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娃娃儿歌歌词:诗歌教学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11:29

           诗歌教学之我见

 

【摘 要】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立足于“情”,自然成为诗歌教学的首要。当然,想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必不可少。

【关键词】诗歌 抒情 行之有效 方法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情感又往往显得飘忽朦胧,现在又加上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高标准要求,我们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很是苦恼。对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诗歌教学经验,归纳成如下“套路”,以期与大家共享、交流。

一、析“情”为主。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事实上,一切诗歌都以情感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表达对象,正像英国19世纪初的批评家威廉·赫士列特所说:“恐怖是诗,希望是诗,爱情是诗,恨是诗;轻视,忌妒,懊悔,爱慕,奇迹,怜悯,绝望或疯狂全是诗。”

以人教版语文必修①第一单元为例,这些诗歌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进步青年看不到出路的抑郁之情(或作别解也是情: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可见,“情”是诗的内核,把握住了诗中的情也就把握住了诗的灵魂、神韵。

二、“三方”入手。

情是抽象的,往往也是“深藏不露”的,那么怎样才能将情准确地捕获呢?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知人论世。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比方说,同是大唐诗人,由于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李白、杜甫形成了各自迥异的诗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都体现出作者的个人经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这样,才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 

2.把握意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神用像通,情变所孕。”这说明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自己的情感,来反映世界的。

稍有些诗歌鉴赏素养方面的人,一看到诗词中出现的“杨柳”“大雁”“明月”“春草”“长亭”等意象,就可以推断出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出的情感。当然,这些古诗词意象是集中、鲜明、内蕴丰富的。但即使是新诗,对意象的把握也不容忽视。《沁园春·长沙》中的“万类”、 《雨巷》中的“丁香”、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乌黑的酱碗”等等无一不是诗人情感外在的凝结,它们表达出来的诗人的情感丰富深刻,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品味。可以说,分析意象,是诗歌教学的切入点,也是诗歌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3.欣赏技巧。

同一种意思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感可用不同方式抒发,但不同方式所表达出来的效果又是大不一样的。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诗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反复、对比等手法,如第四节: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

  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

  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

  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通过反复和排比,一方面具体叙述了大堰河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繁重劳动,歌颂她任劳任怨的品性;另一方面,表明他在劳动的同时,无微不至地关心着乳儿,歌颂了她美好的心灵 。这样,我们对大堰河认识得更深,对作者的情感把握得更准。

诗歌的技巧种类繁多,或起兴、或隐喻、或象征……但无论哪一种的运用都是为诗歌的主旨、情感服务的。因此,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分析,也是把握情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读”来体现。

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诗歌的语言是讲究节奏韵律的,这不仅能够形成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使诗歌本身具有一种情感,还能产生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象,将意蕴置于无尽的感叹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诗歌时要注重朗读的功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感,进而丰富心灵,陶冶情操,激发情趣,起到一种内化作用。当然,朗读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展现学生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鸣。拿起诗歌,高“歌”一首,学生自然入情入境。

笔者经常在课堂上这样教导学生:是否真正的学好了一首诗,不是看你会不会背,也不是看你能不能对内容作全面了解,而是看你是否能够有感情的把诗歌朗诵出来。

四、巧借活动。

课文上完了,诗歌单元也结束了,同学们大概也要跟诗歌说“拜拜”了。可等下次考试做诗歌鉴赏时,又是急得抓耳挠腮。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来看,这种教学显然是失败的。因为他没有做好最后一个环节从而收效颇微甚至是前功尽弃。这时需要我们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活动来进行课堂教学捍卫。诗歌朗诵也好、诗歌欣赏也好、尝试写诗也好……这些最常见的活动不可或缺,因为它可使我们的学生喜欢诗,爱诗,进而爱充满诗意的生活。这样,也就不会再离开诗了。

 

学无常态,教无定法。但笔者更认为万变不可离其“宗”,反三还须先举“一”,如此方能脚踏实地,方能挥洒自如,形成自己教学风格。鉴于此,方敢将自己流入俗套的教学经验呈现在大家面前。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文学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