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不白活一回歌词: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06:56
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特殊的城市。它是一神教的中心,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3000年来,数十个部落、民族、国家和宗教势力对这座城市进行过无数次争夺,它曾37次被占领或遭战火蹂躏 ,18次被原址重建 。 
 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进程中,耶路撒冷前途是最敏感、最复杂和最难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当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世俗权益,而且关系到全世界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宗教感情和宗教权益。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不可替代的圣地,也是当代阿犹冲突最先爆发的地方。阿犹双方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其间,城市的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局面日趋复杂。在以巴双方试图就耶路撒冷永久地位达成协议的今天,对耶路撒冷特殊地位的形成、阿犹双方的争夺和决定城市前途的诸项因素有所了解,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一. 历史背景和地理概念 
 耶路撒冷不仅是一神教信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城市,也是在原址维持存在和发展的最古老的城市。对耶路撒冷考古作出过最大贡献的英国女考古学家凯瑟琳?M?凯尼恩根据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记述和考古资料所显示的当地早期居民生产力水平推断,耶路撒冷早在公元前3000年以前就已存在 ,以色列耶路撒冷博物馆则将这座城市出现的年代确定为公元前3150年。耶路撒冷的史前居民无据可考,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居民是公元前2500年前后从阿拉伯半岛迁徙至此的亚摩利人。相传他们是挪亚之孙迦南的后代,故将新的栖息地称为“迦南地” ,居住在迦南地上的亚摩利人便被称为“迦南人”,他们中的耶布斯部落是有据可考的耶路撒冷最早的定居者。考古发现表明:被以色列人征服之前的耶布斯城堡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3000居民 。由于依山势而建,易守难攻且靠近水源,加之受到埃及人的保护,耶路撒冷成为最后被以色列人征服的迦南城堡。 
 当时的迦南有许多以城堡为中心的奴隶制小王国,耶布斯人的城堡之所以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是由于它日后逐渐演变成了三大一神教的圣地。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4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一) 三大宗教圣地的形成 
 三大宗教圣地的形成先后经历了1600年之久。鉴于三大宗教具有一神论的共性和教义上的延续性,不难理解为什么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将耶路撒冷视为圣地。三大宗教圣地的形成依次为: 
 1. 犹太教 
 公元前1800年前后,希伯来人进入了迦南。初到迦南的希伯来人曾在亚伯拉罕的统领下同耶布斯人打过交道,但只限于向耶布斯王麦基洗德贡献十分之一的财产并受到麦基洗德的礼遇。自亚伯拉罕之孙雅各起,希伯来人开始听从神授,称自己为以色列人 。饥荒迫使以色列人出走埃及,公元前1226年,以色列人在摩西的率领下返回迦南。据《圣经》记载:返回迦南的途中,上帝在电闪雷鸣中显现于西奈山,授予摩西刻着“十戒”的石板(即“约板”),第一条戒律便是“除耶和华 外,不可信别的神”。此后200多年,接受了一神论的以色列人抬着置有约板的约柜转战迦南,一神教在以色列人征服迦南的过程中逐渐成形。 
 公元前1006年,大卫乘耶布斯人的保护国埃及陷入内乱之机攻占了耶路撒冷,扩建了耶布斯人的城堡,并将约柜永久性安放在相传亚伯拉罕弑子祭神的莫利亚山上,并修建了规模不大的神坛,奠定了犹太教圣殿的雏形。公元前969-962年,大卫之子所罗门穷7年之工,在莫利亚山上建造了规模宏伟的耶和华圣殿,史称“第一圣殿”。一般认为,第一圣殿的完工奠定了耶路撒冷作为一神教中心的神圣地位 。 
 所罗门死后,王国分裂,耶路撒冷成为南部犹大王国的都城。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攻占耶路撒冷,犹大王国的上层人士和熟练工匠被分批押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至此,“第一圣殿”时期结束。 
 公元前538年,波斯灭巴比伦,4-5万犹太人在波斯王的鼓励和帮助下返回耶路撒冷,用20年时间在第一圣殿原址上重建圣殿,史称“第二圣殿”。 
 此后的350年间,耶路撒冷犹太社团大体上保持着自治地位,圣殿区得到了先后统治该城的波斯帝国、亚力山大帝国和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尊重。但从公元前198年起,占据叙利亚一带的塞琉西王朝在耶路撒冷强迫推行“希腊化”,后又宣布禁奉犹太教,洗劫了圣殿并将其改建为宙斯神庙。 
 塞琉西王朝的作法激起了犹太人的反抗。公元前164年,“马卡比起义”获得成功,起义军恢复了圣殿,并建立了一个版图空前“马卡比王国”。公元前63年起,耶路撒冷又沦为罗马统治。犹太人曾多次发动起义,但均遭残酷镇压,城市在公元70年和公元135年两度被毁。 
 公元135年之后,罗马人在废墟上重建了耶路撒冷,犹太人被禁止入内,圣殿的可见遗迹仅剩下了西部的一段基座,暨圣殿区西墙的一部分。 
 正是这堵“西墙”,成了处于流散状态的犹太人千百年来的精神寄托,被视为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和犹太民族往日辉煌的象征。由于犹太人惯于在此哭诉民族苦难,这堵墙又被称为“哭墙”。犹太人在西墙前祈祷的特权是16世纪初期征服并重建耶路撒冷的奥斯曼苏丹苏里曼一世给与的。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4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2.基督教 
 出现于公元初年的基督教最初只是犹太教的改良教派,它同传统犹太教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耶稣为“弥赛亚”(救世主)。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因此对基督徒和犹太教徒一律实行迫害。公元313年,奉行改革政策的君士坦丁大帝在意大利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发还已被没收的教会财产,从而开始了利用基督教实行统治的转变。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统一帝国全境,他格外垂青耶路撒冷,因为“主耶稣基督之死使它成为基督教的中心” 。 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之母圣海伦娜前往耶路撒冷朝圣,亲自确定了几处圣址,将“希腊化”时期修建的维纳斯神庙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圣墓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据说那里是耶稣遇难和复活的地方。圣海伦娜还在耶稣诞生地伯利恒修建了“诞生教堂”(或译为“圣诞教堂”),使伯利恒这个耶路撒冷以南的小村庄成为与耶路撒冷有连带关系的基督教圣地,16个世纪之后联合国分治决议中将伯利恒划入耶路撒冷特别行政区的根源即在于此。 
 首批基督教大教堂于公元336年完工。这意味着从那时起,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不可替代的永久圣地。 
 随后的300年间,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教堂数目维持在30个左右,在原犹太教耶和华圣殿废墟上建起的是“圣母教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公元638年伊斯兰教势力占据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势力扩张时期,耶路撒冷免于战火,在以后的4个世纪里,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基本上是和平共处的。公元 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攻掠耶路撒冷,并切断了欧洲基督徒朝圣路线,耶城基督徒处境恶化。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从一年前抢先占领耶路撒冷的埃及穆斯林手中夺取该城,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和犹太人惨遭屠杀。 
 十字军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都的拉丁王国,将清真寺改建为基督教堂,并将约旦河以东的阿拉伯基督徒迁往被腾空的犹太区,从而开创了阿拉伯基督教社团在耶路撒冷的存在。 
 88年之后,库尔德人萨拉丁率穆斯林军队收复耶路撒冷,欧洲基督徒在交付罚金后离去,阿拉伯基督徒被允许继续留在耶城,犹太人也获准返回。 
 1229年,基督教势力取得了对耶路撒冷的控制。是年,率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同阿尤布王朝达成协议,迫使阿拉伯人割让了耶路撒冷-伯利恒地区,但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寺区仍归穆斯林管辖,开创了耶路撒冷“一城两制”的先例。1244年,穆斯林势力反攻获胜,基督教势力永远丧失了对耶路撒冷的整体控制。从那以后,耶城基督教社团一直得益于大国势力平衡而和平生存,直至今天。 
 3.伊斯兰教 
 耶路撒冷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圣地,源于早期伊斯兰教中保留的犹太教习俗、《古兰经?夜行》一章有关教祖穆哈默德夜行至此拜晤先知的记述和相关传说。 
 穆哈默德创教初期,为了得到麦地那犹太社团的支持,曾沿用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包括面向耶路撒冷朝拜。随着自身势力的壮大和当地犹太社团被征服,朝拜方向改为麦加。 
 《古兰经?夜行》篇记述了真主使穆哈默德在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以便向他昭示“一部分迹象”。传说被祥云带到耶路撒冷的穆哈默德在“远寺”见到了先知易卜拉欣(即《圣经》中的亚伯拉罕)、穆萨(即摩西)和耶稣,并同众先知谈了话。相传穆哈默德是乘一匹白马夜行的,并将白马拴在“远寺”墙边,故犹太圣殿遗址“西墙”又被称为“飞马墙”。 
 公元638年,穆斯林远征军兵临耶路撒冷,城内基督教社团请降。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和平进入耶路撒冷,在东正教牧首索福罗尼乌斯陪同下来到圣殿区,下令在相传穆哈默德由此登宵并留有足迹的“圣石”(即亚伯拉罕弑子祭神和大卫建立耶和华祭坛的莫利亚山顶岩石)上修建一个清真寺。 
 欧麦尔修建的清真寺比较简陋。在第二次伊斯兰教内战期间,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阿卜杜?马立克为了同占领麦加的伊本?祖白尔抗衡,将更多的穆斯林吸引到耶路撒冷朝觐,于公元691年在“圣石”上大兴土木,将其扩建得宏伟壮观,称“圣石圆顶清真寺”。十多年后,马立克之子瓦立德又在圆顶清真寺以南原基督教圣母教堂遗址上修建了另一个清真寺,名为“阿克萨”(意为“遥远”,显系同《古兰经》中事先提到的“远寺”相呼应)。从此,以这两座清真寺及其由高墙围筑的宽敞院落为中心,耶路撒冷成了伊斯兰教继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圣地。 
 应该指出:自638年欧麦尔占领耶路撒冷后,除十字军征服的百余年间,这座城市基本处于穆斯林控制之下,城内居民也以穆斯林为主体,直至19世纪中叶犹太人大量回归。 
 
 三大宗教圣地集于一城,且没有一个宗教社团曾不间断地在耶路撒冷的存在,这种独特的局面是由历史事实铸成的,三大宗教的圣迹都有其不可替代性和不可转移性。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4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二)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 
 特定时期的耶路撒冷具有特定的地理概念,对现阶段耶路撒冷区域划分及其演变过程的准确了解是分析耶路撒冷之争的必要条件。 
 山城耶路撒冷地势起伏,目前市辖范围的海拔高度是610-850米.多年来,市辖面积一直被公布为为123平方公里 。1999年,以色列经过数字化测量,将这一数据更新为126.4平方公里 。城市分为不同的区域,各区的概念又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它们的划分和演变过程可分别概述如下: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4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1.老城 
 古城墙围筑的市区,面积为0.87平方公里。由于地势和水源的限制,几千年来的地理位置是稳定的,城内街道布局也变化不大,目前的城墙是奥斯曼帝国于1542年在原基础上重建的,由石块筑成,因依山势而建,高度为10-20米不等。城内有120条被冠以不同语言名称的街巷和一些无名通道 ,大多弯曲狭窄,只有公元二世纪罗马时代规划的几条街道直一些,它们构成了不同宗教和民族区域的分界线。自16世纪初期起,城内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四个区----阿拉伯区 、基督教区、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各区人口(1999年底统计数字)、面积和相应比例分别为 : 
 各区面积(平方公里) 各区面积比例 各区人口 各区人口比例 
 阿拉伯区 0.44 50% 22,858 70% 
 基督徒区 0.18 21% 5,020 16% 
 犹太区 0.13 15% 2,306 7% 
 亚美尼亚区 0.12 14% 2,304 7% 
 (总计) 0.87 100% 32,448 100% 
 表格中的“人口”栏并不表示居民的身份,不同宗教和民族混居的现象普遍存在,如1999年底的统计显示,老城犹太居民总数为2951人,其中645人居住在非犹太区 ,但各区人口的数字大体上显示了老城内不同类别居民的人数。此外,老城还有一些特征需分区加以说明: 
 阿拉伯区由两部分组成----居民区和圣寺区。居民区又分为阿拉伯基督徒区和穆斯林区,基督徒区面积较小,建有基督教教堂。圣寺区院落宽大,坐落在《圣经》上所说的的莫利亚山顶。由于多次被平毁重建,地势平整,围墙越筑越高,“圣石圆顶清真寺”(或译为“萨赫莱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雄踞院内,是东耶路撒冷穆斯林朝拜的集中场所。此外,院内还有约旦王室和当地穆斯林望族的墓地。3000年来,这里一直是耶路撒冷的中心,面积0.135平方公里 ,曾是第一圣殿、第二圣殿、希腊宙斯神庙、基督教圣母教堂及其院落所在地,犹太人称其为“圣殿山”,阿拉伯人称其为“尊贵的禁地”。 
 犹太区位于西墙附近,1948年被约旦占领,1967年以后进行了改建,陆续修建了一批现代住宅,但毁于1948年战火和随后被拆毁改建的70座犹太会堂仅重建了10座 。 
 基督教区位于老城西北,是罗马人将古城墙向西北部扩展后形成的,这里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古代基督徒的后裔。 
 亚美尼亚区实际上也是基督教区,居民多为1915年被土耳其人驱逐出境的亚美尼亚正教会基督徒难民及其后裔。 
 老城是世界上宗教场所最密集的地方,共有200多座教堂、修道院、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基督教的20个主要教派都在此建有教堂。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5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2.“地下耶路撒冷” 
 除地表建筑之外,老城还存在着历史更为悠久的“地下耶路撒冷”。“地下耶路撒冷”的存在由来已久,许多教堂和其它地表建筑的地下部分都是古代耶路撒冷建筑的遗址,这些遗址的历史大多在2000年左右,最久的超过了3000年,其中包括耶布斯人挖掘的地下引水渠道、大卫王时期的城堡、第二圣殿时期和罗马-耶稣时期的教堂、蓄水池、商业街道和古代贤人墓穴等。1865年,英国考古学家查尔斯?威尔逊开创了近代耶路撒冷老城的考古发掘,清理出了第二圣殿时期巨大的拱形通道,并沿西墙(“哭墙”)向下探挖,发现了“地下西墙”的高度竟超过了地表部分。1967年以后,以色列又开展了更多的考古活动,在大马士革门左下方发掘出了完整的古罗马城门,其通道可以一直延续至圣殿山底部,从而探明了“地下耶路撒冷”的整体布局。 
 由于“地下耶路撒冷”的绝大部分位于目前的阿拉伯区地表以下,以色列从事的考古活动遭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广泛抗议,考古活动时断时续。1996年内塔尼亚胡政府重开“考古通道”的决定还一度构成了对巴以和平进程的严重威胁。目前,西墙南侧的发掘工作仍在进行,第二圣殿时期通往圣殿入口处的通道已经基本暴露。此外,伊斯兰教圣地院落内也开始从事局部的施工挖掘,阿犹“考古之争”已经有所激化,很可能构成今后耶路撒冷争端的另一个焦点,甚至引发另一场冲突。 
 正式由于耶路撒冷的历史悠久和历史遗迹的层叠现象过于敏感,在2000年7月的戴维营会谈期间,以色列方面抛出了“地表主权”和“地下主权”的概念。仅此一点,便可看到耶路撒冷问题的极端复杂性。 
 3.新城 
 这是一个含义不清的概念,很容易引起误解。最常见的错误是将其混同于耶路撒冷西区。实际上,新城泛指19世纪中叶以后在老城之外建设的全部新市区,不仅西部有,东部也有。准确的说法是:1948年战争后,以色列控制了西部新区,约旦控制了老城和东部新区。 
 4.东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东区) 
 指1949年停战分界线以东地区,包括老城和一小部分新城,面积先后向外扩展了3次。约旦控制下的东耶路撒冷最初只有2.4平方公里。1952年,约旦将市辖范围向北部和南部扩展,使其达到了6.5平方公里。1967年战争后,以色列并吞了东耶路撒冷,并立即将其扩展为70平方公里。 
 从整体上看,目前的东耶路撒冷是以阿拉伯特征为主的,1000多年以来也一直巴勒斯坦穆斯林世代居住的领地。但在这一区域内,也存在着众多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历史遗迹和规模相当宏伟的基督教各派教堂群落,并存在着犹太社团在上世纪20年代构置的大面积地产,这一局面是今后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最难点所在。 
 5.阿拉伯耶路撒冷 
 这个名称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以往阿拉伯人用这一名称强调整个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属性,但目前被认为是东耶路撒冷的别称。 
 6.圣城 
 这是《圣经》上就反复出现的对耶路撒冷的尊称,历史上的犹太人和基督徒都接受这一尊称,但后来成为阿拉伯人对耶路撒冷的称呼。在现阶段,它既是耶路撒冷的别称,也是“阿拉伯耶路撒冷”的代名词。由于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圣城”所指范围有待明确。 
 7.西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西区) 
 1949年停战分界线以西地区,完全是19世纪以后建立的耶路撒冷新区,以犹太人为主体居民,但也有大量阿拉伯人的不动产和一部分在1948年战争期间没有外逃的阿拉伯居民。以色列先后将耶路撒冷西区的面积扩展了5次:1952年由17.7平方公里扩展为33.5平方公里,1963年扩展至36平方公里,1964年扩展至38.1平方公里,1985年扩展为38.5平方公里,1993年又扩展至53平方公里 。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5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二.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的形成 
 本世纪之前,对耶路撒冷主权或整体控制的争夺从来不是在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进行的。相反,正是借助阿拉伯人和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征服,犹太社团才得以重返耶路撒冷,并在相对宽容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的出现是犹太人无法忍受欧洲基督教势力迫害而顽强回归耶路撒冷的必然结果,大国对犹太复国运动的同情、庇护和支持在这一争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的竞争中,处于流散状态的犹太民族和当地阿拉伯居民在各方面都是不对等的,比较双方的民族凝聚力、建国愿望的强烈程度和迫切程度、外部力量的支持、以及社团组织能力、经济实力和现代政治意识,后者均处于劣势。这种状况是阿犹耶路撒冷之争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也是影响公正解决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的一大障碍。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的阿犹和平共处 
 自十字军退出耶路撒冷后,犹太人的回归努力从未停止。1212年,来自法国和英国的300名拉比及宗教学者集体定居耶路撒冷,奠定了重建耶路撒冷犹太社团的基础。 
 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下令驱逐境内全部犹太人,一部分人辗转来到耶路撒冷,成了塞法尔迪犹太社团的先驱。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结束了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对耶路撒冷长达350多年的统治。1535年,苏里曼一世在全面平定阿拉伯人的反抗后开始大规模重建耶路撒冷,他对这座城市的伟大贡献为各宗教势力及后人所称赞。苏里曼还做出了一个影响至今的重大决策:西墙为犹太人的祈祷场所。 
 苏里曼对犹太人实行的宽宏礼遇为犹太人大量回归耶路撒冷和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基督教各派为宗教权益而展开的内部争斗是耶路撒冷地区的主要矛盾,与基督教内部争斗无缘的犹太社团在几百年间从来没有象他们在欧洲的同胞那样遭受任何一方的迫害。 
 自17世纪起,奥斯曼帝国逐渐走向衰落,欧洲各国纷纷效仿法国,先后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外侨权利条约”,欧洲各主要国家先后在耶路撒冷建立了领事馆,身为侨民的犹太人分别受英、美、德、俄、奥、荷等国领事馆的保护,同作为帝国公民的当地穆斯林各行其道,相安无事。 
 (二)耶路撒冷的扩建与犹太势力的增长 
 经过几个世纪缓慢而平稳的发展,犹太社团逐渐成为当地最大的居民群体。据英国驻耶路撒冷领事穆尔于1864做出的统计,当时该城的居民总数为15,000,其中8000是犹太人,穆斯林为4,500,基督徒为2,500 。 
 为了接收更多的犹太回归者,犹太社团自开始在老城以西购买土地,筹建新区。1860年,老城以西建起了第一个城外居民区。绘于19世纪70年代末的地图显示,当时的新区已初具规模:犹太人在老城以西建起了6个居民区,基督教社团在城北和城南建起了4处居民区,穆斯林在城北建起了两处居民区,并同阿拉伯基督徒共同在城南建立了一个阿拉伯新区,耶路撒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由于犹太人财力雄厚,回归心切,犹太新区的发展速度最快。1874年,美国领事哈斯报告说:耶路撒冷的30,000万居民当中有20,000是犹太人 。 
 (三)阿犹敌对局面的形成 
 1917年12月11日,英军攻克耶路撒冷,奥斯曼帝国对圣地整整400年的统治终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巴勒斯坦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地图,几百年来一直在土耳其人统治下的阿拉伯人有了建立独立国家的历史性机会。1918年,巴勒斯坦各城市相继建立起由阿拉伯居民组成的“穆斯林-基督徒联合会”,反对《贝尔福宣言》,拥护在叙利亚建立的阿拉伯民族政府,将希望寄托于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大国的保护。但是,在英法两国的共同干预之下,巴勒斯坦人的努力未能成功,1922年国际联盟决定将巴勒斯坦地区交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 
 在这一过程中,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同犹太定居者的关系日益紧张。1920年2月,阿拉伯武装首次袭击了巴勒斯坦北部的犹太定居点。同年4月4日,耶路撒冷首次发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暴力冲突。 
 在早期的阿犹冲突中,耶路撒冷各阿拉伯望族对犹太社团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异的,以纳沙希比家族为代表的温和势力主张同犹太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以侯塞尼家族为代表的强硬势力则采取了排斥犹太人的立场。在阿犹冲突发展的同时,阿拉伯人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当地阿拉伯社团内部各派势力的较量,阿拉伯人反抗英国委任统治和反对犹太人建立家园的运动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伊斯兰宗教色彩,使得阿拉伯基督徒逐渐疏远了这一运动,“穆斯林-基督徒联合会”事实上解体 。在1928年因犹太人在西墙祈祷区搭建男女分隔栅栏而引发的“西墙事件”和1929年因阿拉伯人不满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对“西墙事件”的处理而爆发的骚乱中,阿犹冲突从犹太人和全体阿拉伯人的对立转为犹太人和阿拉伯穆斯林的对立。1929年骚乱后,犹太人开始建立地下武装,阿犹暴力冲突演变为阿犹武装冲突。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5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三. 阿犹耶路撒冷之争 
 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加紧了对巴勒斯坦土地所有权的控制和建立犹太国家的筹备工作,阿犹冲突愈演愈烈,终于发展为全面战争。 
 (一)犹太势力的迅猛扩张和阿拉伯人的反抗 
 20-30年代,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巴勒斯坦全境大规模购置土地和兴建定居点,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带是犹太人实施扩张的重点区域,他们一方面完善新城西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又在城市边缘各个方向具有战略意义的高地上购置土地,建设新的犹太区。30年代初期,犹太新区已经大体上完成了对耶路撒冷的地理包围。 
 在以上犹太新区当中,最重要的是老城以东斯科普斯山上的希伯来大学校园和哈达萨医院。斯科普斯山是耶路撒冷东部的制高点,向西可俯视耶路撒冷全城,向东可监控直至约旦河谷的广阔区域,是巴勒斯坦中部的战略高地。面对犹太势力的迅猛扩张,阿拉伯人以示威、罢工、武力袭击和大规模起义向犹太移民和英国统治者表明自己的立场,英国人的调解和镇压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双方的敌对,使阿犹双方的利益冲突全面暴露。 
 30年代初期,欧洲反犹浪潮高涨,大批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1936年,全市人口为12.5万,犹太人已占61%。同年4月25日,以阿明?侯赛尼为首的“阿拉伯高级委员会”在耶路撒冷成立,发出了结束委任统治、停止犹太移民、禁止购买阿拉伯土地和实现民族独立等号召,并发动了一场持续了6个月的总罢工。罢工很快演变成全面骚乱。此时,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也趁机插手巴勒斯坦事务,支持侯赛尼集团的反英活动,巴勒斯坦形势愈发复杂,针对英国人、犹太人和“阿拉伯叛徒”的暴力活动在1938年10月中旬达到高潮,侯赛尼集团控制了耶路撒冷老城和一部分郊区,纳沙希比集团的阿拉伯武装同犹太武装“哈加纳”一起协助两万英军进行镇压 ,混乱局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告平息。 
 (二)联合国分治决议与第一次耶路撒冷争夺战 
 1937-1948年间,英国、美国和联合国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先后提出了多项分治议案和修正案,耶路撒冷在所有议案中都被置于某种形式的特殊地位。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181(二)号决议 。决议的第三部分规定:“耶路撒冷市应建立为一个在特殊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并由联合国管理”,其行政长官由联合国托管理事会任命,但不得由阿拉伯国和犹太国公民充任。决议对“耶路撒冷市”的界定是: 
 东限为阿布迪斯(阿拉伯重镇),南限为伯利恒(基督教圣地),西限为艾因卡里姆(犹太定居点),北限为舒法特(阿拉伯重镇),面积158平方公里,超过目前的市辖范围。 
 决议对耶路撒冷的立法、司法、经济体制、公民资格等做了原则规定,并责成托管理事会制定详细的城市规约。 
 分治决议激怒了阿拉伯世界,也激化了耶路撒冷地区的阿犹对立。1947年12月2日,阿拉伯人开始袭击和焚烧犹太商业街。2月中旬,阿明?侯赛尼组建的“阿拉伯高级委员会”部队(“救世军”)开始向犹太区和郊外的犹太定居点发动袭扰,切断了犹太区通往沿海的通道。此时,犹太武装主力“哈加纳”没有部署在耶路撒冷战区,同侯赛尼部队作战的是贝京领导的右翼武装“伊尔贡”。由于双方都对阿犹冲突持极端立场,这一阶段的武装冲突具有明显的恐怖活动特征,双方死伤均在千人以上。 
 1948年4月1日,“哈加纳”发起了打通耶路撒冷补给线的“纳赫森”行动,并于4月5日攻入耶路撒冷。在此期间,“伊尔贡”对阿拉伯武装曾出没过的村庄实行了残酷报复。4月9日,“伊尔贡”血洗了位于“耶路撒冷通道”南侧的“阿拉伯解放军”据点代尔亚辛村,200多名阿拉伯村民被屠杀殆尽。5天后,阿拉伯人以牙还牙,伏击了驶往斯科普斯山的班车队,88名希伯来大学教师和哈达萨医院医护人员被杀,斯科普斯山同外界的交通被切断,犹太武装的收复行动受到英国军队的阻击,未能得手。 
 5月14日晨,英国高级专员随军撤离耶路撒冷,委任统治结束。当晚,以色列国宣告成立。次日,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相继开进巴勒斯坦,战争正式爆发。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5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5月19日,外约旦军队攻入老城,包围了犹太区,穷于应付各路阿拉伯军队进攻的以军只抽出两个连参加老城解围战,多次冲击均告失败。困守老城犹太区的千余人弹尽粮绝,在首席拉比率领下于5月28日投降,被作为战俘押往安曼。“伊尔贡”部队向老城发起的多次反攻均被击退。 
 (三) 约旦和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瓜分 
 1949年3月2日,外约旦和以色列在希腊罗得岛开始举行公开停战谈判,秘密谈判也同期进行。4月3日,双方达成正式停战协定。协议规定“停战分界线应和1948年11月10日耶路撒冷地区停火协议中所规定的线相一致” 。 协定还规定“恢复斯科普斯山上文化和人道主义组织的正常活动,并允许自由出入”以及“自由出入圣地和文化组织并且自由使用橄榄山的墓地”。根据停战协定确立的原则,以色列未能索回被约旦军队攻占的耶路撒冷南部的犹太定居点和包括霍马山地区在内的犹太地产;斯科普斯山成了约旦占领区中的一块飞地,连同邻近阿拉伯基督徒管理的维多利亚教会医院构成“非武装区”,由86名以色列警察、35位以色列文职人员和40位阿拉伯文职人员留守,每两周一次的人员轮换和补给由联合国部队实施保护。联合国部队总部设在原委任统治机构所在地“政府大厦”,连同其周围的阿拉伯区和犹太区构成“中立区”。在耶路撒冷西区,阿拉伯人遭到了巨大损失,约1万阿拉伯居民逃离,抛下了大量不动产,成为争论至今的一大难题。由于当时耶路撒冷市辖范围很小,停火线以西的一些阿拉伯村庄和斯科普斯山犹太飞地均不包括在内,但这些地方后又被以色列划入耶路撒冷,致使阿以双方对西耶路撒冷阿拉伯难民人数和阿拉伯不动产数量的统计有很大出入。根据1948年的耶路撒冷市辖范围,停战分界线两侧(其中联合国控制区位于分界线东侧)各方控制的土地状况为 : 
 地区 面积(平方公里) 比例 
 约旦控制区(东区) 2.4 11.48% 
 以色列控制区(西区) 17.7 84.30% 
 联合国控制区(东区内) 1.0 4.39% 
 总计 21.1 100% 
 以上表格显示了1952年以前的“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在这之后,以色列和约旦分别扩大了各自控制的耶路撒冷市辖范围,约旦没有将斯科普斯山犹太飞地划入东耶路撒冷。 
 停战协定生效后,约以开始为最终解决方案进行秘密接触,并拟定了分割耶路撒冷的原则:以色列对包括西墙在内的老城犹太区行使主权,但需交还新城的一部分阿拉伯区;约旦确保西部犹太区至东部斯科普斯山通道的安全,同时将得到从希伯伦穿越以色列领土到加沙地带的通道,并拥有这条通道的主权。1950年2月下旬,《约以互不侵犯条约》和《约以和平条约》已分别拟就,但未及正式签署便引起阿拉伯世界愤怒声讨,约以和谈功败垂成。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5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四)“国际化”方案的持续尝试及其失败 
 尽管战争造成了耶路撒冷被瓜分的事实,但联合国并未放弃“国际化”的尝试。1949年12月9日,第四届联大通过了《关于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决议》[ 第303(四)号决议 ] ,重申了1947年181号决议的原则,所附地图也没有对耶路撒冷范围做任何变更。决议还要求托管理事会完成城市约规的拟定工作。次日,联大通过了为该项计划拨款的第356号决议。 
 以色列和约旦都反对联合国继续推行国际化。303号决议通过后,以色列立即于12月11日决定将首都迁往西耶路撒冷。次日,约旦宣布兼并东耶路撒冷。1950年1月23日,以色列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永久首都。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则迅速完成了并吞约旦河西岸的“法律程序”:组成了新的议会上院,选举了新的议会下院(约旦河两岸各选出20名议员)。1950年4月24日,两院联席会议通过决议,支持“约旦河两岸完全统一,组成一个国家” 。 
 在耶路撒冷的分割已成为事实的情况下,联合国放弃了“国际化” 努力。1950年12月14日,第五届联大通过了第468号决议,宣布取消一年前为在耶路撒冷确立持久国际制度的拨款。 
 (五)第二次耶路撒冷争夺战 
 从1948年7月中旬到1967年6月初,将耶路撒冷一分为二的停战分界线基本上保持着平静,联合国部队对停火实施监督,斯科普斯山飞地的人员轮换和补给也正常进行,但关于自由出入对方控制区内的宗教圣地等条款没有得到遵守。 
 以色列在西耶路撒冷大兴土木,进行“首都建设”,并于1952年和1963年两次将城市范围扩大。阿拉伯人逃离时被迫遗弃的村庄和市内房产或被改建,或被出售给本国公民。 
 1952年,约旦将市辖范围从2.4平方公里扩张为6.5平方公里。同约旦河西岸其它地区一样,东耶路撒冷市民均取得了约旦国籍。60年代初期,特别是1964年5月在东耶路撒冷举行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并正式宣布成立巴解组织后,东耶路撒冷居民对“巴勒斯坦实体”的认同感有所加强,对约旦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1967年战争爆发后,东耶路撒冷发生了要求约旦参战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阿以战争爆发后,约旦国王侯赛因在埃以战线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不顾以色列总理艾什科尔通过联合国部队挪威籍指挥官发出的警告,仓促参战。10时45分,在埃以战争爆发3个多小时之后,耶路撒冷约旦驻军开始炮轰西耶路撒冷,并迅即占领了联合国军总部所在地“政府大厦”,切断了“斯科普斯山通道”。一个小时之后,以军开始炮火反击,原定投入西奈战场的一个伞兵旅转而开往耶路撒冷。当日下午5时,以军开始地面行动,首先攻取了“政府大厦”,解救了被扣押的联合国士兵,进而连夜激战,夺取了耶路撒冷北部和南部所有高地,并于6日上午完成了对老城的合围。是夜,城内约旦守军奉命撤离,但有150名士兵拒绝执行命令,留在城内坚守。此时,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根据战前安排,严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攻击老城,以军在耶路撒冷战场的攻势一度限于停顿 。7日凌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停火决议,战前刚刚进入内阁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贝京闻讯后,立即建议在停火协议生效前攻占老城。上午9时,以色列内阁通过了贝京的建议。10时,古尔将军指挥的伞兵旅进抵西墙,当晚8时,约以双方接受了联合国停火决议。 
 (六)耶路撒冷“犹太化”进程 
 6月7日下午,以色列在占领老城几小时之后便开始将1948年以后占住犹太区的5,500名阿拉伯人迁往杰里科。这些阿拉伯人大多是在1948年战争中逃离以色列占领区的难民,约旦的“敌方不动产管理委员会”将犹太人腾空的住房出租或出售给他们居住,这部分被驱赶的阿拉伯居民得到了500-3000美元的补偿 。至于约旦“敌方不动产管理委员会”清单中列出的阿拉伯区内的30处犹太房产,以色列做出了犹太房产主只能收取租金、不得赶走原住户的决定 。6月10日,耶路撒冷市长泰迪?克拉克下令将5米宽的西墙祈祷带扩展为能容纳25,000人的广场,居住在那里的135户阿拉伯居民(650人)也被送往杰里科安置。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6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6月27日,以色列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在东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带实行以色列法律以及以色列司法和行政管理,并授权以色列内政部于次日将东耶路撒冷面积从6.5平方公里扩展至70平方公里。6月29日,在隔离带的约9万颗地雷被突击清除之后,城市东、西两部分的犹太居民和阿拉伯居民恢复自由通行,耶路撒冷完成了以色列人所说的“法律上和地理上的统一”。 
 同一天,原东耶路撒冷阿拉伯地方议会被解散,后又组成了统一的耶路撒冷市政委员会,但当地穆斯林一直拒绝留给他们的席位。 
 从1967年6月起,以色列先后颁布了17项法令,将耶路撒冷东区24 .8平方公里的土地征为公用,其中4.9平方公里为1948年以前的犹太人地产;0.5平方公里为传统公用地;其余16.7平方公里系约旦的军事设施用地、约旦王室占地以及“未注册”土地 。 
 在这些土地上,以色列兴建了多处大规模犹太人居住区,阿拉伯人宅院成了散布于犹太区内的飞地(根据以色列沿用的委任统治时期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原有阿拉伯人住房、宅院和耕地不得征用)。城市东、西两部分的道路体系和基础设施也经统一规划,连为一体。截至到1995年底,以色列已经在东耶路撒冷兴建了10处大型犹太住宅区,为犹太人建造了44,587套住宅 ,安置了约17万犹太人。为了达到犹太人占耶路撒冷人口总数76%的目标,1995年计划修建的新住房达17,110套 ,这些住房已经完工。由于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其执政期间批准了更多的犹太社区建设工程,2000年底,耶路撒冷东部原约旦控制区内已经形成了15处大型犹太人居住区,仅著名的霍马山工程的就有6500套住宅正在或准备修建 ,昔日布满青松的山岗在短短的两年间便完全被数十座高层建筑所遮盖。 
 显而易见,东耶路撒冷的犹太化趋势已经不可扭转,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居民改变了以往的人文地理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而耶路撒冷市政建设的一体化又在技术上排除了恢复分隔状况的可能,迫使人们另辟思路,再造一个以阿拉伯属性为第一特征的东耶路撒冷。以下表格显示了不同时期耶路撒冷的人口构成情况:( 基督徒多为阿拉伯人) 
 年份 总数 犹太人 比例 穆斯林 比例 基督徒 比例 
 1946 165,000 99,500 60% 33,500 20% 32,000 19% 
 1967 276,000 196,000 74% 60,500 23% 10,800 4% 
 1995 591,400 417,000 70.5% 161,000 27.2% 13,400 2.3% 
 年分 总数 犹太人 比例 非犹太人 比例 
 1996 602,100 421,200 70% 180,900 30% 
 1999 645,700 437,400 68% 208,300 32% 
 以上表格反映的是耶路撒冷整体人口的构成。但就东耶路撒冷而言,犹太人人口已经从1967年战争之前的120多人(斯科普斯山飞地留守者)增加到1999年的近17万人,构成了东耶路撒冷居民总数的46% 。 
 更有甚者,为了抵制在最终地位谈判中“分割老城”的可能,耶路撒冷现任市长、利库德集团要员埃胡德?奥尔默特正在加紧实施老城犹太住宅区扩建规划,力争“再次实现犹太人在老城居民中的多数地位” 。实际上,从70年代起,以色列就在老城实行了克拉克提出的“马赛克原则”,即不同种族和不同宗教信仰者之间象拼凑马赛克图案那样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实现混居 。为此,犹太社团努力在老城和东耶路撒冷其它地区高价从阿拉伯人手中购买房产和土地,但遭到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自治机构的顽强干预。 
 (七)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的地位问题 
 有别于约旦河西岸其它地区,耶路撒冷东部地区是被以色列正式宣布并吞的。因此,这一地区阿拉伯居民的身份和地位也有别于西岸其它地区的阿拉伯人。1967年6月底以前,约旦控制的东耶路撒冷地区共有44000阿拉伯居民,以色列宣布扩大耶路撒冷市辖范围之后,又有28个村庄的22000名阿拉伯人成为耶路撒冷市民 。根据以色列法律,这些阿拉伯人是有权和以色列本土的阿拉伯人一样得到以色列国籍并享受公民待遇的,但当时不在该地区居住的原市民(如留学人员和其它临时外出人员)则需以“家庭团聚”为由,向内政部提出特别申请。由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在1949年以后已被接纳为约旦公民,持有约旦护照,在巴解组织的号召下,很少有人放弃约旦国籍而接受以色列国籍。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订之前,总共只有约2000名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拥有以色列国籍,其余的则持有以色列颁发的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证。1993年之后,申请得到以色列国籍的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激增到万人以上,但获得批准的只有4000多人(2000年底以色列内政部发布的数据)。由于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口年增长率高达4%,截止到1999年底为止,拥有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证的阿拉伯人已经超过了215000人,但他们中的1/3并不住在耶路撒冷,而是住在邻近的西岸地区 ,因为那里的生活费用相对较低。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6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东耶路撒冷阿拉伯人持有的耶路撒冷居民身份证同以色列护照一样,均为兰色,只是标以08字头,以示区别。持有这一证件的阿拉伯人不仅可以自由出入耶路撒冷和以色列其它地区,而且享受以色列的医疗保险和各种社会福利待遇,何况耶路撒冷的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远远高于巴勒斯坦自治区,因此,申请得到“兰卡”的阿拉伯人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色列内政部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放宽条件意味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将涌入耶路撒冷,而坚持严格审批有会遭到人权组织的批评 。 
 毫无疑问,奥斯陆协议签订后,持有“兰卡”的阿拉伯人的心态是复杂的,强烈的经济诱惑使得他们很难放弃这一身份。在以色列向巴解组织移交土地和权力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要么放弃“兰卡”而接受巴勒斯坦护照,要么拒绝巴勒斯坦护照而继续持有“兰卡”。另外一个因素是,“兰卡”持有者在巴勒斯坦自治区域并不受到信任,甚至受到辱骂。被据巴勒斯坦自治当局在2000年7月“戴维营谈判”期间作出的估计,约有70%持有“兰卡”的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宁愿生活在以色列主权之下,并对戴维营谈判的破裂感到宽慰 。 
 但是,耶路撒冷阿拉伯人仍属“二等市民”,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低于犹太人的。2000年底,约50%的东耶路撒冷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于以色列规定标准,而在西耶路撒冷是21.7%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是如此。1967年之后,以色列只为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新建了一所学校,尽管阿拉伯人占耶路撒冷总人口的32%,但只得到了12%的教育和文化预算拨款。东耶路撒冷的每间教室容纳33.6个学生,而西耶路撒冷只有24个 。1993年之后,情况有所改善。1995-1999年期间,耶路撒冷市政府为阿拉伯学校新建了231间教室 。 
 经过以色列30多年的统治,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已经同约旦河西岸其它地区的阿拉伯人在许多方面拉开了距离。耶路撒冷阿拉伯人的特殊地位不仅使他们自己感到困惑,也使巴勒斯坦自治当局感到忧虑。在今后决定耶路撒冷永久地位的谈判中,这一问题将会变得更为敏感和复杂。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6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四. 耶路撒冷的法律地位 
 (一)联合国有关决议及其局限性 
 自以色列“统一”耶路撒冷以来,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120多项与耶路撒冷有关的决议,其中最主要决议的关键用语是: 
 1967年11月22日安理会第242号决议:“以色列军队撤离其在最近冲突中占领的土地”; 
 1968年5月21日安理会第252号决议:“紧急呼吁以色列废除已经采取并立即停止采取进一步导致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行动”; 
 1969年7月3日安理会第267号决议:“确认以色列采取的包括没收土地和财产在内的一切旨在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立法和行政措施是无效的,且不能改变这种地位” ; 
 1979年7月20日安理会第452号决议:“呼吁以色列政府和人民立即停止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于1967年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设立、修建和规划定居点”; 
 1980年6月30日安理会第476号决议:“重申结束以色列对1967年以来占领的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领土的持续占领的高于一切的必要性”,“再次确认一切改变了圣城耶路撒冷地理、人口统计和历史特征及其地位的措施是无效的,必须依据安理会有关决议予以废除”; 
 1980年8月20日,针对以色列议会1980 年7月30日通过的确立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基本法: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安理会通过了第478号决议,“确认以色列制定的'基本法’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侵犯,1949年8月12日第四次日内瓦会议关于在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继续适用于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以色列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不因此而受影响” ; 
 上述决议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些决议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1. 对以色列应撤出的范围缺乏严格限定,实际上是对1948年约以停战分界线的复杂性和不合理性的回避; 
 2. 未提出以色列撤离后的安排,实际上为以色列在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填补“治权真空”和“主权真空”提供了借口; 
 3. 在否定以色列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同时,既没有对耶路撒冷的应有地位加以限定,也没有申明联合国对耶路撒冷地位的原有主张。不仅事实上废除了联合国关于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决议,也间接认可了1948-1967年约旦和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瓜分。 
 (二)各方对耶路撒冷法律地位的认识 
 约旦的哈桑亲王在其专著《耶路撒冷研究》中认为:1948年至1967年,耶路撒冷“分别处于约旦和以色列的军事占领和实际控制之下”,“1949年4月的停战协议排除了两国对耶路撒冷宣称和行使领土主权的任何假定资格。即便停战协议使战争得以终止之后,联合国1949年的决议仍维持了1947年11月的分治决议关于这座应处于国际政权管辖之下的特性。停火后通过的一项决议否认了国际社会成员对任何国家拥有耶路撒冷或其一部分领土主权的承认”。因此,耶路撒冷的领土主权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 
 而某些犹太国际法学家则认为:以色列在1948年通过“合法的自卫行动”实际控制了西耶路撒冷,填补了英国人撤离后留下的主权真空,从而合法地获得了西耶路撒冷的主权。但是,约旦没有资格填补东耶路撒冷的主权真空,因为它是通过“非法的侵略行动”占领耶路撒冷的。“在主权真空的情况下,任何不是通过非法手段实施有效和稳定控制的国家都可即刻拥有主权”。根据这一原则,以色列在1967年同样通过“合法的自卫行动”有效和稳定地控制了整个耶路撒冷,因此,“耶路撒冷的主权已经归属以色列” 。 
 联合国1967年之后通过的各项有关决议尽管没有直接涉及耶路撒冷的主权问题,但至少认定了以色列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措施“构成了对国际法的侵犯”。在联合国至今没有正式宣布废除耶路撒冷国际化方案而又没有提出新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耶路撒冷地位的争端只能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机构通过谈判得以解决。 
 对此,前英国驻联合国大使巴隆?卡拉登早在1979年8月就为联合国大会拟定了一项决议草案,提出:“应存在一个阿拉伯耶路撒冷和一个以色列耶路撒冷,各自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完全主权,但两地之间不应设立障碍,也不应阻碍人员的自由流动”。卡拉登还建议“由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一位驻耶路撒冷代表,其职责不是管理这座城市(那是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各自的事情),而是同有关各方共同保证决议的实施,特别是在圣地的保护和自由出入方面” 。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6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担任过以色列外交部顾问的希伯来大学国际法教授鲁斯?拉皮多特认为:巴以双方最好避免讨论耶路撒冷的主权,因为“主权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抽象概念”,“明智的作法是不触及这一概念,或同意将主权悬置相当长的时期,也可以将绝对主权概念替换为较为模糊的概念,如功能主权、边际主权或连带主权。还可以为各种特定的场合设想出不同的主权,包括共享主权”。拉皮多特指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主权概念经历了很大变化。各国在经济领域里的相互依存、人员自由穿越边境、全球范围通联系统的便利应用和对人权的国际保护已经显著降低了主权的重要性,并改变了其特征”,“放弃对主权的谈判看来是符合国际政治舞台新潮流的” 。 
 拉皮多特的一些说法已为以色列政府所采纳,并多次出现在以色列政要的讲话中。在1999年7月巴拉克政府上台之前,以色列政府的立场一直保持在“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统一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又保证城市对“所有信仰者”开放。国际社会也没有要求耶路撒冷回到1967年以前的割据状态。1978年埃以《戴维营协议》附件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在致美国总统卡特的信件里强调“阿拉伯对阿拉伯耶路撒冷应拥有主权”,但又表示“该城市将不被分开”,因为“该城市的基本职能应是不可分开的,这些只能的履行应有同等人数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组成的一个联合市政委员会负责监督”。 
 (三)约旦和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宗教权益上的争端 
 围绕耶路撒冷的争端不仅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进行,也在约旦王室和巴解组织之间进行。 
 1.约旦王室同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圣地的特殊关系 
 约旦哈希姆王朝的发源地是以麦加为中心的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希贾兹(汉志)地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阿拉伯半岛的局面一度由该家族执掌,其头面人物侯赛因?本?阿里被封为“麦加的谢里夫”曾试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一个以自己为王的统一的阿拉伯王国,并在同英国人达成交易后发动了反抗奥斯曼统治的全民起义。1924年10月,哈希姆家族的竞争对手、控制着阿拉伯半岛东部以利雅得为中心的纳季德(内志)地区的沙特家族攻占麦加,将哈希姆家族的势力赶出了阿拉伯半岛,侯赛因?本?阿里丧失了麦加圣地保护人的地位,于1931年在其次子阿卜杜拉的领地外约旦辞世,并被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院落内。约旦国王阿卜杜拉自命为耶路撒冷伊斯兰圣地的保护者,利用父亲的捐款对圣地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并在1948年的战争中将犹太人全部赶出了耶路撒冷老城。此后,他几乎每个主麻日(周五)都要到阿克萨清真寺做礼拜,直至1950年7月20日被阿明?侯赛尼的拥戴者刺杀在阿克萨清真寺入口处。 
 侯赛因国王继位后,不仅继承了祖父对耶路撒冷的特殊责任,而且筹款在1956-1964年间彻底翻修了阿克萨清真寺和圣石圆顶清真寺的圆顶,前者包银,后者包金。以约旦王室的圣裔身份(据传,侯赛因国王是教祖穆哈默德的第38代嫡孙),担当耶路撒冷圣地保护者的角色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1967年以后,以色列允许约旦继续管理耶路撒冷宗教事务,约旦王室继续继续行使伊斯兰宗教圣地的监护权。为此,约旦每年要为那里的2000余位神职人员和管理人员支出1700万美元的工资,并负担大笔维修费用。 
 但是,约旦王室的圣地保护者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伊斯兰国家的普遍认可。伊斯兰会议组织下属的耶路撒冷委员会一向由摩洛哥国王担任主席,哈桑二世去世后,其子穆哈默德六世继任了这一职位。 
 2.约旦和巴解组织围绕耶路撒冷权益产生的冲突 
 1994年7月25日约旦和以色列签署的《华盛顿宣言》指出:“以色列将尊重哈希姆王国在耶路撒冷穆斯林圣地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同年10月26日双方签署的《约旦-以色列和平条约》又进一步明确:“按照以色列-巴勒斯坦原则宣言的规定进行永久地位谈判时,以色列将特别优先考虑约旦在上述圣地的历史地位”。 
 以上表述揭开了约旦和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宗教权益上的长期争斗的的盖子,被激怒了的阿拉法特要求阿拉伯联盟召开紧急会议,为此做出评判。恰在此时,耶路撒冷穆夫提因病去世,侯赛因国王和阿拉法特于10月16日相继任命了各自的新穆夫提,耶路撒冷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两个穆夫提争掌教权的局面。 
 1974年10月,第七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确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代表,1982年9月第12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非斯宣言》又明确宣布“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预示了约旦和巴解组织之间不可避免会在耶路撒冷宗教权益问题上发生争执。1988年7月31日,形势迫使侯赛因国王宣布断绝同约旦河西岸的“法律和行政联系”,解散了有西岸代表参加的约旦议会。但是,约旦对圣地的监护没有因此而放弃,各项费用照常支出。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交锋,约旦王储哈桑于1994年12月3日向前来谈判的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的耶路撒冷事务部部长费萨尔?侯赛尼(阿明?侯赛尼的侄孙)重新解释了约旦的立场:约旦之所以坚持掌握耶路撒冷伊斯兰圣地的宗教管理权,是因为放弃这些权力只能对以色列人有利。在未来巴勒斯坦人同以色列就耶路撒冷最终地位举行谈判时,约旦将放弃这些权力。 
 约巴关于耶路撒冷宗教权益的争斗就此告一段落,两个穆夫提并存的局面仍在继续,只不过阿拉法特任命的萨易德?萨布里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号召力 ,约旦方面的财政负担没有因此而解除。鉴于巴解组织是一个世俗的政治团体,很难充当宗教圣地保护者的角色,今后围绕耶路撒冷宗教权益的争端仍有可能发生。 
 在2000年7月戴维营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了由伊斯兰会议组织的耶路撒冷委员会指派的机构负责耶路撒冷伊斯兰宗教圣地事务的建议,但同年8月在摩洛哥举行的耶路撒冷委员会第18次会议并没有对克林顿的建议明确表态。耶路撒冷伊斯兰宗教权益的监护问题仍有待解决 。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6   回复此发言   
 
--------------------------------------------------------------------------------
 
16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五.解决耶路撒冷争端的前提和前景 
 (一)决定解决方案的几项基本前提 
 巴以和平进程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双方在2000年7月举行的戴维营谈判中已经就耶路撒冷永久地位问题进行了首次正式接触,尽管没有达成协议,随后又因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参观老城伊斯兰教圣地而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巴以暴力冲突,但并不是说双方在耶路撒冷问题上不存在任何共识。由于问题的的复杂和几十年来铸成的一些既成事实难以消除,耶路撒冷争端的最终解决还需要双方和国际社会付出极大的努力。应当指出,解决方案的拟定无法回避如下基本事实: 
 (1)根据1993年巴以奥斯陆协议,原为“国际城市”的一部分--伯利恒已经完全交由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管理,形成了对原有“国际化方案”事实上的否定或修正。 
 (2) 百年间,耶路撒冷从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城”经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联合国、约旦和以色列多方多次扩展到今天的126.4平方公里,其间还经历了将近20年的分裂状态,但城市的核心部分依旧是三大宗教圣地的实际所在--“老城”,其余部分都可以被认为是“老城”的扩展。 
 (3) 1967年以后,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和人文特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的东部地区。无论对这种变化如何评价,但2000年的“东耶路撒冷”同1948-1967年间的“东耶路撒冷”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东部阿拉伯区”和“东部犹太区”的概念已经形成。以色列不可能放弃“东部犹太区”的主权,也不可能永久占有“东部阿拉伯区”并将20万阿拉伯人转变为以色列公民。同样,巴勒斯坦民族权利机构绝不会放弃对“东部阿拉伯区”的主权要求,但也不可能要求20万住在东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公民迁回停战分界线以西,或允许他们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犹太侨民。 
 (4) 1949年的停战协定不能构成耶路撒冷永久分裂的法律依据。扩大后的东耶路撒冷包括停战协议中划定的犹太飞地、中立区和联合国控制区,使得今日的东耶路撒冷不再等同于约旦占领下的“阿拉伯耶路撒冷”。 
 (5) 具有特殊地位的“老城”先后处于约旦和以色列的控制,并被单方面宣布主权,但都没有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普遍承认,均被宣布为非法。 
 (6) 关于耶路撒冷地位的谈判既是世俗的政治谈判,也是关于宗教权益的谈判。世俗权益可以谈判,也可以妥协;但宗教权益往往是不可以谈判,不可以妥协的。巴解组织在耶路撒冷永久地位的谈判中并非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作为一个世俗机构和一个地区性政治实体的代表,它无权在伊斯兰教圣地的宗教权益上做出任何妥协承诺,没有伊斯兰世界的广泛赞同和以摩洛哥国王为首的“耶路撒冷委员会”的认可,阿拉法特无从在有关耶路撒冷、特别是有关老城地位的任何协议上签字。同样,他也很难像沙特阿拉伯国王那样得到“圣地保护者”的桂冠。 
 (7) “主权”是相对于“神权”的世俗权利,在一神教中心强调或争夺世俗的主权,本身就是对三大宗教所共同信仰的同一个上帝的不恭。人们对耶路撒冷,特别是对老城的主权认识必须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主权悬置”或“主权共享”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宗教圣地的管理权同拥有宗教圣地的主权没有什么实际区别。 
 (二)重新认识耶路撒冷的必要 
 以上分析足以让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不可转移的圣地,但并不是说目前耶路撒冷市辖范围之内的所有地区都是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是神圣的,但耶路撒冷的边界不是神圣的,是可以变动的,甚至是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动的。 
 (2) 解决耶路撒冷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重新划定耶路撒冷市辖范围,调整双方领地。在这项工作中,以色列在原则上应该将目前“东耶路撒冷”的阿拉伯区和耶路撒冷以东的阿拉伯村庄一并交给巴勒斯坦自治当局管理,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并使其成为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这样的安排并不损害以色列的实际利益,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尽管有一定难度。 
 
 
 作者: 色诺芬  2006-7-19 12:57   回复此发言   
 
--------------------------------------------------------------------------------
 
17 回复:【学术】耶路撒冷之争:由来与出路 
 (3) 真正意义上的“阿拉伯耶路撒冷”(或曰“古德斯”-“圣城”)的存在并不构成对以色列一贯坚持的“统一和不可分割的首都”的实际权益的挑战。相反,“阿拉伯耶路撒冷”和“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并存,一个城市两个首都的并存,恰恰体现了耶路撒冷的独特和神圣。 
 (4)耶路撒冷的中心是老城,耶路撒冷的特殊地位主要体现在老城,老城的地位不能等同于耶路撒冷的其它区域。将老城置于任何一方的主权之下都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同。 
 (三)寻求“双赢方案”的可喜尝试 
 巴勒斯坦国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在2000年11月致各国领导人的信函中已经正式接受了未来巴勒斯坦国的存在,包括以色列右翼政府领导成员在内的大多数以色列人也并不否认这一趋势。 
 实际上,以色列国内的理智力量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自巴以和平进程启动以来,以色列政界和学术界的团体及个人已经提出了多项照顾到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方面在陈述立场时也开始使用“阿拉伯东耶路撒冷”这一表述 。 较之 “圣城”和“阿拉伯耶路撒冷”,“阿拉伯东耶路撒冷”更为准确地界定了巴勒斯坦人要求建立首都的区域。为了争取一定的回旋余地,在有关谈判开始之前,不宜进一步明确“阿拉伯东耶路撒冷”的地理概念,尽管它在不同时期的面积有2.4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和70平方公里之分。 
 东耶路撒冷的面积一变再变,为今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思路;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进行大规模“犹太化建设”时很少考虑到阿拉伯居住区的改造,客观上大体保持了1967年之前老城之外东耶路撒冷阿拉伯聚居区的原貌,为归还这部分地区保留了可行性。以色列人士提出的解决方案无不以进一步扩大东耶路撒冷面积为前提,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所谓“阿布迪斯”方案。这一方案是耶路撒冷前市长克拉克在“奥斯陆协议”之后最早提出的,目的是为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自治区首府创造条件。阿布迪斯距老城仅有3公里,该镇的一小部分本身就在目前的耶路撒冷市辖范围。况且,不仅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出的耶路撒冷范围包括阿布迪斯,约旦政府也曾打算将其划入自己统治下的耶路撒冷。以色列民间组织“耶路撒冷以色列研究所”为本国外交部提出的一项备选方案甚至建议:以色列让出耶路撒冷东南部未经犹太人开发的地区,并将耶城以南和东南方向包括阿布迪斯在内的几个阿拉伯村镇并入耶路撒冷市界之内。这实际上是将耶路撒冷扩大后再行分割,既基本维护了目前耶路撒冷的“统一”,又保证了“阿拉伯耶路撒冷”的存在,不失为一种认真的尝试。 
 与此同时,巴勒斯坦方面的专家小组也拟定了相关的方案,并准备接受以色列对老城犹太区和东耶路撒冷其它犹太区(包括“斯科普斯山飞地”和1976年之后以色列修建的犹太新区,即“东耶路撒冷犹太人定居点”)拥有实际上的主权。而在相关法律解释和对主权定义的灵活认识方面,巴勒斯坦专家提出的见解同以色列国际法专家的见解几乎是一致的 。 
 据以色列报纸在1996年大选期间披露:工党政府的代表约西?贝林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代表阿布?马赞已于1995年下半年就巴勒斯坦国和耶路撒冷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多次预备性秘密谈判,上述备选方案已被送交给巴勒斯坦方面。 
 1997年3月,曾在50年前为以色列制定国土规划的拉南?威茨提出了更新的建议。威茨指出:将拥有约300万人口的巴勒斯坦国需要一个能容纳30万人的城市作为首都,现已人满为患的阿布迪斯没有足够的空间建设必要的首都设施,只有北部含希兹玛在内的3个阿拉伯村庄留有15平方公里以上的未开发地域,可以在那里为巴勒斯坦兴建同耶路撒冷西部以色列首都职能区同等面积的政府建筑和相应的附属设施 。 同其它方案一样,威茨也建议将老城以东未经改造的阿拉伯区划入巴勒斯坦国首都,老城本身则置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共同管理之下,组成统一的市政委员会。 
 为了说明耶路撒冷(=老城+阿拉伯耶路撒冷+以色列耶路撒冷)模式的并非异想天开,人们不妨从故纸堆里找出1947年11月11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先生致国务卿的一封电报,重温奥斯汀先生在分治决议付诸表决前的最后时刻对耶路撒冷地位提出的建议:“耶路撒冷的国际政权应当限制在老城城墙之内,犹太新区应当成为犹太国的一部分,阿拉伯新区则应并入阿拉伯国” 。历史在徘徊了半个世纪之后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奥斯汀先生未被采纳的建议有可能成为今日解决耶路撒冷问题“双赢方案”的蓝本。 
 其实,巴以和平进程已经走到了为解决耶路撒冷地位而进行铺垫的阶段。2000年5月初,巴拉克政府已经通过了将阿布迪斯等三个阿拉伯重镇完全交由巴勒斯坦方面(即从B区转为A区),但由于事态的逆向发展,移交未能实现。 
 2000年7月举行的戴维营谈判朝着最终解决耶路撒冷问题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据报道,巴勒斯坦代表团提出了在不对耶路撒冷实施地理分割的基础上同以色列分享主权的建议;巴拉克则的妥协底线则是:在东耶路撒冷阿拉伯区建立巴勒斯坦市政机构,巴勒斯坦方面可以拥有东耶路撒冷郊区的主权,可以在阿克萨清真寺悬挂巴勒斯坦旗帜,有权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巴拉克还提出了由巴勒斯坦方面对阿拉伯区和基督徒区实施行政管理,以色列的管辖权限制在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 。 
 当然,耶路撒冷问题的解决方案也离不开国际基督教社团的参与,并要照顾到亚美尼亚社区成员的意愿。实际上,梵蒂冈早已提出建立一个所有当事方组成的“耶路撒冷委员会”,,并制定约束所有世俗和宗教势力的“耶路撒冷法”,以保障所有宗教教徒的各项权益 。 
 
 结束语:耶路撒冷是一座特殊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城市,三大宗教势力都曾成为这里的主人,都留下了无法转移和无法替代的宗教圣迹,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这座城市的居民主体。任何一方都不能无视其它宗教和民族在耶路撒冷应有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地位,都应承认耶路撒冷的多重属性,并本着理智的和务实的态度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改变耶路撒冷现状并满足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建立首都的愿望是实现阿犹两个民族和巴以两个国家永久和平的唯一出路。人们有理由相信:巴以和平进程遇到的障碍迟早会被克服,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阿犹耶路撒冷之争终将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