考适度分开。再次,要把真实反映学生发展水平的校本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有机联系起来。有信度和效度保证的校内评价应成为大学入学考试的组成部分;大学入学考试也应成为校本评价的自然延伸。
六、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走向“分权”(decentralization),即赋予每一所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阅张华世界普通高中课程发展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3(9)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的集权化倾向被日益强化,加之高考制度一统天下,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学校沦为文化沙漠,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非但得不到发扬,反而被日渐压抑。
为了实现使每一所学校成功、每一个学生成功的目标,本次课程改革把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作为改革的重点。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到富有特色的学校选修课程的开发;从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到学分制管理;从校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建立到校本评价体系形成,无不依赖于学校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许多学校一开始在如此之大的自主空间面前可能不知所措,然而这正是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个老师开始思考并着手解决自己问题的起点,开始走向成熟的起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培养高中生丰富多彩的人格、实现每一个高中生的有个性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新课程改革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辩证地认识当前的课程改革,深入讨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价值。

今天的新课程改革针对以往课程设置中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重视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倡导从发现中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等。这些主张对于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等的培养无疑是有极大价值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对学生的尊重都是空前的。正由为如此,新课程改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尤其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今天的课程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组成部分,以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但在人本主义思潮日盛的现实条件下,在人们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对教育的总体体认还不十分一致的情况下,一些教育实际工作者就难免对新课程改革发生误解,甚至片面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在课程的实施上,可能出现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学习的层面,只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层面,而忽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等倾向;在师生地位上,可能过于强调学生的地位,而忽视教师的地位,导致教育过程的自由化;在学习方式上,可能只重视学生的探究学习,而忽视学生的接受学习。因此,今天的课程改革既要适当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方法,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地位,使人们辩证地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实质、要求和指导思想,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的培养质量。

课程究竟怎么改才是科学合理的,才会取得大的效果?这无疑有个方法论的问题。要深化当前的课程改革,有必要讨论思想方法问题。
深化课程改革不仅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课程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同时也要克服课程改革上以往存在的就教育论教育倾向。众所周知,几十年的教育改革,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一直存在着就教育论教育、在教育的小圈圈里转的问题。如果教育改革撇开或忽视高科技时代的社会发展现实,撇开高科技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只从教育自身出发讨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必然是空洞的和税离实际的,也是不能取得效果的。
课程改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既有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文化科技因素;既有教育本身的因素,也有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体认程度等因素。因此,只从教育本身出发来研究课程改革问题,不克服就教育论教育的倾向,在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上就可能会带来一些说不清的问题。如不同区域和城乡的课程设置要不要一体化的问题,不同年级课程设置的门类问题,课程设置的难度问题,课程的设置要不要综合,以及综合的程度等问题。具体而言:各个年级应该设置什么课程,应该设置多少门课程?课程的综合,应该谁同谁综合,综合到什么程度?小学的语文同数学可否综合为一门文化课?初中的理化生综合为一门课程,根据是什么?再把数学综合进去可不可以等等。同时,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别是非常之大的,教育的差异也很大。课程改革应该全国统一标准还是应有所差别?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说清楚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无疑解决了一些课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新课程改革也不是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良药。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地辩证地认识新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实施上,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辩证地认识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要辩证地进行,不能一谈新课程就都是好的,一谈以往的课程就都是不好的。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新课程改革总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改进,决不是在全盘否定旧课程以后重新建立一套同以往的课程没有任何联系的所谓新体系。新课程是旧课程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旧课程的辩证否定。否则,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改革就会失败。
其次,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历史上的师生地位之争及其教训无疑是深刻的,我们不能不汲取。
第三,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人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性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只要发现性学习,不要接受性学习,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当然,新课程改革能否最终取得实效,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全社会都来关注新课程的改革,同时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尤其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无疑是最重要的。否则,新课程再好,教师的教育观是陈旧落后的,其结果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还需要人们做很多事情。诸如,新的综合课程的编写问题,新教师的培养问题,以及如何评价新课程的实施效果等问题,都需要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教师与课程改革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扎实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与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关系也开始发生变化。“教教材”和简单地“用教材教”的观念必将要改变,而开发课程资源将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这一观念的转变,既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相当长的教育历史上,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几乎丧失。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教师在课程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我们需要给教师以相当的专业自主权,包括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介入课程发展之后,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和教材的挑战,应对这些新挑战,有利于教师专业上的进步。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会提高对教育的理解水平并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此外,让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从理论上讲,可以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投入。从理论上讲,无论是从教学专业化的需要来看,还是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力来看,参与课程开发都应该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参与”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合作”。由教师个人“独立地”进行课程设计不但在质量方面值得怀疑,由于缺少配合,还可能会带来诸多衔接与全面性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参与”其实是一种合作的参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其内容是很丰富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表现为对教材的处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采取一定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手段,或者把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接受并掌握,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发现教材中的内容,学生由此获得知识和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所以说,教材是教师用以教育学生的一种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现在的问题是,教师不能停留在“处理教材”层面,而应该参与教材编写及宁夏教育!""!年第#期本期话题课程开发,这是由教师在社会发展与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师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为他要继承和传递人类的优秀成果,而且表现为他也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者和创造者,还表现为他要按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促进人类个体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教师要代表国家的意志、社会的责任、人民的利益,将每一个自然的个体塑造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最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实际状态,最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参与教材、课程的研究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再退一步讲,即使用既定的教材,教师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可能是教材内容的原本的翻版,因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内容之间经历着双重的转化过程,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目标的“代表者”,而且也是教育内容的“代言人”。教师正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精选与再创造,通过对教材的编制与开发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从理论上讲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在教学中对教材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当一部分教师过分地依赖教材,甚至常常是照本宣科。教学内容完全来源教材,不敢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的处理方式,包括例题、习题的编排次序都完全依照教材,较少做恰当的处理。久而久之,在教师思想上就形成了这样的认识: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吃透”教材,“领会”教材,而不用研究教材,开发教材。同时,广大教师还十分缺乏课程论方面的知识及与开发课程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出现上述现象决非偶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课程发展模式,地方和学校几乎没有一点课程决策权,教师也没有编写教材的权力。再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就怎么讲”,成为教师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的真实写照。这样,教师在选取、处理教材时,没有“精力”去考虑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等这样一些育人的目标。还有,各级各类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着教师。另外,我国教师普遍意义上拘泥于守旧、拘泥于经验性教育,而缺乏创新、缺乏科学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视野,限制了教师的活动。这些都导致了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缺失。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要增大课程的弹性和地方决策的自主权。由此学校和教师面临着开发课程的重大任务。国家已经颁布了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课程”的指导性意见,“研究性课程”也就成为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然而,这门课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国家只给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要依具体情况而定。这一新型课程的开设,对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失去了对教学内容的垄断,教师面临着许多过去从没有思考过、甚至从没见过的新问题;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情况选择课题和教师,教师也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资源,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需要的新课程开发,教师自然也就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我国大规模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全面开展。实践证明,这对教师的师德、学科水平、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就课程开发这一方面仍比较薄弱。据调查,在继续教育中,培训的内容仍停留在传统的“教材处理”的层面,没有讲授有关课程的理论以及课程研制的方法和技术。所以为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继续教育必须加大课程研究和开发的分量。教师应该是教育科研的生力军。“探究性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必须站在课程实验的高度去组织和计划,要求教师也必须用课程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去研制和实施。对于广大的学校和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迫在眉睫,学校必须把教师和相关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认真学习和研讨课程理论和政策,认真研究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在广泛的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课程目标、研制课程方案、编制课程材料、规定实施细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修订和调整,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既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又确保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的更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将产生重大影响。新课程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发展,这种发展进而构成了新课程达成的条件。
一、教师的关注与期待
下面教育情境中的两位教师的关注有什么不同?他们对学生的具体期待是什么?
山鹰,起飞了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文,办公室的门开了,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
他低着头,没有吱声。
“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我一边看着诗,一边唠叨着。
“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着,眼角边含着的泪珠差点要滚出来。
“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
“说我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
“噢!”我望望刘勇,他好像很委屈。
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山里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那个山里孩子,也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是理想之光泽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我鼓励了刘勇一番,并指出了诗的缺点以及修改意见。刘勇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刘勇就将修改稿送来了。我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与评语寄给山西的《语文报》。
这一次,除了跟他谈诗以外,还和他谈了要学好其他学科,争取考一所重点大学,我还告诉他,我跟赵老师讲过他的情况,赵老师说,上次批评他并无恶意,只是恨铁不成钢。我叫刘勇主动去找赵老师交交心。过了不久,《语文报》在“发表园地”里用红标题将《山鹰》登出来了。
《山鹰》发表后,刘勇还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鼓励信100多封。
“山鹰”起飞了,我为他祝福。
这年放寒假,刘勇的班主任赵老师告诉我,期末考试,刘勇跃升到前列,还说谢谢我助了他一臂之力。
后来,刘勇还考上了大学。
这一事例反映出“我”与赵老师关注的不同,并引发我们的思考:
(1)关注考试外的学习:不考试的学习活动可以排斥吗?
(2)关注技能:技能的练习可以忽视吗?
(3)关注态度情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情感应该不理会吗?
(4)关注学生的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看到学生的中远期的发展了吗?
(5)关注学生的需求:刘勇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种需求合理不合理,允许不允许?
(6)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允许学生选择吗?
(7)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没留的作业,学生该不该做,教师留的统一作业,学生能不能不做?
(8)关注学生的尊严:学生的人格应尊重吗?
(9)教师不同的关注与期待会引发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教师的关注必须升华,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注重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这些在以精英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框架中难以实现,新课程为教师开辟了新的课堂专业生活。
二、新课程对常规教学的整体影响
1.对课堂中知识的影响
在课堂中授受的知识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如图所示):A型,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B型,教师个人的知识;C型,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所提供的知识必将引起教师个人知识及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变化。
2.对课堂控制方式的影响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权力型控制方式,非常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因而,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的,A型知识占绝对优势,很少有B型,几乎无C型知识。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品质,因而,A的比例相对较少,B和C的比例较大。这样一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的权力型控制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的、可持续发展的。
三、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的重新审视
教师的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如教师站在哪里?课前准备些什么?课堂里做些什么?乃至练习、提问、留作业、批作业,甚而课桌椅的摆放等等,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教师胜任与否的评价标准,教师都必须重新审视,做出新的选择,采取新的做法。仅就课堂中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来说,就要由从前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上来:
四、新的课程环境
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教师实施新课程,也要多了解一些新的课程环境。
如果我们对前后课程环境进行一下比较分析,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看,可以发现课程所给予教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差别。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特征十分明显,其重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的教材、教参,统一的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是靠课程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依赖教科书及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掩盖了教师的不同专业水平。
与此相反,新课程强调了教学中本来就有的那些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得分点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教师要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是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员。
课程历来推动着教学的运行。新课程对教学的影响力在明显地加大。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教师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
新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课程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高,是前七次改革无法比拟的。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历史性转变。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课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次的语文课程改革总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要实现这样一种转变,前提条件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首先必须有一个质的改变。由于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呈现出单一、落后、封闭、专制等特点,不仅与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脱节,而且与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及生活实际相违背,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多年的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局面,对我们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新的挑战。要取得课改的成功,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热情地、高度负责地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必须彻底地更新观念,努力地转变教学模式,真正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教师要建立全新的语文观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基础,是工具,这是几十年来人们对语文的普遍认识。诚然,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是客观存在,但是,我们在强调它的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它的重要内涵——人文性。语文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语文,也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的熏陶,也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文化。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要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要引导他们从教材中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自觉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语文课程还有着鲜明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老师的“言说”所能奏效的,它一定要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场所,而不应该是教师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课堂上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探究,惟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最向往的乐园。
二、教师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教学观念的更新,又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和行为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便无从谈起,课程改革便会流于口号和形式。
什么叫教学呢?是不是老师教、学生学就叫教学呢?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活动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师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你给,你收。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则不学。教完全支配了学,控制了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这样的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要想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特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人才是不可想象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沟通,是互动,是交往,是合作,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完全是平等的,应该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求得新的发展;意味着教学的过程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教师在教,同时也在学;学生在学,同时也在教。教育已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学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过程;要关注学科知识,更要关注人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动指南。
三、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学生观。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既没有拒绝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你学,你就得学;想让你怎样学,你就得怎样学;没兴趣,也得学;学得不好,还得受到肉体和精神上的惩罚。学生完全在教师的支配和控制之下,没有一点自主学习的权利,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发挥、创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则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即:(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的。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可以随教师随意捏塑。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知识也不能强加给他们。强加,不仅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和抗拒。(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这是别人不能替代的,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感知、观察、分析、思考,也不可能代替学生去明白任何道理、掌握任何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主地读书、感知,自主地观察、分析、思考,从而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三)学生是责任主体。从法律和伦理的角度看,学生享有特定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教师只有引导他们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而不能随意伤害和剥夺学生的权利。
新课程还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即:(一)学生是完整的人。他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具备全部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的人。(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独特也意味着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观察、感知、体验和认识水平都与成人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评价学生,要尊重和保护孩子单纯美好的心灵。
新课程还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即:(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我们要遵循这一规律做好工作,不要违反规律,好心办坏事,挫伤学生的心灵。(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教育的可能,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我们要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热情的期待。(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此,在他们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极其正常的,希望他们事事都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完美无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宽容学生的所谓“调皮”,不要求全责备,处处看不顺眼。当然,我们宽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不是对学生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是要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来感化和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四、教师要建立全新的角色意识。
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展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向全世界教师提出的“角色”转换口号)要明确教师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主宰者和支配者,而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其含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因为,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容量成几何级数增长,教师已不可能把这些知识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传授给学生,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其实,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知的,哪些知识是教师必须传授的,界限已十分模糊,教师已没有了知识占有者的权威。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自主地学习,帮助他们自主地建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不断向新的知识领域发起挑战。
(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老师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地成长。要指导他们不断为自己设置奋斗目标,要帮助他们勇敢地克服学习和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要激励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要不断地促进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五、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核心,以讲授为主要手段,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采用反复操练的办法,以期达到知识的巩固。这种教学方式封闭、单一、沉闷,压抑学生的个性,钝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方式要开放、互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一切的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探究,从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感受主动探索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教师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为积极探究、自我建构。
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即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如下四个特点:(1)学习者能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能安排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能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4)学习者能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需要组员的密切配合,需要组员有高度的责任感,需要组员能建立相互信任、互相沟通的和谐关系,并能对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评估,并找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谓探究学习,也叫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呢?
(一)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具体做法为:
1、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能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不多,有些老师往往把学生读书当作一种摆设,常常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考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只能死记老师的分析,食而不化。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不要轻易干扰学生,打断学生,也不要作喋喋不休的烦琐分析,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不要强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要允许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感悟。
2、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的极好形式,也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能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得到情感和情趣的陶冶。
探究性学习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教学来开展,可以就一篇课文中的若干问题开展讨论和争鸣,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讨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课文的重新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确定研究目标,指定研究计划,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整理研究成果,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要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却非易事。语文学习,无论是语言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实现。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激发学生参与评教评学的热情,要给学生更多的施展才能和自我表现的空间,以此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课后练习题,只要言之有理,不要强求一致。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质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更不要对学生大胆或出格的看法大泼冷水或讽刺挖苦。对学生发言中存在的明显的原则性的错误,也要在肯定其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给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让他们注重结果,更要让他们注重过程,且评价要适度,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问题。
(二)打通课内外,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在课内获得,但课内不应是老师的“一统天下”,也不应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加油站,学生把生活的经验带进课内,通过“加油”,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趋于科学和完善,所以,课内的讲还是必要的。但是,再圆满的课内,充其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天地在课外,为此,我们要突破原有的语文教学格局,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1、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我们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社区——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学习鲜活的语文材料。
2、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信息的习惯,如:要使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并坚持初中三年不间断;要求学生看电视注意精彩的台词和解说词;听广播注意搜集有益的信息;逛马路注意广告用语的得体与否;买东西注意说明书的介绍。即使是和学生、老师、家长、亲威、朋友等谈话,也要注意不同的对象在不同场合,他们有怎样不同的语言表述。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学好课文,更要广泛地涉猎中外名著,要为学生制订一个读名著的计划,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读书报告会,使读书计划真正得到落实。在课内我们可以每周拿出1~2课时专门到阅览室上课,让学生在这里自由阅读,自由摘抄,自写心得,自写评论,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另外,引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扩充自己学习的内容。
4、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得到的,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其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只有靠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多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可以开展下列一些活动:
(1)探究性活动。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成问题,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
(2)体验性活动。请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诵,扮角色演讲,按角色表演,充分体验“角色”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感受。
(3)发现性活动。鼓励学生对接触的各种文本信息等进行质疑,从中发现问题,一是从所学教材中发现,二是从报刊中发现,三是从电视媒体中发现,四是从生活中发现。
(4)制作活动。比如进行课文的配音制作、手抄小报的制作、课文插图的制作、文献参考资料的剪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
(5)创作活动。比如进行个人写真、个人小传的撰写;进行科幻作品的制作;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6)传播性活动。如个人信息发布、读书报告、小记者采访等。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肯定还有不少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