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媛模仿邓丽君第四季:毛泽东悲壮的晚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16:29

毛泽东悲壮的晚年

 

世俗这个东西,是千百年甚至与生俱来,在人们中形成的观念和行动。它根深蒂固,很难被某个人改变。毛泽东以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追求和从小形成的叛逆性格,偏不信这个邪,结果还是没能取胜。  

他要维护社会主义制度,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干么要惊天动地发动“文化大革命”呢?直接搞个“反修防修”运动不就得了。其实,LD发现而没有言表的问题,他也发现了,那就是人还具有自私自利的属性,中国人刚从封建半封建社会过来,长期来的小生产意识和刚萌芽的资本主义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没有触及。新制度的建立不等于新思想的建立。是利用人的自私自利和旧社会的思想,还是破除后创立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来开展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呢?他与LD发生了分歧。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思维,认为应该也可以破除旧观念旧思想;LD是现实主义思维,认为不可能马上破除旧观念旧思想,只能有限制地利用。  

那么,毛泽东既然选择了破旧立新,加上当时苏联变修的警示,就必然与LD呈敌对和误解状态。如何才能破旧立新?他结合反右实践认为,旧观念旧思想主要反映在传统的文化之中,容易俘虏的主要是领导干部。因为文化是人的思想和习俗的艺术化和文字化,对人的思想意识具有主要的巩固和引导作用。当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建立以后,人财物支配权都转移到了领导干部手中,能够成为新生资产阶级的只有领导干部。只有领导干部通过腐败剥削劳动人民,只有领导干部成了官僚资本主义才想资本主义合法化。所以,他给“文革”的纲领性口号是“要斗私批修”,采取的基本办法是“破四旧,立四新”,动用的主要力量是思想文化激进的学生,揭发和批判的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斗争的对象是“走资派”和旧的剥削阶级,保护的主要对象是工农兵。  

应该说,这是一个神圣和大胆的探索。但是,由于他不信世俗的固有延续性和顽固性,特别是一般人自私自利在物质财富不丰富时的难以克服性,缺少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运动中斗争双方都没能克服世俗影响,导致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争权化和恩怨化,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民政治思想觉悟,打击了可能复辟的势力,但也得罪了一大批常人。由此,他也许还带来另一个误区:“当权派”不是仅靠一次或几次教育、揭发、审查和清洗就能纯洁的,还要从选择、监督和去留等各方面被人民所支配,才能始终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而且是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列宁和斯大林实践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封建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而且离不开市场,并遇到了挫折。到底如何建设,毛泽东只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参考。他在吃螃蟹,他在学圣人,他在冒危险。他注定要在被敌对者谩骂的同时,被常人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