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长大 she简谱:道家老子,上善若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4:49
   老子,诸子百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大家。他崇尚水一般柔弱而坚韧的力量,他坚信柔弱可战胜刚强。他希望人们都像婴儿般纯真质朴,希望那个乱世再次回归自然之道。本专题将从其人,其言,其思想等诸多维度分析、展现完整的老子形象。重读老子,用心领悟那份豁达与谦下。 

察其人:史书中的老子

 

综述: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其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和朴素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子标准像

  概论:老子,原名李耳[1](约前575~?),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老子标准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一说今安徽涡阳)人。

  参见史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察其人:身世之迷 


老子是谁?是先秦时期著名思想,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是道家的创始人。我们对老子的学习源于史书的记载。但若深层次研究,问题接踵而至。众所周知,老子是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但要更具体的讲是什么时候,哪个时代的人物,他活了多久,我们还真说不清。莫说我们不清楚,就是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不是很清楚。他在《史记》中写老子,其实是好几个人的影子重叠而成的。一会儿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会儿又怀疑老子跟楚人老莱子有某种联系,之后又说他跟秦献公时期周朝的太史儋可能是同一个人。总之,司马迁那个时代的老子也是传说中的“老子”了。最后,他到底有没有“西入流沙”那就更说不准了。  虽然史书没有准确的告诉我们,老子的具体的情况,但一些细节仍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认清这重叠的影像。《史记》说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又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之史就是掌管国家档案卷宗的,相当于太史,所以后人也称老子为“柱下史”。一般人都觉得这两条信息比较可靠,但这两条有可能不能同时成立。因为春秋时期史官有可能是世袭的,他们是朝廷中最有文化的官僚。因此,如果说老子是楚地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话,他是不太可能成为周朝的史官的。更何况这里还存在周、楚之别呢?这跟“楚才晋用”是有区别的,所以说如果他真的是周朝的史官,那么他就不太可能是楚国人了。
 

  老子跟道教有天然的联系,但老子不是道教的创教始祖。道教的形成要比老子所处时代要晚很多,一般认为是在东汉后期,即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形成和确立之时。在道教形成的过程中,老子则被追认为道教的教祖。道教源自于秦汉时期的方术,这是类似于巫术的一种活动,他们求仙,希望长生不死,后来又跟秦汉之交流行的哲学流派如黄老之学、阴阳五行之学结合合流,逐渐将“道”定位某种起源性的神,这样老子就渐渐地重要起来了。再加上传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甚至两百多岁,人们就更相信老子之“道”了。不仅有大批普通民众追随,就是帝王,也加以敬礼和祭祀,像东汉桓帝就专门派人去苦县祭祀过老子。当道教形成的时候,老子由一个哲人变成一个具有神性的人,被称为“太上老君”。后来老子就成了“道”的化身,具有了神秘的宗教色彩。于是这一时期就出现一本《老子变化经》的书,宣称老子具有任意变化和无所不能的能力。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又都宣称他们的道是从老子那里来的,于是老子自然就成为教主了。于此同时《道德经》也被这些宗教人士改编阐释,变成道教的经典著作,以指导人们修炼活动。

  随着时间的变化,时代越后,老子在道教的造神运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他所传授的徒弟也越来越古,最终他便成为开天辟地以前的神灵,成为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神“三清”的一员,即太清道德天尊。(另外两位是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以前由于道教徒受佛教的影响,他们也把老子说成是类同于佛祖神,在不同的时期变成不同的人下到人间来指导人们的信仰和生活。当老子被尊为最高神之后,他的形象也就变得稳定多了。后来随着唐、宋两朝帝王的加封,其地位有增无减,老子便成了中华文明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一。恐怕除了孔子和佛祖之外就没人能比得上了。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都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孔子还曾向老子请教过礼的知识!老子对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独特的研究和看法,这些都凝结在他的一本薄薄的著作中,即《道德经》或称“老子”,或曰“老子五千言”。

(李俊 中国人民大学)
 问其道:无为而治——学说之精华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思想不谋而合。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治国安邦方针政策。“无为”本意是什么呢?人们历来就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大概是因为“无为”这个词表面上太容易给人一种消极、无所作为的错觉,从20世纪开始,它就常常受到误解和批评。

   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无为”是一个涵盖着深刻意义和博大智慧的哲学词汇。无为,既不是中国某些哲学史专家认为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是西方学者理解的“没有行动”。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该是“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会起贪欲。

   老子还明确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思想,即用光明正大的方法治理国家,用诡奇的方法用兵打仗,用顺应自然不搅扰人民的方法安邦。他认为,天下的禁令越多,人民就越贫困;人民的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民思想越乱,邪恶的事情就越容易滋生;法令越多越森严,盗贼就会越多。

   综合《老子》“无为”的思想阐述来看,作为政治哲学上的“无为”名词,老子完全把它作为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而提出来的。”无为”,主要是针对并要求统治者限制和约束权力的滥用,反对实行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行为;动辄随意颁布这个法令、那个制度;或朝令夕改,不讲政策的连续性。老子提倡,一切法令、政策的颁布都要“以百姓心为心”、 “任百姓的自化(即自然)”。

   《老子·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说,德才优秀的领导者要去除极端、奢侈、过度的行为做法。很明显,这就是老子“ 无为而治”的本意和实质。所以,司马迁评价道家学术时说,道家宣传无为,实际乃无不为,道家的文辞使人难理解,但其主张是容易施行的,其方法是以顺应自然为原则,顺天应人是国君治国理民的纲领,能做到它,其思想和事业就可以不可磨灭。

   这种充分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无为”的政治智慧产生在2000多年以前的中国,老子的思想的确是伟大的,超前的。

  无为而治,以百姓之心为心

  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呢?老子提出了一套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当政者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保持自身清静、不为物化。

  老子提出,最理想的当政者,也就是德才最好的当政者要“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意思是说,最好的当政者,是没有私心的,是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当政者心怀天下,小心谨慎,浑厚质朴。百姓都非常关注当政者的一言一行,所以,当政者应该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看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不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不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吗?不就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吗?当官的能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好“父母官”啊!

  老子认为,德才最好的当政者(即圣人)就是实行“无为之治”的方针。为此,首先要没有私心,根绝私欲,这样当政者的心才能宁静、冷静,天下就会自然安定太平。

  作为“全国县衙惟一的历史标本”的河南内乡县,有许多“爱民”的对联,其内涵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老子的“以百姓之心为心”的爱民思想。内乡县衙内最有名的一副对联是悬挂在三堂的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副对联深刻地阐述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经考证,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年间高以永(浙江嘉兴人)在内乡任职九年期间所撰写。据《内乡通考》记载,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时,县内地多荒芜,饥民甚多,高以永即问民疾苦,并令其广开垦,开地40余顷,植农桑,流民四处返回耕种,数年间解决了内乡县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高以永离任后,当地老百姓立“德政”碑于仪门前。

  老子把当政者分为四类:一、最高明的当政者,人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二、比较好的当政者,人民亲近赞美他;三、差的当政者,人民畏惧他;四、最差的当政者,人民侮骂他。所以,诚信不足,就会有不信任的心理。这主要源于老子把人看作与道、天、地一样重要,并提出要建立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他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政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不但是个人的爱好问题,而且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风气。因而,老子提出:君王应该效法“道”的无为,从自身做起,不要崇尚财富,使民众不去拼命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贵重物品,使民众不去偷盗;不显耀可贪的欲望,使民众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要想办法和措施净化人们的思想,生活安饱,体魄强壮,意志柔弱。

  君王要“谦下”,先民后己,不要欺压百姓。老子认为,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众多河流归往的地方,是因为它处在下流的位置。高明的君王,必须对人民谦下。要领导好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天下人民乐于拥戴他而不厌恶他。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问其道:道可道,非常道 

诸子百家,乃至所有的中国古代思想家都喜欢讲道这个字。以至于道成了中国思想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字。然而,由于各家所说的道,其意义不尽相同,这也使得道这个概念最难摸透。老子所说的道是最接近宇宙本源的。他的道似乎既是万物的起始,又是万物的归宿。老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者一样,注视着春秋战国的乱世,注视着人性与历史。最终他发现,无为,谦下,这些才能让人们从自身的困境中走出来。于是有了老子返璞归真的理想,还有那水一般的柔弱者的智慧。

  《道德经》,文字言简意赅,篇幅虽然不大,但各种概念的关系依然相当复杂。人们的很多不同解释往往是在解释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中产生的。但若说到概念的本身的重要程度,“道”是最重要的,大家对此都有比较认同,这一点在书中老子自己说的非常明确。如此,那么“道”就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老子思想的基石,所有其他的概念都由此生发,或者都与此有关。

  确定“道”是老子思想的根基,那么老子之“道”的内涵是什么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很清楚,“道”是玄之又玄的东西。这个东西不可言说,若能被言说,那么这个被言说的东西就不是“道”了。他还再次说过“道隐无名”的话。既然“道”不能被言说,那么干吗还要给它取个名字呢?老子说,这是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下策”。但为了便于讨论其他的问题,所以把那个玄之又玄的东西勉强叫做“道”。如此看来,“道”竟像个形容词,形容一种混沌难明的状态。解释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老子的意图了吧!简而言之,老子在这里是想表明,在他这部书中,他要讨论的不是作为终极意义的“道”本身,而是想讨论由这个终极意义引申而来的其他东西。很多人想得头破血流的给这个“终极”意义的“道”下定义,实在有些惘然。

  不过,事情也并不是这么简单,在《老子》一书中,“道”字出现了七十三次,但并非每一次出现都是作为终极意义的“道”来用的。如“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样的话。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呢?在古代,有时候概念是相当含混的,那种含混的概念早已经不太适合今人的思维习惯了。我们现在需要比较清晰的信息,而信息的准确则有待于分类的发达。既然如此,我们似乎可以将内涵丰富,或者说指意不清的“道”作一定程度的切分,让指涉不同意义的各部分不致于混淆扯皮。于是,有的学者就把道首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指终极的“道”,非常抽象,另一部分则指比较具体的人间之道,人间之道再分为君道、权道、兵道、为人处事之道等等。这种分法是非常好的,比较清晰。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再回过头来说“道可道,非常道”的那个“道”,我们就可以简单地认为,这是老子规定的一个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反正一些人间之道都是由此而来的。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存在”那个概念啊!但却是不同的。

  为什么说“道”不同于西方哲学里的“存在”呢?“存在”就是对那种实有的状态的描述,不能生出什么东西来。前面我们说,“道”是老子规定的,是不可言说的,但这并不是说“道”是个空概念。前面我们还说了,这个终极意义上的“道”是基石,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此生发的,那么它就不能是空的,它必须有某种特性。这个特性必须能看作是终极和具体之间的桥梁。于是有了“无”和“自然”两个生发出来的概念。

  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老子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道作为最基本物质,是宇宙万物之母;作为最一般规律,它贯穿于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方方面面。老子对道的法则的论述,用今天的科学来评判,也不能不叹服其远见卓识。“道”的法则所反映的就是万事万物的最大共性、普遍本质,是宇宙间的基本规律。所以,它对一切具体事物都具有统摄和解释功能。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老子所有的处事之道、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都是运用道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化。所以,我们如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法则,在修身养性、待物处事、齐家治国中“活学活用”,则将无往而不利。

(李俊 人民大学国学院)

  述其言:解读老子  《道德经》又名《老子》。这恐怕是中国最短的一本书了,只有五千字。然而这本书留下的智慧,却可以让几代人受益。他的智慧是独特的,以至于如果您不能抛开从小到大被灌输的竞争进取的观念,您将无法理解他。《老子》与其所代表的道家一直以来被认定是一种消极的哲学,然而它决不只是消极那样简单,这里面蕴含着寻常人所忽略的另一个真理。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老子》是一帖良药。面对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种种困惑,也许老子这位“消极”隐士的话语,恰恰就是对症的良方。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第七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四十一章》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述其言:人生中的大道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傅佩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能还相当普遍的,但未必尽然。“信而美”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五十八章》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明言。与之相类似的我们还有一句通俗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近而不相同,相异而相得益彰。前者质问“福祸”间转化的可能性是在什么时候。众所周知,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但到底什么时候是盛的极限呢?(我们一般不会质问什么时候是衰的极限,而时常追寻盛的极限,这是个极为有意思的思维偏向。《周易》里有“驳极必复”和“否极泰来”的话,都是期望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个问题恐怕不是一般人所能把握的,因此,老子又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许在其他学派的生活哲学里有那种超越“往复”的思维,也许事实上我们确实可以超越一个较为低级的“极限”进入一个更为高级的竞争模式中,但若模糊的看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总有些高高低低,起起落落,如意与失落交错正像是个连绵不断的潮流,互相推助着前进。这一点历史中的英雄们已经有过非常充分的演绎。也许这一观世哲学给人的感觉过于沉重,那么“塞翁失马”则是一个幽默的变量,去掉了那份沉重,给人一种意外的幸运感。但愿人们在看到老子这句话时变得更为矜持谨慎,而在看到这句成语的时候,则有获得智慧的喜悦。

  

心如止水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十六章》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对于忙碌,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都曾感到某些忙不过来的时候特别烦。此时此刻,我们似乎感到自己的心力已经到了憔悴的边缘了。我们想跳出来,我们想推掉眼前一切的琐事,再也不管什么最后的期限,或者这时只想好好睡睡觉,我们的愿望似乎也不是很奢侈,我们并不期望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无工作状态,我们只是想有个片刻的解脱。可是到了那“关键”的时刻,我们又觉得不得不为经济生活继续支撑着,像是个伤兵带着疲惫仍在上膛射击。片刻的休息都难以宁静。万物纷纷,众生芸芸,千变万化,似乎摸不着头绪,看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人们,不由自主地紧张。这个时候的困苦该如何疏导?老子说很简单,“致虚极,守静笃”,即保持内心的镇定,就可以观察到人世间的道理。“复”就是循环的意思。也许世事并不一定循环往复地变化着,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具有一种俯视世事的心态。这不是狂妄,而是超然。这是一种难得的应该珍视的并值得体验境界。
 辨其理:儒与道的对话  

孔子画像

儒:人际关系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在这方面,儒家的特点及其贡献就显现出来了。

  道:儒家有些学派太强调群体性,搞得人很紧张,人就会活得很累。

  儒:不退缩,不回避,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个人对民族都很重要。

  道:电影《卧虎藏龙》里有句话,紧握拳头什么都没有,松开你的手便拥有一切。

  儒道关系有很长的历史。春秋末战国初,显学是儒墨,道家不是显学。原因是当时道家不游学诸侯,不聚徒讲学。孔子注重讲学。可以说讲学是孔子的首创。可到了汉初,道家是显学了,应该说甚至超过了儒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了。

  汉初,儒道对立的格局形成了,但后来的发展还是比较互补的。直到今天也还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只是孔子和儒学,忽视了道家思想的文化传统。其实一些学者早就看出,中国文化是阴阳之学。阴阳是一对基本矛盾。中国文化有儒有道,就是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近代最早提出这个观点的是魏源。文化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儒与道二者构成了一种阴阳互补。一阴一阳不仅是宇宙存在的规律,也是文化存在的规律。

  道家所肯定的是返璞归真的自然主义,返回到璞、素、真。这是道家的基点。儒家则是伦理教化的人文主义。老子开创的“道”的根源很深。老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或者说较多地保存了母系氏族文化的遗风,具有更多的平等性和古朴性。老子用“谷神”、“玄牝”等女性相关语汇来形容大道的母体性,表现出女性文化的鲜明特色。一些学者认为老子哲学是女性智慧的升华,而儒家文化是男性文化。

  一种文化文明发展延续,推动力需要很多东西。我们中华文明靠什么发展到今天?很明显,儒家起了很大的作用。三代文明在哪里体现?在《六经》。三代文明传承的动力在哪里?在孔子。从孔子开始,以及孔子门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把《六经》加以传承、总结、发展、提升。我们的中华文化有古有今,几千年未间断,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不能不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及努力实践的强烈意识。否则,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就没有了着落。对于“礼”,老子有很多批判。“礼”本身也有很多问题,在发展中有流弊。但不能说“礼”作为一种文化没有意义。老子主张文化批判,推崇自然状态。而儒家有进化意识,人不能停留在自然状态,不能说自然状态是最好的。儒家把“礼”看成一种文明的形式。比方说,喝生水就是自然状态,喝开水就是“礼”,放点茶,就是“礼”。礼从哪里开始?你摆脱了自然状态,就进入了“礼”,礼把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凝结为一些具体的形式。儒家始终重视并强调这一点。所以儒家主导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儒家的这种文化自觉,某种程度也是因为道家的存在。道家对于儒家,外部有批判和提醒;内部输送了很多营养。一个文化的发展,除了动力系统还要有调节制约系统。道家的批判是带有根本性的。因为道家站在外面。儒家也有批判意识,但比较温和。儒家的发展本身就有道家的作用,有道家的功劳。

  儒家很重视群体性,注重社群的存在。中华民族在这么大的疆域里聚集这么多人口,延绵时间这么长,如果没有一套群体生活的智慧,那是不可能的,是很难实现的。儒家很重要的贡献,是致力于群体生活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积极的主张。调整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在这方面,儒家的特点及其贡献就显现出来了。同样,如果只有凝聚力,没有宽容性是不行的。在大群体里允许个人一定程度地自由发展,大家才愿意在这个共同体里生活。中国这么大,我的看法是,需要有儒家的核心,同时需要有道家的精神。中国文化是非常宽容的。中国的儒释道都有存在的空间。儒家有些学派太强调群体性。宋明理学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把人的利益缩小了,搞得人很紧张,人就会活得很累。人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生活得更舒服更自在一些呢?宋儒太强调“公”,压抑“私”,压抑了人的创造性。礼教过分强调了社会秩序而约束了个体人性的发展。

  儒家人生观强调有为积极,刚健有为,强调刚的一面。《周易》讲“刚健中正”;《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积极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就是解释刚健的。刚健不息是积极有为的精神,这样就能积极主动克服困境,不退缩,不回避,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没有这种精神就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儒家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个人对民族都很重要。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要有所事事,有所作为。人类要生存,要发展,物质精神的满足等一定要通过儒家讲的“立功”去实现和取得。古人讲“立言”、“立德”、“立功”。儒家强调立德的同时,还要求通过积极有为建功立业,有所创造,克服困难,把人类的问题加以解决,人类才能不断前进。

  古人讲过一句话,此所不能而彼所能,这就是讲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电影《卧虎藏龙》里有句话,紧握拳头什么都没有,松开你的手便拥有一切。这说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柔克刚。柔是一种韧性。这种韧性使得生命有一种厚度,不容易夭折,不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所消解。这是一种与刚性相对应的柔性,是一种生命的弹性。所以不要把道家的无为简单化,我们要把它里面所包含的很深刻的智慧解释出来,并且如果解释得好的话,可以成为策略学的理论支持。

 

悟其魂:《老子》思想与做人做事做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老子》中有许多关于做人做事做官的精辟阐述,学习它,从中可以汲取有益的思想养料,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一、大气做人

  1.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2.“谦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与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六十六章》)

  3.上善若水。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一个哲学命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4.曲则全,枉则正。老子还认为,大气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他说: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曲则全,枉则正”。《老子·二十二章》)同时,还要以德报怨。“报德以怨”(《老子·六十三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这样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彻底消除嫌怨。事实上,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二、小细作事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认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无不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因此,干大事必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大小,多少。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1.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在认识论上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

  2.持之以恒,目标始终如一。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六十四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是世界级水平的伟大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十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用了27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3.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一是要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二是要力戒逞强、逞能、逞勇。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担当领导。(“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谦虚谨慎,就能事业有成;自高自大,做事必败。因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

  4.“贵身”:生命高于一切。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三章》)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清正廉洁,脚踏实地

三、 廉洁为官

  老子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

  1.领导者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老子认为,当官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欲望的社会意义。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但他一生廉洁奉公,从未给自己和亲属置办过任何家产,私谋过任何特权,真正实现并承诺了“天下为公”的誓言。

  2.“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主编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不光自己生活简朴,还教育后人崇尚俭约,提醒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希望他绝不可因奢侈而“败家丧身”。

  3.私欲是罪恶之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的地步(“不欲以静”。《老子·三十七章》)。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不知足,不知止,栽进了罪恶的泥潭。

  4.推功揽过——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能受国之垢,乃天下王”。如前所说,老子认为最高尚品德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永远处下,有时处在人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最脏污的地方。推及领导者呢?就应该能够承担国家遭受屈辱和灾祸的责任,这才是社稷的主人,这才叫国家的君王。(“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能受国之不详,是谓天下王”。《老子·七十八章》)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推功揽过。西汉名将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北击匈奴,参加漠北战役。由于李广指挥的东路军没有向导迷了路而未能如期参加漠北会战。战后,责令李广的部下来对质受审。李广挺身而出,为部下揽过自责,他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东汉名将冯异的品德更是在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冯异驰骋沙场十几年,战功累累,但每次战役结束后,诸将并坐论功时,他为了避功,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树底下读书思过,他为牺牲的战友、士兵深感难过。因而,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悟其魂:“道教之真精神”,理解生活道教  

时光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又跨进了新的千年,生命在继续,生活在继续。回首过去一千年的人类历史,越接近于今天,越觉得人类生活仿佛处于不断加速前进的过程中,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最近几百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剧烈的生存竞争中,有的成为昨日黄花,由辉煌走向沉沦,一蹶不振;有的由过去的弱势,成为今天世界文化的主流;也有的经过自新,重新赢得了生存发展的机会,并逐步汇入新时代的文化大潮,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正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命运,但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使我们早已失去了文化价值观上的自信,重新确立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在不断地向其他民族文化的学习比较中,才能实现。因此,对历史的回顾,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反思保持了几千年来文化发展持续性的中华民族,曾经成功的经验,经受过的严重教训。衰落意味着创造力的减退,发展正是创造力的攀升,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道教,如果还能够继续为人类提供精神成长的动力,那它一定具有现代价值转化的可能,从理论上说这是勿庸置疑的。而学者的使命,就是要将潜在于道教教义体系中的合理的精神资源,释放出来,以期先哲殚精竭虑的深刻认识,重新光显于世界。

  宗教的意义和价值,在现代社会似乎迷失了。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以其巨大的能量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理性主义哲学与科学精神互为表里,将宗教视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东西,仿佛一夜之间,人类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创立的精神空间,被遗忘和唾弃。实际上,这种偏见或错误认识,严重混淆了科学、哲学与宗教的不同文化功能。就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来说,科学、哲学、宗教以及艺术等,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如果说人类真正的本质是什么,不论古今中外,举凡同一地球上的人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作为人类最早的文明成果的宗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宗教包容了科学、哲学、艺术等等所以的文化创造。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虽然将各学科从宗教中先后分化出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对象,但它依然不过是人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已,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而对自由的追求就不可能将宗教从人的精神深处剔除出去,自由不在人类自身之外,只在人的内心,在这种精神的渴望里,宗教所昭示的人格的完善,同样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类不可能通过理性活动,尤其是科学与哲学,完全满足人类精神成长的需求。这就需求我们进一步有反省的必要,仔细地考虑宗教在人类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成绩,以及宗教在今天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今天人类几大文明古国,或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试想,离开了宗教在其中的作用,我们不知道还能有别的因素,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别。这不是否认宗教在历史曾经起着某种对社会进步的滞后因素,但是,新的文化形式突破旧有范式前进,从来没有一种新型的思想学说,不是从旧的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成长的合理资源,使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并光大发扬。抛弃的只有不再适合生活需求的不合理的形式,那些真正代表了人类永恒向往的内核,经过思想家的解释和发掘,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如此总是被各民族珍视如生命而永远流传。

  道教在汉末的创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大历史事件。稍有对历史了解的人,都不能不承认,道教整合了前代和当时流传的各种文化因素,并以长生不死肉身成仙的中心追求加以贯通。道教之形成,诚佛教所谓以一大因缘出现于世间者也。而中国文化中尤其是先秦以来诸子百家的精神成果,特别是汉代人的宗教追求,由于道教出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华和提高,它以一种高度制度化组织化的形式,多方面的内容和鲜明特色,打破了日渐僵化的儒学对人的桎梏,为广大下层群众,贡献了一种富有生活理想和永恒情怀的终极境界,并随之渗透到社会各阶层成员中。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像其他宗教那样,仅是将自己定位于心灵的解脱,而是把人世的幸福,与人体的不朽统一,将精气神合一与君臣民混一定位于自己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打通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提出了重生积德服务人群及存思守一的实践主张,以期气化三清,实现自我。别的宗教都是在许诺人死后如何,道教则反其道而行,问如何才能不死。这一独树一帜的理想,表现了中国人的务实态度,但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无可估量的力量。与那些投身庙堂的知识精英不同,张道陵创教之始,就将目光指向广大的下层群众,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长期流行的各种方术仪规,重新编排,建立了一整套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生活需要的规范,极大地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正因为它是面向大众的,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民族心理的内在向往,与精英文化有所不同,才能广泛流行于中国社会。不论那些自为标榜 正统的上层阶层如何诋毁,还是不能消除百姓对它的热爱。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使道教在思想内涵上复杂丰满,这一特点及优势,使道教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一方面吸收外来输入的新成分,又能立足民族本位,不断成长。在道教的宗教生活中,人是中心,神是对能够顺应自然智慧明觉的人的奖赏,一种预期的可能达到的最终目标。真正的人的生活生命,当他领悟了宇宙的奧秘,世界向他洞开大门。勤勉地履行一个人在尘世的义务责任,充分地发挥自我能动的创造潜能,他将与宇宙万化同体而合一,不再有困惑烦恼,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因此,在面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多重关系时,道教为大众提供了各种相互关联又富有弹性的解决之道,顺应自然虽然是最高的理想,然而顺应自然并不是在自然面前,仅是盲目被动地接受一切现成的秩序,无所作为,恰恰相反,而是要积极地认识自然,掌握宇宙的内在的机制,服务于人生。这样,人类将永远面对自然的挑战,在对自然挑战的回应中成就自己,这就将人类的终极命运和使命提升至永恒的无限的意义世界,超越了仅是关注现实的庸俗的领域,指明了人生的价值不是嘈杂的世俗的有限个体,不能因之而迷失自我。

  挑战自然是人类能动力量的真切反映,从来没有一种宗教或哲学体系能够像道教那样,如此关注知识的价值问题在自身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不问人死后如何而苦苦寻问人如何不死的独特思考,使道教将一切知识部门都容纳到自己的关心的范围,在这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内丹学与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具有密切关系,外丹学与几乎所有的古典科学水乳交融。体现了道教精神价值的历代高道,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是当时最博学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杰出的科学家、诗人、作家,为人景仰的哲人。离开了道教,我们不仅不能写出一部完整的中国化学史、物理学史、医学史、天文学史,而且也无法写出一部完整的文学史、音乐史、绘画史,等等。在中国古典文明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将看到无所不正的道教的影子。否认了道教,其实是阉割了中国的文明成就,而道教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其深层的原因依然在道教的在自然主义的旗帜下,长生不死肉身成仙气化三清的宗教向往上。

  道教是切近人情的宗教,切近人情表现于它为社会大众提供解决人生困惑的手段和方法,从生产实践到人伦日用,都可看到道教具体的主张,它没有将生产与情感的需求脱离分割,而是完全融合为一。就拿科仪斋醮来说,以现代“科学”价值的马首是瞻的现代人,看到道教的法事仪规,往往视之为迷信,可他们忘记了,道教的法事仪规是宗教形式下的礼,所谓礼者,理也。从摇篮到墓地,人的自然存在体现着深刻的社会关怀,出生、成人、婚姻、死亡,前辈对后代,后人对前辈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表达它们的向往,反映前辈对后人的希望,死亡虽然是不可抗拒的事情,然而正因为活着的人表达的哀思,将以血缘亲情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同一地域主要以自然村落为集团的人们,从生产到生活结合,互助互爱,调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人们情感的需求。“师不受钱,神不饮食”的清约,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超前的价值观念。人首先生产,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然后才能从事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的活动,问题是,我们面对的是永远无法全部可知的世界,人总是不能通过已有知识解决所面临的困难,当面对困难无法解决时,需要用一定的方法从苦恼中释放出来,包括生活中随时可见的不解茫然,如果没有一种可以从困惑中摆脱出来的方法以重新建立信心,人将举足不前,影响人们的现实创造,社会也不能继续进步。法事仪规正是在理性化的形式下,规范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大众以人性的温暖。道教将对神灵的敬畏,与日常的人伦日用结合,从而在世俗化方面,与儒沟通,在超越性方面,消化佛教,举凡中国社会的节庆、礼仪、庙会、贸易,从形式至其深层内容,道教的价值理想与行为规范都贯穿其中。历两千年而不衰的顽强生命力,反映了道教扎根于生活,且符合人性需求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正是中国人心灵、情感、历史、文化任何一个方面须臾不离的表现形式。

  生死之事,亦大矣,然在生生死死的链条中,道教在任何一个人们所能想像到的环节,都给了现实的人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易传》有曲成万物而不遗之说,揆之道教,若合符契。道教来自于民间,但从未将自己降低至日常生活的水平,与自己崇高理想混淆不分的境地,它理解人民生活的所思所想,但为他们增添了精神超越的不朽因素,引导大众的生产实践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积极面对现实又不沉沦迷醉于仅仅是具体的感性表象。深刻的信仰自律与履行道德义务的他律要求完整统一于道教,因其广泛的人民性及生活实践的全方位的参与,使传统的中国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和进取精神,为今天的人们所叹服,而现代人已丧失了古典时代深沉的精神自觉。

信仰的价值和意义,最直接地反映于对文化传统的服从和继承,它绝非是理性的对立物,而是理性真实的具体的表现。无论如何,理性是信仰的基础,没有理性信仰无从谈起,可是理性的深度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得极不相同,但信仰却可以将知性的贫乏提高至人性的最高层,显示从人性的尊严与伟大,映证生命的不朽。在人类历史上,直到今天,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分歧,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在于信仰,而在于理性判断失去了怀疑的本性,只将自己的认识判断当作真理,而否认了别的认识判断的真理性,与之相反,道教 道教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早已证明,它本身从来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汉末创教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参与了道教的成型,其后吸收借鉴佛教、儒学等已有精神成就的合理部分,为己所用,为我们保留了民族文化可贵的历史遗迹的变迁,这种尊重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囿的态度,如同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树一样,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养分,也无所畏惧地抵御着风霜雨雪,它可能因雷击而遭损伤,但生机不息。因此我们说,继承传统而又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胸怀博大不固步自封,随着时代的的进步发展,是道教的真精神;关注人伦日用,不论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方面,以一种规范性的制度化的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合情合理又内涵丰富的生活方式,既关心现实又面向未来,既注重精神超越又强调物质生活的改善,是道教的真精神;将自我的价值实现与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实践相关联,精神觉悟心灵纯洁与生活实践相统一,追求人格的完善与现实幸福统一是道教的真精神。 从来都承认别的宗教自有其价值,容忍与自己不同甚至是严重对立的东西,承认其反映了生活的许多内容,以开放的胸怀态度,吸收别人所长,丰富自己。对佛教如此,对摩尼教亦如此。这不仅没有丧失其特质,相反使它更圆满。避免了因宗教信仰的差别造成的流血冲突,这是别的文化区域中,不可想象的事实。由此来说,信仰离开了理性,实质上这样的信仰是一个封闭的不足以与其他思想相交流的体系,而使自己处于要么牺牲理性要么取消信仰的两难境地。近代化的一个严重不足,在主流倾向上,把理性与信仰对立,当然在古代,尤其是西方曾有过理性屈从于信仰的所谓中世纪,可我们至今也不能说中国人信仰与理性处于严重的对立冲突。这得益于中国人把人理解为人是自然中的人,自然是人观照下的自然,自然与人彼此之间理应和谐共处的观念,这一认识,在中国古代当然是道家最先倡导而为道教继承光大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儒释道三教,向世界贡献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思想资源。是之故,信仰必须与盲从划清界限,而且从本真的意义来说,信仰从来都是盲从的直接敌人,就因为当理性在为信仰提供深沉的意义价值的底蕴时,是以怀疑为先决条件,不断用自身的知性能力证明自我的不足,又在价值的领域,厘定知情意的不同的作用,使人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深入。其前提就在人从蒙昧进入文明时,先知己将人的价值摆在了世界的中心,对神的敬畏不过是一个高贵的可以逃避无知的巧妙借口。因此,在人生中,意义与价值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对这些不同层次问题及价值的相互关系的认识,是哲学家与那些堪称人类导师的先知、宗教领袖的贡献,能否贯彻于现实生活则主要是政治家的责任。历史上有过强调某一方面而贬低另一方面的时期,但没有愚蠢到把贬低的东西要彻底取消的程度。然而,只有理性、信仰、情感与现实政治环境及物质创造张驰有序,社会才是一个合乎理性化要求的社会。20世纪初期刚刚经受西方思想文化沐浴洗礼的中国优秀分子,在高扬民主科学理性的同时,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误解,道教几乎等同于迷信的代名词,由此表现出来的浅薄激愤,虽其情可原,但其流毒至深。

  道教的真实内容,我们今天知道的依然十分有限,就有限所知的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其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它不仅在本质上不与现代生活对立,相反是我们由今天迈向未来的难能可贵的文化基因宝库。如果我们要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或者说我们要创造未来新型的符合中国人精神需要,又能够为其他民族有所借鉴的新文化,必须面对道教,与它广泛交流对话。应当期待同时呼唤,以理性精神而不是科学至上,历史上客观地将道教摆在三教并行的位置,而不在对它冷漠仇视;以对祖先的尊重而不是健忘,倾听古典时代的睿智,续上我们文化与血脉之根;让我们发扬前人兼容并包而不失自我主宰的精神,积极创造,有足够的实力和能量,在世界文化争得一席之地,并最终统领潮流。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才能比较容易看清楚道教究竟是什么,而眼前首要的任务。是要使学者和每一个人,从偏见和固执中解脱出来。

  道教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早已证明,它本身从来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汉末创教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参与了道教的成型,其后吸收借鉴佛教、儒学等已有精神成就的合理部分,为己所用,为我们保留了民族文化可贵的历史遗迹的变迁,这种尊重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囿的态度,如同深深扎根于大地的参天大树一样,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养分,也无所畏惧地抵御着风霜雨雪,它可能因雷击而遭损伤,但生机不息。因此我们说,继承传统而又不断吸收其他文化成果为我所用,胸怀博大不固步自封,随着时代的的进步发展,是道教的真精神;关注人伦日用,不论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方面,以一种规范性的制度化的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合情合理又内涵丰富的生活方式,既关心现实又面向未来,既注重精神超越又强调物质生活的改善,是道教的真精神;将自我的价值实现与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实践相关联,精神觉悟心灵纯洁与生活实践相统一,追求人格的完善与现实幸福统一是道教的真精神。

  无可否认,道教在今天的生活中的影响力已远不如从前,这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道教自身的原因,而道教自身的原因肯定是主要的。愚意以为,调整科仪戒律等不适合的因素,发扬道教积极參与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在环境治理及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积极投入,重新树立自己服务人群的形象,增进社会大众对道教的亲和力,与信息时代的节奏同步。道教同人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同各方面广泛交流对话,使道教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扩大道教的影响力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深度广度。教內外同人须加大对道教历史、经典、教义等研究的力度,以期将蕴藏在道教内部的至今尚有很大生命力的东西,充分地揭示出来,服务于社会。如以现代科学的观念和实验手段,对外丹学中科学思想的总结,看它是否还有继续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以生理学、心理学的方法对内丹修炼机制的挖掘,为人体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参照,推动科学的成长;利用现代精密的实验仪器,分析道教丹药的成分,将之市场化,让更多的人享受道教先知为后人的创造的成果带来的福泽;整理数量众多的道乐、绘画、雕塑等,出版推广,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要,为社会贡献精神生活的丰厚资源,如斯等等。这些都是道教的价值理想与社会大众联系的载体,离开了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道教将脱离人民群众,使自己孤立于社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当道教的价值理想既不失其时代性又具有其群众性时,总是道教的良性发展时期,反之,道教陷于困境。

  今天,教内的朋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出了生活道教的理念,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对道教的精神向往的合乎情理的把握,因为,道教从来都是生活化的,但它又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色,它是面对现代生活需要,以期更贴近现代生活的尝试。这种尝试反映了教内的朋友力图在全球意识下,立足传统而超越传统,进而回归传统,所以生活道教的理念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所谓全球意识,正是一方面输入外来文化又不失民族文化为本位,不使自己游离于世界各民族之外,而坚持民族文化传统,这依然的道家的自然主义旗帜,只不过它在内涵上已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所谓现代意识,则是历史的发展无可避免地使世界各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人时时面对着来自如同爆炸了的信息的冲击,谁都无法逃避,是基于自己的生活需要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与选择,早已不同于过去的旧有形式。所谓回归传统,恰恰是道家的自然主义具有的永恒真理性,经过新的解释在内涵上更加丰富深刻,为我们继承光大,从而为世界人民的未来,提供值得珍视的价值理想,以和平消除战争,对话取代对抗。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不仅是中华文化所昭示于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道教的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