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弯的月儿类似的词语:“国学”把自己当成了土特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7:46
国学”把自己当成了土特产(2009-04-23 23:15:37) 标签:杂谈 文化 国学 传统 现代  分类:杂文

    我一直主张要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对于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我并不完全支持。“国学热”现象有两个方面值得观察,首先是广大群众为何欢迎“国学”并引发“国学热”的原因。其次是“国学热”现象中某些专家或机构表现出来的方式。这两个方面并不能完全吻合,群众的愿望和他们所能得到的,常常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成为“国学热”值得反思的地方。
    中国人对于“国学”的热情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地位在国际上的提高,中国人需要一种文化上的自信。换句话说,变得有钱并不能使一个人变得被人尊敬。受人尊敬的除了一定程度的富裕基础外,还需要文化的支撑,否则总也摆脱不了暴发户的影子,当年美国人为此没少花功夫。二是,在文化上抄袭他人,也很难获得自豪感。而且,在富裕程度上开始接近西方社会后,文化上表现出的困境,西方文化自身也不能提供完全的解决方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好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在这方面的需要。这可以说是“国学”热起来的社会基础。
    但是,“国学热”的养料提供者们,表现并不都能令人满意。“国学”这个名称就很值得玩味。以前并没有“国学”这个称呼,就好比以前没有“国人”这个称呼一样。中国人以前认为自己的文化就是属于世界的,因此,不会把自己的文化局限在“国”的范围内。虽然现在中国人也借助各种方式,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但是,“国学”这个名称已经有一点示弱的含义,全然没有美国人把自己的文化和价值当成“普世价值”向全世界传播的心态。用商品行为做一个比较,别人把可乐或啤酒当成全世界最通行的饮料,买到世界各地,而我们的“国学”,从名称上说,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土特产,试图吸引一点有好奇心的人。这种心态对于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价值,有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因此,在“国学热”中我们看到,“国学”要么不加分辨地钻入古书,要么肤浅地与现实发生暧昧关系,并且把自己变成现实的附庸。它得益于人们对现实的某种不安或焦虑,却很难从一个高度上,为现实提供方案,即便提供某些方案,也很难有效实施。“国学热”所体现的更多是传统文化遭受西方文化挤压时,固守自己的顽强,将自己退受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似乎终于可以躲过曾经受到的污蔑和迫害。“国学热”所缺乏的依然是对传统文化根本性的价值判断,这种缺乏也受制于国学研究者对西方文化的根本判断。因此,“国学热”会小心翼翼地绕过西方文化的强大价值,或者把自己装扮成与西方文化具有同等价值的古物,“早已有之”是“国学”为生存而屈服的一个常用手段。
    “国学”这一名称实际上已经是向西方文明屈服的标志,具有把自己变成古董的意味,“国学大师”往往更像是古董商的别称,因而,“国学”大多成为小圈子把玩的文化珍奇,与现实发生着不痛不痒的关系,甚至靠依附和讨好现实而生,彷佛古董商聚拢了一批有价值的客户。在文化多元的旗号下,“国学”只是一个生存手段,如同商品的一个标签或品牌,向中国或全世界发出这样的声音:我这里有不一样的东西。因而,“国学”所关注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供有怀旧情结的人们孤独地陶醉一番,或者沾一点与众不同的特殊气息。“国学”实际上是被西方文化元素包装之后的产物,它并没有使传统文化获得真正的生命力。它只是在现实中见缝插针,通过零敲碎打的零卖方式,为现实中的某些需求提供一个解释。
    “国学热”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本质的现代化理解,只能在古人的话语系统中,以学究的方式自得其乐;或者试图给现实的人们提供一点安抚和清凉,又因为与现代西方文化交流工具的缺乏,而显得隔靴搔痒,甚至是以拍西方文化的马屁而谋求生存。国学研究者除了孤芳自赏地在精神层面炫耀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享受和陶醉之外,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重要的基本问题,几乎都处于沉默和失语的状态,因而,国学研究者、推广者的声音,常常只是敲锣打鼓般的热闹,难以触及现代社会的本质,也很难引发对于现代文明方式真正的反思和觉悟。
    “国学”只是把传统文化穿上长衫,给予人们一个鲜明的视觉标识。而传统文化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并不需要长衫、扇子、茶壶这样的外在符号,穿西装打领带也完全可以在理念上接受中国传统的合理内涵。举个例子说。当有人讨论祭祖应该穿什么服装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样的问题毫无意义。中国人祭祖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中,中国各朝各代的服饰都不相同。几千年来,人们穿着不同的服装祭祖,并没有因为服装问题而影响祭祖的本质。而今天的“国学”往往就在祭祖的服装上大做文章,对于祭祖的真正用意则明显忽略,“国学”也因此常常成为表演。我认为,当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传统的外在形式上,不应该满足于中国传统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而应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找到沟通和对话、比较与衡量的有效方式。否则,退化为“国学”的传统文化充其量只能是盆栽植物,很难在广阔的土地中生根开花。中国传统的真正意义,在于整个文明的本质。理解这一文明的合理价值,不光需要对自身的研究,同样需要对其他文明的研究和理解。要完成这项工作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