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的黄歌词:读奥修《死亡的艺术》 (依仁山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49:15

                           读奥修《死亡的艺术》

生命就是生活的过程,就是生活的枝枝节节,就是活生生的生命流动,没有任何教条、哲学、宗教。你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目标,就绝对错过了生命。

生命在你身上发生着,没有未来的某种等你去达成的目标,生命就在此时此地,在你的呼吸中、血液的流动中、心跳中。你开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你就错过了生命。观念和解释似乎是重要的,但真正的东西却被遗忘、被错过了!

生命,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河流,没人能给你生命的意义。那是你的生命,生命的意义必须是你自己的意义。你的生命,只有你能进入它,唯有在你生活的过程中,才会透露出它的意义。

头脑越被死的知识填塞,人就会变得越来越迟钝愚蠢。知识成了身上的重担,只会强化自己的自我,绝不会给来光明、指出道路。生命在你的身上,生命的庙宇不在外面,你就是生命的神殿。不要向外寻找,走向自己内在的神殿,你就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了解你的生命,诞生和死亡是生命相同过程的两个部份。诞生不是起点,死亡也不是终点,生命是首尾相连无始无终的圆。

死亡不是敌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与生命是相同能量、相同现象的两极——是潮起与潮落、日与夜、夏与冬。它们不是对立不是相反是互补的。了解了生命就了解了死亡。

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朋友。没有死亡,生命无法存在。生命因死亡而存在,死亡是生命的背景,死亡是一种更新,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每时每刻既是死亡更是复活。死亡是生命的十字架——复活!

求生怕死的观念制造出无数的悲剧。力图自己不死,就变得无法生活,只是拖着脚步走在生命之路,生命是流动不息的河流!想活就必须准备死。是“自我”在怕死,而不是你。生命与死亡不是相对的;自我与死亡才是相对的。自我既反对生命也反对死亡。自我害怕活也害怕死。它害怕活是因为向生命接近的每一步,都会更接近死亡。一个完全活着的人也是完全死的,这就是耶稣上十字架的意义。耶稣说:“你们必须背自己的十字架。”十字架就是自己的死亡,每个人必须上十字架,这唯一全然的生活的方式。

  全然的活生生的那一刻,你会看到死亡。爱的颠峰也是这样,爱使生命达到高潮,所以有人会害怕爱。自我的死亡是你生命真正的自由起点。自我只是你周围的一种必须打破的外壳,它是旅行者身上的灰尘,人体上的污垢。勤换衣、勤洗澡,你的生命就一直清新美丽。

死亡与生命是一起燃烧的同一枝蜡烛,它们无法分离。自我总是以区分、二元性的方式思考,但存在无法被区分无法被分割。孩子成了年轻人,青年变老了,你如何区分如何分割划线?过程无法被划分。生命是一种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过程。生命的过程,是无时间的、超越时间的。死亡是一种重生,它帮助生命摆脱老旧的形式、有限的结构,再度流动、再度新鲜和年轻。

每件事都在变,但有某种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内在的某种东西和观照仍然是连续的。这看不见的不变之物超越了生命与死亡。每件事都会回归它的源头,了解生命就会了解死亡;生命遗忘了源头,死亡则是再次回到源头。生命离开了源头,死亡才是回家。死亡不是丑陋而是美丽。只有对不受阻碍、不被约束、不压抑地活过生命的人来说,死亡才是美丽的。他们爱过、舞蹈过、欢庆过,现在同样地欢庆死亡。

只注重身体生活,从不知道身体以外的任何事,死亡将会是非常丑陋、痛苦的。如果你爱过、喜欢音乐与诗歌、热爱山水风光,有非肉体的喜好进入过你的意识,那么你可以平静的对待死亡,但还不是一种庆祝。如果有超越性的东西进入你内在,本质的中心是空无,你就不再是身体、头脑,肉体的所有欢愉已经完全离去,只是纯粹的觉知、意识,那么死亡将会是一种伟大的了解、启示、庆祝。死亡就不再是死亡,而是与神的约会。

对了解了生命最核心的人来说,死亡是神。死亡不只是休息,也是一种复活,是新的生命、新的开始、打开了生命的一扇新门。

生只是一种準备,是学习死亡秘密的准备。知道如何去生活,才会知道如何去死亡。生命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所以别让自己被人掌控、支配,不然就是对生命的背叛。双亲、社会、教育、政客、教士,不论是谁支配了你,你就错过了你的生命。支配来自外在,而生命在于你的内在。不受任何人支配不等于对每个人、每件事都说不。

顺从型的人对任何事、任何人臣服,没有独立的灵魂,是不成熟的、孩子气的,总在寻找父亲形象,他们无法信任自己。叛逆型的人是社会的反动分子,他们只是对抗或反对。真正的叛逆者,既不顺从社会也不反对社会,他只依据自己的了解而生活。他知道自己的光芒非常小,但那是他所有的光。他不固执很谦虚。他说:“我也许是错的,但请让我根据自己而错。”犯错是学习的唯一方式,依据自己的了解行动是唯一成长成熟的方式。你的生命必须由你来活过,你必须追随你自己小小的光芒。

生命是不安稳的。它每一刻都会越来越移向不安稳。生命是一场赌局,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如果生命可预测,就不值得去活了。如果每件事都照你想要的方式、每件事都是确定的,你将会变成机器。人类活在自由中。自由就是不安稳与不确定。真正聪明的人总是犹豫的,因为没有任何现成的教条、借鉴。他必须观察后作出回应。老子说:“我是犹豫的,警觉地行动着,我不知道生命的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没有任何定理可追随,从不会事先决定,我必须在那一刻来临时作决定!”

随时作出回应就是责任而不是义务、职责。多少年来的制约已经让人变得更像机器,失去了人性,虽然也可以安稳、舒适,但每件事都是别人计划安排好的。别问应该如何过你的生活,生命是如此的珍贵,要你自己去过它。你会犯错,但别一再的犯相同的过错。这是你持续成长,学习、了解你自己内在光芒的唯一方式。

在经典或哲学中寻找真理,就如不看月亮看倒影。如果你问别人应该如何过你的生活,你就是在寻找误导。人只能谈论他自己的生命,两个生命绝对不会是相同的。他说的或传授的是他的生命,他也许也问过、追随过别人,他也许也只是个模仿者,那么他说的只是倒影的倒影。人们一直热衷倒影的倒影的倒影,而真正的月亮总是在天空中等着你去看。你的月亮你的天空要你直接去看。何必借用别人的眼睛?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但未必对你合适。你借用它的那一刻,就变成了知识而不再是了解了,了解只能是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没有自己的体验,知识、文字、语言也许就成了谎言。

真理不必一定需要语言,非语言的层面照样可以找。月亮就在那裡,它不需要其他的媒介。你只须看着它就好,这是非语言的沟通。整个生命都是伸手可得的,只须学习非语言的沟通。这就是静心——语言无法干扰的空间,观念不会介入到你与真相之间成为阻隔。

许多人就是这样活着却一直错过生命。这需要勇气,需要成为真实的勇气,跟着生命走的勇气,生命之路并不是画好的地图,人必须进入未知。生命唯有在你准备进入未知时才能被了解。依附于已知事物就是依附头脑,而头脑并不是生命。生命是非心理的、非理智的,生命是全然的,你必须全部投入其中。只是思考生命并不是生命,要抛弃这种“关于主义”。别变成语言学教授、别变成一只鸚鵡。靠文字、观念、理论、神学而活,生命会继续从你手中流逝。如果你真正活过生命,就会坦然準备去经歷死亡。

苏格拉底垂死时,他是如此的陶醉,以致他的弟子无法理解他在快乐什么。弟子克列多问:“你为何看来如此快乐?我们都在哭泣呢!”苏格拉底说:“我为什么不应该快乐呢?我已经知道生命是什么了,现在我想要知道死亡是什么。我正站在伟大神秘之门前,我很兴奋!我将要进入未知的伟大旅程。我充满了惊叹!我等不及了!”有人问:“你确定灵魂在死亡之后还会存活吗?”苏格拉底说:“我不知道。”弟子问:“那你为什么快乐?如果灵魂不存在了……”苏格拉底说:“我必须去看,如果我存活了,就不可能对死亡恐惧;如果我无法存活,又怎会有恐惧呢?”但我无法确切知道将会发生什么。那就是为何我充满惊叹并且准备进入其中的原因。我不知道。”

说“我不知道”,这需要最大的勇气,苏格拉底是个难得的真诚的人,是个伟大的智者!

生命是没有保险的,它只是一种敞开,一种狂野的敞开、一种混乱的敞开。你可以在你周围建一间小屋,那是安稳的,但是那也将会是你的坟墓。要随著生命去活!人总是敞开的、不确定的、改变着的。扮演固定的角色就死去了,从这天开始就没有活过。生命必然是带着犹豫而活的、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生命根本没有预先确定的东西。

你就是神,可是你已经忘记了!人的本质只是纯粹的“在”,纯粹的“在”就是神。了解你的内在的神性,就了解了你的生命。整个生命都持续地在指向同一件事——这就是你就是神。一旦你了解了它,就不会有死亡了,死亡中,你回到了家——和你的神合一了。

不要累积任何东西:权力、金钱、威望、美德、知识,甚至所谓的灵性经验都不要累积。不要累积。如果你不累积,你就是准备好死于每一刻,因为你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对死亡的恐惧来自生命中的累积,太多的东西将会失去,你紧抓着不放。这就是耶稣“贫穷的人有福了”的意思。当然,这不是说去当乞丐、抛弃世界,而是要身在世界又不属于世界。别在内在累积,灵性的纯洁是真正的贫穷。生命不是问题,占有才是问题。越占有就越害怕失去;不占有任何东西,纯洁的灵性就不被污染。如果只是单独的存在,就能够在任何时刻消失,死亡来临,你已经準备好了。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也许正进入新的经验。

不要累积也不要弃俗,某些弃俗的人其实比世俗的人更贪婪。我们要身在俗世却不属于俗世。死亡带走人世的所有东西,但带不走美德、人格、灵性经验和静心。

真正有灵性的人有很棒的经验,他们从来不累积。发生过了就忘它们,从来不会将它们投射到未来,从不会去重覆。他总是对新的东西敞开,从不带着旧东西。生命是新的,只有头脑是旧的。如果透过头脑看,生命看起来也像重覆、也像无聊的东西。头脑是过去的残留物、灰尘,覆盖着你明镜般的意识。没有头脑就会知道生命的永恒,生命无始无终。清理你过去的每一刻,在过去的每一刻死去,对未知敞开就重生于每一刻。能活出生命,也能活出死亡。

灵性就是全然地活出生命与死亡,你就超越了生死。在生死的激情与强烈当中,你就超越了二元性、二分法,你就成了“一”。“一”就是真正的真理、神、生命、三摩地、狂喜。

神的概念,是通往神的最大障碍。想要接触神,就必须抛弃所有关于神的概念,变得绝对宁静、不依附、什么都不知道。在那深深的无知中,神才会向你透露。

任何人,即使是成道者说的一切,你只需要倾听,就像听鸟儿唱歌、松树间的风声、流水的声音、海浪的怒吼。那么你就不会制造什么,只是倾听而已。以你的本质倾听、了解,就会是一种交流,一种能量的转移。

生命来自性,出生是性的现象,性与死亡紧紧相关。超越了性,就永远不死变成不朽。概念是愚蠢的,沉溺于性和沉溺于禁欲没有什么不同。不要强迫去禁欲,了解性进入它,自有一种属于它自己的美。性是生命的奥秘,决不是罪恶,压抑才是罪恶。性是自然的、自发性的、天生的,是人本质的一部份。只要更静心的进入它,让它发生在宁静中。在深深的接受中,了解它的核心,穿透高潮的核心,性就失去了吸引力。能量移到更高的层次,爱增多了、性减少了。爱的纯粹火焰燃起,性欲之烟就消失了,粗糙的性能量转变成了更精緻的爱的芳香。爱变成祈祷,就会有自发的禁欲。

印度有个非常美的词Brahmacharya,意为“像神一样活着”。整个能量只是祈祷,就是优雅、感激、恩惠,人成了绝对的神圣。性是种子、爱是树木、祈祷是花朵,祈祷由性能量升起。你必须感激、尊敬,每件事都将由性发生。性带着你命运的蓝图,性是生命的一切,性能量充斥着整个宇宙、整个存在。

  门徒就是自由,正确了解它,它是绝对的自由。自我是很大的禁锢。师傅是个什么也不是的人,你臣服了师傅,他不会囚禁你,监禁你的是自我,你臣服了自我就消失了。你的臣服不是对某个人的,你是对自己臣服,交出自我只是一种设计和藉口。佛陀称这种设计和藉口为upaya,它帮助那些除非找到某种对象、否则无法放下自我的人。

亵渎就是神圣,平凡就是不平凡,自然就是超自然。神不在远离世界的某处,神就在你内在。生命如此美丽,何必再去创造另一个生命。深入生命,它会对你透出它的深度。平凡的生命带着伟大的可能性,抛弃亵渎与神圣、神圣与不神圣的所有区别,这是很大的革命。

生命是宗教性的,宗教不该有不同的生命。市场与寺院之间的区分不应该存在,寺院应该在市场之中,神性的层面应该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把觉知的品质带进日常生活,就是把神带进来生活。“想成为不平凡”是一种非常平凡的欲望,成为平凡就是真正的不平凡。一切顺其自然,饿了吃,困了睡,没有任何须须索索。

生命是神秘,与“为什么”不相干。提问总是荒谬的,树绿花红,不需要什么理由,没有“为什么”,这就是生命、存在的奥秘。生命就像女人,试着去了解反而一团糟。忘掉所有的了解,只是活在其中,才会了解。了解不是智力上、理论上、字面上的,了解是全然的。生命是神秘,它能活出来,却无法解答。

问题能被解答,生命的神秘、内在本质无法解答。生命如能轻易解答,那么除了自杀以外还能做什么?无始无终的生命是一种神秘,你越深入越美丽。随着生命流动,活出你的生命。你和生命有着天然有机的关联,但无法想像是什么。生命之美有着无限的深度。

静心使自我死去,所以静心不是“成长的艺术”而是“死亡的艺术”。害怕死亡的人也害怕生命,因为生命带来死亡。害怕敌人而关门,朋友也会被挡在外面。害怕就无法对朋友敞开,但朋友也会变成敌人的。害怕爱,其实是害怕死亡,因为在爱中死亡也会穿透。两个亲密的爱人并肩坐在一起,甚至不用交谈。交谈是一种对爱的逃避,话语会造成距离,没有话语,距离就消失了、死亡出现了。宁静中,死亡只会潜伏在附近。人们因为害怕,才不断交谈,不论有无需要,他们无法安静。

静心时,死亡就出现在附近。爱中、高潮中、美的经验中、音乐中、歌曲中、诗歌中、舞蹈中——失去自我的片刻,死亡就在那里。不再对死亡恐惧,就有能力去活。

深深爱上一朵花,就也会爱它的枯萎;深深爱一个女人,就也会爱她变老,爱她的死亡。衰老不是外在的,它来自内在。爱一个人就会爱其一切,爱除了爱本身一无所知。

压抑某种东西就一定在害怕生命。压抑会失去对美、恩惠、神性的感触。压抑会成为狂热状态,以致做出任何最丑陋的事情。压抑就会选择最丑陋的人生。太多的狂热失去了意识,成了神经质。放松了、进入了生命。这样的人生就没有罪恶感。去活、去爱、去了解、去成为生命。这一世并不是一切,还有更伟大的生命隐藏其后。你反对这一世,就无法找到更伟大的生命。

生命不是梦境,梦境不是生命。做梦是逃避生命。不做梦,神就是唯一的存在。做梦,梦就占据了你内在的空间,成了神进入你的阻碍。这种梦称“马雅”,意为“一场魔术表演、一场梦境的表演”。不做梦、处在无梦状态,真相就透露出来了。

存在是矛盾的,矛盾是存在的核心。事物透过相反之物而存在,是相反之物的平衡。保持平衡就有能力了解生命、了解存在与神。

我们一直受到亚里斯多德式的逻辑训练——线性的、一度空间的。生命不是亚里斯多德式而是黑格尔式的,逻辑不是线性的是辩证的。生命的过程是辩证的、是相反之物的冲突和会合。生命就是由正论到反论、由反论到合论——又再度变成正论。

  如果亚里斯多德是对的,那么世界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或只有女人没有男人了。如果世界根据亚里斯多德式的逻辑而建立,那么只有光明没有黑暗,或只有黑暗没有光明。逻辑只有生命或死亡,不会两者都有。可生命不是逻辑,生命拥有正反两者,男人与女人、阴与阳、日与夜、生与死、爱与恨。

全世界的教育都相信亚里斯多德式的逻辑,但对于科学的心智来说亚里斯多德过时了,不再适用了。科学超越了亚里斯多德,更接近了存在,生命是辩证的不是逻辑的。

爱是某种形式的争吵,爱就是争吵。没了争吵爱也无法存在。相爱的人就是亲密的敌人,他们不断争吵,爱的能量在争吵中释放。爱不只是争吵对抗,也是超越。争吵无法摧毁爱,爱在争吵中存活,爱免不了争吵。

照事物原来的样子去看待,你会发现相反之物就是互补之物。相反之物的张力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死亡不存在,生命就会消失。死亡给生命以背景、色彩与丰富、激情与强度,死亡并不反对生命。

没有真正的活过,就没有真正的死亡,生与死必须保持平衡,必须刚好停留在中间。这种停留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平衡,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去达到,静心也一样。生命不相信休止,它是由完美迈向更完美的持续运作。

有人被控使用假钞,听证会上,他辩称不知道是假钱,因为钱是偷来的。知道是假钞,谁还会去偷!法官认为有理,取消了使用假钞的指控,又用窃盗罪起诉他。他很温和地承认了,但假钞没有任何法定价值,偷毫无价值的东西是无罪的。没人能指出他的逻辑错误,他被无罪释放了。

生命不是逻辑,你无法轻易被释放。你可以合法地、逻辑地逃出法律的某些陷阱。生命就没那么简单,逻辑是无用的。唯有透过实际的经验才能了解生命、超越生命。

孩子气的宗教人士寻找某种父亲形象,他们是不成熟的,无法依靠自己,所以需要某个神或神的替身,这是心理上的需求。宗教从心理出发时,只是一场梦、一种想满足的欲望而已,和真相没有关系。所谓的宗教人士大是不成熟的,他们无法没有信仰活着。信仰给他们安全感,是他们的梦,没有信仰他们会孤单,但这不是真正的神,只有摆脱了不成熟,真正的神才来临。

  尼采说“上帝已死”意为不成熟头脑里的上帝死了,这种上帝从来就没有活过。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上帝已无关紧要了”。人类可以依靠自己,不再需要信仰来支撑。

如果说孩子气的宗教是出于恐惧,另一类宗教就是出自于慧詰。他们继续在发明理论,创造了抽象的宗教——艺术的、智力的、理智的、哲学的美丽作品。但从未接触生命、深入生命,只是个抽象概念而已。信仰不会深入生命、改变生命,变成你本质的一部份。它顶多是一种装饰品。口头上谈论上帝、《圣经》、《可兰经》、《吠陀经》是不真心的、不真诚的。生命之路与你的宗教毫无关系。

  宗教是个人的、真实的、深入根源、内在,像血液、骨髓一样,否则是无用的。它只是哲学家的宗教,而不是圣者的宗教。

真正的宗教是很大的挑战,会在生命中创造出骚动不安。神必须以个人的方式去寻找,你必须向神挑战、接受神的挑战、与神共处,对神的经验是活生生的经验。唯有生命的经验——既不是信仰也不是哲学,才能使你以个人的方式找到神,与神会合。

信任生命不会失去什么。信任无法由教条、教育、教诲、研究、思考得到,只能由体验生命中的相反之物得到。处在矛盾之中,才会达到信任的平衡点,信任是平衡的芳香。要达到信任,必须抛弃所有的信仰。信仰的头脑是愚蠢的、平庸的。信任的头脑才是纯粹聪明和完美的。信任使眼睛睁开,信任就是真的。欲望与愿望只会使头脑离开真相。生命是伟大的,信仰是渺小的。生命不需要任何信仰,强迫生命符合信仰,就是在尝试不可能。要抛弃信仰,去学习体验事物。

哈席德(hasid)一词来自希伯来语,意为“虔诚、纯粹”。它源于hased,意为“神恩”。哈席德派的整个立场在于神恩。

生命已发生,你只要宁静、被动、警觉、接受。神透过神恩而来,而不是透过你的努力。哈席德派肯定生命,不赞成苦行,相信生命、喜悦,他们不需要出家,不必抛弃或禁制任何事情,相反必须去庆祝。哈席德的创立者包尔仙姆曾说:“我的方式不是断食、苦修、放纵,而是处于神的喜悦之中。”他们爱好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带来平衡,刚好在中间时就超越了,中间点是通往超越之门。存在既不只在生命也不只在死亡。生命和死亡是两个极端,存在刚好在中间。平衡的时刻,神恩降临了。

头脑喜欢选择极端。有的人放纵于感官、性欲、食物、财物;有的人害怕放纵而弃俗出家。放纵是极端的生命,出家是极端的死亡。

尼采说印度教是死亡的宗教,佛陀似乎是自杀性的,从一个极端移向另一极端是不可取的。哈席德派的方式不走极端,保持在中间,对两个极端敞开,又超越两者。生命来临就享受生命,死亡来临就享受死亡。他们“处在神的喜悦中”,是欢庆的宗教,是犹太文化中最纯粹的花朵、最美的现象之一。

人不是孤岛、不是自我。人应该过着社区式的生活。生活在社区就是生活在爱、生活在承诺与关怀中。这是哈席德派的社区生活理念。自我向导的宗教,只想到自己,自己的解脱和自由、自己的“莫克夏”、自己的救赎,整个的努力都根植于自我。哈席德派说要抛弃自我,最好的方法就是生活在社区、与别人生活在一起、创造对别人的关心、投身其中、自我就自行消失了。自我不存在,个人就自由了。他们创造了许多美丽的社区,那是欢庆的、舞蹈的、享受生活中许多小事情的社区。生命中的小事变得神圣,带着祈祷的品质。平凡的生活不再平凡,充满了神圣的恩惠。

一个单独的、局限于自己的人是丑陋的。生命存在于爱、流动、给予、分享之中。爱流动了两者都获益,爱交流了潜能变得真实,爱和存在是同比的。这就是自我实现。

师父与弟子间有了深刻的友谊、爱恋,弟子和师父都必须等待正确的时刻,当友谊和爱无障碍地流动时,有些事情才可能被回答,甚至不回答也会有答案,无言也能传递讯息。

故事和理论是完全不同的,故事是活生生的指示。伟大的师父善用故事、寓言、趣闻。直接说出会扼杀许多东西,直接的表达太粗鲁、原始、粗糙、丑陋。寓言、故事更多诗意、更少逻辑、更接近生命、更似非而是。

犹太民族拥有丰富的寓言。耶稣是犹太人,他说过许多美丽的寓言。犹太人没有很多哲学,但他们有美丽的哲学寓言;他们创造了一种氛围,有些事就可以被了解。

丰富的生命只发生于超越生死、超越二元性、到达彼岸的人,彼岸是超越和象征。

做事有两种方式,或凭记忆、知识、过去、头脑来做,或凭觉知、当下、无念来做。

佛陀、马哈维亚、耶稣都讲过——你做了什么?除非它发生在你身上,否则是无用的。等待别人的知识是白等,别人给予的东西没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是无法被给予或转移的。生命永远不会变成知识,它是弥漫于各处的体验。体验不是知识,无法用言语表达、无法观念化、无法变成清楚的理论。

生命全部的真相就是保持平衡,停留在中间,中间就是神恩。不放纵也不弃俗,保持平衡。保持平衡是侍奉神的方式,你保持了平衡,对神敞开,神就会对你敞开。生命不是科学技术,是艺术是直觉。必须由你自己去感觉它、保持平衡!

有些事无法被教导,只能被捕捉。保持在中间、对神敞开、对神恩敞开,你就成了哈席德派。神就是恩惠,你成了神恩的接受者。处在中间紧张就消失了,你变成了流动的液体,不再会挡神的路了。处在中间时,你不在了、你什么也不是,你是空无。这是打开存在之锁的神秘钥匙。

头脑倾向于将经验转换成问题,这非常具有毁灭性。去了解那无法了解的、无法表达的、无法变成文字的,就不会制造问题。就不会去提问。头脑提问后就不再关心问题了,就去做别的事,就分心了。了解了就要享受它、爱它、被它滋养、尝它的味道、跳它的舞、唱它的歌,不制造关于它的问题。成为它、给它完全的空间,在你内在空间,它才得以成长。别急急忙忙编造理论,不要以自杀的分析方式对待,让它自然成长。去感觉它的存在——但不用头脑。用你的全部去感觉它的存在,让你的心对它敞开,它就会成长。了解不是透过分析、思考、沉思、逻辑而来,了解靠越来越深的体验。未知会让人不自在,会带来了许多不舒服,所以人们害怕未知。

    贴标签不是知识,是逃避敞开的方式。有了深入的关系,才能了解。单独对玫瑰静心,让芳香进入你,用爱去触摸,就了解了玫瑰。与玫瑰交流,你会了解更多。完全了解了玫瑰,就了解了整个宇宙。玫瑰里有整个宇宙——太阳、月亮、星星、过去、现在、未来。这样就不会有东西被漏掉,每样小东西都是伟大的。当某一事物像未知的花朵在你内在开放时,别匆匆忙忙去解剖它,要享受它、爱它、帮它成长。优雅降临,你成了一个哈席德派,这就是恩惠。

哈席德派不是一条静心之路,是一条祈祷之路。静心有无数技巧,祈祷没有技巧。哈席德派不是科学是艺术,他们不相信技巧只相信爱,只是生命纯粹的喜悦。

数学头脑是技术性的,爱人的头脑是诗人的头脑,是非数学性的。爱是一场罗曼史、一场梦,不是一种技巧。爱是对待生命的完全不同的方式。没人能教导爱,爱是天生品质,生命都具有的品质。

哈席德派说,开始自然的生活,神的爱会出现,像男女之爱、呼吸一样自然。无法人为制造、无法计划、无法事先准备。别与自然争斗,要随着它漂浮。恩惠降临,很大的冲动在你内在升起,这是对存在的大爱——神。

  静心是祈祷的替代,错过了祈祷,静心是必要的。祈祷在内在升起,静心就不必了。祈祷是自发性的静心,静心是祈祷加上努力。祈祷加上技巧就是静心,没有技巧的静心就是祈祷。

伟大的喜乐是小欢愉的累积,小欢愉的总和就是伟大的喜乐。哈席德派远比任何谭崔优良,它是自然的谭崔,自然的道。

只凭技巧静心的人是贫乏的,哈席德派是富有的,他们使用自己所有的能量。对神性敞开、不试图改善、不透过概念、不透过道德规范,过着自然的生活。

强迫的禁欲是丑陋的,它比自然的性还要丑。接受自然的性,超过了某个点后,自然的性会变成自然的禁欲,无欲(brahmacharya)就出现了。你就开始以全然不同的方式生活,随着生命之河漂流。

真正了解高度的人也了解深度,深度是高度的一部份。山越高谷就越深,想要了解树必须了解根。了解巔峰的高度和大海的深度,才是完整的经验、完整的圆。河流消失了,进入了涅槃、进入莫克夏(moksha),这是最终的自由。

哈席德派是非常革命性的,抛弃了头脑、信任无念——神,信任存在而不是信任自己,哈席德派就是伟大的臣服。

只爱一个女人会让你成为一个整体、给予你一种和谐,你变得完整、你变得清醒、不会有任何冲突。爱两个女人是危险的,爱两个师父更危险百倍。对女人的爱也许偏重身体,对师父的爱是灵魂的。分裂会无法整合,与爱人与师父在一起就是要达到整合。

穆罕默德的格言:“天堂的大部分由傻瓜占据。”傻瓜有很多的类型。一,不知道的傻瓜,什么都不知道——单纯的傻瓜。二,不知道却以为知道——复杂的傻瓜、有知识的傻瓜。三,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有福的傻瓜。

耶稣说“在我神的王国中,唯有孩子般的人才会受欢迎。”他说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般的人。纯真的孩子进入世界后被世界毒化,孩子的成长必须清理干净毒素,经验是必要的。孩子般的不等于孩子,而是重返孩提的人。孩子是圣人,尚未经验罪恶的诱惑非常单纯,但没太大的价值,他们不曾下工夫、不曾争取,这种无知还不是解脱。傻瓜是有福的,他们秉承了神的福佑。

知识是了解的障碍,抛弃知识才能成为纯粹的了解者,透澈的眼光只有觉知的火焰。

学习永不嫌迟,有够多的知识了,还要去了解。知识是镜子上的灰尘,并不是了解——了解有着全然不同的学习的芳香。知识是继续收集资讯、经验、类别、记忆,学习不收集任何东西,只是保持敞开。

意识有两个层面:一是拥有,二是本质。人只有两类:一是努力去拥有更多东西的人,二是了解到这种徒劳无益将生命转向本质方向,试着去了解自己是谁的人。

相信拥有的东西,事实上并没拥有,双手空空来,双手空空去,一切都是一场梦。梦并没有碰触到真相,拥有的只是梦幻。人除了自己以外无法拥有任何东西。拥有的一切都是欺骗、幻象。不是你拥有东西而是东西占有你,占有者总是被佔有。在你的内心深处,被财富、权力、金钱占有和囚禁、束缚。世俗存在于占有的欲望之中,但没人能占有任何东西!

所有的认同消失了——只有你被留下来,只有纯粹的空间存在——像生命、死亡一样纯粹。没其他东西存在,这就是你的本质。欲望是徒劳无益的,只会导致挫折痛苦。有些人不但以占有的思维模式处世,还以此对待天国,期望占有天国。天国是他们占有欲望的投射。

想进入你最内在的世界,却不想作任何努力是不诚实的。艰难的方式就是唯一的方式,捷径不存在。走捷径势必被所有的美丽、真实、神圣遗弃。你必须自己去走过所有艰难的路。

机械地无穷重复某些经文、咒语、仪式,只会让人单调。“单调”(monotonous)这字和“僧院”(monastery)来自相同的字根,两者意思是相同的。单调的生活不需要任何聪明才智,只会变得迟钝。迟钝也许会感觉到某种平静,这是不真实的虚假的平静,只不过是愚蠢而已。真正的平静是活生生的、跳动的、聪明的、觉知的、热情的,充满着生命的情趣。

  佛的宁静是聪明、觉知、了解,是一种洋溢的了解。佛释放着全然的意识的芬芳。佛的存在提升着人们,让人感觉到生命、爱、慈悲、美与真实。

   你要努力地创造一种情境。跳跃的、期待的、活生生的、快乐的、欢庆的、唱着歌、跳著舞,耐心地、有爱心地等待。正确的时刻来临,恩惠就会降临,它来自你本质最深的核心。神恩的来临是自然的,不是藉你自己的努力发生的。你不能懒惰也不能自我主义。神无法帮你,神只帮那些帮助自己的人,这就是哈席德派的矛盾。他努力下工夫,但终极的开花只会藉神的恩惠。

  要去听身体的语言、姿态的语言——语言背后的语言。要去听其中的意思。要警觉,让每个接近你的人成为你觉知的实验,然后渐渐能观察自己,将生命的洪流转向自己。要去听你真正在说什么——不是表层的话语和文字,这些美丽的粉饰的东西几乎都是虚假的。要倾听表面的底下,深入每个字。观察别人、观察自己,进入了本质的层面,这是美的、快乐的时刻。当你觉得非常快乐时,就已接触到本质层面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进入本质就不会依赖外在的东西。

哈席德派不会反对任何东西,只是使用一切东西,不信它能带来快乐,不信它是目标,只为进入自己的内在。了解它,变成自己的主人,一切由自己去体验。

资讯是廉价的、知识是借来的、收集来的,属于拥有的层面。了解属于本质的层面。有了明白的、明镜般的、新鲜的了解,就能以有用的方式使用知识,使知识变得有益,但了解始终存在。

内在有怀疑的人才会变得狂热。真正了解了就不会是个狂热者。了解的人,对神、对本质有了瞥见,会变得非常柔软、敏感、脆弱、女性化、变得有深深的慈悲。变得非常了解别人,甚至能了解相反立场的人。了解的人有幽默感,了解带来真诚,严肃会消失,了解带来游戏玩耍的性质,会是天真的、孩子般的。哈席德派创造出伟大的圣人,他们不严肃,可以开玩笑——开别人的玩笑、开自己的玩笑,这就是美。

头脑只不过是你迄今为止收集到的东西,头脑之外才是真正本质,拥有之外才是你的真正本质。当你不再依附于东西、思想时,就是敞开的本质的天空。在本质的层面,再小再平凡的东西都会变成珍贵的宝石。

内在世界是绝对真实的,外在世界的劳动者不会拥有很多,唯有欺骗者、狡猾的人才会拥有很多。你无法在你的本质中拥有你不曾赚取的东西,没有所谓的捷径、别试着欺骗神!

一个被拥有迷惑的人,会失去所有达成本质的机会。在追逐拥有中,只有一件事会发生——失去你的本质。生命是伟大的机会,在生命中有无数机会能让你达成自己、了解你是谁。但这要以艰难的方式,必须为它下工夫。

别试着去借用,内在世界没有东西能被借用。要有透彻的眼光,头脑中没有任何思绪。抛弃思想和头脑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是最大的挑战。这是你能做的最大探险,勇敢的人接受挑战进入它。已知消失,未知才能存在。头脑和你不存在、你的一切都没有被留下时,你一直追寻的东西才会存在。你不在时,神才在。

本质的世界是唯一真正的世界,真理的世界。离开了本质世界,你会流落异乡,永远无法回家。

  别执着于廉价的方法、别试着去欺骗自己、别试着去借用知识。别继续累积东西。抛弃内在累积的一切垃圾——头脑的垃圾。绝对的纯净、绝对的美、绝对的恩惠出现了。

   当你了解到容器与内容物的差别时,就拥有了真正的知识。容器就是你的意识,内容物就是你的头脑。容器是你的本质,内容物是你累积的垃圾。当你清晰领悟你不是内容物而是容器的这一刻,就会有一种蜕变、革命发生,这就是唯一的革命。

   这是读奥修电子书《死亡的艺术》所感。

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二日——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