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和岳云鹏合唱:在井冈山上与袁文才嫡孙谈信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24:27

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一周培训后,在返汉前一天晚上,我作了如下的学习交流发言。分享对象是来自湖北全省各地的同仁。几天时间大家并没有混熟,却因为这个发言,让很多人记住了我,多数人由衷地认同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并主动提出今后加强联系交流,有的当晚就索要我的电子稿。在圣地“以文交友”、“价值认同”,算是这次耗资堪称“豪华”的培训的收获之一吧。

“朱毛星火照亮革命前程,井冈精神灿烂秋天人生”。

如果让我用最简单的语言总结这次“重上井冈山”的心灵感悟,我就用这两句话。其“题眼”,其实只有两个字,就是“秋天”。一是此时正值秋天,井冈山历来都是多雨,而我们在这几天,却是天高云淡,气候宜人,秋天对我们如此眷顾;二是毛主席诗词中的“秋天”,都是积极正面充满希望的美丽景色;三是我们这个团体中多数人的年龄进入“秋季”,应该是进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如果大家一定要我哆嗦,我就谈谈几天来对理想信仰方面的“再思考”:

 

中国井冈山干部培训学院别开生面、精心雕琢的四天课程,感触最深的是在两年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包括5万先烈在内的先辈们凭什么对党无限忠诚?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故事这里的歌声告诉我们,是共同的理想、信仰、信念和信心,是大家对终极价值的一种追求。当我们听过教员们关于张子清、彭德怀、何长工等人的深情讲述,我无法怀疑先辈们信念的坚定和信仰的力量。如果怀疑,就无法理解一个新生中国的诞生。

但是,扪心自问,当我们千里来寻井冈,几天融入圣地之后,我们就能像先辈那样,或者说如党所期待的那样,拥有和坚定我们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吗?

不知道大家会怎样回答,我的回答是“未必”。请“中井院”老师们切莫诧异。“未必”丝毫不否认几天教学是我接受所有政治类培训整体质量最高的一次,它让我的信念再一次回归,理想再一次升起。正是因为教学品质高,它让我对自己内心的审视有所谨慎,不想像以往那样轻易涌出情感泡沫。党内的整风和学习不可谓不多,为什么党员的精神面貌和信仰总不如意?即使是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创办像井冈山这样的干部培训学院,投入巨大财力,集中优势师资,如果接受教育的人不面对历史反思、不触及灵魂自省,我们也会像以往多次声势浩大的教育一样,当时激动不已,事后波澜不惊。

重温井冈史,方知信念重。昨天重走“挑粮小道”,我在活动中特意置入一个“心灵游戏”。本来,这条小道对我来说尚不在话下,鉴于我的年龄(至少比当年被战士们称为年纪大了不让挑粮的朱德大),我可以有许多选择,一是不去,二是去了不走,三是虽走不必争先,但是,我选择了背一支枪、放弃了作拐杖的竹杆,坚定地走上小道,并始终保持在第一方阵。在最后时刻,我看到广东一个团的两个人打着红旗超越了我部的第一方阵,我就甩开先导,一个人径直赶上他们,共同到达终点,成为我部登上黄洋界第一人,用时一小时十五分钟。我知道,很多人心在享受爬山的快乐和野趣,并不当成一次竞技,但我却别有用心,借机对自己的体能与意念来一次小小的历练,以此作为对井冈精神的一种祭奠,其中就蕴涵一种信念。

可是,信仰信念在我们社会却无情地成为稀缺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前天,省电台一位做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在网上约我谈一个话题:“为啥那么多有钱人开始资产外移出国移民?”他说,人们争相捞钱,富起来后都成了别国的公民,这样的示范如被认同,我们的国家将会怎样?我回答,除却包括分配制度在内的许多国家制度不完善,就是社会正在丧失大家都能认同的价值理念,以金钱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在无形地吞食我们国民的良知与文化传统,包括富人的兼济天下,穷人的包容淡定。我告诉他,回汉后我可以就井冈山之行来交流一下。

当政府或者我们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明确表态不与认同,或者对这些富人嗤之以鼻,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对待富和穷的价值理念如何呢?应该说强不到哪里去,就如昨天诗词老师所说的,我们并没有领袖的那种壮丽情怀。

但这又不能全怪我们自己,我一直以为,我们这一代,包括下一代人要想树立与先辈一样的信仰信念信心,其难度不比当时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容易。为什么呢?

我认为,先辈们对革命的信念至少可以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当时的“精英”(包括当时的“官二代”、“富二代”和“海归”)主要是出于对改造社会的一种理性认识,也就是说,他们心中掌握了真理;二是当时的“草根”(主体是农民)主要是出于自己的生存和活路,他们谈不上有什么社会理想。这两种阶层的人为什么能够“合流”,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旗子”与“肚子”的一致,符号不同,本质一样。这种共同的价值认同,就形成了一个革命队伍的共同理想,再现出来的就是革命豪情与坚定意志。当时的“官兵一致”,其实包含了书生和文盲、工友和农友、富人和穷人的一致,这种一致,最典型的是毛泽东作为知识分子和“山大王”袁文才的联手,就是一种根本价值的认同。

这次重上井冈山,通过“井院”一个来自武汉华师的罗庆红教员,让我与分别23年的战友(我们同为一个师干部部门的同仁)、袁文才嫡孙、现“中井院”教授袁建芳意外重逢,并有一次倾心交谈。当年他的爷爷与从湖南来的毛泽东大仓“成交”,靠的就是对革命的共同信仰,对毛泽东本人的一种信任,要不然,就没有这段辉煌的井冈山斗争史。袁建芳说他采访了许多在世的井冈山老红军,大家都说,当年没有袁文才和王佐,就没有朱毛两年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史,中国革命的历史将会改写。

反观今天,富人阶层和平民阶层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呢?表现上有,实际上少。所以,富人想更富,富了想出国,穷人求富不成则仇富。不管政府怎样提倡和谐社会,这两个阶层少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追求,相互渐行渐远,消解了社会凝聚力。潜在的社会危机照过去的方法就是阶级斗争,现在就以穷人仇富,或富人出国移民作为阶层矛盾的释放。我们官方对此至少暂时无能为力,陷于困惑与迷惘,社会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80多年前,井冈山精神是怎样形成的?教员在现场教学点评中有一句话让我深思,“井冈山虽然是一支农民武装,但它的高层管理和指挥者都是当时的知识精英,有的是旧军队的权势军官”,我直观地想,当时比我们现在年轻的这样一批人作出的选择绝对不会盲目,他们的追求,经历史检验符合当时时代潮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的精英对社会民众肯定有引领作用,这是第一;领袖人物在战争中展示出超人的品格与魅力,对群众有巨大的感召力,这是第二;党领导人民闹革命,有一个鲜明的反面教员或者“负面激励”,那就是国民党反动政府,这是第三。可以说,当时的革命斗争比起现在肯定是要困难得多,但在一个革命队伍中树立一种理想,因为有了这几个因素,虽然也有曲折,似乎比今天来得水到渠成。

这不是为我们开脱,这是一个唯物的分析。当下,有多少精英真信自己念念有词的信仰?有多少领导具备早年革命领袖那样的人格魅力?有多少政策能够让群众直感温暖?最不可忽视的,我们党已经执政60多年,我们没有过去作为反衬的腐朽政府,而我们自己因为执政也成了既得利益者,其中有的沦为与民争利的对立面。还有,在文化多元与文明冲突下,我们价值选择像吃自助餐一样,选择多了反而无从选择,或者吃不出什么特别香的味道。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我们具备先辈们一样的信仰,可以说更不容易,也不能指望几天高质量的教学就能轻易解决。反之,就是自欺欺人。

所以,在社会转型和利益交织复杂的现实面前,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吸纳西方政治民主中的有益成果一样,形成一个社会各阶层都能接受的价值观迫在眉睫。尽管我们会说中央已经提出了核心价值观,但是它的实际效果不尽其然。有很多抽象的价值观需要通俗化人性化。就像“井院”激情教学时,教员演唱当地原生态红歌,我们不能一下子接受,但经过解放后改编的井冈山民歌,我们湖北人及全国人都能理解,都喜欢。同理,欧洲歌剧很美,但如果不作中文翻译,我们也听不懂。这对我们社会价值建设,特别是核心价值普及应该有所启示。

在价值观上虽然要反对全盘西化,但不能拒绝代表人类文明成果的许多“普世价值”,不能讳饰我们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因为价值认同的差异,经济高速发展总被人当作威胁;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了,但物欲横流,道德沦丧,阶层对立,社会凝聚力弱化。有一种奇特现象,国家经济发展越强大,这种现象越严重。相反,当遇到重大灾难,凝聚力反而趋强。要鲜明地强调党现在的社会角色,我们不是反对党,早也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是号称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锋队。那么,我们可否以先辈们理论创新的勇气,在优秀中国文化的基础上,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包括井冈山精神在内的优秀传统,也要有中国与时俱进的东西,还要有世界发达国家和社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让它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共同的信仰信念。我们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或高等院校,应该在重塑价值方面有更大的担当和贡献。

要坚定革命理想和信仰,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凌空虚蹈。它既然涉及对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确立几个与价值观有关的理念,这也许属于外围问题,却关乎本质:

1.价值高于立场。谈理想信念和,必然要涉及根本价值取向。那天在讨论党史二卷中,专家仍然把立场问题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我似乎不敢苟同。当代人修史有难我们理解,但不能以“立场论”代替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性反思。因为我们党是号称最先进的政党,有最宽广的胸襟。但我不否认价值与立场也有一致的地方。

2.价值高于利益。这一点,我原来以为美国比我们做得好,因为他们为了自由宁可付出安全的代价,如不论发生任何恶性事件,都不曾修改私人拥有枪支的法律。但是,从井冈山斗争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当初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千千万万人的生命,是价值高于利益的最好解读。当然,价值与利益也有一致的时候。

3.“实事求是”不能漠视价值。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但我们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求的“是”,不是规律不是真相,而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以至于在价值与立场与利益上采取实用主义为我所用的态度。

4.注重公民价值观。我们曾习惯称“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的”,经常标榜“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实,党内许多人的表现说明既不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有的就拥有特殊利益。我们是人,需要制度和法制,很多方面,我们必须首先做好一个公民,才能谈我们的先进性。

5.注重普世价值观。革命传统是我们原创精神财富,但我们不能永远延续“仇恨教育”,需要用新时代的精神包容历史的伤口,如何长工善待曾经屠杀自己数十位亲人的刽子手之后,这样的人格精神更有力量。它跳出了井冈山精神现有表述的范畴,它让我想起了美国人是如何理性面对历史上南北战争的。挖掘我们社会中这样的元素,予以弘扬,我们的社会和谐,海峡两岸关系,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都将展示一个全新的面貌。

总之,确立自己的信仰,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己。大到国家投资多少亿,建设多么现代化的培训基地,有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方式,小到我们个人穿上红军服,照张红军像,走走红军路,这都不等于信仰信念的形成,也不等于党性。当年井冈山军民几乎天天打仗,哪有条件哪有时间和教员专门培训,传为经典的也只是毛泽潭的问答式教学,是一手宣传单,一手枪杆子,但他们坚定信仰至今感染着我们。而今天,党性锻炼方面普遍存在“磨刀无力,砍柴无功”,让我产生一个可能“另类”的观点,“增强党性无学”、“坚定信仰无教”,主要靠实践,靠政治自觉。大家想想看,最能凝聚人类思想的基督教、佛教、还有中国儒教,以及上世纪前半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因为这些精神价值本身的魅力,也因为人类追求高尚精神的自觉,它们并没有今天的传播手段和许多人为的力度,可是,这些学说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粉丝。

我对信仰没有许多人通常的信誓旦旦,只能说明我对信仰比较认真,不想以马虎的态度亵渎它;就像当年对“红旗能打多久”的质疑,它只能让头脑清醒的共产党人对根据地建设更加坚定更加智慧。我说最好的培训并不等于就是我们的信仰信念,只是想说明我们井冈山学院的教学还有更高的提升空间,重要的是一种自警:自己的信仰主要靠自己解决。我们当下能够做到的,做好老干部工作,就是尊重我们党的历史;尊重老干部,就是认同他们的理想与信念。这,就是对“中井院”优质培训的像样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