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片尾曲:中国古代史考点解读(陕西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20:50
中国古代史考点解读(陕西)

考点一 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

1.历史背景

(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新兴地主阶级为了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要求改革,废除旧制度。

(2)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在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

(3)战国时期的秦国还比较落后,秦孝公积极从各国引进人才,变法图强。商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秦国并被重用的。

2.变法开始

公元前356年,围绕“富国强兵”, 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变法开始。

3主要内容

a.人教版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摇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b.北师大版: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

(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照功劳的大小封爵。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就没有爵位。

(4)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5)推行县制。把乡、邑、聚(村落)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

(6)统一度量衡。在秦国范围内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c.华东师大版

` (1)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4)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d.川教版:

(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抑商。凡因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作奴隶。

(3)奖励军功。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不论出身,按功劳大小,赏给爵位或官职,赐给土地和房宅。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5)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相互监督。

4.作用(或意义、影响)

变法在秦国取得了巨大成功,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使秦国从西部一个落后国一跃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陷而惨遭车裂之刑,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为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商鞅变法是成功改革的典型。

5.商鞅名言、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名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也是一种变法的精神,代表了历史进化论的观点。这种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世的政治家。

启示:(1)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

(2)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为改革而献身的人是了不起的。

(4)适应时代的需要,勇于投身改革的人,定会受到后世的崇敬。

(5)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精神、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6)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7)作为青年学生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温馨提示]:

提示一 陕西省课改实验区共使用了四种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各教材对历史知识的表述不完全一致。但中考命题依据的是《课标》、《中考说明》,本着公正、公平的思路及原则,会考虑到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实际情况,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或给出的答案(非开放性试题)绝对不会超出您所使用的教材的范围。以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为例:在选择题的考查中,不会出现“统一度量衡”“迁都咸阳”等内容;若是让写出或列举出主要内容,则会提供不同版本的参考答案,或几个版本共有的内容(即只要参照上列的任何一种,或共有的即可)。所以在复习中,您只需按照自己使用的教材整理掌握知识就可以了。本书在后边的考点解读中,不再罗列不同版本的不同表述,将尽量综合不同版本的内容,因此,不论您使用何种版本的教材,本书都是非常适用于您的。

提示二 本考点属于识记层次,也是07年新增的内容,重点要把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学习中可设计组合选择题、列举题训练;要能够区分促进了经济发展(富国)、加强了军事力量(强兵)、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内容或措施。另外,复习历史知识时,一定要与三维目标相联系,看看有什么教育功能和价值,有何现实意义或历史启示,这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立意所在。

考点二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

(1)核心人物:秦王嬴政——秦始皇。

(2)完成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21年。

(3)统一过程——“秦王扫六合”: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帝国——秦王朝。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4)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描绘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

(5)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征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局面。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

秦始皇陵兵马俑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中央设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并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3)军事上:北筑长城。为预防北方匈奴的骚扰,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维护和巩固了统一。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3.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探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问答、课堂及小组讨论、同学辩论、撰写小论文等。

基本认识、历史启示:

(1)统一国家:就我国而言,就是在中国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的各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这就是统一国家。

(2)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潮流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3)秦统一后采取的各项措施,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奠定了我国长期统一的基础,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4)秦统一后,修筑长城、建秦陵、造兵马俑等古代重大工程,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呈现了古代文化的成就,也体现了统一国家的强大威力。

(5)秦统一后,统一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为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

(6)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闻名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7)“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统一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文明史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最重大贡献之一。

(8)维护祖国统一,完成统一大业是我们的历史重任。

[温馨提示]:

本考点属于运用层次,核心问题是“统一”:秦完成统一,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的系列措施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秦统一意义深远。秦从一个西部弱国一跃而成为七国之强,并进而完成统一大业,离不开商鞅变法即改革和创新奠定的基础,秦始皇在完成和巩固国家统一方面作用是巨大的。统一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热点问题。

 

考点三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评价汉武帝。

1.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汉武帝为稳固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意义

 

政 治

思想文化

军事、对外交往

意 义

加强中央集权

(1)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

(2)强化监察制度等。

(1)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太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

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1)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使北部边郡得以安定;

(2)派张骞出使西域;

(3)开拓了西北边疆;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2.评价汉武帝

(1)汉武帝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帝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2)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例如: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在开拓边疆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巩固了西北边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西北边疆地区,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

汉武帝

 

在思想文化上,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使儒家

 

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他的这些举措使西汉进入大一统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为西汉的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3)汉武帝连年用兵,长期作战,好大喜功,使社会矛盾渐趋尖锐。但他仍然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

3.基本认识、启示

(1)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秦汉开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突出特点。

(2)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3)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使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在当时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巩固。但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要正确认识儒家思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认同感。

(4)汉武帝大一统时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国家的强盛既要依靠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也要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定。而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

提示一 大一统:“大一统”是古代人的说法。简言之,就是由“分”归为“一”。即在全国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各个部分联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体。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的格局,汉武帝为稳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提示二 本考点属于运用层次。对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可采用列表、图示等方法分项、分点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对汉武帝进行评价。还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汉武帝与秦始皇,对其进行评价。

提示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基本能力。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是根据其历史活动进行的,即“让史实说话”,论从史出。得出结论的主要依据,主要是看其历史活动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是还是违背了历史潮流。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观的,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分析,重点是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业绩和有过失的地方。一般采用的步骤是: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起了什么作用;存在什么不足。对汉武帝的评价,主要是根据他采取大一统系列举措等史实进行的。假如提供有关于汉武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等史料,那么在过失方面也要进行评述。

 

考点四 简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用。

 

1.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西汉时期,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即今天新疆和向西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目的是联合西域大月氏夹击匈奴,历时十几年。

张骞拜别汉武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时),加强与西域的交流与联系。

 

(3)作用:加强了西域同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权创造了条件,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丝绸之路”。张骞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中西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 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从西汉至隋唐的千余年间

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商品从长安(今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这条通道或商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2)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最显著的例子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入欧洲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3.基本认识、启示

(1)张骞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他的探险直接产生了丝绸之路而造福当时,泽及后人。

(2)学习张骞不畏艰险,报效祖国,勇于开拓,不辱使命,英勇顽强的精神,从而培养我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它架起了东西方之间友谊和文明的桥梁。从西汉至隋唐千余年间,成为沟通中西方的重要通道。至今这条“丝路”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对当今的经济文化交流及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很好地加以利用。

(4)中外交流是促进文化繁荣、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

本考点属于理解层次。复习中,重点把握张骞的贡献和他的品质;了解丝绸之路的主要线路,理解和认识丝绸之路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知道张骞是陕西人,感受古代的陕西记载着秦汉文明史,树立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感意识。

复习中注意运用地图、历史图片,从中获取信息,加深理解。

丝绸之路示意图:

长安(往西)——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西亚——欧洲大秦。

考点五 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迁都洛阳。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494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大同)迁到洛阳。

(2)推行学习汉族先进经济文化政策。

孝文帝鼓励和提倡鲜卑人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在改革中,孝文帝以身作则。他将皇族的姓氏拓跋改为元,自己改名为元宏,并带头娶汉族大臣的女儿做皇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人为妻。

他还完善学校教育制度,让更多的鲜卑贵族子弟系统学习汉文化。他用汉字处理公文、写诗,为鲜卑贵族做出示范。

3.作用或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4.基本认识、启示

(1)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奠定了基础。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我们要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

(4)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是一位有胆有识的改革家。

(5)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要发展则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使社会发展。

[温馨提示]:

本考点属于理解层次,也是07年新增加的考点,应重视。复习中重点把握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及历史启示;孝文帝勇于改革、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

考点六 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1隋唐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2.创立、发展

(1)隋文帝时,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3) 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设殿试方式,增加武举。

(4)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3主要科目

(1)明经:考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2)进士:考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杂文专考诗赋)。进士科第一名被称为状。

4.影响

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改善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这一制度前后沿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考点七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

(1)以隋亡为戒,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名臣魏征,前后进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3)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2.评价唐太宗

(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发展,名言“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他重视君民关系的治国思想。

(2)在经济上,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方面,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政策,被少数民族尊为“大可汗”‘对外交往上,开放交流。

(3)他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加强,社会呈现安定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时期。

考点八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1.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唐高宗的皇后,高宗死后,称帝,改国号为周,

(2)主要政绩:当政期间,在政治上、经济方面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选拔贤才,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其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奠定了基础。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她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

2.“开元盛世”

“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此期,唐玄宗重用贤能,整顿吏治。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考点九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之史实

 

1.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松赞干布是其杰出的首领。

3.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为密切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与交流,促进藏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考点十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遣唐使。唐时,中日两国交往繁忙。日本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交流。每次都有大量的学问僧、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随行,将唐文化带回国内,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和尚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第六次终于成功。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

3.玄奘西行。玄奘是唐朝高僧。贞观初年(唐太宗时),历尽艰险西行到达佛教胜地天竺(古印度)求佛取经。他带回大量佛学经典,后居长安慈恩寺(内有大雁塔),专心译经讲学。将其所见所闻撰成(大唐西域记)。他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表明了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

4.认识

(1)以上史实说明了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3)玄奘、鉴真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及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热心于文化交流,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温馨提示]:

对唐朝历史的基本认识、启示

1.繁荣与开放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有充分表现。

2.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是隋唐时期中国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大贡献。可以说这是政治的开放。

3.唐与吐蕃的关系(文成公主入藏),反映了唐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的胸怀和开明的政策;说明了自古以来,西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4.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天竺反映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唐代的繁荣与开放。

5.唐太宗的民本思想、重视人才等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6.今天我们陕西要抓住机遇,重振汉唐雄风,再现大唐盛世的辉煌。

 

考点十一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雄厚。

(2)明朝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如装备了航海图和罗盘针。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从江苏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

(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2)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交流。

 

考点十二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

1.戚继光抗倭

(1)原因:明朝中期,海防松弛,由日本武士等组成的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到我国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历史上称之为“倭患”。

(2)经过:戚继光组建了一支抗倭部队——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戚继光

(3)戚继光抗倭的性质: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抗倭斗争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原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2)经过:1661年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着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3)性质:中国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

(4)意义: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加强了台湾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雅克萨之战

(1)原因:17世纪中期,沙俄入侵我国东北黑龙江流域,侵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2)经过:康熙皇帝于1685年和1686年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了沙俄侵略者。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国东段的边界问题。

(3)结果:1689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4)性质:这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认识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都是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战争,巩固了我国民族国家的统一,在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们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是民族英雄。

考点十三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主要史实,了解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 驻藏大臣的设置

(1)清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2)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3)驻藏大臣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

(3)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1)18世纪中期,清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3.基本认识、启示

(1)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2)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谋略。

(3)历代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辖,充满着艰辛。今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的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的局面。

(4)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本考点是07年新增考点

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 西藏地区:册封制度及设驻藏大臣;

2. 新疆地区: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3. 北部地区: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4. 东北地区: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侵略,划定边界;

5. 台湾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边疆。

6. 通过会盟、联姻、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

考点十四 了解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1.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科学家。

(2)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近一千年,即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 名医名著——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1)华佗:东汉民间名医,发明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并在手术中采

用全身麻醉法,被尊为“神医”。

(2)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

尊为“医圣”。

(3)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著《本草纲目》。全书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3.科技著作——《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1)《水经注》:地理学,北魏郦道元著。

(2)《齐民要术》:农学,贾思勰著。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3)《天工开物》:百科全书,明代宋应星著。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书中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4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化发展的贡献。

(1) 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发明了纸。

②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③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 印刷术

①隋唐时,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②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为知识更大范围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比欧洲早400多年。

(3)指南针:北宋时发明,为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主要条件。

4)火药:唐朝时发明,唐末开始运用于军事。

(5)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在明代以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5.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认识、启示: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有着辉煌的成就,并且伴随着中外交流与往来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类的科技事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明清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跟上世界近代科学发展的潮流,中国的科技成就落后于西方科学发展的步伐。

(2)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劳动人民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3) 了解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学习古代科学家的品质,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来源:常青树的博客http://blog.cersp.com/userlog2/61988/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