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首诗歌全集播放:系列讲座16 中医用药如用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14:12

系列讲座16 中医用药如用兵

分类: 養生 | 修改 | 删除 | 转自 shenlong1388 | 被12人转藏 | 2009-10-23 23:56:46

关注我,接收知名公司内部招聘信息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点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点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今天看来,这篇短小的论述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可借鉴意义。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医用药的典范。“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这句话是对魏晋时期服食以求长生者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量靠吃药乞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暴毙。就好像经常无端挑起战争的人,最终很难有好的结局。如今的电视广告上,各种补药铺天盖地袭来,试问,身体如何能够消受得了?

中医非常讲究因人施药。“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此原则中体现了中国哲学中最伟大的“和”的精神。逢事不可过,用药如此,用兵自然也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让病人得到恰当的治疗,才可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能起死回生的小小银针

针灸疗法如同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刮痧疗法一样,为大多数西人所不理解——一根小小的银针,扎在身上就能治病,这究竟是为什么?

针灸疗法的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按中医古籍的说法,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联系的网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好比一棵树的枝干,而针灸的穴位,就分布在这棵树的各条枝干上。中国对针灸术的发明,其意义不亚于口耳相传的四大发明。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系统的针灸理论。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中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代中医总结出的四总穴歌,至今被奉若圭臬——“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位的疼痛即可针到病除。西晋名医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可行针的穴位就有349个,已经非常完善。

为了使学生掌握针灸穴位经络循行方向,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绘成针灸腧穴图。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针灸穴位图进一步发展,一般绘成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有的图还带有彩色,以标记不同的经络走向,易于辨认。唐代的太医官在教学时,基本上就是先在针灸腧穴图上讲解,然后再在人身上实习、具体操作。然而,针灸腧穴毕竟还是绘在纸上的平面图,估计有时也不容易弄得准确,这是通过唐代十分发达的医学教育之后,人们得出的一个结论。

直到宋朝,才出现了仿人体塑造而成的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制造了两具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针灸铜人慢慢成了后来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陆续制作了不少这样的铜人。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针灸铜人现在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小小的银针也因此被称为“起死回生针”。

柳枝接骨

中医一直固执地认为自然与人是和谐的,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中草药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大悟。

然而,直接把自然界的不相干的物种拿来嫁接到断裂的人体上,听起来还是有些玄之又玄。

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一书中就有关于柳枝接骨的记载:把剥去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时,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两个切面都要涂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夹上木板以固定骨位,便大功告成。

植入骨中的柳枝,会渐渐被钙化,成为骨骼。

自然的植物成为人体组织的延伸,可谓是上帝的造化了。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钱乙自治

《宋史·方技》记载,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医术高超,但性情倔强。中年之后,他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但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像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失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的生长过程、形貌特点、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把他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82岁。

鸡鸭鱼肉皆可入药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家中,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们既不主张呼吸吐纳,运动锻炼,也不主张悦意琴棋,服食药饵,他们提倡食疗。这一派人中有南唐的陈士良、元代的忽思慧以及明代的卢和等,但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了。

孟诜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享年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

书中记载了许多常见的食疗品,如,鸡:光粉诸石为末,和饭与鸡食之,后取鸡食之,甚补益。人毒热发,可取三颗鸡子白(蛋清),和蜜一合,服之差(差,好的意思)。黄雌鸡,补丈夫阳气,治冷气。……鸭:主补中益气、消食。消十二种虫。白鸭肉补虚。鹅:卵,补五脏,亦补中益气。(惟)多发痼疾。鲫鱼:食之平胃气,调中益五脏。羊奶:补肺肾之气,和小肠。亦主消渴。治虚劳,益精气。萝卜:服之令人白净肌细。茶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柿子:补虚劳不足。红柿,补气,续经脉气。干柿,厚肠胃,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黑豆:令人长生,又益阳道(增强性功能)。

在孟诜的食疗品中,日常生活中的鸡、鸭、鱼、肉、水果、蔬菜无所不包,真可谓品种齐全,琳琅满目。正所谓“药补不如食补”。

世界上最早的动物临床试验

公元8世纪初,唐代本草学家陈藏器写的《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动物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物药理实验。这比西方早了近一千年。

所谓动物药理实验,是指为了弄清药物的性能,用动物进行试验。

《本草拾遗》中载:“赤铜屑主折疡,能焊入骨,凡六畜有损者,细研酒服,直入骨伤处,六畜死后取骨视之,犹有焊痕,可验。”这说明骨骼的复原和连接,可以用铜来治疗使其早日愈合。然而,这次动物实验不是有意识的,只是在受伤的六畜死后,作了解剖才发现的。

真正有目的在动物身上做临床药理实验的,那就是宋代寇宗爽在1116年做的实验了。他在《本草衍义》中写道:“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遂飞去。今人(以之治)打扑损。”胡雁的翅膀折断了,然后进行试验,这就是现代药理试验用的模型。给折翅胡雁喂饲自然铜,雁骨伤愈后,就展翅高飞了。然后又把这成功的试验结果应用到临床,给骨折病人服用治疗。

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铜元素是骨骼中制造骨质的成骨细胞内必不可少的物质。实验还进一步表明,骨折后骨痂的形成过程也需要有铜元素参加。经过分析,在骨痂中的铜,含量比正常骨要高得多。铜离子进入血液后,变成有氧化酶活性的血清铜蛋白,它对体内的铜有着运输和调节的作用。铜对骨痂的形成,起着触媒的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自然铜接骨之功,与铜屑同,不可诬也”,又说“自然铜接骨之后,不可常服”。说明过多的铜元素对人体会有害处。

到了明清时代,用动物做药理试验就很普遍了。李时珍甚至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试验,服用较大量的洋金花(即曼陀罗花)对人体的麻醉作用进行验证,显而易见,用动物做试验则成为一种潮流。

悬丝诊脉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具体方法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

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闱。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因孙氏系从民间召来,不是有职衔的太医院的御医,太监就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

吴承恩《西游记》中有孙猴子给朱紫国国王悬丝诊脉的故事。毕竟是神话传说,不足为信。或者说,大略只有孙猴子这样的神通,才有可能掌握这神奇的本领。

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人在1968年请教过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是旧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只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那么他再高明,也不会看好后妃们的病。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点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上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见效最快的中医刺血疗法

一、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记住:凡病人昏迷超过24小时者,偏瘫率在90%以上。如超过72小时,则100%偏瘫后遗症。极难治疗。因此,早日促使病人清醒是万金不传的秘技,病人醒后即取:大椎,曲池,委中,刺血则病人有望康复。
二、骨神经痛:如属胆经痛者,(大小腿外侧痛)应认真检查阳棱泉、丰隆穴带,有无恕张的血脉,如有往往血出病愈。
三、 凡容易生长疔、痈疽之人,应刺血后心穴。
四、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五、凡风湿病的腿为重者则在胸三、四、五椎旁开3寸点刺出血,即见大效,数年重症,1—2次即愈者不在少数。
六、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取脚内庭至解溪上的青筋点刺,外踝间附近点刺出血。胃溃疡则应在条口穴上0、5寸及条口穴下2、5寸范围内找血脉。
七、慢性肾炎:(1)儒俞穴刺血有黄水者,黄水尽,人即愈。(2)肾脏周围。(3)脐周围刺血。(脐中间不能刺)
八、 肝炎刺血:阳交,足三里,曲泽,阳陵泉,三阴交。
九、肝硬化腹水:用肝炎的穴位加:肾俞,腰俞,条口穴(上0、5外0、5寸),肝俞。
十、痔疮特效穴:(1)龊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点,1—3次即愈。(2)对肛门红肿溃烂者刺血委中,其痛即减。十一、失眠:(1)神门,行间,足三里。(2)大椎,神道,中脘,刺后拨罐。
十二、 颈椎病:压痛点,天宗,肩贞,尺泽穴。
十三、 凡胸部内伤必须要刺血:大椎,肩井,然后才是伤部。
十四、肩周炎:肾关穴,(阳陵泉下1、5寸)尺泽穴,1次见效。
十五、急慢性咽喉病:大椎,耳尖,耳背静脉,少商,曲池,太阳,血出痛减。
十六、阳萎病:(1)肾俞,复溜刺出血,关元,膀胱俞拨罐15分钟。(2)刺血三阴交,命门,拨罐肾俞,血海。
十七、高血压:太阳,大椎耳尖,耳背静脉曲池,刺血后血压即降,注意:刺血后一小时内不能喝水,否则效差。
十八、哮喘病:(1)大椎,肺俞,风门,膏盲,列缺刺血。中府,大椎拨罐15分钟。
十九、 高血脂病:大椎,太阳,腰俞,委中,曲池。
二十、 风湿心脏病:阳交,尺泽,太阳。
二十一、 眼睛羽状一肉:少泽,至阴,耳尖,大椎,隔天一次,十天一疗程。
二十二、 中耳炎:外踝关节刺血。
二十三、癫间:方1、太阳,曲泽,委中,阳交。方2、少商,人中刺血。肝俞,大椎拨罐15分钟。方3、后颈骨低部找出痛点及内关穴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十四、精神病:太阳,曲泽,委中,术冲,阳交,丰隆,心俞,刺血后拨罐。
二十五、背诊要点:脊背不应有血管突出,如有则为病灶,久病的人背部必有黑痣。刺血的不传之秘久治不愈的疾病,当用什么方法都无效时,就应在双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漆关节,找那些恕张的血管刺血,可有意想不到之效。刺血一般不要在晚上,应在上中午为好。

三位堪称“国宝”级“国医大师”看病的绝招

电视剧《大国医》正在热播。您不必为剧中的高明医术而惊讶,要知道,在江苏就有3位“国医”。他们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十分熟悉了,他们就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仲瑛、江苏省中医院的徐景藩、南通市中医院的朱良春。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作出表彰决定,授予全国30位同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江苏是入选人数最多的省份。
江苏的这三位堪称“国宝”级的名医中,年纪最大的已经92岁,却依然在接诊病人。他们有何看病的绝招?他们是凭借着什么当选为“国医大师”的?

西医看不见的肿瘤
一年后被他治没了
人物简介:周仲瑛,男,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对中医内科的各种常见病,尤其是急难病症(如心、肺、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疾病,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具有良好的疗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晚上6点,81岁高龄的周仲瑛,刚给一名肿瘤病人会诊结束回到家。老人的声音带着疲惫,但仍欣然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感谢你们对中医的支持!”
“国家把我们评为国医大师,我很高兴,这说明我们还能为社会做点事呢!”周仲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医生,最开心的无外乎治好病人的病,而他最开心的就是用中医的方法治好了西医治不好的毛病。
“我这两年就碰到过一个奇怪的病人,他的肿瘤标志物CA50的指标大于150,按西医的理论,应该说已经有肿瘤存在,可问题是他做了所有的检查,就是查不出病因,医生也搞不清这肿瘤到底在哪里,西医束手无策。”周仲瑛说,这名病人后来找到了他,他发现病人有风湿的毛病,气血不调,有些亏,“于是我采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从中医的角度给他开了药方,重点在于调养,而不是治病。”
有意思的是,这名病人按照周仲瑛的方子服用了1年多,指标从150直线下降,现在已经恢复到正常以下的水平,所谓的“肿瘤”不治而愈了!周仲瑛说,“我这种治疗法,西医可能是无法理解的,也无法接受的,他们会问‘这看不见的肿瘤究竟在哪里?又到哪里去了?’”
中医确实有很多是西医无法理解的,周仲瑛回忆起曾给一名美籍女华人看病,那名女病人第一胎生产之后,总是习惯性流产,一怀孕两个月就流产了,前后大概有七八次,在美国看了很多医院都没有用。她不远万里回国后找到了周仲瑛,仔细诊断之后,周仲瑛给她开了一个补肾的方子,不多久就“怀上了”,周仲瑛又连忙换上补胎的方子,后来病人顺利产下一个女儿!
周仲瑛还曾依靠诊脉,断定过一名月经刚过四五天的病人已经怀孕。“这名病人当时是来看‘闭经’的,我还记得她是名教师,当时闭经很长时间了,到我这里来求治,我给她开了药,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说是来月经了,我给她诊脉,诊来诊去,发现是妊娠脉,她还不太相信,一周后检查,果然怀孕了!”周仲瑛说,后来这名老师生了个健康的男孩,“她高兴,我也高兴啊!”周仲瑛说。
药水无法留在食管
用卧服法就可以了
人物简介:徐景藩,男,生于1927年12月,江苏省吴江市人。出身中医世家,13岁从师学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40余年,擅长脾胃病的诊疗工作。对中医理论、江苏历代名医诊疗脾胃病的经验、脾胃病古今文献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慢性结肠炎、食管病等疾病的研究从未中断,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徐老不仅名气大,他带出来的徒弟也都非常有名,像单兆伟教授,就是徐老的高徒。”一说起徐景藩,江苏省中医院的工作人员立马说,这真是名师出高徒。
徐景藩在看病方面的不少“绝招”,更是让病人甚至是医生同行叹服。“在用中药治疗食管病时,医生都为药水无法留在食管的部位头疼,徐老创了一个方法,把这个难题解决了。”他创了“藕粉糊剂方”卧位服药法,把原来的汤药变成了糊状的中药,这样服用后,糊状的中药就能附着在食管上了。徐景藩还创了不少药物,“连脂清肠汤”、“菖榆煎”保留灌肠法、“残胃饮”都是他的创举。
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他在看消化系统疾病时,常常配合针刺治疗,比如,对于胃脘疼痛者,他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针刺,或结合耳针治疗。但在分工较细的现在,内科医生中掌握针灸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失去了一个非常简便实用的治疗手段。
“五毒医生”用虫治病
绝症病人起死回生
人物简介: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江苏丹徒人,中医内科专家。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1945年创办南通中医专科学校并任副校长。建国后,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二届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农工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这位中医太神了,他开的‘毒’虫竟然能把病看好!”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朋友李先生就是朱良春用“以毒攻毒”的方法给治好的。40多岁的李先生得的是肝癌,已经出现了腹水,在上海看了好多家医院,都没有效果,而且病情不断加重。医生跟他说,再也没有好的办法了,只能回家等着了。饱受病痛折磨的李先生非常绝望。有个朋友告诉他,南通有个老中医,要不去试试看。李先生就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想法,赶到了南通。
让他吃惊的是,朱良春给他开的药方中,竟然有不少蜈蚣、蝎子等毒虫。“这能吃吗?吃下去没有病死也被毒死了。”李先生起初非常犹豫,不敢吃这些“毒 ”虫。但看到病情仍然不断发展,他一狠心,把“毒”虫吞了下去。神奇的是,连续服用了一段时间后,他的腹水减轻,其他的症状也在好转。欣喜之余,他连续服了一年半,最后到医院一检查,身体基本恢复了正常。
记者联系上朱良春时,这位九旬老人刚刚吃过晚饭。在电话里头,根本感觉不出来他的年龄,语音清楚,逻辑缜密。“蝎子、蜈蚣这些虫,具有一定的毒性,不是有功底的医生是不敢乱用的。中医早有五药之说,指草、木、谷、虫、石这五类药物。在古代,中医就使用虫类药来治病。但很多医生不敢用或者不敢多用。我开的药方中,这些虫子用的量比较大,根据不同的病情用的量也不同,有的疾病治疗中,我开的药方里,这些虫子的量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良春还有“五毒医生”的雅号。也正是善于用虫类药,朱良春很擅长治疑难杂症,像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癌症等颇为棘手的病症。他创制的益肾蠲痹丸20味药中,有7味是虫类药。
虽然已经92岁,朱良春仍然身体硬朗,坚持出诊,每周要上三次门诊。现在除了出诊,他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接电话、写信和整理文稿。谈及长寿和健康的经验,老人说:“主要是知足常乐,心态要平衡。”

  

返回顶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