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一把火原唱: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3:30:16
王晶卉 2007-3-20 8:41:22
陶城在宁深情追忆陶行知:父亲的教育思想对我影响很大
昨天上午,南京晓庄学院的报告厅内,传来一阵激昂的歌声,虽然声音苍老,却铿锵有力。循声而去,是一位满头华发的八旬老人。作为南京晓庄学院建校80周年庆典的特邀嘉宾,陶行知之子陶城来到了当年父亲曾倾注心血创办的学校,在陶行知研讨会上献上了一首亲自谱写的歌。陶城昨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十分激动,对父亲的深情追忆充满了无限崇拜。
“我的名字可以画出来”
“我叫陶城,其实这个名字最好画出来。”陶老作了个特别的自我介绍,随即向记者要了张纸,画了个桃子,桃子里还有一张笑脸。“这个‘桃’象征着甜美,代表了父亲一生中希望受苦的劳动人民过上甜美生活的愿望。”陶行知的四个儿子分别叫陶宏、陶晓光、陶刚和陶城,但是他对儿子们的爱称却常以“桃子”、“蜜桃”来代替,既亲切又甜美。
从阔少爷变成野孩子
谈起父亲陶老娓娓道来,神情陶醉,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1927年,陶行知举家下乡,在南京市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原来在北京过着安逸生活的陶城,伴随着父亲办平民教育的梦想,一下子跌入了和锄头镰刀打交道的乡村生活。陶城笑称当时是“从城市里的阔少爷变成了乡村里的野孩子”。
虽然条件变得艰苦了,但父亲对生活却充满了热情。“从野人世界出发,向极乐世界探索”,这是陶行知经常鼓励家人和学生的话。
在陶行知刚刚创办乡村师范时,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第一批招进来的也就13个学生。开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工具、开荒,但大家觉得趣味无穷。在师生亲手搭建的草棚礼堂门口,陶行知还题了一副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对陶城的影响很大。
“不要小看小孩子”
“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共同创造彼此崇拜的活人!”陶老说,父亲的教育思想中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就是要尊重青年,爱护儿童,不可小看后辈。
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时,招了个父母被日本人杀害的孤儿,那个孩子当时满头长疮,很多人避而远之。陶行知把他招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帮他找医生看病,还发现了他很有音乐天赋。果然,这个孩子后来成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指挥系主任。还有一件小事,有一次一个学生打架被叫到办公室,学生很紧张,陶行知拉他坐下来,掏出一颗糖,说奖励他到校长室很守时。又掏出第二颗糖,奖励他听从劝止,尊重校长。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是奖励他是因打抱不平打架的。学生听完后哭了,表示要改正。陶行知又掏出第四颗糖,奖励他知错就改。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这是陶行知先生自创的打油诗。陶城说,父亲一直认为,要做个好老师,一定要尊重孩子,并向青年和儿童学习,这样才能让思想“保鲜”。
“我拜学生为师”
深受父亲思想熏陶的陶城,在自己日后的教学生涯中,也处处继承了父亲的教育理念,“父亲的思想对我影响非常大。”他说,“记得1953年,我在哈工大任教,一次上课讲解题目,有学生说:陶老师,这个题目我有更简单的方法来求解。我马上坐到学生的座位上,拜他为师,让他上讲台,果然他的方法更简单。”这让陶城更坚信父亲说过的那段话:“青年最大,比伟人大;跟青年学,世界要起变化;火把要换人拿,但愿天翻地覆,青年领着老大。”陶老一字一顿地重复着这段话。陶老说,他衷心希望以后晓庄能出更多的陶行知,并且发扬光大陶行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