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广场舞好汉歌背面:太极与武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12:57

太极与武术

看到这个题目,人们自然会想起太极拳,因为在太极领域,太极拳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有人甚至把“太极”直接理解为“太极拳”。其实,“太极”与“太极拳”是绝对不能等同的。“太极说”几乎与道家同生,而太极拳只是明清时期一些武术家借助太极原理创立的一个新拳种,就是在内涵上它们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不过,我们可以把太极拳理解为“太极说”的一种展示形式。

武术,顾名思义就是打斗技术。冷兵器时代,武术的作用相当大:保家卫国、改朝换代、建功立业、强身健体。尤其是两军对阵、厮杀打斗,武术几乎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鉴于武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历代武林中人,往往都不满足于自身武功,不断潜心研究,或博采众长,或闭门苦练,努力创立能战胜一切敌人的“绝世武功”。这就使我国武术到了明清时达到高峰,不但门派众多,而且高手如云,太极拳也随之应运而生(一说武当张三丰创,一说河南温县陈王廷创)。据说太极拳的创立者曾一度打遍天下无敌手,张三丰也好,陈王廷也好,到陈家沟“偷拳”的杨露禅也罢,都曾是所处时代的绝顶高手。这就有力证明了太极原理与武术结合产生的巨大威力。那么武术到底借鉴了哪些太极原理呢?其玄机皆在太极图中的“圆”、“意”、“动”、“神”四字上。太极拳从太极图的圆形得到启发,使太极拳的动作多走圆或弧,以此作为化解敌方进攻力的手段;太极拳从图中内动图形得到启发,使太极拳注重内力蓄积,并全神贯注盯住敌方,发现敌方意图后乘机而发。这样,太极拳就形成了以柔克刚、以意领劲、避实击虚、攻守结合却又以守为主的特点。在套路演示上,中正圆润、舒展大方、轻灵飘逸、连绵不断、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然而,现在的太极拳流派分支众多,除大的派别诸如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之外,另有一些地域性派别像泰山派、武当派等等,同一派别的陈氏太极拳又有老架、新架、大架、小架之分,即便是同宗或同师的练拳人,练到一定的境界往往也各具风格。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规范太极拳,曾召集武术名家整理出了各大门派的竞赛套路并进行推广,但收效不太理想。许多练拳人对太极拳的纷杂现象感到非常迷茫:到底谁为正宗?谁对?谁错?哪个更好?

出现上述现象,引发这些疑问并不奇怪。你只要想一想:什么是“太极”?一切就会释然。“太极”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即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强调各种相反、相对事物的共存与转化,也就是规则中无规则,无规则中又有规则。“太极”的深奥无穷,吸引着无数人终生去感悟它,而且感悟的结果又反映出变幻不定的特点。所以,太极拳大师授徒讲究个“悟”字,基本套路教过后,让学徒旷日持久的边练边悟。不同人有不同的悟性,再加上身体又各具特点,这就造就了练拳者各自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特点在初学者身上往往反映的不太明显,因为他们还不会“悟”,只会比葫芦画瓢。练拳练得越久,功夫越深,个人特点越明显,个人特点突出到一定程度便自成一派。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学拳一知半解又好为人师者,他们把不成熟的或不规范的拳路招式久练定型,再传给追随者,这就更加剧了太极拳的复杂多样性。不过,复杂归复杂,多样归多样,只要不违反太极原理或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均应予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