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高音怎么唱:文化热中再议《朝阳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9:46:38
 文化热中再议《朝阳沟》                                            作者:诚言 

      若干年前,就听河南电视台“棃园春” 栏目主持人介绍,豫剧《朝阳沟》是河南省经文化部肯定的二十世纪两部“世纪经典” 剧作之一。尽管我从1964年还在上高中时就看过电影《朝阳沟》和县剧团演出的《朝阳沟》,对其优美的旋律十分欣赏,对其人物形象十分熟悉,对它诞生于那个荒唐岁月必定会打上时代的烙印也十分理解,但当听说这样一部从骨子里歌颂左的路线、歪曲历史、踐踏人性、愚弄观众的剧作,竟然被推崇到跨世纪经典的神圣高度时,还是十分惊诧!心想,如果连这样的剧目就当着“经典” 被后人传唱,被后代学界当着研究前人生活状态的一份正面参考,该会产生多么恶劣的谬种流传的影响啊!不过又想到好在千千万万的知识青年还在,他们的父母大多还健在,熟知那段历史的不少人还健在,《朝阳沟》唱的再起劲,人们也不过把它当着一出戏,看过了也就算了,有谁会相信它的剧情和传达的价值观念?也就放下了准备争鸣的念头。及至近日,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呼声日见增高,不由又勾起了我那郁结已久的心绪。文化者,有“真、善、美” 与“假、恶、丑” 之分。现在从上到下重视文化固然是大好事一桩,但若像《朝阳沟》那类外美内假的文化被不熟悉那段历史的后人真地当着“经典” 去欣赏或仿制,颠倒了当初的黑白是非不说,对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会不会造成永无了期的欺骗?对中华民族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会不会制造新的戕害?思之再三,决定写出当年就积淀的感受,以期对文化的健康发展与繁荣略尽绵薄之力。

  《朝阳沟》的大致剧情是,城市姑娘、高中毕业生王银环在同班同学、家住农村的男友拴保的动员下,到拴保家乡朝阳沟务农,经受了母亲反对、劳动艰苦的种种考验,在大队书记、拴保和贫下中农的教育帮助下,终于扎根朝阳沟干革命,成为一代社会主义新人。从艺术角度说,该剧唱腔优美,情节紧凑,妙趣横生。如果不用“真、善” 作故事内容标准,人物形象也还算鲜明,剧情也还生动,唱词对白也称得上朴实。也许,它之被评为“世纪经典” ,其艺术性有相当优势。正因为艺术上的美,其内容上的虚假更具有欺骗性,更值得人们警惕。(这也符合毛泽东延安《讲话》的精神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剖析一下该剧是怎样骗人的。

  一、 该剧立足的时代背景假。

  回顾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大体有三次。

  第一次出现在1954年左右,那时已对全国人口进行了城乡户籍分开管理,因农村出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高潮” ,许多合作社缺会计、记工员、技术员,政府动员有进城找工作习惯的农村中学小学毕业生“把知识献给山乡”。我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韩梅梅” (小说作者马烽)小学刚毕业就下乡去“科学养猪” ,就是反映第一次知青下乡的。不过这次下乡规模不大,社会反响不太强烈(大概他们属于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农村人吧)。

  第二次是1961年至1964年间。1958年开展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时称“三面红旗” )运动,导致大炼钢铁、大办工厂、亩产万斤、吃食堂、高征购等一系列违背经济规律的决策施行,不到两年险象毕露,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全国大面积饿死人。为减少城市粮、棉、油、肉全面供应紧张的压力,1960年,上面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 。1961年,停办了不少1958年一轰而起的工厂、大中专及中学,下岗的工人近二千万人,精减了大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正在读书的高中初中学生中年龄偏大的、成份不好的及“三差生” 被逐出校园。当然,逐出的方式很文明。事前,规定全体学生都要写“申请书” ,被批准者出“光荣榜” 用红纸公布。我所在的年级进校时有六个班,经此瘦身只剩三个班。大批失学无业的社会青年及成份坏的、与干部关系不好的市民均在强令与动员的双重压力下迁到农村。直到1964年,知青(那时又称社会青年,即无单位在社会上混)还大批大批地被组织下乡。

  第三次,始于打倒刘少奇后的1968年,终于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从《朝阳沟》出笼的时间和它的唱词看,它反映的是第二次知青下乡。

  客观地说,包括知识靑年在内的大批城镇人口上山下乡是左的失误引起的必然结果,是普通民众为执政者盲目决策损失付出的巨大补偿。但《朝阳沟》对第二次知青下乡的历史背景却做了移花接木的改造,硬生生地把时间提前了二至三年。主角王银环初次亮相第一段唱腔的开头一句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听不尽胜利消息” 便是假话 。可能剧本写作时,面对河南是饿死人最早、饿死人第二多的省份的严酷现实(编剧杨兰春自述1959年下乡劳动、体验生活一年多),“大跃进” 的种种弊端已暴露无遗,再直接讴歌作者也感到说不出口,但“形势一派大好” 的创作指导思想不能变,“胜利消息” 无穷无尽的空话还是要说,于是, “大跃进” 一词 只好忍痛割爱 ,变成了含含糊糊的“大建设” ,实际上歌颂的对象还是“大跃进” 。这句台词只不过是当时流行语“大跃进一日千里” “一天等于二十年” 的翻版。殊不知“大建设” 时,众多新建的工厂还忙着在农村招工哩,怎可能有动员城市知青下乡的事情出现?能够证明剧情背景前移的,还有另一重要角色“二大娘” 叫银环给她当兵的外甥写信时的如下唱词:“县里的牛书记帶领着勘探队,从东山到西山,红旗插遍了羊垎脑,他说咱山沟里是个聚宝盆哪伊合呀合咳” 。县委书记去找矿,今天看起来难以令人置信,但在当年却实有其事。比如,我的家乡当年就喊出了“开发全县万宝山,誓叫钢产翻几番” 的响亮口号。为什么?在伟大领袖“超英赶美” 的宏伟蓝图中,1958年钢的产量要翻番,达到1070万吨,1959年,钢的产量要持续跃进,达到1840万吨。(这是我当年政治课的考试题,故背得)为此目标,各级党委“以钢为纲” 、“钢铁元帅升帐” 、“全党动手,大办钢铁” 的口号震天动地,处处点火、村村冒烟的炼钢“土炉群” 舖天盖地,全国各地砸锅卖铁砍树炼钢的怪异举动惊天骇地。在这种大气候下,县委书记跑到炼钢第一线去找矿石就不足为怪。应当说清楚的是,这种事情只是出在“大跃进” “大炼钢铁” 运动最疯狂的开头一段时间,不可能出现在知青下乡的1961年之后。

  在知识青年下乡的时候,县里的书记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可能在痛定思痛之后,狠刹共产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高征购风、捆绑吊打风(当时称“五风” );可能在解散无米下锅的食堂,允许社员各家各户立灶做饭;可能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 方针,向饥肠辘辘的群众宣讲“过去那样做是正确的,现在这样做也是正确的” 朴素道理;可能在向人民解释,自然灾害、苏修逼债是造成三年困难的主要原因,“三面红旗” 还是 要 永远高举;也可能一方面在向上级检讨自己“一个指头”的失误,一方面用放大镜在社队干部、“阶级敌人” 中寻找替罪羊……总之,为盲目的狂热的“大跃进” 、 “人民公社” 运动擦屁股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唯独不会再有在各个山头找矿炼钢的激情与举止。

  至此,便不难明白,该剧之所以要把知识青年下乡的背景前移,就是为了跳过那三年,掩盖“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语出刘少奇) 的真相,宣扬“形势一派大好” “领导总是英明” 的 钦定价值观念。设身处地地为杨兰春等编创人员着想,如果客观反映了造成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真实原因,一不符合自延安时期就确立的“以歌颂光明为主”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革命文艺创作理论,二作者会因“大写阴暗面” 、“给社会主义抹黑” 而惹上数不清的麻烦。(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因此,我在必须指出该剧缺乏或没有尊重生活、尊重历史的创作态度的同时,也要说,剧作者的苦衷或可体谅。休要说这事出在毛泽东左的路线正猖獗的年代,就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也未必完全能摆脱左的阴影。试想,人才济济的北京大学一百年校史回顾,为什么“十年文革” 史料一片空白?《党史》第二卷既然能清楚地记载1960年全国人口减少一千万,难道就无法再弄准前后三年的人口变化情况?在2009年喊出“辉煌六十年” 口号 的时候,难道那么快就忘记了第二个《历史决议》对文革“十年内乱” 的定性?

  伟人毛泽东当年在揭批蒋介石种种罪行的时候,曾大义凛然地说道:“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剝去” 。这一原则应当是普适的、公用的,对《朝阳沟》的审视也不能例外!当然,这种审视的目光,不是一味对着作者—尽管我私心希望迴避生活真实、主动地或违心地说假话的作者越少越好—而是主要指向逼人造假说谎的权力和环境。

  二、 该剧编造的知青下乡情节假。

  如前所言,既然知识青年、城市居民下乡是化解城市人口生存危机、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政策,为政者以强令和动员的手段叫城市知青下乡或许出自执政水平低下的迫不得已,但我还是要说,剧本大肆渲染王银环和她的同学高高兴兴、迫不及待、积极申请下乡上山的“革命行动”和“精神风貌” 仍然 是歪曲生活、忽悠观众的误导。剧情这样写,一是掩盖了社会的不公,那时“有路子” 的知青绝少下乡,他们可以很快找到正式工作,下乡的基本上是无权无关系的平民子弟。二是掩盖了用停粮油关系、强迁户口的手段与“不去不行” 的“说服动员”对公民人生自由的蛮横干渉,也没有通过独立思考用艺术创作为国家献上一条走出农业困境的良策,只是盲目地图解和宣传政策,没有尽到文化参于生活、建设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三是歪曲了人性。试想,莫说当时客观上存在着“三大差别” ,就是没有一丁点儿差别,又有几人愿意背井离乡舍弃父母亲人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谋生?银环丧父,是独身子女。把她辛辛苦苦养育大的妈妈无论希望她考大学也好,留在身边工作也好,都是人性、母爱的正常体现。但剧作却处心积虑地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把她刻画成了一个无理取闹、刁烟撒泼、吝啬势力、一蹦三尺高的落后分子。我们现在痛心路人对惨卧街头的小悦悦缺乏“爱”, 想一想,连神圣伟大的母爱都被长期丑化奚落挞伐,陌生人之间还谈什么“爱” ?四是美化了银环们的生存状态。剧中借银环和银环妈妈之口表现银环除了下乡之外似乎还有“上大学” “进剧团” 的 多种选择,银环下乡完全出于自愿,这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当年,考上大学该有一个多么锦绣的前程啊!该是多少青年人共同的企盼啊!王银环绝对不会能上大学而不去读。在“剧团” 演 职人员都不得不精减下放的时刻(我县的剧团就有我熟识的演员精减),剧团也不会招一个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人员增加编制。在不允许私人经济合法存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王银环只能是一个无职无业的“社会青年” ,她旁无它择,只能下乡。

  剧中写她从“朝阳沟” 经不起考验一气之下 跑回家途中唱的“我往哪里去呀?我往哪里走?” ,与后来文革中知青家长李庆霖告“御状” 时写的“我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一样悲哀!她最感痛苦的也绝不是什么“回家去见了我的同学和朋友,我有何言去应酬?”,而是在吊销了户口与粮油关系的城镇无法生存。同学也好,朋友也好,且莫说大多数同情下乡知青、理解他们返城,就是有人说闲话,也不会对她的生活构成直接威胁。真正使现实中的王银环们难办的,是失去了城市户口和粮油关系后,若不再回到农村,就成了一个连农民都不如的“黑人” ,等待他们的将是无职业无饭吃乃至无穷无尽的批斗与羞辱,一辈子永无出头之日!思想尖锐斗争两害权衡的结果,银环又回到朝阳沟,也绝不是剧本所赞颂的社会主义觉悟战胜了资产阶级思想,而是在“农民” 与“黑人” 之间她必须重返朝阳沟的无奈。户口、粮油关系对那个年代人的重要性意味着什么,70后、80后及更年轻的人们可能不懂,但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懂,剧作者们也懂,但他们就是刻意迴避,为了“政治正确” ,公然迎合和仰仗权力对当时的观众进行欺瞞!若当“经典” 流芳千古,将会是把欺瞒进行到底!

  《朝阳沟》把男主角栓保塑造为具有极高的政治觉悟、一貫听党的话、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先进知青的光辉榜样,也不具有可信度。首先,银环去朝阳沟而不去别的农村的一大理由,是与栓保是恋人关系,用栓保唱的词,“咱俩个在学校整整三年,相互之间无话不谈,我难忘你叫我看董存瑞,你记得我叫你看刘胡兰。”那时的过来人都不会忘记,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的崇高目标下,在时时刻刻不忘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小资产阶级情调、与帝修反争夺下一代的紧张空气中,莫说中学,就是大学也不允许学生公开谈恋爱。一旦发现谁谈恋爱,一定会被当着落后学生受到校方及时批评教育和同学们的耻笑,说不定还影响“前途” !因此,现实生活中的“拴保”要么是听党的话很进步不谈恋爱,要么是不那么听话悄悄谈恋爱。剧中既写栓保深情地用三年甜蜜的难以忘怀的恋爱史感化银环,(注意:十五、六岁就开始谈恋爱,真是“进步” !)又义正辞严地教育银环必须效法“董存瑞为人民粉身碎骨,刘胡兰为祖国把热血流干” 留在农村干革命,怎么看怎么像个两面派!

  再说,那时考不上学的农村学生,笃定要回老家当“回乡知青”。在当时政社合一的管朿下,农民根本没有离乡离土的自由,回家务农的栓保若无机缘相助,跳出农村的可能性很小。明乎此,即可看出他对银环唱的“你要愿走你就走,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 ,与其说是表达一辈子扎根农村干革命的雄心壮志,不如说是他对今生宿命的冷漠认知。当然,剧作者是以此畅酣淋漓的唱段来热情赞颂和着力塑造男主人翁高大形象的。剧中的栓保用“决心书” “讨论会” 上的一大套政治语言来谈恋爱在革命文艺作品中也许司空见惯,现实中的恋人若用刘胡兰董存瑞做标杆去压人对方一定会甚感荒唐说不定掉头就走!剧中的栓保可以用违背誓言、放弃革命理想、不听党的安排等高调来教育甚至威胁剧中的银环扎根农村,但场下的编剧和观众却知悉失去了城市户口粮油供应等一切生活保障的男女知青实在不需谁的规劝必须活在农村!说穿了,栓保不就是要娶银环一起在乡下过日子么,用得着那么“高、大、全” ?所以,那一大段“我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 的高亢激昂唱段虽然至今仍被当着“经典唱段” 在央视又唱又教,真实的跳出人民公社藩篱的农民们又有几人信服呢?当农村改革刚刚起步,不正是这一大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栓保们”不屈服于“二等国民” 的命运,率先走出农村大胆闯荡人生吗!即使从剧情出发,栓保爱银环怕银环走,这么个爱法劝法也不足取!不信,可以去问问那不多见的至今还在农村生活的当年下乡女知青,她们的农民丈夫在追她们时哪个是这副德性?栓保的形象高则高矣,可没过几年,就从高空掉到地上摔得粉碎!

  可以说,剧作通过男女主人翁的思想言行来表现当时的知识青年们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坚决拥护和热烈响应,看过该剧的观众不信,说给没有消遣过该剧的人们他们不会信,甚至连该剧的演创人员也不会信!不然,1978年党中央停止这一运动的决定及随后解决知青问题的一切举措不会那么深得人心!不然,即使今天仍在乐呵呵地演出该剧的演员、欣赏该剧的观众、把该剧划入“主旋律” 的大小领导,就是脑子再出毛病,也不会叫子女去走银环栓保式的“革命大道” !有人不妨用“青春无悔” 去评价当年知青岁月,但党和政府绝对不会再干这样的傻事!既然如此,文化部为何要把《朝阳沟》钦封为“世纪经典” 呢?难道文化部辛辛苦苦“主管 文化 建设”那么多年,就那么缺乏拿得出手的过硬作品?

  三、 该剧反映的农村景象假

  知青下乡时,城里人的生活就成问题,一直通过巨大的剪刀差、廉价和无偿的劳动力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的农村、农业、农民的境况就更差。在“大跃进”初期大炼钢铁时,交通方便地方的林木几乎一夜砍光拿去喂炼钢炉,粮食烂在地里无劳力收,多种经营谈不上,农民家庭养猪也不可能,农村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在公共食堂难以为继饿殍遍野甚至人相食之际,只好一方面提倡“瓜菜代” ,一方面 鼓励毁林开荒。在河南,极左分子、省长吴芝圃以“反右倾” 为手段搞掉省委书记潘复生取而代之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大搞“放卫星” 、高征购,河南农村惨况尤甚。以至于吴芝圃在多年之后良心发现时痛陈,他对河南人民犯下的罪行,死一千次也难以救赎!这方面的史料汗牛充栋,笔者不再贅述。

  然而,彼时农村的惨状被《朝阳沟》施展的闪转腾挪大法遮盖得一干二净!说它是发生在1958年吧,没有吃食堂、炼钢铁、挑灯夜战、五风盛行这些农村随地可见的场面。说它讲述的1961年的事吧,又是漫山遍野“果树成行” ,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压弯” ;又是“水库的大鲤鱼呀一条5斤” ,“尝尝咱山沟的大西瓜” ;又是二大娘幸福得“脸上减少了两条皱纹” ;又是“朝阳沟今年又是大丰收” !好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人越活越年轻的共产主义天堂! 连上面都公开承认的“天灾人祸” 都一丝儿不存,仿佛朝阳沟是世外桃源海上仙山 !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有一点对农民的同情心吗?这还有一点生活的真实吗?

  尽管剧本着力掩饰农村的苦难,但为了“生动” 、 “生活气息浓” 的需要,剧中人物还是“唱”露了咀。如为了表现栓保娘对银环的欢迎和慈爱,平时舍不得吃攒了很久的鸡蛋坏了,银环来家后只好出门去借;开水瓶也是向家隔很远的二大娘借的,用了不到一天马上归还。这两个细节无意中都透露出农民生活的艰辛,而栓保家在那条沟里还算家境较好的,更多的农家呢?栓保娘向刚来的银环宣传介绍家里和队上的“大好形势” 时,兴奋地唱道:“生产队钟一响,你俩个前面走,他爷俩随后行” 。二大娘则在叫银环给她外甥的信中写上:“俺生产(注:这三个字可能不准)也像他在前线打仗一样,决心大干劲足哇,风雨不停” 。社员在钟声的指挥下排成串出工,没有丝毫行动自由和生产自主权,在“风雨不停” 的恶劣天气时,还必须“决心大干劲足” ,这还叫正常人过的日子吗?有时我不免想,杨兰春老先生是否面对政治高压,不得不在人民的苦难面前扭过头去,但知识分子的良知并未泯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败笔” ,是不是他故意留待后人破解的“隐笔” 呢 ?

  《朝阳沟》夸大社员群众对知青下乡持“拥护”、 “欢喜” 的剧情也虚假。实际上全国各地大多数社员即使不反对不反感,也谈不上像剧中社员一样从革命、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培养“接班人” 、“反帝反修” 的“新生事物”。栓保家的人对栓保找个城里姑娘做媳妇肯定高兴,但对银环讲的大道理则显滑稽。至于栓保开始动员银环时唱的,听到银环要去他家,“老支书大会说来小会讲,二大娘把大红标语贴满墙上” 则端的可笑。银环去不去朝阳沟尚在两可之间,“老支书” 兴许听栓保说过,怎可能当着天大的喜事先就满村嚷嚷?照剧中说,二大娘只是一个与栓保家隔山隔岭的“邻居”,听说栓保在城里找个对象,充其量为他感到高兴,犯得着人未见到就激动地写标语欢迎、拥护吗?况且,给外甥的信她还要请银环代笔,在银环未去之前,那“大红标语” 又是请谁写的?莫非栓保在自导自演或虚张声势?

  总而言之,《朝阳沟》从头到尾都贯穿一个字:假!曾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已经堕落到了宣扬他所不信奉的东西,那么,他已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综观三次知青下乡运动,第一次,是城乡实行“二元分治” ,限制包括农村知青在内的广大农民自由流动,主打口号是“把知识献给山乡” ;第二次,面对乱折腾恶果,用强迫与动员相结合,主打口号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第三次,陷入文革内乱不能自拔,学校关门,完全用行政命令一刀切,主打口号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三次知青下乡,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数多、对知青的评价坏、知青的地位低、社会反响恶劣、对国家损失大。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最终会把一切纳入正规。”经历了拨乱反正、真理标准讨论、农村经济改革、取消公社恶制等一列过程,农业生产终于走上了正途。当我们终于明白了尊重人权、发展商品经济、城市化发展这些基本道理并努力实践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早已被历史否定的时候,还有必要把鼓吹倒行逆施的《朝阳沟》隆重地当着“世纪经典” 并照旧演唱 吗?

  四、 我为什么旧事重提?

  随着中共中央改革文化体制、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决定》出台,文化建设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细读《决定》中对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的界定,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的有关论述,再联系歌颂帝王专制、愚弄忽悠观众的“假大空” 影视戏文化层出不穷,虚假的连毒食品都敢做的广告文化屡禁不止,歪曲真相的报道、专家学者歪评的新闻文化一再出现,官民之比更大、干部队伍膨胀的行政文化岿然不动,歌颂左的文艺作品及宣扬“个人迷信” 的歌曲被人误作“红色文化” 重新粉墨登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江青同志” 又成了某些人的口头禅等等现象,我认为,只要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中央《决定》,破除左的文艺理论对文化创建的桎梏,清除金钱主义对文化活动的腐蚀,尊重文化产品创作规律,就能逐步减少上述不健康、不科学、充满“三俗” 趣味的文化出现,就能促进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好作品不断湧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能发展和繁荣。

  在这里,关键是要有理性的思维,分清良莠,去掉盲目性。否则,本来是想进入这个房间的,结果却会走进那个房间。我这样说,绝不是无事生非,杞人忧天!试想,当年搞大跃进、人民公社时,会想到生产力大跃退吗?开展文化大革命,临末会是大革文化命吗?“革命文艺理论” 贯彻了那么多年,还需要《朝阳沟》来充当“世纪经典” 吗?如果《朝阳沟》就算“经典” 的话,那一大批类似的文学、戏剧、电影等左的文化产物,该何其多啊,照搬照演就够管若干年了,何必煞费苦心地再发展?历史的经验真是值得注意!胡锦涛同志在回顾党的历史时说道:“在历史一些时期,我们曾经犯过错误甚至遇到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实际 。”重提《朝阳沟》,绝不是和谁过不去,而是殷切希望在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之际,从《朝阳沟》这类“指导思想脱离实际”、为左的错误推波助澜的“假大空”跟风文化中,吸取必要的教训,不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 ,避免再“遇到挫折” ,让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具有“真、善、美” 优质品位的“先进文化” 发展繁荣之路减少磕磕绊绊 !

  从“常怀忧党之心”计,从“建设文化强国” 计,我都要坦坦荡荡地以剖析《朝阳沟》为个例,向肩负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任的决策者建设者们,表达我对落实中央《决定》的一孔之见,诚望能引起重视,不起误会。