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志强所有歌曲: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27:2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1-05-05 18:17:09|  分类: 教育思考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提问艺术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1]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课堂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那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个好的问题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2]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提问这门艺术,设计问题与提出问题就要讲究策略。在学生解答问题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度的评价,给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质疑、提问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答问时反馈出来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调节教学活动,或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设问:精心准备,以问导思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3]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设计问题,应从教材、学生的实际和教法出发。设计问题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原则,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和高处,引向求知的新境界。只有这样,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抓住目标,提出问题

老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并跳出作者思路的小圈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课文,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诸如要提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的教学效果等都要有通盘考虑。[4]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之前,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其中徐志摩独具特色的意象欣赏就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于是提出问题:以前学过的诗句中,有写到柳树这个意象吗?它代表什么寓意?学生想到已学诗句,“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惜别怀远的意思。理解“金柳”这一意象就顺理成章了,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生动的比喻蕴含着什么意思?这一问就“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那河畔的金柳,让他回想起往日偎依柳树下读书的情景。这位“夕阳中的新娘”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让学生看到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以及“新婚而别”的凄美情景,体会到徐志摩此情此景作别“新娘”的心情。设计这些问题让学生解答就能达到欣赏意象这个教学目标。

(二)难易适度,适合学生

所谓问题难易适度,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学生经过努力才可以解决的。[5]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受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其难易程度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学生顺藤摸瓜,最终找到答案,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付出并且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哪些问题能轻易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哪些问题经过查找资料才能回答。设计的问题力求学生经过思考、查找资料、讨论就能解答,亦即像猴子跳一跳就能吃到桃一样,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又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如教学《阿Q正传》一文之前,如果设计“阿Q对尼姑的态度怎样?”,“阿Q对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显得过于浅显,难以使学生把握阿Q的性格。如能考虑到第四小节概括介绍了阿Q对革命的态度,可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粗知阿Q思想性格。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全文。问题可以这样设置:“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痛绝。而这种看法,作者说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我们能不能知?教师可以提供解答问题的线索:这是封建正统思想在阿Q头脑里作怪,阿Q以统治者自居。再问:既然这样,阿Q为什么又神往革命呢?可以让学生参读题解,认为这是他的阶级本能的反映,最后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从这两方面概括阿Q对革命态度的一词:“投降”。这样,教师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提供解答问题的线索,学生就能把握了阿Q的思想基调,扫除了阅读上的一大障碍。

(三)抓住关键,启发思维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6]因此,课堂提问,要抓住内容的节骨眼,将要把握的关键的内容设计成问题,注意设计问题的角度,力求新颖,使问题提得巧,启发性强,引人深思。提问切忌平平淡淡,老调重弹。

例如:分析祥林嫂的人物性格时,鉴赏人物形象是关键,如果直接提问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一下难以概括,或无从下手,打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果教师设计问题时,能抓住祥林嫂四个典型的动作来提问:祥林嫂的“一逃”(逃婆婆逼嫁),“一撞”(不愿改嫁),“一捐”(怕死后两夫争执),“一问”(有无灵魂、地狱),说明她是对封建礼教的态度?这样设疑,既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又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问:抓住契机,巧妙发问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讲求提问的方法与技术。[7]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应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契机,讲究技巧,用适合学生的教法,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巧妙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把握最佳的时机,

实践证明,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和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处于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地的时候,教师进行发问效果最好。[8]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注意集中,思维处于“受激发状态”,对教师的发问能入耳入脑。教师如能抓住这个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契机进行提问,就像一块石子一样,投入学生的脑海,激起思维的碧波。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发问时机,但良好的发问时机又是靠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学生的“愤”、“悱”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再巧妙发问,并加以指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教师首先给学生讲海子的人生的经历,讲海子在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卧轨自杀的故事,讲他死身边只有《新约全书》《瓦尔登湖》等几本书。给学生创设“痛惜英才早逝”的情境,这就激起了学生探究海子的人生理想的兴趣,但如果立即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海子的人生的看法是难以做到。此时教者抓住这个契机提出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会有这样的选择?”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进行了思考讨论,很容易就概括出海子一生的三个梦想:有的认为两条铁轨永不相交,意味着海子心中的理想与现实永远分离,他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它们编在一起。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海子的死是同现代文明的最后一次交锋。更有同学认为,铁轨延伸向远方,火车驶向远方对他来说就是开往春天的地铁,海子想让自己沉睡在这条通向远方的路上,让火车带着他的梦想奔向远方。这样,教师抓住有利学生思维的契机,进行发问,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人生理想的大门。

(二)巧用适当的问法

课堂提问应该惜时如金,注重效果,做到提问方法与效果的统一。但学生在个性特点、学习程度、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可将提问的问题分成三类:内容问题、单元问题、基本问题。

内容问题指提问的内容是指向事实性知识与基础性技能的问题,在书本上能直接找到现成的答案。这种问题向差等生提出,能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单元问题指是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的、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需要他们思考才能够回答的问题,即是“跳一跳摘桃子”。这种提问较适合中等生来回答,让他们要经一番的思考才得出接近的答案,这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一样是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的,是指向高级思维技能的,是能够激励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但单元单问题是学科特定和主题特定的,更适合于框定具体知识和特定研究,而基本问题则是直接指向学科的核心思想和关键探究,更具广泛意义,更具穿透力和挑战性。这种提问只能面向优秀生,对其他学生提问会打击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

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可向程度低的学生提出:“刘兰芝和焦仲卿是否真心相爱?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就能很快回答出来。在此基础上向中等学生提出问题:“刘兰芝和焦仲卿是真心相爱,为何他不敢违抗母意而遣她回娘家?”这类问题向中等生提出后,他们就要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悲剧意蕴,通过认真思考才得出: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教师可向优秀生提出:“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优等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人认为他们巳有“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最终刘兰芝会回到焦仲卿身边。另一些人则认为:焦母一直认为刘兰芝“举动自专由”,刘兰芝的回来不止磨去了岁月的棱角,还消磨了自己的个性,按她的性格绝不会回来的。这样的提问,能调动优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个性化鉴赏,发展求异思维。如果让其他程度较低的学生来回答这类问题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发问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提问,这样才能顾及全面,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否则,易造成师生关系的隔阂,影响课堂气氛。

(三)讲究提问的技巧

提问要尽量避免模式化,要讲究技巧。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提问富有形象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9]因此课堂提问不妨把“直问”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项链》这课,如果按以“项链”为线索向学生展开故事情节:即从线索的开端“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项链-发现项链是假的”这个顺序展开,这就让学生觉得味道平平。如果从小说的结尾入手,小说结局是说玛蒂尔德花十年的工夫,省吃俭用还清了巨额债务后,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得知项链“是假的”,而她却为此付出了十年的艰辛,为什么她原来不知道项链是假的?聪明的你读到哪里能意识到项链是假的?这一提问作为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的触发点,由感知的奇异掀起学生的情感的高潮,使学生站在情绪澎湃的浪尖上去体味奇异结尾的内涵。这样大家兴趣盎然,纷纷埋头去仔细阅读小说,寻找“暗示项链是假的”的蛛丝马迹,很快把问题弄得水落石出。这样由“直问”换成“曲问”,使学生趣味盎然,激活了他们的思维,从而进入深刻的思考,突破了对课文重难点的理解。

三、解问: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0]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主动,敢于大胆探索。同时,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随时机智地调整问题的难度,做出恰当的引导和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如果问题过难过泛,可将它分成若干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回答。或将已知和未知综合运用,提供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和所需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就会在“首席”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解答问题。

(一)个性体验,擦出火花

苏霍姆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样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本知识与课外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整合,力求对作品做出有个性的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从而作出准确的回答。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教师抓住这个契机首先向学生深情地念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这一下激起学生的情感火花,他们开始畅所欲言,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虽然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则产生了这样的思维火花: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样,教师先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时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十足。

(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很快。作为一个老师,课堂上热情鼓励、适当提示,巧用点拨;适时还表扬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发挥主观能力性,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如教学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如果老师向学生直接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学生很可能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如果给学生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引导,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把问题设置得容易一点,使学生从中能悟出解答问题的线索:想想看,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而只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了解的有关背景知识,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杜甫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耐心倾听,适时疏导

孔子《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强调教师要掌握最佳教学时机给予学生的适当点拨,也就是学生急需教师启示开导的时候: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此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打开思路,使他们晓明事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牵着他们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才能使学生破“愤”而通、变“悱”为达,收到“时雨而化之”的良好效果。同时,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平静。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该在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回忆、联想、组织语言等的活动时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师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疏导,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或把一个大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或打比方作启发,或让已想好答案的同学来帮助回答,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四、评价:适度评价,鼓励为主

教师除了做好提问工作外,还应做好提问中的评价工作。提问中的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对学生而言,老师的评价是给同学们的信息反馈,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考问题具有调节和导向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的答问时,要以表扬为主,正面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要顾及全体,照顾差生。即使学生回答有错,也要找出其中积极的因素予以鼓励,发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应做到:

(一)表扬为主,正面肯定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点滴的进步,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表扬,因为充分发展某个人聪明才智、能力和积极性的是表扬和鼓励,如果某人受到赞赏,会使他有信心继续前进。[11]当学生圆满地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不能只“嗯”一声就了事;而要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适当的表扬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随之而高涨。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答非所问、难以启齿、争着抢答(也许根本就未答对)的现象,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首先肯定他能作出回答的勇气,然后指出他的不足之处,针对做得不够的地方进行点拨启发,拨开疑雾。使学生明确思路、抓住要旨,正确地解答问题。

(二)鼓励求异,各抒己见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如能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善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对同一问题,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在比较、分析中去发掘新意。让学生在探究新的知识过程中求得新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合乎事理”为标准作取舍,这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教师如果过早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宽度,阻碍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发表自己有理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三)面向全体,扶持后进

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时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已有知识、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要面向全体,扶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会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如果多次启而不发,先暗示他坐下,鼓励他不要紧张,听别人的意见;然后让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想法,帮助他找出解答问题的差距,使他在比较中进步。这种评价的做法对转化后进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纵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为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教材、教法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问题;采用恰当的提问方法,抓住契机,巧妙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疑点、文章的节骨眼;同时为学生提供解答问题的支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艺术的评价。形成有自己课堂特色和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