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和李宗盛罗大佑:中国油纸伞欣赏---伞的精神文化解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44:28
油纸伞
玲珑五彩衣,默默历风尘。
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
撑开新气象,留住好光阴。
今日断桥上,能逢避雨人。
。。。

伞的精神文化解析
伞,不仅仅只是防雨遮阳的雨具,蕴涵着众多的精神文化:
一、作为物景的伞
对于雨伞起源与发明权的争论颇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之一,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了第一把雨伞:伞来源4000年前的一个偶然事件,一个孩子顶着荷叶在雨中奔跑,雨珠从荷叶的边沿上滚落下来,这个景象被鲁班的妻子看见,伞就产生了。
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是比较牵强,自然界的伞状的东西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蘑菇,还有就是各种树,如同巨大的伞盖,相信古人与现代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有着在树下避雨的经历……自然界的伞是无所不在的。
不过我还是愿意被这个故事打动。最根本原因是这个故事为伞注入最原始的基因——情感。伞是因爱而生的产物(这有别于其它发明,比如很多高科技发明,最先的用于军事,用于杀人及暴力冲突)有另一部分人说:人类仿照亭子的形状发明了伞,这种说法显然更不可信,我宁可相信,亭子是仿照雨伞建立的来的……伞是移动的亭,亭子是固定了的伞。这两种东西都是出人工,而蘑菇、树是有机的、自然生成的伞……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伞与树的关系:在南美伯利兹,盛产林木,其中有一种树就叫做伞树,树冠如同巨伞撑开,下雨的时候,树下可站数十人。这种伞树,一度成为伯利兹的象征。
和其它的发明一样,伞的出现也许出于偶然,如同一个移动的亭子,具有现代建筑的结构和美学特征。对于伞特质和“有机建筑”的联想,来自于他开合自如,在雨中自由移动、在阳光下灿烂如花……伞是对自然模仿,是最杰出最成功生态仿生学作品——有干、有枝、有叶……有合理的力学结构和美学结构,完全是一棵人化了的、可以移动的树。
据说在公元前的1200年,埃及人就发明了伞,当时的伞不是自己撑,而是贵族出门时由奴隶撑着。13世纪的意大利制成了太阳伞,并成为上流女人显示身份的物件。载着圆礼帽,撑着黑布雨伞,一度成为英国绅士的标识与象征。钢制骨伞1840年由英国人霍兰德发明,西班牙画家戈雅的《阳伞》,正是18世纪欧洲宫廷生活的写照:一个优雅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的贵妇,身边有女仆为其撑伞。捷克画家斯库茨基的《市场》上,正在购物的妇女,她手中的伞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
伞给我的个人感觉是撑开一片自己的天空。早期的伞由树叶或茅草编结而成,后来用油纸与油布,讲究的伞用丝绸。在伞的庞大家族之中,油纸伞是最重要的一支,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油纸伞最早出现在汉代,唐代的油纸伞已经广泛使用,并且流传到国外,现今日本舞蹈中使用的唐伞,正是由唐代的油纸伞演化而来。传统的油纸伞生产,所有部件都取自于自然,没用任何一块金属或塑料。东南亚属于地球上的多雨区,伞是必不可少的物件。印尼爪哇岛和巴厘岛上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都少不了色彩各异,五彩缤纷的伞具。
四川泸州的油纸一向十分出名,可以反复撑开千次以上不变形,经受得住5级以上的大风,连续使用3年以上。油纸伞起初只有一种颜色,直到19世纪,由于使用了石印技术,出现了大量的图案与花色。上世纪70年代,全国使用的油纸伞有三分之二是来源于四川泸州……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雨水丰富,竹子种类繁多、柔韧性好,且盛产桐油,这些都是油纸伞的生产的最好的条件。一把传统的油纸伞需要100多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油纸伞的手工纸与宣纸的制作工序基本一致:需要经过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等步骤。两者的差别主是原料不同。宣纸的原料是竹子;皮纸的原料是树皮,皮纸质地柔韧,吸油极好。
19世纪,伞进入全面地男性世界,成为英式生活的象征与伦敦商人、官员的随身必备物,在各类电影之中屡见不鲜,甚至作为武器使用。有的还装上灯光作为照物与探路的物件……
《毛主席去安源》的那张油画,伞俨然成为最重要的身份标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闯天下、打江山、经风沐雨决心。
一般说来,伞在平面艺术上出现,男人的伞多半是收起来的,富有某种内部的张力,而女人的伞多半是撑开的,作为女性表现妩媚的工具,在这里的,伞如同盛开的鲜花。作为男性的、收起来的伞,具有阳性的意味。
二、作为情景的伞
来源于女性的伞,一开始就注入了情爱的元素与女性的精神气质。
雨中漫步,曾经很多人心中最浪漫最惬意的事情……雨伞一度作为爱情媒介与道具闪亮登场是在《白蛇传》里:西湖借伞,拉开了一场人妖之恋的旷世爱情序幕。
在白蛇传之中,伞是爱情的媒介与重要道具。如果不是强调人妖相恋的特殊性,我们完全可以把白蛇传改编成《一把红油纸伞的故事》。钱钟书先生说过,男女之爱,是从借书开始的。我觉得书作为爱情的媒介,显得过分精神化。相比之下,伞却显得更加实际与体贴。
显然,许公子那把书生味极为浓郁的红油纸伞一下子撑开一片色彩明丽的天空,温暖的空间让“冷血类”的美女蛇一下着迷了。借书似的恋爱,需要来来往往的若干个回合,才能切入爱情的主题,借伞的恋爱,却可以一步到位地进入爱情的核心,让爱情立即进入“可实质性施行”的阶段。非常快速高效,又不显得草率和匆忙……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解读《白蛇传》:
一个书生的伞撑到了美女蛇的头顶,给美女蛇造成严重的错觉,从而演生出一场千古动人的人妖绝恋。但这个撑伞的男人,并不是一个可以“撑起一片天空的男人”,撑起这场人妖之恋的主角,是借伞的美女蛇。而那个胆小如鼠的男的人,并不是爱情的制造者与创作者,他以配角的形式出现,只是被动接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爱情……伞在此处作为爱情的道具出现,有着引诱物与遮盖物的双重特质。
类似的故事出现在南戏《拜月亭记》中:避祸的尚书之女王瑞兰,邂逅同样逃难的丞相之子蒋世隆,孤身女企求得到帮助和保护,情急之下用脚踩住蒋失落于地上的雨伞。借助一把平淡无奇的伞,两个只影孤单的青年男女,互吐心声,沦落人结伴风雨同行。从扯伞、掷伞、拾伞、踏伞到跪伞、挟伞、忘伞……在一柄伞的缠带中,深藏不露的情感,化成一条由伞划过的美丽弧线,触手可及。这段因伞联姻的结合,最终以蒋世隆违背盟约,受到王瑞兰的谴责而告终……
在情窦初开的年龄,我对于伞情景特质的认识,来自于戴望舒的《雨巷》。在我的想象之中,戴氏的灵感,也许是来源于一次漫无目的行走,他并没有创作什么,仅仅是使用诗歌独特的语言结构,翻译了一场雨和伞的亲昵对话。那雨时缓时急,有节奏地打击着独行者的伞面……
于是我们可以断言:灵性的伞总是与爱情相关。
同一伞下四目相交,就有一生让人难以释怀的情缘。非常古典的动人镜头,是好莱坞电影伞下的接吻,比起如今大街上发泄似的热吻,更让人感到诗意。一把油纸伞下,一场风雨之中,伞下的美女嫣然一笑,撑伞的男子微微晗首,这个情景,一直都是电影中最为经典的爱情镜头。
在18世纪的英国,伯纳斯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在使用的过中演生出一系列的别有情韵味道的“伞语”: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的坚贞;左手撑伞,表示现在没空;缓缓晃动手中的雨伞,表示不相信对方,将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愿意再见到对方……在日本画家的浮世绘之中,手撑油纸伞的仕女香艳无比,引人遐思。很多美女手中艳丽的花伞,装饰的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在以往的城市里,伞象流行歌曲一样变化着旋律与调子。绸伞,纸伞,黄油伞,黑布伞,折叠伞,花伞,格子……伞是对雨的颂歌,是对阳光的赞美,各种各样的伞,形成了早期城市最大的流行合音。
可惜如今的唐风宋雨已经远去,清新雅致纯粹的古典诗词,已象历史的影子一样渐渐模糊。红油纸伞不再承爱着圣洁与古典的爱情,如同一个死亡了爱情标本,如同一则尘封日久的故事中符号。在庸俗无聊的爱情泡沫戏之中,在艳俗的婚纱摄影里变身之后,成为一场爱情闹剧中可有可无的道具。折叠伞填充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油纸伞如同壁画上的飞天,走出日常生活之外。
对于油纸的怀念,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境了。当我们开始怀念一个物件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我一厢情愿地认为:伞是折叠了空间,伞是人造的花朵,撑伞的女人不论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都是一个美丽画面的焦点。
三、作为风景的伞
伞最先由丝帛制成,质美价贵,一般百姓无法使用,因而成为王公权贵,高级僧侣与权威者的用具与象征。汉代,人们采用了廉价的桐油纸制作的雨伞;唐宋时期,油纸大量得以在民间普及;清代之后,彩绘的花伞开始流行。
中国伞在唐代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英国,随后传入欧洲大部地区。当时的伞用绢与蕾丝的制作。阳伞极受贵妇喜欢,成为很多人的随身携带品。19世纪之后,伞开始变得轻巧,能折叠的小雨伞成为外出的必须品。坠有绢质流苏的长柄伞,搭配礼服羽毛,是那个时代作为贵妇最明显的标识之一。闲庭信步,郊外踏青,走亲访友,出外远行——伞都是最重要贴身的物。再往后,不同的衣服与不同的伞搭配,伞成为个人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示着个人的审美趣味与综合素养……
上世纪30年代,中国人首次发明折叠伞。现今,伞盖的质地已由单纯油纸发展成为纸、布、尼龙、塑料等。伞骨的材料有竹、铜、铁、不锈钢、塑料、树脂和机玻璃等。
我们不难想象,在人口并未大量膨胀的时代,可以躲雨的地方是不多的,且大数人以步行的方式抵达目的地,伞成为很多人出门的必备物……毫无疑问,女人打伞是很多人眼里最美丽的风景……
女人在选择伞的时候同时也选择某种姿态。
女人与伞在气质与精神内核上有着某种隐秘的同构关系——少女是徘徊在雨巷里的油纸伞;少妇是艳红的油纸伞,在阳光灿烂开放。一些伞在阳光下肆意张扬,一些伞在细雨中隐隐约约,一些伞在大雨中欢快跳跃,一些伞在风雪中默默独行……伞遮住了女人的面孔,但却把女人的心情放大出来。沙滩的伞,不仅仅是对阳光的过滤,更多是划出爱与情欲的单元格,让每个单元格之中以合理的方式填充。雨天的伞,划分出个人的领空单元,情人撑开的伞,划分出两个人的空间……
撑开的伞象开放的花朵,有着充分展示的意味,因此被开发成新型的广告视觉媒体,充当了市场经济的缀饰……在中国文化肥活的土壤之上,伞的增殖能日益变强,伞的家族日益庞大。太阳伞、直伞,折叠伞,服饰伞,酒店伞,三折伞,五折伞,高尔夫伞、市场伞……甚至在很多宾馆的门口,放着的伞架,几乎成为显示高档场所的摆设,在我小时候上学的地方,某个雨天,走廊上摆放着各种色彩的伞,象林间的小径上开放彩色的蘑菇。
如同旗袍、汉服、宽衣长袖一样,油纸伞是一种最能表现东方美女精神特质的重要物件。
汽车正在最大限度取代脚步,伞与旅途、风雨的关系日渐生疏,退化成为为时间与生活的点染物。我们看到,伞与时装,口红等其它流行饰品一道,成为优雅的象征与个人表演的道具。伸缩,收放,位移……伞是最具有装饰意味的物件,是个人的移动舞台。伞出现在街上,如同一些美丽的词汇出现在文章的句子之中。一把灵性的伞,在一次随意的开合与收放之间,即完成了空间的折叠、重组与建设……
四、作为梦境的伞
远离喧嚣的尘世,雨巷、油纸伞、丁香姑娘,是很多情少年的终极梦境。浪漫,伤感,彷徨的情怀,来自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特殊年龄。《雨巷》之后,油纸伞与幽怨,彷徨忧伤等情绪关联起来,成为了朦胧,古典美学与忧伤情绪的代言物。
撑着油纸伞,一身浅浅的白旗袍,婉约的女子尽情展示自己的优雅。梦一般地在泛着青光的石板上缓行,在暗香浮动之中飘过一抹丁香的忧愁。韶华易逝、春心易碎、青春易损……这些是古典小说中永远写不腻的情节;打一把油纸伞,行遍江南的烟雨小巷,走在青石板上,幽长的目光望着古巷的尽头,希望走过一个青衣长衫的男子……这是很多怀春女子最早期的性梦;雨后的青山,清澄的小溪流过,秀美的女子撑着雨伞,提着秀美的小腿涉水而过,伞沿下甩出的水滴伴随清脆的笑声在山间回响……这是古典爱情电影中最让人心动的镜头……“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红油纸伞,正是古典与现代之间,品味与迷离之间转换物。仅仅从陈逸飞的《油纸伞》上,我们就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江南女子的古朴秀美与恬静谈雅。雨伞展示恋爱剧情的发展和延续……春雨具备的催情功能,与雨伞在江南的四月有逃不脱的干系。雨伞让突如其来的爱情变得合理自然,如同一首诗瞬间推开情人的心扉。
撑开的油纸伞是雨中绽放的玫瑰。伴随着美丽的倩影,雨巷就会妩媚生动起来。一份淡然的优雅让人难以释怀,雨伞犹如宣纸上水墨中鲜花红树,成为画面中的焦点。青砖黛瓦的屋檐下,穿旗袍的姑娘独自撑着油纸伞,在小巷独行,微雨声中,小巷越发幽深,美丽的容颜被油纸伞挡住了,但青春韶华,却分明绣在牡丹的丝质旗袍上。
很显然,中国的烟雨江南与油纸伞相关,江南的绝色在油纸伞上得到了无穷的伸延……伞撑如花——伞似乎永远与女人、水雾、诗歌在一起。
关于春天,关于四月,关于雨,关于红油纸伞,这一切都是江南永远的话题与异乡人远足江南理由。江南有多美,年少时的我并不如道,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的春梦,是促成我当年远涉江南的原动力……
杭州经典舞蹈《小城雨巷》,用个性化的舞蹈语言和现代的表达方式,再现了古典的意境的柔美,淡雅,婉约、纯净……提裙过桥、甩水收伞、出门撑伞等等动作,精准、生动地表现江南女子喜雨、避雨、戏雨、爱喜的情态。如同一部流动的江南水墨视频,让人读到一个诗意的江南。
雨伞成就江南,伞是江南烟雨中移动的花,随着心情的变化,在大街小巷的任何地方分布着。很多女人的命运如同雨伞,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放在角落,风筝成为三月天空中的飞鸟,在某种度上是解读春天的另一种符号;手绢必须靠情人的眼泪滋养着,是订情的信物;红油纸伞,是丁香般的姑娘释放无穷哀愁与舒解无穷心事的道具。
相信很多人在情窦初开有岁月,都有着与美丽少女或翩翩少年,共同撑着一把红油纸伞,走入三月雨巷的迷梦。人生最难以释怀的事情,是曾经同撑一伞的故人,成为他人的终生伴侣,只留下一把感伤的伞,永远无法撑开。
戴望舒定格了油纸伞的形象,使其成为100年来中国最典型的爱情画面。伞、人、雨三者成为一体。寓示失意者古典爱情无穷的哀怨与感伤。
油纸伞是属于东方的,与东方女子的端庄闲淑,优雅动人有着本质上的相同。它潜藏着东方文化的神韵与民族和精神特质。然而今天的丁香姑娘已经不在,满大街都是牛仔裤高跟鞋的女子。雨巷已经扩宽成四车道、六车道,车辆呼啸而过……古典的爱情无处安身。
佘光中说,将伞骨一转,雨珠向外喷溅,伞缘就旋成一圈飞檐。
这是一场多么奢华的爱情表演啊!
我读到关于伞的诗歌很多,印象最深的是这样的句子:夜雨中的黑伞,黑而又黑的受难之花。
五、伞的哲学延伸
伞一度作为民俗学的代言物,伞文化是包含了多重民俗学内涵的叠加件。“伞”字的繁体上面由5个人字构成,寓意五子登科。同撑一把伞,寓意夫妻恩爱,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大红伞有富贵的含意,红色与桐油据说可以消灾、避邪和驱鬼……伞上半部是人下是十,一柱立天正气浩然。
伞的隐喻还有很多,黑暗中生长的事物是邪恶的,因为伞遮住了阳光……保护伞的另一层意思得以显现。伞越大,遮盖的范越大,这是对黑暗势力最直接的说明。伞并没有罩住一切的梦想。一把伞如果想把一切都罩住,他马上就会被撕裂和毁坏,长期在伞下生长的事物是病态的,因为没有阳光。所谓的黑暗政治,就是一部人拼命寻找保伞,频繁换伞,一部分伞想要一撑遮天,无限制扩大自己能够“罩住”范围。
在情欲时代的隐喻之中,避孕套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叫“小雨伞”,这是对伞的文化意蕴的一次成功的深度拓展,他意味着身体解放是正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生育正成性爱的副产品,为性爱而性爱,是对身体最好的颂歌……
很显然,城市里没有“道路”,大街、公路、通道……这些都不是为人修建而是为机车修建的,汽车基本上取代步行之后,,避雨已经不再是雨伞的主要功能。雨的美学开发基本也就到此为止。
对于雨伞的使用,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动词,那就是“撑”。前几年有人发明一项专利雨伞,不用手撑,而是用一个头套把雨伞固定上头上,我当时觉就觉得这项专利毫无意义。手可以变换不同的方向与角度,让撑伞的姿态变得富有个性与特质,手可以让雨伞完成各种表情丰富的动作,让“伞语”充分现。套在头上的伞,却与这一切无缘。显然,这种专利的发明,是把一种文化的、情感的有生命特质、富于表现力的物件,还原则一种纯粹的工具性质物件。缺少“撑”这一行为动词,伞就基本上没有意义。一手撑着雨伞,另一只手空出来,这种状态,使人显得优雅与从容。套在头上的伞,让人想起斗笠。斗笠就是一种套在头的、永久撑开的伞,因为离头部太近,雨水打在斗笠的面上,声音会显比较响,让人容易关生紧张感,同是思绪难以从容地放开。一个把套在头上的伞,会使人的思维使到干扰,甚至不能想起烟雨江南,不能想起和雨相关的故事,不能想戴望舒的雨巷……
伞的主要魅力之一,是那一根主干,他撑开,把雨隔在一定的范围之处,让雨成为风景和诱发我们思绪的事物……让雨成为感情的催化剂。
《幽梦影》之中说过: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雨分春夏秋冬,各有物色,伞却没有和这些雨相对应的种类和款式,撑伞的姿态不同,对雨的心态也大相径庭。
伞同时是舞台上最富表现力的道具,与伞有关的舞蹈非常多,甚至成为独立的舞种与绝活。有一种迎神的傩舞。迎神时手中的伞,估计与现在手捧鲜花的意思相同。伞舞多为独舞,有的与古老的钱舞相结合。伞顶呈穹窿,成为天空的象征,是古人“天形如笠”的直观具体形象。原始信仰认为,天乃众神之所居,众神沿着神树(想象中的天梯)自由上下——一根竹竿贯通伞的全部,正是众神仙上下的通道。
明代的伞舞,宋时称“竹竿拂子”,隋代称“拂舞”,汉代称“灵星舞”,先秦称“绂”舞,是祭祀土地的舞蹈。在傩戏演出中,面具被视为神的载体,伞永远不离面具,伞的天盖作用十分明显的。古人视傩戏表演为神灵降临,所以演出前,必先将伞带往社坛迎神,且第一个傩戏便是舞伞。
《白蛇传》中的“伞”也许是一个违背天意的凶兆之物,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岂能用伞遮挡?在21世纪我们当今的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伞这种隐含意味的影子。小孩在屋内撑伞旋转玩耍时,往往会遭到大人们的呵斥。大人解释说:“会长不高的!”
在占梦者的词典之中,伞几乎都是正面的形象,预示良好的明天与即将到来的好运。
最后,用一首咏伞的诗充当本文的结尾:玲珑五彩衣,默默历风尘。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撑开新气象,留住好光阴。今日断桥上,能逢避雨人……
伞内伞外两重天,伞一但撑开,就有两个世界。

千年姻缘伞为媒
《白蛇传》中白素贞大胆地追求美满的爱情,在荡漾着诗情画意的西子湖畔,和许仙同伞风雨、共渡爱河。在她的心目中,伞是撑满吉祥的伞、美满的伞,是为她和许仙的爱情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乡系情意 伞缘传千里
“油纸”谐音“游子”,古代油纸伞也称作“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的包袱中都有伞。当年毛主席去安源时,身无长物,随身只带了一把油纸伞。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婚俗:撑大红油纸伞迎娶新娘
“油纸”与“有子”谐音,伞的繁体字为“傘”,含有聚在一起的五个“人”,代表多子、多福,自古象征贵人庇护、早生贵子、五子登科、人丁兴旺、五福临门。在我国很多地区习俗中,订婚时男子要送女子一把红伞,结婚时新娘新郎要同撑一把红伞,取吉祥之意。

杭州伞博物馆藏品欣赏







伞美相映





















多姿多彩油纸伞














伞舞迷人










油纸伞的制作

刨 青

削 骨

开 槽

装 键

施 胶

粘 裱

绘 花

涮 油
泸州油纸伞: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
温馨提示:欣赏视频时请调小配乐音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