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mama exo:老裁缝——一针一线有讲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44:39


老裁缝——一针一线有讲究
文/ 刘期贵


     裁缝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演化成了今天品种繁多、款式新颖、独特精细的时装艺术。

     开始,裁缝并非专门的职业,而是每家每户各自缝制而已。后来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分工逐步明细,除了农业之外,还产生了手工业,裁缝这门职业也应运而生。

     湖南邵阳的隆回一带,旧时有“裁缝铺”,但大多数裁缝都是受人之请,上门做活。裁缝师傅按照历书上选择宜裁剪的黄道吉日,就背着裁缝工具按时上门。裁缝工具比较简单:剪刀、尺片、画粉、抵针、缝衣针、各色线、烫斗等,一个小布袋就能装下。那时没缝纫机,全靠手工一针一线地缝,所以,一般不计件数,只按时日计算工钱。

     师傅进门后,老板先取下门板,架上两条长凳,就成了案板(工作台),有的摆只方桌也可将就。随后,老板把早就准备好的布料拿出,那时的布多半是家织土布,稍好一点的是隆回石桥铺的染色布。家境好的才穿青、蓝洋布——自然是进口的。只有大财主才穿纺绸缎子、丝绢、士林布(一种蓝色的细棉布)等。

     衣服缝制有以下规矩:

     第一步:定款式,即老板拿出布后,就向师傅提出做多少件、什么款式的衣服。清末民国时期,款式不多,穷人家大多只做便衣、便裤,这种便衣是左右开衽的,最先源于满族的服式,衣服的前面叫“襟”,后面名“裾”,旁侧交叉处叫“ 衽”, 衽一般在左边。有钱人家做纺绸长衫,也是旁侧开衽。旗袍是清朝后期才有的女性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 世纪上半叶由汉族女性改进,被当时的民国政府于1929 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男子偶尔也有做“中山装”的——中山装是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第二步:量身,即俗话说的“量体裁衣”。要使衣服在身上达到合身、舒适、美观的要求,必须对人体主要部位做具体测量,然后根据量得的准确尺寸去进行裁剪和缝制。所以,量身是缝制服装的依据,不可忽视。
     第三步:画样,即根据量的尺寸,在布料的正面上用画粉(从河中捡来的带有颜色的软质小石块)画上某种妆式的图案,此时要注意对布料的缩水性做预计。缩水率大的布料,画图案时要多加点尺寸,反之则少加点尺寸,这样,内行的师傅缝制出来的衣服才合身。画线前要将画粉削尖,使画出的粉印尺寸准确,符合要求,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四步:裁剪,即沿着画出的线条开剪,剪下来的部件,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案板上。

 
     第五步:缝制,即师傅正式穿针引线,将各个部件缝制起来。在用针上有讲究,有推针(连续推进十几针再拉一下),超针(绞边针)、三起针(推二针,倒一针)、退针(回转针)。在缝和尚、师公的法衣及老年人的寿衣帽时,有些禁忌和规矩,如师公衣服在某个部位要留三针不缝,意为上通天门,中通地户,下通鬼路;师公的衣服做好后要从左袖子放进一枚铜钱,要在衣服内畅通无阻,再从右袖子倒出,这样,才算一件合格的衣服。另外,制作寿衣寿帽时,起首第一针和最后完工一针,师傅不准外人看见,并通过包括鸡叫狗咬娃娃哭等现象进行预测吉凶,据说可以推断出寿衣寿帽的主人还能活多久。

     缝制的最后阶段是制作纽扣。过去没有如今花色翻新的金属、塑料纽扣,当时的纽扣是布条做的,十分精致。分“公”、“母”两个小部件:公的是用缝制好的细布条结成一个形似蜻蜓头带两只脚的部件,母的是中间空带两只脚的一个部件。缝制到衣服上后,将公部件穿到母部件中,十分牢固。现今的唐装纽扣就是这种公母扣。

     第六步:熨烫,即师傅把衣服缝好后,就进行最后一道工序——熨烫。旧时的烫斗是用厚铁皮制的,把手处用木头做成。熨烫时在斗内烧木炭,由于火候不好把握,因此,烫衣服时要垫上一小块湿布才可烫,烫好后,喊老板试穿。如果老板穿得满意,甚至向邻居炫耀时,师傅脸上的笑容会分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